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根霸三国-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举将之拿下。同时,禹大等四人还隐身密林里,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
太史慈对着得手的禹九微微点头,而后他控制裴元绍的战马转身面对还在吃惊状态中的黄巾军。他从裴元绍魁梧的身板后面探出头,语气冷漠的对黄巾军将士说道:“尔等太卑劣了,我等看不惯你们的卑劣的伎俩,故而替天行道,仗义出手!……请你们暂且放过敌人吧,如若不然,这二人的人头必定落地!”。
黄巾军将领看着身穿极品盔甲手握极品武器的二个陌生人,从二人惊世的身法中,他们就能看出这二人的武技也是出类拔萃的。即便他们悍不畏死,想攻击挑衅的敌人,可是自己的大首领杜远和三首领裴元绍在敌人的控制之中啊。
棋盘山黄巾军共有三位统领,大统领自然是杜远,二统领是廖化,三统领是裴元绍。三位统领下面精兵强将多达一万多。三位统领跺跺脚,方圆百里的地面都要抖三抖。可是如今……
杜远仿佛没看到架在脖子前的柳叶刀,他怒声对阵营中的二统领廖化吼道:“廖化,不要顾及我和三统领,快放箭!”。
一边的裴元绍听到杜远的吼叫,无奈的闭上双眼。一副静等死神降临的模样。
而他们对面的廖化并没有按照杜远的命令执行,他对着歇底斯里的杜远摇摇头。
“廖化,你这个孬种!”,杜远见状,怒不可遏的吼骂道,“廖化,错过今日,何时还能找到如此良机杀死高顺,何时才能为父亲报仇……”。
眼见杜远报仇心切,悍不畏死,太史慈连忙对禹二传音说道:“快封住这个疯子的嘴!”。此时由于修为有限,太史慈的传音裴元绍和杜远也听到了。据说,如果修为达到先天之境,那么捏气传音只有当事人听到了。
裴元绍没有反应,杜远才想冒死反抗,他的哑穴便被禹二点住了,声音连同肢体的活动,霎时凝固了。杜远如同木偶端坐在禹二的前面。
此时,太史慈又向廖化高声喊道:“哦,原来是廖化二统领啊,失敬失敬啊……廖统领,你也是聪明人,眼前的情形,我也不想多说,请你们立即撤兵,放过高顺一部!”。
廖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已经瞬间看透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的结果。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不想和高顺为敌,因为高顺为人公正廉洁,带兵如亲,如果不是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很想和高顺交朋友……
廖化面对太史慈的喊话,便向传令兵下达命令:命令山道的弓箭手撤退!传令兵举起手中的黄旗对远处的弓箭手左右摇摆:示意他们撤退。接收到传令兵旗语的弓箭手领队,便下令部下撤退。
近千名弓箭手收起弓箭,从身后的山壁拉着绳索如同灵猴一般向上攀登,几个呼吸后,便消失于山头。他们先前燃气的火堆,由于得不到充足的燃料,也渐渐的熄灭了。
第五十六章 高守义忠贞之将
廖化下达第一波命令后,便静立原处,等待太史慈的下文。结果太史慈说话了,但是是对身后的高顺喊叫的:“高都尉,还不命令你的部下清除山道的阻碍?”。
面对太史慈的喊叫,高顺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他遥遥对太史慈拱手作揖,而后,他转过身体对身后的部下喊道:“传令兵,命令前方部队尽快清理障碍!”。
传令兵一声“喏”后,通过喊话方式便将高顺的命令依次传递给前方的部队。传令兵无法移动啊,骠骑兵和辎重车已经塞满了山道……
等命令传递到前方部队,部司马和曲军侯一扫先前的心中愤懑,带头清理山道的阻碍物。之前,被敌人居高临下,借助地势控制,那种滋味不好受啊。
二百人一起动手,尘土飞扬之间,一颗颗大树被齐心协力的将士扔进山道一边的悬崖,一个个拒马也是同样的下场。
