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狼骑-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次次的去阻止他们。
一旦破城,全家老小就将被建奴掳走。青壮们深知一旦城破,等待自己的命运会是什么。
他们不停的点燃着炮仗往下扔,“霹雳叭啦”声响中,城下的金军惨叫连连。
“洒石灰!”
明军们大声叫唤着,一包又一包的石灰被青壮们切开扔下城,顿时,城下一片白雾,聚在城墙根下的金兵许多被呛着眼睛,使命去揉,却是越揉眼睛越痛,泪水不住流。
那石灰进入人眼,不出泪则已,一旦出泪,顿时变溅了起来,疼得那些金兵哭天喊地。
受不了从上撒下的石灰,金兵们纷纷向后退去,却很快又被赶了回来,却是旗主阿济格领着亲兵摆牙喇亲自开到护城河边督战了。
“攻上去,谁也不准退!”
望着城头,阿济格怒火万丈,也肉痛万分。不拿下锦州,他的损失从哪来去补!




第一百四十九章 锦州保卫战(十)
战事越来越激烈,在阿济格亲兵红甲摆牙喇的督阵下,金军和汉军都奋加卖力起来,每时每秒,城上城下都有无数条生命逝去。
擂木、擂石不停的从城上砸下,城墙下,尸体越积越多。
双方都是杀红了眼,便是那些汉军这会也红了眼,奋不顾身的往云梯上爬去。
“万人敌”不断的从城上抛下,火花烟雾四起,配上那铳声,炮仗声,城头好像过年一般。
攻击城门的都是铁甲军,金军又称这些重甲死士为“铁头子”,这些个铁头子都是悍不畏死的生女真,他们奋勇冲向城门,除了几辆撞向城门,其它竟然直接朝城墙上撞去,来回撞了数次,城墙上便出现一个大凹坑。
城墙被撞陷的坑越来越多,城上的明军学着刚才一样用沸油和“万人敌”去攻击他们,可是却也拿这些身披几层重甲的“铁头子”没办法,他们根本不怕沸油和灼烧,除了十来个铁头子被烫到外,其他铁头子连躲都没躲。
倒是地面上的青草都被烫黄了,火箭射上,立马烧起来,奈何火势有限,无法危胁那些铁头子兵。
几百铁头子除了不停的撞击城门和城墙,其余的铁头子则取出藏在盾车上的铁锹,对着城墙根猛挖,意图挖空城墙,然后再埋火药,把城墙炸塌。
有两百多铁头子攻进的是城墙的死角,城上的明军除了探出头来张望外,根本看不见他们,可是那些压阵的金军箭手刁毒得很,专捡那些探头的明军射。连着被射死十几个后,明军再也不敢探出头去查看那些死角上的金兵了。
“这样下去不行,这城迟早要被他们挖空!”
施大勇急得直转,一眼看见不远处有几块长条大阶石,计上心来,吆喝一声,领着十几个亲兵去抬那长条大阶石。
那长阶石不仅长,更重,一块足有七八百斤重,十来个大汉抬得吃力无比。又有十几个青壮赶来帮忙,众人齐心合力将那长条阶石缓缓抬到城墙边,发一声喊,用力举过头顶,然后向着下面的金兵砸去。
大石从天而降,“扑通”一声,铁头子还没反应过来,便被砸个正着。
长石之下,也不知砸了多少人,四边上却全是血肉,脑袋、手脚露出一片,血水和白汁一齐从石块下涌出来,呕心得很。
一招奏效,施大勇忙要士兵们再去搬来一块,这一次却是往南边稍微去了去,下面聚着几十个正“吭哧吭哧”猛挖墙墙根的铁头子。
有个挖得累的铁头子抬头朝上看了眼,顿时失色,哇哇叫了一声,那些铁头子们忙停了手,一齐朝上看去,眼都没来得及眨,一块大石板已经砸了下来。
除了七八个跑得快的,其他铁头子都被砸中,和先前那拨一样,砸得粉身碎骨,死得不能再死。
城头上砸落的大石板吓得挖墙角的铁头子们再也不敢呆在那里,全尖叫着朝后退去。
