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烽火-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福临是多尔衮的儿子!

可想而知这一震动对于清兵清将有多大呢!他们个个都沉默了,不是先帝之子,而是多尔衮,是那个把他们两黄旗给降低待遇的可憎之人的儿子,他们还能再效力吧?不过在这一刻,他们全都忘记了,他们是阶下之囚,他们的生死已由不得自己了。

詹岱急了,他便是说出了多尔衮被害,却又屡助顺治,不惜一切,哪怕是自己死也在所不惜。这只有父子亲情才能做到!

而现在多尔衮是重病之中,他是被抬着躺在病榻之上来的,率领大军而来的。

对顺治一直不满意,从不尊敬的阿济格却是牺牲了自己,才让顺治给逃出去了,不就证明了一切吗?

詹岱说出这些的时候,被擒的两黄旗清兵清将又怎么能不信呢?而且他们亲眼目睹詹岱的神情一点也不像是说谎的样子。在这生死关头,谁也不敢用这个来骗人啊!

况且说皇帝不是先皇之子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一说出口就等同于把九族都置于了火山口上一样呢!

张必武便是大笑起来了,说:“好!好极了!詹岱!你起来吧!”

詹岱不由是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只是他还不敢起来,还怕会被砍头呢!身边早有人上前来扶起了詹岱了。

张必武转过看着博穆博果尔,博穆博果尔对张必武说:“齐王,请你放我回去吧!皇位只能是我皇阿玛的儿子!绝不能让福临这个野种得到皇位!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博穆博果尔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其实他心中喜欢的还是顺治的董鄂妃,要夺皇位最为重要的还是董鄂妃!

张必武又看着博穆博果尔说:“你说我放你回去,我有什么好处呢?要是我没有好处的话,我可不干啊!是不是啊?”

博穆博果尔回答得挺快的:“齐王啊,要是你放我回去,让我夺回皇位,以正皇室的血统,那么你就是我大清的恩人呢!我情愿退出中原,回到我们的辽东,并且世代以藩国自居,为东方屏障,不敢再反了!”

“哦!”张必武心中是不相信博穆博果尔的话,可是他还故作很高兴,而且相信的,他亲自去扶起了博穆博果尔说:“哈哈!好!襄亲王,请起!要是你真的能做到,全军退出中原,退回辽东,永世为我大明的藩国,那么我就会助你一臂之力!毕竟我征战多年已经是累了!最为重要的是我的身后站着一只张牙舞爪,要吞食我的吴三桂!我必须要有盟友!”

张必武说这一番话就是稳住博穆博果尔,以让博穆博果尔相信张必武是真心想助的,并且是不得不助他的。

博穆博果尔很高兴,他不但能活命,更能回去,还可以夺回皇位呢,这是比什么都要好的事啊!

博穆博果尔中热泪盈眶,说:“齐王,要是你能让我大清以正皇位的话,你真是我大清的恩人啊!大恩人啊!”

张必武点头了,说:“哈哈!你我皆有好处可得,说什么客套话!我还想多拥江南美女过一段快乐逍遥的曰子,不用成天辛苦地在外征战!你可要帮我实现这一梦想才行啊!”

博穆博果尔自然是应承了,他转向了身后的两黄旗将士大叫:“忠于先帝的诸将士啊,你们是不是要助我挑乱反正,重正皇位!坐在皇位上的只能是先帝之子!凡是野种一律得除去!”

此时的两黄旗还被缚着,他们环顾站在自己身边用长枪、利矛、长戟对着自己的汉兵,他们知道要是不跟博穆博果尔干的话,他们都得死呢!

于是很多的两黄旗将士都大叫出声了:“效忠襄亲王!以正皇室血统!”有人带头这么一叫了,其他人也跟着一起叫了起来了。

毕竟他们的心中只效忠于先帝,当初他们宣誓就是皇帝只能是有先帝血统的才能继承。

张必武在笑了,这一队俘虏可以放他们走,不怕他们来攻自己了,反而会促成满清的自相残杀,真没想到事情会向有利于自己的这一方面发展呢!

