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地龙虎-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那就无法出 师甘南,而有被迫退回草地的危险。因此,包座之战已成满弓之箭,动则必发;国民党军第 49师是势在必歼,不可避战。

毛泽东和徐向前并肩伏在地图上,细致地研究包座之战的每一个部署。

势在必夺的包座有上、下包座之分,相距数公里,由南向北的包座河纵贯其间。东岸的 上包座环山傍水,居高临下,是控制这一地带的主要制高点。国民党守军在这里虽然只有1 个营,但他们从南坪到达此地已经五六天,占据了以大戒寺为中心的一带有利地形,利用山 险隘路和茂密的丛林作掩护,构筑了许多明碉、暗堡等各种工事,备有大批粮食,组成了上 下结合、比较严密的可以长期坚守的防御地区。其装备也很好,火力十分猛烈。寺庙北面紧 靠一座500多米高的大山,寺前有一条小河,虽然只有两丈宽,但因为正值雨季,河水湍 急而深,东面是水势更大的包座河,这些都对红军的战斗行动造成很大障碍。

“讨厌!这地形可不好展开兵力。”徐向前边听侦察员汇报边看地图,又说道:“这胡 宗南老同学可是忽略了一点,他的49师一运动就成了我红军的盘中餐。”徐向前与胡宗南 同是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他们在川陕根据地时期就已经交锋多次了,结果都是那位“胡老 大哥”败北。

毛泽东和徐向前作出了攻打包座的具体战斗部署:以红30军为主攻部队,以善于打攻 坚战的红89师第264团攻击大戒寺之国民党守军;以红88师两个团和红89师另两个 团埋伏于上包座西北地区的山林中,准备打援;红4军为助攻部队,以一部攻击求吉寺之国 民党守军,配合红30军解决战斗。红1军作为预备队,集结于巴西和班佑地区待机,并负 责保护党中央的安全。

徐向前以前敌总指挥部的名义向先遣部队发出了战斗号令。

担负主攻包座任务的红30军,这时刚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对组织指挥系统作了调整; 政委李先念,代军长程世才,政治部主任李天焕,由红3军团调来的彭绍辉任军参谋长。不 久前,中央同意了徐向前的建议,抽调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兵力补充红一方面军,红30军 90师师部和第270团调出。该军整编后辖第88、第89两个师6个团,共1。3万余 人。这个军作为右路军右侧先头,在先遣司令叶剑英的率领下,经过艰苦的行军,于8月2 6日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很快,即接到前敌总指挥部发来的急电:“敌胡宗南部已进占包 座,并以49师向包座增援,企图阻击我军北进。根据中央指示,要占领包座,消灭49 师。你部立即转向东行动,以最快的动作强占包座,尔后歼灭49师,保障全军顺利北进!”

李先念接电后与程世才作了简短的研究,命令部队立即整装,以红89师为军前卫,全 军火速向包座进发。

前敌总部的电报还要李先念和程世才到中央汇报。因此,李先念他们在部署完毕后,即 策马急行,直奔党中央所在地。这时,毛泽东等人已经由班佑到达巴西。在一座寺庙中,穿 一身灰布衣服的毛泽东正手持北上路线图,仔细地看着。

毛泽东听到有人进了房间,转过身来,迎接李先念等人的到来。

徐向前一一向毛泽东作介绍:“这是政委李先念同志。这是代军长程世才同志。参谋长 彭绍辉同志和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同志在前面指挥部队,没有来。”

毛泽东和徐向前等人与程世才、李先念一一握手。“你们都这样年轻啊!”毛泽东惊叹 地说。这年,李先念,26岁,程世才仅23岁。

李先念和程世才是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显得很激动。接着,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叶 剑英等中央领导人一一与李先念和程世才握手。

“你们两个过来看创。”毛泽东招呼着,把一张川西北地图铺放在地上,大家环绕着地 图围成一圈,有的坐一块木板,有的干脆蹲下,听毛泽东讲述敌情。

“刚走过草地,你们部队的士气怎么样?”毛泽东问。

“高昂。”李先念简单地回答。

徐向前的口气很平稳,说道:“增援的敌49师原是19路军的一部,在过去打了一些 硬仗,有一定的战斗力,现在是胡宗南的主力师。而我们虽然有1个军,但在缩编后只有两 个师,同时又抽出1个团围攻附近之敌。我们长期缺粮,加上连续的行军作战,部队一直没 有得到很好地休息,指战员们的体力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要歼灭装备比我们好,数量几乎 和我们相等的敌人,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毛泽东又问了红30军的部队生活、政治工作、后勤补给等情况。李先念和程世才都一 一作了明确的回答。

