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儿姑娘看着陈华,她一直以为陈华是安乐坊中一个会出点子的书生,因为很少看见他有啥事儿,每天都往自己这里串,婉儿姑娘潜意识里把陈华当成了一个普通的人,现在她发现自己好像错了。
婉儿姑娘虽然没见过大世面,但接触了欧阳询这样有地位的人也知道一些东西,诸如自己前面骑马的那个女人是朝廷里的人,而且还是一位很有权势的人,她来接陈华,陈华的身份恐怕不一般。
婉儿姑娘一言不发,陈华在马背上苦笑一声,道:“明天见!。”
“明天见!”婉儿姑娘露出一个不好看的笑容。
第二十章 蓝田县候 '本章字数:2059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30 01:08:25。0'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两人就像门神一样守在墨府门前,他们是来找陈华的,大军就驻扎在长安城外等候圣旨召见,这次打败吐谷浑,陈华居功至伟,圣上犒赏三军的圣旨已经下达,陈华也有份儿,李靖大将军有军令,两人就算是绑也要把陈华绑到军营。
早在墨统领来接自己的时候,陈华就在猜是何事情让她如此急迫,当看见程、尉,二人标杆似地站姿时,陈华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程处默长黑了脸,尉迟宝林就像挖煤出身。
打仗能磨砺人,乍眼一看,二人比陈华离开时更有虎将之风。
看见陈华回来,两人裂开嘴,雪白的牙齿简直可以为美白牙膏做广告。
“华哥儿,总算等到你回来了。”程处默甩开膀子就冲了过来。尉迟宝林跟在他屁股后面,也整了句:“华哥儿,你不知道,你走的这一个多月,兄弟们的日子苦了。澡没法洗,碗筷也没有消毒,某总觉得吃下去的东西怪怪的,三五几天就闹肚子,你看,某都瘦了。”
陈华上下瞧了眼他们二人,的确是瘦了一圈。“苦日子都过去了,就不要那么婆婆妈妈,说吧,找某何事?”
“李叔请你去军营。”
陈华一愣:“李靖?”
程处默点头:“华哥儿,你难道就不想知道李叔给你报了什么功劳?某听说,你的功劳好像了不得。”
陈华心里在想,他的功劳肯定比程处默要大。
“走,去看看!”陈华只说了一个字。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从栓马石上牵过自己的坐骑,墨统领将自己的黑马借给陈华,他二人在前面带路,陈华在后面跟随他们。
快马出了城,在长安城外的官道上疾驰着。
来到军营,直接去了临时搭建起的大帐见李靖。
军队是不能进长安城的,犯君王忌讳,一般大唐十六卫军,除掌权的将领能够出入长安城之外,其余士兵一律安置在长安城周围的军事基地拱卫京师。
陈华来到大帐之后,除了看见老熟人李靖之外,李道宗也在场,这二人是老相识,陈华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两个老鬼看见陈华居然表现出很亲近的样子,李靖不再是板着脸说别坑他的那只老狐狸,他居然笑了,木头也会笑,奇迹啊,李道宗居然亲自走过来和陈华寒暄几句问陈华在长安住的是否习惯,陈华以为自己眼花了,两老鬼没事儿和自己走的这么近,肯定是有什么阴谋。
狐狸肚子里面全部都是坏水,陈华可不会被糖衣炮弹打中,有事儿说事儿,道:“两位将军,你们这个样子, 让我奇怪你们是不是被羌人打傻了脑袋?”
