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汉灵帝-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张纯连连道“太尉,不是纯不愿交出草料,实在是无法交出如此众多之草料啊!”
太尉刘钜亦知张纯的苦衷,于是道“文和,可否命兵士即刻收割?”
贾诩摇了摇头,道“太尉,贾某于rì间观察了一番天sè,明rìrì出,便有大风,此风将刮一昼夜,若是错过这个机会,贾某亦是不知何时方有战机了。”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段颖不甘心的问道,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破敌之策,却无法实施,这让与羌人作战年逾的段颖很是不甘。
大帐内,如果说谁最想结束战事,那么一定是段颖,因为他的身份实在是太特殊了,在外征战年逾,却不是皇帝派出来征战的。
这一年中,段颖可谓是极度小心,毕竟皇帝刘宏除了一道将羌人迁入司隶的圣旨,便再无圣旨下达了。
摸不清刘宏心思的段颖,怎么能不想赶紧结束战事,好面见刘宏,打探一番呢?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厉sè道“也不是没有,就看太尉和诸位将军敢不敢用了。”
“什么办法?”
“将兵士所住之营帐,同部分草料一同燃烧。”
“什么?”太尉刘钜闻言一惊,将帐篷烧了,汉军住在哪里?还有,要烧的帐篷绝对不是小数,虽然已经五月天了,但是凉州依旧很是寒冷,若是因没有帐篷而冻伤兵士,闹成兵变,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张纯看出了刘钜犹豫,出言道“太尉,我等可于战后将缴获之羌人大帐分发众军。”
“也好”刘钜一想,也只能如此了,随即下令道“大军明rì与羌人决战,铁骑军于shè虎塞外谷埋伏,以图一举歼灭羌人主力。”
“诺”
次rì,天刚蒙蒙亮,汉军便带着大量的草料与营帐,来到了shè虎塞下。
之所以有了帐篷还用草料,是因为帐篷很难弄出烟来,于是将草料上撒上水,便可以做到这一点。
羌人头领看着拿着帐篷和草料的汉军,不解的问道“汉军这是要干什么?他们是打算在shè虎塞下扎营吗?”
副将见此道“汉军,不会这么傻吧!若是在shè虎塞下扎营,凭借地势,我jīng锐骑兵,瞬间便可以将其大营冲散。”
“既然这样,汉军带这些无用东西作甚?”
这时汉军向shè虎塞走去,在一箭之地时,大军将东西放下,并将其点燃。
羌人见此道“哈哈,汉人技穷矣!距离我营寨如此之远,竟然妄图火攻。哈哈哈哈”
突然一阵东南风刮来,让羌人头领的笑声戛然而止。
随即东南风越刮越大,汉军所点燃的帐篷也已经开始燃烧起cháo湿的草料了,顿时便是一阵浓烟而起朝羌人营地而去。
太尉见此看了看四周,小声在贾诩耳边道“文和,如此大风,即便是直接火攻亦可,为何不用?反而使出如此计谋?兵器所征集之帐篷,多为凉州大军的,却是为何?某不信是尔贾文和未曾想到。”
贾诩看着太尉笑道“陛下需要一些劳力,那么这些羌人便不能有太大的伤亡。另外,陛下打算借此皆会在凉州实施徵兵制度,那么这些凉州的三万边军,便需要离开凉州。”
太尉闻言一惊,道“陛下连边军都不用本地之军士?”
“呵呵,陛下自有陛下的心思,太尉且看羌人扛不住了。”贾诩指着烟雾弥漫的羌人大营道。
第七十二章无耻的羌人(二更,求推荐)
“咳咳”羌人头领不断用手在面前闪动,但依然被烟气呛得不行。
“气煞我也,汉人忒是狡诈,竟然使出此等卑鄙手段。”
副将在一旁做着同样的动作道“大王,快撤出shè虎塞吧!不然族人们要被呛死了。”
“不行。”羌人头领断然道“汉人正是希望我等退出shè虎塞,若是没有了shè虎塞的地利,我等这三万大军便成了他汉军的嘴边肉了。”
“命令将士们回到营帐内,暂时躲避烟气,留下一部分人注意汉军动向。”
羌人头领说完这些便率先回到了营帐内,然而没过一刻钟,副将便急匆匆的跑进来道“大王不好了。”
“可是汉军攻上来了?”羌人头领起身问道。
副将喘息着说道“不是,是我族的战马被烟气熏得,开始四处挣脱缰绳了,而且有些战马因烟气,已经开始倒地了。”
“什么?”
