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李利敢在百官面前顶撞董卓,分明是有所依仗。否则,难道他活腻味了,自寻死路吗?
如果董卓不杀李利,那会杀谁呢?
于是乎,满朝文武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低着脑袋似褡裢一样,一动不动,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被董卓迁怒诛杀。
不仅是文官如此,上百名武将同样是屏息噤声,连大气都不敢喘,全是文质彬彬、斯斯文文的乖巧模样。
董卓之威大如斯,却是让李利大开眼见,心中禀然。
但李利心中坦荡荡,并不怵董卓。
因为他提出的三个约定,只要董卓还没有老糊涂,必然能够想明白,从而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只不过董卓到底会不会答应约定,李利心里却是很没底,因为董卓是祸乱天下的枭雄。
枭雄之心岂是那么容易揣摩的?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喜怒无常,高深莫测。
李利心中很笃定一点,那就是只要董卓还没有丧失理智,就不会当堂杀他。因为他李利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拥兵数万,征战以来鲜有败绩,并且还不在董卓所控制的长安城之内。而是在凉州西部四郡。
这就是李利与其他西凉将领孑然不同的地方。虽然他名义上仍然归属董卓麾下,却有属于他自己的根基和兵马,钱粮军械不受董卓挟制,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此外,李利在长安城中也不是孤立的存在。与众多西凉将领都有交情,何况他还有李傕这个叔父在前面顶着。
胆量是靠实力支撑起来的,否则就是狂妄自大,自不量力。
正是因为外有强援、内有助力,李利才敢与董卓面对面的对话,不惧董卓的威胁恐吓。
另一方面。李利从来没想过要与董卓为敌。因为他目前还不是董卓的对手,只能屈居董卓麾下,借着这棵大树的树荫,积蓄力量,快速发展壮大。
事实上,当今天下。没有那一路诸侯敢向董卓叫板挑衅,因为他们都不是董卓的对手,全都俯首蛰伏起来,暗自积蓄实力,等待时机。
现如今,除了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南阳袁术、右北平公孙瓒等人之外,大汉其它各个州郡仍在向长安朝廷缴纳钱粮。只不过钱粮数目有多有少。其中徐州、巴蜀、荆州和司隶等地缴纳的钱粮最多。
而朝中的三朝老臣,如杨彪、朱儁、皇甫嵩、王允等人之所以还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门生故吏遍天下,能够催促各州郡缴纳钱粮,还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以董卓暴戾蛮横的秉性,岂能容忍他们活到现在?
不过,纵然是这些老臣有所依仗,但董卓一旦怒羞成怒起来,那就顾不了各州郡的钱粮了。先杀了再说。
李利先前也搞不懂董卓既然不待见这帮老臣,为什么不杀掉这些人。
直到董卓屡次赏赐他金银美女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老臣还是很有用的。
即便是曹操、袁绍、袁术等一毛不拔之人,接到王允、杨彪等人索要钱粮的书信。也不得不顾及颜面,从牙缝里挤出一些钱粮送到长安城,而天下其它各州郡那就更不用说了,多少都得表示一下。徐州、巴蜀和荆州等地之所以缴纳的钱粮最多,是因为他们的子侄或是亲属家眷在董卓手里。不交不行啊,缴纳钱粮就等于给他们的亲属家眷买命。
大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小皇帝刘协倍感煎熬,挺直的腰杆都已僵硬,却不敢稍有晃动,生怕惊扰了董卓的思绪,当堂受辱。
皇帝尚且如此,何况是堂下的满朝大臣呢。
“呼、呼、呼!”
寂静的朝堂上,突然响起一阵浅睡之中的呼噜声。
这个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呼噜声,可谓是石破天惊,骇人听闻哪!
堂堂天子朝堂,谁敢睡觉!
霎时,满朝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一时间居然没有发现到底是谁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在朝会大殿内睡觉。
听到这个特别突兀的呼噜声,李利心中也是极为诧异。
“这是谁呀,心可真大,这个时候居然也能睡着?”
