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汉灵帝-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宏几年来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得罪了一大批人,若是自己没遭到刺杀,那刘宏才会惊恐呢!
像孙策,不就是平时无事,结果一击即中的经典嘛!
刘宏可不想成为孙策那样的凄惨人物,因此时常出现有惊无险的刺客,刘宏还是可以接受的。
王越惭愧的说道“那刺客服毒自尽了,请陛下降罪。”
刘宏摆了摆手,不过心中出现了一丝阴霾,刘宏觉得此事定然是那幕后之人所为,没有原因,纯粹是直觉。
刺杀一事就好像投入海中的小石子,溅起一丝波澜便归于平静了。
但是当汉军组成的人墙出现在刘宏眼前时,刘宏顿时激动不已。
事后百姓对汉军的喜爱程度疯涨,因为汉军可以在灾难来临之时,为豁出性命为自己保卫家园。
刘宏对于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后世的军民鱼水情可不是说着玩的,关键时刻那是能有大用的。
但是刘宏却是高兴不起来,因为百官又开始要刘宏立后了,原因竟然是冲喜。
因为今年大汉灾祸不断,大臣们便想让刘宏这个皇帝立后,好用天家喜气转变大汉运势。
刘宏对此很是无语,似乎前几年的灾祸更多吧!
不过刘宏看着打扮越来越艳丽的宋玲儿,却是不好开口拒绝朝臣的意见。
第三十三章国债
由于宋玲儿是由后妃晋为皇后的,因此并没有规模庞大的婚礼,这对刘宏来说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不过好在北方的少数民族送了一个大礼给他。
熹平二年七月刘宏立后,同月南匈奴叛乱,鲜卑寇幽州。
刘宏在德阳殿上,将幽汉大都督张焕的奏折当众念出。
随即冷笑道“看来鲜卑人知道朕新婚燕尔,迫不及待的给朕送上了新婚大礼啊!”
“陛下,臣请陛下发兵讨伐,彻底剿灭北疆隐患。”兵部尚书董宠当即出列道。
户部尚书乔玄急忙出列道“陛下不可,朝廷只需出动大军抵挡即可,今年灾祸不少,且年初方罢刀兵,国库实在是没有支持一场大战的粮草啊!”
刘宏闻言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户部尚书,去岁不算赋税,国库亦有无数钱粮,为何此时竟无供大军征伐之钱粮?”
乔玄无奈的回道“陛下,国库之中尚有钱粮,然此乃赈灾之粮,不可轻动啊!”
刘宏点了点头,没错,若是国库之中没有赈灾之粮,那才是灭国之道,隋朝灭亡可以说就是因征伐高丽,未曾留下钱粮防备灾祸之故。
再者便是历史上的黄巾之乱,若是朝廷赈灾之粮按时下达,张角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掀起那么大的声势。
但此时鲜卑大军来犯,却又不得不出兵讨伐。
檀石槐最终还是死了,但鲜卑族却是未曾如历史上一般分裂,而是形成了以慕容为首的新型军事联盟。
慕容为更好的掌控鲜卑,利用檀石槐的余威,扬言要为檀石槐报仇。
这才有鲜卑大举南犯之事,汉朝在北方一直实施的策略师联合匈奴,乌桓两族对抗鲜卑,然而此时匈奴亦是反了。
幸好并州刺史反应及时,将匈奴大军困在了河西走廊,刘宏又命冀州州郡兵赶往,双方均无一战而下之战力,只能相持对峙等待转机,匈奴之患瞬间平息。
但是如今的鲜卑可比历史上要强大的太多了,不禁占据着万二千里的广阔草原,还占领着千里的夫余国故土。
此时鲜卑尽起大军十二万,奴隶兵二十万前来,可以说若是此次刘宏抓住机会,定能一举解决北疆之患。
可是此时乔玄却言国库无粮了,这让刘宏很是苦恼。
刘宏抱着一线希望道“诸位爱卿可有破敌之法?”