李靖吹了吹他的胡子,从腰上取出一卷明黄色锦棉,看过古装剧的都知道,那就是圣旨,用来升官或者贬官的。
“圣上的封赏已经下来了。共有三万六千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李靖慢腾腾说着,然后淡淡道:“可老夫看了圣旨上所有封赏之人的名单,唯独缺少你一个人。”
陈华两只耳朵都在仔细听着,当听见李靖说名单上没他的名字时,陈华差点跳起来骂娘了。
他在凉州的时候也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难道老李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陈华心里在想,事情肯定没有如此简单。
于是,他很心清气和地听李靖把话说下去。
李靖的前半段话仅仅只是铺垫,他长吁短叹挣扎了一会儿,话峰斗转,说道:“臭小子,拿去!”然后,李靖从腰上又摸出第二份圣旨。
前面那一份圣旨只是针对普通的封赏,第二份圣旨,才是对征讨吐谷浑有大功的人单独颁布的。
第二份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名字是李靖。上面用无数华丽的辞藻歌颂了李靖所有的功绩,“尚书仆射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灭萧梁,破辅公祐,平定江南,今时北达沙塞,定吐谷浑,军威远扬,功业有成。念卿之功绩,高如山岳,无人出其左右。。。。”
老李写给李靖这一连串马屁文修辞文章,让陈华看着额头冒汗,几乎大篇幅的文字都在歌颂李靖是个盖世奇才,最后给他的奖赏只是把李靖的左光禄大夫,正二品文官闲职变成了从一品的光禄大夫少了个左字,至于李靖的爵位,则是一点儿也没有变,他已经是国公了,无法再往上提拔了。
李靖过后,是李道宗,同样用上了专业人士写的华丽文章大力赞美李道宗的功绩,最后犒赏下来,李道宗多得了几百亩田,瓷器金银丝绸每样都领了点完事儿!
把圣旨上所有人的封赏都看过以后,程处默封了子爵同时追封振威校尉,尉迟宝林同样封了子爵也授予振威副尉,就连杜荷那镀金的也封了个爵位,陈华小心翼翼地看着圣旨最末尾一段,这一段的内容是对陈华的奖赏。
仅仅只是一小段话,没有任何修辞,连一句好话都没有。就只有这句:“兹有靖帐下陈华,平定吐谷浑有功,封开国县候,封地蓝田,食邑千户。”
就这么简短直白的一段话,不浪费任何一个美丽的词汇,却比前面那些花心思写的大篇幅歌颂文章实惠到天上去了。
陈华还是有一定古文知识的,知道这小段话讲的内容是什么。
侯爵!这是其一!
封地在蓝田,以后他就是蓝田候!
封地是世袭的,这就证明以后的蓝田县大大小小一千户人家都要向自己交税!自己不但是侯爷,自己的儿子以后继承爵位也一样是侯爷,子承父业。
难怪不得李靖和李道宗看自己的眼神儿都变样了,他们只是封了个虚的官名,根本就没任何用途,自己则是一飞冲天,连升三级都太低调了,世袭开国县候,从二品官衔,升级模式一双手都数不过来啊!
陈华小心翼翼地将圣旨卷起来,然后放在自己衣服的兜里。
他心里在想着,估计出了这道门之后,就有人叫自己侯爷了!
第二十一章你开挂;我们只受NPC照顾的人 '本章字数:2272 最新更新时间:2013…04…02 15:39:22。0'
程处默的嘴巴像塞进去一个鸡蛋那样大大张开成一个“O”型,吐谷浑之战最后的封赏下来,他赐了个子爵的爵位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没丢他老子程咬金的脸,回到家也能耀武扬威几天,毕竟程处默还不满双十年龄,作为程家下一代重点培养的对象,他以后的前途都在按部就班地往上面攀爬,一切都是循规蹈矩,没有一飞冲天,程处默觉得这样的脚步是踏实的,但当他知道陈华的封赏之后,程处默不能静下心来了。
侯爵!
陈华居然被封为侯爵,而且还是世袭的开国县侯。
只是比他老子程咬金低一个档次。
但陈华才多少岁?
撑死二十五就已经是侯爵了,未来能上升到何种地位前途不可限量啊。
“华哥儿,老实说,你是不是开挂了!”开挂是陈华在打吐谷浑的路上教会他们的一个新鲜词儿,陈华解释就是如有神助的意思。程处默觉得现在陈华的周身都是满天神佛环绕,他就是开了挂的人!