羌人,包括古时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之所以能给历朝历代的汉人统治,带来大麻烦。
就是因为他们的战马,少数民族养马就和汉人养鸡一样平常,而且少数民族的子民,几乎幼时便骑马纵横,长大后便是一名优秀的骑士。
如今的羌人有三万大军,其中战马便有一万余,这还是因为一年的作战而减少的。而汉军却是有着将近十万大军,若是此时没有了战马,羌人可以说真的是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了。
羌人头领脸sè一阵变幻,随即咬牙道“传令,所有族人,即刻退往外谷,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
“诺”
羌人这边刚刚退却,太尉刘钜便得到了消息,随即道“命铁骑校尉张纯做好准备,一举击溃羌人。命破羌将军率边军,即可接收营寨。”
“诺”
“大王,你看”
羌人头领刚刚逃到shè虎塞外谷,便见张纯及三万铁骑军,列阵以待。
“该死,我等还有多少可战骑兵?”
“不足八千。”
“我等的大好儿郎,尚有多少战力?”
“有将近三千人无法再战。”
就在这时张纯下达了冲锋的命令,以逸待劳,若是张纯在傻傻的等对方组成阵势,那么张纯也可以自我了断了。
“杀”
三万铁骑军大声喊杀冲来,羌人头领看着毫无阵势可言的己方大军,大喝道“儿郎们,冲出去,冲出去,回家,回家。”
“回家”
三万羌人一同高呼道,随即眼中多了丝许疯狂,朝汉军冲去。
这只羌人乃是先零羌,先零羌可以说是汉朝羌人之患的源头,从东汉开国之始,这只羌人便不断的被安抚,然后起义,随后再安抚。
来来往往已经已经百年了,由于先零羌每次出征前,便将族人迁徙至扎陵湖一带,也就是如今的青海省。
汉军若是想要彻底铲除这只先零羌,便需跨过白马羌等诸羌,虽然这些羌人没有一同骑兵反汉,但是同样不允许汉人进入羌人境内。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这也造成了羌人之乱,几乎是无法根治的。
然而此时,却是给了刘宏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桓帝延熹四年(即161年),羌零吾与先零又起兵于陇右,进攻关中,汉遣中郎将皇甫规击羌,先零诸种羌慕规威信,降者十余万。
这一战机会掏空了先零羌的一半底子,才七年时间,先零羌便再次叛乱,段颖一年来又给予了先零羌沉重的打击。
若此时刘宏不趁着先零羌虚弱之际,彻底解决先零羌,并给其余诸羌一个威慑的话,那么刘宏也就不必活着了。
“乒乒乓乓”
瞬间汉军便冲进了羌人的队伍之中,兵器相交之声,兵器入体之声,兵士受伤时的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羌人之前被烟雾一熏,又慌乱的跑下shè虎塞,虽然是下山,但亦是要消耗体力的。
虽说消耗的体力在平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战场上,哪怕你比别人多吃了一个馒头,也能看的出来,因为战场上力气代表着你能够让手中的兵器砍入敌人的身体多深。
“杀,杀,杀”
又是一阵喊杀之声,原来是段颖带着接收完营寨的边军,从羌人的背后杀来。
此时的羌人真是前有猛虎,后有恶狼啊!
之前羌人头领还想着抵挡不住,便退上shè虎塞的缓坡,以图消耗铁骑军的速度。
然而此时段颖率军从山上杀来,彻底断了羌人头领的退路。
眼见败势已成,羌人头领大喊道“我们投降,我们愿意接受大汉的招抚。”
张纯闻言一愣,什么情况?
