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芳菲-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京城黑白两道通吃的人,得花三娘如此推崇尊敬,显然年纪上相差不多,故而,范围便缩小了许多。
加上心甘情愿做这种青/楼营生,又与宫廷交往甚密,甚至请得动蒋太医,芳菲大约也猜到了他是谁。
这一边,且说金顺匆忙回了宫,将遇见四姑娘的事儿说与了闵芳华听,闵芳华如获至宝,当晚就叫御膳房的人做了好不丰盛的一桌席,重金贿赂了万岁爷身边的崔内侍,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皇上请去昭仪的宫里坐坐。
崔内侍拿了银子,不好不替华昭仪办事。况且这位华昭仪虽然不像过去得宠,但每月也总能分些恩典,崔内侍不愿与此女恶交,快用晚膳时,忽然说起了御膳房今晚有道八宝鱼。
皇帝一怔,不由得就想到了曾经的宠妃华昭仪。
☆、第二百二十八章 、争宠献媚,得罪贤妃
八宝鱼是御膳房里的保留项目,这道菜也不是随时都能吃到,要三月的开江鱼,不轻不重,正好三斤,截取腰身最肥美的那段,混合八种名贵食材,还要最精于调味的厨子,用羊骨熬煮高汤,一道菜极考验手上功夫,御膳房也不是人人都拿手。
当年,闵芳华陪着皇帝去行宫伴驾时,就甚喜爱这道八宝鱼。
那会儿,皇帝为了博红颜一笑,每日都叫御膳房做了这道八宝鱼。可惜,时节不等人,鱼肉难免有些不对口,为了叫皇上、婕妤高兴,这些御厨们可算是绞尽脑汁。
后来闵芳华失宠,御膳房里就更没人愿意做这道菜了。
今日崔内侍提及八宝鱼,皇帝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闵芳华。
“朕记得华昭仪最喜欢这道菜,去叫御膳房单独做一份,送去昭仪处。”
崔内侍满脸堆笑:“万岁心里终归还是想着娘娘呢,听说昭仪娘娘最近脾胃不适合,想必吃了万岁送去的八宝鱼,那病不日便能痊愈。”
皇帝诧异:“怎么,华昭仪病了?”
一旁跟着伺候的善公公觑了觑崔内侍,崔内侍也不理会,只是低声道:“是,说是想念家中长辈,已经派人去和皇后说,想传闵夫人进宫坐坐。不过。。。。。。 皇后那里还未有答复。”
帝后不和,这是宫中人尽皆知的秘密。
崔内侍一心往上爬,他少不得要踩着别人的肩膀。给皇后下个绊子,只会叫皇上更信赖自己的忠心,也更加厌恶皇后的为人。
左右那位中宫娘娘已经是没救了,何不牺牲自己,成全他的前途?
果然,皇帝脸色骤变,起身往外走:“去瞧瞧华昭仪。”
善公公忙甩了拂尘,快步追上前。诺诺道:“陛下。。。。。。今儿是贤妃娘娘的生日,虽然宫中没有大肆庆祝,不过,万岁也早答应过。今晚去贤妃娘娘处一并用晚膳。”
皇帝一怔:“今日是王氏的生日?”
善公公陪笑道:“可不是嘛!早起就派人来问,奴才以为皇上记得,所以打发了人去传话,也叫御膳房帮着置办了一桌酒席。贤妃娘娘知道皇上喜欢喝九酝春,所以叫人特准备了一坛。万岁若是不去。。。。。。贤妃娘娘岂不伤心?”
