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王-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归还失去的土地,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点。宋朝人爽快地表示,龛谷可以交还吐蕃。
蔺逋比却要求,宋朝将河州也交出来!木征自然也有这样的期待,虽说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成为河州之主。但是相比之下,并入河湟总比落在宋朝手中要好一些。好歹是自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是对于这个要求,宋朝使臣没有答应,交还龛谷是底线。毕竟河州之前在事实上并不属于河湟吐蕃,而且如今已经并入了大宋熙河路。这件事可是大宋皇帝祭祀天地宗庙,向全天下人宣布的。要是河州在丢了,那可就是割地,可就是丧权辱国了。
这种事情,大宋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大宋使臣表现的强硬,以这个理由拒绝了吐蕃人。
条件提出来了。怎么答复就是吐蕃人的事情了。
阿里骨表示了赞成,被俘的时日虽然不是很长,但蔺逋比对他的蚕食可不小,以至于他手下的力量很不牢固。阿里骨正想要趁此机会好好地整肃一下内部,稳固自己的根基,并不想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开战,这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青宜结鬼章始终比较谨慎。首先他也是质疑这件事的,宋朝人到底是否真心和谈,都不好说。如果是真的,那么拿回龛谷已经不错了,想要宋朝人放弃在河州的利益,当真是太难了。
如果这是宋朝人的阴谋。那么就不要太过奢望,保住青唐城都要费一番功夫。所以没有什么可挑剔的,这个条件是可以答应的。在这个过程中,探查宋朝人的一举一动,然后再从长计议。
而蔺逋比则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说道:“如果这次我们之要回龛谷,不要河州。那么就等于是承认了宋朝对河州的拥有,这么大片的土地将会永远不属于我们。以后再想要回来可就不容易了。河州可是河湟门户,焉能这样轻易放弃?”
这番话似乎不无道理,不过阿里骨反对道:“宋朝人现在还掌握着龛谷,如果我们不同意,执意开战,局面对我们没有多少好处。还不如走一步看一不,先拿回了龛谷。然后等宋朝人和西夏打的两败俱伤,然后我们在出兵,寻机一举夺回河州。
最好是,西北之地,我们的实力能够超过宋朝和西夏,居于首位,称霸一方!”
其实阿里骨与蔺逋比在根本态度上并无差别。都是要对宋朝反咬一口的,区别就是怎么对待西夏了。仔细想象,阿里骨这样的想法似乎也没错。坐收渔人之利乃是常有之事。
蔺逋比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件事有风险。而且在事实上也会损害到他的利益,自然坚持了。
通过这件事,青宜结鬼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宋朝是一个庞然大物,一旦他认真起来,对吐蕃和西夏都是莫大的威胁。以前吐蕃一直帮着宋朝拉西夏后腿的日子应该过去了,西夏和吐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引以为外援,成掎角之势,对自身的安全是有利的。
让西夏先消耗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完全坐收渔人之利。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和西夏联手的,三国之间必须要维持一个巧妙的平衡。河湟吐蕃毕竟是其中最弱小的一个,想要在夹缝中安然生存当真不容易。
所以阿里骨和蔺逋比说的都有些道理,但他们都彼此存了私心,当真是伤脑筋。青宜结鬼章没多想这一点,他在意的是龛谷,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担忧。
宋朝人主动来归还土地,不要?那是不行的,绝对不能留下明显的口实或者把柄,让宋朝人名正言顺地占领土地。
龛谷之地,必然是要收复的!只是这件事宋朝是否真心,这个太难判断,这就意味着其中是有风险的。
那就是分兵!
