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突起-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昌邑更乱了,但这种乱却是刘功最想看到的,只有这样的乱象,才不会有更多的人把眼兴盯在他的身上,守城战也才会更好打一些。 
随着四处的浓烟升起,刘功感到自己的心中堵得慌,不知这次会死多少人! 
一切都是利益啊! 
‘‘‘‘‘‘‘‘‘‘‘‘‘‘‘‘‘‘‘‘‘‘‘‘ 
收藏和投票可不要忘了! 
 




第十七章 曹军的绝望

       这是一个重新洗牌的夜晚,这是一个让很多家族产生恶梦的晚上,昌邑城长久以来聚集的各种私怨终于爆发了出来。 刘功一夜无眠,各种的消息汇到了他这里,一个个家族在这场冲突中灰飞烟灭。 
对于发生在昌邑城的这些事,刘功当然是不敢大意的,杀红眼之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虽在守城,但暗中仍然不断调动着军队,针对势力大的家族,刘功都要派人盯着,稍有异动就要灭其于萌芽状态。 
观察着城外的动静,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曹军再来攻城的话,这城在防守上定然不轻松。 
天边开始放亮,刘福回来了,满是疲惫的脸上现在兴奋的神精:“少爷,万家已破,三百名万家士兵全部击杀,按公子的吩咐,万家的田地让郑家接管了。另外,黄家在灭了洪家之后引兵四处抢劫,刘忠率军破了黄家,现在黄家已被剿灭。” 
连续的作战,刘功估计刘忠军的损失会很大,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严密监视,发现情况要及时处理。”刘功想了一下又接着道:“让刘忠把能够收集到的精壮之士全都编成军队,另成一军。” 
这时的曹军大营同样无眠,曹仁在大帐中来回走动,昌邑城内的火光和喊叫让他不解,那刘功在干什么,难道又有什么计谋? 
夏侯惇、李典、乐进等人静静地坐在席上,两次的攻城让曹军损失惨重,头脑清醒过来之后,他们全都为这次的莽壮攻城而后悔,现在曹军仅剩下两千余人,凭这点军队要攻下昌邑的难度更大了! 
“将军,两次攻城之后,我们的人死伤极多,那鲍信之人反而损失不大,我派人清点了一下,我军现有两千三百余人,但鲍信的兖州兵就有一千六百余人,要是他有个二心的话。”李典讲到这里就停下了,看了看曹仁便不再言语 
李典的担心同样是曹仁的担心,今日攻城时城上喊出的那些话语还记忆犹新,谁都能看出曹军攻城受挫之事,兖州兵如有异动,曹军真的就危了! 
“将军,公台醒过来了。”挥手让报信的亲兵离去这后,乐进脸现喜色对曹仁道。 
“太好了!”曹仁当先就冲了出去。 
自从身上中箭之后陈宫就一直处于昏迷之中,现在终于醒了过来,这对于极度缺乏谋士的曹军来说真的是一个好消息。 
“主公死了!”刚醒过来的陈宫一听到这消息就呆住了,差点又昏了过去。 
如急病乱投在般,不顾陈宫的身体情况,曹仁就把发生的事情,包括昨夜昌邑城内的异常情况讲给了陈宫听。 
急咳了一阵,亲兵用湿帛擦拭了一下陈宫头上冒出的汗水后,陈宫说道:“曹将军,你昨夜失去了一次最佳的攻城机会,现在攻城已无望了,撤兵吧!” 
“为何昨夜失去了机会?”曹仁不解道。 
“昨晚定是城内出现了内乱,刘功忙于镇压内乱,兵力定会分散,如果当时将军用兵攻城,夺城的希望很大,现在城内开始平静下来,定是那刘功已平息了内乱,将军的机会没了!”箭伤很重,几句话的功夫,陈宫的头上又冒出了大量的汗珠。 
李典在边上一跺脚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真是可惜了!” 