张必武柔和的目光落到了詹岱的身上,还真得感谢他呢!没有他,可没有这样的好局面。

突然的一幕也令得卢象升等人都是始料不及,他们除了狂喜还是狂喜,一个两个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呢!

张必武把博穆博果尔以及被俘虏的人全都给放了出去,让他们立即兴师以讨不义之人。

当然在皇宫中的娜木钟是博穆博果尔的母亲,她也有一定的势力,这是可以利用的。

博穆博果尔自是又对张必武一直地感谢,只是张必武认为口说无凭呢,一是让所有的满清俘虏作证,二也是让博穆博果尔亲自写了一份保证书,表示以后只要他们成功了,就要永做藩国。

张必武自然是要收好这一份保证书了,至于这份保证书有没有用?天晓得!国与国之间,就想靠这份保证书来束缚,这是愚蠢的做法!

张必武当然是知道的,他这么做也是以坚博穆博果尔的心,让博穆博果尔好放心大胆地去挑动满清内部的互相残杀。况且以后用博穆博果尔这么屈膝会让他的声望大减,他真夺得了皇位,以后要对付他也容易得多了。

博穆博果尔自是对张必武千恩万谢的,在这一刻,他只觉得张必武比他的亲父母还要亲呢!还要好呢!

博穆博果尔便是告辞而去了,他会搅乱整个天下的。张必武当然是要派兵以追赶,同时把失去的土地全都给恢复了。

他就要按兵不动,好好地看看满清内部怎么个争斗法呢!

顺治是平安地救出去了,多铎和多尔衮都到了,多尔衮躺在病榻上由人扛着,他第一时间端详着顺治并且关心地问:“福临,没事吧?”

顺治来到了多尔衮的跟前了,他看着多尔衮现得面部都消瘦了,病得这么重,起来都难了,谁曾想过这就是纵横天下的大英雄呢?而他第一想到的是自己!这股情谊真难得!这真是亲生父子吗?

顺治不由想起了以前,他和大玉儿争吵时,母亲说的这样一番话:“你谁都可以害,唯独多尔衮,你不能害呢!因为你害了多尔衮的话,会遭受到天打雷辟的!”

如今再综合多尔衮是自己的生父,这就结出了结论了。

顺治目眶中有泪了,他想叫一声阿玛,可是不能叫啊,在名义上他的阿玛是皇太极!而不是多尔衮!

况且多年来的积怨,也令得顺治不能叫多尔衮为父亲,他的心中还是有个结的,结不解开,是无法敞开心胸的。

当多尔衮听闻了阿济格已阵亡的消息之后,他是一傻。他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他的心很疼,他是接连叹气的,按说阿济格对顺治是十分不满的,看不起的,他怎么又会为了顺治而牺牲自己呢?

多铎在旁是大恸,哭得很伤心,非常非常难过呢!他心中是悲痛啊!

顺治在旁是不好过的,要不是阿济格,他这条命真没了,还怎么站在这里呢?

晚上,顺治想要去找多尔衮,他想问清楚,多尔衮到底是不是他的生父。

拦在当前的是多铎,多铎看着顺治说:“小皇上,你还是回去吧!皇父摄政王病重,谁也不见呢!走吧!不管是不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大清能繁荣昌盛!这就足够了!”

“啊?”顺治听到多铎的话后是愣了一下,多铎看着他,说:“走吧!离开这里吧!皇父摄政王说过了,只要我们大清能昌盛,他不管受多大的委屈都可以!包括至亲不能相认……”多铎是特意说出这一番话来的,他就是要顺治知道多尔衮就是他的生父!

第一百二十六章博穆博果尔篡位

顺治听到多铎的话,他就算是已听出了答案,可是他真想听着多尔衮亲口承认是自己的生父啊!

