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烽火-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肯定的一点,张必武并不知道。张必武还多派侯骑以关注吴三桂的动态,以防出现意外的情况。并没有发现意外的情况。

后天,两军一起列阵了。张必武在眺望着吴军,同时,他见到吴军似有些士气萎缩的,他们斗志不强,也难怪啊!毕竟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还想让他们再奋发起来是难点的。

只是前锋有一支军却是不同的,这是马宝的人马,马宝自丢了贵阳,令得整个贵州都跟着全丢了,还害死了卫朴和王永宁夫妇,他的心中怀有内疚,现在吴三桂让他再统大军复仇,他就做好了,死报吴三桂的打算。

张必武就知道这个手下败将大不相同了,不能等闲视之啊!

诸将还等着张必武下令,是不是立即下令全军冲锋出战。张必武也在观察着,他总是在担心,不知吴三桂先前做的这么多,总是不平常,总让人不放心呢!

禤建豪急急而来了,他一脸的慌张。张必武看着他,便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禤建豪回答:“主公,不好了!在我们的后方出现了敌军!吴三桂的人马!”

“什么!”张必武不敢置信,说:“吴三桂的人马出现在了我军的后方?怎么会这样啊?他们要是偷越过我的领地内,我不可能不发现的!我已让人是多加注意了!这是怎么回事啊?”是啊!想不明白!吴军怎么就绕到了自己的后方呢?

禤建豪回答:“据败军回报,吴军是从越南的后黎朝这一边偷渡过来的。后黎朝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帮助,他们才能直袭我们的后方呢。”

“后黎朝!”张必武全明白了,说:“我全懂了!原来吴三桂表面上是装作不想与我作战,还给我这些信,做出一副犹豫不决,战与不战的样子,并且还修缮了城池,他就是迷惑。同时,他在等,他知道这一支军要偷渡过来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虽然占领了广西,可是桂南一带势力范围还没有触及,且又没有恩德,吴军通过,也不会有人报告我们的,似此吴三桂就能出其不意地到达我们的后方,给予我们致命一击了!”

张必武知道对方的军队已从背后偷袭而来,要是断了后路的话,自己的十万大军就危险了,先行撤退,以确保退路,这是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这一战,自己就会落败了,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真有把握打得赢吴三桂吗?

张必武再远望,吴军的士气一下子全上来了,或许他们知道了本军已有一支偏师以断张必武的退路,他们才能这么兴奋和激动吧?

“复仇!复仇!”一声声地呼喊钻入了张必武的耳里,这是马宝在令他的军兵大叫着,先声夺人。

吴三桂没有惩罚马宝,反而让他当先锋,还把自己最精锐的人马全拨给他了。他是知耻而后进,他会比谁要拼命的,真打起来了,想吃掉他们可不容易。

况且在这段时间,吴三桂已是加紧了防御,就算是能打赢,也不能迅速地吃掉。后路被截断,粮饷运输不及,胜仗很快就能转变成败仗。

张必武已做出决定了,他要退了,他现在只是想着该以谁来做垫后来挡住吴军的强势攻击。

张必武只能是以周遇吉、熊纵横二人来当此重任。刚刚布置,马宝就率军先行突阵了,现在张军士兵也觉得奇怪,他们的主将为什么没有下令攻击呢?

马宝的士兵还大叫:“你们的后路被截断了!你们快快束手就擒吧!”

这喊声让人听起来是极不舒服的,可却又有什么办法呢?张必武下令全军撤退了。至此士兵全明白了,吴军所喊的话是事实,张军的后方被断了!

人人都是惊讶的,怎么后方就断了,可是撤退命令已下,人人都一直往后退,这样就造成了互相拥护,你踏着我,我踏着你的,死者无数。

可以说吴三桂攻击的把握度做得非常好,他能算准了张必武除了撤退一途,别无其它选择,只要他撤退命令一下,然后全军冲上,就能一举击败张必武军,获得此次胜利了。

吴三桂便问:“夏国相可是做好准备了吗?要是他建下奇功能擒获张必武自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了!他冒险去张必武的营中送战书就是等这一刻啊!我希望他能立下奇功!不然的话,我的大周运势还不能定啊!”