不过李利与其他人不同,他没有回头查看身后的官员,而是将目光转向正在假寐沉思的董卓。
“呵呵呵!”一刹那,李利不禁哑然失笑,笑声响彻大殿。
原来董卓闭着眼睛想事情,想着想着,居然靠在宽大的相国椅上睡着了。
“是谁?谁敢吵醒咱家歇息?”
董卓睡觉的时候,十分警觉,这在曹操刺杀他之时,就已经得到印证。
刚刚睡着的董卓,在李利失声呵呵而笑之中,瞬间坐起身来,睡眼朦胧地怒声喝道。
“禀相国,末将请罪。”李利上前两步,躬身说道。
“哦,是文昌啊。没事,咱家从郿邬赶到朝堂,有些疲劳,一时走神而已。呵呵呵!”董卓笑眯眯地说道。
“呃!”董卓醒来之后的表现,与满朝大臣想象中雷霆大怒孑然不同,他居然笑呵呵地对李利说话,一点没生气。
太不可思议了!
董卓今天到底怎么了?睡糊涂了吧,他居然喜笑颜开,俨然没有把李利当外人。
太诡异了!
苍天呐,大地呀!到底是董卓老糊涂了。还是老臣等人眼花了,国贼董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揉揉眼睛之后,董卓渐渐收敛笑容,沉声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何事?没事,就退朝吧。”
说着话的工夫。董卓缓缓站起身来,似乎准备回去继续休息。
“相国,末将还未等到相国的答复呢?”
眼看董卓准备离开,李利顿时着急了。
董卓到底什么意思,什么也不说,转身就走。你要走也行。总得给句痛快话吧,事关我李利的终生大事,怎能如此儿戏?
“呃,答复?”站起身的董卓,听到李利的话后,似乎没想明白李利话中的意思。
稍稍沉吟之后。董卓反倒不走了,又坐下来,目光深邃地看着李利。
“文昌,你刚才说的三个约定,本相国全部应下,并且还要写在赐婚诏书上。如此,文昌可还有异议?”
“啊?多谢相国成全。末将感激不尽!”李利震惊之余,急忙恭声说道。
董卓微微一笑,颔首示意李利起身,笑声说道:“文昌啊,婉儿自幼娇惯,脾气不太好,以后你可不能欺负她。你已有五个妻室,想必名分早已定下,本相国将婉儿下嫁给你,也不会让你为难。让她做平妻吧!毕竟婉儿曾经许过婚事,虽然最终没成,却也不适合做正室。就这么定了!”
“末将拜谢相国宽宏大量!”李利再次躬身应道。
这次他是真心感谢董卓,因为这是迄今以来他在董卓口中听到最有人情味的一番话。
董卓微微抬手,示意李利起身。说道:“你先别谢得太早了,咱家膝下只有婉儿最贴心,所以她的嫁妆不能少,否则本相国于心不忍。行了,就这样吧。下朝之后,让你叔父帮你张罗这些事情,时间很紧,这几天把婚事相关事宜全部安排妥当。李傕,你可听真切了?”
“末将遵命,一定不会委屈相国爱女,请相国放心!”李傕神情振奋地躬身应道。
“嗯,这就好。退朝!”
董卓微微点头之后,沉声丢下一句退朝,径自走下龙廷高台,缓步离开大殿。
“恭送相国”
在一片恭送声中,李利目送董卓离开大殿。
看着董卓臃肿身躯微微有些蹒跚的步幅,李利顿时心里有些伤感,感慨良多。
董卓其人,恶名昭著,祸乱宫廷,残暴之名传天下。可是他终究也是人,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是五脏六腑俱全,同样也有感情。他是权倾天下的相国、尚父,也是个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关心呵护子女的父亲。
他铁骨铮铮,戎马数十载寒暑,穿过刀枪剑戟,闯过尔虞我诈。大起大落有过,生死离别有过,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最终迎来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叱咤风云,睥睨天下,将传承两百年的大汉王朝踩在脚下。
无情未必真豪杰,壮志凌云大丈夫!