从现在刘军的情况来看,如果他们两面受敌的话,曹军趁机攻入城内完全是有可能的,现在那刘功平息了内乱之后,曹军想攻城就难度增大了。 
“难道真的没办法了?”曹仁不甘心地问道。 
喝了一口提气的参汤,陈宫精神好了一些,想了一下道:“也许还有一现希望。” 
“公台快道来。”夏侯惇急切道。 
“而今刘功是否平息了内乱还不清楚,也有可能在平息内乱时兵力损失较大,将军可引兵强力攻城,是否能破城就看天意了,成则入城,不成则引军远走。” 
“命令全军立即攻城!”曹仁大喊了起来,正如陈宫所说,这也许就是一个机会。 
曹军很快就集结了起来,几员大将全都披挂上阵,这是一锤子的买卖。 
“各家族调来的士兵可到了?”刘功向刘福问道。 
“少爷,都还没到,他们刚夺得其他家族的田地,兵力全都要用来进行防守,可能出兵很难。” 
“狗日的!”刘功暗骂了一句,得到了利益就不顾不管了,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他们。 
“少爷,朱家到是派来了二百部曲,郑家也派出了一百。” 
不错了!还是有两家会做事,对于这两家的态度问题刘功还是满意的。 
“咚------” 
曹军进攻的鼓声响了起来。 
“曹军攻城了!”城上的刘军士兵大喊了起来。 
向外看去,曹军集中兵力正向城门冲来,大量的箭矢迎面飞来。 
刘功急忙把身体躲在了墙角。 
“扑------” 
箭矢破物之声震耳欲聋,看着身后插满的箭矢,刘功心想,这次曹军的攻击力仿佛大了很多。 
箭雨过后,就听到城上传来云梯靠墙的声音,曹军攻城了! 
“迎击!”于禁的声音仍然那么哄亮。 
两军开始了激烈的对抗。 
曹军的几员大将现在全都冲到了第一线,鲍信也率军拼命攻来。 
箭矢、石灰、滚木、巨石、滚油、滚水------ 
城上的士兵拼命把这些东西朝城下扔出。 
战事最烈之时,曹军中的一队兖州兵却正在进行着一个计划。 
自昨日听到了城上的喊话之后,一些忠于刘府的什长们就秘密进行了串联。 
箭矢暗中已锁定了鲍信。 
“射!”一个什长轻声喊道。 
“啊!” 
正在登梯的鲍信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人暗算自己,箭矢中从云梯上就摔了下来。 
战事正急,谁也没有发现这一情况,这队兖州兵抢上前去抬着鲍信就撤了下去。 
城内刘功已砍杀了多人,曹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不计成本的猛攻中,刘军士兵死伤惨重。 
刘濂身负重伤被抬了下去,于禁带伤仍然在指挥着战斗,守城的压力不断在增大着。 
城上的不少地方已几次易手。 
“杀!”刘忠召集的几百生力军到了。 
“报!” 
正在指挥作战的曹仁被这声音惊了一跳。 
“何事?” 
“报告将军,兖州军在后营中发动叛乱,陈宫大人和鲍信将军已被劫持。” 
“什么?”曹仁大惊之下向身后看去。 
大营之中浓烟四起。 
再转身看了看昌邑城,曹军已被压下。 
狠狠地一跺脚:“命令收兵!” 
曹军将士看着一片狼迹的大营,绝望之情现于脸上。 
完了!彻底完了! 
‘‘‘‘‘‘‘‘‘‘‘‘‘‘‘‘‘‘‘ 
正在冲榜;才120名;有票的投上几票推荐票;支持一下本书。 
 




第十八章 汉末新形势

       曹军退了! 站在城上,刘功放远望去,曹军正在退兵。曹营中那浓浓的烟雾虽然让他不解,但是,已经很明显了,曹军没有了再战之力。 
紧握着手中的大刀,刘功的心神终于松了下来,自己到这汉末的第一战终于结束了! 