吴三桂是望着战况,他虽知此战会胜,多少会鼓舞吴军的士气,可是一战之胜,还不能决定以后,怎么说张必武比不上别人,有此一败,胜负反而不知。

吴军如潮水般地涌来,马宝更是首当其冲,他的刀东挥西砍,一个又一个的张军士兵倒于了血泊之中。

张军士兵只听到撤退的命令,他们就全撤退了,还是周遇吉和熊纵横等来得快,他们极快地稳定了军心,并且组织起了人马来对抗吴军,以死拖住吴军前进的步伐。

如吴三桂所料的那样,这些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张必武那一边。

张必武并没有抛下他的全军,他是且战且退的,还让自己的大纛高高地飘扬着,因为他知道要是连他也退走的话,那么本军就真的是溃不成军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对越南怎么决策?

张必武并不知道因为他这一点就要遭受到了极大的麻烦呢!夏国相是亲率一军直插而来的,由于张必武的忽然下令,当然张军是暂时地混乱之中,且马宝的突阵,张军大多是注意力集中于此。又怎顾及到夏国相亲率最精锐的人马直插向了张必武的中军呢!

“报!不好了!有一支军直插我中军而来!”侯骑飞报。张必武举目一望,可不是吗?这一支军如风如电,快捷无比。

亏得夏国相当初的出使,虽然未尽知张必武军的虚实,却也被迎入了张必武的主帐中,对张必武军的动态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的进军速度也快得惊人,也准确。

张必武远望,说:“夏字?夏国相!”张必武全懂了,夏国相亲自来他的军营里送战书就是这一点!而张必武也太大意了,他没有做出多大的调整啊!

武勋说:“主公,敌军已快突进我中军了!你还是快走吧!让我在这里抵抗!”

张必武狠瞪了武勋一眼,厉声地说:“走什么走!夏国相就算是文武双全,他所能带领的人马毕竟有数!而这里是我军的中军!我军各部听闻主帅有难,他们会急驰而来的,那时夏国相支吾不住,他就得败走!给我派出传令兵向各部而去,同时告诉他们,他们的主帅还在!并没有被敌军所害!”

张必武指向鼓手大叫:“擂鼓!给我大声地擂鼓!”张必武这么做的原因,是提防吴军以诈称张必武已败,更让本军的军心动摇,局势会向更不好的方面发展。

张必武是把枪竖插进了地面,大叫:“我就立在大纛之上,老营将士有谁不奋力杀敌者,我当先斩之!”

有张必武不退,反而是立于大纛之下,将士们全是兴奋了,他们也是顽强地抵抗着夏国相之军。

夏国相率军是东突西撞,还是无法撞入中军之中,真个撞得是头破血流,白费功夫。

夏国相远望着,他知道要突破是很难的,而且身边的将佐向他报告:“主将,不好了!敌军的援兵从四面八方而来了!而我军主力现正被周遇吉等所拖住,暂时也来援不了!”

夏国相当然明白,要是不能突入中军,他就只能是撤退,可是他不甘心啊,他大叫:“先掩护我们的鸟铳手,让他们朝张必武射击!给我射!不管距离够不够,鸟铳和箭都要向他那里招呼!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周军是不容轻视的!”

这一下,鸟铳手和弓箭手全都听令了,一咕脑儿地全往张必武的中军招呼而去了。

有些箭就从张必武的身边飞过,“砰”的一下,一弹从张必武的左臂飞过去,张必武不由是轻按手,幸好有甲片护臂,且又是擦着而过的,伤得并不重,但是血还是汩汩地流了出来。

武勋和夏完淳都上来了,叫道:“主公!”张必武瞪了他们一眼,说:“不要叫!不用管我!如今夏国相这是黔驴技穷的表现,不久之后,他们就要撤退了!我们只要再顶住一会儿就可以了!”