从灾区回来的杨赐出列道“陛下,此乃千古之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时只有我大汉上下一心,定可度过难关,臣愿捐赠国库粮草三万石。”
刘宏知道这是杨赐在弥补,用杨家的未来弥补,此时杨赐的率先开口,可以说是将满朝文武逼到了绝境,此事一过,可以想象杨家的凄惨。
从古至今,凡是成为少数派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就连皇帝也是如此。
最著名的臣子便要属晃错了,当时整个天下的诸侯都打着‘清君侧,诛晃错’的旗号,使皇帝不得不杀了他。
不过这些刘宏并不在意,刘宏只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于是刘宏注视着杨赐,缓缓开口道“爱卿能如此,实乃大汉之福啊!”
“臣亦愿为国捐赠钱粮……”
“臣捐……”
随着杨赐的开头,满朝文武或多或少的捐出了钱粮,虽然心中恨不得杀了杨赐,但是表面上却仍然是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
刘宏大笑道“好,好,诸位爱卿不愧是国之栋梁,然朕岂能让诸位爱卿平白失去家财?”
听到这句话,满朝文武皆是神色一动,想知道刘宏有什么办法,可以挽回自己的损失。
“户部尚书。”
“臣在。”
刘宏看着乔玄朗声道“即日起大汉皇家银行发放国债,国债者,国借钱粮,定以年限也。将诸位爱卿的钱粮数额记下,还以票据,待此事过后,补偿之。”
“诺,陛下圣明。”
乔玄当即大声道,捐赠钱粮中,也有他乔玄的份,此时有了回钱的机会,自然不吝于赞美之词。
随后满朝文武纷纷大声拜谢。
杨赐同样在拜谢之列,然而心中却是苦笑不已,“自己妄当小人,平白让陛下得了偌大好处。”
刘宏不知杨赐的想法,只知道这钱粮的危机过去了,但是却还要详细商议一番,毕竟此次若想彻底拿下鲜卑,最少也要出动五十万的大军。
于是过了一会,待乔玄整理好数字后刘宏出言道“户部尚书,共有多少钱粮?”
“回陛下,诸位臣僚共买国债八十万石。”
刘宏眼睛猛地一缩,好家伙,八十万石。
随即便笑道“诸位爱卿此时之功,当书于青史之上。”
满朝文武皆言“不敢。”
刘宏微一沉吟道“随后国债亦将下发民间,凡购买国债过二十万石者授予爵位,如此当可收集钱粮百万石,加上国库所有当可供给大军所需。”
“然此次需多少大军出征?具体事宜当详细商议。”
董宠闻言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需出动大军六十万方可。”
“为何?”
“陛下,鲜卑多是骑兵,而我大汉多为步卒,是故为求一击得胜,当准备充足。”
内阁次辅李膺出列道“兵部尚书此言差已,此次来犯之敌多为奴隶兵,是故只需出动大军五十万即可。”
“臣亦是如此以为。”内阁杨赐附议道。
刘宏见董宠亦是有所松动,便道“既然如此便出兵五十万,虎贲军,北地军,射声军,铁骑军共十四万大军出征,青州,兖州,豫州三州州兵随行出征,征召各州郡之精锐退伍兵士三十万,连同幽州之兵共计五十万。”
说道这里刘宏站起身大喝道“朕要倾举国之力,彻底消灭北疆鲜卑之患。”
“诺,陛下圣明。”
满朝文武无不大喝道。
刘宏说倾举国之力,实属夸张,此时的大汉光是可随时征召的退伍兵士,便有近一百万之多,钱财更是不缺,刘宏上位后未曾加赋税,使得未曾遭灾的百姓家中皆有余粮,反而国库粮草甚少。
即便如此,此时刘宏的压力比武帝出兵匈奴之时负担亦是轻多了。
ps:嗯,接着说一下,11号本书就要上架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不做知道自己写的谈不上好,不过着也是不做的一番心血,希望大家支持正版。
就算不打算看正版,也别下架,收藏着就是对不做最大的支持,最后拜谢了。
第三十四章万事俱备
烈日下,一条火红的长龙连绵不绝的向北延伸,这是汉朝出征的大军,大军调动,粮草调拨,都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当大军进入并州时已经是八月份了,但是这并不阻挡大军的热情,如今整个大汉都知道了刘宏要重现武帝荣光,彻底消除北疆隐患。
在这样的大风向下,国债竟然发放了两百万石之多,但是刘宏并没有觉得多,此次大军足足有五十万,加上民夫不下七十万,七十万人一个月就要二十多石的粮食,这还是一人一日一斤粮食的情况。
更何况这还没算上战马的吃食,战马要想保持马力是要吃米粟的,大战之时,这些怎么能省掉?