〃你问我;我问谁去;功劳是李靖大将军报上去的;赏赐是圣上定的;我怎么知道。”陈华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莫名其妙被封了个侯爵。爵位是贵族的象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有了爵位以后,就成了贵族,在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是严格分明的,就好比贵族可以在大街上横行霸道都没有那个官府敢来抓捕,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欺男霸女的二世祖在大街上调戏良家妇女目无王法。
程处默深表疑惑;尉迟宝林这二愣子不说话则以;一说话吓死人;道:“某觉得,华哥儿的爵位必定有隐情!只是我们是局外人,不明白圣上的意思!”
陈华觉得尉迟宝林的话在理,至于其中的隐情,陈华自己都不清楚,估计只有老李心里明白!
三人正在说话的时候;李承乾突然从旁边溜出来。他们已经离开李靖的大帐在外面游散乱逛,李承乾就像幽灵一样突兀地跳出来,把他们三人给吓一跳!
好多天没见到这位苦逼太子,他到是越发容光焕发了,连脸上都是带着如沐春风的笑意,就像他捡到什么如意宝贝似地!
李承乾一脸坏笑地看着陈华。“华哥儿,孤先恭喜你了。你说,孤以后是称呼你华侯好呢,还是陈侯好?蓝田侯也不错,孤听说蓝田那个地方景色迷人,土地肥沃,而且盛产玉石,华哥儿必定是喜欢的!”
陈华瞧了眼这位穿着打扮很随意的太子殿下:“太子就不要来取笑某了。”
李承乾一本正经道:“孤哪敢取笑蓝田侯,要知道,某可差点当了孤的叔叔!嘿嘿,不过还好,终究是没当成,不然孤以后见了你,还得给你行晚辈之礼;那多吃亏。”
“吓!”
“神马?”
三人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李承乾。
“太子哥,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内幕?华哥儿被封为蓝田侯,某就觉得其中必定有蹊跷!”程处默是个大八卦,他的好奇心简直对不起他的长相!看着五大三粗,内心就跟一娘们似地,啥东西好奇,他非得问个明白。还是尉迟宝林好,当一辈子的二愣子,就像一只呆头鹅样很少看见他说句话。
陈华刚刚在心里称赞了尉迟宝林;那厮直接推翻了陈华对他的高度评价;比程处默还八卦;问道:“太子哥,你说华哥儿差点做了你叔叔?这是怎么一回事儿,绝对是长安城一大绝密啊。”
陈华直接被这二人优秀的八卦精神折服,看着李承乾,他也止不了八卦之心:“说吧!”
李承乾化身成发现了重大秘密的资深爆料人;很有成就感地说道:“你们也许不知道,华哥儿原先封赐的爵位并不是侯爵!”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你看着我,我瞪着你:“不是侯爵,那是什么爵位?”两人立刻想到刚才李承乾提到过陈华差点儿做了他叔叔,他二人的腿就抖个不停,嘴巴也不利索就像吓尿了一般,陈华的爵位不是侯爵,那就是王爵了!
王爵!
二人眼光直愣愣地看着陈华,然后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华哥儿,你狠!”
王爵不是普通的爵位;一般人没有天大的功劳是不会被封王爵的;大唐朝建立有十几年了;还没有听说过有那个外姓人被王爵!
李靖牛吧;现在都是还是国公!
杜如晦;房玄龄;哪一个不是贤臣;也都是停留在国公地位。
外姓人封王爵;少之又少!几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存在!
