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巨盗-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刘强一脸认真的模样,俞仁笑了。他觉得面前的这个蛮汉很可爱,至少他爱憎分明,敢说敢做。不过,就算是为自己报仇,要因此而攻打杭州城,俞仁也是反对的。他相信以李莹的聪明、曲敬的理智,也绝不会同意这么干。
“姓廖的与我有仇,那也只是我们之间的个人恩怨,怎么能让杭州百姓因此而受战争之苦!这是万万使不得的。”俞仁道。这样说,倒不是因为俞仁有什么悲天悯人的胸怀,而是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中的现代人,战争开始对于他来说,那都是一件不可轻碰的东西。
“倒是有件事,我一直很困惑,想问问你们,不知方不方便?”俞仁话说的很客气。
“俞相公有话尽管直言,咱们又不是外人。”曲敬道。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拐弯子了。你们知道这次,为什么这姓廖的这么轻易的便放我出来了吗?”俞仁问。
自从被放出来,俞仁便一直在想着这事。他总觉得这事一定与李莹有关。因为他十分清楚,作为浙党的成员,廖士相是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个借机打击东林党的绝好机会的。要想让他放手,除非他觉得有一件事比打击东林党还要重要。
看来,那个茶楼伙计所说的街头传言,很可能是真的。
曲敬笑眯眯的看着刘强道,“这事,俞相公还应该问刘强。此事,他比我更清楚。”
刘强显得有些得意,“这事谁也没有我清楚。”
“那就请刘三哥跟我讲讲吧!”俞仁现在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至于谁讲,倒是无所谓。
刘强正要开口,却一时不知从何讲起,肚子里有话,却吐不出来。看到俞仁一脸期待的表情,刘强只好求助的望着曲敬,“曲先生,还是你来讲的,我这人笨嘴笨舌的,实在不知道该从哪儿讲起!”
“就从我们分手后讲起吧!最近这阵子你们好像很忙嘛!咱们这儿发生了很多事吧!”俞仁提示道。
刘强面现难色,“有很多事吗?好像也就是火烧闻涛院和吓唬廖狗官的事嘛!不忙啊!前阵子大小姐不让我出门,我整天就只能呆在屋子里,都闲的蛋疼了。还忙啊!”
曲敬笑起来,“你当然不忙啦!忙的是我跟大小姐。只要没有打架闹事的事情,大小姐就不会叫你,你当然不忙。可是,你不忙不代表我们也不忙啊!”
俞仁也知道,以刘强的性格和能力,李家很多的事务,他是没办法参与的。这倒不是因为他地位底,也不是因为他不受信认,而是因为他的能力仅限于冲锋杀敌。
“那就请曲先生跟我们讲讲吧!”最终,问题还是落到了曲敬的身上。刘强本想表现一回,却终于没表现的成,不由的有些沮丧。
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施压
曲敬将俞仁请进船舱,刘强也在一旁坐陪,然后又让人送上了早点。三人一面吃早点,曲敬一面向俞仁讲起最近李家发生的事情。
原来,自从俞仁与李莹追踪石廷柱离开大衢山,曲敬也立刻展开了行动。他被李莹受权,全全负责浙江李家一切事务的整改。整改的指导原则就是先前他们所商议的:李家所有的事务,除出售令旗一项无法外,其他全部由明转暗,不得再以李家名义经营。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必竟,李家在浙江一带,很多州府都有生意,商铺多达百间。所幸,李家陆上的生意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目张胆的挂上李家的旗号,只是一些行内人知道。
但是为防万一,曲敬还是决定将所有的店铺通通转手,再从其他地方另寻店铺,重新开张。对外宣称的理由是:李家最近在海上受了重大挫折,商船损失的太多,急需要大量银子制造新船。
这个理由是充分的,至少对于官府来说,是充分的。而行内人都知道,李家的生意是以海上为基础的,如果他们的船没了,也就失去了根基。那么,他们的陆上兴隆的生意也将很快不再兴隆。