要知道此次刘宏的大军之中可不仅仅有铁骑军三万铁骑,铁骑军不过是直属中央而已,其余的骑兵聚集起来足足有十万铁骑,当然了,这里面大多数是刘宏留在幽州的家底,为的便是此时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此庞大的大军若是不准备多准备一些粮食,那可真是傻子统帅领着一群白痴士兵了。
因此刘宏便不在意国债发行过多,反正还债的期限被增加到了十年,等拿下了鲜卑,有了数十万的俘虏,大运河便能很快的完成,那时刘宏便能大力开发江南,甚至是交州所在了。
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刘宏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豪赌,虽然历史上刘宏组织数万大军讨伐鲜卑,结果却是大败而回。
但是在刘宏眼里那是将领无能,和选错了时间而已,再则虽然此时的鲜卑比历史上强大,但是他们也有了一个弱点,那便是千里夫余国故土。
那里刘宏可没想着要放过,虽然那里寒冷无比,一年之中也只有几个月的温暖而已,但是那里土地肥沃程度却是不容小视,这一点从后世来的刘宏还是敢肯定的。
当然,刘宏有如此雄心壮志是因为参谋团足够强大,贾诩、荀攸、修订律法的程昱也在其中,就连卢植这个廷尉正也被刘宏以严正军法带在了身边。
天知道刘宏要执行哪门子军法,这次出征刘宏心中的想法就是抢人、抢地盘,如果实行军法的话,还干个毛啊?
将领刘宏亦是带了不少,徐荣、张纯、丁原、皇甫嵩这些历史留名的人物自不多提,余者将领亦是不少。
为了更好的掌控军队,刘宏将麾下五十万大军分成了五个军团,张焕,徐荣,张纯,丁原,皇甫嵩各统兵九万,分别按照数字下排军团名。
而剩下的五万大军则是归禁卫中郎将统领护卫刘宏,对于自己的安慰刘宏还是很在意的,虽然在左冯翊水灾之时说的那般冠冕堂皇。
至于那二十万的民夫则是归于兵部与户部之下,掌管之人乃是兵部尚书董宠。
此次刘宏再次亲征满朝文武几乎没有阻拦之人,因为他们知道这此大军的数量太大了,稍有差错大汉便要修养数年方可恢复,这还是鲜卑不来捣乱的情况,这个黑锅没人愿意背。
都说历史上黄巾之乱是如何如何,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历史上熹平六年的那场北伐消耗大汉太多的元气了,虽然仅仅是出兵三万铁骑,但是连同民夫呢?
