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锦衣-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言悲呼一声,一口气没上来憋在嗓子眼里,瞬间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然后昏厥了过去。众人惊慌失措,赶忙找侍卫去请御医了。
第七十章南京大胜
南京方面的陆绎站在城西墙头,看着淮河的河面,猛然间只见远处有略微波光闪烁,若不是陆绎乃是练武之人,视力发达超乎常人,那还真看不见。陆绎笑了,自己果然没猜错,一切都按照设想进行着。
江面上行进着近千叶小船扁舟,他们动作很轻也很慢,生怕搞出一丁点动静,划船的都是戏水的高手,潜伏着身子拨弄船身,让水不发出过大的破水之声。所有的士兵都半蹲在船上,一身浅灰色的夜行衣,连船上也被点缀上了墨绿的颜色,看起来就好像与这淮河融为了一体一般。
第一批船登船了,他们开始忙着寻找藏身之处,还有的架设钢架的炮台,准备一会儿强行攻城所用。不得不说,赵家这手玩的确实是高明,几日的攻城足以迷惑对手,让对手把兵力都排布在接受进攻的三面陆地上。而对淮河和长江一面,就好像赵家天生无力,无法渡江一样,压根表示放弃攻击。
兵不厌诈,他们当然没有放弃,趁着夜色,他们弄出早就准备好的扁舟小船,没有用大船进攻,因为他们知道,在南京城头上有众多硕大的城防炮,这是陆绎新建的,威力十足,一旦开火击中大船那将是船毁人亡。而且船体大了,难免弄出声响,到时候陆家一旦发现就会提前进攻。
而今通过小舟压兵至城下,发动突袭,城防炮难以底角度俯射,所以不得不说赵家此计用的好,也不得不称赞他们想的全面玩的高明。这些船都是周围渔民的还有偷偷建造的,甚至有些不过时舷板而已。但赵家的保密工作做的的确不错,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做的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只可惜他们的敌人不是旁人,而是陆绎。陆绎虽不知道敌人会用什么方式偷袭,但他料到了这里才是关键所在,于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当第一批船到达岸边。而最后一排船划到江中的时候,顿时城墙之上灯火通明,各种燃烧物从墙上扔下,瞬间照亮了江面也照亮了城下。
炮火也在这时候响起了,三十六门江防炮,十门城防炮此时发动了进攻。陆绎早已悄悄把其他城墙上的炮火调配了一些过来,因为今晚江边才是主战场。炮火练成了片,而江中更是密密麻麻的船只,压根不用瞄准,设置好距离无目的的涉及肯定就能打中。
扁舟的缺点也暴露了。因为人多船小所以在船上人挤人人挨人,根本没有躲避的地方,一般一枚炮弹过去,两三个船上的人就全军覆没了。共计四十六门炮,其中二十四门是后填充的炮火,就算前膛装弹的也是早先预备好的配比火药,所以设计速度很快,连擦拭炮筒的干布和醋都是提前预备好的。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一门炮可以射出四枚炮弹,这个速度在当时仅次于百炼精兵之下,却也是第二快的速度了。
此时。若是渡江偷袭的赵家军再往后撤,不免要受到第二轮打击,根本不会对敌人造成伤害就能被干掉大半人数。于是赵家的指挥者决定硬着头皮前进攻城,并指挥落水的兵丁泅水渡江。
陆家不断地炮火和火铳连弩铺天盖地而至,瞬间击垮了赵家渡江士兵最后一丝希望,指挥者也被打懵了。再看器械大多已经损坏,仅靠着单人钩枪攻城只怕无力撼动这面城墙。他们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了呢,竟然会造成这样的惨剧。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手下死伤大半已经无力进攻。
于是他们选择了撤兵,船只已经毁坏了很多,而且用船渡江只怕还会面临炮火的洗礼,故此赵家的指挥官决定让士兵们游回对岸,有些人还没泅水到岸边,听到这个命令顿时长舒一口气,转身朝着对岸游去。这伙人里倭寇居多,大多都是在大海里弄潮的好手,江河之中就更不在话下了,只不过大海游泳和江河的水势不同,借力的方法也不同,虽然游得好但一定的比得上江河之中常年戏水的健儿那般了解这时而湍急,时而温婉的水流。
