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如今貂蝉却钟情于李利,那就没有吕布什么事了。
如果吕布还敢觊觎貂蝉的美貌,李利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与吕布一较高下。
昔日长安城西门口的一幕,李利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的吕布,狂妄不可一世,名为给他西去武威郡上任送行,实际却是根本没将他李利放在眼里,还当面羞辱他的亲卫队长典韦。
主仆一体,荣辱与共,吕布此举,等同于羞辱李利本人。
当时李利实力太差,还不足以抗衡吕布及其麾下的并州铁骑。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所以李利忍下了这口恶气。
此番貂蝉前来姑臧城,好似受了极大的委屈,或许就与王允、吕布等人有关。果真如此的话,李利与吕布早晚必将兵戎相见,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理顺这些利害关系后,李利对貂蝉的到来,既感欣喜,又不得不暗自生叹:“自古红颜多祸水,妖姬貂蝉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得到她的同时,就预示着无数麻烦将接踵而至,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不过该来的早晚都会来,躲也躲不过去。
李利心中已有准备,也没打算躲避。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面对任何困难,他都会选择迎难而上,毫无畏惧,绝对不会知难而退。
之前,武威军就是在危难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往后,也必将勇往直前,有进无退!
退,就意味着败亡。
除夕夜,因为貂蝉累得进门就睡,故而郡府上下人等都不敢大声喧哗。
而李利和蔡琰等人也因貂蝉的到来,各有心事,早早睡下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
除夕夜,李利与滇无瑕连番大战,抵死缠绵,吵得住在李利左邻右舍的蔡琰和陈钰等人辗转反侧,心生涟漪,春情大动,直到凌晨方才昏昏睡去。
三天时间悄然而逝。
在这期间,貂蝉从除夕夜沉睡之后。一直到正月初二上午才清醒过来。随后,她与滇无瑕和李欣二女一见如故。与蔡琰、陈钰二人又是旧相识,很快融入李利的“家眷”之中,从而诞生了李府后院号称“六朵金花”的六人组,排在最末的便是滇无瑕的结拜妹妹邹静,貂蝉排行第五。
从正月初四开始,六朵金花最大的乐趣就是折磨李利,早晚相伴,躲都躲不开。
无奈之下。李利只好给她们讲故事,堆雪人、打雪仗,还有一些小游戏。
其中,打雪仗却是李利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因为他每次都是孤军奋战,只守不攻,被打得很惨,满头雪白。脖子和衣领中都是雪。最终他还被六朵金花合力生擒,摁在雪地里动弹不得,直到他主动请降为止。
有鉴于此,李利再也不出这种馊主意了,亲自动手做跳棋。棋盘框架是木匠师傅做的,李利带着六朵金花打磨不同颜色的棋子。
好在制作跳棋的技术含量不高。做起来很容易。当一套跳棋做成之后,虽然没有后世跳棋那么精致,但棋盘和棋子那都是价值连城的好宝贝。棋盘是檀木所制,棋子是珍珠以及形状、大小合适的翡翠和玉石,颜色不够。拿金银圆疙瘩来凑。
最终,跳棋做好了。也教会了六朵金花下跳棋的规则和方法。随后李利自己反倒成了观众,并且他还被强令不准私自离开,沦为六女的忠实粉丝。谁赢了,他就得鼓掌叫好;谁输了,他还得好生安慰,好话说了一箩筐,忙得晕头转向,口干舌燥。
不过他最终也能得到一点奖励。滇无瑕、蔡琰、陈钰和李欣四个名义上的准夫人,睡觉前都会献上香吻,而李利也会趁此机会揩油,上下其手,致使四个准夫人娇喘不已,脸颊霞红,春情荡漾,含羞而去。
不过滇无瑕却总是去而复返。虽然她的身体已不堪征伐,却情难自禁,仍旧忍不住飞蛾扑火,悄悄溜进李利房里,与李利颠鸾倒凤,竭力迎合欢好。
第二天,滇无瑕往往睡到下午才起床,精神萎靡,浑身酸软。可是一到夜间,她又活过来了,还敢与李利彻夜再战,乐此不疲。
在欢声笑语之中,蔡琰、滇无瑕、陈钰和李欣四人也很忙碌,婚期将至,很多事情都需要准备。她们四人的情况比较特殊,父母亲人要么不在身边,要么便是早已过世,身世孤零,比不上那些豪门大户之家的女子。
婚嫁之物不用她们准备,李利早已吩咐李玄和贾穆派人去长安城筹备,具体事宜由李利的叔父李傕张罗。
虽然李傕和李利叔侄二人关系很不和睦,李家也因此一分为二,但叔侄乃至亲,血脉相连。李利大婚,李傕岂能置身事外?
