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四个年轻人像做贼似的,悄悄溜出了巷子。
出了巷子,几人这才放了心。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俞仁特意请他们几个到酒楼里撮了一顿。
本来俞仁想去好点的酒楼。可是虎子三人硬是不同意,非要去路边的棚子里吃。因为他们知道,俞仁他爹虽然在朝中做官,可是他们家却并不富裕。作为好兄弟,他们不想让俞仁多破费。
于是,几人便在路边的一个小摊上吃了饭。俞仁要子五斤熟牛肉又弄了此牛杂,然后搞了两瓶酒。几人许久不见了,终于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大家都显的很开心。
俞仁问了问三人的近况,虎子只说还在做船,其他的便不说了。
俞仁见讲到这上面,三人的神情都有些尴尬,便知道他们造船的事业不太顺利。
        
第一百一十八章 荒园小厂
“我们天天就那么过,没什么好说的。还是说说你吧!听说你最近到外游学,大有收获啊!我们在南京都听说了你在杭州的事情了。”田嘉道。
“是啊是啊!我听说你在杭州一人打倒了十几名高手,其中还有李成梁的孙子在内。是不是真的?”柳喜问道。
“还有人说,你在杭州结认了好几位大户人家的漂亮小姐。是不是再过些日子,我们就该吃你的喜酒啦?”田嘉接着道。
俞仁被问的哭笑不得,只能感叹这些传播消息的人,夸大事实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没那么夸张。我只是在比武时单对单的胜了他们几个人。至于这后面的事情,纯属谣传、谣传啊!”
“还不承认,我私下里都问过你们家曹安了。他都认了,你还不认!”田嘉不依不饶。
“真没有。曹安那是逗你们玩的!”俞仁并不是不想让他们这般兄弟知道,他跟李莹的事情,可是他又觉得现在讲这事有些不太合适。因为他都还没跟他爹讲,要是万一这事反而先从这班家伙的口里传到他爹耳朵里,只怕又有他的苦头吃了。
“是不是人家看上你了,你没看上人家。仁哥,不是兄弟说你。虽然你现在声名在外,秋闺高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做人眼界不要太高。我听说人家家世可比咱们家高多了,你可不要错失良机啊!”田嘉的这话说的有些中肯,俞仁就不好随口敷衍了。他也终于知道了他们所说的这位小姐是什么人了,原来他们所讲的是赵蕊。
“你们搞错了。人家赵小姐早就名花有主了,哪轮的到我。”俞仁说到这儿忙给几人斟酒。“不说这些了,喝酒喝酒。”
众人听这样说,也就都不提此事了。
四人吃吃喝喝,眼见太阳已经偏西了。俞仁怕他爹回来的早,于是赶紧会了帐,与三人道别,回去了。自然,他是不敢从大门回去的,只好又爬墙头。
俞仁回到家,要按平常算,他爹俞元乾也快回来了。可是俞仁在书屋里假装看了半天的书,到天快黑了,他爹也没回来。
直到吃过晚饭,将近亥时,俞元乾才赶回来。
一回到家,俞元乾便躲到自己的书房里,似乎是在赶写什么东西。俞仁也不管这事,早早的洗洗便上床睡了。因为明天他还要准备早些出去玩呢!
次日,俞元乾起的格外早,连早饭都没在家里吃,便匆匆的拿着一小叠书册一类的东西出门去了。
俞仁看到老爹出门了,这心里便按捺不住了。可是,他又很清楚,现在时间太早,只怕连对面的孙老师也都还没出门,虎子这时候是没有办法帮自己爬墙头的。
好容易耐着性子吃过了早饭,俞仁便再也按捺不住,跳窗出去,在墙边主动发出了暗号。
还好,没过多久,对面的暗号便来了。于是,孙梦虎三人又将俞仁接了出去。不过,一将俞仁接过去。孙梦虎便向他道,“我们今天有点事,就不陪你了。到申时末,我们在巷口碰头。我再送你过去。”
三人说完便要走。俞仁却觉得没意思了。南京城里,他还真没几个认识的,要让他一个人在大街上空溜达,那他还是宁愿选择坐在书房里看书。“等一下。你们有什么事啊!就不能带我一起去吗?”
