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根霸三国-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的大门口,便有一群人堵住了他的去路。为首之人乃是豪门大户管家的打扮。
第二百六十七章 张长史宴请甘宁
甘宁看到有人堵住他的去路,骑在宝马背上的他眯着眼睛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为首的管家约莫四十光景,他态度谦卑的对甘宁说道:“这位帅哥是江夏郡太守甘将军吧?小人乃是长史张昭府邸的管家阿福……”。
“哦,是阿福管家啊……”甘宁睁开眼睛,语气平淡的说道,“尔等拦去本太守的去路,意欲为何?”。
看到甘宁缓和的脸色,管家阿福满脸堆笑对甘宁说道:“甘太守,小人的本家宗主张长史想邀请您前往张府做客,不知道甘太守能否赏脸呢?……”。
面对张府总管的邀请,甘宁感到很诧异:先前在议事会议上,他可是当众顶撞张昭、韩当这样的老牌宗主啊……此时,张昭却派府邸的总管邀请自己做客,这张昭肚里安得什么心?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可是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自己不去张府走一趟,自己又怎么知道张昭这个老狐狸内心的真实想法呢?……
一番思前想后,权衡利弊,甘宁点头答应管家阿福的邀请,前往张府赴宴。虽然张昭的官阶比孙权低,但是由于其家大业大,其居住的场所比孙权的府邸豪华气派多了。张昭笑脸相迎,陪着一脸纳闷的甘宁走进府邸。在会客的厅堂,甘宁发现:不当之前与自己针锋相对的韩当也在场,连孙权的二哥孙翊也在张昭的府邸,孙翊身材魁梧,个头比甘宁还高半头……甘宁处惊不变,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与他们周旋。
宾客落座,跪坐主位上的张昭便向甘宁道歉,承认之前在孙权府邸议事的时候,他们不该和甘宁争吵……而甘宁也是想张昭和韩当道歉,说自己当时不该那么冲天,一切都怪自己太年轻云云,自己没有轻视张昭等人之念,自己在内心里是尊重他们的……
张昭听着甘宁道歉的言语,自然是满怀的欣喜啊。他用目光和孙翊、韩当交流后,便轻声向甘宁问道:“甘太守,听说在参加议事会议前,你和太史都督闹翻了,为什么啊……”。
甘宁看到张昭终于露出狐狸的尾巴,他便故作恶寒的模样对张昭说道:“张长史,不要在本将面前提起那个腌臜泼才的名字……本将一想到那个人丑陋的面孔,就恶心!……”。
甘宁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一下,当他看到张昭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便长出一口气继续说道:“当时在驿站馆所,太史小儿一直在本将面前抱怨孙侯奖励不公……诸位,你们细想:为什么在刺杀黄祖的时候,本将没有受伤,而太史小儿却身受重伤呢?是因为太史小儿的武学修为差,远远比不上本将。最后是本将亲手割下黄祖的头颅,是本将亲自把黄祖的头颅送到孙侯的面前……”。
张昭等人听着甘宁铿锵的语言,一个个信服的连连点头。而甘宁看着张昭等人的神情反应,不由得腹想:这些人听到自己毫不留情的打击太史慈,他们心里就乐开花啊,由此可见,他们对太史慈的厌烦之念有多重啊……自己和太史慈一样,都是外来人,通过建立奇功,后来居上,其权势明显超过张昭韩当这些老牌宗主;自己和太史慈一样,都是当众和这些人争吵过;不过,现实的结果是,这些人不遗余力拉拢自己,而对太史慈落井下石,寻求进一步的压制……
当初,江东集团首脑孙策为了顺利招揽太史慈,可是给太史慈非常多的特权啊,什么对军队的独立指挥权,先斩后奏,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等特权,着实让张昭之流眼红啊。不过,太史慈拥有的特殊资源,随着孙策的遇刺身亡,也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了!