对于官府来说,如果他们对李家进行调查的话,便会知道,李家最近因攻打陈钱岛而损失惨重。岛虽然攻了下来,船也损失了三四成。
当然,重新选址开张的店铺已经不能再打李家的名号了,便是业内人,也都不知,他们是李家的生意。而且,为了尽量不能让熟人碰面,曲敬将所有的店铺内的人员进行了一次大的对调。原本在杭州的,调到宁波,原本在钱塘县的,调到仁和县。
虽然这样做,短期内对李家的生意影响很大。所幸,李家的陆上店铺大多是依靠海上的生意为主的,而海上的生意大多与他李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等于是他们实际做的多数都是自家的生意,只是收货这一块要麻烦些。
总算是曲敬行动的快。他刚刚把杭州的十几家店铺处理的差不多,便得到消息,杭州知府已经暗中派人,在杭州城里探查他们李家的生意与势力了。所以,曲敬当机立断,与正在杭州的李莹商议,主动破坏闻涛院,造成他们内斗的假象,以安廖士相之心。
众人烧掉涛院,还推倒了一部分院墙,留下一些断剑、断刀,再用鸡血、猪血洒在废墟当中,这样子看上便很真了。众人撤回了大衢山海岛,曲敬却在杭州城里暗中加派了许多的眼线,以防廖士相再对他们李家有进一步不利的行动。却没想到,居然得到了俞仁被廖士相抓进狱里的消息。
当时曲敬与刘强还在杭州没有撤走。可是,李家布置在杭州城内的眼线一类的势力,却一直是由李莹亲自抓的,曲敬也无法指挥和联络。其实,不仅仅是杭州,所有李家这几年在国内发展的各地眼线,都是由李莹亲自负责的。甚至,他们之间很多相互都不知道。这也是李莹根据大明的锦衣卫组织,仿照而来的。
必竟,作为一名实力大到可以威胁朝廷安全的海盗,李莹很有自知之名。
那句:匹夫无罪,怀壁其罪。李莹是很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的。而十五年前大明商人在吕宋岛上的悲惨一幕,更是让李莹格外的重视商队的军事实力和情报。
于是,曲敬只好一面飞鸽传书给远在大衢山的李莹,一面又亲自组织了十几名年轻人,赶到知府衙门前,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其中,还有两名李莹专门派给曲敬,负责保护他安全的高手。
那天在知府衙门前发生的骚乱事件,便是由曲敬直接指挥挑起来的。只是,为了不引起官府的注意,他们在事情发生后便纷纷离开了。
俞仁被抓进牢里以后,曲敬一面派人暗中盯紧府牢,注意每一个进出的人。一面又积极安排手下,准备万不得以之时,劫狱救人。
可是,当他听说了俞仁在府衙内,不愿离开的事后,曲敬只能放弃了劫狱的想法。然而,刘强听说了曲敬放弃救人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曲敬的住处,闹着要非领人冲进知府衙门,先杀了狗官,再救俞仁出狱。
曲敬费了半天劲,却一直说服不了他。刘强甚至还骂曲敬胆小怕事,不顾兄弟的生死。还好这时候,李莹的飞鸽传书及时的到了。见到李莹的信上指示他们不可动强,并说她自有办法让姓廖的主动放人。刘强这才不闹了。
可是,他还是不放心。于是便亲自带着李莹的信,找到信上李莹所说的此事的负责人萧记米铺的掌柜。
“此后的事情,还是请刘兄弟来讲吧!他是亲自坐镇指挥的,比我要清楚的多。”曲敬说到这儿,又把任务交给了刘强。
刘强有些脸红。“什么指挥啊!其实,我压根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的。一切都有大小姐在暗中指挥。我也只是等消息。”这一次,刘强倒是难得的谦虚了一回。
“那就请刘兄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吧!”俞仁道。
于是,刘强便开始讲他那几天在萧记米铺里的事情。
“那天我带着大小姐的信,找到在城东的萧记米铺。掌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我去的时候,他以为我要买米。然后我便按着大小姐信写的暗号,问他说:‘你这米行可代客人买布吗?’