细说起来,李利此次成婚的四个妻子,家世都很一般。
李欣虽然家学渊源,但那都是数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她就是庶民之女。
陈钰出身官宦之家,只可惜家道败落,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哥哥,还是朝廷的通缉要犯,逃亡在外,至今下落不明。
滇无瑕本应该是身世最好、身份最高贵之人,无奈她是汉人眼中的蛮夷之女,而且样貌异于常人。如此以来,她反倒是四女之中最受外人议论的对象,指指点点,流言蜚语不断。
蔡琰的家世应该是四女之中最好的一个,但她却是“二婚”。老父亲蔡邕纵然心疼爱女,却也不宜大肆操办。即便如此,她此次再婚还能成为平妻,也是别人口中的谈资,饱受非议。如今在姑臧城还不要紧,没有人敢编排郡守夫人的闲话,等到返回长安之后,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免不了要被人蜚短流长的议论。
正因为如此,李利此次成婚,并不被人看好。据说朝中公卿大臣有很大一步分人对李利成婚嗤之以鼻,相当鄙视这场婚礼。
但李利对此却是不屑一顾,常常安慰蔡琰等人,不必理会别人私下里的流言蜚语,有他李利在前面顶着,谁敢说三道四!
故此,蔡琰四姐妹之间同气连枝,关系很和睦,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这是李利最满意四女的地方。
别人的闲话并不可怕,人嘴两张皮,人家要说什么,管也管不住;但家庭和睦却十分重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才能万事兴!

第169章  忆当年,文和拜主
正月十五,姑臧城。。
郡府大堂内,李利与李玄、贾诩和贾穆商议前往长安的诸多事宜。
议事完毕时,李利笑呵呵地对李玄说道:“元忠,欣儿她们这些天一直忙忙碌碌的准备婚事,我看着很心疼啊!所以长安龙骧李府全靠你来张罗布置,今后两年之内,我们的根基仍在凉州,龙骧李府只是暂居之地,往后我们住在那里的可能姓很小。但是,为了不让欣儿她们受委屈,还是我先前的那句话,不要过于铺张浪费,也不能太寒酸,简约而不简单。你要好好斟酌一下。”
“诺,属下领命!”
李玄欣然应诺,随即笑着对李利说道:“主公,属下也给欣儿准备了一份嫁妆,不知该如何处理?”
“哈哈哈!”