如今,张昭之流不眼红太史慈,同时对太史慈落魄的境遇,幸灾乐祸。但是除掉情感外,张昭之流还是要彻底打击太史慈,他们的目标就是将太史慈赶出江东集团的高层,搬掉影响自己一方隐秘计划进行的拦路石!而在打击太史慈的同时,他们也要倾力拉拢甘宁,因为此时他们一方缺乏实力出众的超级猛将,而新加入江东集团的甘宁,就是他们选择的拉拢对象……
与张昭等人一番深度交谈后,甘宁也体察到张昭等人的心态:就是拉拢自己加入他们的小集团,成为他们的超级打手……尤其是自己先前还和他们激烈的争吵,此时他们还能以礼相待,如此只能说明他们是多么的需要自己的加入啊!
面对张昭等人的居心叵测,甘宁暗想:格老子,你们也敢打老子的主意,想老子成为你们的打手,你们也要先出点血啊……
后来,众人的话题又谈到“连体无影弓”,当张昭等人听到孙权强行把甘宁拥有的“连体无影弓”收取,一个个都感到忿忿不平。孙翊瞪着虎目,大声对甘宁说道:“甘太守,本将的三弟对你太不公平了!本将把实情告诉你:其实‘连体无影弓’也不是凌氏家族祖传的,那个宝弓是家父在南阳荒岛无意中获得了,后来凌氏家族宗主凌操跟随家父南征北战,家父眼看凌操箭艺出众,才把宝弓赏赐给他的……如果换做本将处理此事,本将一定会把宝弓作为奖励送给甘太守的……”。
为了挑拨孙权和甘宁的关系,孙翊也顾不上所谓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了!而甘宁则是一副遗憾和失望的表情,他不满的说道:“哎,兴霸真不知道宝弓乃是孙家赏赐给凌氏的,兴霸以为宝弓是凌氏一族祖传的来……早知道如此,兴霸就在孙侯面前据理力争了……以前在江夏郡城,兴霸还向麾下将士承诺:谁的箭艺达到‘破空无影”的境界,兴霸就把宝弓奖赏给谁哦……如今,兴霸也算诓骗属下将士了……。”
随后,甘宁又向张昭等人抱怨:孙权只是提拔他的官职,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奖励……面对甘宁的哭穷,张昭韩等等人当即便表态:送给甘宁十把精铁弓,一百件鱼鳞甲,金银财宝二车,张昭和韩当又把自己家族在建邺城的各种产业赠送给甘宁……
为了拉拢甘宁,张昭等人可是下足了血本。甘宁获得这些珍贵的物品时,默默的在心里念叨太史慈的好心好意……如果不是太史慈出的“瞒天过海”的计策,估计甘宁把刀架在张昭韩当等人的脖子上,他们也不会拔根毛给甘宁的……原因无他:触动利益比触摸灵魂难多了……呵呵。这种隐形的规则,不论何时何地,不论社会形态,都存在啊啊……只有提高人的觉悟和素质,才能彻底破解这个又臭又硬的隐形规则!
总之,甘宁一趟张府之行,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益!而对于张昭等人来说,甘宁并没有给他们实质性的承诺……
祭奠仪式结束后,江东集团的高层各自返回自己的驻地。而肩负盗取玉玺任务的太史慈和甘宁,他们并没有一起离开建邺城。他们是一前一后离开建邺城:一个直奔江夏郡城而去,一个直奔定远县城而去。
在距离江夏城还有百里,甘宁突然拨马,改变行路的方向,直奔淮南的方向而去。太史慈也是如此,在靠近定远县城百十里处,他也离开燕云侍卫的陪伴,独自一人向淮南的方向纵马狂奔而去……
第二百六十八章 盗玉玺一波三折
有多久?自己一个人,独自赶路?迎着风,看着傍晚时分的天际,看着血红的晚霞,太史慈悠然的浮想着。那一刻,他的思绪和燃烧的红云一样飘逸、热烈:以往独自赶路,难免孤独寂寞,如今他心里塞满思念,塞满对未来美好的渴望。前方是美好的理想,身边是付出的艰辛。理想丰腴也好,现实骨干也罢,经过多年的奋斗,自己终于有快地盘了,名正言顺的地盘……
穿越偏僻的山林,太史慈也看到零星的居住点,虽然居住环境恶劣,但是这些人日子过得倒也恬淡自然:他们的面色平静,神情流露与世无争的意念。
路过曾经繁华一时的城池,太史慈却看不到繁华的迹象:那里存活的人们,他们神情紧张,即便是婚丧嫁娶的盛大场合,人们也是麻木待之。人们都在惊吓中过日子,麻木还表示他们愿意继续生存……