从毛泽东的表情上看,他很满意。接着,他就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了整个东北,现在又向华北步步逼近。而蒋介石却一再退让 投降,这些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国内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已 经到来。根据中央的决定,我们要北上抗日,以推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毛泽东指着地图上陕西的西南部,甘肃南部和四川的北部说道:“我们要建立川陕甘革 命根据地,这里地域宽阔,交通方便,是我国西北部人口比较稠密、物产比较丰富、汉族居 民比较多的地区,而且敌人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加上派系复杂,内部矛盾很多,这些都有 利于我军发展壮大,站住脚跟。”

毛泽东又详细阐述了在川陕甘交界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和重要意义。最后用手指着地 图上的甘肃南部,然后用力向东一挥,说道:“为实现这一计划,第一步就是先出击甘南, 接着向东发展。”

毛泽东抬头望了望李先念和程世才,又讲道:“现在,胡宗南抢先占领了包座,又派4 9师赶来增援,我们如果不消灭这个敌人,就走不脱。”

徐向前插话说:“我军各部现在还未靠拢,红3军,也就是红3军团还在草地中。目前 最重要的问题是争取时间。”这时,大家对红1、红3军团等改称红1、红3军等还不习 惯,多数情况下仍称原称。

毛泽东接着说道:“向前同志向中央建议由你们30军、4军来承担这个任务,中央经 过研究同意了这个建议。”

徐向前最后说:“我们决心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速战速决,攻取包座,尔后集中力量 打援。中央已经批准了前总的作战计划。你们30军先以一部攻占包座,尔后集中力量消灭 49师。红4军以一部攻占包座以北的求吉寺。红1军团在巴西和班佑之间集结待命,并负 责中央的安全。你们目前要抓紧时间尽快到达并占领包座,然后迅速做好打援的准备。我和 叶剑英同志的指挥所设在上包座以北的末巴山上。任务就是这样,听明白了吗?”

李先念和程世才异口同声回答:“听明白了。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毛泽东的手中晃动着铅笔,笑道:“好!祝你们成功!”与中央其他领导一同把李先念 和程世才送出大门。

巴西距包座约有两天的路程,而国民党军的增援部队也同样在两三天内就能到达包座。 红军为了抢在国民党军第49师之前到达包座,占据有利地形,星夜向包座疾进。

为了尽快拿下包座,李先念和程世才商议决定:由红88师担任打援主力,并且集中至 少5个团的兵力来对付增援包座的国民党军第49师。红军主力到达包座附近后,由第89 师全力攻取包座,第88师则隐蔽进入包座西南地区,立即进行地形侦察、战场选择和做好 打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鉴于这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以来的第一个大仗,又是一场硬仗。红30军在行军途中 召开师以上干部和前卫团第264团领导参加的紧急作战会议。

李先念说道:“我军肩负着打开北进通道的重要使命,能否消灭敌人将直接关系到全军 能否顺利北上,毛主席和党中央在看着我们,我们决不能辜负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我们的希 望。各部队要认真做好政治动员和细致的准备工作,仗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会后,李先念和程世才把具体作战部署向徐向前作了汇报,徐向前当即予以批准。

各部队出发前,又分别召集干部会。军政治部主任李天焕作了具体的政治动员,他讲 道:“我们的部队很快要打大仗,各政治机关的干部都要下部队做好动员工作。在此我提出 3点要求:一是要发动党、团员起带头作用,以打好这一仗的实际行动来庆祝一、四方面军 的胜利会合;二是为了扫除北上障碍,一定要打下包座,消灭敌49师;三是要把我们的困 难向大家讲清楚。从6月以来,部队缺粮,吃的是野菜草根,战斗力有影响。只要我们能打 好这一仗,以后就好办了。”

作战任务传达到部队后,指战员们情绪高昂,大家纷纷表示:“打国民党军第49师, 我们包打保胜,让毛主席和党中央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口号阵阵,歌声嘹亮,部队出动了。

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红军将士们在泥泞的道路上向着包座飞奔。

29日下午,红军前卫团抵达距包座西北三四公里的地方。部队不顾疲劳,立即向国民 党军外围据点发起攻击。

敌机枪“哒哌哌”吼叫着,几乎听不到枪声间断。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河水还在暴涨,大雨滂沱。红军经长途行军后已很疲劳,泥水中作战已是个个滚得满身 泥浆,浑身都浸泡在水里。

