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神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家少爷那究竟是什么脑子。竟然能够编出如此精彩绝伦的短篇故事来。他尤其喜欢那篇《聂小倩》,只觉满篇文章充满了说不出的神秘味道。
“少爷,你这些故事实在太精彩了!以前我只知道你算命看相厉害,却不知道你讲故事也这么厉害!”小童明月放下笔,喜滋滋地回头对柳文扬说道。
却见床榻上,刚才那忍着咳嗽讲诉故事的柳文扬,早已斜靠在床头睡着了。
小童明月顿觉一阵心酸,他不明白自家少爷为何要作践自己。明明有大好的日子不过,却要自讨苦吃。刚才还赞这些故事好看,此刻他却觉得都是这些故事害了少爷。若不是为了这些东西,少爷也不会如此劳累。
明月走到柳文扬身边,俯下身子轻轻将柳文扬的鞋子脱掉,然后抬起他的腿,并放到了床上,再盖好被褥,这才松了一口气。
……
就在小童明月伺候柳文扬上床的时候,这头春风一笑楼内。春十三娘正在摆弄围棋上面的棋子,不过她可不是在下围棋。而是在研究柳文扬新发明的那种五子连线的玩法。
“这种玩法倒也有些意思,怪不得春梅和秋菊两个丫头会如此上瘾。你说说看,是堵着别人的路线只守不攻好,还是连绵不断地攻击对方,趁机寻找破绽好?”
“这个……奴婢不知……”侍琴很是纳闷,自家主子怎么也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
“不知就不知了,你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事情禀告?”
“是的,主人,这是我刚收到的情报……”侍琴恭恭敬敬地将情报呈递上去。
春十三娘瞥了几眼,却没说什么。
“看起来皇太孙殿下真的快要来了,连老祖宗都有些按捺不住,想要来这里坐镇。”春十三娘自言自语道。
侍琴却是知道,“老祖宗”就是一手创立锦衣卫的魁首赖汉臣。
赖汉臣,神一样的人物,他出入洪武帝身边,却鲜有人知晓他的来龙去脉。当年也正是他护驾有功,在朱重八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中,一箭射中陈贼,才获得了有名的鄱阳湖大捷。事后,各路人马路论功分赏,唯有赖汉臣跪地祈求朱重八将身边的侍卫亲兵交给他;让他操练成新军,以便更好地报效皇恩。
当时还只是“吴王”的朱重八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赖汉臣就他专挑孤儿授与密探最残酷的训练,在法理之内,执行国法,在法理之外,排除异己,这个组织被称为“锦衣卫”!
当初很多人嘲笑赖汉臣属于没头脑,不要赏赐,却要创办这什么狗屁“锦衣卫”,可是随着大明朝建立,锦衣卫开始成为皇帝陛下最得力的爪牙时,所有人笑不出来了。
赖汉臣手操生死大权,在暗地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死在他手里的人不计其数,以至于大明朝谈虎色变。可就是在赖汉臣最风光的时候,他却选择了隐退,主动交出锦衣卫的指挥权,并且推荐手下毛骧为锦衣卫第一指挥使。
毛骧本就是检校一员,也就是情报员。对此很多朝臣也都知晓。要做一个好的情报人员,必然有很强的观察力,锱铢必究,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但似乎不必须要有器量,宁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似乎才是情报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毛骧也的确具备这样的素质。因此他成为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倒也无任何争议。
可是就在毛骧以为能够撇开赖汉臣这个影子,成为暗影中第一人时,他还没得意多久,就因为胡惟庸案牵连坐死。
