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乃大元帅-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妇人看了一眼汴梁城,不由深深一叹,抹了眼角一滴泪后,愁楚道:“这都是为了什么啊,好端端的,我们竟要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鬼地方,而且你大哥弘复也战死了,娘就还有你这一个孩子了,你可不要出什么事才好啊!”

“放心吧娘,我一定会活着,为大哥报仇!”

这男孩说着,一转身,目光再次怨毒的望向了汴梁城,可就是这一眼,他余光中,突然察觉一道闪光,等他错愕的扭头望去时,便感觉眼前火光一闪,紧接着胸口便一疼,眨眼间,一股火辣辣的灼烧感布满胸腔,男孩痛苦的连连惨叫,翻倒在地。

妇人看到这突然的一幕,是彻底的呆了,她不知道怎么了,刚刚还好端端的儿子,眨眼间便烧了起来。

“儿啊!”

妇人惨呼一声,便扑倒了儿子身上,想将他身上的大火扑灭,然而不仅没有扑灭火势,反而连她整个人一起烧了起来。

若是沈玉嘉在这里看到这一幕,定要震惊的无以复加,不是因为这对母子的惨状,更不是因为他是赵弘复的弟弟,而是因为这个男孩叫弘殷。

赵弘殷!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的父亲,或许此人不一定就是他所知历史中的那人,赵弘殷不可能只有一个,有可能有同名同姓者,但是光这个名字,便足矣让他惊骇了,而更让他惊骇的还是此人就这样死了!

当然,这一切沈玉嘉不可能会知道了,自然也就不知道设局把一个开国君主的老爹,一不小心给杀死的结果。

这边燃烧的两人,自然被四周不少赵家族人发现了,他们惊骇之余,也没有傻到等对方杀过来,而是东奔西跑,寻找赵家的士卒来抵抗偷袭者。

火光,忽然与雨点般的冲天而降,将地面一堆堆的稻草,载满粮草的马车烧成一片,刹时间,赵家族人的休息地,便彻底的淹没在火海中。

此地是赵家族人的休息地,怎会没有士卒把守,但是留守的将士并不多,加起来不过千人,而且还要分散把守四周,此时面对忽然袭来的黑甲士,他们是惊怒交加,但想要阻挡却来不及了。

大火烧起,赵家族人东奔西跑,拼命的嘶喊“救命”。

许多人都被火箭射中,浑身如刚才的男孩一般,痛苦的在地上翻滚不止,祈求四周族人的帮忙,但是四周的族人都在逃命,那里还管得了他们啊,像刚才母亲为了救儿子,一起烧起来的一幕,几乎都没有在发生了。

武飞虎面色铁青,指挥数百米手持火把的黑甲士四处放火,将赵家的粮车全部点燃,无一漏下。

“将军,赵家的族人已经跑远了,要不要捉拿?”一名将领来到武飞虎身旁询问道。

“不了,大驸马有令,祸不及妻儿,况且留着他们,还能消耗赵家的粮食!”

这将领听到前面两句时,心里还嗤之以鼻,暗叹这大驸马真是妇人之仁,刚才一阵箭雨袭来,赵家至少有上百个族人死在火箭下,现在不追杀,你认为人家就不记仇了吗?但是听到后面那句话后,这将领不由暗骂大驸马果然不是人啊!心肠居然毒辣到这等地步!专门留下这些老弱妇孺,与赵家的兵马分粮食,现在赵家的粮食被他们烧光,就算赵家攻下汴梁,就凭汴梁里那些粮草,这赵慎究竟是给族人吃呢?还是给将士吃呢!

“要是真得罪了大驸马,那下场会不会比这更惨?”将领想到这,心里不由一颤,暗道自己还好没有投靠梁国,否则可能下场比这更不堪啊!况且保不准,早被眼前的武飞虎查出来,从而给灭了!

“武将军,敌军杀回头了!”一名副将冲过来急急说道。

武飞虎扭头看了一眼汴梁城的方向,果真看到那边火把齐齐,时高时低的向着这边冲来,他收回目光,一摆手喝道:“撤!”

