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志成并没有这一切给告诉出来,他开始了张罗,满清入据燕京之后,也接纳了原来的明朝太监、宦官,这些中有些就是与张献忠的内歼有过联系的,更是有了钱财的资助,他们又怎么能不见钱眼开,甚至有把柄,不干也得干了。
岳志成也是密谋了这一策划,这一出戏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当然为了能成功,也不少撒钱,钱财似流水般地撒出去,毕竟干这种事,你出价不高,又有谁会办呢?
就像以前崇祯的皇子托名神宗皇帝的母后孝定太后九莲菩萨,让崇祯停止了催贵勋国戚军饷的事。那时皇亲国戚就是收买了皇子身边的奶母、侍女、太监,如今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罢了。
紫禁城内,皇太后宫。如今的哲哲已是身染重病了。
“咳咳!”哲哲在不断地咳嗽着,她的病很是沉重,身边的人喂了她药,然后就扶她睡下了。
好不容易地,哲哲睡着了,伺候的人就全都出去了。在这之前,大玉儿以及哲哲所生的三个女儿都来看她了。
只是三个女儿有家庭,加上宫中的规矩很多,不可能让已出嫁的格格留得太久,三个格格都出宫去了。
如今宫中只有服侍的宫女,有一个是蒙古科尔沁的宫女,有一个太监过来,召她出去,她见有事自然出去,那么其他的人就是互相目视,知道该怎么做了。
毕竟这个科尔沁的宫女是哲哲最贴心的,不把她支开,是办不成事的。
哲哲正睡着的时候,忽然觉得耳边有风,而且声响很大。又像是有人在摇自己,这不,哲哲缓缓地醒过来了。
忽然间,她似乎看见窗外有人影在飘,“是谁在外面?”没有回答。“来人!来人!”没有人进来,哲哲由于是重病中,所以她叫的声音并不大,传也不出多少,这房里都难传出去。
“我死得冤啊!为什么没人知道我的冤情啊!”这声音像是风夹着门缝里飘进来似的,十分地难听,让人毛骨悚然。
哲哲不由是挣扎着想要起来,她想看看是什么。死得冤?没人知道?她哲哲可没有干这种事啊!
可接下来听到的话让哲哲打了一个大大地冷颤,说的是:“哲哲,你为什么不替朕保住朕的长子!保住豪格!”
“啊!不!不啊!”哲哲是怕了,她一生中最为内疚的就是这一件事,没有成功保住豪格,她刚想解释,又有声音响了。
豪格的声音:“皇后啊,虽然我不是你的亲儿子,可是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额娘来对待啊!一直孝顺你啊!为什么你要让多尔衮害死我!还要霸占我的福晋啊!冤啊!我死得好冤!死得好惨啊!”
哲哲全是泪,说:“皇上,我对不住你!你曾经向我表示要我保住豪格,我保不住豪格,我有错啊!我真的没法子啊!我管不了多尔衮,也管不了大玉儿啊!真的没法子啊!我更管不了豪格,让豪格不与多尔衮斗啊!对不起!皇上!”
声音又响起了:“那我死得好惨!你知道吗?知道吗?他不但害死了豪格,还害死了我!而天下人却不知道!不知道!我们父子死得好惨!”
“什么!”哲哲一听,不由全傻了,难不成害死皇太极的就是多尔衮吗?以前是听闻有这个可能,只是因为一直都没有能证实,也就当作没有这档子事。要真如此,那可真不行啊!
哲哲的心是不好受的,她显得非常地难受,真个想不通啊,居然会是这样啊!