而这时,远处大阵中又传来倍加激昂的鼓声,却是皇太极在千里镜中看到攻城有起色,传令擂鼓为攻城将士们壮威了。
城头上的垛口上不时有铳声响起,射下来的却不单单是铳子,还有箭枝。
城下,金军的箭枝也是如雨下射向城上。有些箭射得好的金兵甚至能够从垛口下的小孔中把箭射进去,给躲在后面的明军铳手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左营有个老兵铳手嫌一旁插满箭枝的挡箭板影响自己挪动,稍稍将它往北边推开了一些,哪相还没等他转过身来,立时便有六七枝利箭朝他射了过来,左脸、右胸和脖子上分别中了一箭,惨叫一声向后栽去。
旁边的铳手们看到了,哪个还敢去移挡箭板,一个个小心的缩在那里,装好药子后,还要再四周观察一下,确认冒头后没有危险,这才一下站起来,也不看,对着城下就是一铳,然后迅速又缩了下去。速度之快,便是金军的神箭手也难以捕捉。以至后来,一部分箭术好的箭手只张弓拉弦,却不射,就盯着垛口,不见明军冒头便不射。如此,才射中十多个倒霉的明军铳手。却也吓得明军铳手们不大敢抬头了,连带着,城头上的火铳声越来越稀拉。
城门下,金军的铁头子还在那撞着城门,门洞里大概有一百多铁头子,明军的石板砸不到他们,沸油和“万人敌”也拿他们没办法,便在那肆无忌惮的撞击城门,直撞得城门后的门柱和石块都松动了开来,吓得门后的明军赶紧召集青壮们,手忙脚乱的又去堵实。
吃了石板亏的铁头子们学聪明了,他们不再去挖城墙,而是对着城上放箭,这些铁头子有很多是深山老林的猎手,天生一手好箭法,射杀了不少明军。
明军只有火铳和弓箭、弩箭,拿这些披着两层重甲的铁头子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的望着他们在那朝城上射箭。
紧急关头,曹营分统带石海带着四杆大杆子铳赶了过来,那大杆子铳比一般火铳长了一倍有余,铳管更是粗了许多,一铳放出,好似小炮开火一样,管你穿了几层甲,一律是打翻在地。便是破不了你的甲,那强大的冲击力也要让你骨碎。
不过这大杆子铳却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比一般火铳更容易炸膛,往往开不了几铳,便会炸膛,所以明军都不大敢用这大杆子铳。辽东军更是没有这些装备,只京营有一些。张春离京之时,便是将京营的大杆子铳尽数带出关来,大凌河一战,发挥了不少作用,杀伤不少金兵。可惜却大多炸毁,余下的也多被金军缴获,还有一部分散落在战场各地,松山军搜捡回来只有六七杆。经检查,又只四杆可用。
只四杆,又不保险,容易炸伤开铳的,所以被明军放在那里没有用。直到看见那些金军铁甲兵太过厉害,石海这才想到大杆子铳来,慌忙带人去扛了来。
刚一架上,石海就迫不及待的吼了起来:“放!”
铳手们忙点火,顿时听到“砰、砰、砰”的巨响声,可是却只三声,还有一铳竟然哑了火!
那铳的铳手奇怪,拿眼去看,那铳却突然又响了起来,“砰”的一声打中了他面门,把一张脸炸得血肉模糊,血肉都飞了,整个脸跟个骷髅头似的,好不骇人。那兵抱着脸尖声惨叫,叫了没几声就咽了气。
这一幕只把明军们吓得够呛,那三杆大杆子铳的铳手更是浑身直抖,望着手中的大杆子说不出的恐惧。
明军被吓到,城下金军铁头子却是结实的被打中,一阵惨叫,十几个铁头子整个人被炸得向后掀去,不是甲衣被破就是胸口一窒,如大锤砸来一般,骨头尽碎。
“放!”