“主公,曹军已退,末将请命冲杀一阵。”于禁在身旁兴奋道。 
摇了摇头,刘功道:“经此一战,我军损失也很大,已没有这掩杀的力量了,将军的想法虽好,但还是不要冒这险,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 
于禁向四周看去,也暗自点头,经过此战,刘兵的情况也非常的不好,由于大多都是临时召集来的人,作战经验严重缺乏,死伤之人非常的多。 
今天的天气很好,微风吹拂中,刘功感到全身都充满了一股活力,这就是汉末的天空,野外一望无际,荒凉的土地上满是野草。残戟断枪布满在草地之上,这就是我的地盘!刘功感到了一种很强的压力。 
初平三年五月,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间,刘功的人生在这个时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击败曹军之后,汉末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曹操死了,魏国应该不会出现了,这个时候的刘备正在公孙瓒的手下。那吴国就更谈不上了,孙坚刚死,孙策也仅十八岁左右,应该还没有得到其父的军队,那些军队还在袁术的手中。 
不断清理着头脑中的记记,董卓现在已死,吕布在李傕、郭汜等人的攻击下已退走他方,朝庭之中现在是一片混乱,以李傕、郭汜等人为首之人同以杨奉、董承为首之人正在争权,而各地的割据势力就更是太多,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孔融、张鲁等人的势力都很大,黄巾军的势力同样不小,各地黄巾军正在争城夺地,整个的中原大地一片凄凉。 
实力!刘功总结出现在自己最需要的就是实力,没有了实力迟早就会被其他的势力所吞并。 
“少爷,我们军的情况已清点完成,经此一战之后,我军还有能战之兵七百余人,伤兵四百余,器械消耗较大,基本用完,粮食还可支持两月。”刘福上前报告道。 
“那些家族有什么动静?”刘功一听到自己的兵力情况就有些担心,要是那些家族有什么异动的话,那就麻烦了。 
“少爷,我派人严密监视着的,他们现在正忙于守护自己的新田地,还忙不过来想其它的。” 
“将军,你看。”一个亲兵指着城外道。 
听到亲兵的话,刘功向城外看去,一支军队正向城门靠近着。 
难道曹军又来了? 
看着这些身着曹军衣服的军队,刘功头上的汗又冒了出来,这曹军真是阴魂不散! 
“准备作战!”于禁大喊一声就安排起防守之事。 
“是刘强!”刘福突然叫道:“少爷,是我们的部曲。” 
“我们的人?”刘功不解地看向刘福。 
“刘强,你们怎么来了?”刘福向着城外就喊了起来。 
很快的,从这支近百人的军队中就跑出一个人来,对着城上就喊了起来:“少爷,小人刘强率军回归,现俘获了曹军陈宫、鲍信和夏侯渊等人。” 
“回归!还俘虏了几个人!”刘功看着这一百来人,他无论怎么看也没看出这些人能够俘虏到曹军将领的能力。 
“什么?你说你们俘虏了什么人?”刘功突然间反应过来,这些人说什么?他们俘虏了陈宫等人! 
向这些人的身后看去,并没有什么情况出现,刘功希望从他们中发现什么异常出来,可惜的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发现问题。 
“于禁,严加防备,把城门打开,让他们进城。”刘功对于禁说道。 
于禁立即跑去把弓箭兵布置在城门四周之后,又细查了一下布置情况之后才打开了大门。 
一百余人的中间是三个门板,三名曹军的俘虏被抬了进来。 
“少爷,小人刘强回来了。”刘强一进门就向刘功跪了下去,哭泣了起来。 
看着泪流满面的刘强,刘功心道:“忠心之人啊!” 
刘福已跑去一把拉起了刘强问道:“快说是怎么回事,你们这点人怎么就俘虏了曹军将领了?” 