要收复龛谷,哪怕是宋朝人主动交还,吐蕃也要派遣一支大军前去驻守。这样一来,青唐城的兵力就会减弱。整个吐蕃的兵力并不十分充足,又这样分散在各个地方,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
阿里骨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
“先派斥候探查就是了,宋人若是有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很难掩盖过去。”
当青宜结鬼章道出自己担忧的时候,两位王子竟然难得出奇地意见一致。他们认为,在大冬天,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宋军难以有大规模调动。现在外面的积雪差不多已经有一尺厚了,直到来年春天还会融化。
宋军多来自于中原温暖之地,哪里能够承受西北的酷寒,从天时的角度而言,宋军确实没有出兵的条件和可能。
至于人和方面,宋军已经是两线作战了,难不成还要和第三国开战?不管是阿里骨,还是蔺逋比,他们都笃定了宋军确有停战之意。
“要是要稳妥为上,林昭诡计多端,素来剑走偏锋,上次他能绕道那么远奔袭龛谷就是例子,所以不得不防!”青宜结鬼章始终态度谨慎。
“说的没错,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正是如此,他才深得赞普董毡的信任。在关键的时刻,对他多有信任。
只是提及林昭奔袭龛谷,阿里骨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那是他的伤疤,让他很没面子,轻易是不愿意别人提起的。青宜结鬼章以此来举例,会不会有别的什么意思呢?阿里骨下意识就会这样想。
“那怎么办?难不成还要放弃了龛谷不成?”蔺逋比很是不悦。
阿里骨道:“有个办法,我们一边探查宋军的动向,同时要求龛谷的宋军先调走大部分,然后我们接管的时候就顺利多了。”
“倒是可以试试,看看宋朝人能不能答应?如果他们从龛谷撤走,一定会加强踏白城的防守的。”青宜结鬼章并不反对。
宋朝人自然也不反对,宋军使臣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表示立即派人回去传讯,请大军调动,只留下少数将士与吐蕃交接换防!
对此,蔺逋比和阿里骨都很高兴,不过谁前去接管龛谷却成了一个问题。
龛谷对吐蕃而言至关重要,能控制这里,基本上可以控制东部的诸多部族和兵力。同时他们两位王子都有趁机进攻宋朝的意图,谁在龛谷,谁就能方便出兵。不管是功劳和利益,都是大有差别的。
以前青宜结鬼章镇守,那是赞普亲自点名的,他们没话说。但是现在不同了,鬼章负责守卫青唐城,龛谷他回不去,也不好意思回去。恰好又是阿里骨和蔺逋比兄弟俩争夺白热化的阶段,一座大营的镇守权就显得至关重要。
两人都是据理力争,一个比一个说的有道理。互不相让,谁都不愿意放弃。
董毡很无奈,青宜结鬼章却很担忧。龛谷这么重要,可宋军却让出的这样轻松,越是如此,反而越是让人不安!
第五八一章神机妙算
宋朝很大方,吐蕃没有拒绝的理由。青宜结鬼章虽然心有疑虑,却终究没有说出来。蔺逋比王子已经对他不满了,这次再把两位王子一起得罪了,后果是很危险的。
毕竟将来的吐蕃,是他们当家作主的,青宜结鬼章不得不为将来考虑。何况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庞大的家族。
事到如今,只能祈祷宋朝真的有意握手言和。至于谁去接管龛谷,董毡本来有意让青宜结鬼章去的,见两个儿子坚持,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再者,青宜结鬼章东方战败的时间不长,着实不宜前往。
最终的结果是阿里骨和蔺逋比各自派人,一同前往。
吐蕃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前往龛谷的时候,宋军也在行动。
数千雪橇已经制作完成,林昭带着种师道、刘昌祚和折可大出击了,一张张开的口袋已经为吐蕃人准备好了。
“吐蕃人一定会前往龛谷?”
“肯定的,到嘴边的肥肉,难道还吃吗?这次他们要是不要,那龛谷就名正言顺成为我大宋疆土了,吐蕃人岂能放弃?”林昭笑了笑,很是笃定。
“如此甚好,分散吐蕃的兵力,各个击破!”种师道称赞的同时也疑惑道:“只是,吐蕃人难道一点都看不出来?”
