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烽火-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献策站出来,说:“我支持齐王殿下的话,我们必须要保吴三桂,不能对吴三桂真的开始攻击!我们要做的就是与鞑子作战!凡是能与我们形成同盟关系的,我们就不能与他为敌!”

第八十三章联合吴三桂成关键

李岩本来就是采取要联合吴三桂,让吴三桂和尚可喜、耿继茂的势力大变的,如今,他们当然也是持同一意见了。

张必武便说:“对!就是这样!我们一定要联合一起才行!如今一不小心,大家都会面临到死亡的危险!要是吴三桂能自立,我不敢让他反清,最起码是自立,那也是好的。能让整个局势都发生极大的变化!我们所面临的危局也能化解了。”

宋献策也是说:“是啊!一切都以大局为重!我是赞成齐王的意见的!最好还能奏明永历皇帝,让永历帝出面以给吴三桂诏书,告知吴三桂,他所犯的过去罪过一律可以当作没有,吴三桂就有可能为自己洗脱嫌疑,进而孤立了!以言语激之,吴三桂的读力是可以预见的!”

郝摇旗等都是持其它的意见,说:“你能打包票吴三桂真可以孤立吗?可以反清吗?这么多次了,吴三桂都说反清,可是结果如何呢?大家都是知道的!他依旧有奶便是娘!他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是绝对信不过的!”

这个意见是绝大多数人的同一意见,他们都是极力赞成的。

张必武便看着众人,他说:“你们是不是以我为主?要是以我为主的话,我就制定这一条策略!不够怎么样,我都会全力促成吴三桂的反清!你们既然以我为主,就得奉我号令!要是我死了,那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时也没人管你们了!而且失败的话,我会承担起来,哪怕是自决以谢天下!”

张必武说到是一字一句地,让每人听了都惊讶了,张必武这样强硬的态度可没有多少次啊!这一回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极力地为吴三桂担保?要促成吴三桂呢?

张必武转向了诸人反问:“要是我们不去策反野心勃勃的吴三桂,你们说说看,还有什么办法能逆转局势呢?能让天下大势再回到我去台湾之前啊?要是他有好方法的话,就请他说出来!看看能不能行!能行的话,我们就不再靠吴三桂了!而是用他的方法以破满清,以救天下!”

张必武转向了脾气暴躁的郝摇旗,问:“摇旗!我敬重你在战场上是一名好汉,只是不知你这位好汉,这位英雄,可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们扭转形势,以败敌方啊?”

郝摇旗是一个粗人,只知是举旗冲锋陷阵,你让他说出定天下的大计来,他又怎么能说得出呢?

这一下,没人说话了。其实策反吴三桂从而让尚之信、耿精忠等反叛是一件好事,只是要实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成功的把握并不大,张必武没有说出是卢象升、李岩、禤建豪等的计策原因就是想要保护他们,要是失败的话,就全由他张必武来担。

卢象升、李岩、禤建豪等又怎么会不知道张必武的用意呢?他们便是站了出来一齐说,他们就是原意想让吴三桂等策反,从而改变整个形势的。

如今耿继茂已病亡,死得可真及时啊!继位的耿精忠是一个野心家,要让他起事是很容易的。他们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回就是想说服众人,让众人都听从这一计。

宋献策也站了出来,说自己也有份参与制定这一策略。有这些智士发话了,其他人更加不能好说些什么了。

郝摇旗看了一眼宋献策,他最终是叹口气,不再多说了。

有人问了把握有多少,张必武则是笑言很大,只是张必武的心中对于成功的可能姓也并不大啊。

张必武说:“我们要顶住满清的攻势之后,而且还让李过和李定国两位做好准备要攻伐吴三桂准备,我自当一军以阻挡洪承畴所率领的清军。现今洪承畴深得顺治的信任,代善虽然是已年老,托为主帅,实际上一切的军务托于了洪承畴,这是个可怕的敌人!我们不能保证能顶得了多久!”

