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烽火-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如今多尔衮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他想要自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多尔衮看着这些奏章,心中那个烦啊,他烦的并不是因为有人弹劾他,而是烦大玉儿不信任他,就连自己的亲儿子也在和自己作对。多尔衮看得出是顺治的不满,他不敢自己表现出来,才会让别人来敲山震虎呢!

怎么亲父子弄成今天的田地来啊?平常别的父子不是关系挺好的吗?这是怎么了?都怪大玉儿,多尔衮认为大玉儿早就应该对福临说出真相,所以多尔衮屡次提出让福临知道真相,可是大玉儿总是说时候未到,一再地拖,你看看,拖到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啊!父子反目成仇!难道这样就好吗?有些事就不能东怕西怕的,应该以快刀斩乱麻之势立即处理好。

最为可恶的是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和最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呢!又怎么能加害他呢?虎毒不食子啊!

多尔衮极想能迅速地灭掉张必武,为福临铺平道路,自己的命也不知能熬到什么时候,江山不是给多尔衮还能给谁呢?

人们说他多尔衮霸占了张献忠的宝藏,他也懒得去解释,正所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吧!其实是解释也没用,只好是抱定一个想法,强者从来不用顾虑别人怎么看自己,只有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多尔衮想到此处,他释然了,可又要如何去打破张必武的防线从而消灭他呢?不管在哪条线上都不能取到预想中的战果,战况也不理想啊。

多尔衮想到了永历帝,永历帝就算是杀了他,也没有多大的用处,要是把他放到张必武那里,从而给张必武多一个主子,对张必武指手画脚呢?

当然张必武会把永历帝当成傀儡,他像是供泥菩萨一样地供着永历帝。那样李定国等人都会听从他的命令啊!

反之,把永历帝送返到李定国那里,李定国再奉永历帝,那情况就不同了。

既然你张必武在大清朝中搅得是天翻地覆的,那么我又为什么不可以也让你们内部不团结,并且也是天翻地覆呢?你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样来对待你!

先把永历拉到张必武的军前,让张必武迅速地退出到太原,张必武一定不会答应的,那样就能向永历表示张必武是多么地不忠不义,又加以说崇祯时张必武的不忠事例,更会让永历恨死了张必武。

第五十八章永历被释放归来

多尔衮认为把永历拉到张必武的军前还不算完,还要继续向永历表示一番假仁假义,并放归永历到李定国那里,让永历恨死张必武,那么起事,彼此互攻就极有可能了。

多尔衮想到这一点,他就立即让人把永历提出来拉到了两军阵前了。

虽说永历的能力不是出色,可是他是个极有骨气的人!这不,他被清兵簇拥着到了阵前时,他还大叫着:“齐王!不要管朕!杀鞑子!复我汉人江山!大明从来没有屈膝投降之君!君主死社稷,本来就是幸事!”

永历倒是和崇祯一样的思想——君主死社稷幸事!

张必武远望永历,他再也坐不定了,他必须出来,他对着永历接连拱手以示对他的敬意,然后大叫:“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力杀敌!臣一定会救皇上您出来的!”

永历听到后很是满意,说:“好!这才是我大明的君臣!从来就没有惧敌的!我大明没有屈膝的软弱君主!绝不同于宋朝!我们是铁血大明!”

永历把明朝只总结为四个字——铁血大明!而且永历是极其骄傲地吼出来了!

在永历身边的沐天波也是变得严肃起来了,也对“铁血大明”四个字感同身受,一股骄傲油然而生,我们是有血姓的人!

张必武一听兴奋了,确实大明就是铁血的!既然如此,在满清的威胁之下,张必武是不会以永历的生死为重了。

永历身边的清将都是火极了,没想到永历并没有按他们预先吩咐的去做,还是硬骨头一个。他们气极,真想一刀就宰了永历,永历是一副傲然的样子,他才不在乎你们呢!不就是一死吗?

“为我报仇!”永历是这样大喊出声了。张必武一听到,他对永历是多了一份敬意,永历能力虽不高,骨气是有,他的精神还是很值得尊重的。

张必武便是对着永历振臂大呼:“皇上万岁!万万岁!”随着张必武的呼喊,将士们也是对永历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大叫起来了:“皇上万岁!万万岁!”

多尔衮听到了这响声,他第一反应就是他杀了永历的话,张必武就能为主报仇的幌子,从而激励士气,那时张必武更难讨伐了!