是啊!要是天下传遍,他不是皇太极的儿子,而是大玉儿与多尔衮的私生子,那么他的帝位不保,满清或许会**的,张必武就能有机可乘了!此等情况确实不能发生的!

因此,多尔衮说了,为了大清的繁荣昌盛,他不能见顺治。这就是多铎口中的“包括至亲不能相认……”走吧!现在不走也得走啊!

顺治是沮丧地低垂着头,一步步地走了,他心里是七上八下的,总觉得不是滋味。

次曰,洪承畴和范文程也引兵到来了,他们认为不是说话的时候,应该先到安全的地方,至于经此大败,许多的将佐都被擒,或者是阵亡。就连鳌拜也带伤了,不少的将领都有伤,他们不能再呆着,张必武的反击,他们是难以承受的。

且河南之地是张必武的老巢,他们要想在河南进行固守,这是做不到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退出河南,再缓图他计呢!

代善一来便是咳着想行礼,被顺治给叫住了,看到了这位老伯王,他心中多少是挺难过的。在他出兵之时,代善也是劝过他的,只是他没有听从罢了。

顺治刚想说话,代善已然知道顺治想要说什么了,代善说:“皇上不必多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只要经此一败,汲取教训,以后一定能再胜张必武的!”

顺治只是点头了,他知道代善是在顾及自己的面子,顺治的心中更不好过了,总觉得惭愧至极。

代善见到了多尔衮也在这里,他是一笑的。他也不多说了,只要顺治和多尔衮再和好,满清的实力就强了,这一次的失败反而会是一件大好事呢!

洪承畴和范文程见到顺治对多尔衮的看法已有变化了,那么就能大家合兵一处,以离开,到达安全的地方再做计较了。

在马上,顺治再也没有了他以前的骄傲之状,他是虚心地向诸人请教了。

洪承畴说:“皇上,我们如今能依靠的就只有吴三桂了!如今我军大败,我军自身难保,对张必武的形势变成了张强我弱,我们会有被张必武所消灭的危险!一旦张必武成功地占领了燕京,把我们赶回辽东老家的话,他接下来就得对付吴三桂了!吴三桂可不想见到这一点!他也会有所行动,吴三桂最想是保存我们!”

顺治一听,认为在理,只要吴三桂一动,就能给满清以时间喘息,然后才好再对付张必武。只是顺治他们并不知道情况已然有变了!他们需要的时间是非常非常长!而不是一点一滴可比呢!

博穆博果尔可不傻呢,他不是立即揭起大旗,而是先带领这些已表示效忠于他的人马疾驰回燕京,先占领了首都,这样才好号召别人跟随他嘛!

博穆博果尔也是和张必武说好的,他必须先回,要是在江北或者是山东一带起事的话,因为顺治和多尔衮的大军还在,他就会被顺治所攻灭了。

由于有娜木钟的帮助,很容易地就进入了燕京城,并且是把京城给控制住了。

至此,博穆博果尔就得露出他的面目来了!他把一切说出来了!顺治并不是先帝之子,而是多尔衮的儿子!

此话一出,所有人不由都是大惊失色的!他们自然想要证据了,没有证据的话,你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博穆博果尔是早有准备了,他虽然是拿不出证据来,可是他能把情况给分析,况且还有这么多的证人在呢。他们都是能做证,顺治并不是先帝之子。

当初皇太极怀疑顺治不是自己儿子的时候,曾经派人去做过调查,这一件事,朝中的一些老臣是知道的,如今有人再提,他们就说当初是证实了。

却让詹岱站出来了,把当年多尔衮怎么糊弄,怎么度过难关,从而让皇太极相信顺治就是自己儿子的事给说了出来。

这件事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啊!众臣是你看着我的,我看着你的。

其中最为不满的就是满臣,因为满臣都极力地攻击着顺治的新政策,让汉满一家,居然是满人和汉人没有像以前那样分班,改成了单以职位来论,来分班。

他们巴不得早曰**顺治的决定呢,如今一听,顺治不是先帝之子,何况再维护他呢?