羌人如此做法不是一次两次了,汉朝以前为了稳定羌人,亦是不得不接受,是故羌人可以说是打不过便投降,纳上降表,还能得到一大笔赏赐。
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得到羌人反应的刘钜苦笑着摇了摇头,虽然之前羌人如此做,朝廷不仅不会怪罪,还会给予一定的赏赐,进行安抚。但是此时嘛!
随即刘钜道“将羌人头领带来,命段颖将军,将羌人看押。”
“诺”
太尉刘钜看着传令兵的背影想道“既然陛下想要劳力,那么老臣就给您想想办法。”
不多一会儿,羌人头领便来到了刘钜面前,道“先零羌首领,拜见太尉。”
刘钜笑呵呵的说道“不必多礼,首领可是真心降汉?”
“自是真心的,之前受小人蒙蔽,竟然挥军攻打大汉,真是最该万死啊!”
羌人头领一脸忏悔的样子说道。
刘钜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是,是”
羌人头领嘴上说着是,心中则是想着“汉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骗。”
随即刘钜话题一转道“由于朝中因战事频频,是故能给贵部的赏赐,怕是要按人头给了,请首领莫要见怪。”
“不会,不会”羌人首领急忙道。
刘钜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请首领去清点一下人数吧!”
“是”羌人头领应了一声,随即一脸疑惑的说道“某回返部落需时尚久,不知太尉可否稍后几rì?”
刘钜装作错愕的说道“什么回返部落?首领的族人不全在这里了吗?本官来时,陛下曾言一人万钱,首领还是去清点人数吧!”
“一人万钱??”
羌人头领闻言心砰砰的快跳了几下,随即道“太尉,外面并不是某的全部族人,尚有族人在来的路上,希望太尉,可以稍后半月。”
“这……”刘钜故作为难的沉吟道。
羌人头领见此急忙一个大礼,当真是为了钱什么面子都不要了。
“请太尉允许。”
“好吧!不过本官只等半月。到时见到多少尔之族人,便上奏多少人。”
“谢太尉,某这便去写信。”
刘钜看着羌人首领离去的背影,冷笑道“哼,贪婪,无耻,这次尔等便要死在这上面。”
ps:嗯,先零羌族人迁徙到扎陵湖和羌人战场投降有点扯,但是不做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带着家属,还能作战,就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
战场投降是为了突出羌人的无耻,只能如此了,希望大家勿怪!
不做想来,大家都应该猜到刘宏要劳力干嘛了吧?
第七十三章先零羌平(三更)
建宁二年六月一rì,汉军在shè虎塞驻扎已经半月有余了,期间先零羌全部族人十万多人,已经全部到来了。其中光是青壮便有三万多人。
为了威慑羌人,刘钜还将各个羌族的首领都请到了shè虎塞。
此时刘钜等待的便是刘宏的圣旨了。
一名传令兵来到帐外道“太尉,陛下圣旨到了。”
刘钜闻言急忙起身来到帐外,一名小黄门见到刘钜后,开口道“太尉,陛下有言,圣旨您看过之后,便可当众宣读。”
“老臣明白。”
刘钜闻言便接过了小黄门手中的圣旨,快速看完之后,便道“传令,命先零羌于shè虎塞下集合,其余诸羌首领一同前往,铁骑军于shè虎塞做好出击准备,边军,北军将先零羌围起来。本官当众宣读圣旨。”
“诺”
不多时,汉军便完成了一系列的动作,最初不理解太尉接受羌人投降之事的将校,得到解释后,很是满意的离开。
毕竟自己打了将近一年的敌人,将要得到朝廷的厚重封赏,谁都不会满意。
shè虎塞下,太尉刘钜当众打开圣旨道“先零羌之祸患,于宣帝元康三年始数百年来,为祸深重,大汉以仁义为本,未曾计较,然其仍不思悔改,竟断然攻我大汉州县,故将其首领,将校斩之,筑成京观,余者族人贬为奴隶。”
“轰”
刘钜一宣读完圣旨,下面的先零羌族人顿时哗然,先前首领说来这里领赏赐的,可是如今却变成了领死的。
在先零羌头领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其身边的一名汉军便一刀将其头颅斩下,其余的羌人将校见此刚要反抗便被斩杀。
下面的羌人想要反抗,可是手无寸铁的他们,如何是十万装备jīng良的汉军对手?