善公公原是圣母皇太后的人,给了皇上用,崔内侍是自己爬上来的太监,也盼着将别人踩在脚下。
他俩一个年长,一个年少,却都是满肚子的算计。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崔内侍眼见着皇上要改变心意,忙道:“万岁,去贤妃娘娘那儿,正好顺路便瞧了华昭仪啊。”
皇帝终究被崔内侍说动了心思,不但领着人浩浩荡荡往华昭仪的寝宫来。还打发善公公去回明皇后,要皇后预备些调补身子的好药材送去给华昭仪。
善公公心里叫苦,他已然不知该怎么回复贤妃,现在又要得罪皇后,真叫崔内侍这小子害惨了自己。
可终究无奈,善公公只好一处一处走访。
且说皇帝坐着御辇莅临后宫的消息一经传开,各宫纷纷出来打探消息。又听说皇上是专门来瞧华昭仪的。各宫小主们不由得将手帕子绞碎七八条,翘着脚尖往欢喜殿的方向眺望,恨不得皇上也能顺道来瞧瞧她们。
闵芳华一身素旧宫装打扮,头上只簪了两根年前打造的金钗,十分简朴。
皇帝一瞧,满心怜惜:“叫内侍监把高昌新进献的繁花锦送几匹来。还有那根海棠芙蓉簪,都叫昭仪娘娘过目挑选。”
闵芳华脸上的表情数不尽的楚楚可怜,一欠身就要跪恩:“陛下心疼臣妾。”
皇帝笑着握住闵芳华冰凉的小手,唬了一跳:“这么凉,果然是病了。”说完。又去瞪素茶和金顺:“不中用的奴才,你们主子这么凉的手,也不知道拿个手炉子出来。”
闵芳华忙道:“陛下别怪他们。这两个奴才原是好的,只是臣妾自己不愿麻烦。这个时节,谁用手炉子呢?被后宫的姐妹们听见,只会笑话我。”
“朕看说敢笑话!”
皇帝叫来崔内侍:“去把朕用的那个赤阳金藤手炉拿来给华昭仪。”
崔内侍忙不迭去了,多没多久,果然颠颠送来个巴掌大的小手炉。这赤阳金藤手炉做工精美绝伦不说,用的还是南海赤金所造,为天下罕有之物。整个宫中只这一把,圣懿皇太后曾向皇帝要过,皇帝都没舍得送。
崔内侍一面往上献,一面笑:“昭仪娘娘,可见万岁是真心疼您呢!”
闵芳华当然听说过圣懿皇太后在皇帝面前吃闭门羹的事情,心里越甜,娇滴滴的谢过,立即就叫人在手炉里加了银霜炭和茉莉香。
皇帝陪着闵芳华吃了八宝鱼,又品了九酝春。
闵芳华吃了好几杯,小脸红彤彤的十分可爱,手脚也早被暖成了热炉一般:“陛下,臣妾再敬您一杯。”
皇帝也吃了七八杯,想到等会儿贤妃娘娘那里还有一场酒宴,不禁把杯子放了下来,已有离开之意。
闵芳华当然知道贤妃那里今天要做什么。
要不是贤妃生日,她还不愿弄的如此兴师动众呢!闵芳华就是要告诉所有人,皇帝的心在她这儿,就算贤妃生了大皇子,可要比恩宠,那母子俩也不是她的对手。
闵芳华沉吟片刻,缓缓放下酒盅,轻笑道:“臣妾想到今日是贤妃姐姐的生日,心有戚戚焉。贤妃姐姐比臣妾入宫早,得圣眷也最多,诞下了皇长子,如今膝下有子,满宫之中谁不羡慕?现在想想,若是臣妾那可怜的孩子犹在,如今也是能跑能跳的年纪了。”
说完,早已经是梨花带雨,泣不成声。
皇帝心一软,拦住闵芳华:“你又何必再执着?朕答应过,一定叫你怀个孩子。也是蒋太医说,你小产后体虚,还要耐心休养几年。”
闵芳华擦了擦眼角:“臣妾不敢执着,只是,只是。。。。。。”
皇帝狐疑的看向金顺与素茶:“你们家主子今天究竟怎么回事?可是何人惹的她不高兴?”
金顺暗暗叫喜,大伙儿等的就是皇上问这句话。他忙道:“回禀万岁,并无人敢惹娘娘,只是,只是卓家三少奶奶进宫,昭仪娘娘听说后,感慨皇后还有姊妹进宫相伴,不由得就念及起了娘家小妹。”
所有人的视线均落在皇帝身上。
崔内侍和善公公谁不知道主子这些年的心思!
但华昭仪好端端怎么就提起这件事了?
皇帝沉默良久,才轻叹一声:“你这四妹妹也是个执拗的,今年总有十八了吧?”