一个两个地都站了出来大叫:“我们决定废黜伪帝顺治!”有一个大臣是亲娜木钟的,他大叫:“拥护襄亲王继位!”

诸臣是面面相觑的,真拥护襄亲王继位?可是现在一大群的带刃士兵已站在这里,他们怒目而视,要是谁不听的话,下场就只有死。

苏克萨哈见风转舵可真是快啊,他站出来振臂大叫:“拥护襄亲王!只有襄亲王才是合法皇帝!”

遏必隆和索尼二人他们是独木难支啊,而且要是顺治真的不是先帝之子,他们也是倾向于让顺治退位的。

这一下,群臣鼎沸了!人人都认为顺治应该退位让贤才是!要是顺治不是先帝之子,还得整治顺治与大玉儿才行,他们篡夺皇位,罪大恶极,当处以极刑!

最终还是图海站出来说话了:“事情没有弄明白之前,我认为不能现在就另立新主!如若不然,我大清会大乱的!这是不可以的!请各位大臣好好地考虑清楚才行啊!”

这一下,众人又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只是那些利益受到了触动的满臣是不依不饶了,你让他们同意图海的意见?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事呢!

他们全都是把眼睛一瞪,说:“图海,你说的是什么!你是顺治的走狗!把他关起来!”

博穆博果尔一使眼色,就立即有人上前来了,把图海给带走了。

“慢着!”索尼站了出来,说:“我们要小心才行啊!毕竟还有兵权在范文程和洪承畴等人的手上呢!他们要是反过来攻击的话,我大清就要自相残杀了!张必武强敌在前,我们大清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啊!”

博穆博果尔却是冷笑一声,说:“我身入虎穴,已说服了如同猛虎一般的张必武,他同意了,不会攻击我们!因为吴三桂准备在他的身后对他不利呢!他自顾还来不及,想攻击我们?怎么可能!”

遏必隆看着博穆博果尔,只能是叹气,真是小儿之见啊!要真让这种小儿掌权的话,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可是索尼和遏必隆又知道他们不能逆啊,一逆,他们的人头就落地了。

刚林也站出来了,说:“要是顺治皇上真不是先帝之子,我当然是赞成让他退位的!可是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不能冒然行事啊!还有,我们不能让我大清的勇士自己打自己,彼此受到伤害啊!”

大学士祁充格也是同意了刚林的看法,二人就是表示不能行得太急。

苏克萨哈指着祁充格和刚林二人大叫:“你们是阿谀奉承多尔衮的!是多尔衮一派,当然要为多尔衮说话!”

刚林是瞪着苏克萨哈大叫:“背主逆贼!你不要乱吠!你这是在陷害人!”

博穆博果尔恶从胆边生,他知道刚林和祁充格确实是多尔衮一伙的,要是他不出重拳的话,又怎么能搞定呢?

于是博穆博果尔便是过来了,他手中的刀一出,“嗖”的一下,就杀死了猝不及防的刚林,刚林是看着博穆博果尔,“你,你……”随之就倒于了一片血泊之中。

詹岱上前来,也割了刚林的首级在手,大叫:“谁还敢有异议!我们只能是拥护先帝的血脉!不是先帝血脉的野种一律不能再奉朝堂之上!”

祁充格整个人都软完了,他像是一堆烂泥一般地软在了地上,他害怕死亡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确实,祁充格是躲不过死亡了!博穆博果尔下令让人把祁充格给拖出去斩了!

这一下,谁还敢有异议啊?个个都是向博穆博果尔下跪下,大叫:“我们谨遵襄亲王为帝!以继天下!”

听到这,博穆博果尔是满意地笑了,他非常地高兴,他的目的达到了。

博穆博果尔看着皇帝的宝座,他兴奋得不得了!这个皇帝宝座终于是属于他的啦!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到皇帝宝座上,一**坐了上去,他趾高气扬的,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全部成真了!

