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厥属于游牧民族,事务简约,没有多少事务可以处理,这时间本来就很多。尤其是到了冬季,一片冰天雪地,更是没有事情可做。除了饮酒作乐外,这时间还真是无聊,不知道如何打发。
    “快要过年了,过了这年,就到了来年,我们离复国就更近一步了。”
    “来年春季,我们一定要狠狠打唐人,要打得唐人落水流水,屁滚尿流。”
    “拿下北地,大突厥就能挥师中原,奴役中原了。”
    一众大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兴致极高,叫嚷不停,说些如何打进中原的美妙话题。
    默啜也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兴致不错。拓西回来了,这让他很是高兴,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个狗东西,得想办法除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默棘连也回来了,默啜瞄了一眼正在吃肉喝酒的默棘连,很是不爽。
    “可汗,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亲信飞也似的冲进来,脸色苍白,满脸恐惧,冲默啜大声禀报。
    “何事不好?”默啜淡淡的问道。
    对于默啜来说,虽然唐朝大军压境,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总的来说,仍是不错,今年的收获颇丰。要他相信“大事不好”,还真有些点难。
    “混帐,休得胡言乱语。如今大突厥一片大好。就要复国了,有何不好?”有大臣带着几分酒意冲亲信骂道。
    “不错。”立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可汗。唐军进攻了。”这个亲信强忍着心惊,大声禀报。
    “唐军进攻了?哈哈!”
    “这笑话说得好。我听着就想笑,可以浮一大白,来啊,干!”
    “这狗东西很会说笑嘛,好好好!再说一个!”
    亲信的话刚落音,一片叫嚷声响起,群臣个个狠狠摇头,一点也不信。他们不仅不信,还当笑话听。
    “冰天雪地的。唐军怎生进攻?”默啜眼中厉芒一闪,大喝一声,道:“来啊,给我打!打这胡言乱语的狗东西!”
    立时有几人冲上来,抓住这个报信的亲信。
    自古就有“冬不用兵”的格言,而且,大漠的冬季冰天雪地,积雪极厚,要默啜相信唐军进攻了。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
    “可汗,真的呀,真的呀。”这个亲信急了。忙扯起嗓子叫嚷道:“河套之地遭到唐军进攻,死伤惨重……”
    “河套之地?”一片冷笑声响起,群臣一脸的不屑。
    “河套之地是大突厥实力最雄厚的地方。唐军敢来么?唐军敢在冰天雪地来?唐军要是敢来,那是自投罗网。”
    “河套之地是大突厥的命脉所在。大突厥派有大军镇守,不会有事儿。”
    河套之地土肥水美。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植被生长时间长,是很好的牧场。对这里,突厥加强了控制,是突厥控制最有力的地方之一,要他们相信遭到进攻,那是不可能的。
    “你还敢胡言乱语,真是该死,砍了他。”默啜眼中杀机涌现。
    就算要谎报军情,也要找个好点的借口,比如说突厥和唐朝接壤而又突厥控制不强的地方,偏偏要说河套之地,这是自寻死路。
    “禀可汗,唐军大举进攻,胜州方向死伤惨重。”很有讽刺意味的是,默啜的话刚落音,又有一个亲信快步冲进来,扯起嗓子禀报,如同打雷似的,生怕别人听不见。
    “你作死,是吧?本可汗就成……”默啜眼中杀机闪现,就要下令把这个不识好歹的亲信拉出去砍了。
    就在这时,又有三个亲信冲进来,个个脸色苍白,一脸的惊惶,冲默啜禀报。
    “可汗,大事不好,唐军大举进攻,庆州方向死伤惨重。”
    “灵州方向死伤惨重。”
    “丰州方向死伤惨重。”
    默啜一脸的讶异,看着这五个亲信,一脸的难以置信,嘴巴张了张,愣是没有说出话。
    默啜还真不相信唐军会在冰天雪地的大冬天里进攻,可是,要是不是信的话,这有五个亲信前来禀报了。即使他们要谎报军情,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而且还是明目张胆的禀报。
    要说相信嘛,这事儿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寒冷异常的大冬天进攻,这就没听说过。
    “……”一众大臣也是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一脸的将信将疑。
    他们和默啜一样,不知道是该相信的好,还是不信的好。
    “禀可汗,唐军大举进攻……”
    又有七八个亲信冲进来禀报。
    “唐军真的进攻了?真的进攻了?”默啜脸色大变,不得不信了。
    “不好!”