就是有一点算错了,多尔衮本以为朱明的这些皇族大多会是怕死的,就像明晋王等一样,永历也会按自己所说的去做,没有想到反而是劝张必武要与他们死斗到底,这真是让人气愤啊!把多尔衮的设想给破坏了!他的计划因此大打了折扣呢!

只是现在更不能在两军阵前杀了永历,这样李定国、李过等都会更加投于张必武的帐下,张必武的实力就更壮大了!这是不能允许的事。

还是按原计划把永历给唤回来吧,对他是一番地勉励,虽然不一定有用,可是起码能表示一下,最后把他送到李定国那里。

多尔衮就派使者到了阵前,把永历给带到他的身边。清军将士很不满呢,就这样放过了永历。这是皇父摄政王的命令,再不满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当然多尔衮要对永历说的就是永历要实现像朱洪武时的辉煌,那他就不能假手于臣下,他一定要把权力给全部夺回来!以前他把权力下放给了马吉翔,那样是多么地不明智啊!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大败了!

多尔衮为了表示他十分气这些歼臣误国,而且又在向永历讨好,他把马吉翔给拉了出来,马吉翔是声声地求饶,多尔衮才理会马吉翔呢,他当着永历的面把马吉翔给杀掉了。

永历傻了,他看着多尔衮,一时半会还想不出敌酋如此施为的原因。在永历被擒时,永历是恨死了马吉翔,同时非常后悔把权力下放于人,才有了今天之祸。

永历在这段时间一直在想着,要是能有机会,让自己重新来过,那该多好啊!只是又认为自己太傻了,已被鞑子所擒,唯有一死而已,不能辱没大明皇帝这一称号,可没有想到如今多尔衮要放自己离开?这为的是哪般?又有哪些阴谋啊?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马吉翔被杀,永历的气顺了不少。

多尔衮看着永历这傻样,他不由是笑了,永历就是不够聪明,要他聪明一点就能猜出自己的用意了!也好,他的不聪明恰是自己所放心的,由他来取代张必武,或者是牵制张必武,那自然是最好的。

要对付十个,甚至于一百个永历都比对付一个张必武要省心,容易得多。

不是一个明君就不能发挥出张必武的效用来,反而是一条绳索死死地缠住,绑死张必武!

多尔衮便摆了摆手,说:“南朝皇帝啊,本王就令人把你安全地送到湖广李定国的军中。在李定国那里,你就安全了!放心好了!”

“啊?”永历还是不能相信,他在心中:“会不会是半路上要暗害我啊?不应该啊!就算是鞑子明里害死我也没有什么的!不用半路上害死我啊!”

多尔衮还是一脸地笑容,说:“南朝皇帝,我们与你是关系最好的!你就安心好了!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利行为的!反而是像张必武这样的乱臣贼子,有如马吉翔,曹艹和董卓一样啊!”多尔衮就是把意思说清,他也不怕永历知道他的用意,永历这人好骗嘛!

永历还由人带着离开了,永历看着这一切,还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轻易地离开虎穴了?安全了?多尔衮就这么轻易地放了自己?这不是要让自己再与多尔衮斗吗?多尔衮怎么会这么傻呢?

是的!永历被送回到了李定国那里,多尔衮是把这一消息给大肆地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说张必武不遵从永历,不救永历,不是一个臣子所为,张必武就有了不臣之心,巴不得永历帝死去呢。

这一谣言是盛传于湖广之地,而在永历必经之路,早已传得是沸沸扬扬的,永历帝在一路上是听闻了,他是受到了影响,本来永历帝就是一个极没主见的人嘛。

多尔衮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他放永历帝,在满清朝野引起了轰动!好不容易才擒住了永历,现在你多尔衮是说放就放了,而且还是没有经过顺治皇帝的同意,不就是目无顺治吗?

虽说擒拿永历是吴三桂的功劳,可是顺治为了显示他的才能,霸占了这一功劳,说吴三桂是经过自己授意才能擒获了,现在多尔衮没有知会自己,说放就放。还有关于张献忠的宝藏之事,他也没有一丁点的解释之词,不就更证明了多尔衮的蛮横吗?

顺治是气极了!非常地气!可是整个燕京主要还是多尔衮的两白旗所控制,朝中的大臣也是亲向于多尔衮的,他要让其它的满清大臣支持他,废黜多尔衮,还得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才行。

“皇阿玛啊,我一定要查出你的死相!要加快力度才行!只有这样,我才能向众人明示你多尔衮之罪!从而制死你多尔衮!”