背负无数非议的董卓,站在天下诸侯最羡慕、最嫉妒的高台上,风光无限。但是,谁又真正尝试着了解过他威名背后的辛酸与孤苦?
这个世上没有谁能无缘无故地获得成功,无限风光在险峰,谁又了解登山的艰辛以及险峰之下隐藏的万丈深渊。
一代枭雄董卓,心若磐石,凶残狠辣,杀戮无数。没有这份坚硬如铁的心性和霹雳手段,他何以成事,如何能站在天下群雄之上,掌天下之权柄!
然而,铁汉也有柔情,也有需要他守护的亲人,更有舔犊之情。
如今,董卓年近迟暮,膝下无子,再将他最疼爱、最贴心的女儿董婉也嫁出去。他还剩下什么,如何度过晚年?天下虽大,但哪里才是他董卓停靠心灵的港湾呢?或许,只有死亡(。。。)

第184章  娇妻美眷
太师府,东院长乐苑。。
东院原是给嫡长子准备的,但董卓膝下无子,长乐苑如今是董婉居住的别院。
长乐苑与长乐宫仅有一字之差,此乃犯忌之举,但这是董卓府邸,自然另当别论。由此可见,董卓对小女儿董婉是何等疼爱,把皇宫大殿的宫名都搬到自家后院来了。
长乐苑,在太师府是个特殊的存在,吕布虽是董卓义子,但他跟随董卓这么久都没有进过这座别院。
整座别院,常年由三百名飞熊营亲兵昼夜守卫,若是没有董卓准许或是董婉首肯,任何人不得入内,就连董婉的姐夫李儒也不例外。
别院内,屋舍林立,飞檐楼阁,长亭水榭,应有尽有。建筑恢弘大气,装饰高贵典雅,雕龙画凤,极为考究;布局合理,风水相宜,
时至初春,花园内虽是一片萧条之象,却是新芽萌发,含苞待放,充满生机勃勃的气息。
“咚咚咚”
莲池边的长亭中,一名身姿绰约的罗裙少女,正俯身神情专注地拨动琴弦,琴声时而轻快,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低吟,如泉水潺潺流淌,琴韵悠长。
令人沉醉的琴声,在院中每一个角落徘徊激荡,回声袅袅;似是演绎着春暖花开的喜悦,又似饱含着深情爱恋的羞涩,还夹杂着少女天真浪漫的情愫。
“嘭嘭嘭!”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由远及近而来,少女顿时起身,疾步迎向来人。
琴声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不绝,回声激荡。
“董弘,退朝了,事情怎么样?”来人尚未走到身前,少女便急切地开口询问道。
“呼呼呼!”董弘一路小跑而来,累得气喘嘘嘘,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问你话呢?先把事情说清楚,然后再喘气,快说!”少女眼见董弘没有立即答话,顿时凤目含怒,急声说道。
董弘深吸一口气,神情激动地说道:“小姐,您别急呀,事情已经成了!李利答应迎娶小姐为妻了!呵呵呵??????”