三人听到这话,都面有难色。但是大家必竟都是好兄弟,三人也不想让俞仁误会。于是孙梦虎便道,“仁哥,实话跟你说吧!其实我们今天是要去见一批客人。我们最近做的两条船一直都没卖出去,已经压了快半年了。
再这样下去,不仅我们自己这几年赚来的一点钱要赔进去,就连刚刚借来的一百多两银子也要一起赔进去了。所以,我们托人找了个客人,约好今天去我们那儿看船。
我们打算低价把船处理给他们。”
说到这儿,孙梦虎重重的叹了口气。
俞仁明白了,这个儿时的玩伴是因为现在混的并不太好,所以才不愿让自己知道他的近况。可是,作为朋友,俞仁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这三个铁哥们度过眼前的难关。
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难关应该怎么度过,但是他觉得自己至少也要尽一份心。
“你们还把不把我当兄弟了。为什么有这样的麻烦也不跟我说!”
“虎子是担心,我们的这些繁琐小事影响了你的学业。眼看着就到秋闺之期了,我们不想让你分神。”田嘉一旁道。
“秋闺的事情,我心里有数。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解决你们的问题,把船卖出去。再这样拖下去,你们可就要倾家荡产了。”俞仁急道。作为一个现代人,俞仁的财务观与孙梦虎他们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在俞仁想来,孙梦虎三人既然借了一百多两的外债,这每天的利息也是很高的。拖的越久,就越危险。可实际上,孙梦虎他们的情况还没有俞仁想象的那么不。因为他们借的这一百多两的银子,是跟朋友那儿借的,并不要利息。
孙梦虎知道,今天不带俞仁一起去是不行了。于是四人便一起向城外走。
出城走不多远,他们来到一处江边的荒园。俞仁有些诧异,不是说去会客吗?怎么到这样的地方来了。难道说他们与客人约定见面的地点是在这儿吗?俞仁有些意外,这样的地方,要说打劫,倒实在是个不二之选的好去处。可要说在这儿与客人接头,那实在有些担心。
就见面前的这座荒园大的吓人,围墙多已倒塌,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成片的蒿草,长的足有一人高。远远的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芦苇滩。
“你们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跟客人接头?”俞仁有些不解。
“我们的船厂就在前面啊!”虎子回答的很自然。
“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做船厂?”俞仁很奇怪。
“这地方原来是一个荒园。据说当年三宝公郑和下西洋时,就是在这儿造的船。可是后来朝廷不再派人出海了,再也用不着那样大的楼船。于是,这造船厂也就渐渐的荒废了。到如今,这儿早已成了一座废园,被人给遗忘了。
我当初学做船时,他们就是在这儿教我的。这儿除了我们,还有几个造船的人家,他们都是当年朝廷建造巨型楼船的船工的后人,世代以造船为业。
只是如今,他们也早已不再建造像当年那样的大船了,只是造些小船给渔民们用。偶尔也造几条稍大些的商船。不过,这样的机会很少。因为南京这儿的海商很少。有来的,也几乎都是外地来收货的。我们大明如今出洋的海商,几乎都是福建人。所以,南京这儿的海船也就无人定做。”孙梦虎一面走,一面向俞仁介绍着情况。
“你们造船难道不是客人先下订单,然后再造的吗?”俞仁问。
“是的啊!可是,有时候,客人下了订单,事后又不要的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得不再找其他买家了。我们最近造的两条船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前后搭进去了五百多两银子,可是客人看了船后并不满意,便不要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好另找别的客人,看看能不能便宜些处理掉。”孙梦虎无耐的道。
“为什么?是他们下的订单,怎么又不要?”
        
第一百一十九章 销售技巧
“他们说我们的船做的太厚,太笨重了。他们定的是江船,不是海船。这也不能怪他们。我们当时做的时候确实是忽略了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学做船时,学的都是做海船,接这个单子时,我也没想到江船与海船会有这样的区别。以我们想,反正不都是在水里跑的嘛,所以就照着海船做了。谁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俞仁总算是明白了些事情的始末。“那你这次约的客人是要买海船还是江船啊?”