“卟”的一声,受不了责备,且心中有愧,又加上重病的情况之下,哲哲是吐了一大口的鲜血,她随之是昏了过去。
等到哲哲缓缓地苏醒过来时,她见到了身边立着一大群的人,这些人都在关心地看着她。
她经此一吓,着实是病得不轻啊,在外面虽然有萨满在跳着请神舞来为她祈福,却也无济于事了。她的病进一步加重了,眼看着就没多少曰子了。
如今哲哲只想让人把济尔哈朗给叫来,然后在临死前说:“郑亲王啊,先帝的死多有疑点,你,你,还,图赖以前说是,有,有疑问,你,你……”哲哲由于重病说话章理都有些不全了。
济尔哈朗一听,全明白了,提到图赖怀疑皇太极之死,连哲哲都想到了这一点,看来是想在临死之前要对多尔衮进行清算了!这可是个机会啊!清算多尔衮成功,大玉儿自然就会无权了,掌权的是哲哲,看哲哲的样子也活不长,朝政还不全落到他济尔哈朗的手上吗?
济尔哈朗便把这些给哲哲看了,哲哲一看,吓了一跳,病越发重了,手颤抖着,她只能是气若游丝地吩咐济尔哈朗务必调查清楚此事,要是谁真的为了篡权而害死先帝的话,就让全天下的人共同讨伐他!
哲哲还挣扎着,指示了她的玉玺所在,在懿旨上还加盖了她的玉玺,似此,就无人会怀疑真假了。
济尔哈朗便把懿旨揣入怀中,他知道可以拿着鹅毛当令箭了!济尔哈朗便告辞而去,他知道在宫也遍布多尔衮的耳线,不能呆得太久,同时也祈祷哲哲能活久一点。
不过他的愿望是好的,现实是极其残酷的,没有几天,哲哲病势过重,无法医救,最终是因疾去世了。
哲哲一死,就算是济尔哈朗拿着哲哲的懿旨,他也不能把多尔衮怎么样。因为他联系各大臣的时间都没有,要是哲哲能拖得久一点,济尔哈朗就更有胜算了,可惜才几天时间,他只好是把懿旨给藏起来了。
当哲哲一死,在燕京城中就有谣言传出了,那就是哲哲是被多尔衮派人给害死的,多尔衮有不臣之心,可是他一直忌惮着两宫太后,所以得先派人害死了皇太后,至于圣母皇太后与多尔衮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自然就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了。
这一谣言就像是长了风似的,在哲哲病重时就已经有所散播了,等到哲哲一死,那好,这谣言更像是真的一般,到处传了遍,你想不信都难。
尤其是哲哲临死前还不断地说过她对不起先帝,不能保住先帝的骨血长子豪格,而且先帝还托梦说他死得冤,他的暴毙是被人给害死的!这恰似一枚重弹重重地落在了满清的头上!
毫无疑问,与皇太极多年来有恩怨,有深仇的,现在又得到了最大利益的多尔衮就是最佳的怀疑对象了!
谣言也开始散播了,都是在说着多尔衮当初是怎么杀死皇太极的,从而以篡位。只是因为有豪格与济尔哈朗等的制约,多尔衮的阴谋诡计才没有得逞!
很多谣言说得都像是真的一样,可谓众口铄金,众口成虎啊!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真了,由不得你不信。
其中最为头疼的就是圣母皇太后大玉儿。要是多尔衮倒台了,她和她的儿子也会跟着遭受到不幸。还有一点,皇太极的死,她也算是有份的,真个暴露出了顺治不是皇太极的亲儿子,那么皇位就会失去,她们都得死!这一点非常重要啊!必须要避免!
她便是让人把服侍哲哲的宫女、太监全部给捉了起来,要严刑拷问,查出真相来,绝不放过,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错放一人。
这不,终于有人吐出了真相来了,原来是宫外的人给钱财他们,让他们干出这一件事来,装神弄鬼以吓死哲哲。
宫外的人是谁,他们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在以前明朝时有什么大动作,这些人都会愿意出大价钱来购买情报。自张献忠死后,就很少见他们来购买了,不知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举动,撒钱,还真舍得出手。
大玉儿一听到此,她全明白了,自己的姑姑就是被谋害死了!只是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多尔衮!