    “唐军突然进攻,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大突厥要伤亡惨重。”
    “这可如何是好?”
    前前后后,已经有十几个亲信禀报唐军进攻的消息了,这绝对错不了。即使要谎报军情,顶多就是几个人。
    而且,这些亲信报来的消息是不同的地方遭到攻击,而不是一个地方,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尽管一众大臣不想相信,此时却是不得不信了。
    “可汗,赶快发兵救援吧。”
    “是呀。再不发兵,就来不及了。”
    群臣很是焦急,忙道。
    “救援?”默啜眼中光芒闪烁,拧着眉头思虑,道:“已经来不及了。”
    扫视一眼群臣,见他们还是一脸的迷糊,只得解释一句。道:“你们想过么?唐军有备而来,而我们是没有一点防备。就算要想调兵救援,也是来不及了。再说了。冰天雪地的,我们的命令会传得很慢,等到命令传到时,再把军队调动,这都甚时间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明敌情,要是冒然派兵,一旦遭到唐军的进攻,那就损失惨重。”
    唐军是有心算无心。选在大冬天进攻,打了突厥一个措手不及,突厥没有一点防备之心,就算默啜想要调兵救援,也是来不及了。
    而且,冰天雪地的,命令传得慢,军队行动迟缓,还有敌情不明。要是突厥敢派兵增援,说不定就会遭到唐朝重兵集团的进攻,那就损失大了。
    “那怎生办?”群臣束手无策。
    “只能听天由命了。”默啜也没有办法。
    “可恨可恼!”
    “卑鄙无耻的王孝杰,他竟然在大冬天进攻。谁也想不到。”
    “王孝杰,你还能再无耻点么?”
    群臣口水乱溅,对王孝杰大加讨伐。听他们那意思。仿佛王孝杰是天下间最卑鄙无耻的小人似的。
    “哼!”突然间,一声冷哼响起。只见拓西站起身,指点着群臣。冷笑道:“我早就告诉过你们,唐军要进攻了,你们不信,眼下知道错了吧?”
    他昂头挺胸,神气活现,如同一只跳到屋梁上打鸣的公鸡。
    “是呀。”
    “王子早就说过王孝杰要进攻,我们为何不信呢?”
    群臣一脸的羞愧之色。
    拓西逃回来后,就说过唐军要进攻,那时节,他们不信,当笑话听的。就是默啜也是不信,就更别说大臣了。此时回想起来,方知他们错了,错得离谱。
    刷!
    群臣的目光落在默棘连身上,个个一脸的气愤。
    刷!
    群臣的目光又落在阿史德?元珍身上,一脸的震惊。
    拓西当时回来,带回来的消息很有震憾力,依他的说法,他是在王孝杰的帅府亲耳听见王孝杰与默棘连说话,一是要谋害默啜,二是阿史德?元珍与王孝杰勾结在一起,三是唐军要进攻了。
    当初,拓西如此说,被人质疑,王孝杰的帅府戒备森严,就是鸟儿也莫想靠近,更别说人了,拓西一定是在栽脏陷害。
    如今,唐军进攻的消息已经被证实了,那么默棘连欲要谋害默啜的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同样的,阿史德?元珍勾结唐朝也就不会有假了。
    “砰!”默啜一脚踹翻短案,杀气腾腾,瞪着默棘连,大声喝道:“狗东西,你还有何话要说?”