武勋和夏完淳听到张必武所说,他们也不多说些什么了,便是各就各位了。

还真如张必武所料的一样,夏国相只是做最后的努力,他是乱放箭,乱开枪,然后就令全军跟着撤退了。

夏国相一退回去,张必武自然就令人马是缓缓而退,同时有夏国相的这一搅和,又拖延了不少的时间,就怕周遇吉与熊纵横无法坚持,或是有个意外的,张必武便加派武勋再率一支偏师往援,与他们合在一起以拖吴军。

张必武虽然是成功地退回了广西境内,可是他的十万人却损失了一万多人,自从湖广攻入吴三桂境内,这是头一遭吃败仗。

在张必武后方出现的吴军当然不会傻傻地等着让张必武来把他们给吃了,他们也是乘机全部退回云南境内去了。

张必武整顿人马,他在想着该怎么样再攻吴三桂,同时,张必武也清楚,吴三桂经此一战,吴军的士气多少也上来了。本方士气如虹的局面受到了打击,有所下降了。

像郝摇旗、马元利等都纷纷带伤了,他们心中是难以咽下这口气的。

这不,诸将都纷纷向张必武请求出兵越南,以惩罚越南国王黎朝神宗渊王黎维祺借路给吴三桂的过错。

大将们是吵吵嚷嚷的,都把此战的失败归于越南的借道,要他们不借道让吴军能绕开张军的侯骑、斥候和防御军队,此战也不会败。

张必武是明白人,他摇头,他把目光落到了李定国的身上。

李定国便是站起来说话了:“我们不能和后黎朝开战,要是与后黎朝开战的话,反而会让吴三桂高兴!大明永乐爷的时候,曾经征服过了越南,可是最后却又不得不放弃了越南,就是征服越南容易,想管制越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而且我们真正的大敌是吴三桂、满清,不能再多树立敌人了!”

卢象升也站了起来,支持李定国的意见,随之李过也是赞成的。

张必武满意地点头,他知道不能与后黎开战,当然也得遣使到后黎朝那里,以责问他们为什么会借道给吴三桂。希望他们不要参与张必武与吴三桂的作战,要是参加其中,张必武就会不客气了。大家各保其境,相安无事,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张必武在考虑该派去出使呢,越南也是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至深呢,派一个大儒去的话,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张必武便是决定让陈之龙、杨友龙二人结伴而去越南了,黎维祺不会是个傻瓜,他知道不能掺和进了内战之中。

张必武如今想的是该有什么计策好破吴三桂,时间上拖是来不及的,而且吴三桂给的关于多尔衮破燕京的消息,这是吴三桂给的一个下马威,好让张必武知道,他的屁股起火了,不能再一个眼神地死揪着他吴三桂不放,应该是迅速地回师以救援后方才行。

似此更给了张必武一个急迫感了,不迅速地攻灭吴三桂,形势越发不利!

可是吴三桂得此一胜,张必武沉不住气,一与吴三桂作战,到时,谁胜谁负都难以以预料。可是每个人都没有一个好的方子给张必武呢,他们也是左思右想,也苦思不出一个对策来,个个都是愁眉苦脸的。

张必武是走来走去的,正在冥思苦想对策呢!心中异常烦燥。

偏偏就在这时,最新的报告来了,多尔衮已袭破了京城,博穆博果尔和娜木钟仓皇逃出了京城,他们连夜派人来李岩处求救,并且还要派使者南下,以到广西,求张必武迅速地回师先应付多尔衮,再来回头对付吴三桂。

李岩在信中还说,打算放弃山西一省之地,从而好收缩防守河南,毕竟要是防守河南和山西二省的话,就会有捉襟见肘的困难了!信中便是开始请罪了,因为李岩已着手准备放弃山西了。

