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阶叱鍪倜榇餍⒌脑璐樱谖髁固锏幕に拖拢翘ё旁艿牧殍阎北急泵哦ァ
与此同时,袁府南面和西面围墙同样被人强行破开豁口,两处缺口都有两三千名西凉铁骑从中杀出,致使墙外的曹军仓促应战。片刻之间,被动应战的曹军便被击溃,继而眼睁睁地看着西凉铁骑冲出袁府,直奔南门和西门冲杀过去。
战事骤起,负责夜间指挥大军攻打宫殿的曹真、蒋奇二将闻讯后,第一时间率领大军赶往南门和北门,因为他二人判断这两处城门必定是西凉军趁夜突围的主攻方向。南门破损最容易被攻破,而北门守军仍是袁绍帐下将士,当守军将士看到袁绍的灵柩之后必定诸多顾忌,从而很容易便被西凉军夺取城门。
除此之外,西门则不必担忧。驻守西城门的守将是曹军将领,且有五千兵马彻夜守城,是以西凉军短时间内无法攻破西门。
“嗖嗖嗖!”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南门、北门和西门三处守军见到大队西凉骑兵靠近城门的一瞬间,想也不想便立刻放箭。而策马奔袭的西凉铁骑却毫无畏惧,完全无视这些呼啸而来的乱箭流矢,只要没被流矢当场射死便不管不顾地直奔城门冲杀过来。
“杀啊!”一声声竭斯底里的嘶喊当中,只见一个个身上插满箭簇的西凉将士悍然冲向迎面拦截的守城将士,一边口吐鲜血一边奋力挥舞刀戟,疯狂砍杀。当他们被守城将士挑落坠马的一刹那,却见他们仍旧狠狠地拍打战马,促使战马吃痛之下硬生生地撞向城门。
这种不要命的冲击一发不可收拾,源源不断,愈演愈烈。终于,在西凉军前赴后继的冲杀之下,那原本严丝合缝的厚重城门发出“嘎吱”的尖啸巨响

ps:衷心感谢:kingleo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078章 世事茫茫难自料
“嘭嘭嘭嘭!”
伴随砰然巨响声接二连三的响起,越来越多的西凉骑兵冲到城门口,源源不断,愈演愈烈。
如此以来,在众多自杀式的冲撞城门的战骑当中,终究会有几个幸存者,而他们就是打开城门的希望。
在西凉军前赴后继的冲杀之下,严丝合缝的城门终于发出“嘎吱”一声尖啸巨响。显而易见,冲到城门下的幸存者不负众望,得手了。
旋即城门大开,数以百计的西凉骑兵跃马冲出城门,手起刀落砍断吊桥绳索,继而纵马飞奔冲过护城河,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
就在这短短的一刻钟之内,曹真率军堵住了南门,蒋奇率军赶到北门时,城门已然大开。而被曹真寄予厚望的西城门也被西凉军抢夺城门得手,使得数千名西凉铁骑冲出城去,眨眼间便失去了踪迹。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被曹真率军拦截于南门内的三千余西凉骑兵,则彻底失去了逃生机会,不得不折身回来与曹军殊死搏杀,战斗异常惨烈。事后,三千名西凉铁骑无一生还,悉数战死,其将领战死后被枭首,首级悬挂于南门之上。
正当曹真沾沾自喜之际,北门和西门相继传来急报,两处城门近乎同时失守,以致不下于一万余名西凉骑兵突围出城,下落不明。
顿时,曹真勃然大怒:“岂有此理!废物,全是废物,连个城门都守不住,袁绍帐下全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盛怒之下,曹真口不择言。公然将城门失守的罪责推到袁军将领身上,并且当众破口大骂。
这番话恰巧被一直勒马跟在曹真身边的高览听得清清楚楚,这让他义愤填膺,忿忿不平,当即便要出面反驳。却被身旁的副将死死拉住。并连连摇头示意他不要争执,否则便是自取其辱。看到副将的忧郁眼神,高览脸色一暗。迟疑片刻后会意地点点头,心中却是一片凄凉。
时下袁绍已经作古,两位世子又仓皇逃离出城,使得他们这些昔日的袁军将领转眼间成了无主的降将,无异于孤魂野鬼。而今投效在曹操帐下。便不得不受曹氏亲贵节制,冲锋陷阵时袁军将士冲在最前面,可是战功却被曹氏亲贵独占了,出了问题反而全都推到他们这些降将身上。很明显,眼下他们这些袁军将领全都成了后娘养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尽受夹板气。里外不是人。
而曹真之所以敢于公然大骂他们这些袁军将领,是因为曹操之前也这样骂过他们。当时李利率军冲破伏击圈,曹操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虽然曹操没有刻意针对他们之中的某个人,但毫无疑问的是。曹操骂的绝不是他自己麾下将领,而是高览等一众袁军将领。
对于高览等降将而言,面对新主公曹操的斥责,他们只能忍气吞气地受着,不敢反驳半句。却不料,现如今曹真竟然见样学样,如此肆无忌惮地当众咒骂袁军将领。这一刻高览真正感受到寄人篱下的辛酸与苦楚,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回想刚刚过去的一天,他和张郃、蒋奇、吕旷、吕翔等袁军将领,谁不是拼死拼活的浴血厮杀,全心全意地替曹操卖命,以期能够讨得曹操的赏识,能被曹军将领认可并接受。可是他们最终非但得不到半点战功,反被曹真、曹休等曹氏亲贵贬斥得一无是处,而今更是背负了一身罪责。
想到这些,高览好不容易压下的愤怒再次涌现出来,因为他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或者说他们这些袁军将领断然背负不起的罪名。这便是,此刻西门和北门相继失守,这就意味着西凉李利很可能已经突围出城,逃出生天了。可是曹真却将罪责全都推到他们这些人身上,这个罪名太重了,他们这些刚刚归附曹操帐下的将领根本承担不起。
“曹真将军莫要信口开河,冤枉我等!”
