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好井陉县的逃官与硕塞的斥侯相相会了,由斥侯带到了硕塞的跟前,硕塞一听,他就知道张必武军并没有入,相反是要从背面出击,以求能破掉娘子关。
要是现在忽然向张必武军的后面发动攻击,他们并没有提防是能取得胜利的。
硕塞加紧了派兵前行,忽然间,他在行军中,猛然是一心惊,感受到害怕了,要是这是计的话,怎么办啊?而且万全之策就是与已经向娘子关挺进的何洛会大军会合,互相策应,要是他独自进兵,吃了败仗,损兵折将,更伤其势,娘子关处的防守则是更难了。
硕塞一想到这的时候,他就不敢乱做了,他决定稳中求胜,他另遣一军前往,要是没事,他的大军随后就至,要是有事,他就立即撤退,以保住实力,坐等何洛会的到来。
硕塞更是要派人去联系何洛会,以求能共同进退,幸好他的人迟了一步,要是早一点的话,张必武的计策也就不能成功了。
正是硕塞的这一表现,令他逃过了一劫。因为张必武已经是率领一支军偷偷地到达了,他要对何洛会进行伏击。
何洛会在率军前来的时候,有从井陉和鹿泉逃得姓命的人来见了向他报告了此二地失守的消息。娘子关危急,井陉关也危险了,硕塞的人马已迅速地进击井陉了,要是能赶到与硕塞一同合击的话,就能扭转战局了。
何洛会认为这个意见是对的,他便是直接地驱马紧急地向着井陉县而去,却不知道一军已然埋伏在这里,等候着他呢!
“杀啊!”伏兵四起,全都杀向了何洛会。何洛会傻了,他大叫:“退!全军后退!”
但见他的骑兵在后退的时候,纷纷地坠入了陷马坑内,一个又一个的死于非命。
张必武的大纛旗已是迎风招展起来了,这是在告诉何洛会——他张必武来了!
何洛会明白中伏,只能是先逃得姓命再做计较了,他可不敢与张必武接战,而卢象升又从另一面杀来,卢象升没有进入井陉县城为的就是与张必武合兵一处以杀败何洛会。
曾经是皇太极侍卫,称为“墨尔根”的猛将李国翰被困于了垓下,鸟铳手则是对他不断地进行射击呢,李国翰连中数枪,他倒于了地上,随之一群的人冲上去,立即把李国翰给生擒了。
李国翰的两个儿子海尔图、桑额取的是胡名,并没有用回他们的李姓以及汉名。这两个兔崽子见到父亲有难,居然没有去救,反而是先顾着自己逃难了!真是背祖忘宗之徒!
何洛会眼看着没有退路,他就只能是被击杀的时候,有一支军从刺斜里杀出,这一支军正是硕塞的,硕塞当初只是派出一支偏师来救井陉县,他逃过了全军覆灭的厄运,此时恰好是助了何洛会一臂之力呢!
“杀啊!何大人,我来了!”硕塞的旗帜在迎风招展着,何洛会一见,他大喜,立即是让本部人马往硕塞的方向靠拢。
张必武不由惊讶了,居然杀出了这样的一支生力军,要没有这多事的一支军,何洛会的人头早就取下来了!这一支军又是从哪里杀出来的?怎么就没有侦察到呢?
可如今的形势,张必武想要消灭何洛会又是困难的,难以拦阻住何洛会与硕塞的人马。
张必武便决定,任由他们离开吧,如今能大败何洛会,也算是挫了清军的锐气,取得了战果,就能与南方的李定国相会同,以促使李定国再继续扩大战果,那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可惜了,郑成功和张煌言因为前段时间受到重创,他们暂时就不能再策应了。
何洛会和硕塞会合在一起了,两人也不理什么李国翰了,二人只顾自己,先逃出去以会见多尔衮,再另寻他计以灭张必武了。
张必武不理会他们,现在他想的是要急忙回师娘子关,想必娘子关已是取得了一场大捷,要是成功的话,就能夺取娘子关了。
李国翰和祖泽润被押到了张必武的跟前,祖泽润是祖大寿的长子,与吴三桂是表亲。如今他愿意投降了,作为祖大寿的儿子,能投降,是一件好事!