这也正是刘功希望知道的,他了认真向刘强看了过去。 
“少爷,管家,我们被鲍信带去迎接曹操,一直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自从那天攻城时才知道了鲍信竟然叛了老爷,我们这些人一合计,就在攻城时暗算了鲍信,然后以救治鲍信为名退到了后营,再过后就是把那后营放火烧了,趁乱之中又发现了陈宫和夏侯渊这两个伤者,我们知道他两是曹军中的大人物,所以也一并带回来了。” 
听了刘强的话,刘功看向他的眼神都亮了不少,心中暗道:“人才啊!谁说三国时只有那几个牛人,这刘强也应该算是一个人才了!” 
在刘强的肩膀上拍了一掌,刘福喜道:“不错,我就知道你小子是个人才。” 
看着床板上昏迷的陈宫、鲍信和满脸不安的夏侯渊,刘功的心情大好,说道:“把鲍信宰了,人头挂城上示众,另外两人请郎中认真救治。 
‘‘‘‘‘‘‘‘‘‘‘‘‘‘‘‘‘‘‘‘‘‘‘ 
115名,投上几票冲朝前一些 
 




第十九章 名士

       击败了曹军,刘功现在必须要做的就是收拢人心的事情。 东末时期最讲究的可能还是名气,一个人只要有名气,很多事情就好做了。 
大战过后,昌邑城内的众多名士突然接到了刘功发来的酒宴请柬,刘岱公子刘功要大宴宾客。 
对于现在的刘功,昌邑城内每一个人都不能再轻视了,面对那么强大的曹军,这刘功竟然击败了他们,这可不是一般之人能做之事,也许刚开始时取得的胜利可以用偶然来解释,但随后的昌邑城战就进一步说明了刘功的能力,支持刘府的人都在为刘岱有那么一个儿子高兴,反对者也不敢再象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的进行反对了。当然了,更多的人正在观察着,这局势越发不明了! 
本来现在最首要的工作就是把刘岱安葬,但是,兖州的事情才是大事,如果不稳定住兖州,刘功知道麻烦的事情还会有很多。 
“各位乡绅父老,在下刘功特设酒宴把大家请来就是想把近来发生之事做一交待。”当人们都到齐之后,刘功站起来说道。 
看着这个年轻人,昌邑都内对他知根知底的人都在重新审视着他,这就是那么击败了曹操之人! 
把近来发生之事一件件的讲完之后,刘功说道:“想我父亲为征黄巾军而战死,可那鲍信却勾结曹操图谋我兖州,各位,功虽不才,但父死子继之事还是有例可循的,为保卫兖州,功率众军士死战之后,击杀了那曹鲍二人,请各位主持公道。” 
不少得到了好处的家族立即附合道:“刘刺史守护一方多有树建,不想为国尽忠而死,现公子刘功具有大才,我等愿奉公子为兖州之主。” 
“曹操奸贼竟想染指兖州,真乃该死之人!” 
“鲍信深受刺史恩德,出卖兖州,此贼当千刀万剐! 
------ 
一片深讨中,刘功向大家一礼道:“现今黄巾乱起,朝庭无暇顾及兖州之地,值此多事这秋,功愿继续父业,为兖州人士出份心力。” 
大家都知道,这刘功继续刺史之位已成必然,在这地方势力拥兵自重之时,只要手里有军队,朝庭的任命也就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这刘功的军队全都是能战之兵,虽然现在死伤很多,但众人也不敢轻视其兵,大家也没有在此事之上过多争执。 
朱家的嫡长子是朱关,这朱关一直以来对于刘功娶到的小妾九香是有想法的,没想到的是自己看上的九香竟然被她的父亲嫁给了刘功这个懦弱之人。虽然他在心中也很佩服刘功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击败曹操,但一看到刘功,他的心中就发堵,看到刘功成功接手了兖州,他突然想为难一下刘功。 
“公子现为一州之长,不知对于时下的局势有何高见?”朱关问道。 
看了一眼这朱关,现在谈对局势的看法是不合适的,如果让别有用心的人抓到了话柄,就不利于发展了,便说道:“现今的局势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朝庭之事我不想更多的涉及,我只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关心民生之人,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为民着想,人民安居乐业了,这战事自然就平息了。” 
其实,这几句话也就是一般的套话而已,虽有很多超越现在的认识,但刘功并不想过多讲出,想了一下,对大家道:“我就做诗一首来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吧。” 
听到这刘功还要做诗,很多的文人都忍不住好奇起来,从来没听说这小子会做诗,到要看看他能搞出什么诗来。 
“烽火照中原,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刘功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他这种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的诗词一下子就抓住了很多人的心。 
有几名年轻的文士更是一边念着一边就有了投笔从绒的冲动。 
“没想到公子还是大才之人!”一名昌邑城内的族长赞道。 
朱关也没想到刘功竟然还会做诗,再次说道:“兖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凭兖州之兵能够保家卫民呼?现今公子年刚及冠,恐不敌之!” 