李承乾就知道他说出这个消息绝对会吓住二人。李承乾继续说道:“其实;原在封赐还没先来之前;太上皇就有意收华哥儿为义子;欲以封王。但父皇念及华哥儿年龄尚小;战功稍欠;一旦封王恐引起朝野惊慌;便降低封了他一个侯爵;为此;太上皇还专门去了太极宫闹了一场;后由我母后出面说辞;方才把华哥儿的赏赐定了下来;封了个世袭的侯爵。”
李承乾把他知道的内幕东拼西凑说了个大概;虽然他只是小规模的爆料;但对于不知道的人;已经是天大的秘密了。
原来陈华的侯爵;居然还是降级封赏的。
本来是封的王爵;后来因为陈华自身原因;或许是圣上并不想封一个王爷出来;就给抹掉了。
不带这样打击人的啊!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咽了咽口水,幸好陈华被降级了,不然他绝对是开国以来第一个三十岁不到就被封王的外姓人。
程处默晃了晃脑袋:〃华哥儿;幸好你是封的侯爵;不然;某都不敢和你走的太近;受打击!〃
尉迟宝林接话道:〃某现在就有点儿受打击了;虽然华哥儿只封了个侯爵;但我们要杀多少人才能封侯啊?〃
陈华拍了拍他二人的肩膀:〃尔等务须叹气;坐等你家老子的爵位世袭到你们头上;那不就封爵了。〃
陈华说的并没有错;程处默和尉迟宝林的老子都是国公;而且还是世袭的;他们都是家里的长子;以后理应继承他老子的所有爵位。
他们是天生就有的;陈华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二者没得比。
听了陈华的安慰;两人摇了摇头;同时叹气道:〃华哥儿;我们和你没得比啊!你是开了挂的;我们只是受NPC照顾的人。〃两人又说了句陈华曾经无意间给他们说过的一句经典的话;他们觉得用来形容陈华现在的情况完全符合!
陈华他丫的;用他的话说;他就是开了挂的;他们这些长安城的纨绔;那个能比得过他?
(抱歉啊:电脑风扇坏了;才修好!;码字有点儿晚!)大家觉得不错;就收藏一个吧;顺便给个好评啊;亲!
第二十二章 设宴两仪殿(上) '本章字数:2314 最新更新时间:2013…04…03 16:12:40。0'
欢迎征讨吐谷浑军队回长安的仪式举行的异常盛大,几乎是全城狂欢,迎接的队伍站满了整个朱雀大街,热情的欢呼声一波盖过一波。老李亲自到承天门迎接军中大小将领,并且设宴太极宫的两仪殿。
李靖打败了突厥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如今打败了吐谷浑,则是奠定了他军神的地位。
唐之善于兵者,无若李靖!
李靖此次打败了吐谷浑回到长安,已经没有贞观二年时打败突厥回到长安时那种意气风发。李靖明显已经老了,戎装穿在身上,尽管看起来还是威风八面,但他白了一大片的头发,路途中车马劳顿的疲惫,已经在折磨着李靖的生命力。在军中私下闲聊的时候,听程处默说过,李将军的饭量已经大不如从前,尤其是在打吐谷浑的后期,李将军是抱病上战场,指挥着军队在凉州那片地方如何进攻吐谷浑的羌人。
陈华就随在李靖身边,他也是此次征讨吐谷浑大军中一个重要人物。而且,李靖也特别要求要把陈华带着,李靖让全长安的人都看到他,是他李靖大军中唯一一个年轻的中流砥柱。他把陈华的位置安排的特别显眼,他之后,左手边走着的就是陈华,许多人都注意到这点,而且都在揣测李靖的用意。
李靖的疲态陈华尽收眼底,看着他六十多岁了,还能披上战甲横扫大唐朝外面一切牛鬼蛇神,陈华突然想到辛弃疾的那首词:“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凭谁疑,李靖老矣,尚能战否?”想到吐谷浑之战后,李靖的下半生几乎都是在家中的房间里渡过,陈华居然莫名地替这位老将的结局感到惋惜。
老李带着一大帮子朝堂上的文臣守候在承天门外,无一例外,这群人都是和李靖的岁数差不多,都是老态龙钟鹤发半垂,大唐的朝廷和军队都是处于青黄不接的交替时代。
当李靖带着他的队伍来到承天门的时候,老李亲自走上前迎接他,道:“爱卿,辛苦了!”