而且张必武还想着吴三桂不乱动,或者是以后拉拢吴三桂还得利用祖泽润呢!
第三十二章破娘子关
祖大寿在皇太极时得到礼遇,却一直被满清提防着,现在他的长子祖泽润已降,那么就能带动更多的汉人在满清中的待遇不利,至关重要啊!满清不能善用汉人,失败就会到来了。
张必武这才亲自去扶起了祖泽润,说:“祖将军请起!当初你们父子为国守边疆,迫不得已才投降了!本侯多年前还前往松锦要解救令父子啊,恨不能解锦州之围,常常怀恨在心!就知祖将军是身在胡营心在汉的!现在回归我们汉人,为了恢复大明,我当然是欢迎啊!有你这员猛将对我们来说是如虎添翼啊!”
祖泽润看着张必武,没想到张必武没有处罚他,反而是对他如此重视,听到的更是让他惊讶呢!
张必武说的是:“我任命祖将军为山西总兵!祖将军,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只要我越重视你,重用你,你的父亲祖老将军在燕京就越安全!毕竟多尔衮知道我是在争取投降他们满清的汉人之心,他就得稳满人之心!放心你们全家不会有事的!”
张必武想的可不仅仅是这个,最为重要的是李定国光复了湖南、广西让南方震动,南方有不保的危险,在蜀地的吴三桂就成了关键,在此时刻,多尔衮是不会杀死吴三桂的亲舅舅祖大寿及其一家的。
祖泽润是不断地叩头,说:“谢谢侯爷!其实我一直想着再度回归汉人之中,为汉军而战!包括我父亲也是这么想的!”
张必武便让祖泽润下去了,所俘虏的祖泽润部军兵一律还给他,仍然交予他统率。
张必武看着他便说:“李国翰啊,你与图赖都是同在皇太极的殿下为臣,如今我要你帮我破了娘子关,怎么样?”
李国翰还真是倔强啊,他把头扭向了另一边,说:“张必武,你不要再做这种狂妄的打算了!我宁愿一死,也不会帮你破掉娘子关的!”
张必武没有出声,他便是将手一挥,先把李国翰给收押,以后要借他的一颗头颅斩于多尔衮的主力清军之前,好挫挫多尔衮军的锐气。
张必武留下卢象升等扼守井陉和获鹿二县,他自己带兵往娘子关的后方而去,他接到了一个消息。
罗洛宏见到张必武率军远去,多尔衮起大军来援并且以何洛会为先锋,北方的硕塞也率军南下同援,张必武率军去对敌的消息一传来,他便想率张必武军分开,兵力分散的时候,偷袭,从而捉住一些以前骂他,以及他父亲岳托的人好手刃。
图赖是不断地劝说罗洛宏,想要让罗洛宏打消主意,可罗洛宏又怎么听图赖的呢?
最终罗洛宏还是乘图赖不注意,他带私兵出去了,图赖知道之后,已无法阻止了。结果可想而知,罗洛宏自然是被打得大败了,要不是有图赖救应,把罗洛宏给救回去的话,罗洛宏早就死在关外了。
罗洛宏出关与战不利,这样就令得娘子关的兵力受损。且在娘子关外的张必武军就有十门红夷大炮,当张必武军又出现在了娘子关的背面,对娘子关形成两面夹击之势,那么就难支吾的。
尤其是张必武把李国翰等一帮人推到了关城下,并且对着城上说,多尔衮所率领的主力军被消灭了。
尤其是投降了的祖泽润在前面不断地说着,大败的消息,那样更加地动摇了娘子关的守兵,他们知道一旦援军不来,娘子关还怎么守得住啊?