在斩杀了千余带头者后,先零羌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张纯的铁骑军甚至没有出动,光是北军与边军便将先零羌族人重新看押了起来。
这时白马羌的头领缓过神来道“太尉,尔出尔反尔,这便是大汉对待我羌人的方法吗?”
其余的羌人头领纷纷附和道“没错,莫不是尔大汉想要随意欺凌我等羌人不成?”
“说好的赏赐呢?难道尔大汉想要将我等羌人全灭了不成?”
“哼”太尉刘钜冷哼一声,一众羌人首领纷纷住嘴不言。
刘钜见此道“本官如今就告诉尔等,如今我大汉上过战场的将士多达五十万,不然尔等以为,为何以往剿灭先零羌这般战事,仅仅出战三万人,此时却出兵十万?”
“本官明白告诉尔等,若是尔等臣服大汉,便一切如故,若想要学这先零羌,那么他们便是下场。”
刘钜的话,毫不讲理,但是这些羌人却是敢怒不敢言,毕竟此时的十万汉军在此,即便羌人尽起大军,亦无十分把握打赢。
更何况他们本身还在汉军之中。
刘钜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道“陛下曾言,将选一人为羌人之主,掌管羌人事宜。”
一众羌人头领闻言,顿时将尸体还未搬走的先零羌首领忘在了一旁,要知道以前羌族之事,皆有护羌校尉掌管,此时让羌人自己管。
这些羌人首领怎么能不激动呢?
于是纷纷出言问此间细节,刘钜见此道“诸位,陛下曾言,这羌人之主,只有可战之兵在三万以上的方可,余者皆不可。是故于年底,请可战兵士在三万之上的部落首领,前往京师,商议具体事宜。”
一听这话,一众羌人顿时脑筋转了起来,这些部落首领手中的兵马在三万以上的也就那么几个,但是在两万的可不少。
若是吞并了一个,两个,那么不就是说明自己也有机会?
这便是刘宏的计策两桃杀三士,这个计谋不是说羌人便看不懂。
即便是现在没懂,回去一想,便能明白此中的道道。
但是那有如何?那是羌人所要的必须品,盐铁等皆是与大汉买卖的。
当上了羌族之主,就意味着羌人的这些东西,都要经过羌族之主的手中,到时羌族之主想要壮大自己部落,还不是手到擒来。
正是有着如此丰厚的利益,刘宏才可以肯定,羌人一定会动心。
处理完诸羌事宜后,刘钜便率领北军以及边军凯旋而归了,张纯的铁骑军则是被留在的凉州。
返回的大军在半路上,便得到了各个羌族不断大战的消息,而且战事还在进一步升级。
回到洛阳,将大军驻扎在无双军的附近并看押先零羌族人后,刘钜便赶往皇宫将凉州的事情做了详细的汇报。
刘钜那rì在早朝上,因清查粮仓一事,被刘宏重新认可了稍许,可以说刘钜的目的达到了。
虽然此时刘宏不会像以前那般看重刘钜,但是却也不会一心想着找人顶掉刘钜了。
刘宏听完刘钜的汇报后,对别人的封赏都好说,唯独对董卓的封赏却是不好办。
虽然对董卓的发家之路,不是很了解,但是至少刘宏知道,董卓的法家之路和羌人离不开关系。
细细思考了一番后,刘宏下旨道“封太尉刘钜为德行侯(关内侯,荣封),迁破羌校尉段颖为司隶校尉,原司隶校尉朱宇迁执金吾,增不其乡侯铁骑校尉张纯百户食邑。”
“原征战凉州之北军组建八军之北地军,迁军司马皇甫嵩为北地校尉。迁军司马董卓为蛮越将军,掌管扬州蛮越事宜,归扬州刺史臧旻节制。余者各有封赏。”
待尹勋拟完圣旨后,刘宏仔细看了看,觉得没什么问题了便下发了出去。
随即想到“将董卓调离了羌人那边,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再加上随军参谋制,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了。”
与此同时,董卓正在接待羌族的使者,董卓在羌族中有很深的威望,是故董卓对自己会在西凉任职,并不觉得会出什么意外。
在收下了羌人的礼物后,便许诺,一旦自己到任,便会帮助其取得羌人之主的位子等等。
这时刘宏的圣旨传来了,蛮越将军,这个官职让董卓当成愣住了,随后缓过神来便恭敬的将小黄门送走了。
等董卓一回头,发现羌人的使者已经带着礼物离开了,毕竟一个蛮越将军与羌人隔着半个大汉呢!