包座之战在这时还说不上是全面开始。

如此滂沱大雨浇在川西北草地附近方圆数百里的大地上,给红军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不 方便。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场大雨虽然没有影响包座之战的取胜,而其最终结局却是影响了攻 打包座之战的整个部队的战略行动。这就是同在一片乌云下的张国焘“巧”借大雨又向中央 再次发难。

左路军先头部队是在8月21日在朱德等人率领下攻占阿坝的,但张国焘无视中央关于 左路军应向班佑靠拢的决定,竟延迟1周在阿坝按兵不动。8月底,在党中央和右路军前敌 指挥部的一再催促下,张国焘才率领左路军第1纵队向东进入草地,开始朝班佑前进,同时 向位于卓克基、马尔康等地的第2纵队发出北进向右路军靠拢的命令。

“我要求把中革军委会和总司令部的职权区分开,确立工作程序。”张国焘在红军总部 中大发牢骚,他对毛泽东的指挥表示不满,说:“所有原中革军事委员会机构应该一律归总 司令部管辖,各单位应该直接秉承总司令、总政委的军事命令。他们已经是两次不经我们就 擅自改变行军路线,现在又向东北,打什么包座。这个徐向前也是鬼迷心窍了。”

朱德的解释也是提醒,他说:“我党有个规矩,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我作为 总司令应该带头执行。”

张国焘则不这样认为,他继续阐明自己的看法,说:“我说的是军事命令。中革军事委 员会原属中央政治局,对总司令部居指导地位,负责审查核定总司令部所拟的军事计划和重 要人事变动,但不应再直接发布军事命令。可是,毛泽东破坏了这个统一指挥方案。他这个 军委会主席是独断一切的,总司令、总政委等于虚设。他径行核阅所有军事单位的文件,无 论是情报、作战计划、军队行政,乃至人事调动等,他都要过问,批定后才交我们执行。我 们这总司令、总政委变成了幕僚人员,简直就是他毛泽东一个人在唱独脚戏。”

“我和毛泽东相处时间要比你长得多,我比你了解他,他还是比较注意尊重大家意见 的。”朱德说。

“哼!老毛这种独断专行的作风,和蒋介石没有什么两样,不仅紧紧握着裁决权,而且 有发号施令的欲望。换句话说,他不执行最后的决定权,而且往往不让任何同志有建议的机 会,就直接予以指示。因此,我说这老毛并不是一个精明的独裁者。他富有想象力,反应也 非常灵敏,其思维有时会走到很离奇的地步,甚至流露出神话式的言论;他缺乏组织才干, 遇事不愿作精确的计算;他所表示的意见,有时是模糊不清的;他常用情感丰富的语气,为他的所谓天才主张作辩护。”

“国焘同志,你的话讲过头了。毛泽东的军事组织才能是很强的,他指挥的作战多能取 胜。”朱德不愿听张国焘故意贬低毛泽东的话。

“哼!我早就听说这个老毛常以德国近代军事家毛奇自比,自负有过人的军事天才。可 我不这样认为。他是个特殊的军事第一主义者。他推崇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缺乏近代的军 事知识。他鄙视现有的军事典籍所载的一切,认为都是陈词滥调,他要不受拘束地发挥他的 游击天才。他所拟定的军事命令大多是一些训令,常用激动的语言描述某一任务的重要,要 求受令者迅速执行,而指示各个军事单位分别担负某些具体任务时,则常是很笼统的,似乎 是让各单位自行相机处理。他在江西苏区时,就与周恩来、刘伯承和李德闹得不可开交;在 遵义会议后,我听说周恩来做他的副手,也是受尽委屈。”

朱德没有再说话,他知道与张国焘争吵是件没完没了的无聊事。

张国焘本来就对北进从内心中不满意,只是迫于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得不勉强率部向 右路军靠拢,但他却时刻在寻找借口把部队再拉回向南。就在部队进入草地的第3天,草地 上铅垂的黑云裹携来一场大暴雨,张国焘侧耳倾听着平地上的炸雷,却好像听到了福音,眼 睛为之一亮。

“好大的一场及时雨啊!”这是张国焘喊出喉咙却没有张开口的一句话,他向黄超说 道:“传达我的命令,天降暴雨,通知部队暂时不要渡过噶曲河!”