    默棘连一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早就想要除掉,一直没有机会,他自然是不会错失这等良机的。
    “可汗,我是冤枉的呀。”默棘连是百口莫辩,只得叫屈。
    “冤枉?”拓西冷笑道:“你包藏祸心,早就想要夺回可汗之位。你竟然卖祖求荣,有你这样的混帐,是大突厥的耻辱!”
    “是呀。”不少大臣附和。
    “来啊,给我拉出去砍了。”默啜决心要除掉默棘连。
    “可汗,不可。”阿史德?元珍上前一步,冲默啜道。
    “阿史德?元珍,你这卖祖求荣的叛徒!你包藏祸心,竟敢与王孝杰勾结,你该杀!”拓西吼得山响,口水乱溅。
    阿史德?元珍是骨咄禄的重臣,他要是不除,就无法杀掉默棘连,拓西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会错失。
    “阿史德?元珍,你为何要如此做?”默啜眼中厉芒闪烁,如同刀子似的,在阿史德?元珍身上刮来刮去。
    要是目光可以杀人的话,阿史德?元珍早就成了鸡零狗碎。
    “本汗待你不薄,信任你,器重你,委重任于你,你竟敢与王孝杰勾结,本汗饶你不得!”对于阿史德?元珍,默啜欣赏他的才干,却是从来没有信任过他,因为他是骨咄禄的重臣,心向默棘连。默啜早就想要拿掉阿史德?元珍,却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当然不会错失,大喝道:“来啊,给本汗拿下了!”
    一群亲信冲上来,就要拿下阿史德?元珍。(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 战果辉煌
    群臣望着阿史德?元珍,既是惋惜,又是气愤。
    阿史德?元珍是突厥的重臣,为突厥立下大功,为群臣钦佩。可是,他做出如此之事,实在是不能容忍。
    “可汗,且容我一言。”阿史德?元珍眼里闪过一抹黯然。
    “你还能有何话可说?”拓西冷笑道。
    “你说吧。”默啜右手一挥,阻止亲信,淡淡的道。
    “可汗,你切莫中了唐人的离间计。”阿史德?元珍眉头一挑,大声道:“要是我没有料错的话,这必是唐人的离间计。”
    “离间计?”群臣有些不信。
    “就算这是离间计,如此良机,我也不能错失。”默啜在心里暗道。
    他一直视默棘连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要除掉。只是,骨咄禄虽死,他的影响还在,还有不少大臣会阻止他如此做。尤其是阿史德?元珍德高望重,阻止最是得力。要想除掉默棘连,就得先除掉阿史德?元珍。
    除掉阿史德?元珍比起除掉默棘连更难,默啜一直在等待机会,却一直没有等到。如今,他终于等到了,他要是不加以利用,就不是默啜了。
    只要阿史德?元珍在一天,他就一天睡不安稳,这种良机他肯定不会放过。
    “好你个阿史德?元珍,你敢做,却不敢承认。”默啜眼中精光闪闪,杀气腾腾。
    “阿史德?元珍,你还敢狡辩?这是我亲耳听见的。”拓西扯起嗓子吼得山响,如同雷鸣似的。
    “我想。拓西王子去到王孝杰的帅府也是真的,是王孝杰故意留一个破绽。让拓西王子进入帅府,再亲耳听见王孝杰想要拓西王子说的话。”阿史德?元珍缓缓道:“要不然的话。以王孝杰帅府的戒备森严,岂容王子靠近?”