朱家的家主朱高政怒瞪了朱关一眼,这小子真是讨打,难道不知道朱刘两家现在是一损偕损,一荣偕荣,别人都忍着,偏他会去找事。 
刘功对于这朱关连续找事之事也很为不解,看了看朱关,哈哈大笑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啊! 
整个大厅之中顿时一片寂静,一般之人到还罢了,凡是参会的文人们受到的震动就大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名文士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嘴上大叫道:“好诗!好诗!不枉我在这世上走了一场!” 
几名家族的族长更是互相看了看对方,暗自寻思了起来,这刘功的志向不低啊!看来要再计议一下了,也许刘功真能做出大事也说不定。 
令刘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两首诗很快就在士人中流行开来,他的身份也从一般之人立即上升成了名士。 
刘功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击杀了曹操而出名,反而是由这两首诗出名,这是刘功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 
110名,不知今天能不能进入百名内? 
 




第二十章 整军

       刘岱已被风光大葬了,由于刘功的崛起,兖州各处都有官吏前来吊唁。看着自己辖区内来吊唁的名单,刘功终于发现了两处未到之地,一是东郡,二是济北。 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步,刘功回想起刘福的介绍,东郡目前是曹操的地盘,曹操死后,他十四岁的儿子曹昂被众人推出接任曹操的东郡太守之位,他不来也不奇怪了。鲍信原来就是济北相,他死后,其旧部聚集济北,一时之间也无为首之人。 
外有强敌,内有这些反对者,看来兖州也非善地! 
“把于禁叫来。”刘功向门外说道。 
没过多一会,于禁就满身大汗的走了进来,现在就数他和刘忠忙了,每天招兵买马和练兵成了他们的最要任务。 
“主公,不知找我何事?”于禁恭敬地站在刘功的面前问道。 
“现在军队怎么样了?” 
“报告主公,各地收成不好,到昌邑的流民很多,我们招到了三千流民,加上原有的近千军队,现在共有军队四千人,正加紧操练。” 
才四千人!刘功暗中叹气一声,还是太少。 
看到刘功不满意的神情,于禁道:“昌邑存粮不多,如果招多了,养不住兵啊!” 
“哦!”刘功也知道昌邑的情况,经过几场战事之后,粮草的消耗很大,真还没能力养那么多的兵。 
昌邑城内也并非真的就没粮食,但那些粮食全都是在大家族的手中的,要想让他们拿出来很不容易,心中想要抢他们的粮草,但现在的情况又不允许刘功这样做,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自己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就会发生变化,得不偿失啊! 
只有走精兵路线了!刘功心想,四千就四千吧,我就把这四千人练成一支强兵。 
在于禁的带路下,刘功来到了军营,看着操练的士兵们,不解地问道:“怎么没有看到刘强他们?”对于刘强这个俘虏了曹军几个大人物之人,刘功对他很感兴趣。 
于禁也奇怪地看向刘功道:“主公的部曲自然不会在这里了。” 
“什么?我的部曲就不是兵了?”刘功再一次发出疑问。 
刘福在边上道:“兖州在练兵时一般是分开的,朝庭的兵都在这里操练,他们是真正的官军,而私家的兵是到各家中练,那些兵不纳入正式编制,是私兵,只是在作战时跟随家主作战而已。” 
还有这个说法,刘功问道:“这么说来,于禁所说的四千军队并没有包括我们的家兵?” 