朱德对张国焘如此独断专行的命令感到很意外,忙说:“雨下得并不大,噶曲河涨水也 不可能到了不能徒涉的深度。”

张国焘扬脸望着开始放晴的天空,不以为然地说:“河上游的雨下得更大,部队泅渡有 危险。说不定老天马上又要下雨,等一等再说。”

朱德清楚张国焘内心中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就再也没说什么,挽了挽裤腿,带着警 卫员潘开文向噶曲河边走去。

草地上流淌的噶曲河,河床本来就很浅,在这时容纳了刚从天空倾泻下来的暴雨,正在 涨水,翻滚着草根和牛羊粪末,奔涌滔滔,显得水势不小。

河岸边有些红军部队在整装待命,高师长见朱德总司令来到河边,跑步前来报告。

令朱德感到奇怪的是有一个连队在过河后,现在又返了回来,便问,“为什么回来?”

“总政委有命令,全部部队在河这岸听候命令。”高师长回答。

朱德没有再问什么,就对身边的警卫员潘开文说道:“小潘,你骑上我的这匹马,到河 里去试一试水的深浅。”

潘开文拉缰策马跨进河流,向对岸走去。

朱德定睛看着水中稳稳行进的潘开文渐渐到达对岸,高兴得手舞足蹈:“哈哈,水看着 很大似的,其实最深才齐马肚子!”

潘开文到达对岸后,很快就返了回来。

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朱德拍着小潘的肩膀,说道:“走,回总部,告诉总政委,看他还有 什么可说的!”

就在朱德在噶曲河边测水深的时候,张国焘在帐篷中也没闲着,他以“朱、张”的名义 致电中央,口述了这样一份电报,说噶曲河涨水,“上游侦察70里,亦不能徒涉和架桥, 各部粮只能吃3天。”“茫茫草地,前进不能,坐待自毙,无向导,结果痛苦如此,决于明 晨分3天全部赶回阿坝”。并提出,右路军应“乘胜回击松潘敌,左路备粮后亦向松潘进。 时机迫切,须即决即行。”

朱德从河边回来后,兴冲冲地向张国焘说明噶曲河的水深实测情况,而这时的张国焘怎 么能够听得进去与自己意见相反的话。由此,两个人很快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什么时机迫切,须即决即行?你心中还有没有党中央,我没有同意回阿坝。这么大的 事,你为什么不经我同意就在电报上署上我的名字?”朱德质问张国焘。

“党中央?哼!他们那几个人还要管我们?即决即行,有什么错?”张国焘的话语中明 显目无中央。

“我说国焘同志,你我都是老党员,你的党龄还比我长。我们党的规矩你难道不知道,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是相反!”朱德的话义正辞严。

张国焘连“哼”了几声,却没有张口。站立在一边的黄超为张国焘辩解道:“事实就是 天下大雨,河水上涨不能徒涉和架桥嘛!”

“什么,这就是理由?可我刚从河边回来,我的马和警卫员是到了河对岸又返回来的, 这才是事实!”朱德端坐在凳子上,脸色气得铁青。

“电报已经发了,他们很快就会回电同意我们回阿坝。我不和你争了!”张国焘的话中 带有几分无赖的伎俩。

朱德镇静地说道:“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服从中央,不能同意南下。”

这场争吵没什么结果,但朱德仍然坚持北上,劝说张国焘过河。可是,几天过去了,噶 曲河的水流也变得平稳多了,张国焘仍旧按兵未动。

“还是北上吧,我看是可以渡河的。”张国焘的部下也这样劝说。

张国焘闻言严厉训斥:“你们的头脑太简单了,这不是一个往南往北的简单问题,这是 个谁指挥谁的大问题!”

9月4日,张国焘不顾朱德、刘伯承的坚决反对,命令部队由噶曲河岸边返回阿坝。5 日,张国焘又电令正要北上的第2纵队就地巩固阵地,备粮待命。

这几天,等待在巴西的中共中央成员几乎天天在开会,谋求妥善解决矛盾的方法。徐向 前、陈昌浩也连连致电张国焘,陈述北上的理由。

一片乌云终成了张国焘拒绝北上的挡箭牌,而在同一片乌云下,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正躺 卧在雨过天晴的泥水中,拚命为北上的道路打开通途。

草地龙虎/(陈宇)  第九回 包座血战劈开通途 蒋氏为毛枉备刑场

太阳已沉入西山,森林中的鸟儿在喧闹一天后也各自归巢。

天色渐渐暗下来。

红30军先头部队奉命赶到包座后,以第89师为一梯队,由该师第264团担任主 攻,消灭包座河河东岸大戒寺内之敌,其余两个团在大戒寺西北地区担任侧攻;以第88师 (缺第265团)为第二梯队,隐蔽于班佑至大戒寺路侧待机,准备打援。