能有什么用?羌人便是如此现实,董卓则是气愤的砸起了东西不谈。
第七十四章江夏蛮叛
建宁二年六月初五,荆州已是绿意盎然,更是带了一丝温热。
江夏西陵郡府内,中年男子于树荫下看着正蹲马步的儿子道“祖儿,如今尔已经八岁了,为父且考考你。”
“父亲请示下。”
男孩艰难的说道,显然蹲马步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嗯,为父问你,当今天子重启徵兵制度,有何好处,又有何坏处啊?”
男孩一阵苦思,突然想起了前些时候,庞德公的评价,便张口道“陛下实施徵兵制度,可以将大汉军队集中于zhōngyāng的控制之下,掌兵之将没有了募兵的权力,便无法招募私人部曲,此大利于朝廷。”
“然而,此法难令手握重兵的将军满意,其原本手握重权,此时让其全然交出,定然会心有不忿,为朝廷留下隐患,甚至公然反叛。”
“呵呵,不错,不错。”父亲笑着说道,随即脸sè一变道“说,从哪里听来的?”
男孩脸sè一苦,闷声道“庞德公那里。”
“原来如此。”父亲露出难怪的神sè道“庞德公乃当代大家,能看的如此清晰,到也正常。”
随即父亲正sè道“祖儿,我黄家自黄香先祖起,便一直效忠大汉,如今大汉中兴有望,尔更要学习文韬武略,以图报效大汉。”
“是父亲。”
男孩大声回答道。
这是一名兵士跑进来道“太守大人,那帮蛮人又反了。”
父亲闻言沉声道“郡尉何在?”
“郡尉,已经前往城头了。”
“嗯,如此本官亦要前往,尔先去传令,命各家各户回到家中,无故,不可上街走动。”
“诺。”
待兵士走后,父亲回身看着男孩道“祖儿,好好练功,待为父回来,再陪尔。”
男孩站直身体抬头仰视父亲道“父亲,孩儿已经长大了,可以上阵杀敌了。”
父亲好笑的摸了摸男孩的头道“我儿却是大了,知道上阵杀敌了,但是尔忘记了?各地将领官员皆无募兵之权,尔让为父如何带尔前往?”
“哦。”男孩语气低沉的应了一声。
父亲呵呵一笑,便离开了郡府朝城头而去。
江夏蛮人,乃是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南郡潳山蛮雷迁反抗朝廷,东汉zhèngfǔ遣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余人马击败雷迁,“徙其种族七千余口人置江夏界中”。
和帝永元十三年,南郡巫蛮许圣,“以郡收税不均”,屯众反抗,东汉zhèngfǔ命荆州诸郡兵马万余人镇压了这次巫蛮起义,俘获之人“复悉徙置江夏”。
这些迁居江夏的蛮民,后称之为江夏蛮,分别居住在麻城、罗田、浠水等县的巴水、蕲水、浠水、赤亭水、西归水等五条河一带,又被称之为“五水蛮”。
江夏蛮经生息繁衍,势力迅速发展,还形成了“蛮多土少”的局面,始终与东汉zhèngfǔ相对抗。
可以说江夏蛮人攻打州县和羌人攻打州县一样,是家常便饭,不过蛮人倒是第一次在刘宏在位期间攻打州县。
待黄太守登上城头时,郡尉已经开始组织军队进行抵挡了,西陵作为江夏的治所所在,不仅有着八百人的守卫兵,还有着三千郡兵。
在守城战中,可以说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尤其是面对没有什么攻城器械的蛮人。
黄太守走到郡尉的身边道“郡尉,不知此次蛮人来了多少人?”