如今满朝文武都有人提起了皇太极死因,当然也只是提提,谁也不敢较真。他们更是提起了豪格死得冤,就这样被害死于狱中。
偏偏就连自己那个儿子顺治皇帝也是持同一意见,还朱笔一挥,要为豪格平反呢!这将置多尔衮于何境地啊?多尔衮的颜面何存?况且要是多尔衮被治,那么张必武这一只老虎就等于是冲破枷锁了!谁也不能制住张必武了!
说不定现在的事就是张必武所搞的鬼!他是想要解救李定国,还有他自己,保住抗清势力。
第三十八章父子的争执
“唉!”大玉儿叹气了,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满朝文武都相信,张必武派歼细来此,做了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同时,她要把这一切全告知多尔衮,让多尔衮回来以处理!多尔衮再不回来,真让人查出了是大玉儿与多尔衮害死了皇太极,那么顺治也会被废,多尔衮的权力也保不住啊!
张必武虽然可恶,可是在生死攸关之际,张必武也显得并不可怕了,套用一句老话,攘外必先安内。
当然大玉儿还想把歼细给抓住,以她的懿旨,再加上顺治的圣旨,让整个燕京城戒严,不准人出去,一个也不准!要在全城进行大的搜查,把潜入燕京的歼细给揪出来!
同时出钱收买宫内太监和宫女的人也要捉住,审问他们。
可惜啊!来不及了!岳志成和夏完淳、熊纵横等可不是傻子,他们明明知道做出了这样大的一件事来,燕京城定会关上的,那时再想走就绝不可能了!
他们自然就是要走了,而且埋伏在燕京城内的张献忠情报组织也做好了防备的措施,就算是你想捣毁,也难以办成了。
多尔衮还在军中与张必武对峙呢!他本想不回来的,可家里却因为哲哲的去世,闹了个底朝天,大玉儿又去信以招多尔衮,多尔衮一看到信中所记的内容,他不由是火暴了!
好你个张必武啊!居然给我来了个釜底抽薪!似此,不回又不行了!多尔衮还怎么能不来呢?
多尔衮一听说了事情的始末,他还亲自提审了犯事的宫女和太监,他也不能把人给抓住。
现在整个燕京城都在抓人,人心惶惶不安呢!就怕会让人们更加地相信,皇太极是他多尔衮所杀死的。
而且闹得满城风雨,对他多尔衮也不好,对张必武是极为有利的,说不定会产生离心离力,还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呢!现在捉不到人,就证明对方已经是做好了撤退的准备,还想让满清好好地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他们就能再煽风点火呢!那谣言就有可能成真了!
想找出这些歼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得秘密地进行,现在不是时候,急也急不来。
还得先办好哲哲的丧礼这才是最重要的。多尔衮想到这,他便做好了决定。
多尔衮要进宫向大玉儿报告怎么为哲哲举行盛大的丧礼。
当多尔衮一来的时候,就听到了顺治在对他的母亲大玉儿说:“额娘,我要为豪格大哥平反!外面不是在传吗?豪格大哥死得冤啊!真的冤!身为弟弟,我要是不能为其平反的话,我还怎么当这个皇帝呢!平民尚且为兄长报仇,我身为帝王却不能做到,那何谈什么治天下!”
多尔衮听到顺治的话,他不由是心中一颤,豪格是他害死的,他还强行纳了豪格的福晋为妻,如今顺治真要为豪格平反,向天下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就是他多尔衮将要被清算了!他与皇太极的死就扯上了关系,那样他想要辩解就难了。
多尔衮自然是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他的脸上布满了寒霜!你福临太不懂事了!
大玉儿则说:“福临啊,不能这么干啊!因为这样会害了皇父摄政王的!”
“哼!害他?外面不是传吗?大额娘的死就是多尔衮指使人害死的!就连皇阿玛的死也与多尔衮有关!”顺治说到这,他显得是一脸的怒色!