三杆大杆子铳在铳手的担心下再次打响,城下又传来铁头子的惨叫,粗粗估计,不下二十个铁头子被大杆子铳击毙。
一见明军的火器这么厉害,铁头子们不敢再呆在原地,本能的向后退去,离城头越远越好。
通往城墙上的几处甬道上都是来来回回抬运尸体和伤兵的青壮,几条甬道全是血,城下的郎中根本救治不过来。
随着伤员和尸体越来越多,百姓们开始变得不安和惶恐,不时惊恐的朝城头望去,唯恐看到建奴爬上来,还好,守军打得顽强,伤亡虽大,建奴却也没冲上来。
曹变蛟营下不足五百人,左良玉部下也只剩五六百,施大勇急令葛清那营兵立即上城,不然,无法压制金军的攻势。
葛清这一营兵上城头后,金军的登城之势再一次被压下,几十架云梯被毁,士气有些低迷。
这城攻得实在是太惨,两三里宽的城墙下堆得都是金军的尸体,虽然有很多不是镶红旗的兵,还有汉军的,却也够让阿济格痛惜了,有点后悔不应该来打锦州,不然,哪至于伤亡这么惨。早知道守军这样顽强,就应该班师回沈阳。
随着伤亡的越来越多,城上的明军也看不出力竭之势,阿济格有种不妙之感,他感到这锦州看来是拿不下了,再打下去,说不定镶红旗的血真的就要全部流干。
可是自己夸了海口,汗王又下了严令,不拿下锦州,他阿济格便要提脑袋去见,因此再惨,撤退的命令阿济格却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只能强自镇定,不断的派人督促各甲喇牛录加强攻势,不使明军有片刻喘息。又见皇太极给的那五百亲兵摆牙喇没有攻城,只在那朝城上放箭,伤亡很小,也不知是想叫皇太极也损失些,还是实在是没兵可派了,阿济格索性命令这五百汗王亲兵摆牙喇也去攻城。
。。。。。。。。。。。。
奶奶要不行,这两天天天带着老婆儿子守在大爷家,就怕她老人家走的时候,我们不在身边。84岁了,怕是真撑不住了。这两天的更新因此有些少,大家见谅一下。骨头不想一年之内连失两位亲人,五月份岳父去世时让我很痛苦,他太年轻了,只四十几岁,唉。




第一百五十章 锦州保卫战(十一)
没有撤退命令,金军便只能继续攻城,但声势明显不如方才。
城上,大锅中熬的沸油已热,看到金军又聚了过来,曹变蛟忙朝那些熬油的青壮挥了挥手。
立时,六个青壮用铁棍支着抬起那大锅,慢慢的抬到垛口边,然后狠狠举起向城下倒去。
六口大锅同时倒下,沸滚的热油如一道道瀑布倾下,城下响起一片惨绝人寰的叫声。被热油当头浇到的金兵们一个个烫得皮开肉绽,他们可不像那些铁头子,一个个披着两三层铁甲,而是就穿了简单的一件棉甲,那薄薄的棉甲哪里经得住这热油!
棉甲也是被烫得“嗤嗤”冒烟作响,那些没甲的汉军更惨,一张脸瞬间被烫开,就好像熟了一样,红扑扑的,嫩嫩的…手上也满是气泡,一块块红皮与肉脱离,就那么一片片的摞在那。
铁头子们倒好些,却被那些被烫死的同伴吓得怔在了那里,他们再如何悍勇,看到这恐怖的一幕,也不禁在脸上露出犹豫的神情。
城墙上明军不时把擂木砸下来,大小不一的石块也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的砸落,给登城的金兵们造成很大伤亡,更给本来就士气不振的金兵们带来了恐惧。
金军们开始畏缩了,他们不再大胆的往上攀登,也不敢再硬着头皮聚在城下,最开始只是一帮汉军在往后退,紧接着却是金兵们也在往后退。
见状,阿济格大怒,扬手一举,顿时六百新兵摆牙喇张弓搭箭,对准了那些正在后退的同伴。
“后退者,杀无赦!”
“回去!回去!”
阿济格拔刀在手,大声的咆哮着,摆牙喇们也开始无声的往前压去,望着那些锋利的箭头,听着旗主的咆哮,金兵们无奈只能再次鼓起勇气,硬着头皮从地上捡起云梯,再次返身往城墙上靠去。
“上!”
