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三国-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颌和高览听到公孙瓒的冷嘲热讽,寒着脸垂头丧气无言以对:不论如何,只要公孙瓒一方安全脱离翼州军的阴谋暗算和围追堵截,袁绍必将背上残害盟友的罪名,声名必将受损……如果能把公孙瓒一方彻底击杀,那么袁绍也好对天下宣告:幽州军在攻城战中,在城池内的巷战中,全军覆没。
公孙瓒看到幽州军犹如斗败的公鸡铩羽而去,心情开始愉悦起来,他仰天长啸,心中的阴霾在长啸中一扫而光。随之,一片光明在他心中普照。
其实呢,公孙瓒也害怕翼州军拼死进攻,那样的话,即便有安全的退路,幽州军又得折损数千将士。此时,公孙瓒也撑不住那样的情形发生,此时的公孙瓒就像驮负重物的骆驼,已经达到临界点,只要一根稻草,甚至没有稻草只要一个放东西的动作,就可以让公孙瓒这头骆驼累倒,趴伏于地。
一直脸色平静的赵云,眼中也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赵云也不想看到同伴再在自己面前死在敌人的无情冰冷的武器下。这让武技高超的赵云伤情啊,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哪个猛将不愿意通过战斗建立功勋的,这个人一定是赵云。赵云,天生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啊。就如有人天生一副毒蝎心肠。
如果不是为了保护一方的安定,依照秉性和品格,赵云断然不会参加任何一次战斗的。但是人在乱世,身不由己啊。
对于幽州军来说,洛河石桥就是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是风和日丽,再也没有血雨腥风了。当然,摆脱危险的公孙瓒也向白马义从的营校尉询问起太史慈的下落。公孙瓒很好奇:太史慈率领四千将士是怎么击败颜良的大军?在他的预计中:他率领幽州军赶到洛河石桥,太史慈一部还在和颜良的大军苦战……可是现实是:颜良大军被击败,太史慈本人不在县城。
在公孙瓒的追问下,营校尉一五一十的把太史慈率领四千将士打败颜良的大军如实禀报。当公孙瓒听说太史慈拥有陷阵营将士,心头的疑惑便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另外七百将士表现的特殊战斗力,公孙瓒也不了解。
二名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又有三百陷阵营将士,七百拥有特殊战斗力的将士,还有一千个人能力极其出众的匈奴兵将士,以及二千英勇善战的白马义从,再加以极富层次感的进攻谋略,最后,太史慈一部击败了颜良一方。
最后,白马义从营校尉又对公孙瓒说道:“蓟侯,据卑职的观察,关键时刻,太史将军好像用无影箭艺射死了准备逃窜的颜良……”。
“啊,无影箭艺?!”,公孙瓒吃惊的赞叹道。据公孙瓒所知:当今天下,人才辈出,各方诸侯拥有的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屈指可数,但是又是先天之境的武技修为,箭艺又达到神箭手境界的,更是屈指可数了。
赵云闻言,也是动容不已。他眼中闪过惊羡之色。无影箭艺可以说是每个武将梦寐以求的技艺啊。尤其是中级修为的武将,即便他们穷尽一生达不到先天之境,但是能把箭艺提升到神箭手的境界,其杀伤力也是不亚于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的。更何况是远攻的技艺,自己根本没有危险。当年在丛林战中,西凉军团的李傕就是无影箭艺逼退吕布的,如果是近身战,就是一百个李傕也不够吕布塞牙缝啊。
最后,公孙瓒强力压制内心翻涌的惊奇和惊喜,目视远方说道:“太史将军真是深不可测啊……怪不说当初曹孟德对他青睐有加啊……”。
公孙瓒内心的惊奇和惊喜是:太史慈以四千的兵力击败颜良的二万精锐骑兵,这样骄人的战绩就是自己也不能做到。从个人的综合实力来比较,太史慈的实力估计都不比吕布差。
当然,公孙瓒内心也有点失落:他终于明白太史慈为什么不向自己投诚,即便自己对太史慈的武技的进阶提供契机;为什么太史慈对曹孟德青睐视而不见,因为太史慈具备的实力可以独霸一方独当一面,这样的角色不会随便自甘为别人麾下的……
不论如何,太史慈能出色完成公孙瓒交待的任务——击败颜良大军,顺利取得洛河石桥的控制权,为幽州军安全的撤退打通了道路,已经令公孙瓒感到欣慰了。
过了洛河石桥,幽州军可以说是龙归大海鸟飞蓝天,进入绝对安全的区域:从长安城到洛河石桥,在这数百里的路程里,在密林在山坳,公孙瓒一方遇到的伏击层出不穷,一路上折损数千将士;而通过洛河石桥后,便是开阔的草原和荒漠地带,翼州军想伏击,只能是白日做梦,没有那个地形优势搞伏击战了。
如果洛河石桥的控制权不再公孙瓒的手里,那么公孙瓒一方在近十万翼州军的前后夹击下,还能有多少将士能活命?