于禁道:“正是这样,主公的家兵当然不在此列。” 
转身向刘福问道:“我的家兵有多少?” 
刘福立即回答道:“少爷现有家兵五千。” 
“这么说来,我们共有兵力是九千人?”刘功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在得到了确实的回答后,刘功的心中郁闷之极,自己的军队到底有多少都没搞清楚,这真的有些笑话了。 
“你们不是说没粮食养兵吗,怎么又搞出了那么多人?”刘功想到一下子要养九千人时,真害怕粮食不够用。 
刘福笑道:“少爷放心,刘家之粮足够刘家的家兵吃三年了。” 
现在刘功算是有些明白了,搞了半天,这刘福和于禁是把公私进行了严格的区分,真是公私公明! 
现在的情况怎么能这样来分,增强实力才是重中之重。 
“刘福,把我们的家兵全都调到这里来参与训练,还有,把粮草也拿来统一使用。”刘功对刘福命令道。 
“少爷,这样不好吧,把刘府的财物全都拿了出来养朝庭之兵,刘家损失大了。” 
看着刘福一幅败家子的眼神,刘功真想踏他一脚,都什么时候了还分那么清。 
两军很快就汇到了一起,由于有了刘府的粮草,刘功又招了一些人补成了一支万人的军队。 
于禁为军司马主持军事,刘忠为副手,刘强等一大批从战场中成长起来的人成了军中的骨干。 
看了一段时间于禁等人的练兵之后,刘功感到他们的练兵方法还是很有问题,但又找不出好的办法,便努力回忆后世的那些练兵办法,他最想学习的还是人民解放军的练兵方法,想了几天之后才搞出了一份四不象的东西交给于禁,毕竟穿越之前没研究过这东西。 
不过,当于禁拿到了刘功那些零散的练兵内容之后却连声赞叹起来,一再表示他会按此方法练出一支精兵来。 
刘功的练军思想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然了,根据当前的现状,有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变。 
与此同时,刘功也派出了人员开始接手兖州的各项事务,随着各个机构的开始运转,刘功已把除东郡和济北之外的其他地区掌握到了手中。 
这一过程之中,刘功接到了各地的报告,黄巾军在寿张东部正集结了几十万人准备来犯,这形势越发紧张了。 
三十万人!看着刘福送来的黄巾军情报,刘明新知道这三十万人大多可能都是老人和妇女小孩之类,真正能战之士并不多,但是,凭借自己的一万军队,要打这些黄巾军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还是先把东郡解决掉吧!这地方不解决就会成为心腹之患。至于那济北之地,等解决了曹军的势力再说了,应该不太困难。 
‘‘‘‘‘‘‘‘‘‘‘‘‘‘‘‘‘‘‘‘‘ 
差两名进一百,看来无望进一百了,明天是肯定进了,但不知能进到多少,再发一章自我支持一下,也请大家支持! 
 




第二十一章 朝庭之争

        兖州之事很快传到了长安,此时的长安已被李傕、郭泛把持了朝政。 “曹操死了!”献帝听到近侍报告了兖州发生之事以后长时间的沉默起来,几年来身处各种势力中,他的心智成熟了不少,虽仅12岁,但已知道想事了。 
对于曹操之死,献帝非常的难过,在他的心里,这曹操是忠于汉室之人,本来还希望曹操能够与各地的忠臣们一道兴兵讨贼,现在又失去了一个希望了! 