太史慈当然听到身后的动静。他隔着星月面具对廖化缓声说道:“廖统领不愧是俊杰!真能沉得住气啊……廖统领,你做事爽快,我们也不拖泥带水。只要我等进入安全区域,自会把杜统领和裴统领释放!”。
廖化不为所动,还是一脸的平静。等太史慈露出底牌,他才从容的说道:“希望阁下遵守自己的承诺!另外我想请问你们来自哪里?”。
太史慈面对廖化的问话,沉吟了一会。随后,他悠然作答:“青州响马贼!”。
“青州响马贼?”,廖化一脸的疑惑,很显然,他对青州新兴的地方势力一无所知。这也说明,太史慈一方还需继续努力啊,一过青州地面的树梢,就看不到响马贼的旗号了。
廖化一方看不到太史慈和禹二的真实面目,因为他们的偷窥自带面具,即便如此,廖化还是记住了他们身穿的盔甲,那都是极品盔甲啊。
廖化参加黄巾军之前,也是当地文武双全的人才:学识渊博,见识非凡。对于突然现身的二位敌人,他通过其中一位的盔甲联和武器想到江湖中流传的一句话:柳叶刀,泼风刀法,所向披靡;青骢马,锁子金甲,来去无踪。
如果对方是江湖中战力排名第一的燕云十八骑,这说明隐秘…处还有他们的同伙,因为廖化知道燕云十八骑从来都不是一人独自行动的,他们奉行的是狼的生存法则——群居,群战……
廖化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他把猜想默默记在心里。在他的视线里,太史慈和禹二神闲气定,静等高顺的部队安然撤退。
面对太史慈和禹二,廖化油然而生一种信任感,直觉告诉他:太史慈不会撒谎,绝对会信守承诺,当然信守承诺的前提是自己一方不轻举妄动……
面对廖化的不作为,被控制的杜远眼角都流血了。父仇,是压在他心间的重石,今日才得偿所愿,关键时刻,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杜远后悔呈英雄,后悔侮辱高顺,早知道以形势要挟,一刀砍掉高顺的头颅多好啊!此时,杜远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而高顺本人被部将簇拥,在撤退中,闭目养神。
从高空俯瞰:弯曲的山道中,高顺的运输队在前缓慢的移动着,太史慈和禹二分别控制杜远和裴元绍给随运输队后面,而廖化率领黄巾军精锐部队隔着二百米的距离,紧随其后。
当然,背地里,禹大等人已经赶到所有队伍的前面了。
这样的情景,危险对三方都是均等的。直到一处开阔的平地,距离颍川城十里之地的平地,太史慈和禹二才遵守承诺释放了杜远和裴元绍。
回到本部阵营的杜远一脸铁青,他二话没话,就扇了廖化一巴掌。之后,杜远驾驭战马独自离开大部队,形单影支返程了。挨到巴掌的廖化一脸苦笑看着裴元绍,裴元绍无声的摇摇头……
等数千黄巾军如潮水般退去后,高顺才向太史慈等人跪拜,感谢救命之恩。面对数百人的跪拜,太史慈含笑搀扶起高顺,同时招呼其他的将士莫要客气。
在一处树荫里,漫天的星光下,边吃边喝,一番寒暄之后,双方正式通报了姓名和来路。当高顺得知太史慈身居官军和黄巾军的双重身份时,倍感惊奇,以他忠心不二的品格和思维来看,他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君子所为吗?……可是转念之间,心思缜密的他也想到:就是这样非君子的义士救他于不可逆转的危难之中啊!如今,曾经的死对头的立场,今日也欢聚一堂了。
一来二去之后,太史慈便向高顺扔出招揽的橄榄枝,:“高都尉,以你的武技和陷阵营的威名,何故充当购粮的运输队呢?莫非温侯吕布手下还有什么战力奇强的秘密部队?……”。
太史慈的言语充满疑惑,充满离间之意,充满不平之气。