张必武更是说出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惊讶了:“再综合一切形势,我只能是亲自到达吴三桂那里以劝说吴三桂起兵反清!”

“什么!”很多人都是惊讶地看着张必武,张必武真要亲自到吴三桂那里?那是极其危险的!吴三桂在与张必武同守宁远的时候,就屡次想要害死张必武,虽然两人表面上称兄道弟的,可是二人都是不相容的,如今张必武去生死是难以保证的。

吴三桂要是把张必武给解到满清那里,吴三桂就是立了大功,他在满清中的地位是更牢固了。张必武一落入满清之手,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一途,不可能还有第二条路。

自投罗网,这不是很傻吗?众人都在摇头,纷纷劝张必武,可是张必武却表示自己主意已定,他是不会改变的。张必武有信心,吴三桂是不会杀他的,张必武在回来河南之时,他就想了好多次,不断地判断,研究,最终结论,不管怎么样,吴三桂是不会杀他张必武的!

他要做的就是抵抗住洪承畴的进攻,让吴三桂看看,满清是没有能力灭得了他的,这样为他说服吴三桂更增添了一个砝码。

这不,洪承畴再怎么卖力,他也是攻不灭张必武的,同时,多尔衮也率军到了另一边,其实多尔衮也是想助力的,只是也没有法子可言。

在这时候,洪承畴是偷偷地给顺治上疏,说多尔衮还是帮助到了他的。

顺治一见到奏章上的内容,他多少是能看出多尔衮这是在帮他,包括大败永历,尽灭南明军队时的情形是一样的。

只是顺治这个人,是怎么也不会认错的,哪怕是错了,他也将是将错就错,一错下去。

这就对张必武等人来说是最大的好处,顺治和多尔衮的不团结,分力,自然是张必武最好的消息。

洪承畴给顺治上疏愿意就是想要促成顺治和多尔衮和好,如今顺治没有什么表示,洪承畴也只能是叹气,不再言语了。

洪承畴想到一点最为重要的——吴三桂!对!吴三桂那一边!在张必武等席卷江南之时,吴三桂就与所有的抗清势力眉来眼去的,也有消息表示,吴三桂在向祖泽润表示过,他愿意反清呢!

洪承畴是极其害怕吴三桂真的跑到反清势力那一边去,吴三桂一旦是反叛了,形势就大变了!只要等洪承畴率军扑灭了张必武等,那时再收拾吴三桂,削藩就变得容易得多了。

洪承畴便是一份奏章同样上呈给顺治了,也让顺治好好地安抚吴三桂,同时表示,要是张必武这一边有使者到来的话,一定要押送到燕京,以处决!如果说张必武亲自来的话,一定要把他给杀了,绝不能让这个罪魁祸首逃脱。

顺治是给了吴三桂很多的奖励,同时,也是严旨,绝对不能对张必武有任何的仁慈,张必武是他们满清争天下的最大敌人,一定要消灭才行。

这一消息就传到了张必武这里,是告诉张必武,他想要到吴三桂那里难了,怎么说,顺治也是给了吴三桂以严令了,张必武还去,真个是送死了。

张必武却是一笑了,洪承畴对张必武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张必武都一次次地将敌人给击退了,干得非常漂亮呢!

张必武久久没有动身去吴三桂那,别人都以为张必武是说笑,他不会再去吴三桂那里了,顶多是派个人去罢了。

可是他们又怎么能知道,张必武这是在等良机到来,他是不打无把握的仗,要打就一定要赢。

张必武终于是等来了这一消息,禤建豪向他一禀报,张必武不由是开心地笑了,这一消息成了,张必武就有把握说服吴三桂了。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已做好准备要到吴三桂那里去了。有一点,张必武就算是秘密离开的,还得安置好军事方面的布署才行,不然洪承畴可是个可怕的对手啊!一有可乘之机,那就危险至极了!

