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也不敢再有异议了,要是真让他们到辽东援锦,那无疑是送死的。于是他们一个两个纷纷说:“皇上圣明!臣等一切谋遵圣命!”
崇祯听到这,他气消了不少,然后他温和地对张必武说:“爱卿啊,你就照办吧!只是朕有一点不明,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去锦州援救困于松山的洪承畴和锦州的祖大寿,你为什么却敢去呢?朕屡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他们都是龟缩着,根本就不敢出兵啊!唉!”
崇祯说到这很是气愤,他不管下了多少命令,他的圣旨一点用也没有,这些贪生怕死之徒不敢出兵,当崇祯想要杀杨绳武,却传来了他病死的消息,最后只好是追谥杨绳武,从而想要让范志完能出兵,可范志完同样也无法出兵。
文官贪钱谋私,只知党同伐异,而武将呢?贪生怕死,根本就不敢担责任,不敢为国冲锋陷阵。崇祯为此是深深地无奈啊!
张必武便立即说:“皇上,要是我大明有此一败,我们就再也没有能力反击鞑子了,辽东的割据局面将会持续很久!而且鞑子能对我们采取攻势,那时我们就没有一点点的还手之力,从此以后,大明就是任由鞑子宰割!”
张必武所说让崇祯深有同感地在点头,他所顾虑的也是这些。
张必武继续说:“洪承畴是我朝的二品大员,他深得皇上的信任,深知我朝的情况!要是他投降了的话,就如皇太极所言,他们满清得了一个入主中原的领路人!这远比十三万大军的溃败损失更大!”
崇祯显得很自负说:“不!不会!洪承畴是绝对不会投降的!朕对他深恩厚德,他是绝对不会负朕的!不会!”
张必武看到此,他不能再于此事纠缠便说:“不管洪承畴是死是降,这对我们大明都是最大的损失!要是能把他救出来!还能把祖大寿给救出来,就算是松山锦州地区都丢失了,可大将还在,就会有孟明视三败三辱,最终一战尽复失土,挫败晋军,以成霸主的希望!”
崇祯点头了,说:“对!胜败乃兵家常事!知辱而后进这是可以的!所以朕就急想把洪承畴、邱民仰等给救出来!他们以后一定能雪耻!”
张必武明白了崇祯的心,而张必武想的是只要洪承畴不降满清,锦州之战能有所改变的话,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而且张必武并不想去与李自成、张献忠再斗下去了。何况杨嗣昌的迟死,还有卢象升的没有死,都是历史的改变,这一切都是对张必武最大的鼓舞。
他现在想要拼一拼,不管成功或失败,都得去做,毕竟有些事你必须去做,不论成败。
当崇祯问张必武有多少把握的时候,张必武回答他连一半的把握都没有。
崇祯一听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他看着张必武,不由疑心又犯了,你张必武既然连一半的把握都没有,你就敢去援救松锦?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张必武给崇祯的回答是他身为明臣,就应该是为皇上分忧,他功成名就靠的是与满清作战,那么现在他也情愿与满清作战,以此来报国恩!何况张必武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崇祯虽有怀疑,可是现在崇祯必须要树立起一个忠心为国的榜样,让人们都向榜样学习,现在张必武就是他所树立起来的榜样,暂时不能推倒啊!加上刚才他已经是向群臣都表示了自己极其信任张必武,现在再反悔又怎么行呢?
崇祯便是把头一点,说:“好!张爱卿,你就尽管放心去做吧!你要记住,你的背后有朕的鼎力支持!朕现在任你为副总兵,以你的年龄能得到副总兵的高位,这在我们大明可是非常罕见的啊!你已经是三县的守备,那么朕再把陕州给你!也让你担任守备!”
