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宫无妃全文番外-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白的棋子,楚河汉界,端看高手如何翻云覆雨。

又不止如此,陛下,可是掌控着国家机器,天下兵马!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现在,己方和陛下的势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又或许是不堪一击。

要怎么做,真的需要费一番功夫。

否则,神殿就会彻底覆灭,永远没有复兴的机会了。

“上人,你马上着手,联络外面的势力。我召集神殿元老,商议此事。”

“是!”

争锋相对2

神殿的元老,总共还有三人,除了阿当祭司,另外两名老迈者,都许久不问世事,只一味清修了。现在,那二人都还在闭关期间,要半月后方出关。

出关后,又会掀起什么腥风血雨呢?

拉法上人非常慎重:“大祭司,那两位?”

他是怀疑的,那两位长老,性子淡然,天天清修,修来世,会不会参与此事还值得商榷。

他比了个手势:“如果不行的话……”

然后,看着大祭司的神色,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大祭司摸摸自己项上的骨头项链,看看黑黝黝的苍穹。此时,已经不是诸神的黄昏,而是诸神的黑夜了——是否能够迎来天明,成败在此一举。

御书房,陛下密诏通灵道长和太子。

罗迦权衡再三,还是把王肃摒弃在外了,毕竟是太过隐秘的“家事”,他不愿意让任何外人参与。

通灵道长本是准备祭祀之后就返回北武当的,现在才知道,根本走不得了。太子神色也很紧张。

罗迦背负双手:“朕今天找你们,是有要事相商。”

二人心知肚明,只等陛下命令。

罗迦开门见山,半点也不拐弯抹角,“这次祭祀上,你们也看到了,大祭司突然现身,而且和阿当祭司一起,谋查皇后的身份,朕深感不安,必然有人做了什么手脚,在酝酿什么大的阴谋……”

“朕最初也认为,大祭司是仅仅出于对皇后身份的猜测。但是,现在细细想来,皇后的身份,只是他们的一个借口而已。他们真正的目标,在于朕!他们真正要对付的,是朕!”

陛下此话一出,太子不由得浑身冷汗。细细一想,的确,大祭司何必揪着一个女人的身份不放?相对强大的皇权,就算有所察觉,一般人也是不敢锊虎须的。

“从皇后身上做文章,然后对付朕,你们想,这是什么人才敢有的阴谋?”

争锋相对3

“从皇后身上做文章,然后对付朕,你们想,这是什么人才敢有的阴谋?”

太子小心翼翼的:“父皇,是不是有所察觉?”

“他们在暗处!朕也是最近才想到的。”

大祭司在祭祀上,那一番试探,北国贵族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父皇,儿臣一直觉得乙浑这个老鬼有问题。”

“乙浑是墙头草,不足为惧。”

“尚书陆丽,值得信任。”

罗迦点点头:“但是,大祭司肯定暗中在布置了!”

太子和通灵道长对视一眼,这样的后果,他们二人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纵然是陛下,只要皇后的身份泄露,又怎么敌得过强大的舆论和道德压力?到时,北国排山倒海的民众舆论,是会摧毁一个国家的政权基石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算武力镇压,但是,中上层的信徒,也会趁机起事,那样,根本无法遏制。

陛下自己的统制,已经危在旦夕。

太子目中露出一丝狠色:“父皇,当务之急,应该解决掉一切障碍……”

通灵道长急忙摆手:“殿下,不可!现在不是流血的时候!”

这个问题,太子也想过许多次了,就在祭祀的现场,他就已经完全察觉了那样的紧张氛围,现在,除了武力,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罗迦看着通灵道长:“道长,你有何计策?”

通灵道长缓缓道:“在南朝的历史上,几次有过大的政教纷争,秦始皇的时候,为了不让书生、各教派思想扰乱新兴的秦朝,就使用暴力,焚书坑儒,将当时的一切读书人,神教人员,全部消灭!此举实乃不妥,真是遗臭万年!后来,汉朝的时候,干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的思想,取代了一切诸子百家。就拿这近百年的南朝来说,各个更迭的朝代,有的尊崇佛教,有的尊崇道教,但是,也有大规模的灭佛行动,道教也时常被压制……”

争锋相对4

太子对这些情况并不了解,听得十分认真。

通灵道长说:“其实,陛下你还记得么?高祖也有过一次灭佛行动……”

罗迦来了兴趣,追问道:“如何个灭佛运动?”