进入隶属袁术集团的地界,在村庄,在集镇,在城池,太史慈不时看到生生饿死的大人小孩。尤其是在一个村落,太史慈居然看到一户人家的烟筒冒烟了,他躲在暗处观察这个奇异的景象,结果却看到冒着蒸汽的锅,锅盖突然被顶翻了,里面赫然坐起一个孩子的肉体……这家人为了活命,居然吃掉自己的孩子!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想必此景触动曹操的内心,让他有感而发吧……太史慈设身处地感受着曹操的心境。此时,曹操的势力还局限在衮州地界,但是他的美文却扬名天下了。
靠近袁术的老巢——淮南城,太史慈不得不承认:袁术果真有一套,他把自己的地盘控制的极其严密,即便想逃难的民众都无法离开家乡半步。在袁术的“苍蝇肚里刮油,蚊子腿上劈肉”的高压政策下,民众饿着肚子种田,商人一天一顿饭的状态下,开店铺做生意。
如此情形,给太史慈的暗势力马帮以及镖局带来了利润极大的生意。此处的豪门宗族几代积攒的财物通过交易,差不多都落在马帮和镖局的手里。马帮和镖局提供的物资都是日常所需,成本低廉,利润是暴利。这就是所谓的灾难财!
金钱是个好东西啊,它能使仇人之间握手言和,也能使一家人反目成仇。暴利更是好东西,一般的利润可以使人轻松安逸,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可以使人冒点风险,打道德和法律的擦边球;百分之百的利润,可以是让人触犯法律,顶风而上;百分之二百的利润,那么人可以践踏法律和道德,疯狂的行动了……
据太史慈所知:本来邪灵教的首席长老百里川在淮南地界也有大量的产业,如今袁术登基称帝,那些产业都充公归袁术所有了。所以说,别说从道义,就是从自身利益方面讲,太史慈和袁术之间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郭嘉手札总结:一场战役,细作对结果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据太史慈一方安插在袁绍集团的细作密报:袁术称帝,从淮南地界内部看,除掉袁术的心腹文官武将忠心拥护外,上至高官下至百姓,都是厌恶袁绍的行径;从外部看,袁术的疯狂登基称帝行为更是遭到绝大多数的割据军阀的抵=制和反对,近半年来,不是青州曹操军队的骚扰,就是扬州的孙权侵犯,荆州的刘表更是虎视眈眈。最近,盘踞徐州小沛附近的刘备经常“拜访”袁术,令袁术不堪其忧啊。
即使四面楚歌,麾下将不多,兵也不多,但是袁术还是有所依仗。据密报说:有为奇人异士枯木道长帮助袁术制造了大量的炸药。身怀绝技的枯木道长为什么帮助袁术呢?因为枯木道长的家族被汉灵帝当做异端满门抄斩,于是侥幸存活下来的他隐名埋姓,在他的挂念里:谁反对刘氏王朝,他就帮助谁。袁术敢反对刘氏皇朝,他自然帮助袁术了。
当然,他随制造的炸药威力有限,对超级猛将级别的武将没有多大的伤害,但是对一般的将士还是能要小命的。
有了炸药,袁术就能在四面楚歌的劣势情况下,维持现状。熟读书籍的太史慈,实际接触过炸药威力的他,(当年在海上与倭寇对战,见识过倭寇发射能爆炸的火箭),当然知道炸药的制作方法:就是将硝石和硫磺碾成粉末,再配上木炭,压缩成型,用捻子做引。
汉朝人能制作烟花,当然也有人能制作炸药,不过冷兵器时代,讲究武将的勇猛,双方对阵,习惯由主将先单挑,以此提高士气。他们认为用炸药,乃是下三滥的行为。主流的战争,不屑用炸药。如果用炸药,老百姓就会认为那方的君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此失去民心。
这和西方的习惯差不多,即使有火枪了,决斗者还是使用佩剑,而很少使用伤害效率更高的火枪。
这日傍晚时分,太史慈混进淮南城入住临风酒楼。临风酒楼原是邪灵教首席长老百里川的产业,如今归属袁术,但是袁术手中的酒楼管理人才缺少,所以酒楼的原班人马依然未动。简而言之,酒楼是袁术的,人是百里川的。是百里川的,此时也就是属于太史慈的。因为太史慈的手指上带着邪灵教至高无上的信物——骷髅戒指。
所以,当临风酒楼掌柜看到太史慈大拇指所带的骷髅戒指,就知道面前的人是谁了。此人就是自己的后台大老板啊。于是,最好的天字号房间,酒楼最好的酒菜,统统给太史慈配齐。当掌柜的领来陪酒的侍女,被太史慈委婉的拒绝了。家里的还有几年都没吃上的玉人,太史慈哪敢打野?