闵芳华强忍着醋意赔笑:“过了四月正好满的十八周岁,臣妾听说她这次下山,心里实在惦念。总想着求皇后开恩,也将臣妾这最小的妹子接来小住几日。只是。。。。。。臣妾身份低微,不敢开口。”
皇帝大笑:“原来爱妃是为此郁郁寡欢。这又何难!朕立即宣旨叫你妹妹进宫作伴。”
闵芳华笑逐颜开,又连敬好几杯。皇帝酒酣耳热,哪里还记得贤妃的生日,当夜便宿在了欢喜殿。
可怜王贤妃抱着儿子在她的宫舍里苦等到半夜,也不见皇帝的影子。
满桌美味佳肴撤去一席换上另一席,直到宫门纷纷罗嗦,王贤妃才知皇上是决计不会再来了。
“娘娘,还是叫大皇子先睡吧,他小小的人儿,怎么熬得住呢?”宫女低声劝。
王贤妃一看,儿子果然早就困得上下眼皮打架,顿时心疼难受:“陛下好狠的心,丢下我们母子,只知道和那小妖精花天酒地。”
几个大宫女唯恐这酸话传扬出去,毁了贤妃的名声,只好劝道:“娘娘多虑了,万岁爷还是最心疼您和大皇子的。不然一早上,那些好东西也不会流水儿似的送到咱们宫里来。娘娘,万岁爷虽然没来,可心里却有你。”
王贤妃抱着儿子冷笑:“你当本宫是糊涂的?那些东西不过是善公公照例叫人送来。若皇上当真把我们娘俩放在心上,也不会撒手不管,由着我们娘俩在这里吹冷风。”
王贤妃越想越伤心,抱着儿子就哭。
大皇子今年也只两岁多,才会说些简单的词语。可宫里的孩子都早熟,在这种地方,启蒙晚就意味着要落后。王贤妃傲视后宫,靠的就是这个儿子,自从她升了妃位以后,就想尽办法教导这个孩子,所以大皇子还是很懂事的。
见母亲伤心,大皇子便艰难的举着他胖乎乎肉墩墩的小手去摸母亲的脸:“母妃,不哭。”
王贤妃看着乖巧懂事的儿子,心里越发凄楚。
自己除了儿子,还有什么呢?贤妃的位置?这不过是皇上为了大皇子增加的筹码,从来不是爱她才给予的应得分位。
就像施舍,就像怜悯,皇上总是高高在上,却从没把她们母子当成亲人。
“本宫辛辛苦苦讨好皇上,从不是为自己。”王贤妃看向年幼的长子:“本宫只盼着皇上能心生慈爱,将来我的儿能继承大统,也不算苦熬这些年。可你们瞧瞧,皇上几时将我们娘俩放在过心上?他哪里是在疼华昭仪,分明就是做给整个后宫瞧,叫那些人在背后笑话本宫!这个华昭仪一日不除,本宫一日难安!”
☆、第二百二十九章 、贤妃发狠,求助影嫔
王贤妃已经对闵芳华动了杀念。
“本宫不为自己,也要为皇长子着想。”
几个宫女都是胆小如鼠的,听了王贤妃这话,早吓得没人敢接茬。
王贤妃在后宫数载,进宫最久,深谙后宫之道。若不是被华昭仪逼到绝路上,也绝不肯出此下策。她没有娘家撑腰,没有得力的兄长在朝为官,唯有个屠户爹,几个哥哥也从不争气,只知道吃喝/嫖/赌,在京城借着自己的名头横行霸道。
皇后多次把自己叫去冷嘲热讽,王贤妃没有办法,还要强撑笑脸听。可她又能如何呢?父亲兄长是说不得骂不得,他们只说王家有皇长子撑腰,将来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即便现在过分些,也没人敢龇牙。
王贤妃见父亲兄长都是浑人,一个个不能为自己长脸,只好偷偷躲在被子里低声哭委屈。
父亲想的好,他以为皇长子就一定是未来的储君了?