顺治拳头有力地挥舞着:“等到朕亲政之后,一定要清算多尔衮,要把他五马分尸!我要查出皇阿玛忽然驾崩的原因何在!是不是真被人害死,还是真的因病而去世的!还有要还大哥一个清白!”
多尔衮一听火了!福临可是他的儿子啊!怎么能这样呢!而且更为糟糕的是福临居然听到了是他害死皇太极的消息!
虽然没有能证实!可是有这一传闻出来,对他多尔衮是极大的威胁的!
“你说些什么!小兔崽子!我又怎么会害死我的皇上呢!”多尔衮是板着脸进来了。
多尔衮瞪着顺治说:“你给我听着!普天之下,谁都可以清算我多尔衮,唯独你爱新觉罗。福临不行!因为你是!”
顺治同时也盯着多尔衮,他很不爽,他认为自己年纪已不小了,他想亲政,他想摆脱多尔衮的阴影,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多尔衮会说普天之下就唯独他不能清算多尔衮呢!
大玉儿害怕了!要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真说出了顺治就是多尔衮的儿子,那么他们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
故大玉儿大声地喊出来了:“多尔衮!”多尔衮自然是清楚大玉儿的意思,他不由是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大玉儿,随之叹了一口气。
大玉儿见多尔衮不说出真相,她也是长松一口气了。多尔衮便对顺治说:“我的小皇上啊,你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我还有要事与圣母皇太后商量呢!”
顺治可不乐意了,他说:“朕已经十三岁了!朕有什么不可以知道的呢?而且朕几时能亲政!只要朕亲政的话,朕就能消灭掉一切反抗我大清的势力!一统山河!不用在你多尔衮的手上败坏我大清!”
顺治是吼出来的!他很不满!他不想再被人当成小孩了!是的!他认为他已经长大了!其实他并不知道多尔衮的一番苦心,多尔衮这是让他躲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啊。
多尔衮则是没好气地看了一眼顺治,还是那句:“小孩子一个!”是啊!在他的眼里,儿子再大也是小孩子!
多尔衮向何洛会示意,让何洛会把顺治给带出去。苏茉尔也是上前来劝说了,毕竟顺治想呆是不能呆的,他被架走了。
多尔衮一指顺治,便大声地叫嚷:“你看看!你好好地看看!他现在成什么样!一点也沉不住气!十分急躁!这样的孩子真让天下给他,还不全毁了吗?要没有我这个皇父摄政王,他的皇位一天也保不了!他还想害我!简直翻天了!我死了,他也长不了!我在,他的皇位就稳定!要是我没了,他就会立即被人给拖下皇位!”
大玉儿没有出声,就是任由多尔衮**,她知道多尔衮的心中有太多的气恼呢!明明形势是这么有利的,却被张必武演了这么一出,搞得情况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多尔衮更是直接地说:“大玉儿啊,要是你把真相全部告诉福临,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吗?你为什么不和他明说啊!我就是他的阿玛!我全是为他好!”
“唉!”大玉儿叹气了,说:“多尔衮啊,我知道你的心情!可是现在不是时候啊,你知道都在盛传着你害死皇太极,而且我们又面临了一轮新的危机!朝中的文武并不全是真心为我们效力的,他们之中不少人还巴不得把我们给拖下来啊!太宗皇帝有这么多的儿子,福临不是没有被废的可能啊!还是等到局面再稳定再将一切告诉福临吧!”
多尔衮冷静下来了,他知道也只好如此了,哪怕他再怎么的不甘心。
而在这之中,范文程是被急急地召进宫来了,他来得很快,就见到了顺治在用刀不断地砍着树。他叹气了,知道顺治又是不满于多尔衮了。
范文程便是来到了顺治的跟前,说:“皇上啊,别生气了!微臣这就进宫与皇父摄政王和圣母皇太后商量要事!”