在什得拔军官们的喝令和强制下,不管是汉兵还是金兵,又或你是不是陷城的死士铁头子,统统被吆喝着爬上了云梯。
可是没等他们爬到一半,城上的明军又把热油倒了下来,直烫得云梯上的金兵鬼哭狼嚎向下摔落。
边上其它云梯上的金兵看到,个个吓得便要向下爬,可是脚下全是人,哪里下得去。
无比恐惧的望着那垛口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天可怜,等了片刻,却是未见城头上明军再倒热油下来!
“他们油光了,他们油光了!”
金兵们如死里逃生的欢呼起来,城上没油了,城上没油了!
城上不是没油,而是还没热,倒下去也烫不死人。
城下金兵大振,一百多个充为先锋的生女真从十几架云梯上爬了上去。那些云梯上都是油,一脚踩上去直打滑,手脚并用,这才勉强站稳。
“上,快上!”
牛录、什得拔们迫不及待的吼叫着,一个刚爬上去,另一个就推了上去,唯恐再不快些,明军又要倒油下来。
可是当云梯最上面的金兵再一次离垛口很近时,明军的火铳再次打响,一阵硝烟,十多个金兵惨叫着从云梯上摔下。但也有一些铁头子没有受伤,反而一个激灵,迅速又往上爬了一截。
石头、木块,甚至是城砖,城上但凡能要命的东西被明军们不要命的往下砸落。
城下,金军们的箭枝也一点不停的朝城上射,苦于金军箭枝太多,明军只能被动防守,渐渐的,一些垛口的明军越来越少。
正白旗牛录德克里手下有四百多人,不料没等靠近城墙,军中就有百余人伤亡,都是死在城头明军的炮火之下,在逼近城下后,德克里凶性大发,亲自指挥攻城,并且在攻势不顺的情况下,毅然身先士卒爬上云梯。
身为牛录,德克里身上的甲衣比铁头子还多了一层,最里层锁子甲,然后是一层铁甲,再外面罩着一层镶铁棉甲。在这三层甲衣的保护下,明军的火铳和弓箭奈他不得。不过身上披着几十斤重的甲衣,却也让德克里有些气喘不过来,也出了一身汗,如在闷箱里一样,十分的不好受。
现在德克里已经不盼能够立下什么大功,只盼着赶紧早点攻下城池,好结束眼前的一切。
他已是受够了这恶梦般的攻坚之战。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德克里身先士卒的鼓舞下,正白旗的金兵在射杀城上的明军后,竟然有几架云梯上的金兵就要爬上城头了。
…………
前面死伤惨重,后面,额尔克等将领也沉不住气了,尤其看到剩下的镶红旗兵已经不多后,额尔克急得一把拽住阿济格的手,苦苦劝道:“主子,这城不能再攻了,再攻下去,可全打光了!主子,撤吧!”
阿山、胡里等人也不想再打下去,在那望着阿济格,一脸无奈的神情。
不止将领们不想再攻下去,便是普通金兵们也不想再在这锦州城下多呆一秒了。巨大的伤亡,己经超过他们的心理预期,如果再没法突破,再这样打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便是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金军们也要自己崩溃了。
残兵困守的锦州竟然叫自己损失这么多人,这城内的明军难道真的只是两三千老弱病残?
守军表现出的顽强战斗力已经让阿济格对城内明军的真实情况表示怀疑,额尔克的苦劝让他也犹豫了起来,但发现有正白旗有几架云梯快要攻上去后,他立马不再犹豫,拿刀指着那里,大叫起来:“拿下了,拿下了!”
顺着阿济格的长刀看去,额尔克他们也都呆住,只见三架云梯架在一处,自家的勇士正源源不断的从那爬上城头。
那最先登上城头不是正白旗的牛录德克里是谁?!
…………
“建奴上来了,建奴上来了!”