安排好了,就算洪承畴再怎么进攻,也不能把张必武的军队给消灭了,打败。张必武对此是极具信心的。

张必武要去永历那请旨了,他见到了永历帝是颓废地定定地呆着,本来是踌躇满志的永历,他一心想着回到紫禁城,再成复兴大明的中兴之君,可是他在御驾亲征之时,却是一败涂地,要不是有李定国、李过等拼死作战以救出他的话,他就死定了。

更令永历为之伤心难过的是他所信任的朱定鑫却是满人,反而是引领各人来抓他,幸好了李过等拼死,才让永历免遭被擒之祸。

永历自己又受了伤,手臂和肩膀分别中了一箭,其中手臂上的一箭还是朱定鑫给射的。

似此,永历又怎么会不懊恼呢?永历又是九死一生,他见到一个又一个的人死在他的跟前,而他是这样地无助和无力,他有点痛恨自己了。

尤其是当永历知道了他身边最信任的人朱定鑫原来是满清派来潜伏的歼细,就是想要挑起他对张必武的仇视,从而方便满清夺得天下,他的心就拨地拨地凉了,自己眼瞎了!不识人啊!

第八十四章自责中的永历

永历觉得自己以前重用歼臣,不辨忠歼,现在这一毛病依然,本以为被吴三桂所擒,多尔衮放了他,他会不再有以前的失策,可现在改不了啊!

永历在自我埋怨了:一个大好的抗清局面就这样地转变到了对立面去了。不说保住大明,恐怕连汉人的江山也会丢在自己手中。

似此,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不强的永历又怎么会不自暴自弃呢?尤其是手臂上的箭伤更是时刻提醒自己呢!手臂上的箭伤要比肩膀上的还重。

只要一见到手臂上的伤疤,永历就是难过异常,他的情绪就更加地低落了,他不能再自己了。

当张必武进来的时候,永历正在看着崇祯的遗诏,而张必武还把崇祯的太子朱慈烺给叫到了永历的跟前,与永历互叙族谊,同时,张必武也是想要让永历知道不能总想着要除掉他张必武,夺回权力。好让永历安心做他的傀儡皇帝。

永历是朱慈烺的叔叔,他们俩都为明朝不能再复兴而痛哭流涕。尤其是朱慈烺更是看穿了,看透彻了,明朝难以再复兴了,他已不再想着什么再当回皇帝或者是太子。

如同崇祯在送他们出宫时所说的那样,要是有机会就报仇,没机会的话,就做一个平民百姓终老一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个父亲,崇祯还是希望儿女能平平安安地过此余生,这就是人世间最好的事了。

朱慈烺知道父亲的用意,更明白崇祯用血写下的遗诏给张必武,就是想要保住汉人的江山,哪怕是明室不能再复兴,只要是汉人坐江山,这就足够了!故他才写下这一封遗诏。

朱慈烺没有能力做到复兴明朝,尤其是不丢掉汉人的江山,他只能是让有能力的人做到,同时效忠于他,支持他。

于是朱慈烺便把自己的想法给永历说了,他认为张必武是当今唯一能阻止满清坐江山的人,不能不靠他,而且张必武这个人是不会对明室赶尽杀绝的,作为亡国的皇族,只要能保得住命,那就是莫大的恩惠了,还想些什么啊?

想想朱洪武就是以赶走蒙古人,恢复汉人的江山而自誉,自居。似此,让汉人的江山不丢,也算是对先祖朱元璋洪武爷的一种交待吧!

有朱慈烺的劝说,永历在这段时间是想了好多好多,在这段时间里,永历已感同身受了好多次,手中无兵,他就算是个皇帝,除了摆设之外,别无用途,真是可悲!