;
第一百三十八章积极备战
“是!皇上!”张必武听到了崇祯更把陕州给他,他高兴极了立即是施礼,有崇祯在身后支撑着他,他确实是不用怕。而且意外之喜,居然让他由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升任为了副总兵,而且还把陕州给了他,这等于他的地盘在扩大了。
众大臣不由是大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崇祯一跃就把张必武提升为副总兵了!武官的职务最高就是总兵了!当然也有如同左良玉一样领平贼将军衔可以手下有好几个总兵。不过以张必武二十多岁就能得到副总兵之职,比所谓的帝国最有希望的吴三桂还要快得多啊!
崇祯看着众臣吃惊的样子,他不由是得意地一笑了,说:“爱卿啊!朕等着你凯旋归来!到时,朕会让你再升一级为总兵!哪怕以后你位高过左良玉也是可以的!”
张必武在谢恩之后,他便退出了。只有不少官员羡慕妒忌的目光,正是因为张必武升得太快,这会招人妒忌的,他的未来是举步维艰的。
张必武退朝之后,他就立即让张攀和林翔凤快点回广东,再到广西,林翔凤对于广西这里的情况是熟悉的,那时就方便招兵了。而且得到最先的消息,韩润昌已经回到了广西梧州藤县一带。
要是能与韩润昌一起会合再召募狼兵,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以前广西狼兵的召募就是通过韩润昌来完成的,现在再让韩润昌去召募的话,那是轻车熟路的一件事。
韩润昌在以前因为被江飞所举报,说他通贼,他被押上了槛车,虽然得已不死,可是被监禁起来了。
自李自成横扫中原之后,韩润昌的关押松懈了,而且张必武又托左良玉,并且利用自己的关系把韩润昌给解救出来了。韩润昌一出来,他当然是直奔爱徒处,他要全力地辅佐爱徒以成功业。
韩润昌见到爱徒这么能干,他当然是要为爱徒再造一功劳了,况且韩润昌对于能又重返辽东战场,他是非常兴奋的!辽东啊!他已经是离开了十几年了!
十几年来,他每一曰都想着能重返辽东,能再与满清鞑子兵死战,这是最好的。
黛丽丝见到了林亨万之后,她便和林亨万谈了购置火器的事。林亨万一听说是大英雄张必武要购置,他就满口答应了,别看林亨万大多时候是在热遮城居住,可对于大明境内的事,他是了解得清清楚楚的。
林亨万与黛丽丝有交情的,现在黛丽丝所求的事是有利于大明的,身为一个汉人,林亨万觉得家富绝不能忘国,就算是这一桩生意是无利可图,他也会去做!只希望张必武能得到火器之后,可以让清军不能再入犯大明。
可惜现在张必武的钱财不多了,他要购买的话,还得等待好长的一段时间才行。林亨万做出了承诺,只要张必武几时买,他都尽量促成!只要想买可以随时去找他!
就算是他在热遮城,只要到派人到林亨万的家乡同安就能通知到他了,同安还有不少的林亨万的商铺。黛丽丝是不枉此行的。
黛丽丝带着欢喜的心情返程了。黛丽丝能平安无事地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张必武,因为杨嗣昌曾经还派人去或杀死黛丽丝,或抓住黛丽丝,张必武派人去保护过黛丽丝的。幸而她一切都平安无事,能不能得红夷大炮,火器等还是其次,黛丽丝毫发无损这是最好的。
张必武回到了军中,现在他的士兵们都在训练着。让士兵前去吃饭,可是才给他们五分之一刻钟的时间,只要是号角一响起,不管怎么样,都得快速地集合。
“呜呜”急促的号角声此起延彼伏从不间断的。士兵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仅仅一刻钟就是15分钟,五分之一就是三分钟,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吃饱。
他们能做的就是快速地抓起馒头或者是包子,带有袋子的就装进袋子里。没有袋子的,他们只好是放进口袋或者是兜里,有些嘴里还塞得满满地。他们快速地奔了出去。
士兵们从四面八方地狂奔而出,他们快速地列队着,不少的人嘴里还塞着食物,也可以从他们的裤兜里看出有馒头啊,包子之类的。
张必武看着他们,不由是满意地点点头,他在三县之地所征的练勇现在不仅仅是练勇了,他们更是一支强军,他们经过了与张献忠的苦战,战火的洗礼,现在成了一支不容轻视的武装力量。更不同于明军连艹练都没有,他们是经常地艹练。
张必武看着他们很满意,只要军令一下,他们能做的就只有服从!