不止如此,满清的皇室如:努尔哈赤的第六子爱新觉罗。塔拜的儿子额尔岱,努尔哈赤的第九子爱新觉罗。巴布泰的儿子明聆、祜锡禄,都在关下劝说罗洛宏早曰投降呢。
身为皇室成员都投降了张必武,他们是在多铎率领十万大军追赶张必武被洪水所困时,投降的,张必武把他们拉出来以劝罗洛宏和图赖的原因就是尽可能地瓦解守军的斗志,利于破城。
张必武的计策成功了,守兵们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他们纷纷低声细语:“看看啊!就连皇室的都降了,我们为什么不能降啊?张必武对于投降的人都不加害的!投降才是保命的最好方法啊!”
图赖明知此关是难以守把了,可是他还在拼了命地指挥人马来抵挡,同样的罗洛宏也是在拼命呢!
图赖过来对罗洛宏对说:“王爷,你还是快点突围出去吧!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而我死就死吧!毕竟我也想到地下去服侍先帝啊!”图赖说的是真心话,他对皇太极的忠心无人能及,想到地下以服侍皇太极,他是早有打算了。
还别说罗洛宏真是个汉子:“图赖啊,我身为爱新觉罗家的一员,我怎么能弃你不顾而逃呢?我与你同时受命以守娘子关阻止张必武的东侵,如今此关危险,要做的就是一起死!以全忠名!我不能对不起,阵亡于济南的父亲!更不能辱没我爱新觉罗家!”
图赖听到这,明白了,他笑了,说:“好的!王爷,我们各自去抵挡敌军的进攻吧!”
一说完,图赖和罗洛宏就各行其是了。罗洛宏往前,他见到了三个汉兵已冲了上来,他冷笑一声,大叫:“来得好!”
他奔向了三个汉兵,先是一撞就撞倒一个,其他两个汉兵的刀在他的身边弄影子,可却没有能击中他,“咣啷”的响声,刀是落地了。
一个汉兵看着掉在地上的刀,罗洛宏的大棒就一棒打下来,打得他头破血流。
另一个汉兵则是上前来了,可罗洛宏就像是长了眼睛一般,用棒往后一捅,正中了汉兵随之是倒于地上了。
而刚才被撞倒的则是扑上来了,他一把就紧紧地抱住了罗洛宏,他大叫:“杀死他!他是敌方的大将!”
“放手!”汉兵既然抱住了罗洛宏,说什么也不会放手的。“好!你不放手!”罗洛宏火了,他拔出了佩刀,他的刀锋利无匹,只要一捅汉兵必死。
而这时,罗洛宏的亲将也来了,他是用大刀一砍就把汉兵的手给砍了下来。此时,在下面的汉兵早就端着鸟铳瞄准了,发射!
“嘭嘭”的射击而来,罗洛宏刚把汉兵的尸体给解下来,他当然是不能提防了。
而他的亲将就要为他而死了,横拦在罗洛宏的身前,挡下了好几颗子弹。就算如此,罗洛宏还是中弹了,他握刀的手也握不稳了,他立即是直挺挺地倒下了。
“我不能就这么倒下!战斗!”罗洛宏还想挣扎着再战,他听到爬墙的声响,就知道汉兵大量地攀登上来了。
“王爷!”有人也同时跑到了罗洛宏身边以查看罗洛宏的情况。“卟登”的声响,一个又一个的登上了城头。
还有其他已经是登上城头的人也奔向这里来了,只听见他们的叫声:“在这里!快点过来!要把他们给抓住!”
“保住王爷,快走!”亲兵亲将们是立即扯起了罗洛宏要带他一同离开呢!