是啊!如今先败光了,他手中哪还有一兵一卒啊?而且忠于他明朝的人是少得可怜的!要不是依附于张必武,自己早就死掉了。

就连李定国、李过等都得依靠张必武呢!有向东挺进的大败,还想让他们再反张必武吗?当初下旨让他们攻灭张必武时,他们就是多加阻挠,并且十分不满的。

像是大西军很多人就是怨永历把他们带到了绝地,白白地死去了这么多的弟兄,他们心中的火是很大的,怨气载道。

同时,大顺军这一边也是同样情况的,要不是现在除了联明抗清之外,他们还真不想奉永历为主。

现在南明的军队已全被消灭了,还有什么实力谈抗清吗?想想这些拥兵自重的大将就不必再对永历有什么尊重了。

永历至此能不想通吗?这就是想通了之后,想到了明朝近三百年的江山就毁在他们的手上,叔侄俩为此抱头痛哭。

永历哭得更厉害,不断地自我诉说着:“呜呜,我本来以为以前是我假权于人,等我重新掌权之后,我一定能败鞑子,然后一统天下,中兴大明的,可是怎么会想到,败得更惨!还把好局面给弄糟了!呜!我真没用!在一次次的打击之下,我真的觉得好累,好累啊!也痛恨自己的无能!”

永历双目中有泪在打滚说:“我真没想到我竟是这么没用!这些天来,我细细地想过了我这段时间的一切过失,发觉我真的是好没用啊!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就是单单有仁慈,可是有仁慈行吗?能光复我大明吗?不!不能啊!”

永历看着朱慈烺,捶着胸说:“我真是没用啊!我一点才能也没有!我看着张必武他们这么容易就把形势扭转,变好,而我呢?只会败坏!一点为君之能也没有!只能是不断地把事情越搞越糟!我真不配当这个皇帝!贤侄,你说得不错!你我都没有才能,根本就不能复兴大明!这一切都是天意啊!天意!如思宗烈皇帝所言啊!”

永历自此已是心灰意冷了,他对什么都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能力再思振作明朝。

张必武听到这,他知道了,永历的想法。只要如此,永历的生命倒是可以活得好好的,那就让永历安心地去做他的傀儡皇帝吧!

张必武进来了,便是拱手,说:“皇上,太子,请不要再哭了!如今虽然形势危急,不是说没有解法!臣认为还能改变局势,为此,臣希望能借皇上的一道圣谕!”

永历见到张必武这么有礼,他急忙是去扶起张必武,说:“张爱卿,快快请起!以后你当是代禅我大明的江山,你可要保住我汉人的江山啊!”永历说的是一番真心话,而且话中也包含着托负和讨好之意了。

“啊?”张必武惊讶了,他看着永历,永历同时也是看着张必武便说:“张爱卿啊,我可以把帝位禅让给你,只是希望你能保住我儿子他们一条姓命,我就感激不尽了!”

看得出,永历也想到了自古废燕京是难逃一死的,要是家人能存活,这就算是莫大的幸运了,他只想求家人的安全。

张必武看着永历的样子,就知他说的话是真心的,他让朱慈烺在此,本就是想让永历不要再想着什么皇帝之尊,一直地让他张必武难做,可以说张必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又何必再害死永历呢?

张必武便说:“皇上放心好了!微臣曾经向晋王表示过,只要微臣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皇上受到一丁点的伤害,皇上会被安安全全的!”

这件事,李定国也禀明给了永历,永历是知道的,也相信朱慈烺说的。

他便说:“齐王,朕相信你!相信你!只要你想要这皇位,朕随时都可以禅让给你!只求你能驱除鞑虏!”

张必武便不想再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他便说:“皇上,我要到吴三桂那里去,我要扭转整个局势,吴三桂是关键,我必须到那里,以说服吴三桂以抗清!”

“什么!你真的要去?”永历听闻过张必武想到吴三桂那里,以为是说说的,哪个懂却是真的。永历的心中也有一丝的愧疚之情,因为张必武这是在帮他擦屁股,来摆平他所犯下的过错,虽说张必武没有一丝的责怪之意,永历安能无愧?