张必武见状,他叹气了,河南和山西危急的事,他不想告诉人,免得动摇军心。

无形中,张必武更是痛苦,就这样,他睡着了。

刚睡醒就有人是把他给摇醒了,因为有一件紧要的事要向他汇报呢!是禤建豪求见了。

禤建豪求见?他会有什么事呢?张必武当然是急召人进来的,他想知道是什么事。

禤建豪进来了,他带着的是陈之龙和杨友龙,张必武不由是奇了,二人不是被派去越南了吗?怎么还没有走啊?怎么还会回来了?

禤建豪便是施礼,然后说:“主公,能不能多出一些钱给越南啊?”

张必武不明白了,问:“多出些钱给越南?这是为什么啊?”禤建豪应道:“因为越南黎维祺是个极其贪财之人,当初吴三桂能借道,一是他给了缅甸国的面子,二是金子的诱惑啊!”

张必武不满了,说:“何必给他钱啊!要是他再和吴三桂混在一起,我就连带收拾了他!谁怕谁啊!”

禤建豪知道张必武是心疼钱,且又不想向外邦认输,而且认为不给钱,越南也未免敢帮吴三桂的,给了是多余的。

禤建豪要把他的主意给说出来,一定能说服张必武的,理由是这样的:

既然吴三桂可以向越南借道,那么张必武为什么就不能从越南借道而来呢?与其和吴三桂坚兵暴于野,不如另寻他路,忽然地绕到另一边行军以奇袭昆明,这一件事要快才行。

缅甸的国王哇达姆摩是因为有吴三桂的帮助,弑兄之后才当上了国王,在国中,他的地位还不稳固呢!可以再扶平达力,或者是缅甸皇室中的成员。这一点就得先败缅甸军,要击败缅甸军不是一件难事。

哇达姆摩一败,他在国内的统治就受到威胁,只要他一被拖下皇位,缅甸就不能帮助吴三桂了。吴三桂的实力等同于减弱了。

而且张必武以一支军奇军突袭昆明,会让吴三桂大惊失色,那时张必武再全军猛攻是可以完成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还以颜色

张必武远军绕路是办得到的,怎么说,阿迷州还有曹变蛟等军呢,吴军四处分散兵力,一定不会注意到另外的地方。

要办成这一件事,就得要钱!把黎维祺给喂好了,想办这一件事,不就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当然表面上还要装作想要加罪黎维祺,还派人以斥责黎维祺,以掩吴三桂,不让吴三桂做好防范措施。

并且多派歼细混入吴军之中。只要这一支偏师成功地出现在昆明城下,就能多散布谣言,昆明已破。那时,吴军就会军心动摇。

吴三桂为了保住他的家人,他说什么也会派一军回昆明的,又能再散布谣言以乱吴军的军心。张必武再率主力出战,定能获得全胜。

………………

张必武听到禤建豪的提议之后,他非常地高兴,他认为此计可行,当然是立即给钱拿去行事了,陈之龙和杨友龙立即启程,事不宜迟嘛,张必武也准备一支人马跟在陈之龙和杨友龙的后面,只要黎维祺一同意,立即就进军。

张必武自是统率着主力军屯在前,严密地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呢!

张必武虽是不动声色,可他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禤建豪的此计能不能成功。就怕黎维祺是两边皆吃,就白白地葬送一支人马,这样本军的士气更加低落了。