所以一番思考下来,公孙瓒感到很欣慰,很感激太史慈。当然对于太史慈率领二千将士去追击溃败逃命的颜良,公孙瓒也不感到担心:太史慈手里有陷阵营将士,又有战斗力极强的匈奴骑兵,太史慈本身又是深不可测,身边又有一位超级女将——马云騄的帮助,这样的军队到哪里都是安全的。
同样是撤退,比公孙瓒一方早一天离开长安城的曹孟德一方,就是顺风顺水,一路畅通无阻。曹操一方当机立断,急流勇退,迅速从前沿阵地撤军,是一个多月前,离开大本营亳州就确定的谋划。
曹操一方是攻破长安城池的最重要的力量,可以说,如果没有曹操的秘密武器——连发式抛石机,估计等到驴年马月,联盟军也攻破不了固若金汤的长安城。
虽然居功至伟,曹操一方获得的战利品几乎为零,除掉曹操指派典韦去郭汜府邸搞到的一套紫金甲和一把宝剑。
虽然是在撤军的途中,曹操一方还是随时随地获得有关长安城的最新情报:一拨拨斥候频繁的奔跑在曹军和长安城之间,曹军是移动的,长安城是固定的;同时一拨拨暗哨在大军行进的路线上严密的侦查,以确保曹军行军的安全。
曹操指挥四万大军疾行一日后,便在一处依山傍水的空地休息。曹操的侍卫营用很短的时间便搭建一个简易的帐篷:如曹操这样文武双全的健壮汉子,自然不需要帐篷的庇护,但是随行的幕僚如荀彧等人受不了初冬的寒冷啊,随时随地需要温暖和照顾。他们的身子骨可禁不起行军的折腾啊。
曹操和一干文官武将聚集简易营帐里,根据获得的情报,商讨当前的局势和以后的变化。曹操巡视一遍众人,他看到武将的精神头还不错,文官幕僚神情有点疲倦。
果断的离开长安城,不贪图战利品,曹操一方做到了:洒脱,潇洒。但是曹操心中一直有个疑惑:到底是谁击杀了郭汜?还有李傕?西凉军团高层那么多角色,为什么唯独这二人被特别照顾呢?