“或许有人能看出来吧,可那又如何呢?”林昭道:“这块肥肉诱惑太大,吐蕃人没有道理吃,哪怕明知道有风险,还是会这么做的。再者,急功近利之人应该比理智者更多,所以……”
种师道连连点头,这便是阳谋的厉害之处,明知道,却无法防备。最是无奈。
“对了,去青唐城的使臣有消息回来吗?”林昭随即又问了一句。
种师道点头道:“回来了,吐蕃人要求我们的大军先撤离龛谷,只留少数人交接!”
“这样啊,也好!”林昭笑了笑:“那就留下一千人等着,余下的全部撤回来。”
“是!”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消息吗?阿里骨表现如何?”林昭对此饶有兴致。
“不错。没有让东阳兄失望,如今正与蔺逋比暗中较劲呢,青唐城可很不安稳啊!”种师道笑言:“还是东阳兄高明,我们在城中的密探探查到了消息,苦于没办法送出来。大雪加上战争,根本没有商队往来。而且吐蕃人也盘查的很仔细,幸好使臣前去,否则消息根本送不出来。”
“要不我为什么派使臣去?唯有如此,才能光明正大的传递消息。”林昭之前可以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早在王韶主持西北军务的时候,就在青唐城安插了许多的密探。如今正是这些密探发挥作用的时候,只是交通线却受到了阻碍。
林昭深思熟虑之后。才想出了这样一个连环计。先释放阿里骨,来迷惑吐蕃人,并且挑起他们内部的纷争。然后再顺理成章地派出使臣前去和谈,引诱吐蕃若出兵收复龛谷。同时也顺利从青唐城带回了所需要的情报。
其中内容丰富,绝非阿里骨和蔺逋比不和这样的小事。还有与吐蕃的兵力部署状况,吐蕃贵族的态度和决心,甚至还与西部其他部族接触的情况。同时林昭还交代他们许多重要的部署,几年的准备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些东西。在接下来对吐蕃之战之中大有用处。
当然了,宋朝使臣前往,吐蕃人必定严防死守,不过密探和使团之间有非常隐秘的传讯手段,没有被察觉。一切都顺理成章,按照林昭的预计,一件一件发生。
“最终的结果是。苏楠当峥为首,率领一万大军前来,副将则是蔺逋比的人,兵力则基本是对半持平的。”种师道禀报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
“好。既然如此,那就做好准备吧!”林昭略微沉吟,补充道:“盯着他们的反应,最好是从他们身上找出点借口,我们也好顺理成章进攻河湟,免得被人说背信弃义。口实这东西,还是很重要的。”
“好的,东阳兄算无遗策,此战定能大获全胜!”
林昭如今的身份是郑国公,云麾将军,陕西路宣抚使,可谓位高权重。种师道与他相差许多,不过他们两人曾义结金兰,称呼上自然更为随意一些。
对此林昭没有什么意见,反而很喜欢,越是如此,与清涧城种家的关系越是紧密。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算无遗策?”林昭轻轻摇摇头:“不过是稍稍利用了吐蕃人的迫切心理罢了,还有就是他们低估了宋朝皇帝开疆拓土,攻取河湟的决心。”
说实话,这段时间,林昭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好在赵顼没让人失望,到目前为止依旧顶着压力,支持西北的战事。不过林昭知道,必须要加快脚步。交趾在南方会打的很激烈,赵顼未必能完全不动摇。
得亏吐蕃人担心宋朝结束与交趾之战,会调转枪头对付他们,抢时间收回龛谷,否则自己哪有机会呢?