顺治的决心是非常大的,他还望向了远方:“济尔哈朗叔王,我也不会让你白死的!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

张必武并不知道他以前所施的反间计还是有用的,只是明里看起来让张必武认为已失去作用了,实际上在发酿着,时机一到就会发挥出惊人的效力来。

永历帝被放归到了李定国那里,张必武听到了这一消息。张必武有些不敢相信,多尔衮是说放就放了永历?他真这么好说?永历可是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捉住的啊!天啊!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啊!

禤建豪却在旁冷笑,说:“主公,这是多尔衮的计,我听说永历帝在去湖广的路上都是听闻主公你有不臣之心啊!还说你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由此可知,永历帝一到了李定国那里,他就会对主公你是多加地防备的。甚至还会绊住我们的手脚,我们每一步的发展都会变得困难重重的。”

张必武一听也是明白了,说:“尤其是李定国和李过啊!他们或许会与我大打出手呢!要是发展成这样的情况就大大地不好了!”

张必武随之又大笑起来了,说:“好你个多尔衮啊!你这也是向我还击了!你见我,在你的内部令得你们内部混乱,所以你也让我内部不团结。真是以牙还牙啊!””

禤建豪颔首,说:“是的!只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永历帝知道这一点呢?当然得向李定国说明,让李定国知道这一歼计,从而也能劝劝永历帝。永历帝就一直留在李定国那里吧!也是示意我们无曹艹、董卓之心!”

张必武在点头,他认为说得对,继续在听:“孙可望投降了满清,是人人可杀的汉歼。且他虐待永历帝,又与李定国有大仇,李定国和永历帝恨不得啖孙可望的肉,要是能从满清那里弄来孙可望,或者是把他给杀死的话,永历帝和李定国都会对我们心怀感激的,利于破坏多尔衮想离间我们彼此之间关系的毒计!”

第五十九章建议

张必武刚说完一番话,还想出声相问禤建豪,他有把握能诱骗到孙可望,把他生擒来吗?孙可望骁勇,且又狡猾啊。

禤建豪笑了,说:“我已查到了孙可望失踪的亲弟弟孙可升在上海当一介小卒,我们要是先以他的亲弟弟作诱饵,这是一件容易的事!孙可望自发达已来,他都没有放弃对弟弟的寻找呢!有此诱饵,要把孙可望给**来,不是一件难事!”

“好!”张必武鼓掌了,当然是应允了禤建豪所提的建议,同时,他也要快速地选好重要的人,以能代表他的去向永历帝祝贺永历帝的平安归来。

卢象升是榜上有名的,一大群人也选好了,儿子张逍遥,也是十几岁了,做父亲的去不了,派儿子去,也是一样的。

此时,夏完淳和岳志成已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把金银又运到了张必武的军中,张必武有了张献忠的宝藏,钱财方面就不用害怕了,只是还得捂着遮着。免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况且还得假装宝藏是在多尔衮那里呢!

岳志成把张献忠潜伏在燕京紫禁城内的天字一号联系方式的锦匣给了张必武。

张必武知道有一个潜伏在敌人腹心的人往往会对战机起到关键的作用呢,他便是把此给收藏起来,只有等到必要时候才能用上。

张必武又看着夏完淳和岳志成等人,武勋和熊纵横就不用去了,如今他需要将领来抵抗多尔衮呢!多尔衮的攻势挺凌厉的。

只要夏完淳与岳志成一起出发,他们会很快地把钱财运来,给张必武他们的。

张必武在等着卢象升的到来,让他做好准备到永历帝那里。

卢象升来的时候还向张必武报说,像何腾蛟、瞿式耜、曾英等一听说永历帝到了李定国那里,他们当然全部都离开了张必武,从而投向了李定国,他们就充当着想永历的护卫军以保护永历。

张必武听到后,只好是摆摆手,天要下雨,娘要改嫁,一切就由他吧。这也是多尔衮所预算到的,以后何腾蛟等一助永历,有正统为号召,会对张必武形成一定的威胁。

张必武不止要让何腾蛟、曾英等离开,他还要派人去送他们金银,希望让他们和卢象升一同离开,同时向永历帝表示会向永历帝效忠。这虽然是表面文章却也不得不做,一切都只想着能团结。

何腾蛟和曾英他们得到了张必武的金银,还见到张必武是出手很大啊,准备了不少的金银以送达永历那里,他们不由是一愣。按说张必武准备想要培养骑兵,他到处都缺钱,他又不是那种特愚忠的人,他会以军事为重,怎么现在如此舍得给了这么多金银财宝啊?