“高祖时候,有一次长安发生兵变,高祖亲自领兵亲征,部队在长安不远的地方驻营,附近有个佛寺,兵士们没事时,到寺里看玩,发现寺里有很多刀枪甲盾,回来就给他们的军官讲,这军官去看了确实如此,于是报到高祖那里,高祖下令搜查。这一搜可不得了,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长安叛军的往来信件等,更有甚者是还搜出多个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乐的年青妇女。高祖大怒,下令毁长安一切佛像胡经,凡暗藏武器淫乐妇女的,无论老少一律活埋击杀。其余罚为奴。并召令四方用长安之法,自此北国境内寺不复存……”

这次历史,年代久远,罗迦还真不太清楚。也正是因此,佛教还没来得及在北国落地生根,便被灭了,才导致了神殿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止高祖如此,南朝也有政教的争斗在一次灭佛运动中,一个南朝皇帝曾经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10分之1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佛家的力量太大的时候,开支太大,威胁到了南朝的统治,皇帝们便痛下杀手,捣毁佛寺,禁绝僧尼。贫道认为,这些都是过犹不及……”

罗迦听得非常认真,特别是后面这个例子,对于北国的情况很有参考价值。因为二者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那依道长的看法,如何是好?”

“贫道认为,要解决我北国的问题,从根本上,应该大力提倡儒学,引进科举,开设太学,北国人民有了学识,便会认识到大神教义,并不是那么可信的……”

太子微微吃惊,他还以为通灵道长会趁机提出用道教来取代神教,不料,通灵道长提出的却是兴儒学。

针锋相对5

通灵道长看着他吃惊的表情,微笑道:“先师在南朝受到迫害,对南朝彻底失望,才逃到北国,从此,在这里生根落脚,创建北武当,多蒙先帝厚待,北武当渐成规模。到贫道这一代,深受陛下器重,厚恩无以为报。贫道何尝不希望道教在我北国发扬光大?但是,教派的意义,在于民众真正的信仰,而不是强迫去执行。现在,我北武当,也完全是北国子民了,根本没有什么南北之分,其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国家的稳定。现在要解决最关键的问题,用道教是行不通的,也不能快速凑效。贫道认为,唯有儒学,才能真正长远解决问题。以儒治国,尊崇华夏衣冠……”

太子好生惊诧:“可是,正如道长所说,我们都是北国子民啊,这用南朝的儒学……”

“殿下,南北源流,皆出华夏。当初五胡乱华,有作为的刘氏匈奴,也要同化融合,重用读书人。反之,他的后世子孙大力压迫汉人,摒弃华夏儒学,很快就被推翻了。贫道认为,南朝不一定是正统,我北国也不一定是旁支!”

这一点,罗迦倒是深表赞同。

很久以来,他就在想这个问题了,凭什么南朝就是正统,北国就是旁支?

罗迦也因之,更是另眼相看,方知通灵道长此言却是出于公心,而非一己之私或者一教之私。

“陛下,不妨尽快扩大太学,广开言路,扩散典籍,无论是南人还是北人,只要到北国,只要户籍属于北国,那他便是北国的子民。和鲜卑、老贵族们一样,都是这个国家的人民,要一视同仁!因为,一个国家的划分,是以国籍来认定,而非是以民族来认定。再说,我北国自来就是各民族杂居融合,什么西凉,柔然,大夏,犬戎……等等人都有,难道他们就不是北国人了?只要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他们晋升的机会,扩大赋税范围,增加兵源,利国利民,有何不可?”

针锋相对6

罗迦点点头,这的确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是,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太子就问道:“可是,这需要相当长的一则时间,现在的太学,虽然从高祖就开始了,可是,只是一个点缀而已。南人根本没法进入中上层,只有寥寥几个下层官吏作为点缀。要扩大太学,要移风易俗,最快三五年,成规模,也许三五十年,或者上百年,可是,我们的问题是迫在眉睫,怎么来得及?……”

“殿下担忧的正是!”

通灵道长神色十分严肃:“现在的根源,在于大祭司有所察觉。我们根本等不了这么久!”

也无法用这样的大手笔去移风易俗!

“不,大祭司不是有所察觉……”罗迦肯定道,“大祭司绝对已经发现了皇后的身份,而且能肯定了!大祭司并非冒失之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把握的!他既然敢来皇宫辨认,就是有了十成的把握。皇后这次天纵机运,侥幸过关,可以说是祖先保佑……”

他现在都还在后怕,若是当时没有那一堆枯枝,大祭司和芳菲面对面了,那时,纵然长了一百张利嘴,也是搪塞不过去的。

幸甚至哉!