“真的?你把李郎在朝堂上所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再说一遍。”
听到董弘的话后,少女脸颊上瞬间浮现出一片红晕霞云,眉宇之间透着会心的喜悦之情。
让董弘在亭中坐下,少女专注地听着他讲述刚刚朝堂上所发生的一切。
如果李利此时看到董弘的话,他一定会认出此人就是朝堂上宣读圣旨的常侍太监,小皇帝刘协身边的贴身宦官。
常侍董弘原是灵帝生母董太后身边的小黄门,一直负责照顾刘协,何进毒杀董太后的时候,他因长期伴随刘协左右,侥幸躲过一劫。董卓废掉刘辩之后,立刘协为帝,而董弘自然而然地跟着水涨船高,升为正殿常侍,同时也是刘协的贴身太监,深得刘协倚重。
实际上,董弘早先是董卓进献给董太后的奴婢太监,本身是临洮董家旁系族人,也就是董卓早期安插在皇宫里的眼线。
平时,董弘很少出宫,几乎整天伴随刘协左右,没有董卓的召唤,他也不敢贸然前来太师府。但今天例外,因为董婉在朝会之前派人传话,让他下朝之后立即赶来禀报朝会上的事情。
眼下,正在倾听董弘讲述朝会经过的少女,就是董卓最疼爱的小女儿董婉。也只有她,才有资格知道董弘隐秘多年的真实身份,既而随意使唤董弘,无须避讳。
听着董弘的讲述,董婉激动而羞涩的神情渐渐消退,旋即眉头微皱,似有所思。
沉思中的董婉,下意识地起身,在亭中缓缓踱步。
但见她身高七尺五寸,窈窕绰约,**翘**,腰肢纤细,身姿曼妙。她肤色**,**紧致光滑,典型的美人脸,轮廓柔美,弯眉凤目,瑶鼻皓齿,五官极其精致,容貌姣好,青春靓丽。
沉思之时,突显出董婉端庄恬静的一面,身姿挺拔,步幅优美,体态妖娆,举止得体。尽显名门闺秀风范。
董弘说完朝堂上的事情之后,看到董婉一点不激动,顿时惊诧地问道:“小姐,你怎么了?尚父亲自开口,李利岂敢不答应!现在事情已经定下来了,由李傕将军亲自**办,婚书、聘礼,随后就到,三月三成婚。你不是很喜欢李利吗,怎么还不高兴呢?”
“董弘,你说李郎是真心要娶我吗?他不会是被父亲逼得没办法,勉强答应的吧?否则,他为何还要与父亲定下三个约定呢?”董婉忧郁地轻声问道。
“这??????”董弘闻言惊愕,随即说道:“刚开始尚父确实有逼迫骁骑将军成婚的意思,而骁骑将军犹豫不决,没有立即答应。这让尚父很不高兴,随后李傕将军以长辈的身份应下这门婚事。直到这时候,骁骑将军眼见木已成舟,当即提出三个约定,并且说只要尚父答应这些约定,他就心甘情愿地迎娶小姐。
小姐呀,为了你的婚事,尚父在朝堂上几次发怒,但最终都忍了。而骁骑将军起初是不愿意,但他看到尚父答应三个约定之后,态度立即变了,还在尚父面前保证,以后一定会善待小姐,不会让你受委屈。
小姐,奴婢今天第一次看到尚父与麾下将领这么心平气和的说话,并与骁骑将军说了很久。而骁骑将军也确实不同寻常,英俊潇洒,气宇轩昂;面对尚父的恐吓,他居然毫不退缩,一点不害怕。当时奴婢吓得两腿打颤,生怕尚父一怒之下,杀了骁骑将军。没想到,最后这件事情还是很美满,皆大欢喜!
奴婢看得出来,骁骑将军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小姐没有看错人!”
听了董弘这番话,董婉终于安心了,神情变得柔和起来,眉宇间无形中显露出妩媚之色,愈发美艳动人。
????????????????
朝会后,李傕与李利叔侄一起下朝,返回龙骧李府。
一路上,叔侄二人没有说话,纷纷脸色沉静地跃马扬鞭,向西门疾奔。
“主公,后院已经安排妥当,几位夫人正等着您呢。”
时隔近一年之后,老管家李富终于从军营中脱身出来,重新回到管家的位置上。
眼见李利带着李挚、铁陀二将回府,李富快步迎上去,接过李利手中的缰绳,轻声禀报道。
“富叔,你怎么亲自在府门外等候,以后不必如此麻烦,下朝后我自然会回来。”李利笑着说道。
趁着李利下马之际,李富也没有怠慢前任家主李傕,躬身说道:“老奴见过李将军。”
李傕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李富,生分了,我们相识几十年,何须如此多礼。”
李富闻言后,微笑不语,摆手示意亲兵将李傕的坐骑牵到马厩,既而微微欠身将李傕迎进府门。
进入府门,李利和李傕穿过大堂,直接去后院。
“妾身等见过叔父!”