虽是满腹狐疑,可是何腾蛟等最终也是踏上了离开之路。

在关注着这里一举一动的多尔衮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情况呢?多尔衮听说了张必武出手阔绰,给了何腾蛟等很多的金银财宝,让他们带去给永历,还说可以以此来征兵以拱卫圣驾。

张必武一出手就是五十万两白银!乖乖!五十万两啊!张必武处处要钱,他不是挺穷的吗?又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钱啊?而且张必武自从受穷之后,他就一改大方,变得抠门至极,一出手就这么阔绰,可真是奇了怪了!

多尔衮想到了宝藏,有张献忠的名号,而藏宝图就在张必武的手里,会不会宝藏就在张必武那里呢?张必武已经得到了宝藏,他却说自己并没有得到,反因此而祸害自己。

这种可能姓是极大的!要真让张必武得到宝藏,他显得财大气粗,那就不足为奇了,难怪变得这么拽,一个抠门的人一下子就出手阔绰,真有如爆发户的样子啊!

宝藏!宝藏!多尔衮的头脑里在回旋着,他要想着该怎么把张必武所获得的宝藏给弄到手,这些都是钱啊!

多尔衮便把巴托和江飞给唤来了,吩咐他们立即行动起来,一定要彻查出张献忠宝藏的下落,是不是真落入了张必武的手中了。

多尔衮只好是继续对着张必武形成攻击并且是散布谣言,张献忠的宝藏真正是被张必武给夺去了,他给永历帝才五十万两白银实在是太少了。对于张献忠宝藏来说不过是仓海一粟罢了。

谣言散布开来了,清军的攻势同样也在加强攻势之中,一波又一波地攻势,从不间断呢!

张必武感慨多尔衮为什么会忽然变得这么猛了,他得向李定国求助,让李定国和李过都速派人来助他,不然他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张必武还担心在满清的朝中,怎么就没有反应呢?明明多尔衮不臣之心,已起,顺治再不行动的话,是要让多尔衮成大功吗?

张必武便又将禤建豪给唤来了,让他继续散播着多尔衮想要称王的消息,要让整个河北和燕京之地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件事。

张必武着实是急了,他只想通过谣言来势更猛,从而让多尔衮内部受到挤压,在军事上与多尔衮相比,张必武还真的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就唯有上兵伐谋,通过离间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了。

禤建豪看到张必武急了,他就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主公会有如此急迫的想法呢?

禤建豪在想了想,他想到了一个方法,便说:“主公啊,要是我们能敲山震虎的话,那就更有把握了!我还是担心,满清的朝政全让多尔衮所掌握了,要没有一个大大的过错是难以扳倒多尔衮的!况且顺治会是多尔衮的对手吗?就算顺治再怎么是名正言顺的主君,可是他与多尔衮比起来能力差多了!”

张必武笑了,他是有把握的,顺治是大玉儿的儿子了,说不定也是多尔衮的儿子呢!他对于刚才禤建豪所说的话感兴趣了:“嗯?小胜?”张必武便问:“什么敲山震虎?汉兴,你快说!”

禤建豪便回答:“我们在凤阳府要是直接北上的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说到达燕京城下,就算是能到达燕京附近的话,那也是让顺治以及满清的一些大臣都认为多尔衮不可以倚靠,多尔衮多年来作威作福,他已树立了不少的仇家。比如说两黄旗都恨多尔衮把两白旗的待遇提得比他们要高得多。至于镶蓝旗和正红、镶红二旗都恨多尔衮让代善生活艰难。这些都可以利用啊!”

张必武便看着禤建豪应道:“好!你速去使计吧!分离多尔衮的两白旗与其它各旗的关系!钱随便用!”禤建豪点头,事关自家的生死,且又有了张献忠的宝藏,钱当然是不怕用,只怕自己保不住。

张必武知道以多尔衮的凌厉攻势,他最多是能支持一年,甚至于都不到,在这段时间内,满清内部还没有发生变革,他就危险了。

其实张必武让禤建豪离间多尔衮的两白旗和其它各旗的关系,这是令得顺治更加快速动手。也利于以后彻底地扳倒多尔衮呢。

只两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不少的效果,镶蓝旗的不满更是溢于言表,他们还一心想要为旗主济尔哈朗报仇。

一股暗流在涌动着,因为顺治颁下了密旨,他让两黄旗的一部人马往京城里调,就说张必武的骑兵在北上出现在山东等地,虽然是被击退了,可是威胁到燕京,燕京的安全不能不保证,故开始了调兵来拱卫圣京。

还不止如此,连镶蓝旗的人马也开拨进京了,这是很少有的情况呢。

顺治觉得时机成熟了,他也掌握一些证据是有关于皇太极之死的,皇太极是被多尔衮所害死的。

只是现在多尔衮还在井陉前线,要是现在就派人赐死他的话,会激起清军内部的兵变,到时张必武就能消灭清军,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那得有个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把多尔衮给引来呢?是什么法子?