    阿史德?元珍就是阿史德?元珍,他竟然把李隆基的谋划说得一清二楚。
    “有理。”有不少大臣赞成这话。
    “哼!”拓西冷哼一声,冷笑道:“王孝杰故意让我靠近?真是天大的笑话!你知道么?我靠近帅府,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好几次与唐军迎面撞上,要不是天佑大突厥,我就回不来了。”
    拓西肯定不会承认这事,要是他承认了。就是在打自己的耳光。而且,他还夸大其词,把自己说得如何如何英勇,如何如何机智,仿佛是在龙潭虎穴走了一遭似的。
    “你说王孝杰有意让我靠近,那我问你,唐军进攻这事你如何解释?”拓西昂头挺胸,大声质问道。
    “应该是王孝杰早就谋划好了的。”阿史德?元珍道。
    “哈哈!”拓西仰首向天,放声大笑。道:“你还敢说呀。自古就有‘冬不用兵’的古训,唐朝打破这一古训,在大冬天里用兵,这是何等的机密。岂会让我得知?你摸着胸口,问问自己的良心,要是你。你会不会让我知晓?”
    “有理!有理!”群臣大声附和。
    “冬不用兵”,这是古训。在大漠上打破这一古训的就没有听说过。唐朝选在冬季对突厥进攻,所图必大。这等机密越少人知道越好,谁也不敢让拓西知道。要是拓西回去一说,万一默啜信了,那就麻烦大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阿史德?元珍为之语塞。
    “这才是唐人离间计的高明处。”阿史德?元珍一愣之后,不乏赞赏,道:“换作是我,肯定不敢泄露半个字。可王孝杰就这么做了,王孝杰不愧是名将,了得了得!”
    如此重大的军情,不能有丝毫泄露,哪怕是在用离间计也不行。然而,王孝杰就是用了,这气魄还真是让人佩服。
    当然,阿史德?元珍不知道的是,这是李隆基的意思。
    李隆基当初在提出这一计策时,就料定突厥不会信。事实上,他也算准了,突厥是当笑话听的。
    “你就认了吧。”有大臣不屑的摇摇头,道:“原以为你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没想到你是一个小人。”
    “是呀。”不少大臣附和。
    他们对阿史德?元珍很敬佩,没想到的是阿史德?元珍竟然在狡辩,不由得有些看轻。
    “阿史德?元珍啊阿史德?元珍,枉本可汗如此器重你,信行你,你竟然胡言乱语。”默啜一副失望的样儿,冷声道:“来啊,把这叛徒拿下!”
    “可汗,阿史德?元珍言尽于此,信不信由你。”阿史德?元珍冲默啜一抱,道:“后会有期。”
    扭过头冲默棘连,道:“王子,我们走。”
    默棘连忙向阿史德?元珍靠拢,两人拔刀在手,快步朝牙帐外而去。
    “给我拿下!”默啜当然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良机,右手一挥,大声下令。
    亲信领命,就要扑上去把两人拿下。
    “谁敢!”阿史德?元珍紧握弯刀,大喝一声,道:“我为大突厥出生入死,立下那么多的功劳,要是没有我,就不会有今日之突厥,难道你们想让我死?”
    他的喝声如同雷鸣似的,震人耳膜,须发戟张,整个人威风凛凛,如同天神临凡。
    亲信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趁这短暂的机会,阿史德?元珍和默棘连出了牙帐,飞身上马,带着护卫,纵马而去。
    “追!给我追!”默啜大吼道,目光如刀,恨不得把这些亲信给杀了。
    “可汗,不可,不可呀。”暾欲谷忙阻止。
    “为何不可?”默啜眼中厉芒闪烁,冲暾欲谷喝道:“你也不想想,要是让他们走脱了,那危害是多大?大突厥很可能会分裂。来春还怎生与唐人打?”
    默棘连是骨咄禄的儿子。他继承汗位是天经地义,再有阿史德?元珍从中相助。默棘连召集旧部,自立为可汗不会有什么困难。到那时。突厥就会分裂。一旦分裂,实力就会减弱,还怎么与唐朝打?