郡尉毫不在意的说道“不过万人尔,某已经派人向刺史大人禀报了,只需挡住这些蛮人五rì,蛮人便会被前后夹击。”
“嗯,如此甚好。”
黄太守亦是没有将城外的蛮人放在眼里,毕竟这样的仗经常打,蛮人奈何不了汉人,汉人亦是奈何不了蛮人。
想了一会后,黄太守奇怪的说道“为何此次蛮人才六月便出来攻打县城了?以往不都是九月吗?那时粮食已然成熟,其便一边攻打县城,一边抢收粮食。这次是何故?”
郡尉摇头道“某亦不知,不过既然蛮人来了,那就要将他们拦住。”
“却是如此。”
突然蛮人进攻了,近万人一窝蜂的冲了上来。
丝毫没有战法,攻城器械更是没有,只有几条云梯而已。
但是这却是令黄太守和郡尉皆是眉头一皱,与江夏蛮人交战也不是第一次了,蛮人虽然不通谋略,亦不通制造攻城器械。
然而像此番一窝蜂的冲上来的事情,却是没有的。
蛮人在冲到距离城墙一箭之地时,竟然掉头跑了回去。
这一举动让已经张弓搭箭的汉军很是郁闷,原本打算等蛮人一进入shè程便shè出手中箭簇,给蛮人沉重的打击。
但是如今蛮人竟然回去了,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啊?
这一举动更是让黄太守和郡尉百思不得其解,随即郡尉便命汉军兵士放下弓弩,毕竟张弓以待,也是要耗费体力的。
郡尉可是不愿,还未正式开战,兵士的力气便用光了。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这些蛮人就好像吃饱了撑的一样,不停原地的喊杀,见汉军不理会便来一个冲锋,在距离一箭之地又跑回去。
但是黄太守和郡尉却是丝毫不敢大意,生怕这些蛮人突然开窍使出什么计谋。
无奈之下,只好命众军严阵以待,待蛮人进入半箭之地,再张弓shè杀蛮人。
而后,黄太守和郡尉便看着蛮人这无聊的举动,思考了起来,毕竟蛮人虽然智谋不行,但却不是傻子。
就在黄太守和郡尉思考蛮人的意图时,突然听到城内传来一阵喊杀声。
二人均是一震,急忙向城内看去,不知何时,城内竟然出现了一只约五百人的蛮人。
这五百蛮人正与城门守卫激战,很明显是想要抢夺城门。
郡尉见此大喊道“快,快下去一曲兵士,击杀这些蛮人。”
得到郡尉的命令,汉军迅速冲下去了一曲兵士,与那五百人交战在一起,然而还是晚了一步,十名蛮人已经缓缓的将城门打开了。
而这时再次冲上来的蛮人却没有再跑回去,反而丢下了云梯,朝城门快速冲杀上来。
郡尉见此道“弓弩手放箭,其余兵士随某下城。”
在下城时,郡尉回头道“太守,请您主持大局。”说完便急忙带人冲了下去。
郡尉带人杀进城门洞时,蛮人的大军亦是到了城门外,双方便于城门处展开了厮杀,争斗城门的归属。
第七十五章殇(二更)
“杀”
汉军与蛮人在狭小的城门洞处忘情的厮杀,汉军只想着将蛮人赶出去,蛮人则是只想着冲进去。
双方皆是全力厮杀,不断有己方的人倒下,后面的同伴又不断的补充上来。
郡尉见此不由的眉头紧皱,外面的蛮人又一万人,而城内的汉军不过三千八百人,若是如此消耗,怕是顶不了多久。
这时一名兵士跑来道“郡尉,已经查明,那些蛮人是挖地道进来的,如今我等已经将地道堵死。”
郡尉闻言一阵恍然大悟,难关之前城外的蛮人不断的制造响动,又不断的佯装攻城。
原来是怕己方听到其挖地道的声响,以及吸引我等注意啊!
