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三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尔曼紧咬牙根,愤恨的直摇头,而后他不满的说道:“我不懂你们汉人的规矩,按照我们匈奴人的规矩,以太史将军的实力,绝对可以成为我们至高无上的首领……诺大的青州地界,不就是太史将军一个土生土长的超级猛将吗?用你们汉人的话,暴轸宝物,定会遭受天怒神罚的……”。
“哈哈,二位哥哥无需烦忧,既来之则安之……本将早就想会一会江东小霸王孙破虏了!”,太史慈目光精光闪烁,一言蔽之。
之后,太史慈也不没有南通郡城停留,他率领二千骑兵直奔慈溪县城而去。闷雷般的马蹄声在官道上想起,一条烟龙随之弥漫而起,落叶在激荡的风中缓缓的回旋飘飞。宛如翩跹的蝴蝶……
青州牧刘繇一方紧锣密鼓进行战前的准备,而刘繇的对手,也是这场战事的始作俑者扬州孙策也在精心谋划进攻的策略。既然刀兵相见,对峙的双方自然都是优先选择以自己的长处应对敌人的短处,这就是兵法所云扬长避短。
太湖本身就美,春天的太湖更是美不胜收:碧波荡漾,沙鸥翔集,白云在蓝天里悠悠,而投映在湖面上,则是静如处子;一阵微风吹来,银亮的白云便碎成层层银片,微波舔…吻岸边,宛如少女的轻吻。太湖东南岸边的吴郡是座新兴的城池,也是破虏将军孙坚的出身地。
作为南方的城池,吴郡城没有北方的城池雄伟,但是却显灵秀。当初孙坚母亲在怀孙坚的那一晚,孙母便梦到一条长龙,躯体银白的长龙把整座城池盘在身体下,在梦境里,银白长龙最后化为一团光芒射进孙母的肚子里。
孙坚生下来就是声音异常的响亮,他少年时清秀,年纪越大相貌越威武俊朗。十六岁那年,孙坚获得奇遇:在会稽山谷吞食异草,在仙人洞获得“擎天十八式”武功秘籍。短短的四年内,他的武技便达到中级武将的修为。他二十二岁那年,全国各地的黄巾军揭竿而起,那时候孙坚纠集发小,联合当地豪门宗族的族兵,组成四千人的队伍,开始参加剿灭黄巾军的战斗。
别的将领冲锋陷阵时,都是高喊:“弟兄们,给本将冲!”,如此情景,孙坚与众不同,面对凶悍的敌人,他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而后高喊:“兄弟们,跟我上!”。由此可将,孙坚作战的勇猛程度,也由此越来越多的义士跟随他,从江南一直杀到西北边境的虎牢关。
虎牢关,面对董卓的数十万虎狼兵,孙坚和曹操二路人马的战败,这次战败也标志着第一次讨逆联盟军的失败。战场上,十八路联盟军失败了,而在后来的内讧中,四世三公出身的袁氏兄弟吞并同盟的地盘,从而脱颖而出;而受伤的曹操隐居山林,受伤的孙坚兵败退回到吴郡。
后来皇室宗亲身份的刘表刘焉纷纷离开京都,各自奔赴到益州和荆州。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采取几乎同样的方式:联合一部分地方宗族打压强横霸道的地方豪门,从而在各自的地盘站稳了脚跟。
荆州刘表强势的发展和扩张,阻碍了吴郡孙坚的进一步的崛起。孙坚占据的地盘不小,但是都是人口稀少的不毛之地,没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为了获得坚实的发展基础,孙坚在江东豪门宗族的支持下,开始从荆州刘表的饭碗里抢食。
此时,孙坚已经步入武学的先天之境,按道理说,凭借超级猛将的修为,孙坚可以横扫江南诸郡。但是孙坚不知道,刘表麾下武将黄祖和黄忠也在近年步入先天之境,尤其是黄忠,其箭艺更是举世闻名,年轻时便已经到无影破空箭的境界,“北李傕,南黄忠”,可不是说着玩的。
而黄忠镇守的零陵郡远离孙坚要进攻的江夏郡,由此,孙坚以为荆州牧刘表没有时间把黄忠从零陵郡调到江夏郡,如此情形,孙坚便肆无忌惮的带领数万将士对江夏郡发动闪电一般的进攻。
江夏郡太守黄祖采取诱敌深入的计谋,在一处地势凶险的山谷,伏击孤军深入的孙坚一部。事实出乎孙坚的意料,这个时候孙坚才发现镇守江夏郡的黄祖也是超级猛将的修为,而远在天边的黄忠居然也出现伏击的队伍中。