一路的疾行,曹操一直留点心思思考这个问题。此时,由动转静,曹操的意识里突然灵光一现,他终于知道是谁击杀了李傕和郭汜。
曹操的神情由凝重转为轻松,令众人感到不解。曹操再次巡视一边众人,轻笑说道:“诸位,通过各种线索的融汇贯通,本牧终于知道是谁击杀了李傕和郭汜:那个人是太史慈!”。
众人闻言,还是迷惑不解。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在一片沉静中,当时和太史慈一起并肩作战的曹仁突然也想通了,他拱手对曹操说道:“回禀曹牧,依据曹牧的判断,属下仔细回想当时和太史慈并肩作战的情形,的确是太史慈击杀了李傕和郭汜二人!”。
“呵呵,曹仁,当时的情景,本牧在后方也看得一清二楚!”,曹操接着曹仁的话题侃侃而谈,“当时太史慈和曹仁、夏侯淳同时率领将士攻城,但是太史慈是首先到达城墙上和敌人近身交战的,当时太史慈的虚影还在阵地,真身已经飞跃到城墙上了,这等身法速度说明太史慈已经掌握‘缩地成寸’的轻身术……后来,曹仁又告诉本牧在城墙上没有看到太史慈和四名侍卫,估计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史慈率领四名侍卫去击杀郭汜和李傕了。呵呵,也只有太史慈这等绝世的身法速度,才能赶在典韦前面击杀郭汜!”。
众人听着曹操的讲解,一个个面露恍然大悟的表情。曹操闭口,等到众人都接受自己的判断,这才继续说道:“诸位,至于太史慈为什么击杀李傕和郭汜恶人,其原因本牧就不得而知了。当时,太史慈完全有时间扒掉郭汜一身的极品盔甲和武器,太史慈为什么无视极品盔甲和武器呢?太史慈击杀李傕和郭汜的初衷,令本牧感到迷惑不解啊……”。
曹操解决一个难题,随即又发现一个困惑:依据对太史慈出身的了解,太史慈不可能与李傕郭汜二人之间存在血仇大恨……不是仇杀,又对极品盔甲和武器视而不见,太史慈为什么要矢志击杀李傕和郭汜呢?
曹操体察到众人的思维又陷入新的困惑中,他轻咳一声后,微笑对众人说道:“诸位,不论太史慈出于什么目的,只要他击杀李傕和郭汜,就说明他的立场和我方是一致的。和整个战役相比较而言,李傕和郭汜的死亡只是细枝末叶的问题。太史慈卓越的武技只是一道亮丽的光芒而已……”。
曹操提到太史慈的武技,刻意的看了曹仁和夏侯淳一眼,一向眼高于顶的二位猛将听到曹操当面夸奖别人的武技,二人出奇的没有抗拒之意,二人的神情反而流露信服崇敬之色。曹操看到二人的神情反应,心里又开始无限想念太史慈了……




 第五十八章 细思量锦绣前程
曹操深呼吸,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缓声对众人说道:“据前方的斥候侦查回报:本牧派往城北营地通知公孙瓒撤军的信使,被秘密潜伏的翼州军击杀在野外;而公孙瓒通过其他渠道应该知道我方秘密撤军的行为,由此公孙瓒必然十分清楚当前自己的处境,为什么公孙瓒不率军撤退,反而指挥军队进城抢夺战利品呢?……诸位,后来形势的发展很诡异:袁术公然和袁绍决裂,率领军队离开长安城,同时袁绍一方在城池内发动对幽州军的偷袭战,对盟友下黑手……至于翼州军是否在城池内全歼幽州军,由于翼州军对城池封锁的严密,情报暂时传递不出来,我方就不得而知了!”。
曹操对众人说完长安城此时的情况,自己也和众人一样陷入沉思。一时片刻之后,荀彧拱手向曹操说道:“曹公,当前发生的事情,都在郭奉孝的预料之中,曹公是否记得,郭奉孝曾经戏言说道:如果公孙瓒想和袁绍死扛到底,就会自动入局,将军队置之于死地,而后谋求生路……当前的形势发展说明: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仇恨,任何力量都不能化解了!……”。
曹操听到荀彧的提示,这才猛然想到郭嘉对长安战役各种可能的论断:其中还包括郭嘉预测到了,面对巨大的利诱,袁氏兄弟之间可能反目成仇,多年积攒的仇怨一触即发,最后公然决裂……当然,郭嘉还预测到:公孙瓒一方会成功突围,打破袁绍一方的围追堵截。