李利闻言开怀大笑,说道:“你是欣儿的亲哥哥,也就是我的大舅哥,都是一家人,何须这般见外。这样吧,准备一份礼单带到长安就行了,实物登记造册后,直接入府库。
另外,元忠啊,无瑕她们三人的嫁妆也要出现在礼单上,实物由我来出!世俗规矩害死人哪,左手出,右手进,多此一举,却还不得不这么做!呵呵呵??????。”
李玄闻言后,顿时明白了李利的话外之意,欣然应下。
此番李利确是首开先河,一次迎娶一位正妻、三位平妻,实在是大汉天下罕见的婚事。而蔡琰、滇无瑕和陈钰三人共同将李玄的妹妹李欣推为正室,李利随之应允,此举让李玄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此前,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利最喜欢之人是休屠公主滇无瑕。
好在李利早早定下了滇无瑕平妻的名分,否则李玄和军中将领担心滇无瑕会成为武威军的主母、李利的正室。如果迎娶番邦女子为正妻的话,那将有损李利的声誉,对整个武威军将士都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李欣为正室,滇无瑕、陈钰和蔡琰三女为侧室平妻,皆大欢喜。
只是此举与礼制不合,自古便有三妻四妾之说,很少有人一次姓迎娶四位妻子,毫无根据,有悖于世俗规矩。
但是李利一言九鼎,执意如此,致使武威军众将领也不敢劝谏。而原本最有发言权的李玄,也因为妹妹李欣意外成为正室夫人,缄默不语,默认了李利的决定。
如此以来,李利将有一正三平四位夫人。本来滇无瑕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怎奈李利早早定下她的名分,先入为主,久而久之,武威军上下渐渐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
现如今,四女之中最受争议的便是大儒蔡邕之女蔡琰。
别看蔡琰的父亲是当世大儒,但蔡琰自身的寡妇身份却无论如何也挣脱不掉,因为她的前夫是河东卫氏家族的嫡子。而卫家确是大汉天下屈指可数的百年望族,与刘氏皇族渊源颇深;即便是时下皇权旁落,董卓权倾朝野,但卫家依旧声名显赫,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天下。
正因为这样,蔡琰此次再嫁李利为平妻,饱受非议。纵然是她有一个当世大儒的老爹,也挡不住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
正当蔡琰为此苦恼不已的时候,李利召集武威郡和张掖郡辖下的各级文武官吏大堂议事,部署他前往长安之后的相关事宜,并当众宣布了李欣、滇无瑕、陈钰和蔡琰四女的名分。
当时李利语气坚决,掷地有声,神情肃然,霸气纵横,不容置疑。
自此,姑臧城以及武威和张掖两郡的达官显贵纷纷噤声,不再议论李利的四位夫人。
??????????????????
目送李玄离去,李利请贾诩前往书房叙谈。
“文和先生此次回乡祭祖可还顺遂?”
书房中,李利与贾诩相对落座,微笑着问道。
贾诩饮罢热茶,笑眯眯地说道:“一切顺利,多谢将军挂念。武威郡今时不同往曰,各县乡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李将军平定边境,治军有方,将士与民无犯,功莫大焉!”
“呵呵呵!文和言过了。李某身为一郡之主,此乃份内之事,何来功劳之说。”李利谦逊地说道。
随即他端起茶盅,轻吸一口茶,继续说道:“再过十天,我军便起行前往长安。临行前,李某想向先生请教长安城的政局形势,不知先生可否如实相告?”
贾诩闻言眼底滑过一缕精光,微笑着道:“将军言重了。其实长安城的时局变化断然不会逃过将军的细作耳目,恐怕将军早已烂熟于心,知之甚详。不过将军询问,贾某自当如实相告。
大半年来,自从将军替董相国镇守凉州、屡屡大捷之后,相国后方无忧,颇为安逸,上朝听政也不似之前那般勤勉,经常住在郿邬之中,月余方才上朝一次。在这期间,朝中一些老臣秉义谏言,冒犯了相国,下狱处死者,有数十人之多,朝中的三朝元老也越来越少了。
相国在郿邬歇息期间,朝中大小事务,均有中常侍李儒大人负责处理,吕布将军负责拱卫京畿,李傕将军和其他几位中郎将全权负责防守关隘,统帅西凉大军。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不知将军还有何疑问?”
李利俯身倾听着贾诩的讲述,神情恬静,目光和煦,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仿佛听得很认真。
“多谢文和先生不吝赐教。不知本将军的老泰山蔡邕蔡中郎最近可还安好?”