紧接着,赖汉臣没有主动要求复出,而是在洪武帝身边再次推荐杨宪为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可是和前任一样,这个威风八面的杨宪也因为有了权势和朝臣勾心斗角,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自此锦衣卫指挥使换了又换,唯有赖汉臣一直深藏其中,犹如魔鬼的影子,周旋在锦衣卫阵营,深受洪武帝信赖,屹立不倒。
到了此时人们才知道了,所谓的锦衣卫最厉害的人物,就是这位一手创办组织的老祖宗,不管他身在何处,锦衣卫永远都是他手中的兵刃,无人敢于争锋。
现在,老祖宗赖汉臣要来鄱阳城坐镇,无疑是害怕皇太孙这次巡查江南出事,而这幕后也必是洪武帝的担忧。要不然也不会让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祖宗亲自出手。
可是对于春十三娘来说,这却不是个好消息。
首先,老祖宗若真的来到这里,那么就是表示对自己的工作不信任;其次,他一来到此地,就剥夺了自己行使锦衣卫调派的权力;最后,老祖宗高深莫测,和他在一起很有压力,弄不好就出什么事故。
因此春十三娘思忖了一下,就回复了一封密信,言一切隐患已经消除,无需老祖宗劳驾。
处理完这些重要情报后,后面的一些几乎都是琐碎的事情,其中竟然还包括柳文扬的一些消息。
春十三娘看了几眼,不禁莞尔。
侍琴一直都在观察主子的反应,见她看了关于柳文扬的情报发笑,不禁打小报告道:“奴婢不明白,那个姓柳的不好好地准备开业给人算命看相,却折腾起出书来!”随即又道,“他倘若再这样胡闹下去,却是辜负了主子的一番好心!”
春十三娘却不以为然,魅惑一笑,随手将那报告丢到一旁,上面却是这两天柳文扬所做过的每一件事儿,以及所接触过的每一个人,其中包括那个苦命人王小二,还有布衣书局的小胖子胡瓜。
“此人虽有些不务正业,却也有趣!”这是春十三娘对柳文扬的评价。
丫鬟侍琴不禁暗暗皱起眉头,她觉得自家主子似乎有些太偏袒这个小神棍了。
“将老祖宗赐我太医院的灵药拿一些给他,虽然只是伤寒,却也要好好治疗才行!”春十三娘轻描淡写道。
这已经不是偏袒,而是厚爱了。侍琴顿觉一股子醋意油然而生。这老祖宗赐下的灵药何其珍贵,主子竟然……竟然要给那小神棍!
心中从事有一百个一万个不乐意不愿意,丫鬟侍琴也只好藏在心里,憋在肚里,应了一声诺。
眼看侍琴施礼下去,春十三娘一摆宽大的罗衫衣袖,犹如彩云般坐到榻上,瞄了一眼那报告,心中不禁寻思,这个柳文扬到底在搞什么鬼,难道说不愿意再去观相,而要去做小书商?!不过,他能成吗?!然后又拿眼瞥了一下棋盘上的五子棋,心道,这小家伙倒是满脑子的奇思怪想!(未完待续。。)
第94章。一书成神
洪武二十九年,正月十三。
这一天胖子胡瓜一大早就跑了过来,除了还给柳文扬夜明珠兑换的部分银子外,主要是为了拿“底稿”。
当他看到柳文扬抄写的东西之后,一时间甚至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故事实在太精彩了!精彩的让他不忍释卷。
如果说之前他对柳文扬还半信半疑,那么现在,对于柳文扬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本书实在太精彩了,不知叫做什么名字?”小胖子忍不住问道。
“聊斋志异!”柳文扬说。做完吃了汤药,今早又服了春十三娘送来的良药,自己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
“这个名字好!不过却不知聊斋是哪个宅子?”胖子眨巴眼睛道。
柳文扬笑道:“只是书房的名字,不要当真。”
“估计是柳公子你以前的书房吧,呵呵,名字很贴切!”
“那就拿去刻印可好?”
“当然,如此佳作美品,我定当细心雕琢!”
眼看胖子要走,柳文扬叫住他道,“我还有事儿要与你说!”
然后柳文扬就将前世一些出版的鬼点子倾囊传授给了胖子胡瓜。
柳文扬告诉这厮,刊印这本书,首先要记得要设计好封面!