通灵道长却笑起来:“祸兮福在,福兮祸存;那一堆枯枝既然来得那么恰当,冥冥之中,就自有天意。大祭司当时不敢认,谁说他以后就敢确认了?”

罗迦眼前一亮:“道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通灵道长悠然道:“这天下酷肖的人多的是!也许,在某一个不知名的角落,有些人像你,像我,当然有些人,也可能像皇后。”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通灵道长不慌不忙地:“陌生人之间尚且可以酷肖,更何况亲戚之间。皇后,也是有兄弟姐妹的。当然就有人很酷肖她!陛下所需要的,是给皇后一个合情合理的身份……”

皇后的身份1

罗迦有些糊涂了:“道长的意思是?”

“贫道忘了告诉你……”通灵道长缓缓道,“先师早年在来到北国之前,曾经先去燕国游说燕王,对燕国的情形非常了解。在昔日的大燕故土,贫道也有一些古旧。燕王,不止一个女儿!”

罗迦当然知道燕王不止一个女儿。可是,这跟芳菲有什么关系?

“既然是姐妹!相貌酷肖,也不奇怪!”

罗迦彻底被囧住了。

通灵道长缓缓点头,一字一句:“皇后出自亡燕,亡燕并非只有她一个公主,而是有七八个甚至是十来个公主。陛下宫廷里,岂不是就有新雅和洁雅两位公主?”

“!!!!”

罗迦一直隐瞒芳菲的身份,除了圣处女公主这一身份,也有隐瞒大燕亡国公主的意思。立亡国之女为皇后,是会遭到激烈反对的。

“皇后既然有姐妹!圣处女公主就可以是她的姐妹!”

罗迦简直如醍醐灌顶,猛然清醒过来。

“贫道自从祭祀当日起,就绞尽脑汁,虽然这是个馊主意,可是,此外,贫道再也没有其他主意了。贫道认为,与其隐瞒皇后身份,不如大大方方公开!”

太子简直说不出话来。

罗迦也说不出话来。

“大不了,是个亡国之女被立为皇后,虽然不合祖制!但是,自古以来,立后也算皇帝家事,这一点,臣下就算有所不满,也无伤国体……汉武帝可以立卑贱歌女卫子夫为皇后,汉成帝可以立狐媚子赵飞燕为皇后,着名文景之治的文帝,生母博氏还是一个再婚妇人……所以说,皇后身份的卑贱与否,大家只可能一时议论,却构不成什么强有力的把柄!何况,陛下威望日隆,处理这点家事,当无任何问题……”

笼罩在头上的巨大的一层迷雾和阴影,就这样被剥开!

通灵道长说来轻巧,焉知不是他数个日夜,敏思苦想的结果?

皇后的身份2

罗迦和太子对视一眼,均感到又惊又喜。

这算釜底抽薪么?

承认皇后亡国公主的身份,总比她是神殿圣女的身份好。

她可以是圣女的姐姐,也可以是圣女的妹妹。姐妹之间,面容自然可以相似。

反正老燕王一家早就死了,死无对证,谁能知道呢?

“陛下,为此,你得确保,宫内外,再也没有其他皇后的故人!”

“这一点毫无问题!道长请放心,至于皇后的身份……”

通灵道长拦须一笑:“至于皇后的身份,陛下就交给贫道好了!贫道自会安排。陛下您所需要的是专心致志对付大祭司。”

“多谢道长解决难题!”罗迦长长地叹息一声,“道长,朕现在真是庆幸,所幸北国有你这样一个国师!”

“多谢陛下夸赞,贫道愧不敢打!”

太子松一口气。

罗迦也松一口气。

“陛下,皇后的身份只是一个极小的问题。贫道认为,若不揪出幕后的黑手,必将危及北国的江山,这才是天大的问题!”

幕后黑手,通风报讯,推波助澜,他肯定知道这一切的后果——间接的目的,便是要危及江山,血流成河,发动一场神权和王权的战争!

这样的罪魁祸首,不揪出来,就实在对不起他了!

罗迦神色凝重:“皇儿,你带一支人马,安排下去,全天候监控乙浑的一举一动,和他过从甚密的官员和姻亲,均不能放过!”