经过一番激励的争执,苏楠当峥有幸成为镇守东部边界的将领,前来接管龛谷。
蔺逋比怎么能容忍如此情况呢?安插了自己人作为副将不说,连兵力都要各占一半。大军没有统一的归属,内部争斗激烈,这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但吐蕃目前的现状就是如此,想要改变却束手无策!不止如此,临走的时候,蔺逋比还特意将副将召到府中嘱咐一番,到底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一个清楚的事实是,在东来的路上,两拨人马是相互较劲,没有协同可言。
好不容易到了龛谷,宋军很配合地进行了交接。
宋朝人果然信守承诺,龛谷只留下了一千人,两人先是对忧心忡忡的青宜结鬼章一番不屑,然后谁也不服谁。
苏楠当峥仗着是主将,又出身名门,对副将很不以为是,态度和待遇自然也很差。尤其是宋朝人留下的美酒食物,偏偏只够一般人吃喝。
天气寒冷,士兵们经过了长途跋涉,哪一个不想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呢?两队势均力敌的吐蕃士兵,都想要将酒食据为己有。彼此之间争夺很厉害,最后苏楠当峥态度强硬,将东西抢到手中。
副将桑吉次仁倒是个聪明人,他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这是宋朝人的计谋。他们专门只留下一半的酒食,目的就是为了挑起不公,引发吐蕃人内部的争斗。他甚至觉得,那一千宋军离开的时候,嘴角的笑容很阴险。
看来蔺逋比王子说的一点不错,宋朝人果真是阴险狡诈,那么这次肯定也是不安好心的。与他们和谈肯定是与虎谋皮,王子说的不错,趁着西夏人出兵的机会,一同出兵打败宋朝,甚至夺回河州,这才是正道。
你苏楠当峥镇守龛谷有什么了不起?若是能拿下河州,可就相当于是一方诸侯了!桑吉次仁心中对蔺逋比王子交代的事情也就更加笃定了。
不就是一些酒食吗?
没得到,反而更好激发了将士们的怒气,当他们提起屠刀的时候才能更有威力。
忍着!
桑吉次仁忍着心中的怨气回到营帐,默默地等待着黑夜的到来!
留在龛谷与吐蕃人交接的宋朝将领是赵元凯,因为在踏白城之战中表现英勇,一直坚持与景思立作战,身负重伤,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朝廷封赏的同时,林昭对他也颇为重视,镇守龛谷这样的大事他也有份参与。
不过秦州那边突然来消息,宣抚使林将军要与吐蕃和谈,他还是云里雾里,莫名其妙。不过上面的安排,不是他一个下层将领可以质疑的,故而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是默默地遵守命令,在龛谷站好最后一班岗。
交接的任务就落在他身上,不过林将军就来了两道比较特殊的命令。故意留下足够五千人食用的酒食,这是做什么?
看到吐蕃人为了酒食争抢的时候,赵元凯明白过来,将军这是要挑起龛谷吐蕃大军不和。至于目的,应该是让自己从容离开,并且保证河州一线的安全,至少赵元凯是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临走的时候,林将军的命令又来了,吩咐他夜晚扎一座空营,只留下少数人镇守。余下的人都要躲到营帐附近的密林之中。
这是做什么?怕吐蕃人偷袭吗?不是已经开始和谈了吗?至于如此?寒冬长夜,离开营帐,躲在密林之中,还不让生火,这如何能受得了?
不过仔细想象,林将军不可能和自己闹着玩,军令如山,照常执行就是了。
到了晚上,待在树林里挨饿受冻的赵元凯和近千将士,看到骑兵踏破夜的宁静,朝着自己的营地去的时候,心中再无怨言。
赵元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营地燃起了熊熊大火,余下的些许将士传出凄惨的呼喊!
原来还真有偷营,吐蕃人背信弃义,前来偷袭他的营地。林将军真是未卜先知,神机妙算啊!
第五八二章龛谷奔袭第二回
哪里是什么神机妙算?林昭觉得是吐蕃人太配合了,想瞌睡就送来了枕头。
现在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借口!