……

……

赵慎正在焦急的等待,虽然他知道,沈玉嘉在如此多人的包围下,是不可能逃出自己掌心了,可是一刻没看到对方,他便一刻静不下来,连刚刚属下汇报,说西门攻破的消息,他也提不起兴趣,目光依旧望着汴梁西南城角外的情况。

“报……”

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看到赵慎面前。

“不是说不要继续想我汇报军情了吗。”赵慎收回目光,面带怒容喝道。

“可是……”

这传令兵虽然知道大人不想听军情,可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要是他不报,那下场绝对很惨!

最终,传令兵还是吞了吞口水,焦急的解释道:“大人,我们后方遭人偷袭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赵慎闻言大惊失色,立即一扭头向后看去,只见数里外的平原夜色中,泛起一片红红的光晕,时胀时缩,显然不是一堆堆篝火就能出现的景象。

“该死!”赵慎满脸狰狞的一拍大腿,怒道:“下令,全军后撤,救我族人!”

赵慎显然是急疯了,动不动就要动用全军,殊不知,现在因为全军攻城,导致传令缓慢,想要立即收回来谈何容易。

不过,赵慎虽然急疯了,但身旁的宁丑并没有如他一样。

“大人不要焦急,先……”

未等宁丑说完,赵慎便怒道:“赵家的老弱妇孺可都在那里呢,你让我能不急吗!”

赵慎说着,看到宁丑皱眉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后,叹道:“这样吧,此地由你坐镇,继续给我攻城,我率领一队人马撤回保护族人可以了吧。”

“嗯。”

宁丑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赵慎见此,突然冷哼一声道:“攻城,攻城,先生就知道大局,我也知道你是为了我们赵家好,但是顾前,也要顾后啊……”

听到赵慎这意味深长的话,在看着他策马奔向后方的背影,宁丑知道,赵慎对他的信任,恐怕一落千丈了!

但这又能怪谁呢?他虽然足智多谋,可也不是神仙,什么事都能料到吧,这突然出现的敌军,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也不知道,按道理,不应该有这一队人马出现啊。

他们是谁的人?西齐?不可能,西齐大军都在函谷关外,由李毅德阻挡着,不可能到这里,那么就是梁国?这更加不可能了,西齐大军有李毅德阻挡,李毅德的军队由尹天左牵制,况且他们一路狂奔到此,这是何等快的速度,几天来都没曾见过身后有梁国的一兵一卒,显然不是他们。

“难道是康宏远那些逃散的将士集拢在一起,从后方突袭?”

想到这,宁丑自己都摇头笑了,这更加不可能了,就算整合在一起,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一阵龙卷风般,扫清他们的后方,就凭那些酒囊饭袋,他们要真能做到,也就不会溃不成军了,大可以和他们正面较量。

当然,不排除这是一个早已经布好的局,但是宁丑想不通对方为何要这样做,或许此计的确能让他们大军动荡,但是同时,他们也要丢了汴梁,这就本末倒置了,得不偿失啊。

“难道,是那沈玉嘉做的?”

一想到这,宁丑从未动摇的心,突然一下子抽紧了!

第三卷 烽火狼烟 364。第364章 相知自知

想到沈玉嘉,宁丑突然明白此人究竟为什么亮明身份了,但同时也让宁丑深感骇然,这一切,若真是沈玉嘉做的,那要多狠的心机啊,他把自己也卖进这局中!

从他在城楼上,大骂赵慎开始……不,也有可能早在这之前,他便想好了要如何对付赵家,如何让赵慎不惜一切代价去捉拿他,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让一队训练有素的将士,事先埋伏起来,从而偷袭他们后方。

可这样一来,也有许多让宁丑想不通的地方,沈玉嘉就能确定,他可以在万军中脱逃?还有,那批训练有素的将士,究竟从何而来?这般风卷残云的趋势,明显不是康宏远的军队,但要说是汴梁以前的守军,那更加不可能了,宁丑来攻打汴梁前,就把汴梁守将摸清楚了,知道欧建业只是一个莽夫,李晔用来拉拢人才的棋子。

若这人也能训练出这等精锐,而且还设下这个局,那他根本就不是汴梁守将了,而是应该在函谷关了!