好的封面就等于成功过了一半!
前世非常著名的《广韵》封面:黑白噪点压大字,高端大气上档次!
其次,商标很重要!
商标这招据说来自前世建安的出版界天才余象斗。他设计了“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图”作为商标:有图有认知。有话有传播。
最后。要有五点强调。
第一强调。我们家的书“刻本善,内容全,校勘精”哦!
因为各家书店都在印书,各种书的各种版本实在太多,偷工减料来降价的真是屡见不鲜,所以就一定要说自己的书又全又好。
第二强调:我们家的书“有插图”!
明代图书里的绣本、秀相、出相、全像都是基本中的基本,读图时代老早就开始了。当然有些小说的插图重要度非常非常非常高。比如有些医书,比如说有些艺术书!艺术书!
第三强调:我们家的书“带点评”!
在古代。没点评的书叫做“白头本”,带点评的书叫做批本或者评本,书商往往赚两份钱。明代最著名的批本当属金圣叹批的六本才子书,但最有独创性的,还是要说余象斗前无古人独创了“评林”本,超级图文并茂,堪称点评界的战斗机。上中下三栏图文并茂有木有!
第四强调:我们家的书有名人写序。
比如《呻吟语》的作者吕坤写了本《闺范图说》(这是一本宣传贞洁烈女的道德读物,姑娘们总不能老看《金瓶梅》是吧,皇帝的老婆郑贵妃为这本《闺范图说》写序!!!书大卖数万本!!
第五点强调,我这么这本书是限量版!越少越精。物以稀为贵,永恒不变的道理。
柳文扬将前世这些计谋和技巧用这时代的词汇说给了胖子胡瓜听。当然,为了避免出现穿越出现的问题,什么《金瓶梅》,余象斗,统统没有提及。
即使这样,柳文扬这番话已经让小胖子觉得高深莫测了,看柳文扬的眼神,就像是信民看到了心目中的大神,高山仰止!!!
……
最后,胖子胡瓜美的屁颠,拿了《聊斋志异》而去。
这边柳文扬想要起身活动,却被小童明月给拦住,定要他躺在床上休息。
无奈,柳文扬只好再次躺了下去。
那胡瓜动作非常之快,一回到布衣书局,就将那《聊斋志异》的底稿托付给那功力老道的雕刻师,叮嘱他们,用最快的方法,将这文章雕刻出来印刷,如果干得好,有红包!
那些雕刻师本以为书局快要倒闭,自己也会丢了饭碗,没想到这才一晚,书局不仅没倒闭,手头还来了工作。于是就非常卖力地开动起来。
自古刻印书籍之道,在乎底版如何,胡瓜本身出自布衣书局的书商世家,当然明白这一点,何况他手头有了柳文扬给予的资金援助,因此也毫不吝啬,竟然将那底版刻印成了莲花版。
何为莲花版?就在书籍的边缘刻印上朵朵莲花瓣,看起来图文并茂,优美异常。
实际上在刻印这个板块的时候,胡瓜已经决定了,这本书一定要“限量”发行,绝非那些路摊货,或者大路货可比。因此在这本书的质量上可以说是不惜余力。
整整两天时间,整个布衣书局忙活的热火朝天,就连小胖子胡瓜也是一口茶都没的时间去喝,而是不断地串门子,朝那高精端的大户人家推销他这刚出炉火热的限量版“聊斋志异”。
还别说,这鄱阳城有的是大户人家,有的是有钱人家,平日里什么书籍没有,可就是没听说过这什么《聊斋志异》,一开始还满不在乎,以为小胖子在吹牛皮,可是等到胖子拿出样稿给他们一看,他们惊住了,倒不是这书籍有多精美,而是因为故事内容太棒,太精彩了!
“呜呼,能看到如此杰作,天才也!”
“观此书,三日不知肉味!”