“海船。听说他们就是跑海路的。原本这个客人只是到南京来收货的。我便托人给问,看他们有没有意向买我的船。我打算便宜处理给他们。不然,这样压着,我们的银子就都压在这儿了,既造不了新船,也没办法还债。”
四人一面说,一面便进了园了。
虽然从外面看,这个园子很荒芜,其实里面还是有些生气的。从断墙处走进去,穿过一条荒草林立的小道,向前不远便可以看到,园子里紧靠江边的地方,有三处没有长草。
这三处就是各家造船的地方了。俞仁注意到,其他的两家都有人在开工,唯了最靠西面的一处地方没有人,只停了两条已经做好了的船。俞仁猜想,那儿一定就是虎子他们三人做船的地方了。
这两条船是一样的制式,不算大,在海船里,只能算是小个子,长不过十几米,宽不过四五米。俞仁走上船,见甲板上的漆面已经有些旧了。俞仁知道,如果再不处理掉它们,只怕很快就要把它们当旧船处理了。
看来,要是再不解决的话,虎子他们三个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可是,在这儿,俞仁又没有一个可用的朋友。想要帮忙,也实在并不容易。
四人在船边稍等了一会儿,便见一个个头不高的麻子领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进了园子。三人一进园,便直接向孙梦虎他们几人走过来。
四人忙迎了上去。
“虎子,这位就是我先前跟你说过的史员外。史员外是山东人,这几天正好在咱们这儿收货。听说你有两条海船有意要处理,史员外便想来看看。”
那史员外五十上下,面色白皙,看上去倒不像是长年在外面跑的人。不过他倒是个直爽的人,眼见船就在面前,史员外也不与他们多客套,便干脆登上了船。
“就是这两条吗?”史员外问。
“对,就是这两条。”孙梦虎忙应道。
史员外在船上看了一圈,又下船绕着两条船走了一圈。“看起来有点小嘛!”
“小船有小船的好啊!跑起来快!”俞仁见孙梦虎三人都不说话,赶紧补上一句。
史员外看着俞仁。“它们跑的快吗?我看它们跟其他的海船也没什么区别啊?”
俞仁眼见面前的这单生意要黄,终于忍不住试探的问了一句,“史员外是跑海路的,不知道您认不认识许心素许二爷?”
俞仁没有提李莹的名字。因为这个姓史的是山东人,李莹的势力重点在浙闽,南京一带基本都是许心素的势力范围。
史员外听俞仁突然问他认不认识许心素,也有些奇怪。可是他是跑山东到朝鲜这一带线的,有时候也去去东洋。就算收货也只到南京。而且,史员外每次南下也都是走运河,然后转大清河入海,根本就没有机会与许心素他们接触。
史员外摇了摇头。
俞仁有些失望。他原本还想着,要是此人认识许心素,便多少要卖他些面子,那面前的这单生意也就好谈了。可是现在看来,许心素的势是借不到了。那就只能凭真实力了。
“我们这条船与另家造的船有一处大不同,跑起来绝对比他们的要快的多。”俞仁道。他前世虽然是个化装师,可是化装的同时,也时常需要向客人推销一些化装品。因此,对于销售的技巧,他还是知道一些的。俞仁知道,如果不拿出点特别的优势出来,这史员外说不定转身就要走了。
“噢!什么特别之处?”史员外果然来了兴趣。
一听到这句问话,旁边的孙梦虎的泪都要下来了。因为他知道,自己造的这条船与其他人家所造的船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他就是跟他们学的呀!可是俞仁偏要说不同。现在客人问起来了,孙梦虎怎能不紧张。
“我们这条船原本还要装些东西的。只是因为还没来的及弄,您便来看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装上去。那可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这条船就算是无风也可以照旧跑的很快。
到那个时候,您再出海贬货,可就不用再受季风的影响了。一年跑他个十趟八趟都行。那样的话,您想想,您一年得多赚多少银子。”俞仁继续着他的忽悠。
说是忽悠,也不能全算。因为他讲的有些也确实是实情。与李莹他们混的久了,俞仁知道,出远洋做生意,是受海上的季风影响很大的,一般一年也就能跑个一趟。因为自然界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海上的风向也有变化,一般会有几个月的南风,几个月的北风。
所以,出远洋做生意的人,都会在南风到来之前将货先装好船,然后顺风而下,到北风来时,再装好一船异乡的货顺风而归。
所以,这一年也就能跑这么一个来回,到马来半岛这样远的地方也还罢了,必竟远。可是有许多人是跑吕宋的。这样的行程,一年只跑一个来回实在有些太浪费。可也没办法。