    “可汗,要是你擒下他们,或是杀了他们,大突厥立时就会分裂。”暾欲谷叹口气道
    “……”默啜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暾欲谷说得对,以默棘连和阿史德?元珍的影响,必然会有不少死忠。就算默啜再有理,他们也不会认可。他真要把两人关起来,或是杀了的话,这些死忠就会作乱,突厥就会分裂。
    更有可能,这些死忠立时就会投降唐朝,引领唐军进攻突厥,那后果就是不堪设想。
    现在放走二人,虽然是放虎归山。至少还能维持突厥的统一,至少不会立时分裂。至于这种统一能维持多久,只有天知道。
    “我相信阿史德?元珍的剖析,这的确是唐人的离间计。可是。默棘连和阿史德?元珍身处嫌疑之地,识破了又能如何?”暾欲谷很无奈,道:“唐人的算计真是高明!”
    xxxxxxxxxx
    丰州。百姓进进出出,热闹非凡。一点也没有因为天气太过寒冷而显得冷清。
    “你们知道么?大军出动,打得突厥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是呀。我听说楚王这次出动,打得非常好,已经杀死杀伤不少突厥狗。”
    “不仅是我们丰州打得不错,其他的地方也打得很好。”
    “真是太好了,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
    百姓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大是欢喜。
    他们对突厥的恨,如同滔滔江山,连绵不绝,打突厥打得越狠,他们越是欢喜。
    “隆隆!”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传来,如同闷雷似的。
    “蹄声!好多的骏马才能有如此声响。”
    “肯定是大军凯旋归来了!”
    丰州百姓对蹄声相当之熟悉,只需要一听就能听出来了。
    百姓来到城头上,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死命打量起来。
    只见远处一条黑色的水线,优美流畅,快速涌来。
    很快的,就看得清楚了,只见不计其数的骏马,正朝丰州飞奔而来。马蹄踏处,冰雪飞溅,尉为奇观。
    “我的天,这得多少骏马?几万匹吧?”
    “不用说,也是好几万匹。这是清一色的突厥马,肯定是大军凯旋归来。”
    百姓看在眼里,特别振奋,无不是大吼。
    很快就看清了,在骏马之后是不计其数的牛羊,乍一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如同一片海潮,一眼望不到头。
    在骏马和牛羊中,不时有骑着骏马飞驰的唐军,正在驱赶骏马牛羊。
    再一瞧,除了唐军的旗号外,还有一面王旗。对这面王旗,丰州百姓再熟悉不过了,这是李隆基的王旗。
    “楚王回来了!”
    “楚王回来了!”
    百姓对李隆基是打从心里敬爱,一见他的王旗,就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没错,来的就是李隆基率领下的唐军。
    进攻河套之地后,李隆基率领唐军大杀特杀,杀了了三万多突厥,要是加上突厥的老弱,没有十万,也差不了多少。
    经过这番厮杀,唐军发生了变化,更加锐利、骠悍,还多了一股杀气。
    练兵的目的达到了,李隆基决定收兵回丰州。这次进军,收获太丰厚了,光是骏马就缴获了三万多匹,牛羊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李隆基连统计都难得做了。
    回到丰州后,百姓是夹道相迎,大声欢呼,欢迎李隆基他们这些英雄回来。
    回到校场,李隆基下令,给将士们放假,让他们好好歇息。
    然后,他去见王孝杰。一见面之下,只见王孝杰笑眯眯的,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道:“楚王,你可知我们的战果有多大么?”