罗洛宏则是大叫:“不要理我!我要杀敌!杀了我!”他的喊声没有用,他的部下们并没有听从他的话,还是带着他快走。
“嗖嗖嗖”,箭矢不断地射来,就连枪也是不断对他们进行射击呢!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人倒下。
“轰!轰轰!”红夷大炮也开火了!城墙上的断壁碎石不断地砸将下来,还簇拥着罗洛宏的亲兵有几个被落石等击中,随之是昏倒于地了。
“别想逃!”就在这当儿,四面八方的人都跳了出来,他们要截住罗洛宏的退路。
罗洛宏大叫:“杀了我!快!我绝对不能做俘虏!”身边的亲将见状,一咬牙,狠下心来,一刀就捅穿了罗洛宏的心脏。
罗洛宏这才是一笑,然后他闭上了眼睛。“投降!”汉兵对着亲兵和亲将叫着。
亲将冷笑一声,说:“岂有投降之理!”“嗖”的一下,寒光划过,他也倒于一片血泊之中了。而其他的人也跟着他一起自杀而死了。
罗洛宏死了,而图赖这一边也不好受,因为他见到了汉兵四面拥来,娘子关的缺口是越来越大,进入的汉兵是越来越多了。
此地已不能保守,这是没有疑问的一件事。图赖回到了他的居所里,在他的居所里供着皇太极的画像,还有牌位。
图赖在皇太极时是得到了重用的,自从多尔衮专政之后,他的权力就是直线下降,他在为了皇太极的子嗣能继位这一点上是表现十分活跃的,多尔衮当然对他忌惮。
如今派他来守娘子关,就是远放的意图也有防张必武的考虑。
在这个居室已是堆有了柴,只待点火就可以了。“皇上,臣来陪你了!在九泉之下,臣永远是你的狗奴才!生生世世做你的奴才!”图赖说着在不断地叩头着,把头都给叩出血来了。
他还是说出这一句话:“其实我对皇上您的死是有疑问的,我也为此搜索过证据,可惜啊!不能全部证明是不是多尔衮所为!唉!不过现在……”
第三十三章孙可望欺主
图赖知道事值大清入关尚未一统天下之时,不能掀翻多尔衮,这样满清会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就算皇太极真是多尔衮所害的,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揭穿多尔衮。这就是为什么图赖会一直隐忍的原因。
图赖随之是点燃了柴,让火哗哗地烧着。他在火海中最后是声嘶力竭地大叫:“太宗皇帝,奴才来了!”
张必武带军杀到,他已听说了图赖葬身于火海中的消息,在以前张必武与图赖是有过交手的,本来还想擒获他的,可是现在办不到了。
张必武叹气了,说:“图赖,你我不枉交手过,你就好好地去吧!”
张必武随之下令,让人扑灭火势,其实也怕火势的蔓延,同时,他也想图赖的尸体给扛出来,从而予以安葬呢。哪怕是敌人,多少也会对他有敬意的。
士兵在扑灭火势,发现了图赖的尸体,已成了黑炭一般,并且整理的时候,发现了还有没烧尽的布帛,这是密藏着的。上面写有字,是用满文写就的。
张必武便是把布帛给展开,让懂满文的人来翻译出来。
张必武一听翻译出来的内容后,不由是一喜:“多尔衮害死皇太极!”哈哈!张必武笑了,看来图赖,包括满清内部都有不少的人对于皇太极的忽然暴毙是存有极大疑问的,要是真能查出真相以证明多尔衮害死皇太极的话,对于满清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
整个抗清形势就会变得有利起来!满清内部会出现很大的转变,会有人起兵来讨伐多尔衮,从而一分为二。
真到那个时候,得利最多的就是张必武他们!张必武当然是想要完成这一件事。
只是可惜了,要是图赖这一把火不放的话,他就能捡现成的,得到很多图赖收拾来的情报和证据了。
张必武下令:“给我继续找!看看能不能再找得更多的这种东西!哪怕是把这里给我翻个底朝天,也得找!”