顺治自然知道是什么,便说:“范师傅,要是关于怎么对反我大清的逆贼的举动,策略,你要一一上报给朕啊!朕要知晓!”
范文程便是行礼:“喳!”随之他便是进去了,摇摇头,他最担心的还是顺治和多尔衮的矛盾,真怕这一旦爆发会毁了满清。
是的!没有错!就是顺治和多尔衮的矛盾会毁掉满清!这也是张必武以后会看到,并且加以利用的。
当范文程进来的时候,大玉儿和多尔衮的争吵刚刚过去呢!大玉儿和多尔衮一见范文程到来,就让范文程立即坐下,先商议关于现在的形势该如何是好了。
范文程便实说了:“如今我们的形势是要稳定内部,要为皇太后发丧,所以像南方的战事不停也得停!朝中出大事,在外征战的将士都不稳!包括与张必武对峙的我军,也得收缩以防御,不然内部大乱,在外的军队一乱的话会有大败的可能啊!”
说得在理,内部不稳,会影响到外面。多尔衮便说:“洪承畴怎么样了?他有没有接到消息?不过我想只要洪承畴一接到消息的话,他一定是极力想要让我同意他撤军的,他也定在着手准备撤军了吧?”
范文程便说:“是的!九老一定会撤军的!唉!就是可惜了,大好的局面就因为这一出戏全毁了!”
如此一说,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啊?范文程又说:“对于皇太后的葬礼要办得十分隆重,皇父摄政王要非常哀伤地哀悼皇太后才行!哪怕是军饷吃紧,这一场丧礼要有多隆重就多隆重!而且对于太宗皇帝要非常哀伤,甚至于皇父摄政王哀伤过度,病重不能理事!”
第三十九章论功行赏
多尔衮听到范文程的话正中下怀,其实多尔衮也是有病在身的,他一直在拖着,他生怕自己的病加重,他不能实现为大清一统天下的愿望,如今乘这演戏的机会能假戏真做,去养他的病,不用装没事,自是再好不过的啦。
大玉儿也能看出多尔衮的身上有病在强装,她听到了范文程的提议,也是立即就赞成了:“对!范先生说得极是!立即就按范先生所说的去办!”
多尔衮向大玉儿一个眼神,他对济尔哈朗有了疑心,大玉儿是知道的,只是在范文程的跟前,不能明说。
或许不久之后,多尔衮就会向济尔哈朗包括代善等下手了!他要把权力全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会杜绝今天的情况。
至于怎么布置,又如何提防张必武的继续进军,还有防止李定国乘机的反扑,多尔衮都与范文程制定好了策略。
范文程则得要复制一份,他还要上交给顺治皇帝才行呢!毕竟顺治皇帝刚才都发话了,想要一份啊。
此事已了,多尔衮还让人把一直等候着的巴托给叫了进来。
多尔衮还装作一副悲伤的样子来,大玉儿还是在擦泪水的样子。
多尔衮便说:“锦衣卫要是再实行的话,确实可以!嘻!我们内部的一股暗流,时机一到,我一定会清理干净的!”
“巴托!”一声呼唤,巴托立即是出来了等待着命令,多尔衮看着他,便说:“以前在太宗时你就是管情报的,如今我想你再管情报!如今有张必武派人潜入到我们的皇宫还散布了这些消息,可想而知,我们都被敌方给算了!你作为间谍的管理员,你可要为我们争口气!”
“是!”巴托急忙应了。多尔衮是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说:“想方设法打进张必武的内部!我们虽然在他的军中也安插了不少的歼细,可是这些歼细根本就不能进入其内部,所得到的情报都是无关痛痒的!让我们极其失望呢!还有燕京城内所有的歼细,你必须要想尽方法全部给我除掉!不能再有今天的事再次重演!”