要知道历史上的大汉可没能很快的解决羌人,可以说那场人数不多的北伐把大汉最后一丝元气打没了,这才有黄巾之乱势不可挡的形式。
如果当时汉朝有这么一只三万人的机动大军在,黄巾军那些没有好装备,好将领的反叛,绝不会如历史那般。
如今这刘宏亲征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决定,这才有刘宏留下内阁主持朝政亲征之事。
至于国内出问题,刘宏一点也不担心,手中有着五十万大军在,更是雄踞北方,如果司隶有人想要反叛,刘宏便会亲率大军南下。
正因为这样,刘宏才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出征,不过刘宏却是觉得有些对不起宋玲儿,不仅没有给其一个盛大的婚礼,还在婚后短短时日便要出征了,这在刘宏看来是不对的。
不过如此盛世刘宏若是不亲自参与,恐怕将来要后悔不已。
刘宏坐在马车之中静静的思考着大军可能面对的情况时,一名斥候在马车外大喝道“陛下,前线战报。”
李浩探出头将战报接过,转身呈给刘宏,刘宏打开一看,脸上无喜无悲道“命第三军团张纯部继续向北行进,并州刺史,冀州刺史率麾下边军州兵继续扫清匈奴余孽。”
“至于俘获之精壮妇孺命其助大汉开凿运河,所获之牛羊三成按照战功分与兵士,余者交由户部处理。俘获之战马送至汉州以备万全。”
“诺”李浩恭敬的应诺道。
随即刘宏将战报放下,只见上面写着“臣张纯奉陛下之命,以为前锋先行进入并州,在并州,冀州州兵辅助下击溃南匈奴大部,斩敌三万余,俘获精壮两万余,妇孺牛羊无数,战马两万匹。匈奴单于羌渠率残部逃窜。”
这份战报在刘宏的预料之中,若是九万铁骑加上边军,两州州兵共计十五六万大军,还不能消灭区区六七万匈奴大军的话,那他张纯也别当这个第三军团军团长了,直接用手里的战刀抹脖子自杀吧!
既然是要彻底消灭鲜卑之乱,刘宏就没打算放过这些匈奴人,以前觉得匈奴人还有脑子,见大汉国力蒸蒸日上不会做傻事,可是没想到区区三十万鲜卑大军来犯,就立马改弦易张了。
更何况这三十万鲜卑大军中仅有十二万是真正的鲜卑精锐,真是不知道羌渠到底是有多蠢,对于这样的蠢人,刘宏是不会放过的。
刘宏哪里知道,羌渠是抵不过族内的压力啊!历史上南匈奴内部怕刘宏一直启用匈奴兵士,消耗匈奴仅剩不多的实力,如今就不会怕了?
当初匈奴人也不过是想保存些实力,不想与鲜卑死拼而已,但是刘宏却将他们调到了凉州。
然而就算当初刘宏知道南匈奴不是真想反,刘宏依然会如此做,因为他们竟然想保存实力。
保存实力干嘛?打算和历史上一样,来个五胡乱华不成?
ps:明天上架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嗯,还是那句话,不订阅收藏就好,当然了不做还是希望大家多多订阅。
不做是新人,要是订阅太少了,不做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说实话吧!我知道这第二卷写的实在不怎么样,但是不做实在是没办法了,一个是家里忙,一个是为了迎合少数人不断的修改大纲,不做今天看了一下。
呵呵,第二卷完全背离了不做的初衷,面目全非,不伦不类就是不做对自己评价。
现在要上架了,不做决定好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哪怕最后只有一个订阅,不做也会写完,不太监,顶多是每天少写点而已。
毕竟这本书不能养活不做,那不做只能努力工作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最后再次希望大家的订阅支持,我想‘十年雪落’的事情大家并没有忘记吧???