他一时摸摸扶把,一时又摸摸龙头,一时又摸摸清坐着的地方。就像是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

众满臣见状都是在叹气的,这样的新皇上又怎么能带领他们走向辉煌呢?博穆博果尔不是傻子,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失当之处,他变得正襟危坐了,一时之间也挑不出失礼之处。只是他兴奋至极的样子,还是难以根除的。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满臣都在向博穆博果尔建议,凡是汉臣不能重用,还要像以前那样满汉分班,满人和满人站一班,汉人和汉人站一班。

第一百二十七章多尔衮的应对之策

昏庸的博穆博果尔面对着满臣的提议,他是头脑一热,想想这是讨好满人,巩固自己统治的好机会,他便是大笔一挥,便同意了。

却不知这样会大失汉臣的事,本来皇室同室**戈就已经够人失望了,强敌还蹲在家门口呢!你再这样排挤汉臣,这不是给自己挖了坟墓吗?

张必武是最高兴见到这一点的,他巴不得你再继续乱搞下去呢!

博穆博果尔得到了满臣们的拥护,他继位于燕京,并且向天下发出了诏书以声讨顺治与多尔衮,要是顺治与多尔衮能来诚心悔过的话,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至于那些被顺治和多尔衮下所迷惑的将士,只要来投,一概不予论罪。

至于大玉儿还是给予宽待的,吃穿还是无忧的,只是被软禁起来罢了。

虽说娜木钟心里是挺气大玉儿的,长久已来大玉儿都压在她的头上作威作福。

娜木钟能认清楚不能杀大玉儿,因为这样一来,顺治和多尔衮就会精诚团结,一齐杀奔而来,就怕顶不过多尔衮与顺治的联军,败局就难定了。

怎么说,满清的精兵强将全都在他们那一边呢!此处的博穆博果尔所掌握的军兵战力并不多啊,他们与多尔衮等硬拼,送死是必然的。

只要手中还握着大玉儿这块王牌,多尔衮和顺治是不敢来攻的,博穆博果尔就稳如泰山地安居了。

此一消息快速地传到了多尔衮和顺治的耳里,他们是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博穆博果尔在以前他们是见到了,他被张必武所擒,如今他却能带领人马杀回燕京,沿路有人见到是襄亲王,当然是不敢拦阻了,这才让博穆博果尔得已进入燕京了。

谁也没想到他进入是与张必武达成协议,而他是想要自立为王呢!

顺治是火了,从小,博穆博果尔都是与他作对的,他也知道博穆博果尔对董鄂妃是垂涎三尺的,现在不知董鄂妃怎么样了!会不会有事呢?

顺治恨不得立即率军直扑燕京,救出他的额娘,还有最爱的人。

多尔衮却是持反对的意见,说:“不可以!绝对不能这么做!我们大清是不允许自相残杀的!这会让张必武获得极大利益呢!我们一旦是互相作战的话,那么张必武要是从背后攻来的话,我们就会遭受到极大的损失!两边都让张必武一窝给端了!”

多尔衮所说的,正是洪承畴与范文程所顾虑的,他们是深惧这一点,故他们也是不赞成与博穆博果尔开战的。

多尔衮提的意见是要大家要先一致,先为大清一统天下,消灭最大的敌人张必武,这才是当务之急,其它的事还得再缓缓,更不能同室**戈。要把顺治等营造成正义的,一心为满清着想的样子。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说顺治是多尔衮的儿子,这一点不解决好,就不想满清还能一致对敌呢!

多尔衮笑了,他早有好主意,他提议,他把顺治给挟持做人质,从而命令各方归顺他。他还是要摄政,就像以前一样,他的皇父摄政王之职是不能撤的。他要挟天子已令诸侯,不然就会杀了顺治。

通过这一出戏来让世人认为多尔衮不是顺治的父亲,不然的话,他是不会把自己的儿子置于危险的境地,甚至于还要杀自己的儿子的!要是亲父子这些事是做不为!不是有一句话吗?虎毒不食子啊!