殊不知,宫里的小孩子是最难养活的。
皇长子才两岁,皇上还舍不得起大名,只小名叫着,就是怕养不活。
王贤妃每逢初一十五就吃斋念佛,仅仅是盼着儿子能平平安安长大。
只是,她不去找麻烦,不代表麻烦不来寻她。
皇长子如今大大小小也经历过几十次灾难,虽然有惊无险,却把王贤妃练就的越发心狠手辣,寡薄无情。
“她不厚道,本宫也没必要再瞻前顾后。”王贤妃下定主意,立即叫人去取灯笼:“去春熙宫。”
几个宫女大骇:“娘娘,这个时候各宫可都落锁了,万一叫皇后知道。。。。。。”
王贤妃冷笑:“怕什么?难道那些巡夜的守卫还敢拘押了本宫不成?本宫是皇长子生母,谅他们也不敢闹事。”
虽如此说,王贤妃还是只穿了寻常宫装,只带了两个大宫女便往春熙殿来。这里靠近冷宫。巡视的人也少,王贤妃一路畅通无阻,有见了红灯笼的奴才,也知道夜间敢出来行走的。都不是省油灯,遂也都远远避开。
春熙宫门庭冷落,王贤妃叫人敲了许久的门,才有个小太监出来应答。
见是王贤妃,不由得受宠若惊,连忙往里让。
王贤妃倒也不客气,手持团扇,大步进了内殿。
彼时,影太嫔早已睡下,听说是王贤妃来访。匆忙换了衣裳往外走:
“贤妃娘娘这个时候来,莫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三年时间,没有那些灵芝玉液,没有燕窝海参滋补,影太嫔已经微微露出老态。只是比照圣懿皇太后等,她还算年轻。
王贤妃一见影太嫔,不顾身份,膝盖软了软,跪倒就要哭:“太嫔娘娘,您可一定要救我和大皇子啊!”
影太嫔一脸惊容,连忙与秀柔搀扶起王贤妃:“好孩子。你慢慢说,究竟是谁要害你性命!说出来与我听,我来给你做主。”
王贤妃遂哭哭啼啼,将今晚华昭仪是怎么夺宠,自己与大皇子怎么枯等的事儿都说给了影嫔听。
影嫔连连叹气:“原来是为这个。要说,你也是我看着进宫的。我无论如何也要帮一帮,可你也该清楚,这华昭仪。。。。。。”
影太嫔苦笑两声。
王贤妃不满道:“娘娘害怕她吗?”
“不是我害怕,是咱们斗不过那女人。”影嫔劝道:“你也为大皇子多想想,眼下哪里是逞凶斗狠的时候?先把大皇子养育成人。你原就比别人先一步,叫她们恨在心里。就算你什么也不做,她们还要寻出几分麻烦来,万一真叫那些女人捉住把柄,别的不说,可叫大皇子今后怎么立足呢?”
王贤妃听了这一番话,不觉大有感触,她忙道:“还是太嫔娘娘一语惊醒梦中人,本宫险些就铸成了大错。可是,难道就叫我这样心甘情愿吞下苦果?”
王贤妃咽不下这口气。
影太嫔见状,只好道:“罢了罢了,你既然求到我这里,我便没有不管的道理。明早去见皇太后,你瞧我的眼色行事。”
王贤妃得到这样的担保,方心满意足的去了。
明月高悬,夜深露重,大宫女秀柔送了王贤妃回来,满脸不赞同的对影太嫔道:“娘娘莫非真要为她打抱不平?只是妃嫔之间的争风吃醋,就算闹到太后那里,太后也只会一笑了之。”
这个时候,影太嫔睡意全消,叫人去小厨房炖了一碗珍珠汤圆来。她笑道:“你当本宫要去见哪位太后?”
秀柔不解:“自然是圣懿皇太后了!”
“糊涂的丫头,本宫见圣懿皇太后有何意义?那老婆子巴不得皇上身边妃嫔不和,少生出几个儿子才叫好。圣懿皇太后还盼着皇上断后,将来好过继九皇子的子嗣呢!”
九皇子渐渐成人,也到了议婚的年纪。
这阵子,朝中上下都在说圣母皇太后寿诞的事儿,圣懿皇太后不甘心,一定要叫礼部择选出家世上乘,本身温柔娴淑的姑娘,以备九皇子选妃之用。
“本宫领着贤妃去跟圣懿皇太后诉委屈?没头脑的丫鬟,你想拿她会管这件事吗?要想叫华昭仪吃点苦头,还非圣母皇太后出手不可。”
秀柔点点头:“太嫔娘娘这样一说,奴婢就明白了。圣母皇太后心疼孙子,为了孙子也一定会出手帮王贤妃。”
“不错!”