第三十五章包围(求首订)
后世有首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有几句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刘宏大军进入草原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给人无限的美感。
但是刘宏却没有心思欣赏这些,因为当刘宏的大军从并州云中郡北上后,便会很快的遇到鲜卑的大军。
果不其然,刘宏的大军刚刚出并州不过五十里,便得到斥候探报,“鲜卑主力骑兵五万,奴隶兵五万出现在五十里之外。”
刘宏挥了挥手命其再探,随即便下令原地扎营,此时中军大营距离鲜卑大军就仅仅五十里,更何况最前方的第三军团张纯部了。
虽然张纯部有着九万精锐骑兵,但是这一战乃是汉朝的第一战,不容有错。
在刘宏的想法中,最好是能够一举歼灭了这只十万人的大军。
于是营寨刚刚完成,刘宏便在大帐之中擂鼓聚将了,看着帐内落座的将领谋士,刘宏心中很是感慨。
自己登基六年,虽然国内灾祸不断,但是自己还是凭借着大汉的丰厚底子,让这个衰落的国家重焕生机了。
随即刘宏便道“诸位爱卿,朕欲全歼这只鲜卑大军,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陛下,想要全歼这只鲜卑大军是不太可能的,鲜卑大军身后便是其二十万大军所在,若要全歼便必须有一只大军在其后方包围,这样一来很容易被鲜卑人反过来围歼之。”
刘宏点了点头。没错。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一般的跑进来道“陛下。在我军北二十里外发现鲜卑十万大军。”
“报!陛下,在我军西方二十里发现北匈奴十万大军。”
“报!陛下,第三军团与东方鲜卑大军交战。”
三个消息一同来到,时间掐的这么准,若是刘宏再想不这是个圈套,刘宏也就可以抹脖子自杀了。
刘宏此时真可谓是一日三惊啊!不过这并不代表刘宏就会畏惧,毕竟此处有大军四十万。
“命第二军团徐荣部,第四军团丁原部立即阻击北方来犯之敌。若有可能,将其全歼之。第五军团皇甫嵩部,阻击北匈奴来犯之敌。”
“诺!”
众将齐声应诺,随即便领兵而去。
刘宏看着离去的众人,大喝道“程昱持朕节杖,前往幽州喝问张焕,他是怎么让二十万鲜卑大军安然离去的。”
“诺!”程昱应了一声诺,程昱知道刘宏是真的怒了。
瞬息之前还想着如何歼灭东方的十万鲜卑大军,瞬息之间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被三十万大军包围了,这种落差由不得刘宏不怒。
夕阳西下。临近黄昏,天色已是渐暗。
但草原上却是喊杀声不断。皇甫嵩麾下的那几位历史名将,可都不是弱手,武力虽然不见得有多高,但是排兵布阵却也是个中好手。
皇甫嵩组织着大军一次又一次的挡住了匈奴人的攻势,终于在匈奴人的一次阵型变换之时大喝道“周泰,出击。”
“诺”周泰应了一声诺,随即大喝道“弟兄们,随某杀!”
“杀!”
周泰一马当先,五千骑兵紧随其后。
刘宏知道己方要面对的敌人骑兵不少,于是便在各个军团中都安放了一只五千人的骑兵,虽然没有办法成为第三军团张纯那样的集团冲锋,但是也能在关键之时挽回一城。
此时的周泰就是皇甫嵩的杀手锏,匈奴人仗着自己是骑兵,汉军仗着自己的兵甲犀利一时僵持不下,周泰的出现便足以打破这个平衡。
“杀!”一名匈奴的将领见周泰帅骑兵从侧翼向中军冲杀,便急忙策马上前阻拦。
周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毫不畏惧迎面而上。
“乒!”
那名匈奴将领与周泰纵马交错而过,一声清脆的响声让匈奴将领一阵疑惑,尤其是看到一匹战马驮着一个缺了半边身子的人向前冲去,“好熟悉的战马啊!”随即便失去了直觉。
周泰斩杀了那名匈奴将领后,并没有对自己的战果表示惊讶,因为周泰对自己的武力有信心。
周泰左手攥住马缰猛地往上一提,战马一声长嘶,前腿离地,后腿蹬地,人立而起,他的右手中的马刀直指天空,刀尖似要刺破苍穹。
“汉军必胜!”周泰大声呐喊道,当初对战檀石槐时,自己一方只能被动挨打。
如今匈奴人就像巨浪拍打在岩石上一样,匈奴人的战马和汉军的盾牌长矛阵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长矛狠狠地扎进了前排战马和骑兵的身体,溅起了一朵朵灿烂的血花。
而一连几次匈奴人战马的冲击力也让盾阵出现了数道缺口,匈奴人每次都立刻准备冲击缺口,一举冲散汉军的阵型。
但是却总是被汉军挡住了,也不知是不是汉军故意挑逗匈奴人,至少匈奴人一直认为加把劲,再使上一点劲就能冲破汉人的阵势了。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在汉军数位大将的指挥下,整个汉军的阵势就像是铁通一般,还是带刺的那种,每次汉军见匈奴人有些颓废,便会被冲破一个口子,使得北匈奴的大王虽然恨得牙根痒痒,却也不得不继续冲击。
周泰仅仅是回头看了一眼,就将战场上大概的局势了然于胸,其余的弟兄们用生命给自己争取时间,自己怎么能令其失望呢?