张必武在等待着,他不能安宁啊。

确实禤建豪的计策成功了,越南王黎维祺同意借道了,反正有这么多钱,怕什么借?而且黎维祺自是明白张必武他们与吴三桂是敌对关系的,有你没我的。

这一支军是由黄起所率领的,张必武本来想亲自率领,可是被黄起阻止了,黄起认为张必武还是留守的好,要是有什么意外的话,最起码没有伤着张必武。

可以说,张必武把军中所有的精锐全都交给了黄起,黄起就带领着五千人风驰电掣地往前而行,他们出现在了昆明城下。

昆明城中的守军有一万多人,只是他们还不了解前来城下的对方有多少人马,一下子全慌了手脚,只好是派人去向吴三桂求救。同时,也派人进入缅甸,想向缅甸王求助。

在阿迷州,沐天波与曹变蛟前方的吴军一听说昆明遭到攻击,他们也是慌了,急忙回援昆明,至此防线是土崩瓦解的。

曹变蛟早已得到了通知,他已令全军作好了准备,只待对方一有动静,那就立即展开攻击。在他们前方的敌军一退,曹变蛟当然就是令全军一起展开了猛攻,把吴军给击败了。

曹变蛟就扫清了通往昆明的道路,只是曹变蛟并没有动,他想要率军以北上,支援张必武两面夹击吴三桂的主力军。

这一出,可就让吴三桂是始料不及了,他懂得用计来赢张必武,现在却被张必武来了个以眼还眼,痛揍了一顿啊!

吴三桂正在考虑该怎么样撤退的时候,忽然急报,张必武已亲督大军来军营前搦战了,不管吴三桂是不是接应挑战,他都派兵不断地攻击。

昆明受到威胁,吴军就没有斗志了,他们只想回到昆明以保自己的家人无恙,诸将士的家属多在昆明啊!

吴三桂知道再留在这里也没有用了,他只是想要让一部分人马先走,他自己坐镇在这里,让全军将士不至于全都慌了。

只是张必武早就散布了消息,就说昆明快支持不住了,要是他们再不快点回援昆明的话,他们的家人可就全完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的一部分军兵是他的亲军先动,就已在其他的军兵中引起了哄动,他们个个都在说,吴三桂一心中介想先保他的家人,却不顾及他们将士的家属。

周王并不仁,而周王想要把他们留下全是在这里以挡张必武,他自己却先回昆明,然后逃之夭夭了,吴军将士们又何必为吴三桂卖命呢?

外面的喊声阵阵,张必武就要与阿迷州的曹变蛟一同夹击了,谁要是迟走的话,连命都不会留下的。

如此一来,谁也止不住了溃逃之势了,一个两个都是撒腿就跑,在竞赛着谁跑得更快。

吴三桂见状,恼啊!他是接连地叹气呢!偏偏他能听见张必武的叫声:“大家冲啊!消灭吴三桂!”

胡国柱和夏国相已来到了吴三桂的跟前,他们说:“王上,快走吧!敌军已杀到了!快走啊!快!”

吴三桂一望,可不是吗?对方是风起云涌的杀至了,速度很快。

吴三桂更望到了对方像是风一样地杀来,当先的大纛高举着的是张必武的旗帜!张必武是身先士卒了。

吴三桂一咬牙,说:“国雄啊,我们还会再有机会和你再斗的!你就等着瞧好了!这一次我是暂时地败给你,不用多久,我就会一并全向你讨还了!”

吴三桂转向他的将士大叫一声:“撤!”随之全军都跟着一同撤退了,他们跑得很快。

张必武心中一股气,他是当先就在前,他手挺长枪,武勋还不忘护卫周围,亲军们也跟着,一齐冲突着。把吴军杀得是狼奔豕突的,杀得个是七零八落。吴军根本就不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来。

吴三桂远远地望着,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了,虽然吴军绝大多数人,他已是掌控不了,可是极少数人,他还能控制得住呢!

只要你张必武再一直往前冲,与本军脱离了联系,吴三桂就可以有转败为胜的可能了!

吴三桂已是目视夏国相,夏国相当然是知道了,吴三桂的逃跑变得缓慢了,在等张必武的追击过来。

“冲啊!”张必武还在往前冲,有几个吴兵拦着,都被张必武一枪枪的所挑。

一人在后大叫着:“主公,不能再追了!不能啊!”张必武往后一望,是卢象升追来了。

张必武看着卢象升,便说:“九老,如今吴军大败,且吴三桂就在眼前,我怎么能不奋勇冲上去,一刀把吴三桂给结果了呢?只要一杀了吴三桂,蜀地和云南就不战,传檄可定了!”