影太嫔轻叹:“本宫还以为那闵氏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争宠还有几分手段。不过。。。。。。那小蹄子一招得势就像把本宫踹走,哼,想的美。没有本宫,她在这后宫里什么也不是。本宫现在要转而扶持王贤妃,等她明白过味儿来时,叫哭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原来,影太嫔一开始和闵芳华达成协议,二人联手。可谁知,闵芳华打从骨子里看不起这个先帝的太嫔娘娘,她最风光时有几次没给影太嫔面子,更有一回借着讨好圣母皇太后,狠狠奚落了影太嫔。
影太嫔怀恨在心,渐渐地也就换了人去扶持。
想必未曾有所出的闵芳华,还是已经诞下皇长子的王贤妃更好掌控。
王贤妃脑子里只一根筋,这样的傀儡捏在手心里才会听话。
“华昭仪嘛。。。。。。还是太油滑了些,本宫可不愿成她的垫脚石。”
☆、第二百三十章 、太嫔请安,提醒皇后
这三年来,影太嫔已经养成习惯,每早先去给圣懿皇太后请安,然后便往圣母皇太后的寿康宫来。
寿康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习以为常,对这位很是和气的老太嫔娘娘也算友好,从没给过冷脸子。
影太嫔早起用过饭,照例来请安。可等了半晌,也不见有人宣她进殿,后来还是圣懿皇太后的大太监出来赔不是:
“太后娘娘昨日睡的晚,今早吃了两口燕窝粥,说是头疼,不见客。”张公公陪笑道:“太嫔娘娘的心意咱家一定转达给太后。”
影太嫔关切道:“头疼可不是小事,还是请蒋太医来瞧瞧才好。”
张公公连连谢过,见影太嫔和气,不免罗嗦多说了几句:“太后娘娘也只是心病。这后宫若能一团和气,娘娘的病自然没有,哎,都是不省心的,一早上便有跑来告状的。明知道娘娘心里不受用,吃口热乎粥也不行,到底是气着了。”
影太嫔满脸惊色,低声问道:“究竟是哪回事?”
“几位小嫔妃跑来告状,说华昭仪争宠,留了万岁在她的欢喜殿,这几位小嫔娘娘心里不服气,说华昭仪不懂规矩,一定要叫太后教训教训。”张公公无奈道:“太嫔娘娘你是知道的,太后从不愿意管这些闲事。所以一听,当即就病了。”
影太嫔着急跺脚:“这些小辈们,也太不懂事了些。”
“谁说不是呢!不过,太后娘娘私底下说,最不懂事的,还要数那位华昭仪。无风不起浪,若非她做的过火,几位小嫔娘娘也不会来慈宁宫闹。”张公公心有戚戚焉:“昨儿可是贤妃的生日呢!万岁爷没去,反而歇在了华昭仪的欢喜殿。”
宫里的消息传的最快。
影太嫔一听就明白,圣懿皇太后这是借着抱怨,向外界传递自己的态度呢!
表面上是不喜欢华昭仪诡施巧计。暗地里是在申斥皇上的举动。
这母子俩新一轮较量的开始大约就在眼前。
影太嫔别后又往圣母皇太后这里来,出奇的在大门口遇见了皇后。
圣母皇太后为避圣懿皇太后的锋芒,少见这些儿媳妇,即便是皇后来请安。十次也有九次被打发了回去。也就是影太嫔这些老妃娘娘们,借着过去先帝的面子,还能叫圣母皇太后破个例。
卫皇后远远一见影太嫔,连忙叫宫女过来请她。
“皇后娘娘也是这般早?”
“母后的寿诞将至,本宫这儿有许多要和她请教的事情,不得不早些。倒是太嫔娘娘您。。。。。。数年如一日,总是这般准时。”
影太嫔见皇后夸赞自己,禁不住脸红一笑:“妾身受太后娘娘的恩惠,无以回报,只能日日来请安。陪着太后说几句话,替她解解闷。”
“这才是太嫔娘娘您的心意。”卫皇后慨叹:“眼下宫中还有太嫔娘娘这份心思的,只怕也没剩几个了。皇上时常和本宫说,要多敬重太嫔娘娘,您可不仅仅是我们的长辈。也是大伙儿虚心求教的典范。”
影太嫔笑的几乎合不拢嘴:“瞧皇后娘娘您说的,我就是腿勤快些,嘴巴甜些。不过要说真心疼,太后的心思还是在娘娘您身上用的多。别恼我多嘴,皇后娘娘也该硬气些,别总叫那些昭仪,小妃们耀武扬威。夺了您的恩典。”
卫皇后一听,眼眶便有些红:“太嫔娘娘肯与本宫说这种话,可见是没把本宫当外人!华昭仪做的实在有些过分,今早本宫才听说她的所作所为,不免替王贤妃妹妹犯愁。可本宫有能奈何呢?皇上喜欢她,本宫非但不能说。还要处处捧着。”
影太嫔好奇道:“这说来也奇怪,这二三年来,可从没见皇上这般抬举华昭仪。难道华昭仪用了什么伎俩?皇后娘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卫皇后微微颔首,肃然道:“太嫔娘娘所说不错。今早,皇上打发了崔内侍亲自来嘱咐。要本宫把闵家的四小姐请进宫小住几日。太嫔娘娘你想,崔内侍是什么人,何时传过这样没关紧要的话?可见还是华昭仪的主意。”
影太嫔不料还有这番变故,忙问:“娘娘已经把懿旨发下去了?”