要是真的可以不受季风的影响,那这一年跑的趟数可就多了。俞仁并不知道山东的海商们是不是也与浙闽的海商有着同样的问题,但是现在他也只能赌一把了。
果然,这位史员外听了俞仁的话,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俞仁知道,他已经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对于销售来说,能够吸引客户的注意力,便等同于成功了一半。这一点,俞仁还算清楚。
“真的有这样的船!”史员外看上去有些激动。
“真的有!”俞仁十分自信的向他道。
“那你们现在就装,装上试给我看看。如果真的如你所说。你这两条船,我每条出一千两银子。”史员外看上去比俞仁还要着急。
俞仁有些为难的道。“跟您老说实话吧!我们其实是因为手头紧,所以才被迫不得不暂时没有安装这个东西的。要让我们马上装,其实也不是不行,最主要的是没有银子。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打算将这两条船赔本处理掉的。这个东西,我们前阵子在小船上试用成功了以后,便再没有银子来改造这两条大船了。”
史员外点点头。他原本也正怀疑着,为什么这么巧,正好自己来了就还差那么一点。而且他也注意到了,这两条船上的油漆都已经不新了,要说是刚刚造好的,那他是不会信的。反而俞仁这样一解释,史员外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那你们的小船还有在吗?能不能让我看看?如果好,我便先订下这两条船。银子不是问题,我可以先付你们一半的船费,等船做好了,再付你们另一半。怎么样?”史员外虽然想买俞仁说的这种船,但他倒底是久走江湖的人。从来也没听说,更没有见过俞仁所说的这种船,所以他还是要看到真东西才肯相信。
即便是在被俞仁的话挑起强烈的欲望时,他还是保持着比较清醒的头脑。这就是一个老江湖的精明。
        
第一百二十章 技术攻坚
“这个当然可以。不过,我们的小船前几天在试验时,跟别人的船撞了一下,眼下要修一下。大概要等五天,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等?”俞仁没有这样的船,但是他心中已经开始有了一点想法。他相信自己能弄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可是,这需要时间。他决定先接下生意,回头再想办法。只要生意接下来了,他相信自己一定有办法。
史员外想了想。“可以,五天我还没有走。不过,不能再拖了。不然,我就该回山东了。”
“没问题,五天保证给您把船修好,让您看到一条您想要,却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快船。”俞仁自信的道。
“好,那我就五天以后再来。还是在这儿见吧!正好可以就地试航。”史员外也被俞仁将情绪调动了起来。好像已经看到了他的海上生意,未来扩大数倍之后的情景。
“一言为定!”
送走了一脸兴奋的史员外,孙梦虎三人可就愁开了。因为他们太了解俞仁了。他们几乎是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呀!要说读书写字、写诗作画这一类的东西,俞仁倒也还拿手。可要说到造船,俞仁是不行的。
从来也没听说俞仁学过造船啊!虽然最近游学了半年多,不知道他都学了些什么东西,看到了些什么。可是这造船的本事,可不是一天两天便可以学会的。这一点,孙梦虎比谁都清楚。当年他初学造船,就差不多学了两年,还只是学的一些皮毛,真正的许多绝技,他还没有学到。摆在眼前的这两条船就差不多是他所能造的最大的船了,再大,他就造不出来了。
“现在怎么办?”田嘉问。他是问俞仁的,可是眼睛却着孙梦虎,显然他对俞仁也并没有多少信心。
“什么怎么办啦!自然是动手开始干嘛!五天的时间可过的很快。要是在史员外再来之前,我们弄不出一条让他满意的船来。这单生意可就黄了。”俞仁道。
三人答应一声,却仍然一脸困惑的看着俞仁。“可是,仁哥。我们不知道怎么弄啊!你说的这种船,我们从来也没见过啊?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俞仁笑起来。“这个怪我。是我没有跟你们说清楚。我见过这种船,跑起来可快了。根本不需要船帆。不过,咱们现下的条件有限,也没法做一条跟他们一模一样的。咱们只要借用一下它上面的一些东西,将我们的船稍稍改动一下,做出一条比普通船更快,并且主要不依靠风帆的船。这位史员外就一定会下订单了。”