    “有军报了?”李隆基精神为之一振。
    “是呀。”王孝杰笑呵呵的道:“这次的战果非常大,估摸着缴获的战马不会低于十五万匹,牛羊得以百万计吧。杀死的突厥没有军队十万,也不会差得太远。要是算上突厥老弱的话,不会下于三二十万。”(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天下瞩目
    冬去春来,很快到了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派盎然生机。
    然而,一场大战悄悄临近,为天下瞩目。
    漠北,回纥营地。
    回纥首领比栗正与一众大臣商议大事。
    “诸位,武则天那个女人调集重兵来到北地,要想彻底解决突厥。她派人深入大漠,与我商议,要我出兵协助他,共击突厥,你们以为如何?”比栗大声问道。
    联合回纥,共同对府突厥,这对唐朝有利,武则天早就遣人进入大漠,传达她的旨意。比栗当时一口答应,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出兵。唐使欢欢喜喜回去复旨了。
    “唐人的许诺不能作数,我们不能上了狡猾的唐人的当。”
    “对!唐人狡猾奸诈,是要我们与突厥自相残杀,他们就是渔翁,想要不劳而获。”
    “没错!对于唐人,我们不能信。我的意思是,我们坐山观虎斗,任由唐朝与突厥拼个你死我活。等到他们筋疲力尽之时,我们再突然出兵,狠狠进攻,一定能捞到不少好处。”
    一众大臣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主意,一时间,叫嚷声响成一片。
    “嗯。”比栗点点头,道:“你们说得很好,我也是这意思。我之所以答应唐使,就是想要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好从中渔利。要是突厥打败了,我们就出兵抢夺突厥的土地口众牛羊骏马,得到这些,我们就会快速强大起来。就能号令大漠。”
    比栗眼中精光闪闪,颇为得意。道:“要是唐朝失败了,突厥很可能杀到漠北来。到那时,我们就麻烦了。是以,我们得做好准备,要是可以帮唐朝的话就帮帮,要是不能帮的话,我们赶紧朝北撤退。”
    默啜想要复国,必须拿下回纥,不然的话,就不能说复国。是以。唐朝胜利了,对回纥的好处更大。
    若能帮唐朝的话,回纥愿意帮。若是情况不利,还是朝北撤退,保存实力为宜。
    “好!就这么办!”群臣大声赞同。
    xxxxxxxxxxx
    漠北,九姓铁勒的营地,王帐很大很气派。
    铁勒首领正与一众大臣在商议军机。
    回纥,其实也是铁勒的一个分支,只是回纥的实力很大。已经独立出去了。
    “把你们召集到这里,就是想要与你们好好议议。”铁勒首领环顾群臣,道:“你们都知道,唐朝与突厥就要大打出手了。我们该如何处置。武则天那个女人遣使前来见我,许下很多好处,要我们出兵。与唐朝联手,共同对付突厥。默啜一心想要复国。他挥师北上是迟早的事情,为此我已经答应唐使。我们愿意出兵。你们放心,我那是虚与逶迤。”
    铁勒首领也是个奸猾之辈,不可能给唐朝当枪使。
    “默啜一心想要复国,他挥师北上只是时间问题,这对我们不利。我的意思,我们可以帮助唐朝对付突厥,这也是在帮我们自己。只是,我们要防着,不能给唐朝利用了,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保留实力。”
    “还有,我们得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出动。最好是让唐朝与突厥两败俱伤,那对我们是最有利的。”
    “没错。唐朝与突厥两败俱伤的话,我们就可以趁势崛起,抢占突厥的土地、口众、牛羊、骏马。得到这些,我们就能快速壮大,实力会大涨,就可以南下河套之地,进攻唐朝。”
    “进攻唐朝,我喜欢。我听说唐朝富得流油,他们有的是金银珠宝,有的是美丽的丝绸、可口的茶叶,还有细皮嫩肉的女人。”
    群臣七嘴八舌的出主意,一个比一个阴损。