……

……

兵贵神速,这道理是个打仗的人都知道,但要知道,神速的同时,伴随的隐患也是巨大的。

后勤辎重的速度,远不如大军,赵家大军连日奔走两百里,最后能把后勤拉到十里内,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就算洛阳出兵来偷袭,恐怕也跟不上他们,至少要过了今天才能赶到。

所以赵家根本没有担心过后方的情况,因为他们看不到隐患,就如宁丑想的那般,无论是西齐,还是梁国,亦或者康宏远那批散逃的将士,都不可能偷袭赵家的后方。

然而,他们还是忽略了一队人马,这便是昔日的大齐精锐!

自从李晔攻破襄阳,一路北上拿下豫州开始,大齐在豫州的精锐便四散而逃,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已经彻底退出了世人的眼睛,就算换做李毅德,也绝想不到会有这一队奇兵的出现,何况是常年待在河内的宁丑了。

这其实还要谢谢尹天左,若非是他拿下汝阳,与李毅德明争暗斗了一翻,将梁国的耳目全部驱除空了,才让武飞虎得以喘息,而等尹天左出兵后,武飞虎算是可以翻身做主人了,在加上收到贾禄的报信,他当即便召集旧部,连日赶到这里,做出了这一番惊人的举动。

否则,在梁国的耳目下,武飞虎的确不好明目张胆的召集人马,也就无法在今天帮沈玉嘉烧掉赵家的粮草了。

当赵慎赶到后方时,无论是他,还是身后的将士,几乎都傻眼了。

没了!全没了!整整十万袋粮草,居然就在这一把大火里,全烧没了!

“究竟是谁!给我滚出啦……!”赵慎仰天大吼着,但他的声音,根本没有换来半点回应,只有“啪啪”向的粮草燃烧声,以及那些赵家族人痛苦的嚎哭声。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赵慎握紧双拳,几乎是咆哮的怒吼着。

……

……

风火袭城,遍布疮痍,在经历了三个时辰艰苦的捍卫下,欧建业以及康宏远的部下,终于还是无法抵挡赵家大军,汴梁易主了。

但是,在城门攻破之前,便有一队人马,将城中的官粮全部烧毁了,等赵家辛辛苦苦攻下汴梁后,才得知这个结果,顷刻间,赵慎居然口喷鲜血,一头从马上摔落下来,生死不知。

后,经过赵家的调查盘问,从俘虏的汴梁守军口中,得知了事请的大概。

原来,自康宏远逃回汴梁,屁股还没坐稳,竟然被一个叫徐腾的参谋赶下台了,而事后,竟有人发现他的死体,冰冷的躺在一条小巷中。

徐腾率领百十号人,劫持康宏远的部下,威逼利诱他们继续守城,而当徐腾站在城墙上,朝着下方数万大军破口大骂时,众人也才知道,这家伙竟然是西齐大驸马沈玉嘉。

而直到这场仗彻底结束后,众人才明白,他们全被利用了。

无论是汴梁守军费尽心力的死守汴梁,还是赵家大军为了占得一席之地,同时捉拿沈玉嘉,而不顾死伤的强攻硬打,这最终,得到便宜的还是西齐!

但是,是让赵家更痛恨的,还是最终他们的人死活也找不到那个人的影子了,有些人说,或许是一些贪财的将士,将其杀死后,偷偷将尸体藏起来,等着风平浪静了,才拿去和赵慎换那万两黄金。

但也有人猜测,此人已经逃之夭夭了,至于他如何逃出来赵家大军搜捕的,便不得而知了。

七月,初秋,经历了战火的汴梁,斑斓的伤痕在第一场秋雨中,慢慢的洗刷着,也不知这场雨,究竟能不能洗干净城上的血迹,但是汴梁百姓知道,他们的日子,并没有雨过天晴。

赵家的粮草没了,汴梁守军辛辛苦苦积累的官粮也没了,那么剩下的,便是汴梁百姓家中那深藏的余粮了!