就在这时候,城门大开,从里面冲出来一票人马,这群人表情夸张,一脸的兴奋,就好似是瘪了多久的人终于的到发泄一样。他们正是韩素发的手下,大多来自太湖水寨和周围湖泊的水贼,这几个月在路上的战斗虽然也是胜多败少,可总归不如在湖泊江河之中来的来的洒脱。如今冲入水中,就好像如鱼得水一般,那叫一个畅快。
本来海里的弄潮高手在江湖之中就不是浪里白条们的对手,加之先前被打懵了,又被来回逃窜搞得筋疲力尽,气势也不行了,故此他们与韩素发部一接触就落了下乘。韩素发亲自率兵冲入敌人队伍之中,在水中虐杀着敌人。
此次赵家派来的偷袭的足有两万人,活着回去的却只有三千余人,其余的都被炮火砸碎或者被太湖好汉所杀葬身鱼腹之中。江面被染成了血红的颜色,泛着一股血腥的味道,战斗很快就结束了,而其他三面则同时进攻,想要配合江岸的偷袭。陆绎提前通知各方将领不可懈怠,他们自然没有夺城成功。城外赵凌不明白,为何自己派入城内的忍者军团没了消息,为何在江面偷渡攻击另一面的大军也没有吸引兵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当赵凌见到一声血水的水师指挥,又看到重伤昏迷的赵一郎的时候,一切答案就此解开了。原来这一切陆绎早就料到了,看来这次自己输得彻彻底底。
第二日,赵家委派一队使臣打着节仗来南京城下请求谈判,但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大开的城门和相应的交谈,而是冷冰冰的箭矢和各种威胁的话语。赵凌脸色苍白,顿时有些进退两难,自己是不是真的选错了呢,趁火打劫不成反被其伤,但听到山东方面传来的一些战争消息,以及北京和顺天府已经易主的消息后,赵凌陷入了绝望当中,久久难以自拔。
—————————————————————————————————————
打仗的耗费是巨大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君主才希望天下太平,这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出现粮草不齐和钱财耗尽的事情也是时常发生的,到最后免不了就要以战养战,这般一来即便取得了胜利,却也损了在百姓心中的民心。
所以通常需要对外战争都是在国富民强之时,除非是已经不得不打了,否则定是逃脱不了这般规律。陆炳的山东帝国虽然崛起的时间短,但资金积累的多,这些年陆炳靠着山东和后来开辟的南方商业简直赚翻了,利用比沈家占优的政治优势,陆炳在商场之上可以打破一些规矩,做到创新。如今,沈家落败,陆炳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大明首富。
不过即便如此,战端一开,各项支出增多还是让陆炳有些吃不消。虽说兵就是那些兵,军饷也大多是均衡的,战争开始后只有略微的提高,但这些贴补乘以一个庞大的基数后就不是小数目了。而且一旦产生伤亡,陆家军还有丧葬费安家费,另外治疗士兵所需药材也得花钱。这些就是个天文数字了,陆家军人数少,但战斗力较强,其中百炼精兵的军饷最高,光在他们身上的花销就远远高于大明数十万军队花销的总和。
另外战端一开就要有专职运送粮草的队伍,战斗部队随军背负的粮草只能做平日口粮,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做好万全准备。长途跋涉,不说人了,光运送粮草器械的马都得多吃点,一人多吃一口,那十万人呢,三十万人呢?故此钱又是不少花,军中小小的一点改变,一旦面临一个庞大基数就不再是小事儿了。陆炳最初想要利用空运,热气球这样操作人数较少,不需要耗费口粮的方法运送,但考虑到空投的准确性较差,容易损坏物品,技术还不完善,可视性差,容易暴露下方军队目标,对地形天气风向等因素要求过高,所以暂时搁浅。