当孙坚心生退却之意时,一只檀木箭破空射穿了他的咽喉。他的侍卫全部战死也没有靠近他的尸体。之后,残余的孙氏将士仓皇撤退,等他们日行夜赶返回吴郡时,仅剩不到五千人,从此孙氏势力元气大伤。
没过几年,孙坚的大儿子孙策的武技突飞猛进,居然在成年的时候,一举进入先天之境,成为一名超级猛将。本来,这几年,孙坚的几个兄弟在明争暗斗抢夺族长的权势,如此,本来就弱小的势力更加不堪了。此时孙策异军突起,获得了大部分长辈的支持,成为孙氏新一代的族长。
在扬州地界豪门宗族的支持下,孙氏重新整顿资源后,孙策便发动对荆州的为父报仇战。一鼓作气,孙策率领军队接连夺取荆州军控制的富春、新都二县城,而后乘胜追击,孙策一方又顺利攻下湖口和鄱阳二个重镇,溯江而上,孙策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老城彭泽,在军事隘口武昌,孙策一方遭遇到了荆州军顽强的抵抗。
武昌战役中,孙策三十招内重伤仇人黄祖,刀劈一名武将,胳膊夹死一名武将,怒吼时又吓死一名武将,由此孙策一战成名,获得“江东小霸王”的称号。虽然孙策一方战意十足,士气极高,但是面对城墙巍峨高耸的武昌城,由于缺少攻城器械,孙策报仇的步伐便止步于武昌城外,饮恨而退。
孙策带兵驻守彭泽城,利用周边的资源和人力制造攻城器械。后来在四大家族的劝说下,孙策才忍住报仇雪恨的心意,开始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现实的问题。
跳身事外,孙策也体感到:如果不是为父亲报仇,他针对荆州发动的战争,一点没有正义性。反而还有流窜盗匪的嫌疑,在外人看来,孙氏军队虽然是官军的编制和军纪,不过是另类的强盗而已。
为了改变这个邪恶的形象,孙氏集团开始停止征伐,脚踏实地的发展了。他们真是一心智谋搞发展,二耳不闻窗外事,他们专注的连第二次讨逆联盟军都没有参见。孙氏集团没参加讨逆联盟军,连带荆州的刘表都找到恰当的借口,也没有参加讨逆联盟军。
自从四世三公的袁术空降到淮南郡,孙氏集团的好日子便来了,他们开始转运了。袁术官居从二品的镇南将军,淮南郡附近的各方诸侯哪个敢不给面子?袁术对各路诸侯的阿谀奉承保持清醒的态度:礼物收下,态度冷淡。袁术唯独对孙策一方恩爱有加。
而为了表示忠信,孙策一咬牙便把江北的临淮,合肥,巢湖统统送给了袁术。后来在一老一少的密谈中,袁术向孙策透露自己的心意和立场:袁术一向看不惯挂羊头卖狗肉的皇室宗亲,比如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青州的刘繇幽州的刘虞,他们凭借显赫的身份,总能比别人更轻松的获得地盘和财富。




第九十九章 小霸王志向高远
孙策一方的智囊团韩当,张昭,朱隽等人在一起分析袁术的牢骚,结合对袁术秉性的了解,他们最后总结出:袁术的志向远大,绝非一般的纨绔子弟。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孙策把家族私藏多年的传国玉玺秘密送给了袁术。
得到传国玉玺,结合到民间盛传的民谣,袁术不得不膨胀的认为:他就是代替汉王朝的真龙天子!极度愉悦的袁术当即就向孙策表示:他可以凭借剿灭黄巾军残余势力和盗匪的名义,任意征讨各地,当地的军阀如果阻挡,便格杀勿论。孙策行军打仗消耗的粮草和军需物资,袁术一方无条件的供应。
这些粮草和物资,也是袁术从各方诸侯征缴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谁叫一州之牧才是三品的官阶呢?袁术可是官居从二品的镇南将军啊。袁术向各州颁布通告:他以镇南将军的名义委托江东破虏将军孙策剿灭各州残存的黄巾军势力和盗匪,各州官军务必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否则以违令扛上处置,就地格杀勿论。
通告为孙策向各方出军发兵提供了现实的根据,也算师出有名了。当然通告是一回事,各方军阀是否遵从执行又是一回事。通告一出,首先阴奉阳违的就是荆州;青州刘繇更是屯兵南通郡和江北郡,根本不让孙策的军队随意进驻青州的地盘!