“是,父皇!”

太子心里也非常紧张,他在东宫,饱受多年林贤妃的威胁,岂能不联想到,如果父皇不保,覆巢之下无完卵,三皇子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也是攸关自己王位甚至人身安全的大事。

“道长,也烦请你再在平城呆些日子。”

“贫道遵命。贫道斗胆建议,陛下今年不要去北武当了。”

皇后的身份3

“贫道遵命。贫道斗胆建议,陛下今年不要去北武当了。”

罗迦沉思道:“的确,此事不解决,朕是不能离开平城。”

否则,一走,便会给敌人可趁之机。大臣们可以全迁去北武当,但是,大祭司可是不会去的。留下大祭司,谁知会发生什么?

在将暗处的敌人一锅端之前,决不能轻举妄动。

“道长,朕倒有个想法。”

“陛下有什么想法?”

“皇后那天跟朕谈起一件事情。道长也许有些兴趣。”

“陛下请讲。”

罗迦有些犹豫,但还是将那本古老的典籍翻开,翻到舜帝的画像:“皇后说,这是尧舜禹三大圣的舜帝。这个舜帝,道长看,可是跟我北国大神很类似?”

通灵道长第一次听说,吃了一惊。他赶紧接过一看,却不敢轻易下结论:“陛下,这个大神,在我们的传说里,应该是伏羲或者舜帝一系,决无疑惑!”

罗迦大喜:“果真?”

“果真!在南朝,很多典籍可以佐证!”

“依你之见,和神殿的大神有何区别?”

“贫道对神殿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碍于各种原因,从来不曾去神殿参观过……”

太子却接过画册一看,惊呼道:“天啦,父皇,这不正是大神么?纵目的大神……”

罗迦点头,却看着通灵道长。

通灵道长心里一动,一个念头翻转,却不好说出来,和陛下的眼神接触,一时,竟然拿不准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子却非常激动,几乎微微有些失常了:“父皇,舜帝为什么会这么像我们的大神?这是北国的大神啊……怎么会是舜帝?不会,我不相信……怎么会这样……”他完全语无伦次了,就如一个谜,困扰了那么久,原来,却是一个笑话一般!

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皇后的身份4

罗迦仔细看着儿子的反应,又看通灵道长,二人的表情,哪怕最细微的惊愕,他都看得非常的仔细,沉思着,仿佛在权衡,这个消息可能带来的震惊程度。

太子尚且是这样的反应,那么,普通民众呢?

如果普通民众知道这是什么,他们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自古以来,神殿的大神,被传扬得非常神奇,说他们是天上的神仙,有着神通广大的法力,绝非凡人!所以,才需要祭祀,需要青烟将肉——焚烧的圣处女公主的香味,传到天上,供他们享用!

但是!

但是!

如果,大神——根本就不是神仙,而且,也不神秘呢?

那样的念头,迅速在脑海里交织,这是和芳菲讨论了整整两个夜晚的结果。

不得不承认,那个小东西,预料还真有几分眼光。

“父皇,这是哪里来的?”

“这是北武当珍藏的典籍,你问道长便知。”

“道长,这是真的么?”

脑子里灵光一闪,仿佛一个宗教文化的谜团,在慢慢地解开,那么凑巧。通灵道长点头,当初皇后被打入冷宫,自贬到北武当,初来的那段日子,她心情非常晦暗沮丧,每天都浸淫在北武当的图书典藏室,有时,整日整日闭门不出,就连吃饭,都是在里面,随便啃几个干粮,喝一些凉水,充饥了事。

那么长的时间,除了和王肃,李奕的一些交往,时间都奉献给那些图书典籍了。

当时,道长只以为她是因为心情烦闷打发时间而已。临行,她要借阅那些书,通灵道长虽然为难,但也答应了——因为没有理由,不借给皇后!而且,他对皇后,寄托着很殷切的政治理想。

尤其是北武当,陛下带她去祖庙的那场祭祀,他更坚定了这种认识。

但是,却也不知道,皇后拿了那些古籍到底有何用途。

皇后的身份5

但是,却也不知道,皇后拿了那些古籍到底有何用途。

这时,隐隐地,才明白过来。心里更是震惊,她一介女流之辈,怎么会想到这一点?

寻思中,皇后总是沉静地站着,一如寻常的女子,只是特别执拗而已!

可是,别说一般女子,就算是很高明的智者,又有几个想得出这样的办法?

简直不可思议!