最先发现有金兵爬上垛口的是几个青壮,他们害怕的叫了起来,谁也没有胆量冲上去。
德里克一爬上城头,就以圆盾护在自己的前面,避免垛口旁的明军长矛剌来,待发现垛口旁没有明军后,他狂喜起来,挥着长刀便向隔壁垛口的明军杀去,一边冲着一边在嘴里发出怪叫声。
未想那垛口后突然冲来一个明将,那明将单手提矛,嘴里发出的吼叫声比德里克还响,听得德克里一怔,下意识挥刀去砍。可是那明将身手比他还快,长矛已然向他胸口剌来。
德里口左手持着盾,身上披着三层甲,见那明将剌的是胸口,一点也不怕,狰狞笑着便要将刀朝那明将脖子砍。
不等刀举起,身子便被重重一撞,连人带盾一起向后飞去,“扑通”一声摔落在地,直砸得他晕沉沉。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耳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同时就有几把刀朝脖子上砍来…
脑袋滚落的时候,两眼还睁得大大的,当真是死不瞑目。
。。。。。。。。。。
曹变蛟的及时赶到化解了危机,顺着云梯上来的金兵根本敌不过他,随后王安的一营兵赶到,将城墙上的缺口及时堵住,使得金军再也无法趁乱爬上城头。
千里镜中,皇太极看得明明白白,虽然城门楼子上的金龙大旗叫人看得怒火中烧,但是他却不能不强迫自己冷静。
“二哥,叫十二弟回来吧。”




第一百五十一章 撤军还是打宁远?
撤军的号声响起后,攻城的金兵如释重负,阿济格更是出了口气,慌忙带着摆牙喇向后撤去。
城墙下的满汉金兵也全向后方退去,撤退之时并不是一窝蜂跑,而是有序的撤退,由那些箭手压制城上明军,其余各部依次而退。所以明军虽然发现金兵在撤,也因那些箭手的压制,无法对他们进行射杀,只放了些铳,射杀了几十个退兵。
撤退时,有一幕确是好笑,那城门洞子里还有百十个铁头子推着盾车在撞城门,等他们发现大军已经撤了时,城墙下已是一个自家的兵都没有,吓得这些铁头子们赶紧撒腿往门洞外跑。身上的甲衣却是太重,奔不了多远便要停下喘口气,又害怕城上的明军会出来追杀,当真是喘不到两口就要跑,跑跑停停,十分的有趣。
明军哪里敢出城追他们,能把城守住已是谢天谢地了。
说实在的,要是金军再这样不顾代价攻上两次,施大勇早撑不住了。
听到金军撤退的号声时,从上到下都是一块大石落地,一个个精疲惫力尽的坐倒在地,相互望着,痴痴的笑着。
炮手们却没停着,他们一直在等着金军往火炮的射程跑。待金兵退过护城河,终于退到大小火炮的射程后,炮营游击李福忙挥下了小令旗,顿时明军的大小火炮再一次发威,一齐轰射,各式炮子的虐杀下,又有数百金兵被炸死炸残。
攻城前,手下有一万满汉兵马,尔今却损失了一半还多,放眼望去,自个的镶红旗只剩一千多残兵,把个阿济格疼得好是恼火。
撤退中,一颗炮子在身后不远处炸响,险些把个十二贝勒给交待在这,从地上爬起后,阿济格脸色碜人,跌跌撞撞的连跑带跳,这才奔了出来。
。。。。。。。。。。。
皇太极下令撤兵,代善、多尔衮他们都没意见,攻城的惨状他们可都是看到了,知道这锦州城是拿不下来了,要是为了那杆金龙大旗置气,硬是不顾将士伤亡强攻锦州,他们也是不情愿的。毕竟八旗的本钱太少,大小凌河一战,损失又太大,除了正蓝旗,各旗多多少少都有损失,将士们在这打了一个多月,也盼着撤兵了。若不是锦州城的人口和粮食太吸引人,前天就应该班师了,哪里会来打这锦州。
济尔哈朗本就不同意打锦州,一心要班师回沈阳,把明军的俘虏兵器各旗好好分一分,这锦州打还是不打,都影响不了大局。可皇太极非看中锦州城内的物资,他也无可奈何。又为了金龙大旗,不顾代价的强令阿济格攻城,现在可好,白白又损了几千八旗勇士,真不知他这算盘会不会打。
要他说,汉军攻不上去那会就应该退兵了,连试都不要再试,城内的明军早就准备好了,打下去,还不知死多少人。
不过这些话他藏在心里可不敢说出来,默默的站在那,望着狼狈的镶红旗退回来,嘴角一咧,不为人注意的笑了一下。
。。。。。。。。。
阿济格奔马过来时,好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着脑袋,在那闷声不吱气,都不敢看皇太极一眼。
皇太极没有怪罪他的意思,朝他摆了摆手,意思拿不下来不是你的错,不必过于自责。
多尔衮朝锦州看了看,突然说道:“汗王,照臣弟看,不如咱们绕过这锦州,直接打他宁远!”