8月29日黄昏前,各部队进入预击位置。

暮色中,红264团突然向大戒寺国民党守军发起猛烈进攻。

军长程世才、军政委李先念和第89师师长邵烈坤在包座河西岸边指挥战斗。

战斗打得非常艰难。第264团一直打到晚上9时,才攻占了大戒寺外围北山山脚下的 几个碉堡和西坡半山腰的1个碉堡,相继占领大戒寺,歼国民党守军1个多连。国民党守军 第3营李营长带少数人东逃。红军将残敌围困在大戒寺后山碉堡中。

30日,又是一天激战。傍晚,国民党军第49师第291团先头增援部队在大戒寺以 南与红军警戒部队接火。红军为了诱敌深入,在令第264团象征性地阻击一下后,将主力 撤至大戒寺东北山地隐蔽,仅留下少数兵力监视敌人的行动。当晚,红军撤出大戒寺,国民 党军第294团进驻寺内。

夜晚,天气转晴。红264团一部在淡档的月光夜幕掩护下,向大戒寺国民党守军发起 突然偷袭,毙国民党军第1营少校营长陈嘘云以下数十人。

红军指战员抓紧时间准备下一步的战斗,侦察部门根据已掌握的敌情和俘虏的口供,绘 制了包座守敌要图和增援部队行进路线图,然后将地图和俘虏的国民党军1个排长和两个班 长押送到军部。

3个俘虏对红军的宽待政策有所了解,在审问时都表现得较为老实。

李先念和程世才从俘虏口中得知包座守敌的情况,并获知国民党军第49师主力明天就 可到达包座。

军情如火急!

李先念分析判断情况说:“根据当前的情况,包座之敌以逸待劳,地形又对他们有利, 我军要很快拿下包座有很大的困难。如果坚持打下去,不但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最重要的是 会因为拖延时间,直接影响和耽误明天与敌49师的作战。

我看我们应该变换战术。“

程世才接着说道:“对,我们可分个前后缓急,加重到松潘公路上的打援力量,然后转 过头来再强攻包座。”

于是,李先念和程世才当即决定,由第264团将包座守敌包围起来,但围而不攻。第 89师另外两个团立即调往包座西南地区和第88师一同做好打援准备。

审问完俘虏,李先念和程世才在朦朦月光下亲自勘察地形。对照俘虏的口供,察看包座 守敌的情况。然后又转向南行,对国民党军增援部队的来路进行重点勘察。他们知道,在眼 下敌我势力从数量上看几乎相等,但在装备上却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指挥员正确的判断和周 密的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一夜,李先念、程世才和军参谋长彭绍辉等人是眼睛未能 合一下,在勘察地形后,反复研究,重新制定了作战方案。

次日上午,红军除用少量兵力继续包围监视包座守敌外,将第88师和第89师主力埋 伏在国民党军援兵必经之路的西南山上,并派1个连控制了东山制高点。这座险峻的山岗, 西可俯视来援之敌,北又可对包座之敌形成包围。

红军主力潜伏下后,向松潘方向派出了侦察警戒部队,一有敌情就发出战斗号令。

经过几天几夜急行军的红军指战员,在这时已是非常疲劳,一旦停下来,进入埋伏阵地 卧倒,两个眼皮就开始不由自主地向下垂。大家想尽办法克制瞌睡,焦灼地等待着战斗的打 响。

“敌人现在来就好了,强制自己不打瞌睡的滋味太让人难以忍受了。”自言自语的程世 才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又把望远镜贴在脸上向远处眺望。

空荡档的大路上渺无人影,连个野兔的影子也看不到。

时光慢腾腾的,在这时显得慢得不能再慢。指战员们戴的用树枝编织的伪装帽上,小鸟 儿啄着绿色的树叶,似乎考虑着在这里是否做巢。

突然,远处有鸟儿从地面惊叫着冲向天空。伪装帽上的小鸟儿紧张地仰起头探听来自大 路上的脚步声,也拍打着翅膀匆忙飞走。

浩浩荡档的国民党军增援部队终于出现在红军侦察兵的望远镜中。

从松潘到包座的大道上,顿时悄然无声,鸟儿也不叫了。

“该死的敌人,到底送上门来了!”红军指战员们咬牙切齿地说。

31日中午,战斗全线打响。

为全歼敌人,红军预定等国民党军增援主力进入埋伏圈内后再出击。可是实际情况并不 是那样顺利,国民党军十分狡猾,不肯轻易冒进。他们以一部兵力搜索前进。与红军接触 时,先进行局部战斗,夺取有利地形后,主力再作前进。李先念和程世才看穿了国民党军的 这一诡计,命令在山上的主力部队隐蔽好,只以正面的红263团一部在一些非重点防御的 小山头上抗击,给敌以大量杀伤后就节节撤退,诱敌进入埋伏圈。