看得出张必武的心是很急的,他一急,就忘记了必要的穷寇莫追这一件事。

卢象升一指,说:“主公,你看看!吴三桂的逃跑是极有节奏的!他们像是在等您的追击啊!要是吴三桂聚焦了一支军,忽然把脱离了主力军的您给围击的话,想想看,主公是不是要陷入了危险之中啊?似此主公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我军原本到手的胜利就会变成失败啊!主公啊,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况你堂堂一方霸主,身为齐王之尊呢!”

张必武一听,他清醒过来了,他一远望可不是吗?吴三桂退得极其规律,像是在等待他的追来,就连吴军的士兵都和吴三桂在脱离了。

还有四方都有吴军在慢慢地游离,并不远离,似乎是听到了命令,在等待着时机。

张必武懂了,便高举着枪,大叫:“停!”军兵都是跟着跟了下来。张必武是在等待着后继人马的跟来,卢象升是特意赶来劝止张必武的,当然他也会命令后继人马快速跟来。

吴三桂在跑的时候,他还不断地回头望望,以看看情况如何,当他望到了张必武停止了追击,他全明白了。

张必武已识破了他的计策,他不会孤自追来了,他现在要等大军到来。吴三桂要是再不逃的话,等到张必武的大军一来,可就走不了啦。

吴三桂是用力地一挥马鞭就打在了身边的亲兵身上,大骂:“可恶至极啊!怎么能这样!就差一点了!可恶的张必武!”

夏国相在旁急劝:“周王,快走吧!回到昆明再寻破敌良策!”吴三桂也是把头一点,他认为方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吴三桂一走,自然吴军就跟着走,生死攸关,自然他们跑得很快,不敢慢,一慢,张必武就会追来,命就会丢了。

由于张必武要等人马的到来,自然就错过了最佳的追击吴三桂的时间,这一点,张必武比谁都清楚的。

放过了吴三桂,只能是兵围昆明,自然还不知要多久时间才能把吴三桂给消灭掉呢!只能是慢慢地来了,怎么说经此一胜,形势也是有所好转的。

张必武整顿了人马,他就直奔昆明城,他在途中还听闻了吴三桂在不断地收集着败兵,他要死守昆明,显然并不想逃到蜀地。

虽说,他要是逃到蜀地,依靠着天险以拒张必武,张必武要平定蜀地,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那时**不止了。

吴三桂是不遗余力地经营着昆明,毕竟他在蜀地,根基不稳,且蜀地经过了清军与张献忠之间的混战,**。蜀地已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各地的背叛又不断,吴三桂占据蜀地时,也是进行了许多的**。

吴三桂知道蜀民对他不服,且恨意十足,蜀地破坏又大,故吴三桂是大力地经营云南,经营昆明,把昆明当成了他的老巢。

第一百三十七章中国军战缅甸军

为此,吴三桂也就没有所谓的弃昆明,而回奔蜀地,以坐保蜀地的说法了。昆明能保,吴三桂就在,昆明不保,吴三桂就亡!

张必武占领蜀地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他攻破了昆明,斩杀吴三桂的话,那时蜀地大多是传檄而定。吴三桂的主力军可都在昆明、云南啊,消灭,留在蜀地的各支吴军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当张必武进军贵州的时候,蜀地就有人来向张必武请求,让他快点出兵,以解救他们。

张必武笑了,吴三桂是保不住西蜀之地了,他现在重要的是怎么把吴三桂给攻灭,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一件事。

有一点缅甸的军队已进入了中国境内,他们是想救吴三桂的。张必武不以为然,他知道黄起一定会把缅甸军给打败的,他只须再派杨廷麟前往缅甸,让他们不再助吴三桂,不然的话,就会兴问罪之师。