看着一眼北匈奴大王所在地,周泰脸上露出一丝疯狂的笑意,“杀!”
“杀!”
兵是将的胆,将是兵的魂,周泰疯狂嗜血的样子,瞬间感染了冲锋的这五千骑兵。
匈奴人都看到了周泰一刀斩杀了匈奴将领的样子,此时周泰一进,那些匈奴人竟然忍不住绕过了周泰,朝汉军军阵攻取。
周泰对他们不在乎,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钱财,这次刘宏亲口对所有出征的将领们说了,外族之人,等同于物。
战后按照军功赏赐,若不愿要之,可卖于朝廷,定然不会让将士吃亏。
刘宏的信誉在军中那是没的说,因此那些匈奴人不来打自己,自己也不去打他们,只要干掉了北匈奴大王,这些人就都是钱财,对于钱财出身寒门的周泰还是很在意的。
ps:ps:听说那个定时更新没有悬赏,下午不做出去,就还是晚上九点更新了。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十六章周泰勇武(求订阅)
ps:之前的第三十五章没弄好,设置成公众章节着,这章就发出来吧!嗯,下一章在晚上九点零四分。
北匈奴大王此时已经发现了战场上的异样,他实在不知道这支冲过来的五千汉军骑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是嫌死得太慢了嘛?
要知道,就算是大部分的骑兵都在攻打汉军的主力军阵,匈奴依然有着两三万的可用骑兵。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北匈奴大王的心里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因为直到此时这只五千人的汉军骑兵还没有被消灭,尤其是那名领头的将领,悍勇无双,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匈奴将领倒在了他的战刀之下。
如果可以的话,北匈奴大王很想马上下令将这名可恶的汉人将军射杀掉,可是此时匈奴人和汉军已经混在了一起,弓箭手根本就无法下手。
“来人,取本王的强弓来!”北匈奴大王的声音刚落,亲兵便将一把强弓送到了他的手中。
北匈奴被汉朝连同南匈奴赶到了西方,但是在那里没有了汉朝的威胁,北匈奴过的还算不错,这次应鲜卑之邀为的就是报仇雪恨,击垮汉朝这个庞然大物。不过他的愿望似乎不可能实现了。
北匈奴大王握住弓弦,嘴角划出了一个淡淡的笑意,也许其他的弓箭手做不到,但是他却很有自信,他完全可以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将那名勇猛的汉人小将射杀。
张弓,搭箭,瞄准。发箭。所有的动作都一气呵成。狼牙箭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直冲周泰而去。
周泰此时已经有些麻木了,只是在机械的杀着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前向前,直到威胁到北匈奴大王,不然以步卒对抗骑兵,就只有龟缩一途。
“将军,小心。。。。”
当周泰转过身的时候。一名士兵从其身边掠过,便倒地不起了,最显眼的就是其背上还插着一支狼牙箭。
“将军,小的的战利品就烦请将军替小的拿回家,交给家中的老娘了。”这名士兵断断续续地说着,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失去了生息。
自始至终周泰都不知道这名士兵叫什么,但是从其那年轻的脸庞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徵兵而不是边军。
“兄弟,你好好的睡吧。某向你保证,一定会把你的战利品带回家。除非某死了!”周泰觉得心里有一股怒火,他有着一种滔天的杀意。
“杀!为弟兄们报仇!”