    “很好。”铁勒首领听在耳里,点点头,大为满意,道:“能让突厥和唐朝两败俱伤是最好,若是不能就尽量让唐朝取胜。虽然唐朝也不是甚好东西,总比突厥胜了要强。实在不行,我就举族北迁,离得远远的。”
    xxxxxxxxxxx
    东北,松漠都护府,契丹首领孙万荣正与一众大臣商议军机。
    契丹在唐朝时臣服于唐朝,后来在武则天时举兵反唐,拉开了契丹壮大的序幕。到了唐末,契丹终于成了气候,建立辽国,为祸数百年。
    契丹起兵时的领袖叫李尽忠,此人很有才华,勇毅果决,打了不少胜仗。只是,他已经病死了。李尽忠死后,契丹首领的位置就由李尽忠的妻兄孙万荣继承。
    孙万荣个头高大,为人精明,很得李尽忠的赏识,手握大权,在李尽忠死后当上首领是理所当然之事。
    “诸位,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了,唐朝和突厥就要大打出手了,这是我们的机会,切莫错失了。”孙万荣眼中精光闪闪,很是振奋,道:“以往,每当我们想要进攻唐朝,都是孤军作战,难挡唐朝大军。如今,唐朝大军为突厥拖住了,无法对付我们,这是我们的天赐良机,我们该当如何做,你们畅所欲言。”
    契丹虽是举兵反唐,也打过不少胜仗,可是难挡唐朝大军。与唐朝比起,契丹屁都不是,口众、财富、科技、军队,无论哪一个方面,远远没法和唐朝比。
    唐朝要彻底解决突厥,短时间内无法对付契丹,这是契丹的良机,群臣个个眼里一片火热,兴奋莫铭,跟打了鸡血似的。
    “我以为,我们应当趁此良机,大举进攻唐朝,尽可能多的杀戮,尽可能多的攻城略地,尽可能多的掳掠。除了金银珍宝外,口众更不应该错过,要越多越好。”
    “这话说得对,我赞成。我们的口众太少,掳掠是增加口众的好办法。”
    唐朝富得流油,对于契丹人来说,在如此天赐良机面前,要是不进攻唐朝,就不是契丹了。当然,也不全部如此,也有人另有异议。
    “我反对进攻唐朝,我们应该趁唐朝无力对付我们之际,大举进攻辽东之地,最好是把整个松漠之地占领。”
    “没错!只要占领了松漠之地,我们就会很强大,就再也不用怕唐朝了。即使唐朝打败突厥,腾出手来对付我们,我们也能进退自如。”
    “想当年,高丽想要占据松漠之地,先是遭到隋炀帝大军的进攻,后又遭到唐太宗的进攻,高丽最终覆灭。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找到好机会。如今,我们的机会来了,切莫错过。”
    “是呀。要是在平常之时,我们大举攻占松漠之地,唐朝肯定不准,会派兵对付我们。如今嘛,唐朝的大军被突厥牵制住了,无法兼顾我们,我们要是错失了如此良机,会后悔死。”
    隋炀帝进攻高丽,劳民伤财,最终导致天下大乱,隋朝也因此而灭亡,为后人诟病,骂他不恤民力,骂他为暴君。其实,这是不公正的。
    当时的高丽不仅仅是现在的朝鲜,还包括很大一部分东北之地,高丽盘踞于此,就是想要坐大。一旦高丽坐大了,那后果就麻烦了,会成为一个大患。比如后来的契丹和女真、满清,不就是得到东北之地而成为心腹大患么?
    隋炀帝看到了这种威胁,是以,他派出大军进攻高丽。这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他的方式有问题。
    小小的高丽,用得着出动那么多军队么?
    高丽绝对应该扑灭,不能让其坐大,唐太宗这才亲征高丽。经过唐朝一系列的打击后,高丽覆灭了,无法为害。
    契丹群臣说的松漠之地,就是指整个东北。
    “松漠之地固然够大,可这里太冷太穷,没有多少口众,更没有美丽的丝绸、可口的茶叶,要之何用?我赞成进攻唐朝。”
    “唐朝固然是富得流油,可唐朝有坚城,即使我们进攻,你能攻下几座城池?你能得到多少好处?与其顿兵于艰城之下,不如全力进攻松漠之地,把松漠之地彻底征服。”
    两派之间相互指责,互不相让。
    “好了。”孙万荣右手一摆,阻止群臣争论,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若是我们现在进攻唐朝,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