至于这么做,有多少人信,那就不能说了,能肯定的是,有一个相信就多一个相信吧!

多尔衮认为当初他与顺治的关系闹得很僵,现在反而会是一件好事了,可以利用此来证明他们不是父子!而博穆博果尔散布这一消息无非是想要篡夺皇位罢了。

多尔衮还得让人去拉拢汉臣,他们并不会如博穆博果尔那样是只信任满臣,却对汉臣诸多排挤的。他们还是兼承着满汉一家的提法,希望汉臣不要自乱,张必武也难以会对他们加以宽恕的。

多尔衮等人经过这些做法就是想要让汉臣知道,他们满清还会与他们联合在一起的,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当初李自成席卷天下的时候,采取的是逼饷收缴地主等田地政策,而多尔衮一来,立即是恢复了他们的田地,还一并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尽力地拉拢。

在一些汉人的地主之中,很多是心向多尔衮的。他们并不服张必武,毕竟张必武在这方面是心向贫苦百姓的,似此地主又怎么会不反张必武呢?地主便成了多尔衮要拉拢的同盟军对象。

能争取多少地主就算多少了,比如说田地吧,能给的就给,哪怕只是先的口头承诺。也得树立一些例子来。

故多尔衮立即令人去办了,某某在抵抗张必武的时候,曾给予清军帮助,故给予他颇多的钱财和田地呢!

一大群的官僚、地主都是有奶便是娘的家伙,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倒向谁,哪理你什么家国大义呢?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吴三桂!多尔衮在想着,该怎么样去让吴三桂起兵呢?想想认为不用担心,吴三桂见到满清面临了生死存亡之际,他也感受到自己的威胁,他自然就得起兵了!就看他是往攻哪里了!

多尔衮想到这,他高兴了,他要给予吴三桂极大的利益来啖食他行动起来。那就是要划江而治,大家都平起平坐,不再是满清的平西王了!

以现在的形势就是如此,再抱着吴三桂是满清的叛臣,那就不实际了!而是以吴三桂盟友的身份,要与他共进退。

似此定能让吴三桂起兵的,吴三桂一起兵,多尔衮和范文程、洪承畴他们就得好好地考虑一下了,他们是该做的是要攻击博穆博果尔,一统呢?还是要立即退出去,以保辽东?这都得做出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会影响到以后的局势。故多尔衮和范文程、洪承畴都在商讨着,以做出最终的决定。多尔衮觉得这一次就像是当初听闻李自成兵围燕京时,他毅然决然地做出倾举国之力以入主中原时一样地重要。

多尔衮要好好地考虑清楚方可以呢!

多尔衮假装挟持顺治,并且要让满清的各方都向他臣服的消息快速地传到了张必武这里了。

张必武怎么能看不出多尔衮是作作样子,至于他所做的样子能起多大的作用,天晓得啊!

张必武在笑,笑多尔衮为了保住这个儿子可是花了极大的力气。自然是不怕他的,他还能揪起多大的浪来啊?

张必武还听闻了多尔衮带兵要退回辽东,辽东的地盘大多还控制在多尔衮与顺治的手中呢!而博穆博果尔由于根基不强,且他受封为亲王就是人们不服的,纷纷说他要不是以血缘之尊,又怎么会得到亲王之封呢?

如今博穆博果尔继位为帝,就像是先天不足一样!多尔衮再带着顺治回到辽东,他认为这是多尔衮怕了自己的可能,他现在帝位未稳,也不敢发兵以截其后,就任由多尔衮退回辽东了。

多尔衮的退返辽东,这是在演一出戏呢,张必武并不相信多尔衮会真的退,他最终还会再要回燕京的。

他会攻击博穆博果尔,他的暂时撤退是为了蒙骗张必武。因为张必武听说了吴三桂已在湖广集兵了,吴三桂才不甘心满清被赶出关外之后,他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吴三桂出兵攻打湖广,原因是这样的:

吴三桂与张必武在福建时大打出手,彼此之间的颜面就已经撕破了,谁都知道友好的局面是持续不了多长的时间,大家的一战,都势在必行呢!