李靖下了马,声音秉直道:“臣不负圣上和诸位大臣所托,平定边陲作乱的吐谷浑!”李靖的汇报和当年打败突厥时回来的汇报一样简单直接,但其中的艰难又岂是别人能知。
老李听后立刻热泪盈眶,他太会调动别人的情绪,太会营造一种哀伤的氛围收买人心,道:“靖为大唐社稷江山劳苦功高,古未有辈,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朕有卿,乃朕之福!大唐有卿,乃是大唐之福。”
李靖当然不能让老李一个人表演,老李是出了名的收买人心高手,他帐下的大将哪一个不是铁了心跟他混。
“臣之所作,乃臣份内之事,圣上弹精竭虑为天下苍生谋太平,臣之功,不及圣上矣。”
君臣相见,马屁满天飞,这种场合,老李很乐意出面,这对他光辉的形象又提升不少。在承天门迎接了众位回来的将领,老李热情大方相邀去他后宫摆宴欢庆。
这种君臣和谐,天下归心的好日子,怎么少的了哪些朝堂上玩弄笔杆子的文臣露面的机会。战场上让李靖表演完了,朝堂上就该他们表演,让气氛喜上加喜。
太极宫两仪殿内,坐着的人,都是史书上点得出名字的。
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徐茂公,虞世南,高士廉,褚遂良,李孝恭,李道宗,侯君集。。。。。。等等,有些人,陈华都点不出他们的名字。
老李穿一件很休闲的服饰出现的两仪殿内,温柔大方的长孙挽着他的手跟着出来。他二人的后面,跟着一个六、七岁眉清目秀脸蛋儿粉嘟嘟的锦衣少年,和一个三、四岁身穿白色纱裙,腰间用水蓝丝软烟罗系成一个淡雅的蝴蝶结,肌肤晶莹如玉像透明水晶一样的小女孩。
这两个小家伙陈华认得,锦衣少年就是小霸王李治,以后的唐高宗,而那个肌肤如水晶的少女,则是晋阳公主。这两兄妹是老李所有女儿中最小的存在,所以受到特殊照顾,被老李养在身边,就连老李批阅奏折的时候,都还把他们带上,足见其喜爱程度。
苦逼太子李承乾走在两个小霸王身后,他后面则是他的一堆难兄难弟,李格,李泰,李愔,李祐,李贞,这些人,年龄大小不一,高矮不同,都穿着华贵的锦衣,举止文雅,不敢有太多夸张的举动。
老李来到两仪殿最上方的位置坐下。
客套话说多了,就是浪费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欢庆的时间。
在开始用膳之前,老李咳嗽两声,四下立刻安静下来。
然后,两仪殿中文武百官就看见了一个许久没有看见过的身影、
太上皇,李渊!
那个在李靖打败了突厥那年和老李在朝堂上弹琵琶跳舞的太上皇。精神抖擞地来到了两仪殿。他身边,跟着那个让无数人侧目的童颜波霸张妃,以及李渊辛勤劳动得来的一双女儿的成果。
百官纷纷起身拜见太上皇。李渊虽然退位了许多年,但两仪殿中绝对多数的臣子,曾经都在他麾下做过事,对太上皇还是尊敬的,都在向李渊行礼问好。
李渊经过陈华的抢救,给他打了几天点滴,用了几幅中药调理身子,居然奇迹般的活过来,而且看精神越发容光焕发。
李渊的位置在老李的旁边,李渊到来的时候,老李和长孙纷纷起身:“儿臣(臣妾)拜见父皇。”
李渊淡淡应了一声,坐在了他的位置上。
“李爱卿呢,快让朕看看,你是否又老了! 大唐的江山,还需要爱卿去守护,卿可不能怠慢了身体”李渊环顾四周,在百官的身影中寻找李靖的影子。他这句话说的很家常,没有多少夸张的成分,但却是极得人心,宴会本是李世民设下的家宴,不讲君臣礼节,只求百官同乐,太上皇的一句话,就把大家的距离拉近了,说明李渊还是会做皇帝的。
李靖从下面的座位上站起来:“靖在凉州到时候,据闻太上皇身体抱恙,如今一见,靖居然发现,靖比圣上你又老了几岁,岁月催人,靖不得不服老啊!”