后院正堂内,李欣、滇无瑕等六女看见李傕和李利一起回来,立即起身迎上来,欠身行礼道。
“都是自家人,无须拘礼,咱们坐下说话。呵呵呵!”李傕喜笑颜开地说道。
“叔父请上座。”李利将李傕请上主位,随即坐在左首位。
坐在主位上的李傕,看着堂内两侧六位如花似玉的侄媳,心里乐开了花,十分欣慰。
在李傕眼里,李欣、滇无瑕、陈钰、蔡琰、任红昌和邹静六女,她们之中任何一人都是万中无一的倾城国色,秀外慧中,知书达理,贤淑豁达。任何男人若是能够迎娶她们中的任何一人,都是天大的福分,如今她们居然都愿意跟着侄子李利。
李利当真是好福气呀!
一念至此,李傕本打算跟李欣等侄媳说说董卓爱女董婉的事情,顿时却突然感觉有些难以启齿,说不出口,脸上浮现出一丝为难之色。
“叔父此来是有事情要说吧?叔父但讲无妨,不必顾及太多,侄媳等人愿听赐教。”李欣笑盈盈地说道。
昨曰李傕和蔡邕、李儒等人将李利一行人迎进西城门之后,逢家门而不入,他转身就走了。刚才李傕刚进府门,李欣等人就知道他此来一定有事,否则,他是不会踏入龙骧李府半步的。
听到李欣的话后,李傕不**了看正在喝茶的李利,却发现李利居然老神在在,像个没事人似的,根本没有开口说话之意。
看到自己这个侄子居然如此惫懒,李傕不禁苦笑,知道董卓赐婚之事还得由他这个长辈说出来。
“今天朝堂之上,董太师??????事情就是这样。”李傕毫不隐瞒地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详细讲述一遍,一边说话,他还一边观察着李欣等人的神情变化。
只可惜李欣和滇无瑕等人听到这件事情之后,除了起初神情稍稍有些惊诧之外,并无过激反应,神色显得很平静。
片刻之后,李欣笑着说道:“董太师权倾朝野,一言九鼎,他执意嫁女,叔父和文昌自然不能抗命不尊。所以此事不必再议,一切按照董太师的吩咐和叔父的意思办理,我们姐妹没有异议。自今天起,我们又多了一个姐妹,这样岂不是更好!呵呵呵??????”
李傕看着李欣说话的神情不似作伪,顿时安心了,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随即他笑呵呵地对李利说道:“文昌啊,欣儿和钰儿她们个个都是贤妻美眷,你娶她们五人为妻,实属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往后一定要善待她们!哈哈哈!”
“叔父所言极是,侄儿记住了。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李利笑**地看着李欣、滇无瑕等人,朗声应道。(。)

第185章  女人爱漂亮
龙骧李府。
此时已是李利回到长安城的第四天。
自上次朝会之后,李利便以筹办婚事为由,不再上朝议政,整天待在府邸中,深居简出,行事极为低调。而李欣、滇无瑕、蔡琰陈钰和邹静等四女,则整天忙着上街采购锦帛绸缎和金银首饰。
这次结婚,李利可谓是极其慷慨大方,将董卓赏赐的千两黄金拿出五百金全部给她们挥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钱不够的话,直接从李玄那里支取。
李利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初他和滇无瑕掉进沙漠石洞时,滇无瑕曾说过的那句话:“我就这一件衣服,你把它撕烂了,我以后穿什么!”
虽然这句话只是滇无瑕的一句无心之言,但只要一提起衣服这个字眼,李利就会立即想到沙漠里的那一幕。
太伤自尊了!
