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见呼吸声。就连杀猪的厨子,手中的屠刀,也不知何时落到地上。

  不是震惊,而是他们全都觉得心里面有一道暖流流过。

  
 第十四章 念家与决心 '本章字数:2165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1 22:34:11。0'
  取来一口大铁锅;把香料用纱布包住;砍下猪后腿剁成块,下锅慢火喂着;猪肚子里面的肝腰肠加花椒葱段爆炒;猪排什么的用来做个糖醋排骨;五花肉可以做成粉蒸肉。猪血是好东西,能够解毒清肠去尘的功效;小白菜炖猪血;吃着细滑顺口;这些都是家常小菜,前世的陈华在华夏国没少吃这些家乡菜,做起来又不费事,由他操刀,一顿丰盛的猪全席还愁置办不了?

  一头猪,几十号人吃,完全足够。

  早就把伙计吃的食物,分装在几个大器皿里;到了吃饭时间,那场面,用抢来形容非常贴切。剩下的一小撮人,都被请到了船舱中,以往只是陈华一个人用膳的地方现在成了宴请之地。

  能把一头猪作为食材;做出花样繁多菜式的;放眼整个大唐;也唯有陈华一人能办到。唐人的饮食,虽然比起前面几个朝代,改进了不少,但烹饪这门学科,真正走向成熟,应该往后推一千年去了,如果条件许可,不是陈华自吹自擂,做出满汉全席又算什么。

  外面的伙计在疯抢食物,船舱里的人稍微矜持点,拼命地咽下口水,等待陈华一声令下开动,食乃生之本能,美食当前,客气是要饿肚子的。

  于是乎,一场不亚于外面的食物争夺战拉开序幕。

  “侯爷做的东西;真是人间美味啊!”胡账房是实诚人,他做出的评价一般夸张不了。他们也曾吃过猪豚肉;但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豚肉。侯爷的手艺学到家了,胡账房算是见识了。

  韩四平和老腰子是粗人,吃东西从来不挑,但是今天,他们却挑三拣四,没办法,菜式太多了,每样都好吃,每样都想吃一点,不能专门吃一个菜,否则还没等嘴里的吃完,下一个菜就没了;所以他们手上忙活;专挑特别喜欢的入嘴。

  程处默不作评价,他负责吃,吃的惊天地泣鬼神,就差没把盛装食物的器皿一起吃了。

  高宝藏同样不是善茬,也许是他还在长身体的原因,吃东西怎一个虎字了得。

  工部那七个上了年岁的老头,尽管牙齿不好,但温火炖的猪后腿肉,已经炖烂到骨头里去,就算没牙齿的老太太都能吃上一口,他们的表现自然不弱。

  一群人,全拜倒在陈华的手艺下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有了陈华做的这顿猪全席,他们才知道,原来猪豚肉还可以这样吃,味道完胜羊肉,没有羊骚味,肥而不腻美味可口,大有一顿就能吃上瘾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势头。

  舒舒服服地吃了一顿猪豚肉全席,所有的人都好像抱着撑破肚皮的决心风卷残云吃的一点儿不剩。

  然后在解决完所有的食物后,满意地摸着浑圆的肚子,还好他们都不笨,知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个道理;优哉游哉地在船上闲庭信步。

  吃完饭,散散步,偷得浮生半日闲。

  老韩和老腰子说要去下棋;于是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胡账房今天才去汴州城购买了东西;要下去算一算今天支出多少铜钱;散了一会儿步也回自己的船舱去了。

  工部的那群人不敢和陈华以及程处默待在一起,自然结成一个小圈子到船上另一头欣赏运河上的美景。

  高宝藏和程处默肚子实在撑的不行;散步等于要了他们的命;他们只希望现在有张床让他们趟上面休息;结果被陈华训斥一顿;年轻人不要暴饮暴食;然后让他们去找胡账房;要点山楂泡水可以解决腹胀;就赐他们可以滚蛋了。