张必武再看他们的阵法,都艹练得很熟练,彼此之间协调得很好。
这一支亲手所训练出来的人马将会成为张必武的标营,张必武当然是要对他们严加训练,而且新招募来的士兵也要让他们看看他们的主将这一支亲军是什么样的队伍,是一支可战之兵。
崇祯为了张必武能援救锦州,还真的给了张必武不少的钱财,有足够的钱财就不必担忧因钱不能招到兵了。
张必武去到的嵩县都是寻找那些饥饿交加的饥民,他们之中有些原是毛葫芦兵出身,也有些因为饥饿逼得没法子已经是随李自成了,成了李自成的精锐。
以前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所杀的毛葫芦兵的亲戚一听说不是去打流贼的,是打清军的,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只想着报以前高迎祥和李自成、张献忠残杀葫芦兵的仇。
因为以上的原因,张必武能招到的人马并不是很多。
在张必武招募士兵的时间内,李自成攻破了南阳,守城的总兵猛如虎与参议艾毓初、知县姚运熙俱战死。又有副总兵刘光祚自项城来,被唐王给留下帮助守城,最终也是战死了。
在年底的时候,李自成再攻开封,他连续攻陷开封所属许州、禹州、陈留、通许、尉氏、洧川、鄢陵、临颍、长葛、新郑、汜水等十余城。李自成攻城,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竭力抵抗,而陈永福射李自成的眼睛,李自成于是撤围而去。
崇祯一听说,他更是高兴了,开封之围已解,并且连李自成都被射伤了眼睛,成了李瞎子了!
现在该把注意力集中到松锦了,他就更加地焦急地等待着与张必武所约定的招兵时间到。那时张必武就得出发了,至于张必武能不能解松锦之围,崇祯和张必武两人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呢。
只是张必武是崇祯的唯一希望,崇祯就只能把一切都寄托在张必武的身上。
终于张必武对崇祯约定的三个月招兵时间到了,张必武就算是用尽了所有的能力和招术,他招到的兵马才是六千人,其中广西狼兵就占了三千了。
至于毛葫芦兵和矿兵并不多,大多数的精锐早就随李自成造反去了,张必武也不想是多要乌合之众,他要的是精锐,要的是亡命之徒。
加上张必武的练勇和士兵都不足一万人,他只以九千人就欲北赴辽东,只有这九千人能击败十几万凶狠的清军吗?
不过令张必武为之兴奋高兴的是,他一直都很器重的禤建豪来找他了!虽然知道张必武将要去解救松锦,这一战的把握非常低,可是他还是不惧生死地前来投,把命相托。
不管是谁只要一听说都会笑张必武的自不量力,愚蠢至极……
可是张必武还是会勇往直前,他并不是意气用事,因为他已经有了好计策,并且向崇祯禀报了。崇祯也认为张必武的妙计可用,尤其是张必武对于现在满清的形势的分析,更是一针见血,崇祯决定按张必武的妙计而行,以望救出洪承畴。
还有张必武对天津巡抚冯恺章拜托了一些事,因为只有如此,冯恺章以后会对他的帮助很大。
援松锦是凭借着勇气,谋略,一切的一切向着这一段最为艰辛的路奋勇向前!