李渊哈哈一笑,发现了坐在李靖身边正埋头思考的陈华。
“咦!陈华小子?”李渊突然点到了陈华的名字。
陈华这个名字,其实早就在百官中流传了,只是都未曾见过。太上皇颇有一语道破天机的话语,瞬间就把陈华推到了百官前面。
两仪殿中的文武百官,都不是傻子,而且都收到风声,据说陈华已经被封蓝田侯。这绝对是一枚新贵族啊,而且颇得老李,太上皇,甚至李靖的厚爱!
无论是军队背景,还是朝堂上的背景,陈华绝对有资格在这里,和两仪殿中,任何一个大臣平起平坐!
第二十三章 设宴两仪殿(中) '本章字数:2020 最新更新时间:2013…04…05 23:36:41。0'
李渊点到了陈华的名字;然后让身边的张妃倒上一杯酒。
张妃莹莹玉手握着鎏金酒壶,姿态妩媚地满上一杯美酒。杏眼儿秋波四射瞅着坐在李靖身边的陈华,施然一笑,成熟的女人通常都有很大的诱惑力,尤其像张妃如此熟透儿的美人儿,她执袖倒酒,仪态万千,着一袭大红袍宫装犹如一颗挂在枝头红透的桑葚。
“陈华小子,这杯酒,寡人赐你!”李渊简直要把陈华推到风头浪尖,生怕别人不知道陈华和他的交情深厚。
其实,在座的人儿心里都明亮着,陈华把李渊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出于救命之恩的考虑,李渊对陈华的态度好的让人嫉妒那是情有可原的。
陈华站起身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露脸!在这之前,大多数人,都是只听见其名,不见其身!
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陈华回答从容;甚至可以说;他脸上的表情很平静,不像是一个才跨入天子堂的年轻人该有的羞怯,始终带着和煦的微笑;道:“多谢太上皇美意!〃
说完;便有太监将李渊的赐酒给陈华端来。
陈华也不扭捏,仰头便喝,性格爽朗。
他这个举动,让别人又对他刮目相看!
无数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站着的陈华身上。
这群人的嗅觉和他们的思维一样很灵敏;陈华是才兴起的大唐新贵一枚;他们都在思考准备等会儿和陈华走走交际圈;大家同僚一场,也算是认识。毕竟长安城这个舞台太大,有你的表演之地,也有别人的容身之处。
要说这满殿文武百官;谁对陈华的意见特别大;当属许敬宗一人。在陈华没有出现的时候;许敬宗无论走到哪儿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当年李靖打败突厥的时候;他赋诗一首;李世民亲自称赞他有大才;他大唐第一才子的身份;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被人传颂的。
现在许敬宗很苦恼;李世民已经完全不鸟他;因为以往恰逢这样的盛事;李世民都会第一个点到他许敬宗的名字;然后让他来一首应景诗渲染气氛;现在应景诗不需要他许敬宗作了,甚至第一杯彩头酒也不是他许敬宗喝,最可恨的居然是满朝文武;看见陈华就像狗看见肉巴不得立刻好上,而他许敬宗呢,所有的大才子的身份狗屁不知了;他现在就比不上一个才从关外初到长安的小民?
一时间,全长安的官员都忘记了往日能出尽风头的许敬宗,现在都只能默默无闻地坐在一旁当陪衬?