高顺闻言,英朗的面目便露出浓重的无奈之色。他没有回答太史慈的问话,他身边的爱将部司马高淳怒气回答太史慈说道:“太史统领有所不知,自从吕布败于李傕之手,率领部队从长安撤退。当时,天下虽大,确实没有我等的存身之地,在袁门少主袁术的指点下,吕布率领部队来到徐州的小沛城。自此,我们陷阵营便成为吕布的累赘,原因无他,因为吕布不再面临大型的会战,没有大型的会战,陷阵营还有什么优势呢?……加上平日里高都尉不愿意参与吕布对周边区域的抢…劫,加上高都尉经常秉公直言,忤逆吕布的心愿,我们的陷阵营的将士更是如遭冰霜……如此情形,主子不喜欢陷阵营将士,同僚伺机践踏我们,以博取吕布的欢心,我们的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啊!”。
部司马高淳讲到这里,高顺便用目光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太史慈装做没看到高顺的反应,他轻笑说道:“如高司马所言,那你们还不如远离吕布,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如此,名声虽不好,倒也落个逍遥自在啊……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树挪死,人挪活啊!”。
太史慈的言语极具煽动性,在座的陷阵营四名部司马和八名曲军侯眼露赞同之色。只是高顺不同意的太史慈的说法,他正言说道:“太史统领,即便温侯吕布对我等有失公允,但是我等不能忘记温侯当初对我等的知遇之恩……如今,温侯虽然行为乖张,即便他神勇无敌,但是随时灭亡的危险包围着他,如此险境,我等怎么能离开呢?”。
高顺情真意切的言语,令太史慈和禹二动容。高顺的表态,也让太史慈对其招揽的信心倍受打击啊。太史慈无奈的摇摇头。
历史的真实:高顺就是如此的愚忠,当他和吕布被曹操俘虏后,吕布本人还向曹操求情,可是高顺面对曹操的名利诱惑,一心尽忠赴死。最后,曹操痛杀了他……可是在架空的网文中,高顺的命运不能转变吗?呵呵
第五十七章 坦诚心终有所报
高顺的当场表态,也让其部下收起驿动的心意,不再心猿意马。可是,太史慈依然不放弃招揽高顺的心意,他硬着嘴皮对高顺说道:“我对高都尉的忠贞由衷的敬佩,但是高都尉又没有想过,如果灭顶之灾不幸将领,连华夏第一勇士吕布都扛不住,试问尔等如何抵挡呢?良禽择木而息,如果主子品行不端,言行不公,作为属下的也不必愚忠……这才符合天道!”
虽然太史慈的言语对高顺而言,不中听,但是毕竟太史慈是他的救命恩人,天性淳厚的高顺并没有当即反驳太史慈的言论。
高顺没有反驳,陷入沉思之中,而陷阵营的另外一名部司马刘康忽然激动的嚷嚷起来:“高都尉,太史统领说的是肺腑之言啊,跟着畜生不如的吕布,还不如跟着太史统领去做黄巾军……”。
“放肆!”高顺闻言,闷声向部司马刘康骂道。
高顺很少对属下动怒,他都是平等相待部下。他这个品质超越时空,熠熠生辉。如今,他当着外人的面呵斥属下,说明他真的动怒了。
太史慈面对部司马刘康进退二难的心境,微笑着拍了拍高顺的肩膀,他以此动作安抚动怒的高顺,同时用眼神示意其他的部司马曲军侯继续袒露心扉。在太史慈眼神的鼓励下,曲军侯刘川突然面目表情狰狞起来,他不顾一切恨声说道:“高都尉,自从我跟随你离开家乡,大小仗也打过数百场……不错,吕布对我们有知遇之恩,但是那也是建立在利用的基础上。吕布公平的对待我们了吗?一件事情,我堵在心里很久了,今天就是被你砍下脑袋,我也说出那件事情:高都尉,你知道我的发妻是如何死的吗?不是因病猝死的,而是……”。
由于曲军侯刘川的声音失去控制,几近歇斯底里,他的亲兵也听到他的吼叫了。说到他妻子的死因,那些亲兵眼中都喷射仇恨的火焰啊。
在高顺和太史慈等人的关切下,曲军候刘川一边擦去泪痕,一边哽咽的说道:“一年前,吕布命令我们外出购粮,可是这个畜生趁机奸…淫…了我的爱妻……等我回来后,爱妻才自杀我的面前。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呜呜,这件事情,也只有我和几位亲兵知道而已……”。
“这……”,高顺脸色一变,无言以对。他知道曲军侯刘川不会诬陷吕布的,因为吕布近年来就是喜欢玩弄部将的家眷。高顺本人也曾经力劝吕布,结果被吕布臭骂了一顿,当时吕布对高顺吼叫道:我吕奉先就是这样的人,凡生我者和我生者除外,皆可御之!