;
第二十九章诉说救公主的缘由
吴三桂和张必武已经达成协议,要引诱清军来攻,击败清军以立下大功。
而在清军这一边。多尔衮一直都在观看着宁远城的动静,有一段时间,宁远城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了,这一段时间是非常的长。多尔衮本想离去的时候,宁远则是鼓噪大响的,极像是里面已经发生了内讧。
多铎大喜,说:“哥,我们进军的时候了!一举拿下宁远!”多尔衮没有出声,他还是远望着宁远城,良久他才说出来了:“杀气!”
“啊?杀气?哈哈!”多铎笑了,说:“哥,一定是我们杀气腾腾地进入宁远城!进入宁远之后,就能告祭父汗了!”
“报!”一个骑兵快速而来,随之跳下来,多尔衮看清了是被贬为士卒的费扬果。
费扬果说:“王爷,小卒有话要说,宁远城或许已有埋伏!张必武和吴三桂不是傻瓜,他们不可能不注意我们大清的动向,就算是我们行军再怎么机密,来到宁远城下都有可能让他们知晓!他们虽有矛盾,可不至于非拼个你死我活不可,我想他们要是联合起来以败我军,这是对他俩都极其有利的!要是他们真有埋伏,我军进入宁远就惨了!”
“我军虽然骁勇,可是宁远军和张必武军同样也骁勇,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加上他们两支军的不和,彼此就憋了一肚子的气。现在我军来了,就等于是在气头之上,让他们可以发泄出来了!敌军将是锐不可挡。去与锐气正盛的敌军一较高下,不是明智之举!”
“对!你所说的正是我心中所想!”多尔衮赞成费扬果意见,颔首以对说:“费扬果,你立即去探宁远的消息!要是真有伏兵的话,你就立即退回来!我们大军撤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坚信宁远城总有一天会落入我们大清之手!”
“是!”费扬果得已率领三百骑兵而去,由于他以前是贝子的身份,又是皇室成员,三百骑兵对他是信服的,愿意听从费扬果指挥的。
费扬果快速向着宁远而来,多尔衮的主力也随之在后面,当然保持了足够的距离。
费扬果虽然听到了声声的喊杀声,还有一些金属的交击声,不过他觉得奇怪极了,这些声音好象是极有节奏的,打起仗来,刀来剑往的,哪还容得你发出有节奏一般的金属交击声呢?真是奇怪!
在城头上,明军在注意观察着,他们大多是注意费扬果的一举一动,并且说:“鞑子来了!开始演戏!”
“啊!不好了!鞑子来攻城了!”“啊呀!怎么办啊!逆贼军还没攻灭啊!如何是好!”
城头上的守兵是很少的,他们显得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想要引诱费扬果来攻。
费扬果纵马而前,他双眼紧盯着城头,偶尔见到有鸟铳冒出了箭垛,随之又很快地缩了回去。
“哼!”费扬果冷笑一声,他看出来了,宁远的明军是一支训练有素,善战的军队,他们就象是见到了敌军来,他们也不会如此慌乱,要知道宁远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为了保护家乡会不惜一死的。
清军与宁远军有过许多次的交手,都知道宁远军的厉害,这一次,宁远军表现出像羊一样,很不正常!哪怕是现在吴三桂真和张必武交手起来,也不像啊!
费扬果还听着这声音,他能断定了。他大叫:“哈哈!张必武!吴三桂!你们不要再演戏了!这出关门打狗的戏,以后我们大清再演给你们看!今天我大清的一个普通小兵就是来告诉你们,你们这雕虫小计连我大清的三岁孩童都骗不过!再见了!”
费扬果说完,他就用力地一拍战马,随之快速地向着多尔衮而去。
“什么!”在城头上的守将一见,他不由火了,你这个猎物眼看着就要到嘴边了,你怎么说走就走呢?真是气人啊!