在宁丑沉重的闭目挥手间,刚刚平静的汴梁,再次迎来了一场灾劫,只是不同之前,这一次,是汴梁的粮商遭殃了。

赵家的将士,开始在每户的汴梁粮商家里、仓库里,翻东翻西,掘地三尺,一时间,闹得商贩之家哭嚎一片,哀声四起。

汴梁城外,汴河河滩,一艘乌篷船静静的停靠在岸边,一个青年提着油纸伞,站在船头静静的看着汴梁城的方向,这个青年脸蛋白皙,五官俊俏,除了有几分男儿的阳刚外,同时也带着一点脂粉味,似乎让人恍惚间,会发现这个在雨中朦胧的身影,会是一个女子。

谁又能想到,让赵家遭此大劫,让汴梁粮商痛恨无比,把赵慎气吐血的罪魁祸首,正是此人呢!

“大人!”

一声笑语,一个另一个青年从岸边跳上乌篷船,朝着船头前的沈玉嘉拱手道:“打听好了,看来,这赵家也算有点人性,他们并没有打劫寻常百姓,而是将那些粮商给一锅端了!”

沈玉嘉闻言,将油纸伞往青年这边靠了靠,替他阻挡了雨水后,淡笑道:“别帮他们高看了,若不是我特意将那几个囤积粮草,想要发国难财的奸商留着,遭殃的恐怕真是百姓了!”

“大人说的极是。”贾禄说完,看到沈玉嘉的举动,发现大人一边肩膀被雨淋到了,他立即退后一步,躲开油纸伞的遮挡,并摇摇头,做了一个浑身舒坦的动作,似乎在说这场雨淋着舒服呢,就不用大人帮遮伞了。

“不过大人,虽然奸商囤积了大批粮草,可是赵家如此多兵马,怕是没几天就吃完了,届时,他们怕是要抢夺百姓家里的余粮了吧!”

沈玉嘉闻言摇摇头,道:“有几天足够了,他们不会动百姓的粮食,非常他们不要名声了!这几天的时间,他们可以四处购粮,也可以直接攻打洛阳,但是无论哪一种,赵家都无法在汴梁坐太久!”

“大人神机妙算,看来赵家和您做对,简直是自寻死路!”

一听贾禄这话,沈玉嘉便眉头一皱,苦笑一声道:“这马屁最好别拍了,往往喜欢听这些的人,没几个好下场的。”

“啊这……”贾禄闻言一呆,但很快就明白大人的意思。

“那我们下一步去哪?”贾禄转移话题道。

“洛阳!”

乌篷船缓缓行驶,船上四个男人都没有怎么说话,似乎对于让赵家吃大亏的他们,根本没有自豪的觉悟,有的只是对战祸的感悟。

谁没有亲人,那怕是沈玉嘉这个穿越而来的,也在这里得到了最亲的人,同样,赵家也是有儿有女的人,汴梁百姓也是一样。

可是,一场战争,便将很多人的家庭给破坏了,沈玉嘉不用想也知道,他的名声在赵家的大力宣扬下,究竟被汴梁的百姓痛恨到了何种地步。

利用!呵呵,这个词在沈玉嘉心里,一直存在,但是一直也与他无关,他以前从不利用人,可是现在,为了西齐,为了家人得到平静的生活,他无从选择,那怕名声最臭,他也要想方设法的将战事给平定下来,并不是指望什么成王败寇,从而洗刷臭名,而是想静静陪伴家人的活着,那便足够了。

沈玉嘉感觉自己现在很矛盾,想让天下太平,可是他却在不断增加战火,不断吸收仇恨,但谁让,他有一个一心为西齐打天下的老婆呢……

想到这一点,沈玉嘉不由笑了,他忽然感觉,这根本就不是颜芷绮的问题,而是他自己,是他为了一己私欲,想让颜芷绮待在身边,所以他才会做出这一切,就如曾经的他,性格里,留下的只有“抠门”二字。

……

……

函谷关外,雨后静悄悄的西齐军营中,白帐里,油灯的余光,将一张冷艳无双的美颜,照的忽明忽暗,似乎套上了一层薄纱,让里面的女子倍感神秘,多出一种说不出的朦胧美感。

此女正是颜芷绮,而她此刻手中正有一张信纸,与闪动的油灯光辉不同,她的目光中,宛如深潭,毫无波动,只是呆呆的看着手中那封密信。

这是一封西齐探子千辛万苦,才从敌军后方传来的密信,信中记载的情况,正是汴梁战事!