“并不曾,本宫想着,还是先问过太后娘娘,再做决断也不迟。”
卫皇后虽然这样说,但是心意已经表明。
这也难怪,皇上打发了崔内侍来告诉,卫皇后岂敢推诿?
只是华昭仪这招棋实在耐人寻味,引了自己的亲妹妹进宫。。。。。。意欲何为呢?就连王贤妃生下了皇长子,也从没说敢从家里带来个小妹子常驻,偏这华昭仪就敢开口。
更有趣儿的是,皇上不但答应了下来,还指使崔内侍来办。
闵四小姐,就是那个牙尖嘴利的小丫头?
影太嫔犹豫半晌,才看向卫皇后:“娘娘,这件事您可不能不提防些。闵家那位小姐,八成正是好年纪,瞧华昭仪就知道,闵家的姑娘相貌上差不了,若是她是想动歪心思。。。。。。”
卫皇后当初透露消息给闵芳华,就是希望借闵芳华的手杀了情敌。她也暗暗猜到闵芳华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而是想用闵芳菲来夺皇上的宠幸。
不过那又何妨?
只要闵芳菲进了宫,就等于入了自己的手。是死是活,都要看她的心思。
卫皇后当即笑道:“陛下许久未曾充裕后宫,太后娘娘也叫臣妾劝万岁,若真能看中那闵家的小姐,本宫倒乐意成全她。只是这且是后话,先问问太后的意思才好。”
一时,寿康宫里准备妥当,圣母皇太后的宫女出来相迎。卫皇后与影太嫔一前一后进了大殿。
又过不多久,王贤妃也领着卓婕妤、康婕妤来请安。圣母皇太后这里忽的格外热闹起来,大伙儿说说笑笑,没人敢提昨晚华昭仪受宠的事情。
王贤妃的脸上更是瞧不出半点不喜和抱怨。
圣母皇太后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满意,等要打发她们离开时,专门叫宫女取来一柄象牙玉如意来:
“哀家听说大皇子这两日多梦呓语,这是高僧开光过的玉如意,你叫人把它摆在大皇子的枕头边,可稳定心神。”
王贤妃又惊又喜,连忙亲手接过。
圣母皇太后语重心长道:“你不要多想,只要把大皇子养好,这就是你最大的功劳,哀家不会忘,万岁也不会忘!”
****
赶在十二点之前发上来,今天第四更,明早起来再改错字!么么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太后出面,干涉后宫
圣母皇太后对王贤妃说不上多满意。
王氏初进宫时,谨小慎微,做事谦和,是难得的好孩子,圣母皇太后对这个小媳妇就多了几分关照。看着王氏怀有身孕,圣母皇太后唯恐圣懿皇太后下毒手,所以几次三番援助,总算保住了那孩子。
王氏自己也争气,一举得男,被加封贤妃。
可是。。。。。。随着皇长子的一日一日长大,贤妃的野心也越来越重。圣母皇太后渐渐不愿见她,只盼着王氏能自己迷途知返,重回当年的纯净可人。
她今日破例说这些,也无非就是希望王氏能明白,只要有皇长子,大可以不比与那些小妃们争宠献媚,抚养好皇长子,才是王贤妃肩上最重的担子。
人不能太贪心,既有长子傍身,母凭子贵,又想着独得皇上恩宠,荣耀后宫。这鱼与熊掌兼得的美事,天下也是少有,更何况后宫?