临近晚上,甘宁也混进淮南城,按照之前的约定,甘宁也来到临风酒楼,于是太史慈和甘宁在临风酒楼顺利会面了!当太史慈得知甘宁从张昭和韩当手里获取大量资源和财富,也是开心无比。不论如何,他们采取应对江东老牌宗族势力的谋略初见成效了,那些老牌宗族势力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
扎根淮南的马帮,镖局,盐帮的头脑陆续知道太史慈和甘宁君临寿春,他们便在暗地里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些人都参加过攻占江夏城的秘密行动,他们以为太史慈和甘宁如法炮制要占领淮南,他们怎么不期待?
可是太史慈和甘宁分别通过特别渠道通知他们,此次前来淮南只是办点小事,不搞什么大行动。大家要稍安勿躁,要安分守己。如此,这些头脑未免有些失望。可是,神秘的后台老板君临淮南,距离他们如此之近,他们还是相当兴奋的,就如过年一般。以至于他们进行房事时,勇猛持久的表现令女人们都误认为他们吃春药了……
为了保密,为了探查袁术把玉玺藏到哪里,太史慈和甘宁只能身体力行去探查了。目标很明确,玉玺肯定在袁术的身边。白天,二人坐着轿子踩盘子,观察袁术的皇宫的具体情形。深夜,二人就付诸行动,一身夜行衣直奔袁术的皇宫而去。
虽然说二人曾经都干过强盗的营生,都身体力行对抗过官员和豪门宗族,但是盗窃对于他们而言,的确是头一次。虽说是第一次,他们的表现确如老手一般,用太史慈的话来说:强盗就是光天化日之下的盗窃;盗窃就是偷偷摸摸的抢…劫……二者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将别人的钱财和宝物通过特别的手段,化为己有……
凭借惊世骇俗的身法,太史慈和甘宁一路顺利到达袁术居住的宫殿。袁术皇宫的规模自然比不上刘氏洛阳和长安的皇宫,但是此时可以肯定的是,袁术居住的宫殿比当今的献帝强上许多。
隐蔽在窗户上的横梁上,隔着窗户,二人凝神侧听此时袁术在干什么。睡觉,肯定不是,袁术正和皇后进行默契的激烈的运动,呵呵,床上的。运动消停后,皇后担心的问道:“陛下,自从董卓余党被赶出长安,黄巾逆贼被剿灭后,这几年,天下有点太安定了……陛下,万一陛下的皇兄袁绍和曹操等势力联合对抗我们,那该如何是好?”。此时,深居皇宫的皇后还不知道此时的袁术,已经是四面楚歌的险境。
“哦,娘娘请宽心,当初朕登基称帝,吃里扒外的袁绍联合天下小人搞什么讨贼联军,结果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一个个是什么人,朕如何不知?”袁术喘着气,娓娓说道。即便是在欢愉的时刻,袁术还是做到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担当:不把负面的东西传递给女人……
“嗯,还是陛下是敢作敢当的男人……”皇后无限崇敬的说道。
之后,二人安然入睡。一队巡逻禁卫军过去后,甘宁用内劲撬开窗户,而后他和太史慈翻窗进入袁术的房间。可是,他们接连进入三个密室,费劲心神和动作,也没有看到玉玺在哪里。莫非袁术也有高人相帮,玉玺被某种秘法隔绝隐匿了?二人面面相觑,满心狐疑的想着。
最后,二人只能趁兴而来败兴而归。接下来的几日,二人几乎把皇宫探查一遍,连厕所都没有放过。最后的最后,他们也没有发现玉玺的踪迹。