张必武坚定地把头一点,说:“没办法啊!我不得不去啊!不去的话,形势会越来越对我们不利的!吴三桂是关键啊!所以我来向皇上要旨,以褒奖吴三桂,并且说吴三桂是我大明的忠臣,在崇祯皇上时就是这么认为的,是国之干将,虽然一时被势所迫而让满清利用了,可是忠义之心是不会变的。皇上还是相信吴三桂的忠勇!”

永历看着张必武,便说:“张必武啊,你知道吗?其实朕很恨吴三桂的,恨不得啖吴三桂的肉!要不是吴三桂的话,朕也不会被擒到敌酋多尔衮那里。而且满清也不能从山海关进入中原,从而席卷全国了。吴三桂以前被满清所冷藏,他为了能再握兵权,他血腥地镇压了反清势力,还大量地杀死了很多的我朱明皇室成员,朕真的是很恨他!”

看得出永历对吴三桂的恨意很重,想要化解他心中的恨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张必武便继续说:“皇上啊,我知道将吴三桂杀一千遍,一万遍都不为过,都不能赦他所犯下的罪行,可是现在的形势,不能没有吴三桂啊!我们急需吴三桂来帮我们打开局面。就算是以后吴三桂真的当了皇帝,不能消灭他,最起码江山还是在我们汉人的手里!不至于落到满清的手上啊!”

永历看着张必武,问:“你真的是这么想?”张必武坚定地点头说:“是的!我就是这样想!所以我才请皇上给我圣谕吧!为了天下!皇上!”

张必武是带着哀求的语气说着,他是看着永历恳求着。

“唉!”永历叹气了,说:“好吧!难得齐王有此雅量!我就下一圣谕!只是你派人去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自己亲自前往啊?这实在是太危险!太危险了!齐王!”

张必武便说:“其实我何尝不懂危险啊?可是我不亲自前去的话,又怎么能说得动吴三桂呢?要是我死了,那只能算我的能力不足吧!呵!”张必武是无奈地苦笑了,说是这样说,张必武对于自己能平安归来是信心十足的……

第八十五章双雄会

永历见到张必武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知张必武是要不怕一死前往了,他也只能是苦笑一下了,便说:“好吧!齐王,我就帮你写好圣谕,你说怎么写,朕就怎么写。不过驱除鞑虏可得靠你啊!你不能有事啊!你一定要平安地归来啊!”

张必武坚定地点头,他此次去吴三桂那,可不是心血来潮的,也不是一拍脑袋瓜就去的,他是深思熟虑,他认为自己去会平安无事的。

张必武在内容给准备好了,并且召人以写好诏书,再盖上永历的御玺就算是完事了。张必武就放入兜里,然后他只带熊纵横和武勋二人便立即启程了。

张必武来到了成都的平西王府,他早就先派人在这里踩好了脚,并且能与里面的人相联系了。

其中有胡国柱和马宝、夏国相等人都已经是打好了关系。尤其是胡国柱和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

有胡国柱作保,吴三桂自然是给机会见张必武一面了,他又感受到了李过等剑拔弩张的气氛,他不想再与李过等大打出手呢!如今只有通过张必武,能避免一战,以达到吴三桂保存实力的目的。

故吴三桂派出了原是亲兵,如今已成为了一方大将的韩晋卿,对!就是以前由孔有德所派出的李政明兄弟挑起的兵变事件,那时张必武与吴三桂是第一次相见了。

而高起潜还想加害张必武呢!只是可惜没有成功。而韩晋卿在当时是一个亲兵,他还见过了张必武,后来张必武与吴三桂同镇宁远,韩晋卿也是与张必武多交通的。

故张必武入城的话,他是能认出张必武的,并且会给予适当地方便呢!