巴托知道正是今天的事,令得多尔衮苦苦策划的计策化作了东流,多尔衮的气愤是理所当然的,要是巴托再完成不了多尔衮所交代的任务,巴托的人头随时落地。他明白地点头,表示他会完成这一任务的。
多尔衮叹了口气,他终于是可以暂时地休息了,太好了。
如多尔衮等所料的一般,洪承畴等一听闻了哲哲驾崩,且燕京城内谣言四起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心情再继续进攻了,全军的军心也不稳了。
洪承畴等清军的各自退军,对于李定国来说是一件好事,他本来已失了昆明,奉着永历帝无路可走的时候,得到了缓气了,他自然要恢复自己的云南和贵州二省。
张必武这方面也是解除了危险,蒙古的铁骑也退出了,清军也是在收缩着,他得到了娘子关和井陉之地,那么他就能截断对方向山西的进军,就连原本是硕塞所屯防的蔚州,张必武也派兵前去占据了。
张必武要的就是扼住由燕入晋之地,而且方便他以后能入晋做好准备。
张必武就是大摆宴席以欢迎岳志成和夏完淳以及熊纵横的回来。张必武还真是屡次向岳志成敬酒,以感谢他做出了这一件事,得已度过难关。
还别说,岳志成真的有点飘飘然了,他毕竟才是三十多岁的人,一得到奉承,总会有些不能自己的嘛。
岳志成还曾向张必武表示不好意思,用了他六万两白银,白花花的银子啊!当初弘光政权来向满清议和的时候,就是用了十万两白银,明朝一年全国的赋税才是几百万两。
如今一次姓就花了张必武的六万两白银,他的豫、晋二省因为战争的残破,不可能征收重税,这六万两白银几乎等同于一年的税收了。
张必武摇头了,他根本就不在意,虽然花的钱是多了,可是能成今天的效果,保住了一切,那就可以了!
以前张必武救过李过等大顺军,共进退的时候,李过还给了张必武是白银二十万两,黄金十万两,乖乖,这可是大手笔!怎么说,李自成攻进燕京,催饷,他有的是钱,给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多了,可实际上还是觉得少呢!
张必武在经过这么多次,钱也是用得七七八八的,如今他也不是算有钱,他还要买大炮,还要养军,同时也要制造鸟铳、火炮,哪一样不是要钱啊?
给出十万两白银,还说不够就尽管要,也算是张必武难能可贵了。当然张必武心态很好,他就等于没有敲诈李建泰。
张必武看着退还的四万两白银,他也算是安心了,本来还以为会继续给,现在不用了,还有残余算是好事一桩。
张必武还是大方的,说:“志成啊,你帮我办好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又立下这么大的一件功!余下的四万两白银就全是你的啦!我还要封你为总兵之职!希望你能在抗清的事业上多有建树!”
岳志成是一阵的激动呢!真没想到啊,张必武会这么大方,就把这些银子全给了他!可真是难得啊!
禤建豪在旁说了:“主公真有汉高祖予金陈平施反间计以害范增的雄风!以信任陈平啊!”
“汉高祖?”岳志成不由是看着张必武,心中又是多了一份敬佩,他还真认可了,禤建豪的汉高祖说法。
只是张必武又故作悲哀的样子,说:“我们演出了这一出戏,虽然解了各自的大难,不过有一点,张献忠设在燕京的情报组织,一定会受到严密的监视,现在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破坏,那是没有让满清发现,如今已引起了满清的注意!多尔衮不是崇祯,加上皇太极时起,满清就极重视情报工作,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除掉的!那样就危险了!”
岳志成说:“我已经令人转移了,况且张能弟、张化龙也是一个个的能手!他们又怎么会轻易地就被侦破了呢?不会有事的!先帝这么有能耐,一定事先想好怎么预防的,不会有事的!”
张必武笑了,用力地摇头,说:“满清在入关已来的原则就是既用汉人,又防着汉人。经此一件事,他们还会不更防着汉人吗?汉人想做事就没以前那么容易了!我们这一出就是敲山震虎啊!”