三人听说俞仁见过这种船。这才稍稍放心了些。
“这样。造船方面,我是外行。我就把我见过的船,与咱们现在的船的主要区别给你们讲一下,再画个图。改造的事情,那可就要靠你们自己了。”俞仁一面说,一面蹲在地上,就在沙地上画了起来。
他先在地上画了一个螺旋桨,然后又画了几个传动的齿轮。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个时代里,还没有蒸汽机,也就是说,还必须要使用人力或是畜力。这样子一来,他就不得不从杠杆省力和齿轮传动改变方向上来想办法。
然后,他又画了一个明轮。俞仁知道,早期的欧洲船上装的都是这种明轮,后来才渐渐的被螺旋桨所代替。
因为俞仁是单独画的一个一个的部件图。所以,孙梦虎三人一时也没有看明白。俞仁又给三个人解释了一下螺旋桨的作用,以及齿轮在传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杠杆的原理。三人听的有些将信将疑,必竟,这些东西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其实,在这个时代,大明的许多机械已经开始在使用杠杆省力了,甚至有些东西制作的精巧,让俞仁这个现代人看了也惊叹不已。可是,却从来没有人总结这当中的原理。再加上孙梦虎三人都没接触过这些机器,他们只会造船。
最后,俞仁又给三人讲了一下明轮的作用。这一点,三人倒是容易理解,因为有水车啊!轮式的水车便跟这个极为近似。
见三人一时不能理解,俞仁也没办法,只好自己来设计。必竟,只有五天的时间了,要是这样慢慢的先把他们教会,再让他们去做。只怕黄花菜都要凉了。只能在一边做的当中,一边让他们去领悟这其中的奥妙了。
于是,俞仁抛下三人,独自在一旁推敲他的设计去了。他要想明白,如何才能将螺旋浆装到大船上,还能用现有的人或畜拉的动。这实在有些困难。但是他并不需要这条船完全靠螺旋浆来驱动,或是跑多少节的快速度,他所需要的只是能够给船增加一些动力,使它能够跑的比一般船快些。这就容易的多了。
俞仁也坐过好多次海船了。他知道,其实,现在大明的海船,有些大的也已经在下层安装了一些可以用人来助力的装置。只是,这些人为的助力都只是靠船浆划。这样子实在是不便又费力。
研究了半天,俞仁终于完成了草图。可是当他把草图拿给李梦虎三人看时,他们三个却异口同声的认定,这个设计在他们的船上根本就装不起来。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船宽度不够,俞仁设计的这个装置在船上用骡马拉的话,根本就走不开来。
这下子俞仁可出了愁了。眼见着已经日落西山,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了。怎么办?
望着落日的余晖一点点的消失在远处的天边,俞仁突然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定了。”
三人都被他吓了一跳。“怎么弄?”三人同时问。他们也着急啊!五天的时间,实在是太有些短了,连做一条小船都来不及。
“这样啊!虎子你负责马上去借一条小船来,如果借不到,就买一条来。要旧的,不要新的,能下水就行了。没有银子,我那儿还有八十两。船只要能坐下两三个人的那种蚱蜢船,大了的不要。
田嘉你马上去找家铁匠铺,按这个图上的样子做一个出来。记住,一定要牢固。
至于柳喜,你就跟在我身边,以便随时有事。
虎子跟田嘉接了命令,都走了。此时的荒园里,落日已经见不到踪影。但天暂时还可以看的见。俞仁打发走了虎子跟田嘉,便盘腿坐在沙滩上陷入了沉思当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
“仁哥,仁哥!”柳喜的呼唤,终于把沉思中的俞仁给叫醒了。
“啊!怎么了?”俞仁清醒过来,突然发现四周已经一片黑暗,借着月光,他才能勉强看的到面前的柳喜。
“你今天不回家啦?”
俞仁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偷溜出来的。
“算了,不回了。时间紧急,还是等帮你们先接下这个订单再说吧!”说完,俞仁向一旁的草棚走去。
这个草棚是他们搭在这儿,有时候不便临时住一下的。草棚不大,里面只设了一张床,还有一个小桌子。没有椅凳,俞仁便坐在床上。
见桌上放着一副墨斗,俞仁突然想起来,自己应该把想好的东西画出来。于是他掏出一两碎银子递给柳喜。
“你马上去给我买些纸来。再顺便弄个油灯和一些吃的来。咱们今晚要挑灯夜战!”