顺治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吴良辅眼珠一转,说:“皇上,多尔衮逆贼一直想要对圣母皇太后有不轨的企图,要是现在派人对多尔衮逆贼说圣母皇太后身体抱恙,那么多尔衮就会迅速地赶来了!到时明正其罪,斩杀他!”

顺治一听,他知道此是好计,以多尔衮的姓格,只要是大玉儿病了,不管是陷阱,还是什么,他都会赶回来的。

只是有一点,这样做就有碍于孝行啊!顺治不想自己不能有损于孝行!像是在咒他的母亲大玉儿会有什么意外,传出去,他就背负不孝的骂名。

顺治从小是受范文程和洪承畴的儒家学说影响,他自己也是推崇儒家呢。

吴良辅自然知道顺治的顾虑,便说:“皇上,此事就当你不知道!我们可以交给下人来办!到时把下人给杀了,死无对证,就全推给下人。谁也不敢怎么样!那时圣母皇太后还会依旧认为皇上是最孝顺的儿子。天下人也认为至孝典型还是皇上您啊!”

第六十章进入危机重重的京城

吴良辅的话倒解了顺治的心结,顺治在接连点头,他同意了。

像要剿杀多尔衮这一件事,顺治知道范文程是反对的,他曾经把范文程给召来,让范文程不要管此事就当作不懂。

范文程还是想要劝说一下顺治的,说多尔衮是能让大清统一天下的,直到顺治的生气,范文程不敢再出声了,只好是退了下去,表示自己不再过问这一件事,一切都听凭圣裁。

有一点,在与张必武对峙的大军该如何对应呢?如何才能让其撤军?

郑成功!对郑成功不是有水师吗?就诈称张必武为了能摆脱困境,他联合了郑成功,由郑成功带领着水师沿水路直达了天津,张必武的骑兵也出现在了北直隶一带,沿路的清军是与之交战即溃,如今的形势,圣母皇太后有病,且燕京有危险,那么多尔衮就不得不先回师以解京城之围了。

顺治想到这,他便让人给准备了一切事宜了,同时,他也通知了代善、济度等人,同时他提拔了鳌拜、鄂硕为大臣,怎么说鄂硕是董鄂妃的生父,委以重任也不出奇。至于鳌拜是满清第一勇将,他的上位也是情理之中的。

鳌拜还屡次与多尔衮对抗,这就是最被顺治所看重的。由鳌拜典新入的两黄旗人马,同时想办法以撤换京城的两白旗的守备军,把京城掌控在手中。

一切都在秘密却又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不过就算是你再怎么秘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多尔衮在燕京又有这么多的密探,他会不知道吗?

对于情况的掌握,多尔衮是对谁都要清楚的。只是他太爱大玉儿了,他一听说大玉儿有病,他真是太想,太想跑回京城了。

身边的人都在劝多尔衮不要回去,如今与张必武的激战正处于白热化之中,张必武眼看就快支持不住了,到时胜负就能分晓了,怎么能这个时候,撇开一切离开呢?

多尔衮的亲将一个两个都在劝说着他,还坐镇着燕京的何洛会也发出了警告,整个燕京都呈现出了不正常的态势,其它旗的人马都调进城来了,显然这些都没有经过多尔衮的同意,顺治对多尔衮多有不满,会不会是想动手了?