“嗯,不错,荀彧长史所言不虚。目前看来,形势的发展都在郭奉孝的预料之中……”,曹操微蹙的眉宇顿时舒展开来,而后,他轻笑说道,“呵呵,等回到亳州城,本牧一定要打开郭奉孝的头颅,看看他头颅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既然如此料事如神,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曹操一本正正经的戏言,顿时引起众人的哄笑。在轻松的氛围中,众人都不禁怀念郭嘉,想到郭嘉那一头披散的黑发和清澈目光,那清澈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世间的任何事情和心灵……



太史慈一部集体想尽快赶到京都洛阳城附近,但是由于携带的物资居多,他们的行军速度顶多和一般商队相差无几。
一路上,太史慈一方发现竟然有山贼想劫掠他们。当然,这些美好的想法只停留在山贼的想象之中:一拨拨山贼看到太史慈军队的正规军装备和严明的军纪,只能怀揣着遗憾的情怀,黯然神伤,偷偷摸摸的哪里来哪里去啊。
一路上,为了培养太史慈谨慎细致的习惯,貂蝉总是让太史慈对一些细微的或者宏观的问题,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当然,为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忌讳,貂蝉都是通过眼神和太史慈交流的。
面对一拨接着一拨的山贼和强盗,貂蝉目露疑惑之色注视着太史慈。此时,貂蝉和翠儿骑着一匹良驹居中,太史慈和马云騄在二边护卫。
太史慈看到貂蝉专注的目光,便坦言自己对山贼丛生的看法:“数月以来,各方诸侯都集中精力参与勤王讨逆战争,由于官府兵力集中在长安城附近,以至于地方的军力不足,这个情形便让黄巾军残余势力和地方山贼有机可乘,这些恶势力便兴风作浪,为害一方!……这些山贼只是小股势力,他们瑾瑜我方的财物,但是无力下手,呵呵。”。
听完太史慈的解释,貂蝉眼中的疑惑之色一闪而去,她满意的对太史慈点点头。而马云騄对这些不感兴趣,情窦初开的她,只要能和太史慈时刻在一起,她就心满意足了。
在一处明山秀水之间军队休整,在简易的营帐里,马云騄依靠着太史慈便进入修炼之中,洛河石桥之战,太史慈和马云騄都是真元内力巨亏,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潜心打坐修炼时无法恢复的。貂蝉则是在翠儿的照料下,躺在软榻上休息。
而太史慈一边自修一边看着军事地图。此时,太史慈看地图的水平肯定不是匈奴人苏尔曼的水平。面对地图,太史慈思忖:如果是义兄郭嘉亲身参与讨逆联盟军和西凉军团的战役,此时郭嘉会有什么心得体会呢?尤其是联盟军内部自相残杀,内讧决裂后,汉室江山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此刻,太史慈是多么想倾听郭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言论啊。此次,太史慈参加讨逆联盟军,见识到了生平第一次的大场面,也亲身参加了血雨腥风的攻城战,刀光剑影的阵地战,更为触动太史慈神经的就是各路诸侯兵强马壮的势力:先不说拥有秘密武器连发式抛石机的曹操,就是失败的西凉军团,即使折损过半的兵力,此时依然有近十万的铁血凶悍的将士,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袁绍,依然拥有令其他诸侯霸主羡慕的雄厚兵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除掉兵力,这些诸侯霸主还拥有太史慈羡慕的地盘。如果按正常的发展速度,太史慈穷尽一生也得不到袁绍那样实际拥有的地盘,就是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等皇室宗亲占据的地盘,太史慈也很难达到。
兵力,地盘,不是太史慈此时考虑的重点,太史慈将郭嘉留给他的手札和长安战役以及军事地图结合起来思考和分析:长安战役的结果对当前各方势力的影响,未来几年各方诸侯霸主发展的趋势。
郭嘉留给太史慈的手札中,记录了神州各地的风土人情,详细记录了九州各地的诸侯势力,在手札中,郭嘉也预测了历史未来的走向:其中包含了必将发生的西凉军团和各路诸侯联盟军的战役。当然,郭嘉只能预测到战役发生的时间段和地点,至于是具体哪一年发生战争,郭嘉也不能准确预测。