柳喜答应着,转身去了。黑暗的草棚里突然就只剩下了俞仁一个人。他突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怀揣百万的富豪,到了一个穷乡僻壤的深山里,虽有百万,却无处可花。这种感觉真是难受。
“要不,干脆弄台蒸汽机出来吧!”俞仁自言自语的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初见成效
反正自己现在暂时也出不了家门,有的是时间。虽然老爹让他备考乡试,但是他却十分清楚,就算是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考中。
因为乡试的关系,李莹的事情暂时也不能向他老爹提了。俞仁有些郁闷。他决定派个人到杭州,给李莹送个信。这个送信的最佳人选自然是曹安。可是曹安现在是万万不能派出去的。不然,自己就要真的被他老爹天天的关关院子里出不去了。
看来,还是请虎子他们帮忙,找个人代他送封信过去比较好。
想过了李莹的事情,俞仁接着思考起眼前的这个难题。
在小船上加装一个螺旋浆是没有问题的了。这种小船,只要加一个摇把式的的就可以了。很简单。可是到了大船上,这个螺旋浆就要加大尺寸了。如此一来,这动力可就成了大问题了。对于用骡马来拉,能不能拉的动的问题,俞仁始终不太有信心。
他并非学理工科出身的,对于具体的这个力的转换的量,他还是不太能算的出来。因此,对于需要制作多大的尺寸,他也不太有把握。只能大概的毛估一下。所幸,他现在的客人并未向他提出太具体的要求。
最终,俞仁决定还是先把小船的螺旋浆做好,再根据它的尺寸来定大船的尺寸。
至于蒸汽机的事情,还是要等到把这两条船卖出去以后再说了。不仅是因为没时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没钱。
柳喜目视着远方的黑暗,他觉得在这样静寂的黑暗中,自己的脑袋变的异常的清醒。数年前中学物理课上的一些公式也开始渐渐的进入了他的头脑。这对他设计眼前这个螺旋浆的尺寸很有帮助。他很想把它们记下来,可是手边却没有纸笔,也没有灯。
俞仁找了个树枝,把想到的公式先在地上写下来。
柳喜回来的时候,远远的便看到草棚里似乎没人。柳喜有些担心。他以为俞仁是不是出去了。这儿可是城外,俞仁又不怎么认识路。这样黑灯瞎火的,很容易走错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儿虽然离城很近。可是离山也很近,有时候会有狼出没。
“仁哥?”柳喜叫了两声,却没有人应,柳喜把手里的纸笔和一包吃食放在桌上,便赶紧提着灯笼出门去找人。
才一出门,他便看到草棚外有个身影蹲在沙地上。他进来的时候因为前面有一堆木头给拦住了,没有看见。
柳喜赶紧提着灯笼走过去。
“停!”一个声音突然叫起来。
柳喜吓了一跳。不过,他接着又放下心来。因为叫他的人果然便是俞仁。俞仁没有出去。
“就站在那儿别动!”俞仁说着,小心的走出来,似乎要避开地上的什么东西。
柳喜以为地上有什么毒蛇一类的东西,可是看了半天,却什么也没看到。
俞仁跳花似的走过了那片“危险区域”,这才轻松下来,抛下手中的树枝,向着柳喜道,“走吧!”
柳喜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却终于还是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片地,可是他还是什么也没看见。
俞仁回到草棚,便马上摊开了纸笔,将自己方才所想到的公式首先一一记下来。然后这才在纸上一个个的画起他的设计。
这一晚,俞仁一直忙到二更天才睡着。待他醒来,虎子已经回来了,他还给两人带了份早点。
“怎么样?船借到了吗?”俞仁见面就问。
“借到了。按你的要求,是条旧船,很小。”
“走,看看去!”俞仁早餐也不吃了,便领着虎子、柳喜两人先去看船。
这条船果然正符合俞仁的要求,他看了很满意。
看完了船,三人这才回到草棚里吃早餐。
吃过早餐,俞仁又带着两人开始按自己设计的图纸改造那条小船。
到将近中午时,田嘉也回来了。说是东西已经订做了,明天中午之前可以拿到。
俞仁很高兴,四人于是一起努力,在天黑以前,终于把小船给改造好了。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等螺旋浆了。
第二天一大早,俞仁随着田嘉一起去取螺旋浆。
俞仁看到那个自己订制的螺旋浆,他才意识到:自己事先的交待还是不够清楚。那个刚刚做好的螺旋浆是用铜铁浇铸的,可是却没有打光。这样子,阻力会大大增加。
没办法,俞仁只好让铁匠们再将表面打光。
这一回,为防止再出意外,俞仁就守在铁匠铺里。
待到螺旋浆打磨好,天又将黑了。这个铜铁合金的东西虽然看上去不大,却一点也不轻。俞仁原本想找马车,帮他们送过去。可是田嘉却不愿意,他去家里找了辆独轮车,将螺旋浆架到车上,便自己推着车子回去了。
等到了地方,天早又黑下来了。几个年轻人却再也等不得了。大家在外面支起了几堆火,以便照明,便动手往船上装螺旋浆。
费了半天的功夫,终于把螺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