……
在各种各样的赞美声中,小胖子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卖出了一百本这样的《聊斋志异》。因为有的还没印刷出来,只能预定。
这些鄱阳城的大户人家又都喜欢显摆,何况正值正月十五,亲朋好友过来,那些藏了限量版《聊斋志异》的就忍不住拿出来和朋友一道欣赏。
这一下不得了了,看了这本书的人,立马就被内容和故事所吸引,于是就开口询问哪里可以买到。
布衣书局一下子就又成了大家伙热衷光顾的地方,不过小胖子以限量五百本为由,大肆加价,再加上本身这本书的制作成本就很名贵,于是乎,一本书竟然卖到了天价的五十两银子!
如此一来,单单这卖书收益已经高达两万两,可以说是绝对的暴利!
不过相对于人们对这本《聊斋志异》的热衷,对于这部书的作者更是好奇无比。
到底谁是这“聊斋先生”?!
他们好奇啊!
可是小胖子嘴巴很严,只说这本书才出了十几篇文章,后面还有很多伟大的“聊斋先生”还在酝酿和创作中……
如此以来,大家伙对这个神秘的著书者,就更加感兴趣了,甚至出现了有人重金打探消息,想要知道这位“聊斋先生”是谁。
其中不乏一些书局的老板和一些见利起意的书商,想要找到这位神秘人,将《聊斋志异》的下半部书承包起来。
可惜,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本书的作者竟然就是布衣书局的新老板,更不会想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小柳神相………柳文扬!(未完待续。。)
第95章。极品方孝孺
洪武二十九年,正月十五。
作为一年一度的上元节,今日的鄱阳县城要比前几天更加热闹。
如果说前几日只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那么现在就是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一大早,丫头春梅和秋菊就跑到观相阁找到柳文扬,嘀咕着晚上去要逛大街,猜灯谜,看烟火。
柳文扬身体不适,就晚宴拒绝了。这样使得春梅和秋菊很不高兴。不过更不高兴的却是小童明月。
本来嘛,他年纪小,就很喜欢热闹,原本还打算今晚出去游玩一番,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等以后捎回家给妹妹。
可是没想到少爷会生病,更没想到他会不出门。
眼看一整天明星都魂不守舍,柳文扬是什么人,当即就明白了这小子的心思,就笑着说:“你若想要出去,就自个出去玩,陪了春梅秋菊也可以,就是不要再拉长脸,做悲苦状!”
“少爷,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我跟你来是要照顾你的,哪能你生病了我独自跑出去玩的道理。”明月现说得大义凛然。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可不要埋怨我。”柳文扬笑了笑,也不再理他。
柳文扬这边在观相阁休养生息,春十三娘却在暗地里布置人马迎接皇太孙朱允文的到来。
不过在朱允文到来之前,首先出现的却是一个牛人,朱允文的老师………方孝孺!