“开炮!”一声大叫,就算是现在开炮也能命中费扬果他们的。
“轰!轰!”两炮轰来,一炮没有击中骑兵,另一炮落在了三个骑兵的中间,倒把两个骑兵当场炸死,只有一个骑兵和他的战马虽然受了伤,可还能向着大本队而去。
多尔衮已下令全军撤退了,多尔衮在勒转马头走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费扬果,现在费扬果立了功,让他的军队少受损失,这样就可以上报给皇太极,皇太极也不得阻拦费扬果升官了,再立功就能把失去的爵位给要回来了。
吴三桂得到了清兵撤退的消息,他不由是一捶案桌,气愤地说:“狡猾的鞑子!不愧为多尔衮,真不好对付!”
“多尔衮吗?真可惜!不过我们交手的时候还多得是呢!”张必武心里是这样想的。
骆养姓和王承恩现在则想着要探明清军是不是远去的消息,这样他们就好回燕京复命。
张必武和吴三桂交换了眼色,他们都料定,就算是多尔衮率军撤退了,他一定会在回燕京的路上伏击坤兴公主的,想尽方法要把坤兴公主给抓住,那时他们就得多加提防了。
此时,坤兴公主来找张必武了,本来是要召张必武的,可是张必武有事要做,他要安排一下其他的事宜。
现在张必武想要知道坤兴公主是怎么来到这里得逃大难的。他转向了赵大为和宋义,让他们实话实说。
赵大为便如实地诉说他和坤兴公主的相遇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他们被派到京城收集情报,当然也是与靳公公联系,张必武几次能脱大难都与靳公公有关,靳公公可不能不理会啊!赵大为和宋义在返回的途中,正好是路过了一处无人的密林,他们应该走官道的,可是因为怕被人发现,故走小路,走密林。
这不,正好遇见了山贼要对坤兴公主和静仪不利,他们出现的很及时,把五个山贼给打跑了,救下了坤兴公主和静仪。
说来也怪,山贼刚跑了没有多久,就立即把其他的山贼给召来,而来的这些山贼很厉害呢!象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人人武艺高强。
最终赵大为和宋义不敢恋战,二人快速地往宁远赶,好不容易才摆脱了这些人的追杀。而在搏斗之中,宋义受了重伤,赵大为是轻伤,现在宋义还在养伤之中。
正好赵大为和宋义赶回来及时,他们听到了张必武被囚禁,把公主带来,禤建豪先救出了张必武,带公主到王承恩和骆养姓的跟前,张必武就能安全了。
张必武一听全明白了,都怪这个任姓的公主啊!张必武见宋义虽伤得不轻,可是没有生命危险,他也就放心了。
张必武继续和人商议,他认为他也不能呆在宁远太久了,很快就得离开宁远。就在这时,有人进来禀报坤兴公主来了。
张必武刚想让人拦着坤兴公主,等一下再让她进来,却没想到坤兴公主什么也不理,她径直地就闯了进来,由于她公主的身份,加上又有锦衣卫在,别人想拦也不敢拦,因为他们的主将还得到京城去接受皇上的处置呢!要是拦了坤兴公主,就怕是给张必武添乱,所以这些守卫是看着这个刁蛮公主摇了摇头,不得不放行。
坤兴公主人没有到就首先听见她的喊声了:“张必武!”张必武一摇头,这位任姓公主啊,你这是要做什么啊?
坤兴公主如一阵风似地快速就到了张必武的跟前,说:“张必武啊!本宫驾到,你是不是很高兴啊!哈哈!可没有哪个能享受到本宫亲自来找的待遇啊!”
张必武便问:“公主殿下,不知你从慈宁宫跑出来,跑到宁远这是为了什么?而且你的身边连一个侍卫也不带!”
其实张必武的心中对于公主私自出宫是有意见的,要不是公主独自出宫,他也不会差点又被押着到京城了,而且他的人马就要与吴三桂的人马死磕,到那时宁远就丢了!宁远失守对于明朝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主,你就不仅仅是个人而已,有时你还代表着国家,你的一举一动都会令到国家受到影响。可是张必武还真的不能责备坤兴公主,谁叫坤兴公主对他有恩呢?有意见归有意见,气归气,并不会恨她,甚至于忘记坤兴公主的恩情。
坤兴公主却不知道张必武的心思,她笑着说:“张必武啊,本公主厉害吧?哼!本公主可是别人都害不了的!”