黄起这一支军听闻了张必武已大败敌军,他现在就得把缅甸的军队给打败,从而推动缅甸军的换主,而引起了缅甸的内乱来,这是他们初次的战略目标。

黄起所率领的人马并不多,才是一万来人,而缅甸军则是出动了三万多人,三倍多于黄起,两军是相遇了。

万历初年,缅甸的东吁王朝因为在统一了缅甸之后,不断地蚕食中国的领土,想要把云南变成缅甸所有。在这样的情况,名将邓子龙等是出击缅甸,把缅甸打得大败。

尤其是明军把总高国春五百人是一举击破了缅军数万,连毁六座营垒。杀得缅甸军是没有了脾气,不得不诚服。

如今黄起当然也是想遁着先非的足迹,好好地大干一场,虽然缅甸军人数极多,可是他们的战力并不高,黄起是有信心一举击败敌人!

黄起是率着全军列阵于前了,缅甸军由国王哇达姆摩所率领,他助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吴三桂帮他登上皇位,他还想像他的祖先莽应龙时的辉煌!他要证明自己无愧于莽应龙的后人!

这就是他要出兵要助吴三桂的原因,可是他忘记了莽应里就是穷兵黩武,结果兵败被俘杀的。这一下,哇达姆摩也要重复这一败局了。

哇达姆摩一远望,他见到了明军才是一万来人,他不由是笑了,认为要消灭他们不过是手到擒来,只要一破明军,他在国内的地位就更稳固了,统治更稳了!

旗帜鹰扬,哇达姆摩傲慢地把一手一挥,就示意他的军兵冲了出去。

黄起看着缅军已出,他已晓谕各军将士了,此次不会用计,只要与缅军大战,更以邓子龙、高国春、刘綎等一样,立下大功。

黄起当先是把旗一扬,他就冲了出去,其他人也是跟着一起来的,他们大叫着,狂吼着!

想缅军长久已来都是面对着东南亚各处的军队,他们又何尝面对过此等虎狼之师啊?不说什么,单单是见到张军的气势,他们就为之夺气了。

黄起是首先就突入了缅军之中,他手中的武器一挥之下,立即是扫倒了好几个缅兵。

“跟着我!”黄起对着身后的旗将大叫一声,“让我们的旗帜在敌军之中飞扬!”

黄起就是专拣对方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冲突,哪里人少,他反而还不想去呢!

他手中的一把大刀,像是剁菜一样,一个又一个的敌兵被他给活活地剁翻于地。

这一边,明兵也表现了极强的战斗力,哪怕是一人面对着四个敌兵,敌兵还将他给围住。

只见他是不慌不忙的,先是躲过了这一戟,他再上前来一刀结果了一个敌兵,而另一个敌兵的刀在明兵的身后弄着影子。

长矛是从明兵的左边擦冲而过,明兵的手是受了伤,他只是看了一眼,并不在意,一掣手中的刀再奋起武勇,扑上前来一刀砍翻了敌兵。

只剩下持刀和持戟的两个敌兵了,两个敌兵不由是胆怯地互望了一眼,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已面临了极大的危险之中,对方确实难打。

明兵一笑,既然他俩不敢上,那么自己就先上了,他扑了过来,手中的刀挥舞起来了,在上下翻飞之中,又剁翻了持刀的敌兵。

这一回,持戟的敌兵可学聪明了,他要发挥出长武器的优势来,不会与明兵面对面地厮杀,这不,远远地一戟又一戟地刺来。

这一戟正好是刺中了明兵的脚,明兵是一脚跪地了。敌兵兴奋地一蹦,他认为只要对方的脚挨了一下,就没有了多强的战斗力,接下来就只能是任由他宰割的份了。

可是他错了!明兵哪怕是一脚动弹不得,他依旧没有屈服,他把刀往对方的身上一扔过去。“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