此人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呼为“小韩子”15岁随父兄北上济宁。励志攻读。及长。承学于宋濂。深受器重。洪武十五年,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起荐方孝孺,应征至京,在奉天门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甚合上意。赐宴时,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斜几具,试其为人,方孝孺正之而后坐。朱喜其举止端庄。学问渊博,有期待日后辅佐子孙之意,厚礼遣回乡。
此后十年,居家读书写作,著《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篇。31岁时,仇家于叔争讼,词连孝孺,官府籍其家,械押至京问罪。朱元璋见孝孺名,特名释放。由于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先德化而后政刑;而太祖则主张以猛治国,运用严刑峻法控制官民。所以他没有对方孝孺加以重用。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受荐,授汉中府学教授,深为蜀献王赏识,聘为世子师
可以说如今作为当今大明朝一代赫赫有名的大儒,方孝孺的声名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不管是老皇帝朱元璋,还是下面的群臣,对他都是礼让三分。
方孝孺初到鄱阳县城,就被春十三娘以及当地官府安排在了一座并不起眼的庭院里面。
这栋庭院,原本是前朝一名达官显贵修建给儿子读书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一个很不错的接待处。只因为庭院风格简朴婉约,又处处独具匠心,正是天下读书人栖息之所。
像方孝孺这样的“读书种子”,看到这样的地方,也不禁喜欢上了,直道当地官员有心了。
作为驻扎在鄱阳县城的锦衣卫千户,春十三娘当然也要来拜谒这位传说中的“帝师”,以便拉好关系,日后改朝换代也能有一把人脉。
春十三娘这边诚意拳拳,方孝孺那边对锦衣卫却很不待见。尤其作为正统的读书人,养天地之浩然正气,最不喜欢锦衣卫这种躲在阴暗角落里嗜杀成性的机构。因此方孝孺连番推辞了春十三娘的拜谒,可以说很不给面子。
虽然,春十三娘明知道人家不喜欢自己,或者说不喜欢自己的锦衣卫的身份,奈何,方孝孺贵为帝师,这一次又是代表皇太孙充作这开路先锋,自己必须要见上一面才好布置好日后的接待工作,因此春十三娘就想尽办法,要打通这个老顽固的关节。怎么办?突然,春十三娘就想起了柳文扬。
当今大明朝,对于卜卦占算之术很是重视,不管是老皇帝朱元璋,还是那些藩王皇孙,以至于黎明百姓,都很信命。甚至有命理大师在朝中为官,而这种命理又多出于《周易》。
方孝孺自认是正统的读书人,对于《周易》当然也是颇有心得,不过对于占卜算命却从来都认为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之流。在教导皇太孙学业的时候,也曾三分四次斥责这种观相之术乃属“荼毒末技“,决不能当真。
于是春十三娘就针对这一点,告知她认识一位观相大师,不知方教授可敢与之一会?!
这里面很有技巧,倘若春十三娘用恳求的口吻说要方孝孺和观相师见一面,方孝孺自会依仗自己身份特殊,与之拒绝;可是春十三娘的语气是激将的,可敢两字尤其吃重,搞得方孝孺当即回应,有何不敢,却将那所谓大师引之前来。
柳文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生着病还被春十三娘当成布局的棋子。
直到春十三娘含笑而来,说有一笔生意登门,需要柳文扬劳动大驾,柳文扬才知道,自己今天是休息不得了。
……
那春十三娘并未告诉柳文扬要见面的是谁,柳文扬也没问。主要是因为春十三娘给了500两的观相费。柳文扬这厮是见钱眼开的主儿,只要你出得起费用,管你是猴子还是猪,他统统不在乎。
来到这家挂着“映雪亭”字样的庭院,柳文扬在一间书房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方孝孺。
方孝孺正在品茶,端坐在椅子上,模样古板恪守,不苟言笑。
柳文扬觉得不管这家伙是谁,都应该直接供在神坛上,尼玛,架子也太大了。
喝着茶,看也不看自己一眼。
这叫什么?
目不斜视?
还是看不起人?!
柳文扬心中不爽到了极点,表面上还要做出一副和谦虚有礼模样,抱拳作揖,道一声:“在下柳文扬,见过老先生!”
和气生财嘛,犯不着和这种耍大牌的人一般见识。
那方孝孺见柳文扬开口了,这才用那眼皮子看了柳文扬一眼,第一印象,还不错,长得挺斯文秀气,不是那种獐头鼠目之辈。
柳文扬还不知道自己占了相貌俊朗的便宜,若不然估计早被这位大神给请茶送客了。
“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小柳神相?”方孝孺看着柳文扬问道。
柳文扬再次抱拳,躬身道:“神相不敢当,都是那些世人抬爱,诌传而已。”
方孝孺见他如此,对他的印象又好了三分,能够懂得谦虚,孺子尚可教也。
“我对八卦命理也很好奇,对于《周易》也略知一二,却不知你能否告诉我何为天地之象,又何为天地之相?”