灯火依旧,神色无常,但是,只有颜芷绮自己知道,她的心境不同了。

“你为什么要和我争呢?难道就不能好好的待在家里,陪伴飞燕和梦莲,你为了我,亏欠了她们多少你知道吗!而我又亏欠了你多少,你知道吗……”

古语有云,出嫁从夫,在这个世道,这句话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颜芷绮却不同,她从嫁到沈家起,便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从过丈夫,反而在唱反调,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她从最开始的望夫成龙,却不知不觉间,变成了深深的内疚,所以她想弥补,她知道沈玉嘉想要的生活,她就必须想尽办法,给相公争取到这样的生活,而这唯一的途径,便要天下太平!因为她们的家世,容不得在这世道里,安安稳稳的活着!

第三卷 烽火狼烟 365。第365章 洛阳城外

七月初旬,秋高气爽。

这一日,洛阳城外十里处的官道上,是重兵把守,森然有序,将路过之人一一排查,无一遗漏。

正在中午之时,一队商队缓缓行来,为首一名儒雅中年看了看大排长龙的队伍,擦了擦额头的汗,从一匹高头大马背上跳下,开始吩咐商队车夫,将马车加入排查的队伍里,其余人则到路旁的绿荫下休息。

“老爷,天气闷热,小心中暑啊。”一个小老儿出现在儒雅中年身边,一边给他扇着扇子,一边笑道。

儒雅中年点点头,随后走到绿荫下,从小老儿手里接过水囊,正准备要喝上一口时,突然手掌一空,水囊竟不翼而飞了。

“嗯?”

儒雅中年愕然转头,便看到一个脸色白皙的青年,正拿着他的水囊往嘴里灌个不停。

“大胆!”

小老儿见到这一幕,当即便指着青年咆哮一声,怒道:“你竟敢夺我家老爷的……”

未等小老儿说完,儒雅中年便摆摆手,说了一句“无碍”后,便让小老儿去拿另一个水囊过来,自己便看着青年摇摇头,叹道:“徐公子啊,你可把鄙人害苦了!”

“我这不是来和董员外赔礼了吗!”青年淡然道。

“这叫赔礼!”儒雅中年指着青年手中的水囊道。

“呃……”

青年抱歉一笑,想将水囊还给儒雅中年,可对方却不要了,青年摇头一笑,道:“我在这里等了一上午,自带的水都喝光了,幸得董员外及时来此,我才得已解渴。”

青年说完,朝儒雅中年一鞠躬,而后才神色一正,道:“这一路,没出什么意外吧。”

儒雅中年点点头,笑道:“有徐公子的人帮忙,宵小之徒不足挂齿,倒是徐公子能比鄙人先一步到此地,恐怕要做的事情,已经完满完成了吧!”

“托你洪福,还算可以,只是,董员外的家,如今已是姓赵了!徐某惭愧啊。”

这说话的二人,不是别人,正是从汴梁一路赶来的沈玉嘉,与先他一步,离开汴梁的董庄臣了。

至于为何董庄臣却晚一步到这里,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绕道与货物太多,不易运送,故此就算董庄臣早两天就可以了汴梁,但还是赶不上沈玉嘉的步法。

而有关汴梁最新的消息,一时间还无法传到董庄臣的耳中,现在听沈玉嘉这般一说,他不由苦笑一声,摇摇头道:“罢了吧,身外之物而已,倒是徐公子说的,日后定要连本带利的还给我啊!”