“哀家独有这么一个孙儿,自然要多为他着想,你身为皇长子的生母,千万不可肆性而娇,带坏了皇长子的本性。”
王贤妃听了这话,脸色顿时惨白,连忙捧着象牙玉如意请罪:“臣妾谨遵太后娘娘的教诲。”
圣母皇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转而看向卫皇后:“你也是。母仪天下,这是皇家给你的荣耀,只是你不能忘了,天下是谁人的天下。”
卫皇后勉强笑道:“母后所说孩儿都明白,孩儿想着,陛下喜欢华昭仪妹妹,她也是几年前才晋的封号,不如臣妾主动与陛下提一提,再为妹妹添些喜气。毕竟。。。。。。四宫妃位多悬,也就贤妃姐姐站了头枝,总不好叫各宫的妹妹们耗着。”
圣母皇太后当然希望后宫多些美人,也能早日为皇帝开枝散叶。只有子嗣丰厚。他们母子的地位才能坚如磐石。
只是。。。。。。
圣母皇太后犹豫片刻:“不妥,华昭仪没有生育,进宫又不是最早,贸然加封。恐怕叫人不服。倒是卓婕妤和康婕妤伺候多年,也该趁着机会晋晋封位。哀家想,先帝去后,宫中好久不曾大批进过新人,若能由皇后主动挑头,为陛下择美,这才是母仪天下的风范。”
大伙儿都知道选秀一事不能再避,卓婕妤和康婕妤的封号虽然能提升,但想到日后要与更多年轻貌美的女子竞争,心里不免灰了几分。
一时。太后力倦神疲,卫皇后忙引着了众人退下。
圣母皇太后吃了半盅玫瑰露,这玫瑰露冰冰凉凉,虽然不适合老人,但圣母皇太后多年来保养得宜。又最喜欢这一口,底下人也不敢违拗,每日只献半盅。
圣母皇太后解了口渴,这才问身边的心腹。此心腹乃是她进宫时候就跟在身边的温嬷嬷,据说家里早先也是名门之后,可惜族中犯了事儿,一家子抄没流放。温嬷嬷年纪小小就进宫做了宫奴,幸而遇见了圣母皇太后,跟了明主,就这样一路走来,成了今天的大嬷嬷。
圣母皇太后不能拿主意的事儿,一多半都是温嬷嬷在下决断。可以说,圣母皇太后不能信赖自己的儿子,却可以信赖身边的温嬷嬷。
“华昭仪要把家里庶出的妹子接进来。。。。。。恐怕那小姐生的格外标致吧?”
温嬷嬷端着空了个玫瑰盅,笑道:“标致不标致的,咱们不可知。倒是皇上这些年一直没忘了此女,可见那丫头有些本事。若进宫来,能讨陛下欢心,娘娘也能省心些。然而叫人遗憾,说那位闵四小姐是早早就许配了人家的,未来夫君正是皇上身边的奉读掌事佟大人。陛下总不能夺臣子之妻吧!”
圣母皇太后冷笑:“这样的事儿,难道皇室还是少吗?哀家只怕万岁那性子,没得手的时候日日夜夜惦念,可一旦成了他宫里的美人,便转眼丢在一边,瞧也不肯再瞧。如此一来,岂不是毁了那孩子后半辈子的幸福?更何况。。。。。。闵家已有了位昭仪,今后少不得要坐到妃位。哀家总不能叫两个闵家女霸占住后宫吧?想飞燕合德姐妹祸害后宫的史鉴,每每都叫人不寒而栗。”
新秀女进宫,老人儿们自然而然要晋封。华昭仪再往上便是妃子,圣母皇太后压得住她这一次,下次就未必了。
温嬷嬷动手拨了核桃,悄悄放在圣母皇太后跟前的翡翠碟子里:“太后要真是担心,就不妨收那位四小姐做个义女。只要与皇上的名分定下来,闵家还敢将人送进来吗?”
圣母皇太后心思一动,不由得挺直了脊背:“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此,你即可就闵家,帮哀家看看这四小姐究竟品行如何。”
皇室收一个没名没分的义女实在没什么了不起。就算再抬举,也无非就是加封一个名头,封地却是不要多想的。
后宫之中,先帝留下来不受宠的公主还多的是,太后收的义女,也就是占了个好听的名儿而已。
温嬷嬷雷厉风行,伺候太后用过午膳便往金安街来。
大太太李氏听说是宫中来人,急忙领着家人出来相迎,温嬷嬷在外面总是慈眉善目,是个和气十足的小老太太。她见了李氏只说家长里短,绝口不提宫中是非。李氏也不敢问,只好作陪。
到太阳快落山时,温嬷嬷也不说走,李氏赶紧叫人去预备晚饭。温嬷嬷笑了笑,这才道:“听说府里的四姑娘回来了,当年进宫曾有一面之缘,不知今儿可否有幸再见见?”
李氏强笑道:“那孩子在外面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