一句话,一字之差,却让柳文扬说出一个区别来,这老家伙也太会咬文嚼字了。
柳文扬心中很是温柔地祝愿这老家伙早日中风,嘴上则道:“天地之象为之气象之变化,天地万物,云雾雷电,以及春日夏至霜降冬至,这些皆为天地之象!”
“至于天地之相,乃是天地人臣,圣君纲伦,君主贤,则天下平;君主昏,则天下乱。因此天地方有太平之相,以及祸乱之相。”
柳文扬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心说,这又不是考科举,总行了吧?
谁知那老家伙突然哈哈大笑,然后对柳文扬说道:“不过尔尔,也佩称得上神相二字?”言语间充满了轻蔑和轻视。
柳文扬虽然涵养很高,可是也经不住被对方如此讥笑,不禁反问道:“那以老先生所言,什么才是天地之象和天地之相呢?”
方孝孺什么都没说,只是拿起指甲占了一滴茶水,然后在桌面上写了一个“一”,然后对柳文扬说:“这就是天地之象和天地之相!”
柳文扬郁闷,尼玛,耍我呢?!(未完待续。。)
第96章。挑筋改命
看着桌面上的“一”字,柳文扬满肚子的腹诽,表面上却异常恭敬,说道:“老先生高深莫测,一个一字竟然能够代表一切,在下佩服之至,真是佩服之至呀!”
“你佩服我么?不见得吧!”方孝孺看了柳文扬一眼,“从你的言语间我业已听出你对我的不满,是不是觉得老夫在耍你?”
“怎么会呢,呵呵,我可不是那种人!”柳文扬讪笑。
“是不是我不知道,我却知道这个一字可幻化万物!有道是,一生万物,一世浮屠。《庄子?天下》篇有云,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因此,这个一字就是天地之象!《系辞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何为太极,太极本就是一,因此,这个一字就又是天地之相!”
老头引经据典这么一说,说得柳文扬目瞪口呆,心说,你丫厉害,学问高,俺服了你!
“呵呵,在下受教了!没想到这小小一个一,竟然有如此广阔天地,又没想到,老先生博学多才,胸纳百川,在下更是佩服之至啊!”无论如何,还是要拍拍马屁的,至少能博取点好感。
果不其然,方孝孺听柳文扬这么一说,心中不禁有些微爽,只因为他身在帝王侧,平时被拍马屁的都是皇帝老子的专利,哪里轮到他,而他也断然不会在众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学问有多大。其他人知道他鸿儒的名头。也不会贸然拍马。以便拍到马腿上,可是方孝孺他也是人啊,也有吃马屁的需求,也有精神上被马屁按摩的自由。
因此,当柳文扬这番话一出来,他不禁老怀大慰,道一句:“孺子可教!”
说实话,对于眼前这个老头。柳文扬多少也有了一点好感,虽然不知道他是谁,叫什么名字,可是对方性格犹如孩童,毫无心机可言,喜怒哀乐几乎全都放在了脸上,对于这点,柳文扬还是很欣赏的。
此时的方孝孺心情很好,柳文扬趁机说道:“我虽然学问不如先生,可是对于观相算命还是略定一点点。既然先生出了那么重的酬金,我多少还是要尽一点绵力。”
“酬金?”方孝孺一愣。自己可从来不乱花的,倒不是自己没钱,而是因为自己花钱的地方太少,不喝酒,不听曲,不买衣服,不做礼物……更不用说花钱来算命了。忍不住就看了一眼旁边的春十三娘。
春十三娘忙道:“既然柳公子有心,老教授您就接受了吧!”