但沈紫杉的到来却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她建议这些资源可从海外补充。让南美银矿大量的银子,以及玉米等粮食作物进入山东,为战争做好补给。于是陆绎攻克宁沪后,沈紫杉和段清风从这里得到了以前出征琉球时候的大量船只,加之停泊在山东的水势力量由孟霖指挥,两路进军会师后急急奔赴南美。有沈紫杉的带领航线熟悉了,他们的速度也就快了起来,平均这一来一回采用了五个月。为陆家军提供了白银粮食等物,使得陆炳不再为军饷粮草发愁。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陆炳从容不迫的应对起了战争,节节胜利,正朝着君临天下步步进发。
第七十一章传道之新武当
段清风跟着沈紫杉第二次来到了南美,这里的气候有些炎热,但对段清风来说并不是个事儿,他只需轻轻一运功,一屋子就瞬间变得凉爽无比了。在热的环境下练阴功,那可谓是矛盾中前行,自然困难无比,但却也进步神速,一日千里。
南美沈紫杉和西班牙人分线而治,两方人在最初打了很久,打到都疲乏了也没分出胜负来,故此大家为了双方共同的目的,于是选择了和谈,划分区域各自治理。虽然也有矛盾产生,但大多都能被上级平复下去,因为一旦战端再起,只怕双方都会因此而经济受损。利益是永恒的,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双方所追求的,即便人种不同语言不通思想不同,但这条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商人和政治家。
但最近,西班牙人有些紧张了,沈紫杉带来的陆家军百炼精兵五六百人,让西班牙人看到了什么才是军队。而且这些黄种人与他们以往见到的不一样,和沈紫杉的部下也不相同,沈紫杉的部下虽然也同样血勇凶悍,但都不过是后天调教出来的,根儿还是朝廷当年的水师。这些人有不少坏习惯,还有一些大明官场上的潜规则,虽然沈紫杉已经尽力纠正了,但成效甚微,毕竟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很多东西已经深入骨髓了。
还好沈紫杉是个聪明人,周旋其中,否则这些人早就杀了沈紫杉篡权了。自然,谁也不傻。这么长时间他们已经知道是沈紫杉把持了一切叛离了朝廷,不论沈紫杉如何狡辩隐瞒都是隐瞒不了的。但这些人也不想回去了,毕竟现如今他们过的逍遥自在。各个都是土皇帝奴隶主,谁还愿意回去当个大明小小的将领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听命于沈紫杉,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也说明了沈紫杉的聪慧和能力。
毕竟是朝廷兵马,虽然是精锐的大明水师却也依然无法和正统的陆家军相比较,所以这五百陆家军一到。这些与陆家共同参与过琉球战役的朝廷水师立刻表现出了尊敬。这五百人一百是百炼精兵中的精锐,剩下四百是孟霖的部下。孟霖的部下已经脱胎换骨,经过他的勤勉治军已经和普通的百炼精兵相差无几了。而且出海的任务又是带的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这就更不用说了。
记得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领土之后,众人纷纷表示惊奇,天下原来这么大。还有其他的领土可以任意翱翔。不光普通士兵。就连相对见多识广的孟霖和段清风都表示震惊无比。
当天正巧西班牙人和沈紫杉的部众发生了些许矛盾,朝廷兵马被人欺负了。如此态势下去,只怕要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群西班牙人到时候得寸进尺挑起战争那就会耽误运送事物。于是乎孟霖带着五百兵马踏上了一场给双方下马威的斗争,结果自然不用说,西班牙人被打服了,但孟霖除了战斗中并未杀人。还把夺取的地方还给了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对此感恩戴德,跟孟霖称兄道弟起来。同时。朝廷水师旧部,也被震撼了,他们不理解沈紫杉为什么背叛了陆家还能得到原谅,但此时陆家帮助沈紫杉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而且陆家的战斗力依然很强悍,可以说是更强了。他们使用的各种武器前所未见,每个士兵面对人高马大的洋人丝毫不显弱势,一个人照样能放倒两三个。