想到这里,郡尉道“分出五百兵士,在城内巡视,以防此事再次发生。”
“诺”
随后,郡尉看着身后列阵的千人兵士大喝道“家中有老母者,出列。”
闻言,便有近六百汉军走出了队列。
郡尉指着一旁道“在一旁列阵。”
“诺”
随即郡尉接着大喝道“家中独子者,出列。”
当下,便又有两百余人走出的队列站在了一旁。
郡尉看着剩下不到两百的汉军大喝道“弟兄们,蛮人攻城,城门危在旦夕。一旦城门被迫,那么我等之家小,皆要受到欺凌,是故,某要弟兄们随某将蛮人打出城门,将其拦在城外,让里面的弟兄们关上城门。”
“弟兄们,某不骗尔等,出城便是死路一条,但是某可以告诉尔等,某与尔等同在。不愿参战的站出来。”
“喝”
“喝”
“喝”
郡尉见这两百兵士并无胆怯,便道“弟兄们,当今天子对待战死之将士的优待,某想尔等都有所耳闻,是故,我等便要用自己的xìng命,保护西陵城内的百姓,用我等的xìng命保护家中亲人,用我等的xìng命为家中亲人博得一大笔钱粮。”
“喝”
“喝”
“喝”
“弟兄们,随某冲。”
郡尉话音一落,便第一个朝城门冲去,两百兵士紧随其后。
“杀”
郡尉等同两百抱着必死之心的兵士,一加入战场,战场形势立刻转变。
蛮人原本已然攻入城门内,汉军仅仅是在城门洞内抵抗。
然而郡尉犹如箭头一般猛冲过去,两百汉军毫不落后的跟随。
顿时便将蛮人打的节节败退,说起来很是悬乎,然而蛮人毕竟之前在城外喊杀和佯装攻城了半个时辰。
即便蛮人体魄强壮,亦是体力受损,是故在郡尉悍不畏死的攻击下,竟是堪堪将蛮人打出了城门。
但是蛮人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无法进入西陵城?
于是郡尉的压力大增,郡尉斩杀了一名蛮人后,回了一下头,并大喊道“快关城门。”
随即便急忙回身杀敌,城上的黄太守见此眼中浮现一丝雾气,大喝道“关城门。”
汉军将士闻言急忙将城门关上,将蛮人连同自己的同泽一同关在城外。
城门缓缓关上时,郡尉同两百兵士的脸sè浮现了一丝轻松,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眼见城门关上,蛮人的头领见此怒喝连连,大喝道“杀,杀光他们。”
郡尉看着身边不断到底的汉军兵士,只感觉自己挥刀的速度越来越慢。
这时几名蛮人一同将战刀砍在了郡尉的身上,随后有更多的蛮人加入其中,好似是为了报复郡尉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一般,生生将江夏郡尉分尸了。
城上的黄太守见此大喝道“放箭,放箭,让这些蛮人统统去死,为郡尉报仇。”
“报仇”
“报仇”
“报仇”
城墙上的汉军三声大喝道,随即便不停的将手中的箭簇shè下,嘴中喃喃道“郡尉,弟兄们,我给你们报仇了。”
蛮人头领见此气愤的下令道“收兵。”
随即蛮人军中便传来几声长喝,蛮人迅速的退了回去。
从蛮人佯装攻城至此时,短短一个时辰,汉军便付出了千余人的代价。
蛮人由于既要厮杀,又要承受城头上的弓箭攻击,竟是损失了两千余人。
得知这个结果的蛮人头领更是气愤不已。
眼见蛮人缓缓退去,黄太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