乱世三国,什么都紧缺,蚊子再小,腿上也有肉啊,寸土寸金必争,谁愿意把本来就不多的饭食拱手相让呢?
有了袁术的支持,孙氏一方清醒认识到未来的发展格局和方向:青州地界此时由于各方势力的介入,已经陷入分崩离析之中。青州牧刘繇实际控制的地盘不过就是南通郡和江北郡,如果能从刘繇手里抢下这二郡,那么孙氏集团的实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那么向江夏黄祖报仇的希望才能变成现实,指日可待。
春天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军事要塞枫桥镇。一处简陋的院落里,桃花盛开,花红草绿。江东霸主孙策正和心腹属下在桃园里商议军务事宜。
春风习习,桃花艳美,孙策坐北朝南跪坐主位上,心腹属下如张昭、韩当,朱隽、鲁肃等人分坐列席。
一张巨幅军事地图张挂在孙策的身后,这张地图也是袁术提供给孙策的。行军打仗,地图很重要,按图索骥,可以减少很多的盲目性。孙策相貌英俊,其俊美程度并不亚于赵云马超之流。孙策身穿父亲孙坚的装备:银星龙鳞铠,头部随意扎着蓝色布巾,脚蹬虎头战靴。
孙策目光如炬巡视一边众人,简短的说了开场白之后,便要求众人结合最新获得情报,讲述自己对即将发生的战事的看法。
年近五旬的张昭捋着花白的胡须,沉声对孙策说道:“孙主,袁术一方提供的军需补给已经全部到位,我方的粮草车三日后便能到达枫桥镇。”。
孙策闻言,满意的对张昭点点头。张昭乃是吴郡地界首屈一指的宗族,是孙策父亲孙坚的铁杆搭档,当初为孙坚四处征战,出人出力,无论输赢,毫无怨言如今为了支持孙策进攻青州,张昭又是从宗族中挑选二千族兵供孙策调遣。如果此次孙策进攻青州失败,那么张昭出身的宗族便会元气大伤,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无法恢复了……这就是一场赌博,豪赌:赢了,皆大欢喜;输了,一败涂地,难以翻身。
张昭对面的韩当,他等着张昭说完话,他敬重的看了张昭一眼,也是捋着胡须对孙策说道:“孙主,我方二万将士已经集结在神亭岭山谷,随时可以发动对慈溪县城的攻击!”。
如果说张昭负责孙氏部队的后勤事务,那么老将韩当就是负责孙家军的调度。韩当年过四旬,乃是富春郡的豪门大户,韩当是和孙坚属于不打不相识的那种关系,最后成为孙家的铁杆盟友,此次进攻青州,韩当把全族的五千族兵全部提供给孙策,他也像张昭一样,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豪赌一把。
听到韩当的铿锵言语,孙策眼中精光一闪,而后他又把目光锁定在朱隽身上。朱隽恭敬看了张昭和韩当二人一眼后,这才拱手对孙策说道:“孙主,山越蛮夷严白虎,饶帅、祖郎等又率领各自的部落造反了……都尉潘璋和部司马吕蒙已经率领四千将士去镇压蛮夷部落了,一切都在我方控制之中,请孙主放心!”。
朱隽乃是会稽郡的第一大宗族,他口中提到的潘璋也是会稽郡的豪门大户。孙策听到朱隽的言语,虽然神情淡定,内心还是闪过一丝忧虑:山越蛮夷依仗深山老林,经常出尔反尔,经常给孙氏集团造成麻烦。只要潘璋和吕蒙二将能控制南疆山岳的局面,只要孙氏集团不要面临二线作战,他就满意了。彻底剿灭造反的山越蛮夷,就是孙策倾尽全力都办不到:毕竟南疆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山越蛮夷只要隐藏其中,他们就无可奈何了。狡猾的满意根本不和孙家军当面对抗的,只会骚扰战,游击战!