这下,孟霖给两方人马都来了个下马威,告诉他们切勿给老子乱,否则把你们都灭了也是可以的,不用引来外援,光这五百人就能打的你们节节败退。不过孟霖并未再度出击,见好就收,因为一旦打起来,物资就会出现问题,而且虽然自己打败他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战争岂是一年两年能够结束的,尤其是这么大片领土,他们真藏匿起来,没事儿给陆家天天堵那也是受不了的。另外一点就是毕竟这次带来的人手太少,装备也不够多,还得来回押运货物,一旦走后敌军死灰复燃那可受不了。不如和善一些,明枪易挡暗箭难防,不怕明刀明枪就怕对方使阴招,现如今给了双方震慑力后就提高了统帅调配能力,待大明战场结束战役,彻底变成陆家的天下以后,再腾出手来收拾这一片富饶的土地。
即便在沈紫杉相对能控制的领土,以及朝廷水师和西班牙人相互配合下,粮食白银也不是说来就来,堆好了就等着往船上搬运。也得发调集令然后慢慢运到码头,从而再从码头起运回大明。段清风闲来无事,就在军中传道,这还是他第一次真正的宣扬道教文化,其实也是受到了沈紫杉的怂恿。本来段清风认为土地不同,人文不同,宣扬了也没用,但沈紫杉说大丈夫在世为何不开天辟地自己闯出一番天下呢,既然现在有这么一片方便的沃土,就要多多传播,继承段清风师父丹阳子的心愿。若是顺利的话,在这里建立一个武当,回去寻到丹阳子,若是老爷子还活着,让他当上一任掌教,也好了却一生的遗憾。
段清风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他这人疼爱陆绎视如己出,同样丹阳子对他来说也是家人一般。无亲无故的段清风心中的家人实际上就四个,丹阳子是父亲,沈紫杉是妻子,陆炳是兄弟,陆绎是儿子。所以当涉及到丹阳子的问题的时候,段清风便同意了下来,决定尝试一下就在这里宣扬一下道教文化试一下。
本来效果如何段清风并未太过寄予厚望,未曾想道教文化在这里却兴盛起来,许多门徒有大明人有当地土著也有西班牙人,他们各有各的理解,演变出不少道教文化,但都谨记是武当门徒。段清风用佩剑“云梦泽”附着气力,在石碑上刻下武当二字,没想到第二到了南美的时候,却发现武当二字已经传遍整个大陆。到处临摹的武当石碑,到处都是段清风的门徒的再传弟子,先前传教的十人已经被敬若先贤,而段清风则被当做了神一般的存在。这是段清风所没有想到的,甚至连沈紫杉都没有想到。
段清风备受推崇,沈紫杉心生一计,决定让段清风运真气,化水成冰给人看看。段清风却接连摇头,声称这不过是武功,他知道沈紫杉想干什么,无非是用这高深的武功来忽悠人,骗别人认为这是神奇之术罢了,以增加自己的神秘程度和众人对自己的推崇之意。但段清风不想如此,毕竟道家讲究的是中正,如此偷奸耍滑的骗人行径实在令段清风所不齿。
但沈紫杉却说这更加有利于道家的传播,所有的宗教不都有是神化过的宗教吗,就连道教也不例外,而所有的宗教想要发展,也必须与政治相辅相成,若是段清风能够利用宗教达到政治目的,这点骗人的手段又算得了什么呢?再说这根本算不上骗人,段清风的确做了常人所不及的事情,不如把武术神化话,既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又能让段清风更加顺利的推广道教文化,传播武当精神,建立一个武当的国度。
段清风听了这个,不禁心动了,的确所有的教派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的,道教也不例外,自己为何不能做个开天辟地的改变之人呢?隔着大洋,自己把武当文化传播到这里来,还有了现在这么多信众,这本就是一种成就,单凭这一点就足以改变门规和对武当精神有一些休整,创造自己的教派。同时,段清风也是个男人,虽然喜欢闲云野鹤不问世事,但心中也有野心和未了的情愫,先前为了师父丹阳子一辈子的遗憾和愿望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一旦让武当变成了人尽皆知,人人信仰的宗教,也更便于调度,这般一来也能更方便物资运输和征集,帮助兄弟陆炳完成一统大业,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乎,段清风接受了沈紫杉的建议,决定在临行之前,召开教徒大会。各方教徒接踵而来,人山人海达数千人,这让段清风也目瞪口呆了起来。