那老头子便瞪眼看我,‘客人要什么布?’
我便按大小姐信上说的接下去说:‘我要三匹绸布、三匹棉布,外加三担生丝。’
那掌柜听到这儿,便赶紧把我请到了后院。”
刘强是个急性子,一到后院,便问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萧掌柜只说已经派人去办了,却没跟刘强说派谁去办,怎么办的。刘强还待再问,萧掌柜却借口前院有生意,走了。只交待让刘强耐心在此等消息便是。保证三天内让廖士相主动放了俞仁。
刘强这个着急啊!想到牢里去探俞仁吧!又担心把事情给搞砸了。想问萧掌柜事情的进展吧!萧掌柜却自从刘强来时接待了一下后,便从此不见了踪影。店里只有一个小伙计和一个帐房先生。
刘强也不知道这两人是不是李家的人,还是仅仅是从外面请来的普通伙计,所以他也不敢多问。偏偏萧掌柜却一直也不回来。
待到快吃晚饭了,刘强才看到萧掌柜行色匆匆的赶回了店里。老头虽然六十多了,可走起路来,还是很有精神。
“怎么样?”刘强忙赶上去问。
“一切还算顺利。拿住了两只小兔子。”萧掌柜道。
刘强听的一头雾水。萧掌柜这才将刘强又让到了后院的一间密室里。然后才向他道:“我已按大小姐的指示,安排人员先抓了廖士相的两个小儿子。并把他们带到了城外的一个秘密的地方。保证任何人都找不到。”
“太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两个小兔崽子,跟廖狗官换俞相公了。那,你们通知了廖狗官没有?”刘强一脸兴奋的问。
“暂时还没有。”萧掌柜道。
刘强蹭一下站了起来。“那这事就交给我了!” 他以为萧掌柜是因为胆小,不敢去给廖知府送绑架信。
萧掌柜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阻止。“你干嘛去?”
“当然是去给那个姓廖的传话啊!不传话,他怎么知道他儿子在我们手里,又怎么会主动放了俞相公。”刘强道。
萧掌柜将他按在椅子上,“这可万万不行。你想啊!你这么一去传话,便马上暴露了咱们的身份。这是大小姐万万不愿看到的结果。而且,这廖姓的是个阴险的人,你这一去,万一他把你也给扣起来。那咱们岂不是又要多救一个。
所以,你万万不能去。此事大小姐早有安排,一切都在大小姐的意料当中。你不用担心。只等着姓廖的放俞相公出来便是了!”
新书期将过,提醒各位喜欢本书的童鞋们收藏一下噢!
第一百一十二章 梁上飞侠
刘强听说大小姐早有安排,虽然着急,却也不敢坚持,老老实实的呆在铺子里等消息。眼看着刘强在铺子里急的乱转,第二天一早,萧掌柜给刘强引见一个人。
刘强看到这人的第一眼的印象是——不喜欢。刘强是个粗人,他喜欢的人大多也都是与他一般,长相粗犷的。而此人个头很矮,模样精瘦,看上去有点像是发育不良。那双骨碌碌乱转的眼睛,更透出他的狡猾。这一点,刘强就更不喜欢了。
萧掌柜给两人介绍道,“这位是我们铺子里的时斌时兄弟,据说他的祖上正是水浒传里的鼓上蚤时迁。这一位,是大小姐身边的刘头领。”
刘强看萧掌柜突然给他带来这么个小个子,还以为萧掌柜是看自己等的着急,特意找了个玩把戏的来逗自己开心。刘强有些不高兴了。
“萧掌柜,俞相公现在还在大牢里,生死未知呢!要是万一俞相公有个什么三长两矮,咱们可没办法向大小姐交待。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萧掌柜见刘强板着脸向他责问,也不生气,仍是笑眯眯的向刘强道,“这个,刘头领就要问我身边的这位时兄弟了。因为这事是他亲自办的,包括昨天暗中劫持廖知府的两位小公子的事情。
营救俞相公的事,我们虽然是按大小姐的指示办,但事情可都是时兄弟一人干的。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就只能给他跑跑腿,传传话什么的。”
刘强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么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居然还能办这样的大事。
“没想到,原来时兄弟是真人不露相啊!惭愧惭愧!不知道那廖狗官几时会放俞相公出来?”