“刘功是什么人?”对于这个新冒出之人,献帝一无所知。 
“皇上,此人是兖州刺史刘岱之子,这里有他所做的两首诗,长安城内很多名士都对此诗很是赞誉。” 
看了刘功的诗,献帝也忍不住节桌赞叹道:“好诗!没想到此人能够做出这样之诗,其志不小啊!” 
挥手让近侍出去之后,献帝看向伏贵人道:“寿儿,你观此人如何?” 
十三岁的伏寿明显成熟了很多,自从进宫之后,她的全家就与献帝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对于献帝的想法她是能够理解的,“陛下,臣妾虽不知道这人的情况,但从这两首诗中还是能够看出透出一股正气,想必也非那奸邪之人,况且其父本是朝庭任命的刺史,应该对朝庭是忠心之人。” 
叹了一口气,献帝自语道:“现在还有多少忠于朝庭之人!” 
“将军,兖州派人求见。”扬武将军李傕刚练了一会武就听到下人来报告说兖州有人求见。每天练武是他必做之事。 
侍女用湿巾为其试了一下汗水之后,李傕喝了一口参汤才问道:“有何事?” 
“那刘岱之子专程送上钱财之物若干,这是礼单。” 
伸手接过礼单,看完礼单之后,李傕高兴道:“不错,这小子很会来事。” 
对于兖州发生的情况他是非常清楚的,对于刘功这个新冒出之人,他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好如何处理。兖州明显已被这小子控制了,现在看来他的心中还是有我这个扬武将军存在的。 
李傕也知道刘功的想法,他现在虽然占据了兖州,但名不正则言不顺,肯定是希望朝庭能够正式任命。 
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了郭泛的府上。 
大量的钱财之物虽然很让刘功心疼,但是,为了能够让朝庭发出正式的任命,他只有咬牙对朝中一些大臣进行贿赂了。 
“陛下,兖州刺史刘岱已死,其子刘功请求承其位。”一名官员出班道。 
献帝刚想说话,郭泛便说道:“父死子继是自然之理,让他承位就是,这有何可议的。” 
听到这话,献帝的心中本要出口之话立即吞了回去,这刘功难道已投靠了这些奸贼?眼睛看向了国舅。 
国舅董承出班道:“刘功擅杀曹操,怎能让其承位。” 
郭泛嘲讽道:“刘岱为朝庭平黄巾贼而死,那曹操竟想谋夺其位,真乃死得其所。” 
这!大臣们对于曹操谋夺兖州之事也是心知肚明的,所谓成王败寇,你去夺就夺吧,怎么连一个懦弱小子都打不过。还被人家打死了。摇了摇头,不少大臣大有怒其为争之想。 
其实,目前的汉庭之中,又有几个地方不存在这样之事,就连这朝庭之上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李傕、郭泛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只要手中有实力,谁又敢说三道四的。 
“陛下,我看就让刘功承其父之位吧。”李傕不耐烦地说道。 
看着李傕、郭泛的样子,献帝也无话可说,有气无力道:“传旨,封刘功为兖州刺史,假节。” 
听到献帝传旨,朝庭之人虽然没有明显的表情出现,但每个人都在想着心事,这李傕、郭泛的势力越来越大了,皇上已失去了其权。董承、伏完、马日磾、赵岐等人全都心情沉重起来,互相看了一眼默默走了出去。 
又一次得到了胜利,李傕、郭泛一出朝门就哈哈大笑起来,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贾诩紧跟着李傕,心中暗叹一声,这李傕不足为谋啊! 
对于刘功的突起,贾诩也很好奇,他本来对各地的情况都做过认真的研究分析的,对于兖州之事,本来他认为曹操得到兖州是板上钉钉之事,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出现刘功这样的人物,更没有想到的是曹操会死于兖州。 
由于很奇怪刘功这个人物,贾诩还专门把刘功所作的两首诗进行了分析,越是分析,他就越加发现这刘功志向的远大,难道刘功会是这乱世的英主之人? 
先让刘功在兖州发展一下,看看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