看到董庄臣露出商人的本性,沈玉嘉笑着点头道:“放心,我又跑不了。”

董庄臣哪里会信他的话啊,他虽然不知现在汴梁的情况,然而看到沈玉嘉安然无恙的出现在这,恐怕那赵家定是亏大了,也就能证明,只要这家伙想跑,谁能来得住啊!

在两人闲谈时,那小老儿拿了一个水囊过来,发现这青年竟然与老爷谈得正欢,不由深感眉梢一皱。

“老爷,水。”小老儿将水囊交给董庄臣后,似乎知道他们还有什么要谈的,小老儿并不逗留,深深的看了一眼沈玉嘉后,才转身到一旁休息去了。

被这小老儿一盯,沈玉嘉倒是微微一鄂,但很快,神色如常的将拿起水囊喝了一口,掩饰疑惑。

“董员外,这位像管家一样的老先生,我怎没在府中见过啊。”沈玉嘉随口问道。

“哦,徐公子说的是龚德啊,他是我一个店铺的掌柜,很少到我府中,所以公子自然没见过了。”

沈玉嘉点点头,也没有继续打听下去,与董庄臣闲聊了许久,这大排长龙的队伍,才终于是轮到了董庄臣的商队。

董庄臣在豫州商界中,地位一时无二,那怕在乱世里,知道他便是董大善人后,这些排查官兵也不敢过于刁难,只是按部就班的检查了一翻后,便让董庄臣的商队进入洛阳地界。

沈玉嘉等的就是这个时候,虽然他前段时间在汴梁时,用着徐腾的身份,做了一些假身份和路引,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等董庄臣来了后,才与他一同进入洛阳。

然而,这一次沈玉嘉等人还是遇到麻烦了,在路过关卡后不久,便有一队人马从洛阳那边向他们赶来,待行到近前,为首的一名将领冷冷朝着董庄臣问道:“可是董庄臣?”

董庄臣微微一呆,但很快便神色如常的点头道:“正是鄙人!不知大人有何事?”

“果真是你!如此一来,本官就不能让你们进入洛阳了!”

一听这话,董庄臣微微一惊,皱眉道:“这是为何?董某自问并没有做出什么违法之事啊。”

“董员外误会了。”将领摇摇头,继续道:“据军中探子汇报,董员外与西齐大驸马沈玉嘉关系密切,只是现在没有证据,或许董员外与欧建业将军等人一样,是被此寮要挟的,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恐怕要让董员外的商队在洛阳外等候一些时日了!”

听到这将领的解释后,若不是董庄臣心智远非常人能及,恐怕下意识便将目光看向了沈玉嘉了。

从容一笑,董庄臣摇摇头道:“董某并没有真想与西齐人来往,这点大人尽可明察,至于那沈玉嘉之事,定是有人想要陷害董某,才会如此说的,我那老友之子,徐腾已经好端端的回到扬州了,不相信的话,大人可让扬州的官府去调查南昌富商,徐谷平即可。”

“哦,这般说来,倒是有人冒用徐腾之名,想要加害董员外了!嗯,此事本官已经知道了,稍后便让人去核实一番,而这段时间里,希望董员外能老老实实待在城外驿馆里。”

董庄臣没有拒绝,老老实实的带着商队,随着这队人马去了洛阳城外的驿馆逗留。

至于刚才董庄臣所言,他毫不担心,早在他离开汴梁前,便与沈玉嘉商讨过此事,好在董庄臣交友满天下,认识姓徐的商人足有六个,这还是大商人,要是连小商小贩也算上,就算不上百,恐怕也有三五十了,而这徐谷平便是其中之一,以他与对方的交情,这点小忙还是能帮的。

要伪造一个人,在太平盛世或许很难,但是在这乱世里,要查起来可就困难了,而且也根本没人会特意调查这些,天下都乱了,捉贼抓匪都忙不过来,谁还会去在乎一个商贩之子啊。

董庄臣是很信任老友的能力,但是沈玉嘉不知道对方,心里自然就大鼓了,但事已至此,他也只有耐心加小心的等待了。

到了驿馆,董庄臣开始安排商车货物的问题,而沈玉嘉则是在旁静静的等着,至于他的护卫赵穆与血狼卫的老二老八,都被他安排分散,先一步进入洛阳了,沈玉嘉现在无法进城,也不知道他们三人碰面没有,是否安全。

正在沈玉嘉为赵穆三人揪心时,忽然,他看到董家的马车里,走下几个年龄不一,但却个个貌美的女子,有素面雅姿的,也有得体大方,雍容华贵的,想来都是董庄臣的家眷了。

但是,这些女子中,竟然有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让沈玉嘉差点眼珠子都掉出来了,他并非被女子美艳所惊,而是纯属因为她的容貌。

“怎么会是她?”