“廖狗官暂时还没有什么行动。只是先后派了上百名捕快在杭州城岳庙一带找人。”
“那时兄弟今天又准备要弄什么大手笔?”刘强问。看着眼前这个模样猥琐的小个子,刘强觉得,自己开始越来越喜欢他了。
“今天我打算什么也不做,就在这儿陪刘大哥聊聊天,喝喝茶!”时斌从容的道。
“噢!为什么?”刘强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时斌会趁热打铁,赶快与廖士相传话,让他把俞仁放出来。
“昨天我带着两名兄弟,在岳庙,乘着廖家的人不注意,悄悄掳走了那两个小孩。姓廖的虽然着急,但是却还没有恐慌。更重要的是,这姓廖的还没有见识到咱们的利害。
所以,现在咱们要耐心的等着,这一天,捕快们找不到人,姓廖的才会有些慌,到时候,我再给他加些码,姓廖的就很容易服软了。放俞相公的事情也就不必咱们主动开口了。”时斌分析道。
这一天,刘强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虽然时斌一再向他保证,那些捕快们绝对找不到廖狗官的两个孩子,可是刘强还是不放心。因为他知道,这可是关系着俞仁的生死的大事,万万马虎不得。
廖士相必然会想到,可能是有人想要借绑架他儿子,从而来威胁他将俞仁放掉。要是万一被捕快们找到人,只怕这位廖知府马上就会把俞仁杀掉,以绝后患。 反正,通匪的罪名已经有了,就算马上杀了俞仁,东林党也找不到他廖士相什么把柄。
正是因为刘强知道这当中的利害和凶险,他才着急万分。可是虽然着急,却没有办法。这事情是急不来的,他只能呆在米铺里等消息。
还好,一直到天黑,刘强也没听到捕快们找到人的消息。此时的杭州城里,可以说是满大街都是捕快。看到街上的捕快越来越多,刘强的心又吊了起来。
“怎么城里的捕快越来越多了。”
时斌轻轻一笑,“刘大哥放心好了。这不是正好说明,他们并没有找到人嘛!要是找到人了,他们怎么会还派这么多人出来满大街的找。”
刘强听了这话,顿时放心了不少。
当天的晚上,刘强是与时斌在一个房间里睡的。可是刘强却因为担心俞仁的安全,一直也没睡着。
到的初更时,刘强感觉时斌似乎起身了。他以为时斌是要上茅房,也没在意。可是过了许久,时斌却一直没有回来。这让刘强的心里又不免得打起了鼓。因为此时的杭州城里,已经宵禁。时斌出门,只要被捕快们发现,无论在哪儿,在干什么,都会被抓起来,然后审讯。
而刘强最担心的是,时斌如果是去知府衙门那就更坏了。因为知府衙门必然更加守护森严。如果时斌此时去,那简直就是跟送死差不多。更关键的是,如果时斌一旦被捕快们抓住。那俞仁的性命也就不保了。
所以,时斌走后,刘强更加的着急,这睡自然更是睡不着。
一直等到了三更天,刘强才感觉时斌又回来了。时斌的动作极轻,轻到刘强几乎感觉不出来。如果不是他们两人是睡在一张床上的,刘强又一直没有睡着,他根本就不可能发现在这段时间里,时斌出去了。
待到时斌回到床上,刘强再也忍不住开口问起来。“时兄弟这一趟出去,可有什么收获。”
时斌轻轻一笑,“我就知道一定瞒不过刘大哥的法眼。方才我去了一趟知府衙门。”
刘强听到这儿心里吃了一惊,没想到他果然去了知府衙门。虽然明知他没事,刘强还是担心的问了一句,“那你没被他们抓住吧!”