在手札中,郭嘉明确指出:西凉军团和各路诸侯联盟军进行的第二次战争,不会向第一次战争轻而易举取得胜利,代表正义一方的诸侯联盟军终将打败不可一世的西凉军团;等西凉军团战败后,此消彼长,诸侯联盟军便会进一步强大起来;在乱世中,皇帝的权威荡然无存,西凉军团退出历史的舞台的背景下,各路诸侯便会发生逐鹿中原的争霸战。
当然,手札中只是概括的记录,并没有各路诸侯具体的名字。以手札记录为标准:曹操之流都是后起之秀啊。
集合郭嘉的手札,太史慈看着地图,脑海里风云变幻,神思飞扬。太史慈要在波云诡谲的现实中看透形势的发展,要在烽烟四起的年代里寻求自己强大的道路,他要矢志实现对郭嘉的承诺:十年之内,成为一方霸主。
虽然是闭着眼,华夏九州的地图还是清晰的呈现在太史慈的脑海里:华夏的西北部的凉州,此时应该属于马腾和韩遂;长安所在的雍州应该还在西凉军团的控制之中,根据推断,太史慈认为袁绍最后也会放弃长安城,而西凉军团会重新占领长安城;损兵折将的袁绍接下来会固守原有的地盘,和西凉军团一样,袁绍一方自此开始走下坡里,不管未来袁绍获得多大的声望,即便有周公的称号;
华夏的东北,幽州必将彻底属于公孙瓒,未来公孙瓒一定会谋划击败太尉刘虞,给刘虞雷霆一击,彻底将其消灭;中原腹地,衮州的曹操肯定会在极短时间内崛起,曹操的崛起,郭嘉都没有预料到啊;荆州和益州会在皇室宗亲刘表和刘焉的治理下,稳固的发展,成为乱世中暂时的和平区域;青州未来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青州牧刘繇将面对江东孙策的侵犯,已经黄巾军残余势力的报复,即便黄巾军残余势力安分守己,插手青州的曹操也会逼迫黄巾军残余势力骚扰刘繇的;当然,太史慈也想把青州据为己有,这个目标,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太史慈能顺利实现吗?
把天下形势过滤一遍后,太史慈睁开眼,将目光的焦点锁定在地图中青州那一片区域。太史慈知道,只要自己想把青州据为己有,青州北部的公孙瓒不会为难他的,毕竟公孙瓒对太史慈的武技提升有栽培之恩情,毕竟太史慈也为公孙瓒安全的撤退立下汗马功劳。除掉个人之间的恩情,未来数年,公孙瓒发展的重点对内是安抚民众,对外肯定和袁绍死磕到底,不死不休,一句话,公孙瓒没有心思谋求霸占青州。
已经插手青州的曹操,未来会收缩势力,全力以赴在中原腹地发展。所以,曹操也不会成为太史慈霸占青州的拦路虎、绊脚石。
可是太史慈能过青州牧刘繇那一关吗?也许太史慈凭借实力和势力能轻易消灭刘繇,甚至一部分依附刘繇的豪门宗族,但是太史慈绝对过不了世俗观念那一关。毕竟青州地界出过文圣人孔子,出过武圣人孙子,青州地界民众的观念是极其保守的,他们的行为观念绝对遵循孔孟之道,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标准,这样的环境,即便太史慈顺理成章控制青州,也摆脱不了逆上篡权的恶名。寻常民众会认为:你太史慈那么大本事,为什么不鼎力支持刘繇,为何取而代之呢?刘繇可是正宗的皇室宗亲啊,此时的江山还姓刘啊。
一番前思后想,太史慈还是放弃了青州。当然,太史慈也关注复员辽阔的交州和蛮夷势力横生的扬州南部区域。此时,江东孙氏逐渐在扬州北部站稳脚跟,由于实力有限,孙氏暂时无力征讨扬州南部的蛮夷势力。




第五十九章 貂蝉勇不畏劫难
如果自己去扬州地界发展呢?太史慈的意识一动,眼前一亮。扬州和青州交界,意图扩张的孙氏早晚要和青州刘繇开战,只要孙氏和刘繇之间开战,如果自己在战争中倾力帮助刘繇打败孙氏,刘繇应该会把扬州交给自己打理?!……到时候,自己依据长江天险,南面称孤,招揽贤才治理扬州……
太史慈想象美好的蓝图,嘴角流露些许笑意,傻气十足的微笑,简称傻笑。可是当太史慈看到貂蝉,猛然之间又想到貂蝉的预言:未来十年内,华夏九州将出现三位主星,而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除掉衮州的曹操,江东的孙氏也是三位主星之一……
如果貂蝉的预言成立,那就说明未来,刘繇和孙氏之间的战争,孙氏必将取得胜利,刘繇势必成为孙氏强大的养料和垫脚石,如果自己矢志追随刘繇,注定没有好下场的……想到此处,太史慈开始困惑起来。他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到貂蝉时,就向貂蝉说出自己内心牛…逼的理想:以三尺青峰立不世奇功,成就一番伟业!他想到自己对郭嘉的承诺:十年内必定成为一方霸主!