孙策淡定的对朱隽点点头,而后目光又转向鲁肃身上。鲁肃是漕帮的少帮主,其出身的家族乃是巢湖地界的超级豪门,鲁肃是仰慕孙策的英明神武,在庐江英杰周瑜的引荐下,投诚孙氏集团的。
虽然鲁肃武技一般,但是他出身漕帮,这令他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对荆州、青州。扬州、幽州的地理和风土人情极其的熟悉,其程度达到了就如同熟悉自己有多少汗毛一般。
鲁肃具备这个地理和风土人情的优势,令其在孙氏集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他加入的时间短,他和另一位以权谋出众的诸葛瑾成为孙策身边的核心智囊人物。
鲁肃看到孙策关注自己,便起身对在座的人鞠躬施礼,而后他款步走到孙策身后的巨幅地图前。他拿起一根细棒指着地图便对众人讲解起来:“孙主,诸位同仁,我方二万将士在都尉周瑜、周泰、程普、黄盖等武将的率领下,已经完成初步的军事计划:驻军神亭岭山谷,随时发动对敌方慈溪县城的进攻!大家请看:只要我们如愿顺利攻下军事要塞慈溪县城,那么南徐、曲阿、秣陵等城池便失去保护的屏障,只要我方大军兵临城下,占领这些城池易如反掌……等我方占领江北郡郡城建邺,便可一鼓作气长江,直捣老贼刘繇的老巢南通郡重镇江都郡城。最后,青州南部富饶的区域便归我方拥有!”。
鲁肃说完整体作战计划后,这是线性思维;而后他发散思维,又细致的对众人分解说道:“孙主,诸位同仁,由于敌我实力的悬殊,老贼刘繇断然不会和我方进行短兵相接的阵地战,扬长避短,老贼刘繇一方只会采取依托城池的防御战,妄图以城池防御战消耗我方的有生力量……但是,除掉慈溪县城,刘繇占据的城池,其城墙不过高七八米,这样的城墙能抵挡我方的攻城吗?结果不言而明!据初步估计,只要我方倾力作战,半年的时间便能打到刘繇的老巢……到那个时候,我方便可以和衮州牧曹操共同分享青州了!”。
这个时候,鲁肃还不知道太史慈的势力已经强横到何种程度了,他以为太史慈还是小角色,依仗和黄巾军残余势力的联盟共同管理几个小地方。尽管漕帮在东莱县城有驻点,但是那些人员都被太史慈一方同化了,成为双面的细作了。这样的漕帮成员能向鲁肃提供真实的消息吗?




第一百章 太史慈驻军慈溪
太史慈已经成为青州地界三分之一的霸主,这个事实,是鲁肃掌握信息中的盲点。当然,这并不妨碍江东针对青州牧刘繇发动的战争。
鲁肃的最后的言语极具煽动性,在座之人都是情绪亢奋,面色激动,动容不已。孙策朗声对众人命令道:“诸位,那我方明天就发动对慈溪县城的进攻!争取一日拿下城池!”。
“喏!”。众人全部猛一低头,齐声应道。猛然想起的声音,犹如炸雷一般,惊飞了片片桃花,娇艳的桃花在春风中辗转翩跹,落在众人的桌案上。
孙策随手拿起一片桃花对着明媚的阳光看着,那一刻,他悠然想起自己的娇妻——大乔……当初太史慈把大小乔转交给江东武将程普和周泰,二位武将把大小乔送回富春郡。大小乔惊世的美貌令孙策本人惊艳,也令其母欢喜异常,别说有婚约,就是没有婚约,孙家都百般愿意这门婚事。
后来在孙母的撮合下,乔太公又把小乔许配给了江东第一美男子周瑜。一个良辰吉日,大小乔便和孙策周瑜完婚。当然,婚后的生活,大乔和孙策郎情妾意,幸福甜蜜,而与之相反的是,周瑜和小乔却是关系冷淡,本来是新婚燕尔,实际上却是冷冷凄凄。即便如此,聪慧善良的周瑜还是对小乔礼遇有加,爱惜异常。
后来,孙策也向大乔旁敲侧击,最后大乔委婉的告诉孙策:自己的妹妹已经有心上人了,妹妹之所以违背心意和周瑜完婚,实在是为了照顾乔太公的情绪……当然,大乔没有告诉妹妹的心上人是谁!