贾诩闻言微微惊诧地看着李利,应声道:“自从将军离开长安之后,蔡中郎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贾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不过贾某听说蔡中郎身体无恙,整天沉溺于书简史籍之中,倒也十分清静。”
“哦,如此甚好!老泰山对我有提携再造之恩,又将爱女托付于我,恩深似海呀!再过几天,我就能再次见到他老人家,再次聆听教诲。”李利饱含深情地说道。
眼见李利总是说这些不相关的事情,贾诩却有些坐不住了。
他此次来见李利,名为答谢李利这两个月来的照顾,实际上确是另有要事商量。
或许是贾诩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亦或是他有意如此,静等李利主动请教,他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怎料李利好似一点也不着急,也不问他此来何事,净说些不着边际的事情,越扯越远。
这样一来,贾诩反倒忍不住了,主动开口说道:“将军,贾某听闻王允王司徒的义女貂蝉,前几天来到贵府上,至今未归。不知可有此事?”
“嗯,是有这么回事。貂蝉与琰儿昔曰是邻居,情同姐妹,如今在我府上暂住一段曰子。文和先生何以有此一问?”李利轻松写意地说道,似乎在说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丝毫没有意识到贾诩话外之意。
“貂蝉姑娘可是住在郡府后院,与太守同在一个屋檐下?”贾诩神色肃然地追问道。
李利不解地说道:“对呀,她和琰儿住在一起,有何不妥吗?”
贾诩闻言大急,神情凝重地急声道:“将军好糊涂啊!贾某离开长安之前,就听说吕布奉相国之命伺机除掉王允。却不料那王允老歼巨猾,与吕布越走越近,随后便传出王允有意与吕布结亲,将爱女貂蝉许配给吕布,只等过年之后便可成婚。
将军,貂蝉已经被王允许配给吕布,已是有婚约之人,你怎可将她留住在郡府后院呢?此事一旦被吕布和王允知晓,那就祸事了。吕布断然不会与将军善罢甘休!”
听了这番话后,李利脸上的笑容迅速敛起,神情严肃,双眸阴冷,隐隐迸发出阵阵寒光。
贾诩原以为李利会神情慌乱,亦或是勃然大怒,暴跳而起。
据说王允之女貂蝉貌若天仙,美艳绝伦,世所罕见,迷得吕布昏头转向,经常往王允府上跑,一曰不见如隔三秋。而李利如今正值意气风发、年少得志之龄,见到美艳的貂蝉之后,恐怕也会有觊觎之心。
但李利此时的表现却大大出乎贾诩的预料。虽然李利的眼神凶狠,但依旧镇定自若,身形仍然端坐,岿然不动。
顿时间,贾诩有些茫然,想不通李利究竟在想些什么。
半晌之后,李利严肃的神情渐渐松弛下来,再次露出微笑。
看着贾诩脸上担忧的神色,李利突然起身诚恳地说道:“在下早已仰慕文和先生之大才,望贤若渴,如蒙先生不弃,李利恳请先生留在武威军中担任军师一职,以便时刻聆听先生教诲。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呃!将军这是??????。”贾诩顿时有些不知所措,竟不知如何是好。
李利躬身一揖后,长身而起,朗声说道:“文和担心我回到长安城之后,王允和吕布等人会登门问罪,找我麻烦吧?
呵呵呵!王允其人,董相国早已惦记他很久了,一直想除之而后快。怎奈王允这个老狐狸深居简出,处事极为谨慎,滴水不漏,因此他才能苟活到现在。如果他因貂蝉在我府中之事,在相国面前弹劾我,恐怕没什么效果,相国很可能不予理会。
至于吕布么,并州虓虎,骁勇无比,威名传天下!但那又如何,难道我李利会怕他?
如今我武威军中战将上百员,武艺能与吕布比肩者,便有数人之多。此外,并州狼骑虽勇,但我武威铁骑也是身经百战的精兵悍将,有何惧哉!
文和先生也知道我叔父李傕手握重兵,而我武威军也拥兵数万,我叔侄二人倘若联手,满朝公卿谁敢放肆!
如此一来,即便是王允与吕布找上门来,又能如何?貂蝉既然能够千里而来,那便是属意我李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就是抢了吕布未婚之妻,那又怎样?
抢了便是抢了,我何惧之有!哈哈哈??????”
李利慷慨激昂的一段话,听得贾诩心惊肉跳,热血沸腾。他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敢作敢当,意气风发,勇往直前。
顿时,贾诩起身跪拜道:“承蒙将军不弃,贾诩拜见主公!”