他一时竟然无法说什么。

太子却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那么情切,再一次追问:“道长,这是真的?”

道长点头,十分肯定:“这是真的!殿下,您看这样的奇怪的纸张——不,它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纸,而是古人用一种特殊的莎草炼制的坚韧代纸,用的还是早期的大篆书写,这样的东西,谁都模仿不来的……决不可能是赝品!”

太子抓住册子的手微微颤抖,的确,这样的东西,决无可能是赝品!

那真的是一本古老的典籍。尧舜禹,纵然他是北国人,也知道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几乎北国稍微有点文化的人,统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北国祭祀了这么久的大神——竟然可能是舜帝的后裔!

这算什么?

这次,是通灵道长先开口,他看了陛下一眼,陛下点点头,他才缓缓道:“贫道,真的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点!做梦都想不到!皇后,她很了不起!真正太了不起了!”

太子的眼神那么疑惑,这关皇后什么事情?

罗迦知道他还没能明白其中的诀窍和关键。

“陛下,皇后这是解开了北国宗教上的一大谜团!皇后,她真的很了不起!”

罗迦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

至此,通灵道长几乎已经完全明白陛下的意图了。

太子还是不能置信,目光从通灵道长身上转到父皇身上,十分急切:“父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的身份6

太子还是不能置信,目光从通灵道长身上转到父皇身上,十分急切:“父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罗迦的语气十分沉重:“皇儿,如果能够证实,我们所崇拜的大神,就是舜帝,或者跟舜帝相关……”

太子紧张极了:“那又如何?”

“尧舜禹是千古明君,仁爱宽厚,他们的教义里,是不允许人殉这种可怕的陋习的!”

通灵道长开口,斩钉截铁!

太子一怔,完全无法再说什么。

头上,慢慢地浮现一层冷汗。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通灵道长却和陛下交换了一下眼色。陛下,这是开始制造理论上的根据——这是动摇神殿信仰基础的根据!

与其长期战战兢兢,不如一劳永逸!

从根本上动摇大祭司生存的土壤!

无论他想找什么借口都没用了!

如此大张旗鼓,陛下,这是要进行大手笔的运作了。

只是,除了神殿,陛下还有什么作为?

而且,这么短的时间,民众能接受这样的事情?

只怕,很难,很难!

而且,一个不慎,只怕更会引起大范围的波动!

这太危险了!

他心有所思,却没有说,一个字都没有说。

罗迦淡淡道:“皇儿,你也看到了。既然我们崇拜的大神都是舜帝一系的,我北国,便也是华夏正统!”

一锤定音,果然如此!

太子终究年轻,终究怯怯的。

父皇的意思,他似是明白,又不明白。

通灵道长只是微微颔首!在对于南朝的问题上,他总是会想起崔浩。当初崔浩被处死,不仅仅是因为他记录那段历史,也不仅仅是他功劳大,招惹了鲜卑贵族的怨恨。更在于好几次对南朝的问题上。简而言之,只要当时的皇帝对外族作战,他都会非常支持,献计献策,屡立奇功。但是,只要是对南朝作战,他便总会千方百计阻挠,甚至诡辩。

皇后的身份7

这才引起了皇帝的猜忌,也成为政敌攻讦他的一大借口。

通灵道长当然不支持和南朝开战,内心深处,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母族陷入这样的灾荒,可是,这个时候,自己又能说什么呢!

“道长,朕希望你留在平城一段时间。”

“陛下但有吩咐,贫道一定竭尽全力。”

“朕希望你即日起开始准备,准备一场辩经大会。”

辩经大会?这意味着什么?

”当然,这场辩经大会,不止限于道教,而是道教和各种儒家经典的辨析。你可以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大师来平城辩经,人数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

太子捏了一把冷汗:“父皇,这合适么?”

“有什么不合适?!”

通灵道长点头:“贫道一定照办。陛下但请放心。”

这不是一场辩经会,是陛下的一场无声的战役——用和平的手段,砸向神殿!

陛下,显然是愤怒已久了。

但是,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这样的手法,难道仅仅是陛下的原因?他的目光不经意地看向这间古色古香的书房,淡淡的艾草的气息,显示出皇后,天长日久在这里活动。

据说,北国的江山“得失无从论,兴亡在妇人”——真是如此么?