段清风看了看身旁的沈紫杉,沈紫杉则报以微笑轻轻说道:“我也没料到会来这么多人。”
段清风最先传教的十位弟子上前参拜,他们是所谓的圣贤,而短短六个月的功夫,他们已经各自有了百余名弟子,弟子又有再传弟子。段清风点点头,让他们起身,随即开始讲经论道,把道家的道进行解析。段清风虽然痴迷武学,但毕竟是个道士,对道教的含义领悟十分高超,一语道罢就让人恍然大悟醍醐灌顶。随即段清风又现场传于众人武当入门武功和基本的修炼方法,众人对段清风敬若神明,不仅是因为段清风可以用十分细微的声音,却足以传入数千人的耳中,这般用气传声的本事令他们无法理解,更是因为在最后,当有人问到如此修炼的好处在哪里的时候。段清风引着众人来到了一条小河旁边,然后挥掌打去,就在这炎热之际,河面瞬间结了一层冰,冒着汗气,当场众人再次跪拜下来顶礼膜拜。
这次段清风没有再多说什么,把十名最先收来的弟子叫到跟前,口传心授了一番,点播他们在刚才入门武功中不懂得地方,让他们帮助他人修炼。随后又留下道德经一部,作为文字参考,随后再教徒的簇拥下来到码头,登上船再度去向大明。码头之上,教徒跪拜成片,段清风看着他们,风吹过段清风的身旁,长发飘飘白衣然然,更显一副仙风道骨之相。
在陆炳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之前,段清风也创造了他的文明,这个文明将引领着世界,从此世界将会改变。
第七十二章清风教
“兄弟,你真是厉害。”孟霖对段清风说道,自从上次在山东那次酒席之上,段清风叫了孟霖一声大哥之后,两人之间就慢慢的解冻了,渐渐冰释前嫌。孟霖是陆炳的结义兄长,虽然孟霖背叛陆炳多次为段清风所不齿,但陆炳就是这个不计前嫌的人,他都对孟霖不再计较了,段清风再端着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且长期接触之下,段清风发现孟霖真的变了,与以前所认识的孟霖大为不同,虽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段清风还记得陆炳曾说过。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便再怎么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那也会在慢慢的呵护下让人有所改变。这个世界本就是矛盾的,真如阴阳一样,相生又相克,人心歹狗不吃,但人性善了又十分柔软,大善即是大恶,大恶又是大善。
段清风总觉得陆炳说话很有道理,虽然有时候陆炳明明知道道理是什么,但却并不按照对的事情去做,总爱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不过陆炳的确可以称之为是个哲学家,他的身上所背负的神秘有许多,一些新奇开通的思想,一些为常人不能接受的豁达,那种睚眦必报爱恨分明的江湖情怀,以及对佛道儒三教的领悟,这些本有些矛盾的东西综合到了陆炳身上,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陆炳和陆炳思想。
段清风听了孟霖的话笑了笑,他和陆炳是兄弟,故此跟着陆炳叫孟霖一声大哥,孟霖很是受用。如今在陆家最危难的时候。孟霖被派往了海外运送货物,一来是因为长期海上漂泊,孟霖对航海很有一套。一点也不比沈紫杉逊色。当然以段清风对陆炳的了解,这其中有对沈紫杉的不放心,也有怕自己被沈紫杉骗的担心呢。
毕竟孟霖是个聪明人,也曾经是个无耻小人,他想的远比段清风要下做许多。也绝对不会因为落寞的沈家而背叛陆家的,他不会比从陆家更好的发展。陆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次太过相信沈紫杉。所以这次彩排了孟霖前来。除此之外,若非要揭露一些说出理由的话,大明领土现在是个是非之地。孟霖这人意志不坚定,让他脱离这片容易诱惑他的领土来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茫茫大海之上,或许更能不让他犯错,也能保护兄弟情义。论起这方面来。陆炳的确思前想后想的周密。这就是陆炳。一个宰相肚里能撑船,平时粗野豪放的人,但有时候却又粗中带细,心思比针尖都细。
段清风说道:“大哥何出此言?”