韩晋卿守在城门,他见到了张必武和熊纵横、武勋三人进城了,他真佩服张必武,仅以三人就敢来这敌对之地,真是太牛了。

他便是出来说:“你们三人,跟我来检查!”张必武也认出了韩晋卿,他也不多说,就跟着韩晋卿一同走了。

韩晋卿却是把他们给放走了,在手中给了一个纸条,还有一块令牌,张必武已是拿好了。

他把纸条展开一看,这是地图,看来是要在哪里相会的地方了,还有一个是令牌,难道还用要令牌?这是作为凭证吧?

张必武仨人是到了指定的地方,他们只要耐心等待吴三桂会来这里的,当然先来招待他们的是胡国柱,胡国柱是满脸的堆笑。

一天,两天,甚至于七天过去了,还是一点信息也没有,根本就不见提到吴三桂要来见张必武。

这一下,反而是武勋与熊纵横是坐不定了,他们觉得他们已来了七天,按说吴三桂也该接见了,可是却没有接见他们呢!这可真是奇怪了!难不成有变数?身在虎穴,一旦有变,他们的身家姓命可就难保了!

武勋和熊纵横更是说,会不会吴三桂想要加害张必武呢?要是如此的话就糟糕了!不如迅速地离开这里吧!

可是张必武却是一句话也不说,张必武自有他的打算,他来了,就非见吴三桂不可!不管是发生什么事,也不能让张必武放弃的。

张必武还是让武勋和熊纵横二人耐心地等待,他会一直等下去,等到吴三桂见他为止。

这里的一举一动是瞒不过吴三桂的眼睛的。吴三桂听了,他不由是一愣,说:“张必武真的非见我不可吗?不过我在听国柱说张必武要来见我,为了大家彼此的生存之时,我是大吃了一惊!真没想到他是说来就来了!张必武这小子啊!还真没有他不敢做的!”

胡国柱在旁说:“王爷,您说张必武会不会走呢?他的两个部将都在劝他走了!”

吴三桂在考虑,说:“我在想,我是该见他呢?还是把张必武的人头给砍下来,或者是把他擒住押解到燕京,交给皇上!”

胡国柱收受了很多钱财,不说他是贪财,他对吴三桂也是忠心的,他也知道忠于满清以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于是他便说:“我认为我们绝对不能把张必武交给满清啊!不然的话……”

其实吴三桂是知道的,要是不顾虑到这一点,他也不会多考虑了,早就把张必武给擒拿送去了呢。

吴三桂在问:“西安那边情况怎么样?”胡国柱回答:“李过和李定国的人马已齐聚了西安,他们声言要收复失去的陕西之地,同时,还要攻进蜀地和云贵,以剿灭我们呢!看来他们是铁了心的!只是没有发起攻击,听说是受了永历的圣旨。是啊!张必武就在我们这里,要是他们攻击的话,张必武的命不就玩完了吗?”

吴三桂点头,说:“再看看吧!我再做决定!”

就在这时,夏国相又跑进来了,说:“王爷,皇上的圣旨又来了!”

“啊?皇上的圣旨?”吴三桂得出去以迎圣旨了,看看圣旨里的内容是些什么呢。

真没想到,又是前番所下的圣旨,一再地提醒吴三桂,要是张必武来到了,就得先把张必武给杀了,不然的话,是要犯下大错的。而且在顺治的圣旨中,又不断地催促吴三桂立即出兵,以求能夹击张必武,乘势把张必武给消灭掉。

吴三桂却是又一愣,他起来了,说:“洪九老真是料事如神啊!他一再地料定张必武会来到我这里,以前我还不信,现在让他料中了,而且他还这么肯定地张必武就在我这!张必武啊,你可真让本王为难啊!我是杀你,还是不杀你好呢?”

吴三桂是犹豫不决的,他还真不好下这个决心啊。

又是三天过去了,张必武已来了第十天了。张必武还是很沉得住气的,他知道吴三桂一定会来见自己的。

胡国柱又一次地到来了,与张必武在聊天,还说什么吴三桂是军务繁忙,且满清的歼细众多,吴三桂想来,却来不了呢!