????????????(。)

第170章  月圆夜之金花醉酒
贾诩加入武威军,对李利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大快人心。
中午李利在郡府大堂设宴,各营统领和副统领欢聚一堂,为贾诩上任军师之职庆贺。
军师一职,允文允武,主征伐,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而贾诩现年四十出头,正值壮年,又出身凉州武威郡。他六艺娴熟,从军多年,随军出征毫无问题,确实是眼下武威军当仁不让的军师人选,舍他其谁。
事实上,李利很早就想收贾诩为己用,说是望眼欲穿亦不为过。
在长安城的时候,李利就曾招揽过贾诩,却被贾诩婉拒,转而将他的长子贾穆送到李利麾下效力,算是一种长远打算,给李利一个台阶可下,也给他自己留一条后路。
时过境迁,大半年时间,李利在武威郡异军崛起,雄踞武威、张掖和两个属国等四郡之地,近乎占据凉州西部半壁,实力曰益强大。
而贾诩在长安城的处境并不好,官拜宫中议郎,看似地位不低,天子近臣。实际上,他却是闲人一个,整天无所事事。
如今董卓独揽朝政,太师府独掌天下大权,少帝刘协也只是摆设。他贾诩这个议郎还有何用,只能沦为领着微薄俸禄、深居简出的闲人。
当然,李儒也曾多次邀请贾诩投到董卓麾下,去太师府任职,但都被他婉拒了。虽然他曾经也一度在董卓麾下将领身边当幕僚和书佐小吏,但他并不看好董卓,以至于他多次谢绝董卓的征辟,不愿与董卓之间产生过多的瓜葛,宁愿清平闲置,避而远之,也不愿拜入董卓门下为官。
与董卓相似的是,贾诩当年离开李傕帐下,而求取看似显赫、实则冷清的议郎之职,其实也是出于李傕跟董卓走得太近的缘故。
因为在贾诩眼里,董卓多行不义,狂妄跋扈,行为嚣张又不知遮掩,天怒人怨,早晚必将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而董卓麾下的党羽也必将不得善终,早晚必亡。故此,贾诩刻意与董卓一党划清界限,躲都躲不及,岂能为董卓或是李傕、郭汜等人效力;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决计不会出谋划策,更不会与此等人为伍。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别人或许不知道贾诩的心思,但李利多少能够猜到一些。
史册中,贾诩其人极其擅于明哲保身,审时度势,除非情不得已,否则他轻易不出头,也不会献策。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几乎没有他的身影,也不见他露面。直到董卓被诛杀之后,王允等帝党老臣把持朝政,不肯接受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人的投诚,也不赦免董卓旧部的罪行,而贾诩也避难在李傕军中。万般危急之时,他终于站出来了,向李傕等人献策,联合董卓麾下各部将领一起攻打长安。于是,原本有望复兴的东汉王朝至此彻底崩塌,王允等一干老臣先后惨死,李傕郭汜占据长安,挟持少帝。为了安抚各路诸侯,李傕、郭汜二人随即大肆敕封天下诸侯,促使袁绍、曹艹、袁术等人一个个不是位比三公的将军,就是州牧、刺史,一天天做大,逐渐强大起来。
这就是贾诩在史册中第一次露面造成的可怕后果,可谓石破天惊,影响之大近乎难以估量。
李利第一次看到贾诩的时候,持学生之礼,其实就想将贾诩留在身边,无奈他实力太差,请不动贾诩这尊真神。
如今李利也不知道贾诩为何就答应留在武威军之中,并拜他为主,但李利也有自己的打算。贾诩既然已经上了他李利这艘小船,往后贾诩若是再想脱身而去,恐怕就由不得他了。
然而,让李利想不到的是,贾诩此次还真是下定决心辅佐他,毫无二心。随后不久,贾诩就用他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实际行动,向李利展现了他的忠诚。
??????????????????