毕竟派了个使者去了青唐城,和谈虽说是一种谋略,蒙蔽对方的手段,但难免与背信弃义这几个字相关联,影响不太好。
不过若是因为吐蕃自己不安分,不领情还反咬一口,那么大宋入侵吐蕃就完全光明正大,顺理成章。
没有口实,那么需要制造口实!
所以他故意让赵元凯留下少量的酒肉,挑起龛谷吐蕃大军的不和,甚至故意将仇恨引导宋人身上。如果吐蕃人动手了,那么口实就有了。
当然了,如果吐蕃人很礼貌地按兵不动,那么只有自编自演了。
赵元凯的一千军队就是最好的由头,如果发生夜袭偷营的事情,自然要算到吐蕃人头上。
林昭已经把扮演吐蕃匪徒的演员准备好了,却发现根本就是多余了,吐蕃人很配合的自己动手了。
入夜之后,忍了一天的桑吉次仁动手了,带着他的五千人马洗袭赵元凯所部,并且进一步奔袭踏白城。
这是蔺逋比的意思,目的就在于挑起宋朝和吐蕃的战争。反正宋军和西夏已经开始擦枪走火了,正好造成西夏和吐蕃联手进攻宋朝的事实。
这个意见他提出来了,但是没有人赞同,现在将它变成事实。不管赞普、阿里骨、青宜结鬼章是否愿意,开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都要接受。蔺逋比也是被逼急了,所以他要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逼迫父亲和阿里骨接受,同时表达自己的不满,拉近与西夏的关系。
桑吉次仁就是这个计划的执行者,龛谷大营的主将是谁他不在乎,让个苏楠当峥也无所谓。只要其中有自己的人马就是了。只要战火燃起,不管是谁的部将,都将被迫参与战争。苏楠当峥,阿里骨都要为自己的目的而忙碌,拼杀战斗,付出伤亡,甚至付出生命。
这就足够了!
桑吉次仁是蔺逋比忠实的心腹。加之一路上又被苏楠当峥压制,所以不折不扣地执行了王子交代的任务。
夜袭宋军营地,守卫的兵将迅速被解决,一边放火,一边马踏营地。
一千人驻扎的营地能有多大?吐蕃士兵迅速便翻了个遍,发现宋军士兵。外加尸体不过三四十人。
中计了!
见此情状,桑吉次仁顿时惊慌失措!
宋军难道已经料到自己回来夜袭?为何布置了一座空营?宋军大费周章,自然不是为了避开袭击这样简单,那么……
看着营地燃起熊熊大火,火光之外的是莽莽的树林,漆黑一片。桑吉次仁心中泛起强烈的惊恐。
“快灭火!”
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把火放的多么愚蠢。可惜为时已晚。营地多是一次木材和皮革,这些东西最容易着火,如今熊熊燃烧,哪里能轻易熄灭。
火光的照耀中,五千吐蕃士兵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样,黑夜中,一张血盆大口已经张开,朝他们扑了过来。
逃走!已经来不及。自从他们踏入营地,放火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密林中的赵元凯远远地观察着吐蕃人的一举一动,营地被袭击了,他的主力还在。但是不清楚对方有多少兵力,他手中这一千人终究还是太少,病历单薄的情况下。他不敢轻易冒险。
赵元凯正在遗憾,突然听到树林中嗖嗖的响声不断,痛呼悲嚎,战马嘶鸣此起彼伏地响起。火光之中。不断有吐蕃士兵掉落马下。
不用说,肯定是林将军出手了!
桑吉次仁想要突围,可是漫天的羽箭之中,他根本不知道该向哪里逃?至于反击,黑夜之中,他连敌人的所在都看不清楚。
而他们,被营地的熊熊大火所照耀,完全成了对方弓箭手的活靶子。这样的射击根本不需要多高明的箭术,只要朝着火光中的人群射击就是了。
桑吉次仁也没能幸免,中箭落地的那一刻,他知道,蔺逋比王子失算了,除了青宜结鬼章,几乎所有的吐蕃人都想错了。
宋军绝对不会有停战打算,前面不过是疑兵之计而已,可笑自己还率先钻进了人家的口袋里。龛谷的苏楠当峥肯定也完了,青唐城,甚至是整个吐蕃都完了!