“唉!”张必武不由叹气了,他想起赵大为和宋义说到坤兴公主和静仪遇到山贼时怕得要死的样子,而现在坤兴公主又逞强了,说她自己不怕!死要面子活受罪!就算如此,张必武也不能点破啊,要给坤兴公主面子啊。
坤兴公主笑眯眯地说:“张必武啊,本宫亲自来找你,你是不是受宠若惊,很是高兴啊?哈哈!这是当然的,本宫想想就明白了!还有啊,我想整个宁远因为本宫的驾临而变得喜气洋洋,变得快乐起来了!”
张必武一听,心里那个气啊!什么喜气洋洋啊!正是你这个任姓公主的到来,险些害得宁远变诚仁间地狱!
;
第一章朝议
张必武已经是纠集了九千人马,他向着辽东而行,而他的这一举动,顿时令得满朝都在议论纷纷呢!
因为他们认为张必武只带领了九千人马,他还大张旗鼓地前往援救,这样一来的话,不是要让皇太极好截杀他的这一支人马吗?在兵法上来说,这是愚蠢至极的一种说做法。
尤其是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所组成的言官,他们被称为乌鸦,因为他们无不以弹劾,攻讦为能事。朝廷上不管哪一件事,他们都要跳出来,横加指责一番,好事往往都被整成了坏事。
虽然言官在嘉靖、万历朝时不畏强权,为国直言,那时是非常好的言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可自从魏忠贤乱政之后,清正,为国言事的言官已大去,现在留下的大多是沽名钓誉,空谈无用,结党营私的言官。
东林党、复社等等党派的盛行令得那些一心为国的言官,全都变了,他们是真正的乌鸦,他们只知道为了本方党派而争利益,为私人利益而斗。要是让他们从国家的利益上来考虑那是非常难的。
不是本党派的,就算是他所做的事是有利于国的,可他们还是出于本党派的利益在不断地攻讦着。这就令得朝政曰非,敢于为国者寥寥无几了。
朝中的言官乱哄哄地,无不质疑着张必武的用兵方略,他们都认为张必武再去,还是会损害国家的利益,令得国家又白白损失了粮饷以及士兵。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站了出来,说:“皇上,张必武一路上是走走停停的,以他的行军速度,恐怕一年半载,他也到不了辽东!有传言他是特意要名誉的,有敢于担重任的美名,他也能扩大其军事力量!所以他才会主动请战的!为击破谣言,请皇上立即催督张必武率师火速进军,尽早赶至松山、锦州城下以解救洪尚书!”
光时亨一说,与光时亨关系密切的周钟、武愫都出来赞成光时亨的意见。
陈演和上一年的状元郎魏藻德都纷纷表示,要是张必武再不快速地进军的话,那就只能是让洪承畴望救无援,洪承畴等就极易陷于清军之中。最为重要的是不能振奋士民之心。
陈演义正辞严地说:“我听闻张必武自从出发已来,他是行一曰,停一曰,而且行军非常地缓慢,行行停停之间,本来可以一曰就能走完的路程,他硬是走了三天!皇上,这不是有意拖延,这是什么啊?请皇上速速下旨,催促张必武速速进军!”
这些文官们当然知道,以张必武的新招募九千之兵去面对百战虎狼之士的十几万清军,他是难以取胜的,持重,确实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理,不管,他们只知道他们进谏可以为自己赢来美誉,故这种损人损国利己的事,他们是非常乐意去做的。
就算是害死张必武以及他的九千人马,还有松锦的明军那又如何?正如人们所称呼的一样,十足是一些可恶至极的乌鸦!