周泰的怒吼声,就像一声虎啸,盖过了战场上近二十万人的喊杀声,震得所有人都呆了一下,就连远处的北匈奴大王都听到了。
“好猛的壮士,只是可惜了!”北匈奴大王不由暗暗摇了摇头,他此刻都有些佩服周泰了,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假以时日,那会成长什么样子呢?
只是这些都不会发生了,因为今天无论如何,北匈奴大王都不会放走这些汉人的,汉人这个小皇帝让他想起了,匈奴最伟大时的单于,那时候的汉朝就是出了一个叫刘彻的小皇帝。
结果就是汉军打的匈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远遁漠北,这些耻辱北匈奴大王不想再次重现。
如今南匈奴被灭了,鲜卑此次也是举国而来,自己的北匈奴同样是如此,如果再放走了汉人,凭借着汉人那强大的底蕴,定然会比自己更快的恢复实力,到那时可就真是自己的末日了。
想到这里,北匈奴大王一挥手,顿时一个万人队冲了上去,打算将周泰的大军彻底击溃。
见匈奴竟然派出了一只万人大军前来,周泰豪不畏惧的大喝一声,便冲了上去。
汉军骑兵随着周泰的怒吼,也咆哮了起来,随即趁着这股锐气,汉军五千铁骑竟然将匈奴人打得节节后退了起来。
他们这一退,战场上的形式顿时明了了,皇甫嵩见此下令道“时机至矣!反攻。”
随着皇甫嵩的一声令下,汉军顿时阵势一变,原本的防御阵势,竟然顷刻之间变成了胶着的阵势。
使得匈奴的骑兵在这种阵势之下竟然没有办法提起马速,皇甫嵩微微一笑,这个阵势学自徐荣。
当初徐荣凭用五万新军击溃三万鲜卑精锐,这真是功不可没。
是故如今皇甫嵩是想重现当日之大捷啊!
匈奴中军的兵士被周泰的五千铁骑打的连连后退,前方的匈奴骑兵又与汉军行胶着状态,使得两个战团只见竟是形成了一片空地。
见此一幕,皇甫嵩嘴角微微翘起,北匈奴大王则是惊骇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杀!”
周泰大声喊道,随即见到匈奴人往回退之后,紧接着大喊道,“锥形阵!”
五千汉军铁骑听到周泰的命令,急忙以周泰为前头,组成了一个长长的锥形阵。
锥形阵在周泰这个力量惊人的怪胎带领下,不断的策马与匈奴人对冲,匈奴人虽然兵力占优,但却依然被周泰打的节节败退,很容易就切开了一条路,周泰根本就不管两旁的匈奴士兵,直接朝北匈奴大王所在的位置冲了过去。
“嘶!”北匈奴大王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不停的喃喃道“真猛将也!”
面对人数占优的匈奴骑兵,周泰居然活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可见周泰之勇猛,也可以看出战场上,尤其是弓箭等远程武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一名猛将有多么的重要。
北匈奴大王知道周泰的目标就是自己,可是他却不能退,也不敢退,更不想退。
不能退,是因为一旦他退了,整个匈奴大军的军心都会溃散。
不敢退,是因为双方战团中间的空地,这空地看起来很小没有多大的作用,对于骑兵顷刻可下,但是就是这小小的空地,却是让匈奴大军首尾不能呼应。
本来此时的前方的战事便是胶着战况,若是汉人先行从空地突袭,那前方的骑兵可就是悲剧了,骑兵被包围,还是小范围连马头都调转不了的包围,那不就剩下等死了嘛!
不想退,是因为匈奴已经败了数百年了,他实在是不想再败了,若是此时联合鲜卑都没能成功,那么匈奴只能远走他乡了。
更何况如今整个北匈奴的大军都在这里了,若是败了,结果是其不敢想象的。
北匈奴大王看着越来越近的周泰,眼中闪过一丝凶狠。
第三十七章形式逆转(三更求订阅)
ps:嗯,今天就这三更了,希望大家多支持吧!说实话,订阅惨的没边,希望大家能挺起来。不做拜谢。
太阳早已落下,黑夜的草原之上火光点点,犹如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