即便如此,愚忠的高顺还是对吕布没有二心。简直就是受虐狂啊。
太史慈闻言,脸色也是一变,他厉声出口骂道:“这吕布真是畜生啊……高都尉,尔等要迷途知返啊,莫要明珠暗投啊!助纣为虐,天理不容啊……”。
高顺没有回应太史慈,而是闭着双眼仰天长叹,二行热泪伴之留下。
那边的曲军侯刘川极力控制自己悲伤而又愤怒的情绪,他拱手对高顺说道:“高都尉,今日向你说出本人爱妻的死因真相,我也不愿意再面对吕布了……我立志誓死跟随太史统领。在这里,我向高都尉承诺:只要高都尉在吕布身边一天,我不会向吕布寻仇的!”。
面对曲军侯刘川的投诚,太史慈对他默默的颔首,表示同意接收他的入伙。而部司马刘康是刘川的堂兄,他跟着刘川当即也表明了投诚归顺太史慈的立场和态度。
高顺面对刘康和刘川的背叛,并没有愤怒,更没有惩罚他们的意向。他抬手抹去眼角的泪珠,沉声对二人说道:“刘司马,刘军候,是我拖累了你们……本都尉同意你们的选择!”。
而后,高顺又向太史慈致谢说道:“请太史统领日后善待刘氏兄弟!”。
面对峰回路转的收获,太史慈内心十分愉悦,但是他不能当场表露,他面色沉静的对高顺回礼说道:“生逢乱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便是缘分,便是兄弟……请高都尉放心!”。
之后,众人喝着闷酒,不再言语。对于刘氏兄弟而言,有仇不能报,的确煎熬和挣扎啊,而他们又面对和昔日朝夕相处的兄弟离别……他们的心情是最复杂的。
等月上中天,太史慈和禹九便离开高顺的营地。离别之际,高顺又对刘川和刘康殷切的交代一番。等二人率领百十名亲兵赶到太史慈的身边,部司马刘康神情轻松的对太史慈附耳说道:“太史统领,高都尉已经同意我们可以使用陷阵营了……”。
“哦,是马?高都尉真是深明大义啊……”,太史慈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惊喜的说道。说到底,他不就是为了陷阵营才心生招揽高顺之意吗?
在赶回本部营地的路上,部司马刘康向太史慈透露有关陷阵营的一些秘密:陷阵营乃是传自上古的奇阵,是高顺少年时在一处陷落的洞穴发现。高顺家境平常,但是其母十分关爱他,送他读过几年私塾。识字的高顺便按照阵法秘籍的修炼方法修炼。
阵法秘籍涵盖了武技,阵法。比一般的武功秘籍内容丰富。修有所成的高顺通过游历联系到千名志同道合的伙伴,高顺便把陷阵营的修炼方法告诉伙伴们。
陷阵营至少三十人才能正常运转,最多的人数并不是一营二千人,而是一千人。陷阵营的运转是靠众人的意念,就是陷阵营将士的意念达到共鸣点,而后通过主持阵法的将领默诵启动阵法的咒语。
由于陷阵营运转的人数不同,所以三十人的陷阵营有三十人的咒语,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咒语,一千人人有一千人的咒语。而作为曲军侯,刘川只掌握三十人的陷阵营的咒语,作为部司马,刘康掌握了二百人陷阵营的咒语。
陷阵营将士上下级之间,不经过主将高顺的同意,不得私自交流咒语的。违令者,杀无赦!