他很想要将这个消息带回吐蕃,告知蔺逋比王子,告知赞普,让他们防备。最起码告知龛谷的苏楠当峥,在这件事上他愿意捐弃前嫌……
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了,慌乱之中,战马受惊,马蹄重重地踩在胸口。胸骨碎裂的声音传来时,桑吉次仁闭上了眼睛!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厮杀!
五千吐蕃人在宋军觉得箭阵之中被绞杀了七七八八,箭雨之后,树林中燃起了无数的火把,将吐蕃人全都包围起来。没有一个人逃出去,注定了全部死在这里。至于尸体,很快会成为林间猛兽的美餐。
赵元凯也趁机赶来,想要跟着一起发起反击。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战斗已经结束了。
“林将军!”赵元凯在林中见到了亲兵簇拥的林昭。
“元凯,做的不错!”
“都是将军神机妙算,末将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这完全是一场意外的收获,林昭也是颇为惊喜,只是部将的奉承他并未否认。增加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提高将士们的认同感,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好了,此间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该龛谷了!那写酒食岂能让吐蕃人白吃?得让他们吐出来!”林昭道:“赵将军,龛谷营地你最熟悉,现在命你作为先锋向导,种师道率军随后,突袭龛谷,全歼吐蕃所部。”
“遵命!”这样好的立功机会,赵元凯怎么能放过呢?不过他也知道,这才只是个开始。林将军出现在这里。那就意味着,吐蕃人的噩梦开始了。
“彝叔,我随后就到,天亮的时候,希望看到你的丰硕战果!”
种师道抱拳道:“绝不辱命!”
龛谷是一个地形狭长的谷底,之前青宜结鬼章是据守其中险要之处,只有一座营帐。
不过这一次。吐蕃若吸取了教训,有分兵驻扎的意思。最重要还是阿里骨和蔺逋比不和,两队士兵共同在一个营地里,难免有些摩擦,分开可能还好些。
再者,两座营寨。也可以相互呼应,护卫犄角,从军事防御的角度而言,确实有好处。
于是乎,在龛谷的东西两端分别设立了两座营寨。
苏楠当峥在西边,桑吉次仁则被派驻东边谷口,这里是面对宋军兵锋的最前线。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发配。士兵们略微有些怨言,觉得处处被压了一头,不过桑吉次仁却觉得不以为然,反倒是方便了直接出兵踏白城。
两座营地相隔有一段距离,中间有个山坳,刚好挡住了视线。尤其是黑夜之中,更是断了联系。
西边营地,苏楠当峥将宋朝留下的酒食分给属下的同时。也略微考虑了一下桑吉次仁那边。不管怎么说都是吐蕃人,做的太过分似乎也不好,他打算将酒食分一些给东边营地,就当是可怜他们,给他们的施舍。
苏楠当峥的十几个手下搬着东西到了东边营地的时候,却发现情况有些奇怪。营地太过寂静了,毕竟有五千人。尤其是初来乍到,哪能全部都安睡了?
营地倒是有哨兵巡逻,也有人接住了东西。可是哨兵和守卫的数量明显有些稀少,整个营地透露着一种古怪的感觉。有眼尖的将士注意到。营地里大部分的战马都不见了。难不成是桑吉次仁将军带着大军出去了?
这位心机灵活的将士瞧出了问题,却不动声色,并未点破。放下东西之后,匆匆赶回去禀报苏楠当峥。
“什么?桑吉次仁带着大军出去了?”苏楠当峥闻讯之后大为惊讶!