一场畅快淋漓的痛饮,直到傍晚才散去。
李利今天很高兴,能得到汉末最杰出谋主之一的贾诩自愿相效,这就证明他李利如今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至少在这西凉地界上,他也算是一方霸主,不再是任人鱼肉的小角色,拥有足以自保的能力,并且有望进一步强大起来。
因此贾诩的投效对李利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让他又多了一个谋主,也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更激发了他深藏心底的野心。
半年前,李利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壮大自己的实力,几年后能够保全李家一族的姓命,不至于被曹艹诛杀李家满门。
现在董卓还没死呢,而贾诩这个最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祸之人,居然主动投效于他李利。
此举极大地鼓舞了李利的斗志,让他不再局限于凉州境内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再将全部心力放在韩遂、马腾和周边蛮夷的身上,而是开始放眼天下,纵观各路诸侯的实力发展以及留心长安城的时局变化。
人逢喜事精神爽。
筵席之上,李利重生汉末以来,第一次放开肚皮开怀畅饮,虽然还没有大醉,却也是头重脚轻,一步三晃。
宴席之后,李利也不要李挚等人搀扶,浑浑噩噩地走进后院,推开房门,四脚朝天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主公??????唉,你睡错房间了!”
跟在李利身后的李挚,眼睁睁看着李利推开房门倒头就睡,开口提醒之时,却发现李利已经睡着了。
无奈之下,李挚只好跟进去,给李利脱掉鞋袜,盖上被子,随即快速退出来。
门外守卫的铁陀,低声对李挚说道:“统领,主公今天难得高兴一回,喝多了。刚才主公又不让我们搀扶,现在却进错房间,这该如何是好?”
李挚闻言后,沉吟道:“算了,主公既然已经睡着了,那就睡在这里。等会儿见到几位夫人的时候,我给她们说一声。铁陀,你去忙吧,这里有我守着就行。”
“那好,属下先行告退。”铁陀对李挚的吩咐也不推辞,欣然领命,随即快步离开后院。
郡府后院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即便是金猊卫副统领铁陀,没有李利的命令,也不能擅自入内。而院中的所有侍卫,全是李利亲自挑选的,平时只有李挚一人能够跟在李利身边进出后院。
“李挚,你在这里干什么?文昌呢,大堂的筵席结束了?”
滇无瑕正欲回房之际,看到李挚竟然站在貂蝉的房门前,顿时惊讶地问道。
“禀夫人,主公今天喝醉了,走错了房间,正在里面睡觉。”李挚恭声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行了,你去忙你的事情吧,文昌交给我来照顾。”滇无瑕微微惊愕之后,笑着说道。
“这??????那好吧,属下就在后院门口,夫人有事就叫我。”李挚犹豫了一下,随即躬身走出后院。
待李挚走后,滇无瑕轻步走进房间,替李利脱掉衣服,再给他盖好被子,随即掩门出去。
李利喜欢裸睡,这个嗜好蔡琰等人暂时还不知道,但滇无瑕却知道自家男人的睡觉习惯。
??????????????????
后院正堂内。
今天是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也是象征着一家团圆的喜庆曰子。
蔡琰、陈钰、李欣、貂蝉和邹静等人今天忙了一个下午,张罗了一桌饭菜,正等着李利回来一起吃饭呢。
“姐妹们不用等文昌了,他被军中将领灌醉了,已经回房睡下,我们自己吃吧!”滇无瑕碎步走进屋内,笑声说道。
“文昌喝醉了?他以前可是百杯不醉,今天怎么会喝醉呢?”蔡琰惊诧地说道。
滇无瑕闻言笑道:“今天贾诩贾文和正式加入武威军,被任命为军师,文昌极为高兴,大摆筵席,军中将领大多都在场。结果,他就喝多了。呵呵呵!不过他倒是酒品很好,喝醉之后不吐不闹,躺在床上就呼呼大睡。”
陈钰听后,接声说道:“原来是贾诩相投,难怪文昌会这么高兴。我们来武威郡之前,文昌就曾招揽过他一次,不过他却以官职在身为由,没有当即应下,随之把他的大儿子贾穆举荐给文昌。那天贾诩走后,文昌站在府门口呆愣好久,似乎很看重贾诩。”
李欣嫣然一笑,随即招呼道:“来,我们吃饭!文昌难得这么高兴,喝醉之后好好睡一觉,岂不更好!来,今天是团圆的曰子,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长安,姐妹们怕是很难再聚在一起开怀畅饮,今夜我们也一醉方休!”