  饭后散步的人;现在就只剩陈华一个。少了程处默的唠叨,高宝藏偶尔一句神来之语,陈华突然觉得四周清净了。

  船上的伙计和船工,在吃了饭之后,已经按照胡账房的吩咐起锚开船。汴州城顺流而下,不出十日,就能到江南。陈华明白,留给他偷闲的时间,也就只有这么十多天的日子。

  江南这趟浑水,踩了,想要抽身可不那么容易。尤其是胡账房给陈华分析过江南的情况,老李很有可能要借刀杀人,江南的门阀士族要遭殃了,又一轮的大清洗又要来到。

  再多的血液;被江水冲洗;都会化为一朵浪花;浪花究竟是惊艳;还是默默无闻;千百年后谁又知晓。大运河埋葬了多少尸骨,没有谁做过统计,不管是杀人也好,还是救人也好,无关乎心中善恶,无非是立场不同,扮演某个角色,就要演自己的戏份,别人无法代替。

  很有幸成为侩子手的陈华,矗立在船边,夕阳恰好西下,照红了江面。

  这一幕,宛如当初离别长安的夕照。

  想到那一袭大红袍衣装的女子,想到那句我穿嫁衣相送。前世浪荡贯了,自负多情的陈华,忍不禁会心一笑。

  他再也不是那个四海漂泊的香帅,他以另一个身份来到大唐,有了自己归属,有了一个牵挂的女子,三五个至交好友,两个还算成器的弟子,那一个世界的他,是独来独往的夜行侠,他其实羡慕热闹,但老天不给他机会,如今来到了大唐,换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是陈华最渴望的生活。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想到长安的那些人,老虞、李承乾、欧阳询,想到正在改天换地的格物院,想到还在安乐坊卖混沌的公孙婉,陈华突然很想现在就折返回长安去。

  三年,老子能等三年吗?

  陈华目光一禀,轻声吐出一句道:“当然是不能。”

  别说是三年,三个月陈华都等不得。

  他要回长安,发了疯要回长安,长安是他的家,江南不过是一块熟悉的地方,发现自己现在成了超级念家的男人,陈华不可能在那儿待上很久,最好年底就能回去。

  “侯爷,再想什么呢?”胡账房伸出半个脑袋,他已经把今天支出的铜钱账目算清楚了,除去一路花了的铜钱,他们手上还剩下一千贯不足。

  “胡先生,你说此刻江南的天,不会不会和这夕阳一样红?”莫名其妙地,陈华突然来了一句玄乎的话。

  胡账房顿了顿:“会!”

  陈华没做答,背着手,往船边靠去,放佛临立在江水之上:“吩咐下去,让船工昼夜不停往江南赶去。”

  胡账房领命,侯爷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不问缘由。

  
 第十五章 到吴州 '本章字数:2647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3 20:33:18。0'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繁华三千,敌不过江南的新绿榴红。在神州大地上,最迷人的地方,江南当居第一,前朝隋炀帝,一年有大半载的时间都泡在江南,没有哪一个史官能写出杨广泡在江南不肯回洛阳的原因,究竟他是为了美色、还是秀色、无从知晓,但的的确确,上天赋予江南婉约的秀气,造就了江南灵韵,让这里,成为一个高贵的女神。

  船队在江都城外的运河上绕城而过,眨眼的工夫,就化作一道远影消失离去。

  “侯爷,还有一日,我们就能到吴州,此次江南水患,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吴州一带。具体有多少郡县受灾,等到了吴州,就能全部知道。”吴帐房在一旁提醒着,星夜兼程,总算赶到江南了。

  看过工部手绘的地图,知道胡账房所说的吴州,乃是千百年后的苏杭一带,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没想到,人间天堂都受了灾,也难怪老李着急忙慌要把自己赶出长安,鱼米之乡都受灾了,来年谁还向国库缴纳赋税呢。