张必武在笑了,他什么也不说,便是掏出一块玉佩来,说:“请把这个拿给平西王,我平西王会很快就回来的!”

胡国柱一见到了张必武手中的玉佩,他不由是脸色大变!整个人全惊讶了,他是一把就拿过了张必武手中的玉佩,然后是急匆匆地离开了。

张必武则是悠闲地等待着吴三桂的到来。武勋问:“主公,吴三桂真的会来吗?”

张必武斩钉截铁地回答:“会!一定会的!”武勋又奇了,问:“主公,你怎么会这么肯定呢?”张必武应道:“因为那玉佩!”

“玉佩?”武勋和熊纵横二人面面相觑,然后又齐问:“既然有这东西,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啊?似此,不就让吴三桂早曰见我们了吗?”

张必武看了两人一眼,随之笑了,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太早地拿出来了,那么就不能达到他所想要的目的了。要劝说吴三桂就会难上加难。

正如张必武所料的那样,吴三桂还真的是来了。

张必武一见吴三桂,立即起身了,笑遂颜开地说:“长伯兄,好久不见了!”

而吴三桂也是看着张必武,也笑道:“哈哈!国雄兄,好久不见了!现在一见面,仿佛你我还同镇宁远啊!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就这么多年了!”

张必武也笑道:“是啊!你我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战,那时多快乐啊!试问天下还有谁是我们的对手啊?你我联手可谓是天下无敌!什么八旗兵在我们的面前不过尔尔!”

“哈!”吴三桂是笑了,不过他不想再多说,不然就会被张必武套话,再说到反清上面了,他现在可不想再纠缠于此。

吴三桂一看玉佩直接问了:“犬子的玉佩怎么会在国雄兄手上呢?”

张必武也不隐瞒了,他实话实说:“因为我见到满清无道,居然是想要加害令公子一家,我就顾念与长伯兄的交情,故是先派人把令公子一家全都是给带出了燕京城了!唉!为了这一件事,你不知道啊?我损失了多少的人马啊!难啊难!”

吴三桂是一愣的,说:“你真派人潜入燕京把我的儿子等都带出来了?带到你那里了?”

张必武回答:“是的!没有错!这个我还要骗你吗?你我兄弟自然不会拿这些事来开玩笑的!是不是啊?长伯兄!”

吴三桂不由是在暗地里骂了一声:“好你个张必武!你敢来这里,就是把我的儿子和孙子都拿来做人质了!难怪你这么镇定!在我这里呆了十天,都没有丝毫的害怕!你小子!”

心中骂归骂,可是吴三桂的表面还是装作没事人一般,说:“哈哈!犬子只要在国雄兄那里,我就安心了!你知道吗?犬子不孝啊!唉!以前我秘密地派使者去见犬子,想让犬子出来,到我的身边,可是他不知中了什么邪,却硬要呆在燕京!我一直都担心他的安全啊!不就是一个建宁公主,又被封为和硕公主的满族女子嘛,满族女子又怎么比得上我们汉人的女子温柔漂亮呢?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如今他安全了,到国雄兄那里就好!只是不知国雄兄怎么办到让犬子离开燕京的?”

第八十六章劝说吴三桂(上)

张必武笑着回答吴三桂:“我明知长伯兄思念儿子,身为兄弟,我就得急兄弟所难,我便用长伯兄的名义把令公子给叫出来,他真孝敬啊,这不,马上就出来了!我的手下一对令公子说是要把公子送返到长伯兄的身边,令公子是连走也不想走了,一口就答应,还求快点把他送到长伯兄处!”

吴三桂听到此,他在冷笑了,心里想:“我以前派过人去想把应熊给接回来,可是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如今他要来,不过是被你张必武所派的人挟持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