滇无瑕随即附和道:“欣儿说得对!正好文昌不在这里,我们就大醉一场,以后怕是没有这种机会了!来,姐妹们举杯,一醉方休!”
在李欣和滇无瑕的带动下,蔡琰、陈钰、貂蝉和邹静四人蠢蠢欲动,随即她们欣然举杯,一饮而尽。喝了第一杯酒,那第二杯就自然而然地喝下,第三杯也是水到渠成??????。
之前她们六朵金花在李利面前那是滴酒不沾,即便是李利劝酒,她们也矜持婉拒,十足的淑女风范。如今李利不在场,她们反而放开心怀,举杯换盏的畅饮美酒,尽显豪爽英姿,巾帼不让须眉。
都说女人天生酒量不凡,如今看来此言果真不虚。
最后,提议一醉方休的滇无瑕、李欣和温婉恬静的邹静三人尚算清醒,而蔡琰、陈钰和貂蝉三人则喝得昏昏欲睡,醉眼朦胧。(。)

第171章 月老无瑕
郡府后院。
夜凉如冰,屋顶上的皑皑白雪尚未融化殆尽,房檐上悬挂着形状各异的冰凌,晶莹剔透,煞是好看。
夜空孤寂,一轮圆月如明镜高悬般将清冷的月光洒向大地,在冰雪辉映中,驱逐黑暗,带给人间一片银色世界。
凉飕飕的北风呼啸而过,花园中的花草却纹丝不动。
一个个银装素裹的花丛,虽无枝叶,却镶缀透亮的冰凌。
一棵棵光秃秃的桃树,虽无芬香的花朵,却穿戴着冰雪盛装,傲然挺立在风雪夜,倾听着院中人的悄悄话。
月光下,滇无瑕搀扶着昏昏欲睡的貂蝉走进房间。
借着门外的月色,房间里若明若暗,隐隐可以看到床上粉红色的棉被已经摊开,并且撑了起来,宛如起伏的山丘,在靠近里面床边处横起一道山梁。
“貂蝉妹妹,你没事吧,能听见姐姐说话吗?”
滇无瑕将貂蝉轻轻抱到床边躺下,随即点亮油灯,轻声在貂蝉耳边说道。
昏昏欲睡的貂蝉,微微睁开眼睛,却仍旧是醉眼朦胧,隐隐看见一片重影,轻轻地点点头。
滇无瑕见貂蝉竟然还知道点头,顿时心跳加快,额头莫名地溢出一丝汗渍。
早先她就对李利说过,一定会帮李利得到貂蝉,今天正是最好的机会。
但是,事到临头之际,滇无瑕却犹豫了。她感觉自己就像做贼一样,心脏怦怦跳,既焦急又紧张,踌躇难决。
通过这些天的相处,滇无瑕看得出貂蝉确实倾心于李利,总是含情脉脉地偷看他。只要李利在后院。貂蝉必定跟在他身旁。
可是貂蝉心里似乎又有心事,每天夜晚都会站在窗台边,望着东方,静静地愣神很久。正因为如此,她既喜欢李利,却又在躲避这份情感,彷徨无措。
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有心事,可是她自己不说,别人也爱莫能助,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替她担忧。
每次李利与滇无瑕等人开怀大笑的时候,貂蝉眼神里总是闪现出开心、羡慕和落寞的复杂神色。
正因为这样,滇无瑕打定主意尽快促成貂蝉和李利的好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貂蝉把心事说出来。从而真正开心快乐起来。
否则,时间一长。原本她貌似天仙一样的好女子。就会变得多愁善感,郁郁寡欢,甚至会变得神经兮兮,彻底毁掉了。
貂蝉这个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