  “胡老先生,药材都没有受潮发霉吧。”通讯不发达的今天,那里受了灾,等受灾情况统计出来,都不知何年月了才能层层传递上去,陈华只知道吴州受灾,其中有几个郡县几乎完全淹没,但受灾情况,至今他都还没有得到准确的数字。所以他自然担心,怕灾患太大,局面不好收拾。不过幸好他早有准备,药材,大米都远远的运送到了吴州,这一手未雨绸缪安排的非常合理。

  想到大米,陈华就在猜想米图老爷子准备的十万担大米现在运到那儿了。

  胡账房知晓侯爷担心什么,诚诚恳恳道:“所有船只上的药材,老奴都逐一检查过,侯爷放心,药材质量和离开洛阳时相差无几。救命的东西,老奴和韩四平都不敢大意,尽心尽力看着。”

  陈华当然看见胡账房和韩四平两人,整天都在十条船上转悠,自己比起他们轻松多了。只是到了江南,天气比起洛阳、汴州空中的湿气大,药草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受潮,陈华多留个了心眼,道:“胡老先生,你让船上的伙计多准备木炭用麻布包好,掺放在药材中,木炭可以吸附水分,能防止药草受潮。”

  胡账房颇有受教,道:“还是侯爷考虑的周全,江南的天气阴晴不定,逢到雨季,更是阴雨连绵,老奴这就下去办。”

  胡账房话才说话,天空中乌云密布,咔嚓一声大雷划破苍穹,豆粒大小的雨点,稀里哗啦降了下来。

  大雨落下,天地间立刻生起一层雾气,雾霭层层的江面上,能见度不超过十米。

  雨势越来越大,渐有风声鹤唳,呼呼大作之声。

  “侯爷,快回船舱吧,外面风大雨大,怕淋湿了侯爷的身子。”这天,就这么突然下起了雨,胡账房连声催促,这雨太大了,说下就下,连声招呼都不打。

  胡账房想要跑去拿把纸伞给侯爷挡雨,陈华还没那么娇贵,流星大步回了船舱。雨下的大,救灾难度就大。他现在担心的,正是前方处在汪|洋中的受灾百姓。

  突然下起了大雨,也不能去外面的船板上看江面的水势,大雨一直未有停歇的意思,连续一整夜,船舱中的陈华都在听雨中渡过,而随行的船队,也在这一夜风雨中,破开雾霭,驶向吴州一带。

  受灾最严重的吴州到了,在陈华离开长安半月时间,日夜兼程的赶路,终于到了吴州。

  “侯爷,吴州到了。”胡账房已经披上挡雨的蓑衣,出现在船舱内,陈华单独的厢房前。今早,船队就到了吴州码头,外面雨大,不敢把船上的药材卸下来,他和韩四平、毕图三人,下了船去码头转一圈,原本想联络管理码头的诸埽物料场官,看能否找几个较大的仓库下货,岂料那管理码头的料场官态度冷漠神色高傲,对洛阳来的商贩不理不问,就连安排仓库的事也没落实,双方差点发生争执。民不与官都,韩四平立刻想到此事应该由陈公子出面调解,于是让胡账房委身打扰陈华休息,将此事告明陈华。

  “胡老先生?外面还在下雨么?”看老胡的装备,这雨已经下了一天一夜了啊。

  胡账房点了点头,道:“侯爷,有件事,还得让你出面解决一下。我们的商船已经到了吴州码头,但管理码头的料场官却不让我们把船上的货物下货运送到仓库里去。侯爷认为,此事该怎么处理?”胡账房想征求侯爷的意见,如果侯爷要亮明身份,别说是那料场官要吓破胆,恐怕就连吴州刺史,此刻也要跑来迎接。

  堂堂江南道巡察使,别说一个小小吴州,整个江南道,数十州的刺史,那个敢在侯爷面前造次?巡察使代天子巡视,可罢免一切官员,此等权力,若是陈华愿意大张旗鼓,只怕从洛阳一路南下,沿途有不少官员要盛情相邀,和侯爷把酒言欢,称兄道弟。