闻言,多驿也嚷道:“十四哥说得对,打宁远,咱们打宁远!”兴奋的朝皇太极叫道:“四哥,宁远这几年肥得冒油,袁老儿又被崇祯剐了,正是去取的好时机!”
打宁远?
皇太极有些犹豫,锦州拿不下就去打宁远,一个不小心可就要被明军抄了后路了,当年锦宁大战时,吃赵率教的亏可不少。怎能明知后路有危险,再去犯险打宁远呢?
但想到若是不夺些明军的物资,回去之后不好跟国人交待,这冬天也不好渡,一时有些为难,转身问代善:“二哥意下如何?”
代善撇了撇嘴,点头道:“十五弟说得有道理,宁远这几年是肥得冒油,听说城内人口和粮食不下于锦州城,不过真要打的话,这次一定要好好筹划,尽量避免从正面攻城,以免将士们伤亡过重。”
听了阿玛的话,岳托却摇头道:“汗王,阿玛,我觉得不妥。我们攻城之法,挖地道、凿墙、盾车等已尽被明军掌握,明国的红夷大炮又厉害,咱们奈何不得,照我说,既然锦州难攻,便班师回沈阳,让将士们好生休养一下。要是绕道去打宁远,万一宁远也和锦州一样啃不下,到时怎么办?便是攻下来,也必定是得不偿失。”
岳托的话让多驿心中颇为不快,以长辈的口吻训斥岳托道:“打仗还能没有伤亡?岳托,我看你是被明军吓怕了吧?你要是没胆子,你便自己回沈阳去,你十五叔我来打!”
岳托不敢顶撞多驿,但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大声道:“十五叔,兵法云,避实就虚。宁远城当年就被袁蛮子修得固若金汤,实得不能再实,我们先后两次攻之受挫,为什么还要硬攻?难道还要重演十二叔攻坚的惨样?”
见岳托还敢反驳自己,多驿气得怒道:“岳托为何长明人威风,灭我八旗劲旅的志气?我八旗自兴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席卷千里,现就因吃了几次败仗,便畏敌不前了吗?若要伐明,比这更难打的仗还在后头,难道因此都避开不成?你不主张打宁远,你说打哪?就这般回去?那各旗的损失从哪里补?冬天马上就要到了,过冬的粮食又从哪里来?”
一番话将岳托问住了:是啊,拿不下锦州,又不打宁远,过冬的粮食从哪里得?自从广宁被毁后,河西除了锦州便是宁远,除此再无重镇可言。攻下宁远,锦州便是一座孤城,大金便可以宁远城为基,向山海关一路杀去,届时,整个关外就成了大金天下。可是攻不下宁远,再次陷入进退两难地地步,又怎么办?
萨哈廉、阿巴泰、硕托等大小贝勒对打宁远也是各有各的说法,有同意打,有不同意打,不过一众满蒙将领却是都不同意再打宁远,他们实在是被锦州城的明军顽强吓住了,若是宁远城的明军也跟锦州这样顽强,这城岂不是真要用人命去填?
争吵中,皇太极突然把手扬了起来,喝了一声:“都吵什么?打不打,本汗自有定夺!”
众人忙住口,不敢再说。
在众人的注视中,皇太极突然叹口气,继而又有些敬佩的问代善:“二哥,这守城的明将是何人?祖大寿留在锦州的都有哪些部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 明国什么地方最虚
代善道:“我问过祖家的人,留在锦州的只一个大寿堂弟大乐,另有他家的仆将祖宽,除此外,便是些小角色,祖大寿麾下能打的将领都随他在大凌河城中。”
“这么说,这守将不是祖大乐就是祖宽了?”