参照现实,太史慈很沮丧,因为他觉得所谓的牛…逼理想和承诺只是空想和狂话,自己的宿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啊。
当然,太史慈还有一条路:就是向此时的霸主比如曹操比如公孙瓒比如袁绍投诚,背靠大树,绝对可以轻松的发展,但是那样的话,太史慈最终的成就只是一名卓越的猛将,而不能成为一方霸主,一旦选错阵营,后果还不堪设想……如果太史慈投诚曹操有莫大的好处,郭嘉早就书信通知太史慈归顺曹操了!
而郭嘉又主动离开袁绍,更不会把太史慈往火坑里推,这也变相的说明:袁绍包括袁术此时看似风光,其实未必风光。不值得太史慈这样的俊杰投靠和依托。
太史慈越细想,即便自己此时没有地盘,但是他觉得自己未来肯定能行,就如实力不错的刘备,人家也不是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还处处被各路诸侯压制,刘备能行,自己也可以啊。不过太史慈也清醒的看到自己的未来是光明,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坎坷的!
最后,太史慈无奈的仰天长叹一声,暗想道: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只要自己脚踏实地,未来肯定会精彩的。否则,天下第一谋士郭嘉,巫门门主貂蝉会那么器重自己?
想到貂蝉,太史慈便想起貂蝉对天下形势走向的认识: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时势造英雄的时间段;合久必分,是英雄造时势的时间段。而当前就是时势造英雄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有些英雄在纷乱的争斗中脱颖而出,更多的诸侯为这些英雄人物成功添砖加瓦,成为这些英雄登上更高位置的阶梯;这这个时间段,世俗的观念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民众的思想和认识会靠近务实的一面,不再笑贫不笑娼,不再以攀龙附凤为荣……
太史慈结束风起云涌的思考后,便温柔的看了正在打坐修炼的马云騄一眼,而后又把目光锁定在躺在床榻上休息的貂蝉和翠儿。当太史慈也想打坐,修炼浪功的心法,恢复巨亏的真元内力时,忽然,他发现熟睡的貂蝉,她的身体猛然颤抖起来。
哦,有入梦能力的修行者自己也会做梦?看情形还是噩梦啊。太史慈急忙起身靠近床榻,他不知道是否该唤醒做恶梦的貂蝉,他只能伸手抚摸貂蝉的额头。一时片刻之后,貂蝉颤抖的身躯静止了,一行清泪从她的眼角流出。之后,貂蝉缓缓的睁开眼睛。
“哦,太史,蝉儿刚刚做了一个噩梦……”,貂蝉伸出柔荑抓着太史慈的手,含情脉脉的看着太史慈,柔声的说道。太史慈没有言语,只是翻过手紧握住貂蝉冰凉的柔荑。
貂蝉没有过多的言语,缓缓闭上美目,继续休息了。太史慈不知道貂蝉做了什么梦,但是太史慈知道不论修道还是修巫的人,都不能轻易涉及世俗,否则便会有灾难降临在修行者和与修行者接近的人。
太史慈不知道貂蝉为什么在梦中流泪,但是他感受到:能让心如止水的貂蝉流泪,说明之前貂蝉入世太深,她的心神通过梦境提醒她,要适可而止……
太史慈思路一转,猛然想到:万一貂蝉离开自己,自己还怎么么办?那一瞬间,太史慈被这个悲戚的念头弄得忧伤起来。情绪阴霾起来……
做梦?貂蝉很久没有做梦了。不论美梦还是噩梦。而今日不同,貂蝉才进入睡眠状态,不知不觉中貂蝉仿佛化身一片云,来到极其纯粹静谧空净的场所,身前的上下、前后左右闪烁星星的光芒。美轮美奂的梦境中,貂蝉仿佛回到孩提时代,她充满好奇的欣赏身处的环境。
忽然一阵微风刮来,义父王允的头像便出现在闪烁的星星之中。义父的面容慈祥,眉目之间风轻云淡。貂蝉看到义父,便象孩子一般雀跃不已。