“刚才挥掌成冰的本事真不是盖得,另外啊我听你说的道教思想都想信奉了,啧啧啧,真不错,没想到练武之人还有如此思想境界。”孟霖褒赞道。说的倒是真情实意,却总让人听着有点讥讽的意味在里面。
“大哥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呵呵,其实我师父一辈子都没当上武当掌门,因为立下的誓言也为了种种,我想我得替师父做点什么。再说了,陆炳不知能否完成一统大业,我也得为我兄弟铺垫道路,实在不行来到他所谓这个南美洲也能有所发展不是?若是他能一统大业,那我就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站在他背后默默当他的影子这么多年,其实我还毕竟是个道士啊。”段清风道。
孟霖点了点头:“陆炳有你这样的好兄弟,我真为他感到高兴。不过兄弟,我上次离开的时候实在没想到能够传教这么顺利,而且你发现没有,这次自从道教传播开来之后,明显的就少了很多战乱,当然有陆家军的武力威慑在里面,但我想更多的还是宗教的力量。现如今不少人都是同门,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只要你在,估计就不存在什么分,这片土地或许就是一片净土,可以长治久安几十年呢。而且自从宗教的力量发挥之后,咱们这次不管是运输还是买卖东西,收集银矿原石和收拢粮草都顺利了许多,我觉得这里面你小子功不可没啊。”
“大哥言过了,我可不能称小子了,都马上马快不惑这年的人了,再称小子只怕有些不合适了。”段清风笑道。
孟霖也笑了:“哈哈哈哈,口误口误,回去了,希望这次能顺风顺水早一些回去,也不知道我三弟怎么样了,也不知道我二弟和鞑靼的仗打的又如何。家中妻儿可好,这都不知道,心急如麻啊。”
“大哥莫急,这次咱们有经验了,估计再有三十几天咱们就能到家了。”段清风和孟霖边说着话,边朝着舱内走去。
沈紫杉正在那里写写画画,一看两人进来,连忙把那堆东**了起来,孟霖和段清风都是练武之人,自然眼见得很,虽然没看到写的是什么,但也看到了红色的帖子,好似什么请帖一般,沈紫杉拿过一件衣服把那堆东西盖了起来,然后冲段清风吐了吐舌头说道:“看什么看,切,要看啊,你看这个!”说着拿起桌子上的一本道:“大哥你也看。”
“武当门规。”孟霖和段清风异口同声的念道,这本道:“我武当山不是有门规吗,在加上全真教的清规戒律,这就已经遵守不过来了,若是再弄一些只怕你是誊抄的还是?”