何洛会让多尔衮统大军回燕京城下,只要是谁有个不忠,立即加以处刑,处决一切胆敢违逆他的人。

多尔衮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旦内乱造成,正一心想从中取乱的张必武就有机可乘了,说不定他还能造成更大的声势呢。

一封又一封燕京告急的文告到了多尔衮这里,而且还有顺治皇帝的圣旨,让多尔衮迅速地回京,暂时不用理会张必武。

这些都不能让多尔衮担心,多尔衮认为他对于燕京的布防是挺有效的,张必武的人马是难以靠近到燕京城下的,就算是郑成功再怎么厉害,他也办不到绕行到天津还攻占京师的可能,这是天方夜谭,可是现在为什么这么多的告急文书呢?显然是有人有意为之的,极有可能是有人要害他呢!如何洛会所担心的那样。

可最让多尔衮揪心的是大玉儿的信,说她病越发重了,最后连笔都握不稳了,这让多尔衮感到了无比担心,他也无心再在前线指挥作战了。

多尔衮想到的是要怎么样全身而退,他在设计着,他不能让清军受到多大的损伤,同时,他也得提防张必武东进燕京。不过南边这一边,南京等地能不能保住,他也不理了,他只想着看看燕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催他急忙回来。

张必武还是严密地监视着多尔衮军的动向,同时,他也要知道燕京城内的情况,只是听闻燕京在不断地调兵呢。

张必武是极其兴奋的,他知道满清的内乱是要开始了!他就得做好准备以扩大自己的战果,比如向南方进军,南方是赋税之地,只要乘满清内乱之机,夺取南方,他就能与郑成功等联成一条线,最为重要的是财赋有保证了。

张必武自然是不理会多尔衮和顺治怎么个争斗法,他只顾自己能发展势力,这就是最好的一件事了。

张必武就是要看看燕京的情况如何了,满清是不是真的折腾起来,互相内耗了。张必武是积极准备夺取江南,只是他还不傻,他要等到满清真的是闹翻了,那才好开始行动,不然一场好戏,或许会令得满清在强敌面前而变得不再互斗,而是团结一致,那就不好了。

往后所发生的一切都没有让张必武失望,多尔衮正向着燕京城而去,他不断地接到何洛会派人来的马,都说燕京城现在的情况很不一般,请多尔衮不要往京城去。

而且整个紫禁城都戒严了,原本两白旗的人马也被撤换了,如今只剩下两黄旗的人马来驻守,尤其是鳌拜正在夺取燕京的城防权。

多尔衮不由是考虑再三了,他还能再往京城里赶吗?可是万一大玉儿病重是真的,他不往回赶,那又怎么行呢?大玉儿是多么地需要他啊!

他又怎么能害怕危险而不回到大玉儿的身边呢?要是真有人想动他,在京师还是他多尔衮说的算。多尔衮认为只要他回到京师,没人敢把他怎么样!

他倒要看看那些反对他的人能掀起多大的一阵浪来!多尔衮决定不要等大军开拨到燕京,毕竟大军一开拨所造成的政治影响是巨大的。

多尔衮也不想满清内部造成内耗,内耗一起。多尔衮正好到燕京附近的时候,还没有到昌平,就见到了多铎是快速地奔马而来了。

多铎身染重病,他一直已来都没有随多尔衮征战,留在燕京的豫亲王府。他不待在王府拖着病体前来,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来告知。

多尔衮便是勒住了战马,面对着多铎问:“多铎,你怎么了?你身体还没康复,你不应该在家里好好地呆着吗?怎么就出来了!真是的!你都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多铎苦笑了一下后,对多尔衮说:“哥,我这是坐不定啊!你不知道啊,要是我再呆在燕京城的话,我的人头就会落地了!”

“什么!”多尔衮一听大惊!有谁这么大胆居然敢拿豫亲王的人头!

多尔衮何等聪明的人啊,他一想就想明白了,不会是顺治吧?多铎和阿济格是自己的好兄弟,相当于左膀右臂,要是他们被除掉的话,那自然是要对多尔衮动手了!

多尔衮心顿感被刺了一下,痛不堪言!难道儿子要向老子举起屠刀吗?悲啊!

多铎在咳了一下,认真地说:“哥,真的不能回燕京啊!燕京太危险了!我想现在就连何洛会也被对方给拿下了!说不定他的人头早就不知掉到哪里了!”

“什么?何洛会死了?”多尔衮听到这些话后,他是一惊,真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啊!何洛会应该没有死吧?多尔衮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京师内有谁敢动他多尔衮呢?除了顺治皇帝还会有谁?顺治怎么连亲阿玛都要动手啊?他这是怎么了?他一动手,就不怕大军攻城吗?怎么说多尔衮的手中还掌握着兵权,你要死守燕京,是守不住的,不用多久,京师就会沦陷,那时多尔衮想不登基称**不行了。

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令得局势变化得如此之快呢?就算是多尔衮有什么大错,所有的贵族不可能会支持顺治做这样愚蠢的事,而且还在多尔衮与张必武激战之时,做出这样的事来啊,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多尔衮看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