时斌笑起来,“就凭那般脓包捕快,想要抓我时斌还嫩点。我跑到那狗官的卧房,那狗官当时正抱着他的一个小妾在那儿睡觉。我便将事先写好的一封信放到他的桌上,又取了他的乌纱帽压在上面。
我见那狗官睡的跟个死猪似的,便顺手又取了他脖子上的玉观音,与我的信放在一处。
本来,我打算办好这些便回来的。可是,我又很想看看那廖狗官发现我的信后,会是什么表情。于是,我便故意的用一块石头砸了那廖狗官的小妾一下。那妇人被我的石块砸中,“哎哟”一声从床上坐起来,那廖狗官居然还没醒。
还是那妇人看到我摆在桌上的信,又见我将原本放在床头的乌纱帽也摆到了桌上,她这才大吃了一惊,于是赶紧推醒了一旁的廖狗官。
那狗官看到桌上的信,脸色大变,再看到我将他脖子上的玉观音也取了下来。那狗官吓的腿都哆嗦了。张口叫了半天,这才叫出一句:‘来人’。
院子里的捕快们这时也听到了声音,纷纷跑过来。”
“那你们就没发现你吗?”刘强担心的道。
“发现了啊!可是没用。捕快是没有弓箭的。我又是走的房顶。他们虽然看到了我,却拿我没办法。我出了知府衙门以后,便东窜西窜,他们根本就追不上我。不过,为了保险,我还是从秘道里回来的。”
刘强听了时斌的话,更是吃惊。他没想到这个时斌居然可以闯进守护森严的知府衙门,而且还如此的大胆,公开的暴露行踪。
“看来,明天的杭州城,又不知道要有多外捕快倒霉了。”刘强笑着道。
“应该不会。依我看,那姓廖的看到我的信后,必会服软。只怕那些散布全城的捕快很快就会撤了。”时斌很有信心的道。
刘强有些不信,可是,第二天的事情却完全的印证了时斌的判断。
第二天天一亮,萧掌柜打开铺门,突然发现大街上一下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些原本四处密布的捕快和暗哨们,一下子全都不见了。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今天是中秋节噢!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同时也希望朋友们把我也一起包时月饼里吧!为了庆祝节日,决定今天还是四更吧!牺牲我一些的节日时间,只为让大家看的更爽一点!还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多多支持醉酒。
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湖聚会
可是,由于担心俞仁呆在杭州城里,终究还是不放心。于是,刘强便与萧掌柜商议,派人暗中将俞仁接出城。再由他们在杭州湾接应。可是,他们也知道,这廖姓的虽然表面服了软,但却绝不会真的就这么容易的服软了。他虽然放了俞仁他们,暗中必然另派有眼线在时刻盯急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看看到底会有些什么人与俞仁他们接头。
这些,都是李莹的信上所预料的。
因此,接俞仁的事情绝对不能公开进行,必须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就好像俞仁突然的就在杭州城里消失了一样。这么做,不仅可以达到接人的效果,还可让再一次的震慑廖士相。
于是,便有了方才俞仁被神秘带出云间茶楼的这一幕。
俞仁听到这儿,总算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搞的大致清楚了。听说他们接他是去大衢岛,俞仁倒很高兴,因为他终于又要以看到李莹了。
这一次的行船并不很顺利,因为风向不好,他们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才到达大衢岛。
曲敬他们的船还没靠岸,俞仁便感觉有些气氛不对劲。就见原本不太大的码头停了大大小小的足有两三百条船。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看上去也多数是江湖豪客。