“是!”士兵们见到张必武的样子,就立即去执行命令,士兵们是翻来覆去的,仔仔细细,不放过一点点的蛛丝马迹。
幸好辛苦是有回报的,这不,士兵们找到了两张残布帛,有人把此交给了张必武。懂满文的再给张必武翻译布帛里写的内容:“从尸体上来看,我猜测皇上临死前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会不会是庄妃……”
另一张上写的是:“皇上本来向各大臣嘱托,让庄妃陪葬的,可是后来却不了了之了!其中必大有缘故!与多尔衮……”
布帛上后面的内容张必武猜得出,庄妃不被陪葬,这是与多尔衮脱不了干系,当然当初也是大玉儿的聪明,才让她逃过了一劫。
张必武暂时把这些东西给收起来,以后会用得着的。张必武的心情好多了,他高兴的不是夺得娘子关,则是有了这些能致多尔衮于死地的好东西。
张必武既然已经是得到了娘子关等处,他就留下五百人在此把守,然后自提大军前去迎击多尔衮,就在井陉之地与多尔衮进行一场大战。
娘子关失守,井陉关以及获鹿和井陉二县失守的消息早有人火速地去报知多尔衮了。
多尔衮不由是停住了,何洛会和硕塞都来向他请罪了。多尔衮看着他俩,什么话也没有说,他在想着该如何应敌。
多尔衮想到一点,如今的李定国势大,且张必武又杀败了硕塞和何洛会,就连娘子关也失守了,罗洛宏和图赖都殉国了。英亲王与李过等大战,讨不了便宜,怎么说,李定国与张必武这一边的胜利都是大大地鼓励了李过等人。
顾炎武等坐镇灵宝,还在不断地征调兵员要赴张必武的军中以效力呢。不止如此,协助李过的李岩和蔺养成等人也会随之一同回来助张必武一臂之力的,这不,得到了最新的消息,李过就让李岩等率领来援的三万人马迅速向着张必武靠拢以助张必武。
可以说,张必武的人马能得到大量地增强,何况顾炎武等在河南就像是起了萧何的作用一般,给张必武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和武器。
如今敌军势强,不能与他硬拼啊,而且又不知江南那一边的形势如何呢!还不如先屯于定州府以待时势,再做计较。
多尔衮便是下令大军在定州屯扎下来了,他没有进兵与张必武军会于井陉之地。
当然多尔衮可不会傻傻地只是在等待,他为了提防张必武会破掉娘子关从而对满清造成很大的威胁,他就暗伏了一支军,这一支军将会令得张必武的危险陟然间增大。
是的!山西的最北边,大同一带,在这里,张必武是要承受着极大的防守压力,毕竟大同直面着蒙古,是茫茫的大草原。
明末之后,大同附近的长城早已残破不堪了。而且清军也曾有过好几次从这里进入塞内,似此,蒙古铁骑想要从此进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多年来晋北一带的长城都没有能修缮到,毕竟大乱之世,谁还有心思去修啊?这就等于是开着门等贼入家。似此,张必武的防守压力又岂会不大?
多尔衮一直没有动用蒙古人,就是想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以打得张必武措手不及。他要做的就是等待李定国和孙可望狗咬狗的消息传来,那就是满清反击的最佳时机了!
李定国听闻了张必武已经是在北直隶之地与多尔衮对峙了,要是他再北伐的话,那么就能成功,不说什么,最起码要恢复明朝的半壁江山,只要明朝一半江山恢复了,再与山西、河南、陕西的联成一片,整个抗清形势变得明朗,把清军驱遂出关,甚至消灭满清克复辽东也是可以的。
李定国一再地给郑成功去信,希望郑成功立即起兵,因为天气的原因,郑成功是爽约了,毕竟郑成功是想要靠水师北上到南京,天气不好,他的水师在水上就会遭受到危险,加上他多次联合作战,被清军打得大败,实力也有所损失,不敢乱动了。
史可法和黄得功的人马合起来才是一万多人,他们就算是北上,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只与清军一接战,很快就败下阵来,只好是回去,以休整。
李定国要北伐,最少都要恢复明朝的半壁江山,孙可望急了!真如此的话,他以后的地位不就得让李定国给夺了去吗?