孙策丢下手中的桃花,无奈的摇摇头,起身离去了。
视觉再转向太史慈一方。太史慈率领二千骑兵沿着官道,一日便赶到沙头镇。沙头镇是长江北岸的一个码头集市。在沙头镇夜宿一晚,清晨太史慈便率领二千骑兵乘坐渡船过江。初次见到宽阔波澜的江水,除掉聪慧的数十匹战马外,其余的战马几乎都是惊恐不定。
由于战马的反应,太史慈悠然想起一个事情的本质:怪不说实力强横的诸侯,尤其是嗜好抢…劫的吕布不过江去劫掠富饶的重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战马都怕渡江,都怕湍流的江水。
整整一个时辰,二百只渡船才把二千骑兵…运送完毕。顺利渡江后,太史慈发现,战马的精神都萎靡不振了。由于战马的状态不佳,结果本来四个时辰的路程,六个时辰才到达。
来到慈溪县城的护城河前,太史慈把刘繇的手令用箭矢射给给守城的校尉。守城的周校尉看完手令,这才下令放下吊桥,神情欢喜的迎接太史慈一方的到来。
据目测,太史慈发现一座南方的小城,城墙的高度居然达到了十米,城墙的厚度足有五迷,城墙和护城河之间遍布陷阱、拒马阵等城防设施。
整座城池只有东莱县城的一半大小,规模不大,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太史慈把二千骑兵安置到军营后,他便带领高顺和苏尔曼随着周校尉去县衙。
县令陶吉更是喜出望外的热情招待太史慈一行人。酒席间,县令向跪坐主位上的太史慈说出心中的担忧;“太史将军,本来州牧刘繇时准备放弃慈溪县城的,而后以纵深的区域令敌军疲惫,而后借助南徐、曲阿、秣陵城池构成的三角战场,和敌军决一死战!……如今,州牧刘繇派遣将军镇守县城,说明刘州牧改变了作战的计划……”。
太史慈明白陶吉县令所说的是刘繇公开布置的战略意图,太史慈搞不明白:刘繇为什么要轻易放弃慈溪城这个军事要塞呢?只要筹划得当,战士作战勇猛,绝对可以借助城池消耗敌人的兵力的啊?如果自己不率兵来慈溪县城,刘繇真敢对慈溪县城不闻不问吗?
太史慈默默和高顺苏尔曼对视一眼,三人都是默契的摇摇头。太史慈收住疑惑的念头,轻声向陶县令问道:“陶县令,如今城池里有多少守军呢?储备的粮草又有多少呢?可用的民众有多少?敌人最近的动向如何?”。
太史慈不憨不楞,他可不想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斗。二眼一抹黑,到时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听到太史慈提到问题,陶县令的脸色由担忧转为黯然,他哀叹的说道:“回禀太史将军,自从三天前,敌军已经把慈溪城外的区域严密的封锁了,对于敌军的动向,我方一概不知啊……如今城池里只有四百官兵,二百族兵,四个豪门宗族已经举家迁徙到江北淮南郡去了……至于粮草,也仅够二千将士吃喝半个月的,哎,如果供应骑兵,城池储备的粮草估计只够支撑七八天的。太史将军,慈溪县城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经常遭遇刀兵之祸,城池里并没有充裕的民众,平时城池里也就是七八万人,四大家族集体迁徙,带走二万人,如今城池里能用的劳动力也不过二万人而已……”。
太史慈听着陶县令的话,脑海里便浮现慈溪县城的地形图:从吴郡到青州,东边是浩渺的太湖和高耸的神亭岭阻隔,江东孙军要想进军青州,必须要从慈溪县城经过;反过来说,如果从青州进入扬州地界,从这个区域来说,也只能从慈溪县城经过。
慈溪县城地处咽喉要道,刘繇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它呢?孙军一旦攻下慈溪县城,便一路畅通无阻了。