这让俞仁十分困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是……?”俞仁问正站在他身边的曲敬。
“噢!忘了告诉俞兄弟了。大小姐安排今天在大衢岛上公审钟老三。所以这东南海岛的各岛主几乎全都来了。俞兄弟是擒拿钟老三的第一功臣,自然不能缺席。”曲敬笑着说。其实,曲敬是有意不提早告诉俞仁的。因为他担心俞仁如果提早知道今天在大衢岛上公审钟老三,他不一定会来。必竟,俞仁是官宦子弟,像这样公然的跟一大群的海盗混在一起,如果让人知道,是与他很不利的。
可是,曲敬的目的却正在于此。他就是要借此次的机会,让所有的海盗都认识俞仁。如此一来,俞仁将来就算是想要与他们撇清关系,也不可能了。曲敬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李莹与俞仁两人之间,最大的障碍便是他们的身份。
所以,曲敬才要将俞仁彻底的拉进他们的海盗队伍里。让他成为与他们一样的,真正的海盗。
俞仁有些意外。正如曲敬所料。如果事先知道此事,他是不会来的。就算是想见李莹,他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因为有了杭州城被抓入狱的经历后,俞仁在内心深处,也开始有些警惕起来。他知道了,这个通匪的罪名如果被人坐实,受害的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了,就连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会受牵连。
他虽然喜欢李莹,却并不想再跟这些半商半盗的人走的太近,因为他知道,这将会给他的家人朋友们带来危险。他只希望能够尽快的回到南京,然后与他现在还没见过面的老爹商议,把李莹娶过门。然后,他们便可以过平静的日子了。
这是俞仁最大的心愿,可是连他自己也明白,这个想法实在有些不太现实。不说李莹能不能抛下他手下的这些上万名的手下,跟自己走。就算她可以抛下手下,她能够抛下仇恨,放弃向西班牙的的复仇吗?俞仁实在不太有信心。
就在俞仁心猿意马的时候,船靠岸了。
这一次,来接船的人并不多,只有如今已被升为大衢岛大当家的萧七叔带着几名手下在码头等候着他们。
见到萧七叔亲自来接船,俞仁赶紧快走几步,迎上去。“这怎么敢当,还要劳您老人家亲自接我们。”
萧七步摆着手,“俞相公就不要跟我这老头子客气了。您现在就是我们李家的恩人,也是咱们的贵人。本来大小姐是要亲自来接的,只是今天岛上来的贵客太多。大小姐实在抽不出身,只好由我带大小姐来接俞相公了。”
两人客套了几句,萧七叔便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去处。
这儿正是上次李莹帮他摆庆功宴的地方。此时的空地上搭了许多的草棚,当中还搭了个台子。
俞仁远远的便看到草棚里坐着许多人。萧七叔将俞仁几人引到最靠前的左面的大棚里。
此时的棚子里坐着六七个人。当中而坐的是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人,中年人面如沉水,留着一缕漂亮的长须。在他的身后,站着两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一看便知是保镖。中年的右边陪坐的,是一个模样瘦小的男人,看上去很不起眼。左边陪坐的便是李莹。
李莹的身后只有莺儿一人陪侍。
见俞仁几人进来,李莹面现喜色,起身迎了上来。而那个中年人,却仍然坐着没动。
李莹见到俞仁,赶紧给他引荐。
“这位便是我们大明海商的头领许二爷,也是我的二叔。二叔,这是我新结识的一个朋友,叫俞仁。这一次咱们能够攻下陈钱岛,生擒钟老三,他便是第一功臣。”俞仁说话十分客气。
俞仁听到许二爷这三个字,终于知道了。原来,面前的这个人,便是他一直闻名,却没见面的许心素。
那中年人听到俞仁的名字,这才从椅子上坐起来,面上露出几丝笑容。“原来是俞贤侄啊!不错不错,才能出众,模样也出众。莹儿,你可是真有眼光啊!”
李莹的脸红起来。“二叔取笑了!”