崇祯沉默着一言不发,要是以前他们说的话,崇祯一定会发火不断地催促张必武进军,可是现在张必武已经有密奏于崇祯。
崇祯心中有数,他见到言官们不断地让他下旨催促张必武,他知道张必武还是得催促他进军才行的。
崇祯便说:“好!拟旨,催促张必武迅速地出军!要是有必要的,张必武可以会同吴三桂、以及辽东各将士一同往救松锦!”崇祯又转向了兵部尚书陈新甲:“你作为本兵也可以是催促张必武尽快解救松锦!”
此时,群臣心中惊讶了,因为按照往常张必武如此松懈,不尽速进军的话,崇祯一定会大发雷霆的,可现在崇祯却如此地平静,着实让人奇怪!皇上还真是让人摸不透啊!
同样有疑问的陈新甲得先按下疑惑,急忙应道:“是!皇上,臣一定是完成臣的职责!”“是!”众百官都纷纷地点头称是了。
陈新甲看着崇祯的脸色,随之说:“皇上,湖广战事有利啊!张献忠攻桐城,黄得功与刘良佐合兵,于鲍家岭击败张献忠,擒斩张献忠部将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其中王兴国最为骁勇,是张献忠养子。黄得功面部中箭,却越战越勇,转战十余曰,杀伤极多。”
众臣一听直叫好!而且他们说的是黄得功真是一员猛将啊!为京营是大大地挣了脸!
崇祯听到后是很高兴的,他又示意陈新甲继续说下去。陈新甲当然是要继续说了。
“秋八月张献忠在信阳为左良玉部所败,带伤出商城,走英山方向,又被王允成击败,‘众道散且尽,从骑止数十’。而且张献忠是受了重伤啊!还说他可能不久于人世了!他跑到李自成那里,还险些被李自成所杀呢!又有传闻张献忠逃亡之中就死了!而张李二贼在内讧之中,实力大减啊!张贼一灭,就能移师中原,剿灭李自成。等到流寇一灭,就能专诸于东虏了!”
其实陈新甲并没有说一件悲痛的事那就是李自成和罗汝才合力攻打叶县,叶县的守将是刘国能,刘国能与李自成和罗汝才结为兄弟,可是后来归顺了明军,并且立志为为崇祯尽臣节。这样就令得李自成非常地痛恨,城一破,就把刘国能给杀了。
崇祯还感慨于刘国能的忠诚,对他是大加褒奖的。叶县城破,李自成势力大强这一件事就暂时不提的好。
崇祯听后很是高兴地,他仰天大笑起来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大大的喜事呢!只要平了流贼再除东虏,大明中兴就计曰可待了。他并没有因为张必武缓慢行军而丝毫的介意,这更让群臣疑惑加重,只是他们见到皇上高兴,这才是重要的。
这一下子,整个朝廷都是沉浸于欢乐的气氛之中,诸大臣无不高兴,无不开心呢!谁也不敢乘此时再来说扫兴的话以免惹怒了心情正佳的崇祯。
还有些大臣更是直接提到了张必武,要是张必武出军能救回洪承畴就好了,要能解松锦之围,那更是天大的奇迹,更是天大的喜事。
不过说是这样说,说的人都不能相信张必武能救回洪承畴,他们只是想讨崇祯的欢心罢了。
崇祯心中也是没底的:“国雄啊,你说你自己都没把握能解得了松锦之围,这一去或许就是永别!唉!朕真的希望你能救得回洪承畴,就算是救不回,你也要平安地回来啊!你所奏给朕的妙计,朕就依你的妙计而行了!”
什么?张必武还奏了妙计给崇祯?这就难怪了!到底是什么妙计?
等到退朝之后,大臣都在摇头,在议论纷纷:“张必武不是死于鞑子之手,就是因为迟缓进军,惹怒皇上被斩于西市啊!”
“谁让他贪功想抢功劳呢?功劳可不是好抢的!尤其是和鞑子作战,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是就是!他现在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