孙可望想到自在张献忠帐下时,他与李定国就是不和,而且他们还经常起冲突呢!都是人劝止下的,不然早就兵戎相见了。
孙可望什么也不理了,他在先前不是密令冯双礼听从他的命令吗?当初李定国与黄起一同截击尼堪之时,冯双礼就是听从了孙可望的命令,没有进军,致使马进忠也跟着逃脱,如此一来,不能扩大战果,尽可能地消灭清军。
孙可望居然还向冯双礼下达了袭击李定国,或擒或杀死李定国的命令,冯双礼是大西军旧将,张献忠指定孙可望为继承人,况且现在孙可望还挟永历帝为傀儡以令诸侯,他不能不听孙可望的。
冯双礼对李定国进行了袭击,李定国在尼堪之事时,他就对冯双礼和孙可望做了提防,你冯双礼的偷袭又怎么能成功呢?反而被李定国打得大败,冯双礼最后只好是投降了李定国。
李定国决定扩大战果,他兵发广东,实现先复大明半壁江山的目标。孙可望还逼迫永历帝给李定国去书,让他立即班师回朝,李定国一眼就看出了是孙可望的计策,他才不会中计呢!还是继续北伐,给永历帝回书,他要克复南京,以迎永历帝到南京。
就算孙可望再怎么想阻挠,他也难以成功了,他唯有把气全发在了永历帝的身上,最为主要的是说,你永历帝不过是个傀儡,没有我孙可望,你什么也不是!你是个废物,是个饭桶,你的诏书居然连李定国也召不回来,真是可恶至极啊!
孙可望甚至于给猪食给永历帝,不但不把永历帝当成皇帝来服侍,甚至还连人都看不起。
可以说,永历帝在贵州的安龙府过着非人的生活,一点也不与他皇帝的身份相符嘛,政不由己,哪怕是吃的,穿的也不好,派人前往向秦王一阵阵的哀求,不但得不到一丁点的施舍,得到的却是一阵阵的奚落呢!
永历帝又怎么能不气?怎么不恼?只能是空以泪来沾衣襟罢了。
就在这时,十八君子见状,他们急君父之难,他们要想办法以讨平乱臣贼子孙可望。
最后的最能倚靠的除了李定国之外,别无他人,毕竟张必武还远在北直隶与敌酋多尔衮对峙呢,**不了,也远水救不了近火。
最主要的对象是李定国,就算如此还是给了一封密诏给张必武,给李定国的是一封血诏,以速召李定国回安龙剪除孙可望,不让永历帝受辱。
这不是胡闹吗?虽说你们这些大臣是一心为君父的,包括你永历帝也是想着摆脱耻辱,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受辱,这是对的,可也有一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啊!
你永历要是再忍受这些耻辱一段时间,好让李定国和张必武等把抗清形势进一步地推动,让满清缓不过气来,不说恢复南方的半壁江山,就是先恢复广东和福建之地,与郑成功、张煌言、史可法、黄得功等联成一片,可共进退,那对于战略上的纵深是非常有利的。
张必武在北方也死拖住多尔衮,让满清的兵力为了保卫首都不能大调,那也是好事的。蜀地的吴三桂也会被困死,最终只能是投入抗清怀抱之中。要是造成这样的格局,天下大势未可知啊!
可惜啊,永历只顾了眼前的一时耻辱,他真的没有先祖朱元璋的英武,更没有朱棣夏天抱盖被子抱火炉,睡猪圈装疯卖傻,以待时机起,发动靖难之役,从而夺得王位的隐忍。
故永历帝想恢复明朝,最终也只能是画饼啊!
此书已是辗转地送到了张必武的手中,这是八百里飞急,因为广西、湖广之地已落入了抗清势力之中,所以直达河南,再到井陉的张必武手中也不是一件难事呢。
张必武看着信,他在叹气了,说:“唉!皇上啊皇上,你怎么能出此昏招!居然是叫我撤军?还让我带领大军千里奔赴贵州的安龙府以救你?你还给李定国和郑成功等下诏了!唉!郑成功等是去不了,只是李定国一定会放弃在广东取得的战果,火速地回归贵州。似此,北伐就成画饼了!取得的成就一切作空!”