这时,原本陪坐在许二爷身边的那个貌不惊人的男人也跟着站了起来。李莹于是又给俞仁介绍道,“这位是许三叔,许海。”
那许海只是向俞仁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场合,他只是配角。
几人客套了几句,俞仁便在李莹身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
这时,外面有人来报,说是三十六岛的岛主们已经全部到齐了,问大会是否可以开始了。
李莹向那人道,“那就请大家入坐,准备开始吧!”
说完,李莹站了起来,向许心素道,“二叔、三叔,咱们是不是也到外面坐坐?”
许心素站了起来,“好,这个钟老三,实在太可恶。居然敢公然与我们对抗,要不是莹儿你极时的以雷霆手段解决了他,大家必然以为他是我许心素在暗中支持的。
想不到,真想不到啊!一向懦弱的朝廷居然开始跟我们唱对台戏了。莹儿,咱们以后可更加要小心行事了。那些官兵们,不可怕,可怕的是咱们当中有人暗中给官兵通风引路。这样的人太危险了!只要咱们这儿有这样的人在,说不定哪天咱们就身首异处了啊!”
李莹连连点头。“二叔说的是。我也正是这想法,所以才要开这么个公审大会,就是要让大家看看,叛徒的下场。”
着着话,几人来到外面。此时的台子上已经布置停当。下面放了几排座位,除了前排的七八个座位是空着的,其他的位子都已有人坐了。不过,今天来的人实在太多,座位虽然有一百多个,却也完全不够用,后面还站着一大堆人。能够有座位的,几乎都是些有头有脸的头目。
见到李莹与许心素几人从草棚里走出来,大家都自觉的站了起来。待几人在前排的座位上坐下,一个小头目走了过来。
“报告头领,客人们都已到齐,是否可以带人了?”
“把人带上吧!”李莹一挥手。
不一会儿,就见六七名提刀的李家兵卒,押着一伙足有二三十人的男女老少上了台子。这伙人大多数都是女人和孩子,男人一共只有三个。俞仁问坐在一旁的曲敬才知道,另外的两个男人都是钟老三的弟弟。而这些女人和孩子,也都是他们钟家的妇孺。
第一百一十四章 霹雳手段
这些人一面走,一面叫,孩子和女人的哭叫声响成一片。负责押人的一个兵卒被吵的恼火了,向着他们叫了一声,“别吵,再吵把你们的嘴用沙子堵上!”
那些孩子和女人听到这话,果然小声了。
钟老三一家被带上台,三个男人被排成一排跪在最前面。萧七这时走上台,向着钟老三高声问道,“钟老三,你还有什么话说。今天咱们海上的兄弟几乎都到齐了,我李家处事向来公正。你若不服,咱们尽管当着大家的面来理论理论。”
钟三抬头看了一眼台下,果然都是些熟面孔,但他马上又低下了头。钟三一生都在海上混日子,生死对于他,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此时的他,自觉无颜再与众人相见,一心只想速死。
“我钟三轻信了南居益那狗官的蛊惑,妄想借陈钱岛与大小姐对抗,实在是死有余辜。只是希望大小姐和众位兄弟看与我钟三往日的情份上,放过我的老婆孩子。”
钟三的话说的很大声。台下的众人都听的很清楚。
萧七看着李莹,李莹却没有回答,而是向一旁的许心素问道,“二叔以为如何?”
许心素笑起来,“这钟老三是你的手下抓住的,自当由你做主。何况,咱们海上的事情也一向都由你来拿主意的呀!没关系,无论莹儿你做什么样的决定,二叔都支持你。”
李莹又看了一眼俞仁,正想问问他的意见,就听到台下的众人开始叫起来。
“钟老三私通官府,破坏咱们海上的规矩,就该杀头。”
“不能听他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
台下的众人乱哄哄的叫成一片,总的意见却只有一条:必须要杀光钟家全家,一个不留。
俞仁抬头看了看台上,跪在三个男人身后的,最小的孩子是一个还抱在手里的婴儿。
李莹听到身后群情激愤,便不再征询俞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