陶县令说完话,太史慈便微蹙眉宇说道:“整个县城能派上战斗的人员,加上衙役也不过才一千人,如今加上本将麾下二千骑兵,不过才三千将士;按常理,三千将士可以抵挡三万敌军的攻城,但是那是在城防器械齐全并且充足的情形下……城防器械奇缺,粮草储备又不多,这个仗不好打!”。
众人闻言都是神情凝重,唉声叹气不断。当然高顺和苏尔曼演戏的成分大。此时,周校尉紧咬牙关,闷声说道:“县城驻军人数增多了,为什么刘州牧不先派粮草队过来了?如此情形,要是被敌军掌握,敌人只是围而不攻,我方都会由于粮食匮乏,不战自败的……”。
“哎,如果是不战自败,肯定逃不过军法制裁的……战是死,不战也得死!这叫人情何以堪?”高顺故作悲戚的说道。自从结婚后,在兰儿的教导下,高顺的性情由沉稳变得活泼很多,如今他也会应景的演戏了,用自己声音说着别人的情感,这就叫做言不由衷啊!
苏尔曼也是无奈的摇摇头。众人集体沉默一会后,太史慈朗声对众人说道:“等稍后时分,本将出城前往神亭岭探查一番!”。
“太史将军,千万不可!”周校尉急忙出声劝止说道:“太史将军,你有所不知,敌军此时拥有二名超级猛将,万一将军遭遇到其中一位,结果不堪设想啊……”。
太史慈打量一番周校尉,而后微微一笑,同时释放蓝色护体气罩,这可是超级猛将的标志啊。周校尉和陶县令见状顿时惊呆了,他们同时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州牧刘繇派遣太史慈率领二千骑兵进驻慈溪县城了……当然他们心里也纳闷:为什么州牧刘繇对太史慈不太重视呢?单从粮草就能看出刘繇对太史慈的态度了。
刘繇一方有压制太史慈的严重嫌疑啊,这一点都被周校尉和陶县令看出来了。没有粮草,再来一个超级猛将都没有多大用处啊。慈溪县城的一文一武,都为太史慈不公正的遭遇感到忿忿不平啊
当下,太史慈嘱咐高顺和苏尔曼协助周校尉守城,而后他和燕云侍卫禹二策马冲出了南城门,直奔神亭岭而去。
神亭岭位于浩渺太湖的北边,从慈溪县城远望,神亭岭就如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宝剑,半山腰以上,常年云雾缭绕,而神亭岭的底座自北向南连绵起伏,如同火爆热辣的美女侧卧的躯体,曲线凸凹,那里有孙坚获得奇遇的仙人洞……




第一百零一章 神亭岭龙虎决斗
太史慈和禹二策马狂奔百十里,来到孙军占据的枫桥镇的地界,一路上,他们也没有发现孙军的半根毛。太史慈和禹二对视一眼,又把目光投向身后的神亭岭。他们一致觉得:孙军的兵马一定隐藏在神亭岭的山谷里。
二人拨马返程,又奔神亭岭而去。神亭岭山道坡度较陡,山道二边树木苍郁高大,明媚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在地面碎成斑驳的银光;小动物在草丛里穿行的梭梭声,在空气传播的很远……山岭如此寂静,太史慈和禹二只能听到异常响亮的马蹄声和自己的心跳声。
前面的山道是下坡路,一个直角拐弯吞噬了山道,不知拐向何处。太史慈放开意念向前探查,在即将通过直角拐弯时,他突然感到前面传来一股先天之境的气息,而后地面便是一阵轻微的颤动。
由于山壁阻隔,太史慈看不到前面的人,但是地面的微颤很快转变成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同时在无形中,二股先天之境的气息不断的试探、碰撞,附近的飞禽走兽感觉到这种气息的碰撞,便惊恐的四下逃去,飞鸟一拨拨冲天而起,惊恐的鸣叫此起彼伏。