正因为如此,李利此次特意交代李欣,让她带着滇无瑕等人多买些上等绸缎和她们看得上眼的首饰,千万别省钱。
为此,李利还给李欣、滇无瑕等五个女人好好上了一堂大课,题目就是:结婚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
当时李利款款而谈,唾沫横飞,甚至还将后世中的一些衣服款式说出来,其目的就是鼓励他的女人别给他省钱,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
就连滇无瑕都忘了她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但李利没有忘记。这次大婚,他就让自己的女人大肆挥霍一回,否则他心里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女人天生就是逛街的好手。即使是时间倒转一千多年前,也不例外。
这几天,李欣等五人吃过早饭就上街。一直到下午太阳落山才回来,以至于跟着她们的亲兵卫队,从第一天的一百人增加到现在三百人。每天亲兵队赶着马车出去,回来的时候,大半亲兵手里都拿着布匹、绸缎和各种各样的漂亮器皿。而李欣她们上街时是兴冲冲地走着去的,等到下午却坐着马车回来。
几个女人之中,貂蝉任红昌是个例外。
她生怕被王允府上的人发现,因此只能留在家里,哪儿也不去。
而李欣等人白天购物,晚上连夜赶做紧身长裙。当貂蝉看到李利所说的新式长裙之后。当即就被那精致柔滑的长裙所吸引,看痴了。今天她实在是忍不住长裙的诱惑,坐在马车里与李欣等人一起上街,准备亲自挑选布料,晚上回来自己做衣服。
大堂内,李利端坐于主位。堂下李玄、贾诩、李富和波才等人两侧落座。
“文和、波才,东阳谷大营已经安顿好了吧?”寒暄过后,李利微笑着问道。
波才是李利前来长安城之前指定的中军主将,目前掌管着东阳谷大营的全部兵马,而贾诩是大营军师,地位与波才相当,但没有调动兵马之权。
贾诩和波才二人闻言后。波才见贾诩含笑不语,于是他恭声说道:“禀主公,东阳谷大营原本就能驻扎上万大军,两天前属下便已将东岩谷大营扎营立寨,重新布防。这两天,属下与文和军师正忙着整编李富统领留下的五千步卒,现已整编完成。眼下,东阳谷大营驻扎着青龙营、虎啸营和飞马营等三营骑兵,步卒营原有一万人,加上李富统领手下的五千多人马之后。再加上各营统领的亲兵和斥候军,整座大营将近四万步骑。大营中粮草充足,东阳谷原本就有一些粮草,加上我军此次所携带的辎重以及李傕将军暗中派人送来的粮草,足以支撑大军两月之用。”
“呵呵呵!”李利闻言后。笑声愈发浓厚,赞许地说道:“波才、文和,你们二人做得很好!近期之内,东阳谷大营按兵不动,多派出一些斥候和细作出去,时刻留意着长安城及周边各县的动静。此外,加强东阳谷周边的警戒,一旦发现可疑之人,一律抓捕关押,直到我们离开长安之时,再行处理。”
“诺,属下等领命!”贾诩和波才朗声应道。
李利满脸微笑,颔首示意二人起身入座,转而对李富说道:“富叔,当初我军赶往武威上任之时,只给你留下了三千老弱残兵和一个月的粮草。没想到你在大半年之内,人马非但没少,反而壮大了许多,并且还储备了不少粮草。
富叔,要不这样,你还是留在军营中领兵吧,我再另找一个管家如何?”
李富闻言后,立即起身说道:“主公切莫如此。实际上,主公高看了老奴的能力。东阳谷大营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还能有一定的扩充和粮饷积累,这并非是老奴一己之功。这大半年来,李傕将军、樊稠校尉和徐荣将军都曾施以援手,非但没有出兵围剿我们这股‘盗匪’,反而暗中资助过不少粮草。
换言之,东阳谷大营实际上并不隐蔽,最起码李傕将军、徐荣将军、樊稠、张济等人都知道大营的存在,或许中常侍李儒也知道我们这支兵马的归属。只是不知为什么,他们都没有为难老奴,似乎也没有向董太师禀报。
正因为这样,老奴才能安安稳稳地操练兵马,不时出兵剿灭南山上的数十股草寇,既而扩充兵马。即便是这样,老奴也倍感吃力,大半年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辜负了主公重托。如今老奴已年近半百,犬子李征也还算争气,有他在军中领兵就行了。如果主公不嫌弃老奴粗鄙,老奴愿意一辈子留在龙骧李府,替主公张罗府邸琐事。请主公明鉴。”
听了李富这番话后,李利稍加思量,笑着说道:“富叔言重了。既然你执意留在府中做管家,就留在府中吧。说实话,没有富叔你在我身边。我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谢主公成全!”李富颇为感动地说道。
李利微笑着摆手示意李富入座,随之对李玄说道:“元忠,刚才富叔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怎么看?”