第五十八章 春梦后高顺投诚
陷阵营启动运转后,阵型呈星芒状,直如明亮闪烁的北极星一般。身处其中的陷阵营将士攻击力和防御力翻倍增长,主持陷阵营的将士可以借助咒语集合其他人的力量于一身。
而敌人身处陷阵营的覆盖范围之内,则会有突然的失重感,感觉和观察力被遏制,战力被禁锢。
当然万事万物都有弊端,陷阵营维持的长短取决于每个将士的意念力。意念力强,则陷阵营维持的时间就长,反之,就短。
当然,部司马没有把启动和控制运转陷阵营的心法口诀告诉太史慈。当初,温侯吕布质问高顺,索取陷阵营的心法口诀,忠诚的高顺都没有相告啊。高顺的原则:吕布要他死,他绝不皱一下眉头,可是陷阵营的心法口诀决不相告。
而太史慈本人没有觊觎之心,只是他在想象:以他此时的战力,能和百人的陷阵营对抗多长时间?据部司马刘康解说:温侯吕布能和千人组成的陷阵营打个平手,对于吕布的武技,即便是仇人的立场,刘康还是钦佩不已啊。
太史慈由己进而想到:燕云十八骑和百人组成的陷阵营对抗,哪个更厉害呢?标准的后世想法:关公战秦琼啊。孙悟空大战超人啊。
当然作为回报,太史慈也把燕云十八骑的真实面目告诉了刘康刘川等人。刘康和刘川等百十人看到传说中的狠角色,一个个兴奋不已,这也侧面说明:他们选择跟随太史慈,未来真实前途无量,无限光明啊……
回到营地,太史慈亲手帮助刘康等人搭建帐篷。忙完一切,众人各自散去。深夜时分,驴群传来痛彻心扉的驴嚎,等太史慈等人飞身前去观看,发现以万里沙为首的公马正在强行和母驴交…配。由于体型差距大,母驴承受不了公马的抽…插啊……
负责后勤的部司马一个劲向太史慈请罪:卑职实在疏忽了,有十几个母驴到了发情期,而嗅闻到发情气味的万里沙带领十几匹公马强行把母驴霸占了;就地正…法……
等万里沙发泄完后,当着众人的面,太史慈严厉的批评了它。等太史慈亲自把万里沙送到马棚,又是亲手拌料给万里沙吃。马无夜草不肥啊。
当夜,也许受到万里沙的影响,太史慈做了一个久违的春梦。以前的春梦,没有清晰的对象,就是事后能接触身体的燥热:精…满自…溢呗。
而此梦境中,太史慈居然梦到了巫门的貂蝉。梦境中,貂蝉为其宽衣,用吹箫的方式解决了太史慈强烈的需求。好像在梦境中,貂蝉对其解释:她的处子之身是为了巫门,等日后再以交…合云雨的方式满足太史慈……
不管梦境乱七八糟的,反正太史慈极其的满足。不过,等他清晨苏醒,他能在营帐里清晰嗅闻到貂蝉独特的体香:似兰似麝,幽香沁人心脾。一时间,苏醒的太史慈恍惚了。分不清梦境和现实了。
为了拉近原先部下和新入伙的刘康等人的关系,太史慈一早便派人准备丰盛的午餐,以宴会的形式让众人熟络起来。当然,颍川城的粮草还在源源不断的运往此处。
不过在中午的时分,高顺居然率部也来投奔太史慈了。面对高顺的主动投诚,太史慈一时间兴奋过头了,他以为这是梦境。当他狠掐自己的手背时,看着高顺热切的目光,他才敢确定:亲眼所见是真实的。
宴会开始前,高顺对并肩而坐的太史慈说道:“太史统领,莫要相问我投奔的原因,我只想对您解释: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身边的人一个机会,给天下苍生一个机会……我对天发誓:只要太史统领秉公行事,高守义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绝不皱一下眉头!如高守义违背誓言:天打雷轰,不得好死!”。
太史慈听着高顺的誓言,没有言语,只是万分的感动紧握高顺的双手,用力的晃着。还好有禹大及时说道:“高都尉,我等誓死追随太史统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高顺听着禹大的言语,任凭太史慈握住双手,他转脸巡视一遍自己的属下将士,高声吼道:“我等誓死追随太史统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近八百的陷阵营的将士心领神会,立即随着高顺猛吼这个口号,紧接着禹大等人也加入进来。一时间一千多人的吼叫,气壮山河震耳欲聋啊,把林间栖息的动物和鸟类都惊动了。宿鸟振翅高飞,各种动物惊慌的逃窜。
作为口号中的猪脚,太史慈周身气血流动瞬间加速,一时间他心中油然而生睥睨天下的强者心态:有天下第一攻击阵在手,有天下第一劫匪的辅助,天下,他哪里去不得?