白白忙活几天,太史慈和甘宁也不急躁,毕竟他们也是有收获的:几日的奔波,他们对整个淮南城的格局已经了如指掌。
这日,太史慈和甘宁接到密报:皇室宗亲刘备率军又要讨伐袁术了。为了观摩关羽和张飞的武技,太史慈和甘宁便临时改变主意,前往二军交战的萧县了。二人一路急行慢赶,悠哉逍遥啊。
在到达淮河的支流涡河的上段,太史慈和甘宁发现此处马头的生意特别好。生意好:一是过往的客人多,二是价格贵的出奇。如他们二人这般,渡河需要一人一两金子。一两黄金,足够一个富庶的五口之家一个月的开销了。没有金子就用贵重的物品置换。世俗通用的五铢钱,在这里不好使。
为什么过往的客人能接受如此明目张胆的盘剥?有二个原因,第一,这是袁术孩子舅冯光管辖的区域。冯光贵为皇亲国舅,本身又是中级猛将巅峰的修为,他从渡河的客人雁过拔毛,谁敢不从?第二,涡阳城乃是新建的城池,城池是因为新建的道路而兴,新建的官道取直线从淮南直通洛阳,由此原来从淮南到洛阳需要二十日的路程,如今只需十日即可。足足节约一半的时间……
虽然过河费昂贵,但是算上一路省下来的路费,加上节省的时间,以及道路通畅的安全性,客人们还是能接受的。兵荒马乱的时期,能出门的客人自然也不会在乎金子的。三国时代,什么都缺啊。能用金子买到物资,也比较难了。三国时代很乱,能用金子换到安全,还计较那么多,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渡船分二种,一是专门渡人的,一是专门渡重物资的。像太史慈和甘宁这样带马的客人,就被官兵安排在渡物资的大船。一路上,他们二人很少见到过河的客人,几乎都是运输物资的队伍……渡船的码头很拥挤,等船的队伍排成一条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太史慈和甘宁就在长龙队伍的中间。
在二人的视线里,前面的队伍里,几十人看护着二十辆马车。马车上的物资都被油布盖着。为首乃是一名年近三十的男子,此人面容清秀身材修长,据二人目测:此人的一身武学修为也是中级猛将的顶峰。他们缴纳规定的金子后,看护渡船的官兵才让他们马车上船。
太史慈看到这帮人,犯糊涂:如今他的镖局,马帮在各地都有,这么大的商队怎么没有他的人押运呢?……
“哎,掌事的,你们的马车太重了。拉的都是什么东西?不是官府禁运的物资吧?!”,看护码头的武将突然回头对商队的头领吼道。按照武将的经验,一条大船至少可以运载八辆马车,如今才上去四辆,大船的承受力便已经饱和了。
“呵呵,官爷,马车拉的都是布匹和胭脂等杂物,绝对没有官府禁运的物资!官爷,你多费心……”,清秀男子上前二步,偷偷塞给武将一把金子。
“嗯,本将看你们也是本分的生意人,也不多收你们的运费了……”,武将装好金子,满意的说道。
“呵呵,多谢官爷!”清秀男子连连致谢。
当最后四辆马车上传时,从官道飞奔而来一队骑兵。马匹带起的尘土还没有落下,看管渡船的武将便已经神情紧张又恭敬的跪拜原地。其他官兵趴伏一地。
等来者甩鞍下马,武将神情惧怕的喊道:“卑职恭迎国舅驾到!”。
来者正是袁术的小孩舅冯光,他年近四旬,相貌威猛凶悍。他鼻子重重的“哼”一声,便抬眼向船上望去。
“朱将军,船上拉的什么东西,怎么吃水那么深?”,冯光说着话,抬步便向大船走去。此时,武将和商队的头领神色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回禀国舅,据商队的头领说,马车上拉的都是布匹胭脂等杂物……”,武将爬起身体,紧随冯光的身后,惴惴不安的回应道。