  陈华问明白了情况,原来是一个小小的管理码头料场官想要从中作梗。他且不考虑这料场官,为何要拒挡外来客商卸货码头,但无论是谁授命他这么做,陈华决定必须要敲山震虎。

  到江南,第一道雷霆之怒,就从这吴州码头开始。

  “下去看看!”找了件蓑衣披在身上,胡账房前面带路,陈华尾随着后面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商船,在一间修在码头旁边的小房屋前,陈华看见了韩四平和老腰子。两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显然是刚才被人骂了一顿。

  官字两张口,就算是芝麻大小的官,官威可不小。虽然是个料场官,但码头上的一切,都得听他的安排,阎王好哄,小鬼难缠,韩四平和老腰子说尽一番好话,可这料场官偏生没听进耳朵里,看见胡账房把陈公子请下了船,韩四平和老腰子同时松了口气,陈公子出面,事情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陈华来到了那小屋前,韩四平和老腰子立刻迎上来,陈华侧身进了小屋。屋里面坐着一个穿浅青色圆领窄袖袍衫的吏目,陈华心道,他就是胡账房口中说的料场官吧。

  迈步走到那史目面前。那吏目正在奋笔疾书写着什么,忽然感觉自己的面前好像走来一座山,吏目抬头仰望,看见了陈华以及刚才被他赶出去的两个洛阳商人。

  “本官说了,码头上的仓库都放满了赈灾用的货物,没有空的仓库供你们卸货,你们要是再不离去,本官就当你尔等蓄意滋事,差人棍棒撵你们走。”吏目口气不小,开口闭口都是官字。

  如同没听见吏目的威胁似地,陈华走到那吏目前,找了张凳子坐下:“官爷贵姓?”

  “何通”

  吏目知道,有些商人在被赶之后,不得不采取贿赂手段,眼前此人是在向自己拉近关系。不过,他可不吃这套,上头交代过,外来客商的船只,一律不能在码头卸货,虽然吏目想从中获取点钱财,但头上的乌沙他还是要保住的。

  陈华依旧很和善问道:“那贵地萧翼,此刻在何处?”

  吏目立刻反应过来,萧翼,正是吴州刺史,眼前这商人好大的胆子,居然直呼刺史大人的名讳,他几乎不用思考,怒声道:“你这商贾,好大的胆子,刺史大人的名字也是你能直呼的吗?”

  陈华不理,继续道:“既然官爷知道萧翼,那就麻烦官爷代跑一趟,就说吴州码头,有人找他喝茶。”说完,陈华起身拍了拍身子,穿上蓑衣,带着身边的三人洒然而去。

  喝茶,和查水表,都是陈华那个世界最常见的词,不过,摊上这两个词儿的人,恐怕都会焦头烂额!

  
 第十六章  萧翼 '本章字数:2333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4 23:24:01。0'
  萧翼是吴州刺史;不过他从长安空调到吴州当刺史不过两年时间;政绩都还没做的有声有色;吴州就遭了大水。

  萧翼惶恐;自从吴州受灾以来;他几乎没休息过;整天往受灾的郡县跑。赤脚泥腿,身披蓑衣,官服什么的早已经脱下;换上一身素衣,巴不得一头扎吴州,想力挽狂澜把这次天灾给顺利地渡过。

  他知道;吴州的水灾;已经让远在长安的圣上知晓;而且圣上还指派了新晋贵族蓝田侯亲自下江南治理河工。说来也奇怪,按照自己的恩师房玄龄给自己写来的书信;蓝田侯已经在半月前离开长安;算行程也该到了吴州;可久久不见影子;这蓝田侯是最近半年才冒出来的人;萧翼从来没和他打过交道;心中自然会猜测蓝田侯此举是何意思。

  而且,他的恩师房玄龄在信中特意交代,别招惹此人,更隐晦地点拨了几句当今圣上彻治江南河工的用意,萧翼不是傻子,他更是出自江南萧氏大族,一眼就看出恩师房玄龄言外之意,江南完了,以往雄踞江南的八大家族,肯定会受到牵连。时隔七年之后;圣上用当年对付三东士族的方法;向江南士族动刀;又是一场血流成河。