沈玉嘉刚刚惊骇的低吟一句,身旁,董庄臣似乎听到后,扭头一看,不由一笑道:“难道徐公子也认识瑶琴小姐?”

“还真是她!”

一听这话,沈玉嘉是真的惊了,他皱眉问道:“她怎会在这里,而且……莫非她嫁给董员外做妾了?”

“呵呵,董某若是年轻几岁,或许还真有此打算,但是也要让人家瑶琴小姐点头才行啊。”

董庄臣笑了笑,这才解释道:“就在我离开汴梁三天前,她到我府上应职,想糊口饭吃,起初我倒是深感疑惑,以她的姿容月貌,无论去那个富商家,都能锦衣玉食,却想来我这里做一个丫鬟,真不知道,她失踪的这些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导致这个季苑的天下第一花魁,沦落到此……”

董庄臣作为商人,应酬自然多,也就少不了要去季苑这等地方招待一些朋友,所以对莘瑶琴自然不陌生。

在董庄臣看来,莘瑶琴的确有几分出淤泥而不染,这也是为什么,她筹够钱赎身后,便瞬间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恐怕是因为身无一技之长,把家底吃光了,只能出来谋份差事了。

莘瑶琴在季苑里时,那是出名了的能写能画,能唱能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样样精通,还有一手好针线,但是真正离开季苑后,要靠这些谋生,显然极为困难的,她的诗画只能算不错而已,比她好的多如牛毛,况且,很少人会真喜欢一个妓女的诗画,而她既然赎身,虽然不可能继续靠歌舞谋生,那么唯有得意的针线了。

但这样一来,天下太平时,那自然可以养活自己,可现在天下大乱,许多人连饭都吃不起了,谁还会和你要这些无用的花俏之物啊。

但在沈玉嘉眼中,莘瑶琴的举动,可就令人难以琢磨了!毕竟,这丫的曾经可是帮尹天左办事的啊,谁能保证,现在她不是尹天左留在这里的一颗棋子呢!

第三卷 烽火狼烟 366。第366章 城内外

“能轻而易举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知为什么,选择做一个丫鬟,这可真是让人猜不透啊……”

沈玉嘉细细琢磨了片刻,忽然,看到那边的莘瑶琴扭头过来,他立即一侧身,扭头过看着董庄臣道:“我先下去休息了,没什么事我不会露面。”

“嗯,我已经安排好房间了,西厢房最里间便是。”董庄臣点点头道。

沈玉嘉身份比较敏感,虽然他现在乔装了一翻,但是为保不会被认出来,自然越少露面越好,而且他感觉这莘瑶琴定是有什么事请,否则不可能只为了一日三餐去做丫鬟。

这事情,他必须要在暗地里观察一下,否则难以放心。

接下来几天,董庄臣便在驿馆安顿下来了,他虽然焦急,但也知道自己想要明面上得到青白的身份,必须要忍得下来,静静等待官府的调查。

与城外驿馆安静的情况相比,此时的洛阳皇宫里,可是截然相反的场景。

那怕是李毅德高坐龙椅上,下面的文武大臣们,照样如热锅上的蚂蚁,难以安静下来。

“回禀陛下,赵家统军五万攻下汴梁,虽有死伤,但却收服了汴梁降军,如今兵力多达六七万,有了陈留郡作为根基,若不尽快除之,让其坐稳局势,就犹如如鲠在喉,难以吞咽啊!”

“陛下,宋大人所言极是,臣认为,现在趁赵家粮草告急,应给其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