通过直角拐弯口,一处空旷的谷底便一览无余的扑到太史慈和禹二的视线里,这种玄妙的冲击感令他们的坐骑都是嘶鸣不已。太史慈捏气传音告诉禹二放缓行进的速度,随时提高警惕。禹二默默对太史慈点头,禹二感觉不到先天之境的气息,但是他能通过飞禽走兽的惊恐反应知道有强敌正在从深山里往外边走。并且马上就要和他们迎头而遇。
最后,连禹二都听到清晰的马蹄声,根据马蹄声的强度,禹二也能判断出来者至少有十余人。太史慈和禹二警觉的放缓行进的速度,而对方则是急速从茂密苍郁的山林里冲出来:为首一名武将体态威武,相貌俊美,唇红齿白,眉目如画,一身银星龙鳞铠,头扎蓝色头巾,胯下白龙马,其背后还斜插着四根金色的手戟。
该将目露精光,远远的凝视着太史慈和禹二。而太史慈则是目光平静的注视着对方。相聚二百米,来将便从疾行中突然立马停下,他身后的十余名侍卫也是同样的动作,一阵人欢马叫后,二方便隔着空阔的谷地相互凝望着。
在来将的眼中,太史慈和禹二的坐骑自然是千里挑一的宝马,装备显然更是极品:太史慈身披星月战甲,禹二是黄金柳叶甲,二人的面貌虽然比不上自己,确实也是俊美不足,硬朗有余,浑身散发十足的男子汉魅力!如果不是之前探查到太史慈的武技修为也是先天之境,来将通过眼观,只能判断视线里的二人只是纨绔子弟而已。
“来将何人?”,对方的主将沉声问道。
“青州东莱太史慈!”,太史慈悠然而答,当然,根据对方的造型和先天之境的武技,太史慈已经判断出来讲是谁了。但是太史慈还是要来一下千古不变的对白,“你是何人?”。
同样的情形,对方却无从判断出太史慈来自何方姓甚名谁,因为二人的名气相差甚远。
“哦,青州东莱太史慈?青州地界也能出如此非凡的人物?”,该将神情茫然,而后他瞬间恢复镇静,朗声对太史慈回应道:“本将扬州破虏将军孙策!”。
“哦,江东小霸王?孙策?!”太史慈没有称呼孙策的官职,而是直呼其诨号,“本将久闻孙将军的名号,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孙将军,幸会,幸会!”。
“哦,太史将军过誉了!”,孙策头仰了仰,满不在意的说道,随后,他探身向太史慈问道:“太史将军,你怎么会在此处现身呢?”。
双方都是官军的身份,太史慈的官阶比孙策低,此时大家都知道身份姓名了,太史慈只能拱手向孙策回答道:“孙将军,大家都是聪明人,我们便打开天窗说亮话:本将暂时驻守慈溪县城,目的就是抵御孙将军一方的进攻的,本将来到此处,就是来探查贵军的动向的……”。
“哈哈,太史将军真是性情中人,本将喜欢!”,孙策闻言,没有尴尬,而是爽朗的大笑起来,“好吧,今日和太史将军偶遇,令本将欢喜异常!太史将军,今日此时,只要你能将本将打败,本将便会罢兵,三年不对青州兴兵……嘿嘿,如果太史将军承让,被本将打败,那就请太史将军屈尊勉为其难来江东吧!与本将共谋江东发展大计吧!”。
“好!就如孙将军所言!”,太史慈也为孙策的冲天贯日的豪情打动,神情略显激动的应允道。
对于太史慈的情绪反应,孙策信以为真,但是禹二却不这样认为;他内心觉得太史慈激动的神情至少有三分假……仆人眼里无伟人,作为一名侍卫,禹二太了解主子太史慈的心境了: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太史慈见识的太多了,别说江东,就是把整个青州都交给太史慈,太史慈也不会感到丝毫的激动的!
一句话,太史慈就是故作激动的,就像老娼妓故作高潮一样。只是一个有点情绪波动,一个有点舒服而已。
在双方侍卫的热切关注下,太史慈和孙策驾驭战马各自前行百十步,在二人相距百十米处,二人从武器环中取下武器,二腿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