“哦,是吗?”冯光嘴角挂着一丝冷笑。他走到马车附近,拔出佩刀就往油布砍去。那边的清秀男子眼见如此情景,便对手下使了一个眼神,坚定的眼神。他暗示手下后,也走上大船,同时对冯光喊道:“大人,其实马车里就是一些杂物……”。
谁知冯光根本不理会他,他用刀挑去布匹,锦盒,最后,在最底层排列整齐的一块块精铁锭,,暴露在阳光下。
这些精铁锭在袁术的管辖之地,都是禁运的物资。冯光看着泛着金属光泽的精铁锭,咧嘴一笑:终于被他发现商队私运官府禁运物资的确凿证据了。
“嘿嘿,掌事的,你别对本将说,这些铁锭是来打造农用工具的……”,冯光转过脸,对着清秀男子凶巴巴的说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大人,我乃是……”,清秀男子说着话便从袖子里拔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急速刺向冯光。眼看事情败露,商队的其他人也纷纷拿出暗藏的兵器,冲向附近的官兵。一时间,呐喊声,兵器撞击声充斥码头。寻常人眼见兵祸之灾发生,一个个连滚带爬远远的逃避了,唯剩太史慈和甘宁呆在原处,冷眼观看突然发生的战斗。
冯光眼看突如其来的匕首,快速抽出佩刀轻松的将之磕开,而后他对清秀男子全力发动进攻。那个朱将军则是配合冯光围攻,伺机抽冷子给清秀男子来一下,如此,清秀男子只能攻少防多,处于劣势,险象环生。
本来商队的人员就比官兵少,大家实力又差不多,官兵又是盔甲在身,还没等对岸的官兵赶过来,商队的人马已经损失大半了。
眼看对方形成包围圈,商队的人马上就要和战略物资共亡,清秀男子不顾身体的伤口,他眼睛瞪着马车上的物资,悲愤的叫道:“难道我李典就要死在这里啊……”。
第二百六十九章 救李典仗义出手
李典?这个名字让太史慈心里一震,据郭嘉手札记载:李典,文武双全品性高洁,乐善好施。
李典出身的家族在青州老家地界也是名门望族,人丁兴旺,据说他一个家族就有数万人。
后来太史慈成为青州的主人,他并没有在李典的家乡看到李典。因为据他所知,在袁绍担任渤海郡太守期间,李典的父亲被袁绍派人刺杀……后来李典顶替父亲的位置,成为李氏宗主。那个时候,以一族之力是无法和袁绍对抗,于是为了保存实力,李典率领家族数万人集体离开了家乡……
太史慈万万没有想到,能在今日遇见李典。如果能把李典拉进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实力便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太史慈想到这里,便捏气传音对甘宁说道:“兴霸兄,李典是位豪杰,本都督要拯救他……”。甘宁闻言,默默对太史慈点头。
李典悲怆的叫喊后,便对冯光发动疯狂的进攻,全然不顾防守,那个朱将军趁机又在他的背后捅上一刀,李典身形趔趄着……太史慈知道这是李典的最后一次攻击了,下一个回合就是他命丧冯光刀下的时刻。
果不其然,冯光轻易的抵挡住李典的舍命进攻,手中刀一颤,直往空门洞开的李典头顶劈去。此时李典招式已尽,进一步就是被冯光刀劈,退一步就是身后朱将军钢刀的横扫,横竖都是死啊。
李典无视势如泰山压顶的刀劈,眼露不甘之色死盯着面带狞笑的冯光,忽然,李典发现冯光的狞笑凝固了,其身后也传来轻脆的金属撞击的声音,没等他有所反应,四周想起接连不断的金属碰撞的声音,那种声音直如风铃的曼妙声响啊……难道这就是死亡?