皇太极眉头微皱,奇怪道:“若守将是祖大乐或是祖宽,那大寿的死作何解释,这二人一个为弟,一个为仆,并无道理伏杀大寿,怪了,难道守将不是这二人,另有其人不成?”
代善揣测道:“许是辽抚丘禾嘉见大寿被咱们困了,夺了祖大乐和祖宽的兵权,弃他们不用,另择他将镇守锦州也未知。”
“如果如二哥所说,那到底是何人在守锦州?此人与那重甲骑军又有无关系呢?难道那明将没被大火烧死,反夺了本汗大旗逃回锦州不成?”
皇太极想得有些头疼,叹了口气,朝锦州城墙看去,遗憾道:“可惜咱们的谍工都被困在城中不得出,否则,本汗何至于事到临头却仍一无所知呢。”
多尔衮忽然念动,上前禀道:“汗王,当日小凌河一战,臣弟曾看到明军有一骑白马的将领,此人于寻常明将不同,甚有几分本事,曾追着臣弟正白旗跑了几里,其后风向变时,又是此将率先逃跑,莫非这守锦州的明将就是那白马将军?”
“噢?还有这人?”
皇太极脸颊一抽,扬手便传:“宣张洪谟速来!”
“喳!”
有侍卫应了赶紧去找明军降将。
。。。。。。。。。。。
一众明军降将都随大军出战,这会都在阵后,不知前方情形如何,正议论着,闻听汗王有宣,张洪谟愣了一下,忙慌慌张张的随那侍卫往前阵奔去。
“臣张洪谟见过汗王,汗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奔到之后,顾不得气喘,对着皇太极行了磕拜大礼后,张洪谟才敢稍稍抬了抬头,有心想朝锦州城望去,却是不敢。
“张将军快快请起!”
抬手示意张洪谟起来后,皇太极向前两步,和声问他:“张将军,本汗问你,你大军中可有一骑白马的将军?”
“骑白马的将军?这个…”张洪谟有些疑惑:皇太极问这个做什么?
旁边阿济格见张洪谟在那吱唔,怒道:“张洪谟,休得吱唔,有还是没有,快快与汗王说!休得隐瞒,否则本贝勒砍了你!”
“是…是…”
被阿济格一吓,张洪谟一个激灵,忙道“啊!臣想起来了,是左良玉,是左良玉!”
“左良玉?”
皇太极和阿济格同时问道:“此是何人?”
张洪谟回道:“这左良玉乃昌平兵总尤世威部下的一个参将,其部兵马多是昌平兵,当初兵备监军张大…张春奉旨出关时,曾调尤世威部一同出关抗击建…我大金军,可是那尤世威却是个胆小怕事的,不敢和我大金军交战,推托说守陵重要,不敢轻出,最后便叫那左良玉领了一千二百兵应付了事。”
皇太极又问:“此人可曾被俘?”
张洪谟摇头道:“没有,当时一片混乱,风向不利我。。。明军时,臣看到左良玉第一个逃跑,有没有逃回去却是不知道了。”
听后,皇太极转头朝身后的范文程看去,范文程摇了摇头,皇太极微一点头,转身对代善道:“二哥,看来这守锦州的八成就是这左良玉了。”
“没想到这左良玉如此会守城,可惜放跑了他,不然,唉。”代善苦笑一声,没有再说下去。
多驿却在旁边嚷道:“汗王,咱们现在到底怎么办?这宁远到底打还是不打?”
多尔衮也道:“是进是退,汗王总得拿个章程出来才是。”
皇太极眉头一皱,抬手道:“把地图拿过来。”
两个侍卫忙拿着一张一人多高的地图在皇太极面前展了开来,皇太极示意众贝勒都聚过来,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城池对他们说道:
“这地图是宁完我历时三年绘成的,你们上来看,这里是咱们的沈阳城,此处是锦州,锦州后面则是宁远城,而山海关又在宁远的后面,朝鲜在这里,这是山东,这是天津,这上面又是蒙古。当年父汗在时,明国的熊廷弼制定了三方进剿方略,想从南面、从海上、从东面对我们实行三面包围,将我们逼回建州去。
去年,咱们平定了朝鲜,和它结成兄弟之国,皮岛的毛文龙又被袁崇焕所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