张必武看着这诏书是气得直跺脚的,他心里那个火啊!一是恨永历帝,包括南明诸臣不懂如今的形势是什么最重要,没有隐忍之能,无辅国大才,空让大将纵有冲天志,百胜才能也一切付诸东流。
使者说:“侯爷,宁宇将军得到的可是血诏啊!他会火速进军的,请你善保此地之后再进军吧!”
张必武摆摆手让人招待使者,让张必武退军?就怕张必武一退军的话,多尔衮会乘势杀来,不止如此,山西外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铁骑早已是亮刀在手了,他们铁骑一南下,残破的长城挡不住,张必武的大军一退到山西境内,就会遭受到多尔衮与蒙古铁骑的两面夹击,大败是必然的。
要是张必武不回军的话,他就要遭受到不忠于明朝的骂名了,当初他进兵时,还剿灭了李成栋时,不也是有了骂名吗?如今再受这一举动,他的不忠之名就戴定了。
张必武只能是派一支偏师前往以贵州,千里之外啊,到的话,事情早就完了!
更有一点,孙可望手握重兵,如今李定国回师讨伐孙可望,是祸起萧墙,不管谁胜谁负,都是抗清势力的受损。
要是能让孙可望打消念头,不再虐待永历帝,大家暂时地相安无事,只须等到对清的一役取得更大的成果之时,再撕破脸皮也不用焦急。
第三十四章李定国败孙可望
张必武想的这一点,他知道很难实现,要是他再写一封信去劝孙可望的话,以后就真有他不忠于永历,他打着明朝,恢复明朝旗号就站不住脚了,号召力也大减了!不会像今天他得到这么多帮助了。
这些情况综合起来,真是让张必武为难啊!出兵救永历难,不救也难!唉!
张必武无奈说:“李定国一定会从广东撤离而西返贵州安龙府的!我就不能去了!我只能是派一支人马前往!我到底派谁呢?”
卢象升出声了:“还是由我去吧!我怎么说以前也是大明的大臣,要是我去的话,是说得过去的!这里的兵马一个也不能动!我去见忠清他们,让他们拨出练勇一万多让我带走。我想就算我怎么急行军,当我到达湖广或者是广西之时,李定国就已到了安龙府了,真不希望李定国与孙可望打起来啊!要是能劝解就好了!不过,难啊……”
张必武看着卢象升,一点头,说:“好吧!那我就派你去吧!”卢象升再一眯眼,说:“侯爷啊,要是你把公子也派去的话……”
张必武一听,他明白了,所谓的派独子逍遥去的原因,那就是表明自己绝对忠于大明皇帝,把唯一的儿子都派去参与平叛了。
然后自己不能走,就能大倒苦水,如今面对着敌酋多尔衮的大兵压境,身为封疆大吏就得以为国家保卫国土为要务,既要保住国土也当急君父之忧。当先破清军,再另行以主力大举南下讨逆。
这个戏演好了,张必武还得再派人送一封信给李定国,希望李定国不至于会与孙可望大战,大家各自退让。
想法是好的,现实就未必会如意了,很简单的一件事,孙可望一旦非要致李定国于死地不可,李定国不反抗,等着让孙可望杀死不成?
张必武是派探子以继续探听孙可望与李定国的情况,同时,他接到了李岩和蔺养成已经是率军回来,就快到达军中的消息。
张必武不想让李岩与蔺养成等三万人马到他这里,下令让他们转而北上到达大同一带以提防着蒙古的入侵,修筑防御措施,不可能是以片来防守,毕竟兵力不足,能做到的就是以点来提防。重点区域一定严密地防守,以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想必多尔衮也不会主动地挑衅,是要把李定国离去之后空虚的广东广西给收取,从而与吴三桂联成一气。
没错!如张必武所料,洪承畴一听说李定国撤军回返贵州安龙府,他就迅速地出兵以夺取这些地盘了。同时,吴三桂也会积极地与洪承畴等靠拢,似此,还是把所有的抗清势力给隔离开来,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