可是,无论貂蝉怎么努力,也不能靠近义父半分,就像鸟儿飞得再高再远,也无法靠近太阳一般。王允看着孩子一般的貂蝉,目光更加慈爱了,他微笑对貂蝉说道:“蝉儿,为父多谢你为义父报仇……”。
貂蝉闻言,这才想到自己和义父王允此时已经是阴阳相隔,她顿时安静下来。
“蝉儿,莫要悲伤!”,王允见状,轻声劝慰说道,“蝉儿,当年义父自愿深入红尘俗世,就知道必将承担恶果……一切过去后,为父反思:当年为父对付敌人的手段也过于残忍,为父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在盛怒之下,诛灭鸿儒蔡邕九族。呵呵,仔细想来,为父的遭遇也是罪有应得!”。
貂蝉含着泪,摇着头。
“蝉儿,这是为父借助巫修的能力最后一次和你见面……”,王允的语气也有点伤感,“蝉儿,离开太史慈吧,离开红尘俗世吧,回到冰火岛冰寒宫潜修吧!否则的话,你会重蹈义父的覆辙,到时候,一切悔之莫及!”。
貂蝉闻言,顿时感觉身心冰寒,浑身禁不住颤抖起来,她紧咬牙关,闷声对王允说道:“义父,不论有什么恶果,蝉儿都要和太史在一起,哪怕未来蝉儿魂飞魄散……”,这个时候,也就是太史慈看到貂蝉在睡梦中颤抖身体。
“哎,痴儿!”,王允的眼睛闪过悲戚之色,仿佛他看到在貂蝉身上发生的悲惨的恶果,“蝉儿,为父对于你的选择,不反对也不支持,车到山前必有路……痴儿,为父要离开了……”。
“义父……”,貂蝉看着义父王允伤感的脸庞逐渐荡漾起来,缓缓在星光里消失。最后,王允的脸庞完全消失,唯有声音还在星光里回荡,“问世间,情为何未?直叫人生死相许……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鸟儿飞过沧海,会有美好的结局的……”。
貂蝉听着义父的最后的叮嘱,泪水便夺眶而出。此时,太史慈也看到貂蝉流出眼泪。最后,意志力超强的貂蝉稳住动荡的心境,瞬间恢复平静。而后,她感觉到梦境之外太史慈的温暖,便平静的从梦境中苏醒……
梦境的内容,貂蝉不想对太史慈说明。貂蝉知道,即便此时离开太史慈,未来还会有劫难发生,因为身为修巫者,她已经深陷红尘俗世太深,已经深陷仇恨劫,已经深陷情…欲劫……既然躲不过未来必将发生的劫难,她要通过筹谋将劫难独自一人受之!哪怕为之付出生命。
在劫难到来之前,她要好好的享受和太史慈在一起的日子,这是貂蝉最大的心愿。当然,貂蝉也感受到太史慈心智的逐步成熟:只要太史慈能忍,将来在各方诸侯之间打好酱油,未来,太史慈的成就不可限量……
即便太史慈心智成熟,但是太史慈能克服二十岁年轻人的天生的热血和冲动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巨大成功之前,太史慈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扩而言之,每个成功者在成功之前,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比如袁绍,袁术,比如曹操,公孙瓒……
貂蝉就是怕太史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所以才矢志陪伴太史慈,另一方面,从情感角度说,貂蝉也离不开太史慈,她对太史慈的感情已经到达热恋的夏季,即便太史慈的情感才进入春季。也许太史慈的武技已经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但是对于男女之间的情感,他还是雏鸟,是一张白纸。不过,熟谙风月精通男女情感的貂蝉,有办法让太史慈迅速成长起来,……
不论世事如何沧海桑田,不论时代如何风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