你们不是都刮目相看那关外小民吗?许敬宗偏不信这个邪,他端起了酒杯,以一种让所有人怪异的姿态站起来。
许敬宗虽然憎恨陈华,但表现出的依旧是才子风范举止谦和,他原本是坐在两仪殿中靠后宴席桌上,突然很突兀地站起来,道:“华侯,某曾听说,圣上曾得你锦绣文章三篇,不幸未曾得见。今日心痒,特像华侯讨教,望能够赏脸给某观摩一番?”
许敬宗觉得自己扇了自己两耳光,陈华都被封侯爵了,他还是一个小小的校书郎。虽然说自己是从中书舍人的位置上贬下来的,可许敬宗想不通,他的仕途怎么就那么曲折呢?
原本以为自己低声下气讨教,陈华会和自己对上话,许敬宗就有机会和陈华真刀真枪较量一番高低。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许敬宗是大唐朝第一才子,他自信天下没有几人是自己的对手,包括陈华在内!
你不是一帆风顺么,自己就要打压打压你的气焰!
许敬宗静静等候陈华回到,只要陈华说话,他已经想好有千百种让陈华接招的办法。然后,许敬宗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陈华打趴在自己脚下!
面对许敬宗布下的陷阱,陈华只回答他一个字。
陈华的回答是一个“哦”字。
回答完后,陈华根本就不去管许敬宗那猪肝一样绛紫的脸色。
他和许敬宗的梁子早就结下了,根本就不在乎多结一道。在凉州的时候,许敬宗看不惯他,他又何尝看得惯许敬宗。陈华从不介意自己有好多朋友,当然也不介意自己满天下都是敌人,那样他就能时常保持警惕心,一个个的玩死他们。
陈华打脸的回答,让许敬宗明显愣了一下!
然后他虽然气的牙痒痒,依旧笑着回答:“华侯此话何意?”
陈华不闻不答,他有权利保持沉默。
许敬宗气急道:“华侯是否对在下有意见。在下几次讨扰,华侯置若罔闻,恐有失君子之德。”
陈华根本就懒得理会许敬宗。他觉得许敬宗就是一只红眼蜂,见谁不爽就蛰谁,结果把他中书舍人的位置给弄掉了,混了个校书郎,又举得自己委屈了,想要咸鱼翻身,但一直都没有机会出头,不得不花尽心思,想往上面睁出境的机会。
何苦呢!
陈华不想和许敬宗说话,偏偏许敬宗抓着陈华不放。陈华越是对他冷淡,许敬宗就越发觉得陈华是眼中钉。
不过许敬宗也聪明。陈华已经失德在先,他追着不放,这不是明智的选择。
陈华不愿回答,许敬宗只好笑笑道:“既然陈侯不愿意说,在下在不能强求。如今恰是四海升平,歌舞欢盛的日子,难得和诸位大人共聚两仪殿,此景君臣共欢,故拙诗一首,以表敬宗此刻心境!”
许敬宗擅长写诗,书法更是一大行家。李世民对其这写读书人的优点,还是蛮欣赏他的。
当听见许敬宗说要写诗的时候,他立刻对身边的小太监招手:“给许大人送来文房四宝!”
许敬宗拱了拱手:“多谢圣上!”
没一会儿功夫,太监捧着文房四宝来到了两仪殿。
笔是狼毫,砚台是长安特产的澄泥砚,墨是上好的千年墨。写下来,拿去裱上,就可成一幅名家字画。
许敬宗执笔,稍作停顿,思索片刻之后,便在那由太监铺开的纸上款款落笔。
第二十四章 设宴两仪殿(下) '本章字数:3434 最新更新时间:2013…04…07 13:03:38。0'
许敬宗写诗极快;狼毫毛笔在纸上飞快游走;一会儿功夫就完成了他的创作。
许敬宗有才;这是众人都共睹的事实;他写完之后;就有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许大才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