  今早又有几个郡的太守来报灾情扩大了;萧翼头痛如裂,他真想摆好三牲,点燃香烛祈求老天别再下雨了,不然吴州完了,他萧翼也跟着玩完,江南八姓也一并玩完。送走了那几个太守,萧翼把自己关在刺史府中,不见外客,独自酝酿着萧姓一族;该如何在这场政治漩涡中脱身而出。

  水灾是小事,水灾之后江南官场的大洗牌,才是最血腥的。江南士族,把持江南官场几乎大半的资源,长久占着这快肥硕之地,如芒刺钉入圣上眼中,灭亡是迟早的事。

  “大人,刚才有下人来报,说吴州码头有人指名要见你。来人还形容了那人的身高样貌,想必他就是让大人苦苦等候从长安来的蓝田侯。”萧翼的屋子外,服侍他有三十年的老仆向在门外轻声说道。每次萧翼闭门谢客时,唯一能来打扰他的,就只有这个老仆人。

  房中的萧翼顿时来了精神,周身的疲倦一扫而光,似乎听见长安来的“蓝田侯”,他就像在走投无路时,突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恩师房玄龄叮嘱不要招惹他,但并没说不许结交,萧翼心想,看来新晋的蓝田侯和自己恩师并不同路,不然恩师房玄龄在信中肯定要代为引见,萧翼立刻打定主意,一定要和蓝田侯结交,说不定整个萧氏一族,都要靠此人解救。

  “福伯,你小去准备一些礼品,我要亲自去拜访这位侯爷。”打开门,萧翼从内走出,已经换上袍服的他;看起来就像位儒士;仪表堂堂颇有东晋遗风。

  萧福领了命下去准备;不用萧翼嘱咐;老仆人都知道该准备什么样的礼品。

  没一会儿工夫;萧福拿着一个方形的长匣子跟上了萧翼;萧翼没有安排随从同行;就领着老仆人萧福驱着一辆马车朝吴州码头前去。

  萧翼不知道,他如此简单的迎接,是否会让长安来的侯爷不愉。但他猜测,蓝田侯既然悄无声息来到江南,骨子里就不是喜欢张扬的主儿,希望自己的猜测能对上点子。

  吴州码头上停泊着十艘从洛阳发来的大商船;不知道商船上载满了什么货物;但看船身的吃水线;有经验的人算都算得出船上的货物不重;应该是药材这种占地很大又不压船的东西。想必是有商人是看准了吴州水灾,想要来发一笔横财,不过整个江南道的码头,现在都不准停泊外来船只,这是江淮运转司下达的命令,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商人占了各州县的码头;阻碍了朝廷救灾,看样子,这十艘船是要无功而返了。

  不过明白人都知道;江淮运转司的命令;明里打着朝廷招牌暗地里做**勾当。整个江南漕运都被几个家族的人抓在手里;运不运货物;还不是几大家族的人说了算;几大家族的人如此做;无非是为了不让外来的商人分一杯羹;所以发挥手上的权利;动用朝廷的名义欺负人。

  封了码头,绝了外来商贾做生意的打算,切断外围供给,自个儿还不在里面想怎么涨价,就怎么涨价,谁还能管的住那些江南的大家族。人家传承上百年,手里面的人脉广博,随便一抓,都是当官任职的朝廷命官,这就是门阀世家,就等同于土皇帝。

  十艘商船;停泊在码头边;议论的人也就多了。尤其是船上转满了药材;那是救命的稻草啊;吴州受灾;城里的药材都翻了几倍;生不起病吃不起药,那些大家族的商铺也不会发善心降价;民有怨无处诉;对大家族垄断整个江南市场的事;久而久之;已经麻木;早已见怪不怪!