“打开看看,不久一目了然了吗?”孟霖笑着说道,沈紫杉笑道:“平时替陆炳办事儿的时候聪明无比,练武的时候天资聪颖,怎么这时候反而成了木头疙瘩?还是大哥睿智。”
果然,这本书不是誊抄整理而成的,而是沈紫杉结合许多门规。包括她沈家的规矩综合到一起,然后化繁为简编篡而成的。
段清风和孟霖坐下来,看了半晌。段清风连连点头。这门规确实是编的煞费苦心,很多地方说的很有道理,让人信服,但总感觉不伦不类的。段清风说道:“你这既不是正一教,也不是全真教,怎么感觉不太对劲啊。”
“笨蛋,为什么要跟着人家学啊。你在一片新的领土上,你就是开教的先祖,自然要叫清风教了。这个名字不错吧。那天陆炳说个词儿,我觉得特别好,叫我想想,叫什么嘞。叫品牌效应。”沈紫杉说道。
段清风说道:“可是我是全真教的门人啊。”
“你真是无可救药了。你是道教中人,如今自己开山立派就有了资格离开全真教。你们全真教的先祖不也是自己创教的吗,又是天上轰然掉下来个全真教。”沈紫杉说道,孟霖听到此言哈哈大笑起来,随即说道:“弟妹,只怕这醉翁之意不在酒吗,你看这条,可婚配。可有一妻,戒淫色。不得有妾,更不得有外色入体。交合之人白首偕老,不得叛之,配偶信教与否不得强求,凡我门人必当遵守。”
“怎么,大哥认为这条有问题?”沈紫杉坏笑着反问道。
孟霖起身说道:“这让段兄弟既可以娶了你,又能保证一生一世只有你这一个女人,开派祖师必然要遵守自己立下的规矩啊,这条计策真毒辣。兄弟,我看你这辈子完了,找了个这么聪明的女人,啧啧啧,等战争结束,赶紧大婚,我等着看你的‘苦日子’呢。弟妹,不好意思,我这人心直口快,不小心揭露了你的小秘密,请不要见怪啊,我先去忙了,否则都要被你的眼神杀死了。”
孟霖笑着走了,沈紫杉也笑了,对着孟霖离去的舱门说道:“真是个坏人,嘿嘿,段郎你觉得我写的这个新武当门规怎么样?”
段清风并不言语,闭目养神,沈紫杉大怒道:“你这人怎么这么阴阳,给句痛快话,你说你到底要不要我!”
段清风点了点头,说道:“若是不要就不会跟你一起来这儿了,也不会对你百般听从了。”
“那你觉得我立的门规如何?”沈紫杉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本来他刚才就是故作嗔怒状,此时面带一丝刚才愠怒未退的红晕,十分好看。
段清风摇摇头:“一派胡言,还得再做休整,不过有一条还不错。”
“哪一条?你别逼着我杀你啊。”沈紫杉道。
段清风指着其中一条说道:“就这一条,清风门人可以婚配啊。”
“讨厌。”沈紫杉瞬间娇羞起来,不禁背过身去。
段清风从后面抱住了沈紫杉,沈紫杉的身子微颤,连红的就好像熟透了的苹果一般。段清风说:“看来爱情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我也可以做出背叛全真教教义的事情。”
“你哪有,咱不是还没”沈紫杉说到这里又低下了头。
“现在就破戒。”段清风说着,猛然用手揽过沈紫杉的腰间,稍用力把沈紫杉托起抱入怀中,随即走向了舱内的床上。
孟霖就站在舱门不远的地方,一个沈家侍从和陆家军结伴走了过来,看到孟霖抱拳道:“孟将军,这次咱们是途径倭贼海域,还是依然绕道而行?”
“这个回头找沈家少主再共同商议。”孟霖说道,两人看了看被段清风一记掌风关闭并顺便冻上的舱门说道:“段爷和沈少主不在吗?”
“在,但现在他们有事儿,过上几个时辰你们再来吧,反正还早,不急于这一刻。”孟霖说道,两人抱拳答是后离开了。孟霖笑了,笑的意味深长,自从和陆炳冰释前嫌后,他才有了归处有了安身立命之处,整个世界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