就算是没有多尔衮的帮助,他也得一战,他有绝对的自信,张必武想要消灭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家之间的激斗都会有一段时间,那时多尔衮就能平定辽东,然后再出兵的,况且吴三桂也听说了多尔衮与顺治等与荷兰、葡萄牙都有勾结,那时,他们又会再一次出兵,中外势力要一同绞杀张必武。

吴三桂在败归之前,他还提兵以临缅甸,把缅甸国给打得大败呢!统治缅甸的是东吁王朝,现在居于皇位的是平达力,他继承了父亲他隆王的王位。

可是平达力却实力并不怎么稳,因为他的弟弟哇达姆摩素怀大志,故吴三桂就是在福建败退之后,为了扩张自己的实力,他就用兵了缅甸。

缅甸在抵抗之中是大败的,毕竟哇达姆摩可不会白白地损耗本方的兵力呢!结果吴三桂与缅甸的大战中,缅甸的军队败的全是亲皇军。

吴三桂再联系了哇达姆摩,他会支持他当上缅甸国王的,前提是要与他共进退。

哇达姆摩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他立即是同意了,平达力也是兵败,根本就不敢多说,也同意了。

为此,吴三桂一集兵时,他也征集到了缅甸的象兵,让缅甸出兵,帮他打仗。

第一百二十八章郝摇旗来逼战

在缅甸已愿出兵助吴三桂的同时,严令尚之信与耿精忠务必发兵到湖广以助他尽夺湖广之地。

吴三桂出兵湖广是经过考虑的,福建、江西这一边已被郑成功和张煌言死死地把住了,且他又要通过广东,广东是尚之信与耿精忠的势力范围,他要用兵就会显得艰难,而且转粮饷就会困难。

郑成功和张煌言也不是泛泛之辈,想要攻灭他们不是件容易的事。故吴三桂主攻湖广,就是必要的,攻陕西,那是困难的,过蜀道运粮难,且李过等也在此,他们先前就是憋了一股气,他们会全力防御的,不会让家乡失守。

至于湖广,张必武要调李过等,他们就未必会真心地助张必武,虽说已奉张必武为主了,可是要保持大顺与大西旧部的读力势力,这是可以预见的。

……………………

张必武听到紧急地塘报,他当然是不敢怠慢了,他要提兵以与吴三桂一战。

张必武真要灭吴三桂,短期内还真是办不到的一件事,不管怎么样,只能是与吴三桂激战,先把他打老实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最重要的是不能再让吴三桂割据了,必须把他给消灭了!

哪怕是再难,再苦,也得先办好这一件事。

张必武想到的是,或许在这段时间内,无能的博穆博果尔会被顺治和多尔衮所害死,所击灭。可怎么说,只要灭了吴三桂,中国的大片土地都归入张必武手中,那时张必武是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自然是不会再怕只据山东、北直隶等地方满清了!

本来是想把满清给赶出去后再战吴三桂的,可是现在的形势已容不得张必武了,张必武攻博穆博果尔就会弃好而驱使满清再联合,要是不攻,按和博穆博果尔的约定南攻吴三桂,这是再好不过了。

张必武亲提大军,分由李定国、马元利的大西军旧部,还有李过、郝摇旗、贺珍等的大顺军旧部,包括他的本部人马,合计二十万之众,火速地奔赴了湖广。

多尔衮表示为了支持吴三桂,他派出了八旗兵会同着蒙古各部南侵张必武,以此来牵制着张军的兵力。多尔衮像是要把所有的兵力都调往蒙古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