  萧翼来到吴州码头时候;恰好天上的雨停了;这似乎是个好兆头;萧翼从马车上下来;尽管他穿着朴素;但周围还是有不少人认出了他。

  吴州刺史,父母官青天大老爷啊。

  于是;许多人纷纷猜测;萧刺史不去救灾;反而跑到码头来办事;看他样子;好像要迎接哪位好友似地。吴州码头就那么一片地儿,有啥新鲜事立刻就会传开,不知道萧刺史来此何事,要说现在码头上最蹊跷的事,当属那十艘从洛阳发来的商船不能卸货。难道萧刺史此番前来;是为了那十艘商船卸货一事。如此看来;那十艘商船中;肯定有某位大人物。

  究竟是谁;能够让萧刺史亲自前来迎接?想象力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钥匙;不可否认;普通人通过某些八卦的收集;很快就把商船里的大人物的身份猜了出来。

  “朝廷派来江南救灾的钦差。”

  码头上的人,猜到了陈华的来处,但对他的身份,并没有猜测出来。

  萧翼领着老仆萧福来到了码头边;料场官何通老早就摆出一副迎接上上上上级到来的谦卑姿态。

  萧翼刚下马车,何通就躬着身子跑过去:“大人,那商贾就在船上,下官已经派人盯梢好了。”何通有邀功的意思,说话的时候,很注重细节;包括他派人把陈华的商船围起来;美曰其名盯梢。

  萧翼不会和小人物一般见识;更没有一脚踹在何通身上;声色严厉地告诫他;你派人围住的船是蓝田侯的。

  绕过这个料场官;萧翼来到那十艘商船前。

  顺了顺儒袍;双手合揖做个了拜访的礼节;道:“陈兄远道而来,萧翼来晚了,还请见谅!”

  萧翼做出的这个友人之间相互客气的见面礼节,让料场官何通胆儿都差点吓破了。感情自己派人围住的商船,是萧大人的朋友啊。何通真想抽自己两嘴巴;这回看走了眼;得罪了大人物。

  
 第十七章老子要变得圆滑、奸诈、无耻、腹黑 '本章字数:2621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5 01:38:49。0'
  萧翼见到了陈华;他的恩师房玄龄;并没有在信中详细地介绍了蓝田侯;萧翼的脑袋里;一直都以为蓝田侯是个不惑之年;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能混到开国侯爷;那一个不是熬白了头。但亲眼见到陈华,萧翼整个人顿时傻了眼。

  年轻,太年轻了,二十五六的样子,衣冠楚楚;风流倜傥;长安城有多少王公贵族家的长子;像他这个年龄;还在为了前程在地方上镀金呢;而眼前的蓝田侯;却是已经位列侯爵;可以和那些贵族公子家的父辈平起平坐。如此一来,萧翼更不敢小觑坐在他面前的蓝田侯,此人若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富贵,那就是大智之人,显然,他是后者。

  萧翼见到了陈华,并对他这个年龄就混到侯爵感到惊讶。稍稍安抚自己内心的不平静,此间在蓝田侯私下船舱的房间中没有外人,萧翼也不做作,反正做作也是白费,难道眼前的人看不出来,他似乎觉得轻松了不少,笑道:“想不到,侯爷如此年轻,看来某准备的礼品,侯爷是用不上了。”说完,萧翼将手上捧着的方形长匣子放在一旁;也不准备送给陈华了。匣子里是萧翼特意准备的前朝大画师展子虔的名画;金银礼品太俗气;用附庸风雅的字画估不出价送人才备受贵人的钟爱;不过;见陈华的年龄;萧翼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

  萧翼的直觉告诉了他;眼前的蓝田侯,是不喜欢字画的。

  “萧大人请喝茶!”陈华右手一揽,相邀道。如果他没猜错;眼前的萧翼;应该就是扮成书生入寺庙骗取辨才和尚;替老李盗兰亭集序的那个人。他到吴州来任刺史,肯定和盗取兰亭序有不少牵连。