“陛下,贫道在这方面有些积累。辩经会,一定会大张旗鼓。”

“好!到时,平城上下的百官和百姓,都会旁听。道长,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通灵道长肃然道:“贫道必将竭尽全力。”

罗迦脸上这才露出深切的笑容。

太子想说什么,但还是没有开口。

“你们下去吧,分头好好行动,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是,父皇。”

“是,陛下!”

通灵道长和太子出去,罗迦缓缓回头,看着后面轻轻晃动的帘子,这才笑道:“芳菲,出来吧。”

PS:今日到此:))晚安

芳菲的身世1

通灵道长和太子出去,罗迦缓缓回头,看着后面轻轻晃动的帘子,这才笑道:“芳菲,出来吧。”

芳菲手倚在帘子上,刚刚,君臣三人的一切对话,她可是一字不漏全部听见了的。

她见陛下叫自己,盈盈走出来,嫣然一笑:“陛下,我这算不算垂帘听政?”

罗迦失笑:“没大没小的东西,竟敢当着朕的面说这样的话。”

芳菲悄然咋舌,也知自己说了混账话,眼珠子微微转动,腻在他的身边,忽然飞也似地在他唇上亲一下。

“小东西……”

罗迦哭笑不得,每次她被自己抓住把柄,就喜欢用美人计,出其不意地偷袭——娇嗲嗲的腻着,让人不好意思追究她的错误。不过,这种偷袭,自己可是喜欢极了。

“小东西,惩罚你,再亲三下。”

她真的乖乖的,又亲了三下,这才红了脸,柔声道:“陛下,我觉得通灵道长的计策有一个大大的漏洞。”

“什么漏洞?”

“你别忘了,我还有两个姐姐,新雅公主和洁雅公主。”

“朕当然没有忘记!”

罗迦长叹一声,“也许,暗处的人现不现身,就跟你的两个姐姐有关了。”

要揭破芳菲的身份,按照暗处的人对芳菲的了解程度,不可能放过新雅和洁雅这条线索。也许,他们盯着这二人已经很久了。

她眼睛一亮:“陛下都安排好了?”

“诱饵做好了,就是不知道鱼儿会不会上钩。”

她垂下头,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其实,新雅和洁雅未必知道我的身份……”

“??芳菲,此话怎讲?”

芳菲好一会儿不知道该怎么说。

罗迦看她垂头丧气的样子,忽然明白过来:自己小时候在燕国皇宫见到的那个四处乱窜的小魔鬼,当时,她穿得虽然算不上简陋,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华贵的衣服,完全看不出是什么公主。

芳菲的身世2

,当时,她穿得虽然算不上简陋,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华贵的衣服,完全看不出是什么公主。而且,她的母妃和老燕王对她都是很不上心,又陌生的——就算是不待见的女儿,也不至于陌生吧?就连老燕王在讲到她的身份时也是含糊其辞的。这和新雅和洁雅不同,公主的所有芳名,都带一个“雅”字,唯有芳菲不是。

其实,芳菲是不是公主,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自己几乎从来没有把她当成过什么公主。

“小东西,怎么垂头丧气的?”

“陛下,也许我根本不是什么公主。”

“这有什么关系?”

“可是……”

他一笑:“朕早就知道了,你并不是公主……”

她非常热切,陛下难道已经知道自己的确切身世了?

“啊?陛下,你知道我是谁么?”

“知道,你是魔鬼,小魔鬼。朕的小魔鬼。”

芳菲微微失望,低下头,无心理会陛下的玩笑。忽然想起当时自己被张妃娘娘掐住胳膊“你要好好做北皇陛下的奴婢,好好伺候他,绝不要惹他生气!”——这难道该是一个母亲有的态度?自己的女儿去做奴婢,她竟然丝毫也不心疼。

而且,她怎么也不明白,张妃怎么就成了自己的母妃。仿佛是突然冒出来的。

张妃,张婕妤,无论是母妃还是对手——都跟自己犯冲,仿佛自己天生就跟姓张的女人过不去似的。

“芳菲?”

她的头更低了,声音也很低:“陛下,上一次,新雅和洁雅回宫,来看过我。”

他一怔,他并不知道此事。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那一次,看到自己的两个“姐姐”,也带着陛下的儿子——庶出的,低贱的血统,得不到任何支持的旁支,处于卑贱的地位,永远没有资格取得正位。

芳菲的身世3

林贤妃母子被贬黜,尚有佣仆伺候,士卒守护;但新雅和洁雅,就只能困在邑地,不得诏令不许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