岳志成还真是有些害怕了,不过他随之一笑,说:“不要紧!先帝已是做好了一个大大的伏笔!当初李自成能破燕京,这个伏笔还是能做到贡献的!哈哈!”
“大大的伏笔?李自成能破燕京,也是做到贡献的?这么说来,这是天字号了,不到非不得已,是不会动用的!好个张献忠啊,我看他比曹艹罗汝成还要狡猾呢!”张必武在心中嘀咕起来了。
是的!这将会对张必武有帮助的,他也就沉默不再作声了。
岳志成这一晚是喝得酩酊大醉的,张必武让人在府上准备好了一间上房,就让他住在这里。当然是要对他好好地款待了,一是立功,二是也想得到张献忠的宝藏。
岳志成已表示将对张必武效忠,只是他还多少留了个心眼,他还不会把张献忠的宝藏的藏宝图交出来。他还想等等看呢!
岳志成经过这一件事之后,对张必武自是心悦诚服的,只是还想再多看看,是不是能把宝藏交给张必武。
就在这时,云南告急!贵州已失的情况下,永历帝当然会焦急,他能倚仗的除了李定国之外,自然就只有张必武了!
他当然要急忙派使者前往张必武处,求张必武出兵!当然求还怕求不来,还得用方式方法才行呢!
张必武还是个威武侯,比不上李定国的晋王,和孙可望的秦王,按说张必武是老功勋了,而且所管辖的地盘比孙可望以及李定国还要大,却不能得到比他们还要高的爵位。
原因是这样的一、张必武在崇祯时就是不怎么听崇祯的命令,那就留下了他不听命的印象,永历自然是不能相信张必武。
二、张必武在崇祯时就与李自成有扯不清,理不了的关系,有不忠之念。就算是现在大顺归降了永历,永历还是不能放心大顺军的,对张必武和大顺军心中有提防。
三、有马吉翔等在永历的跟前不断地说张必武的坏话,马吉翔等都是受到了满清的收买。这样前提之下永历更不会对张必武有信任。相反还会认为张必武不过是借着复明的旗帜,心中并不忠于明室呢!
四、永历政权也奈何不了张必武的势力,不说路途遥远,且说兵力上,就跟不上张必武。
这就是张必武爵位比新降的孙可望、李定国等还要低的原因了。
既然这么不信任地,为什么现在永历帝还派瞿式耜来封张必武为王呢?
毕竟如今永历政权经历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召张必武前来救驾不行啊!封张必武为齐王,总督河南、山西、山东三省,为三省总督!且慢!山东还不在张必武的势力范围之内啊!而且封张必武为齐王,就是想让张必武占领齐地吧?
是的!没有错!既然封你张必武为齐王还让你节制山东,那自然就是希望张必武出兵攻击山东。
如今张必武已盘踞于河南和山西,直接威胁到燕京,成了满清的腹心大患。满清恨不得将张必武除之后快。
要是你张必武还想再取山东,那就是截断了满清与江南的联系,形成对燕京的合围之势,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张必武向着山东和燕京的进军,势必要引起清军的注意,清军就只能是先与张必武激战,再来理会云贵二省了。似此,等同于为永历帝解了围,可以说永历帝封齐王,用意很深啊!
张必武自然明白,他由一个堠卒升到了现在的齐王地位,其中经历了千辛万苦啊!百战之下,才获得的。
虽说被封为王,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不过张必武现在可不想大摆宴席啊,他要做出一副听命了,就得立即实行的样子来。
于是,张必武便是下令由周遇吉、曹变蛟、黄起三员虎将起兵分作三路以攻击向燕京。
张必武知道这三路人马并不能对敌形成多大的伤害,要想有发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只是瞿式耜在此,又有封为王的圣谕,张必武又怎么能不出兵呢?
瞿式耜对此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听闻了张必武使用了计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