方孝孺明白了,这是人家掏的钱啊。
柳文扬也明白了,尼玛,原来是春十三娘在里面的搞的鬼,五百两,你也真够冤大头的。
柳文扬哪里知道,倘若能够哄这个老头开心,不要说五百两了,就算是五千两春十三娘也愿意拿出来。
“呵呵,既然你们都已经安排好了,我若是拒绝,就不好意思了。来吧,且让我看看你观相的本领到底如何。”方孝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顽固,明知道这是春十三娘在讨好自己,自己多少也要给人家一点面子。
柳文扬哪里会想那么多,只想着快点完事收摊,自己的病虽然好了一些,却还有些不舒服。
于是,柳文扬就开始一本正经地使出《天机残卷》上面的观相秘术,开始为眼前这个老头看相。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没什么,只觉这老头眉眼口鼻都占一个好字,足足的福禄命,看起来能享受不少福气。
于是柳文扬说道:“天地玄黄,眉眼犹如日月,明亮高悬,老先生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再看你耳朵,耳垂长而厚,可见福气凝聚,你也是足足的贵人命。再观你天庭……”
柳文扬正要顺势说下去,却突然大呼一声:“不好!”模样惊愕万分,犹如见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
本来方孝孺听着柳文扬对自己的批命还微微点头,捋着胡子悠然自得。
可是柳文扬突然这么一惊一乍,到让他吓了一大跳,忍不住问道:“怎么不好?”
旁边春十三娘也愣了一下,本来她请柳文扬过来就是要哄老头开心的,可不是要把他吓出心脏病。
再说柳文扬,刚才帮老头看相的时候,一开始还好,这面相看起来都是福气贵气,没什么坏的地方,可是当柳文扬看到对方额头上时,不由一惊。
但见此人额头上左侧竟然有一条指头粗的青筋,但见青筋虬隆,犹如一条执拗的青蛇不肯低头。
这条筋在观相者看来,就是所谓的“犟筋”!
每个人,对于事物都有抵触的时候,因此就执拗着表示拒绝。
这时候因为脾气的原因,就会在额头上露出青筋,青筋粗细大小,表示当事人对这件事儿的抵触情绪强弱。
柳文扬也算是观尽百相,可从来没见过有人的犟筋会这么粗,并且隐隐发红……红色一般代表煞气。
煞气这么重,隐隐约约让柳文扬看到了滔天血海!
这怎么可能?!
柳文扬额头流下汗水来,全都是冷汗。
如果自己观看不错,日后此人定会因为头上这条绝世犟筋引来灭族之灾!
霎那间!
柳文扬知道眼前这个老头是谁了。
除了那个在大明朝被灭尽十足的方孝孺还会是谁?!
话说,历史上只有“灭九族”的酷刑,有史以来,“灭十族”惟方孝孺一人。
朱棣篡位后,请“读书种子”、第一大儒方孝孺为他起草登基公告,当然为思想正统、极端忠于前皇的方孝孺所拒绝。
因为有求方孝孺,当方孝孺批驳朱棣将篡位辨解为“法周公辅成王”时,朱棣还是保持耐性说是皇室家事,意为让方孝孺回避。偏偏迂腐的方孝孺顶真到底,宁死不屈,暴君就露出了本性。
也许是《明史》主编张廷玉等人对暴君朱棣有恻隐之心,《方孝孺列传》只是说他被凌迟磔杀,并未记载被灭十族,株连坐死847人等字眼,但明崇祯《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末乡贤大家黄宗羲的《方正学孝孺》、《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等大量文献都记载他被灭了十族。
除了死去的800多冤魂,更有数千人被流放、充军,其中不少被折磨致死。“灭十族”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创举,人们在惋惜方孝孺迂腐愚忠的同时,更应谴责朱棣的残暴。不过人家毕竟是皇帝,谁敢鸟啊。
眼前,柳文扬傻呆呆地看着这位未来被灭族出名的牛人,心说,我是救他不救?!
如果救了他,他或许能够躲过一劫,可是救了他,就少了他千古愚忠的美名……
最后,柳文扬还是一咬牙,忍不住大声道:“拿刀来!”
“啊?!”所有人吓了一跳。
方老头更是差点从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