当然理智告诉他:要低调,做到携千钧如一羽,怀天下如草芥;要小心,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啊。正如郭嘉一再告诫他:不论凶险还是顺坦,人都要保持冷静,人心千万不能膨胀啊。
面对众人的呐喊,太史慈脸色数变,最终保持平静的微笑。众人的呐喊如同澎湃的浪潮,而镇静的太史慈就是澎湃浪潮中屹立不倒的礁石……
一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性情耿正的高顺改变了主意?往常,改变高顺的立场,还不如砍下他的头来得容易。一夜发生的事情,只有高顺知道了。清晨,当他把自己想法告诉手下将士时,近七百将士先是吃惊,而后表现的比过年还要喜庆和兴奋。
众将士的表现说明高顺的决定是英明的是无比正确的。如此,高顺对吕布的愧疚感顿时稀释不少。一些将士要求返回小沛城接回自己的家人,高顺当场便答应了。
此时呆在太史慈的身旁,高顺心神安定不少。高顺心中也有疑惑: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到底怎么吸引那么多人呢?燕云十八骑,那可是高傲放…荡不羁的一群人,他们怎么认可太史慈的呢?昨夜劝解自己的人,更是神秘至极,她怎么能和太史慈有交集呢?
一切都在未来相处的日子里,慢慢了解吧……年近三十的高顺沉得住气啊。宴会结束后,高顺没有休息,他带领属下将士在空旷之地,围成圈子,近八百人默默的擦拭自己的武器和盔甲。
陷阵营的表现,引起了太史慈和禹大的关注。一番交流后,他们都十分钦佩高顺的治军方式。同时他们也了解到:陷阵营百战不殆的原因了。陷阵营将士极其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啊。一名勇敢善战的将士,平时就应该善待自己的武器和盔甲。在刀光枪影的战场上,武器和盔甲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啊。
擦拭完武器和盔甲,陷阵营将士不避嫌疑,又各自去和战马交流去了……
最后,太史慈总结陈词说道:陷阵营将士做到了战斗生活化,生活战斗化。将来,自己所带的每一个将士,都要向陷阵营将士学习。
禹大当即同意了太史慈的带兵策略。在禹大禹八禹九的张罗下,除掉负责巡逻和侦查的将士外,每个将士也开始模仿陷阵营将士的生活模式了。
当太史慈的三十辆军用辎重车装满粮草后,近一千四百人的部队开拔了,踏上返回故土的征途。
自从高顺主动投诚归顺,太史慈就一直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夜晚竟然从睡梦中笑醒了。
一路上,太史慈骑着万里沙居中,禹大骑着青骢马居右,高顺骑着良驹居左。三人并驾齐驱前行。
三人交流不断,从历史到现实,从民俗到忌讳。虽然太史慈比禹大和高顺小十岁,但是他的谈吐让二人心生高山仰止之感。
太史慈看着二人崇敬的神态,便向二人讲述自己的成长史:自己的母亲对自己初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及在冰火岛的奇遇……
太史慈提到自己的母亲,高顺和禹大顿时眼眶发红,他们也是孝子啊。对母亲的眷恋,是每个赤子最私密的情感啊。
太史慈谈到自己的奇遇,他们二人眼露惊羡之色。当然,太史慈隐去了巫门门主貂蝉的那一段。这是貂蝉刻意要求的。
当太史慈讲到自己的见识都是得益于义兄郭嘉的指教,高顺当时就“啊”了一声。显然他也是仰慕郭嘉已久。
由于太史慈带头讲述自己的成长,在他的抛砖引玉的影响下,禹大和高顺也先后讲述自己的经历。高顺也坦诚的讲出陷阵营的秘密,当然陷阵营的启动和运转的心法口诀,他刻意隐瞒了。
轮到禹大,禹大也坦荡的说出“泼风刀阵”的奥妙:泼风刀阵的关键之处是柳叶刀刀柄处的青金宝石。在心法口诀的激发下,青金宝石焕发能量,泼风刀阵便随着控阵者随意运转。同样,禹大也把心法口诀隐瞒了。
即便作为上位者,太史慈也不想知道陷阵营和泼风刀阵的心法口诀,万一以后心法口诀被泄露,自己不就成为怀疑对象了?太史慈不想趟这浑水啊。
反正陷阵营和泼风刀阵为自己所用,他何必脱裤子放屁——多一道呢?