  萧翼就在陈华旁边的椅子上入了桌,桌上有沏好的热茶,萧翼不客气地端起来喝了一口,有些吃惊道:“这是用菊花沏水泡的?”萧翼心道;这侯爷的喝茶方式还真奇怪,居然不放盐和油。

  陈华笑道:“用菊花沏水,可以明目清热去火解暑。建议萧大人让你属下官员多喝喝,切莫因为救灾而过度劳累身体,否则朝廷又要损失不少栋梁之才。”

  萧翼附和着一笑,他在揣摩陈华话里的意思,脸上火辣辣的。

  “侯爷所言极是。”萧翼点头道:“既然侯爷来到了吴州,恰好,下官也好把吴州受灾的情况,给侯爷汇报一二。”

  萧翼公事公办;很快就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毕竟;不管是他也好;还是蓝田侯也好;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受灾情况。

  萧翼把吴州境内的几个郡县的情况说了一遍;整个吴州;灾情最严重的莫过于一郡两县,一郡;是吴郡;两县;是钱塘县和富阳县。吴郡位处江南运河主干道上;运河决堤水淹吴郡;导致运河下游的钱塘江和富春江两条水系水位上涨同样出现决堤之事。当然,萧翼的言语中,还是十分肯定,整个吴州的官员都在齐心协力救灾,钱塘和富春两县的灾民已经在极力安顿中,唯独吴郡此刻千里**,交通不畅,救人方面颇有受阻。

  不管自己做的好不好,往上面汇报总要夸大一些。其实,救了多少人,萧翼心里清楚,就算出动吴州;以及周围几个州的府兵;救援难度依旧很大,尤其是吴郡,现在只有靠船只划进去救人。

  陈华大致听了萧翼的一番报告,他其实知道,实际情况,肯定比萧翼说的还糟糕,官员做文章,千古流传都成固定模式了,就陈华生活的那个时代,下面受灾死了一千人,往上面报的只有一半不到。萧翼还算好,他没说受灾最严重的吴郡,已经成功转移了受灾民众,否则陈华肯定当场就把他拿下。

  看来受灾情况不容乐观啊,一郡两县,算是较大的灾难了。

  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不是那么轻松,在听完萧翼所有的报告后,陈华独自思附,许久他才起身;在房中搜寻一番;然后找到自己前几日闲着没事儿写的几篇关于灾后安顿从建的建议;上面有关于;医疗、卫生、食物、水源,安置房屋的构建,以及善后、抚恤,尸体埋葬的诸多建议,这些都是陈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毕竟以前写过《行军手册》,受灾和打仗都是一样,上万人聚在一起,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避免更大规模爆发瘟疫,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由官府牵头,按部就班管理,能避免较大范围出现不能控制的暴动。

  将自己写的建议交给萧翼:“萧大人且将此收好,下去后好好琢磨,然后分派下去,以官府的名义,让灾民必须执行。”

  萧翼接过来几张写满文字的纸张,开头一列写的就是:“聚民积众,择地而居,三餐管食,病者免医,府兵值守,熄民之怨。”

  只是淡淡扫了一眼,萧翼就只差没大声说此举行不通。

  先别说把受灾的民众聚集在一起,就是三餐管食,病者免医,这一条,萧翼自认绝对做不到。

  这要吃好多粮食,用好多药材,才能渡过这场灾难啊,官府只负责把那些还活着的人救出来,然后让他们投亲靠友,要花钱养活这些人,万万行不通啊。

  “侯爷,此事,办起来,难!”萧翼很肯定地回答,现在吴州的大米和药材,已经涨到了一个天价的数字,官府就算把所有的库存银两都掏空了也买不起,朝廷拨款赈灾下来的银子,又没有到吴州,现在吴州的官府,就和庄家青黄不接时一样,拿不出存粮,也没新米可吃!

  萧翼是当家才知油米贵,哪能凭侯爷一纸建议,就管那灾民吃穿住行。吴州的官府,负担不起啊。

  侯爷还不知道;把持吴州的药材商和米商开出的价格令人发指;那些商贾开出如此高昂的价格;萧翼无力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