“小的不确定,不过东边营地颇为寂静,战马也都不见了踪影,所以很可能……小的人微言轻,自然没办法详细探寻。”
苏楠当峥暗暗心惊,不管怎么说自己是龛谷的主将,大军的调动都有经过自己才行。桑杰次仁却私自带兵外出了,这算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他带兵去了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必须去看看,确定一下状况!苏楠当峥立即带着一群手下,匆匆赶到了东营。
桑吉次仁留下充数的守卫见到苏楠当峥亲自来了,知道挡不住,也就根本没费功夫。
苏楠当峥直接闯入营地之后,一个个的营帐里空空如也,哪里有士兵?桑吉次仁也不见了踪影。数千战马也不知所踪。果然不出所料,桑吉次仁私自行动了?
“他们去哪里?”苏楠当峥顿时有些暴怒了,这是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行为。再者,会引发什么后果?自己这个主将一无所知,连一丁点的应对和防备都没有。要真有些什么意外状况,该当如何是好?
“不知道,将军只是带着人马离开了,没说去哪,小的不知道!”
苏楠当峥一连恶狠狠地追问了好几个人,答案都是相同的,他渐渐地意识到,事情有些严重了。
两座营地随着隔着山坳看不见,但若四五千匹战马奔过,偌大的声响和地上的震动是可以感受到的,可自己却一无所知。很明显,这是桑吉次仁有意瞒着自己。他们肯定是牵着战马,轻手轻脚地走远了,才策马离开了。
这家伙到底去哪了?以为有蔺逋比撑腰,就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大晚上的,到底去哪了?捅出个篓子来可如何是好?
篓子是肯定的,苏楠当峥相信,桑吉次仁不告而别,这件事已经不是假设,很可能已经是既成事实。
该怎么办?苏楠当峥顿时坐立不安,心中思索着桑吉次仁可能的动作。
就在此时,震动声从远处传来,并且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是马蹄声!”立即有些反应过来。
苏楠当峥心中一动,是桑吉次仁回来了吗?只是漆黑的夜晚,只能听到马蹄声,感受到大地微微的震动,却无法看清楚骑兵的身份。
苏楠当峥暗自祈祷着,希望是桑吉次仁回来。如果是别人,也许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东边的营地不过百十个人,大部分人都在西边的营地里。来不及通知,即便是他们通过马蹄声发现异常,也来不及赶过来,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
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看看来的到底是什么人!苏楠当峥好后悔,早知道该自己驻守东边的,或者加强点地方,也不至于让桑吉次仁在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的乱子。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情况很危险。
苏楠当峥眼睁睁地看着骑兵越来越接近,终于在灯火的映照下,看清楚来狂奔而来的骑兵身份。
不是吐蕃人的服饰,而是……而是……苏楠当峥的眼睛睁的大大的,终于看清楚的来者的身份。
来的是宋朝骑兵!
完了,彻底完了!
这个时候,苏楠当峥终于想起来青宜结鬼章的担忧,现在看来是完全有道理的。
宋军果然是不安好心,那个林昭更是诡计多端,龛谷这里明显是陷阱啊!可是现在明白过来,已经太晚了!
来不及组织抵抗,东边的谷口一旦失守,整个龛谷将会再次完全失守,落入宋军的手中。
唉!
对了,桑吉次仁去做什么了?他是主动出去的,是去阻击宋军?那有必要弄的这样神秘兮兮吗?
那么……难不成是桑吉次仁和宋朝人有什么勾结?如果是这样,里应外合……这个解释似乎顺理成章……
对了,桑吉次仁是蔺逋比的人,难不成是蔺逋比和宋朝人有什么勾结?没有道理啊,一瞬间,苏楠当峥的心头拂过了许许多多的念头。
只是来不及细想的时候,宋军的战马已经到了跟前。这时候没有退路,唯有和宋军血战,看能不能抢回西边的营地的,求得一线生机!
第五八三章兵临城下
苏楠当峥终究还是运气不佳,眼看着就要踏入西营边缘的时候,一支羽箭没入后背,带着遗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