对于王朝的兴衰,太史慈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认识,当然是综合间接和直接的知识:一个王朝的建立,是民心思安,不是建立者有什么丰功伟绩,个人能力超群出众,那都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说法。
第五十九章 成功路风雨兼程
当一个人从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状态,到能喝一碗稀饭,哪怕是凉的,他都能感到幸福和满足。所以在这个民心阶段,稍微顺应民心的诸侯都能成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汉室王朝的建立者刘邦,当时只能用牛拉车辇,整个社会只能勉强的温饱,居有定所而已。但是社会稳定,处处祥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王公贵族借助特权侵占民众的利益,此时即便民众吃得好喝的好玩得好,意识里还是愤懑不平。
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社会逐渐陷入混乱。于是,乱世开始……但是即便是乱世,社会底层的人才还是不容易出头,因为民心此时认定的还是豪门宗族的后裔,他们的眼睛是往上看的。
就如青州东莱县城,太史慈有实力将之占据,让民众生活的富足安康。但是民众不会承认太史慈霸主的地位,只能认为太史慈是反贼。原因无他,太史慈出身不够豪门啊。资质不够啊。
就如此时,青州的人心不承认青州牧刘繇,反而发自内心承认渤海郡太守孔融一样,即便是皇室宗亲的身份,刘繇还是比不上文圣人后裔的孔融。毕竟普通民众信奉儒家的思想啊。这也是当初皇室刘氏始料未及的结果,他们推崇儒家思想,结果民众更认同孔圣人,而看低皇室宗亲。
当然,太史慈能成为东莱县城乃至青州的霸主,成为青州民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人,也是有可能的,那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些波折,需要运筹帷幄……当初刘邦不就是以平民的身份战胜了贵族项羽?能力一般的刘邦不就是最终打败了能力超群的霸王项羽?被秦始皇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儒家思想在刘邦后人的手里,不就是咸鱼翻身,成为立国的思想基础?
一切皆有可能。
高顺和禹大当然能接受太史慈的观点,毋庸置言,让太史慈成为一方霸主,也是他们追随太史慈的终极目标啊。他们可不管什么盛世和乱世,神挡杀神,魔挡诛魔!
通过推心置腹的交流,太史慈、禹大、高顺三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更加深厚了。三人也直言不讳的指出当前部队将士的不足:比如作为主将,太史慈没有趁手的长柄武器,比如高顺的陷阵营将士的盔甲和武器一般……这些都是制约强势发展的关键所在。
紧行慢赶,七日后,太史慈率部来到青州徐州衮州,三州交界的卧牛岭。此处盘踞较大一只黄巾军残余势力,兵力足有一万,领头的乃是渠帅韩林儿。韩林儿来头不小,乃是太平教大贤良师张角的干儿子,韩林儿的道法深得张角的真传,乃是当代为数不多的武和道双修之人。
太史慈的运粮队才进入卧牛岭的官道,出于队伍前端的太史慈禹大高顺等人便听到前方出来激烈的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