李典意识里的第一反应才产生,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冯光松开佩刀,双手紧捂喉间,身体直挺挺的向后摔倒,此刻,李典才看到冯光的喉头插着一只箭矢。鲜红的血从伤口溢出……
这时他身后传来一个温暖的声音,“呵呵,朱将军,麻烦你命令你手下的官兵放弃进攻……”。
他艰难的转过身体,就看到一个手拿折扇的俊朗青年正笑眯眯的看着朱将军。
“是!大爷饶命啊,小人……”,朱将军浑身抖如筛糠,声音颤抖的说道,而后,他使出吃奶劲命令手下,“你们……你们都住手,放下武器,跪在原地……”。
二部近八百的将士也是个个面色骇然的服从朱将军命令。他们为什么恐惧?原来太史慈从包裹里拿出袖珍型犀牛角弓,用“无影破空箭艺”眨眼之间射出几十只雕翎箭。他一箭射死冯光,一箭击飞朱将军手中的佩刀,其余的箭矢都是击飞其他官兵的武器,这些官兵正欲杀害商队的人员。当然,对于冯光的贴身侍卫,太史慈一个都不放过,直接把他们送到阎王爷那里和冯光聚会去了。
这些将士包括朱将军,他们被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呆了,他们以为遇到鬼了,事前毫无征兆,一只只箭矢便如鬼魅般就出现了。平日里只对女人,金钱,享乐,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感兴趣的他们,没有听说过“神射手”的无影箭艺,他们真的以为遇到鬼了。如此,他们怎不满心恐惧啊……
当他们看到太史慈的身形一晃,残影还在马背上,眨眼之间其真身已经飘到朱将军的身边,他们一个个被惊吓的失魂荡魄啊,当朱将军命令他们放下武器,他们立马服从,一个个浑身颤抖的趴伏地上。其实,此情此景,就是朱将军不命令他们,他们也已经失去斗志了。
此时,甘宁确实笑吟吟的看着混乱的场面陡然静止下来,他开始当甩手的掌柜了,太史慈成了忙里忙外的店小二了。
太史慈看着神色感激的李典,伸手递给他一粒丹药,嘱咐说道“李大哥,这里是治疗内外伤的丹药,你先服用吧,这里暂时交给我!”。
李典感动的眼眶湿润,接过丹药,当即服用。丹药遇津化为液体滚入胃腹,一股清凉之意瞬间流变李典的周身,令李典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数息之间,自己伤口的流血止住了,巨亏的真元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犹如喝了三鞭酒,他的体能几乎是瞬间恢复,浑身充满使不完的力气。
随后,他对太史慈一拱手,便闪身去拯救自己的兄弟了。太史慈转脸对着趴伏地上的朱将军和颜悦色的说道:“朱将军,你怕什么?本人相貌堂堂,又不是什么凶神恶煞……”。
“大爷饶命啊……”,朱将军连连叩头求饶道。
“呵呵,朱将军,本人要是取你的性命,还有必要和你说话吗?朱将军,站起来说话!”,太史慈知道朱将军吓傻了。
朱将军闻言,这才停止求饶,缓缓站起身体,他头低着,像个犯错的孩童,根本不敢看太史慈啊。
“呵呵。朱将军,本人想把码头据为己有,不知道朱将军可有良策?”,太史慈打开折扇,轻轻的左右摇着。
朱将军体会到太史慈的心意,知道自己对太史慈还有用处。太史慈的问话正好是朱将军的强项。他善于坑蒙拐骗,欺上瞒下,对待上级像哈巴狗,对待下级如狮子老虎。他发虚的二眼挤吧着,一会儿,便低头拱手对太史慈说道:“大爷,这里的码头可以归您所有,不过,需要小人看管码头……”。
“哦,如果上面问起国舅冯光的下落,你如何应付?“,太史慈低声问道。
”哦,这个……大爷,小人就对上面说,国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