包座附近的山很有特点,多是一漫坡的大斜坡,顺着高山下来大坡上又有许多小山包。 山上多是一人搂不过来的大松树和半人高的小松树林,十分便于隐蔽。自以为势力较强的国 民党军在遭到伏击后,像瞎子一样,摸不清红军的情况,又因为距离包座只有10多里路, 救急心切,就步步前进,结果正中了红军诱敌深入之计。

红军在节谮抗击中,不仅给予国民党军很大的杀伤和消耗,而且摸清了对方的战斗力和 作战特点:国民党军的战术动作和小集团(连、排)战斗打得比较灵活,并且相当顽强。其 火力也很强,每次冲锋时,除了有很多轻、重机枪掩护外,还用迫击炮、小炮等武器轰击红 军前沿和纵深,杀伤红军的有生力量。距离火线只有1公里的红军指挥所附近,也不断有炮 弹爆炸。针对上述情况,李先念认为在红军和敌人进行最后决战时,攻击必须是多梯队的, 队形必须疏散开,快速运动,快速接敌;火力必须集中,冲得猛打得狠。

“制造点声势给他们看看!枪声要激烈些。”为了吸引国民党军尽快全部进入预设战 场,李先念命令第264团加强对大戒寺守敌的围攻。

枪炮声震天,像除夕夜的鞭炮炸成一个点,在山谷中回荡,更显得到处都是激战的战场。

国民党军第49师代师长伍诚仁竖起耳朵紧张地听着半空中隆隆作响的喊杀声,他有些 耐不住性子了。

很快,红军即获得国民党军两处的重要情报:大戒寺国民党守军的团长急呼第49师迅 速来援,惊叫:“大批共军正在猛攻包座,我们已经很难支持。请务必火速增援。”胡宗南 的声音也出现在这一片慌乱惊叫声中,他严令第49师必须于当晚进驻包座。

国民党军增援部队前卫团已被红军诱至包座以南5公里的地区,李先念命令第263团 坚决抗击,再不准敌人前进一步。国民党军加强了攻势,向红军第263团发动猛攻。

红263团的阵地上硝烟弥漫,枪声一阵紧似一阵。

伍诚仁率领师本队的侦探队、特务营,通讯连、无线电队、工兵连、卫生队等直属分 队,在前卫团的掩护下直趋上包座。他命令在包座河东岸的第294团(缺第3营)和在包 座河西岸的第291团附第294团第3营,夹河并进,向北攻击;命令在河西岸的第28 9团在第291团以南向西北方面警戒,掩护师之侧背。

国民党军几个团排成5路纵队,向包座方向蜂拥疾进,加快了行动。

红军迎头顶了上去。李先念和程世才命令:立即以第265团和第263团主力出击, 决不能让敌人突破第263团的阵地,靠进包座。同时吸引敌后卫团迅速来援,等敌全部进 入包围圈后,再全线出击。

命令下达后,红88师两个团在熊厚发师长和郑维山政委的指挥下,奋勇直插敌阵,一 扑下去就先干掉了国民党军1个营,将其一劈两半,斩断了国民党军前卫团和师本队的联 系。接着,第263团全力围攻国民党军前卫团,第265团向南打击敌师本队。这一招果 然触痛了在师本队中指挥作战的伍诚仁,他眼睁睁地看着包座,却迟迟进不了包座。现在部 队又被红军一截两段,前卫团又陷入包围中。恼羞成怒的伍诚仁,一边令师本队全力猛攻红 265团,一边急令后卫团快速推进,企图两团汇合在一起打退红军,并解包座守军之围。

到下午3时,国民党军第49师全部进入红军预设战场。照预计,在黄昏前发动总攻较 为有利,但是国民党军既然已经全部进入包围圈,就可提前发起总攻击。

“敌人已经全部进入包围圈。我们是否现在就全线出击?”李先念和程世才向徐向前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