李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此时依旧如此。
虽然李利没有指明是什么事情。但李玄却知道李利话中之意。
“主公,东阳谷大营距离长安城只有百余里,本身便不足以掩人耳目。所以,李傕将军、樊稠、张济等人能够知晓底细,不足为怪。董太师戎马半生,中途曾一度起起落落。但最终却选择了最恰当的时机,占据东都洛阳,执天下牛耳。由此可见,太师麾下的细作早已洒遍大汉各地,而中常侍李儒掌管着太师麾下的整个情报网。据说天下各州郡之中,除了最南面的交州和漠北之外。几乎都有李儒派去的细作。天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李儒想知道,早晚都会知道的。
至于我们东阳谷这点兵马的存在,自是瞒不过李儒的耳目。只不过主公本身出自董太师麾下,这区区几千步卒还不放在李儒眼里。况且李儒又与主公颇有渊源,同是李家之人,如此以来。他也就权当不知此事。现如今,主公又成了太师的女婿,实为太师麾下嫡系将领。因此,只要长安城的局势没有大变动,东阳谷大营稳若磐石,暂时没有后顾之忧。”
“嗯,元忠所言有理。”李利很认可李玄的一番分析,颇为感叹地说道:“李儒此人不可小觑,为人机敏,处事圆融。心机深沉,谋略过人。好在我与他眼下是友非敌,还不会有冲突,否则就麻烦喽!文和,听说你与李儒私交不错。替我留意他一下,也许哪天用得着。”
“诺,属下领命。”贾诩嘴里虽是应诺领命,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主公李利怎么会知道他与李儒私交不错,而且李利说话时的神情很笃定,似乎很了解他贾诩与李儒的交情似的。
正在贾诩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李玄再一次起身对李利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急需主公决断。金猊卫进入长安城之后,被吕布安排在东城扎营,远离主公府邸。这样以来,一旦发生突发事情,金猊卫便不能及时救援,不得不防啊!”
李利闻言后,沉吟道:“嗯。这件事李挚已经跟我说过了,前几天太忙,没顾上深思,现在想想确实极为不便。吕布这厮似乎对我武威军颇有成见,我们进城之时,听说李儒专门派人给他传话,让他前来城门口迎接我军,可他却说身体微恙不能前来。吕布不来迎接我军倒也罢了,可他明明知道我龙骧李府在西门口,却偏偏让金猊卫驻扎在十余里外的东城。这厮到底是何居心?
这样吧,太师赏赐给我的别院,前两天欣儿她们已经选好了,就在我龙骧李府后面,与后院仅有一墙之隔。调集青龙营副统领鞑鲁、金牯三兄弟等将领前来府中听用,另外征调五百金猊卫进驻别院,以策万全。李玄,即刻派快马传令,今天日落之前,我要见到他们。”
“诺,属下这就去办。”李玄得令之后,立刻起身离开大堂。
待李玄走后,李利对波才再次详细地叮嘱一番,随即让他返回东阳谷大营。(。。。)

第186章 张济登门求美妾
“文昌,看看这块布料好看吗,看看这个首饰”
黄昏,龙骧李府后院,李欣等六女回到府邸之后,便拉上李利欣赏她们今天的收获,看看这个布料,再看看那个首饰。。
五个女人轮流询问,就连邹静小丫头都跟着凑热闹,看得李利眼花缭乱,眼珠子一直咕噜噜旋转,脑袋犯迷糊。
可是李利还得硬撑着欢喜的笑容,每看完一件,就得大肆夸赞一番,直到几位娇妻满意为止。
谁让上街大肆购物是他李利强烈要求六女去做的呢!
现在六女逛街回来,正在兴头上,李利岂能让六个美娇娘失望,自然是大赞特赞。
每一件衣料或首饰,到了李利面前,那都是天上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