一念至此,高览终是忍不住打马上前,急声辩驳道:“将军当知,今夜驻守北门的便是吕旷、吕翔兄弟二人及其帐下五千兵马。当日正是他二人出城给曹公、、、哦不,给主公送情报,也是他们坚决奉行袁公临终前的遗命,决意迎主公入城,并为此不惜与袁谭、袁尚兄弟刀兵相向。是以吕氏兄弟对主公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今北门失守,他二人确有罪责,却不应负全责。将军岂能质疑他们的忠心?”
话音稍顿,高览不等曹真开口反驳,便接着说道:“除北门之外,西门守将乃曹仁将军帐下亲信部将,可现在西门也失守了。将军岂可血口喷人,将所有罪责都推到我等身上,如此行径岂不让我等寒心?”
越说越气,高览索性把今夜发生的一切公之于众,让众将士都听听,看看这到底是谁的错。
“今夜战事,主公命将军担任主将,而我等悉数听从将军调遣。方才西凉军突围之时,末将便建议将军分兵支援北门和西门,尤其是西门;因为西门与并州颇近,距离壶关仅有两百余里,因此李利极有可能从西门突围。可是将军却充耳不闻,口口声声说西门固若金汤,安全无虞,既而执意调集大军支援南门。如今两处城门失守,难道将军还想推卸全部责任,将罪责全都推到我等身上吗?今日之战,我等屡屡冲锋在前,数万人马战死沙场,莫非将军对此视若无睹么?”
“高览你敢对本将军如此说话?你来日方长,看你得意几时!”眼见身旁的一众袁军将士怒瞪着自己,曹真恼羞成怒地厉声呵斥高览,却终究迫于身边的巨大压力,不敢恶言相向,遂丢下一句狠话。勒马便走。
回马之际,曹真满脸愠色的冷声呵斥道:“尔等还愣着作甚?速速随本将军前往西门!”随即曹真一边策马疾驰,一边示意亲兵前去东城大营禀报,毕竟西凉军突围一事兹事体大,曹真也不敢擅自做主。必须尽快禀报曹操。等候命令。
目送曹真率领本部人马离开,之前制止高览的副将满脸忧色地轻声道:“将军何必当众得罪曹真呢?要知道他可是曹、、、主公的假子,虽非曹氏血脉。却终归是主公收养的义子,身份何其尊贵,岂是我等能够招惹得起的?更何况我等刚刚归附主公,眼下虽然还是统兵将领,却是迫于形势所致。随后待局势稳定下来,全军必然重新整编,届时我等何去何从犹未可知。
是以将军实在不该得罪曹真,须知曹氏亲贵尽皆位高权重,个个都是统兵大将,日后我等必定会被安排他们帐下效力。到那时,说不定这些人就会趁机打击报复。可以刁难我等,如此以来我等往后的处境将愈发艰难。”这番话无疑是肺腑之言,真正的大实话。
高览闻声轻轻点头,脸上浮现出浓浓的忧色,低声叹息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如今老主公已去。我等便如无根的浮萍,祸福难料,吉凶未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得过且过。奈何我就是看不惯这些曹氏亲贵趾高气扬的狂妄嘴脸,除了曹仁、曹纯和曹洪三位将军之外,像曹真、曹休、夏侯霸等人究竟有何能耐,竟然肆无忌惮地藐视我等?
此外我等新近归附曹公,若是一干同僚都被曹氏亲贵压制着,只怕往后的处境将愈发不妙,根本没有出头之日。与其这样,不如尽早挑明彼此间的隔阂和分歧,让曹公及早察觉。如果曹公真心接纳我等,必然会慎重考虑我等的职务,量才适用,破格提拨人才,并委以重任。否则的话,我等便要重新考虑出路罢了,此事以后再说。”也许是感觉到自己说得太多了,唯恐隔墙有耳,高览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随即大手一挥,带领大军奔向西门。
邺城,东城曹操大营。
随着曹真的亲兵三更半夜前来禀报军情,经过最初的雷霆大怒之后,曹操迅速冷静下来,既而披上锦袍,命亲兵传唤身负重伤的曹仁、曹纯和荀彧、许攸、郭图等人速来帅帐议事。
不多时,众人相继入帐,并且已从亲兵口中得知西凉军趁夜突围之事,是以帅帐里的氛围十分紧张,颇为压抑。毕竟李利率军突围出城之事非比寻常,若能设法挽回还自罢了,如果真让李利逃出生天,那后果将极其严重,说是不堪设想亦不为过。
“李贼率军突围出城了!”待众人落座,曹操首先道破议事的重点,接着沉声道:“李贼当真奸诈狡猾之极!此贼上午还现身与我相见,公然蛊惑我军将士,以本初兄的灵柩要挟我等就范,却在深夜三更便突然分兵突围。刚刚曹真遣人来报,李贼将帐下两万余战骑兵分三路,同时攻击除了我军屯驻的东城之外的其它三处城门,并于一刻钟前攻破北门和西门,现已逃离邺城。尔等对此有何良策截杀李贼?”
荀彧应声道:“主公勿忧。以在下看来,突袭北门的敌军不过是虚张声势的佯攻,掩人耳目罢了。然而此举在我眼里却是雕虫小技,欲盖弥彰,因此他真正的突围方向应是西门,此刻便在逃往并州的路上。是以主公不必担忧,从西门至并州壶关的沿途之上可谓是遍布杀机,那些人朝思暮想着除掉李贼,想来此番便可让其如愿以偿。呵呵呵!”
看到荀彧脸上洋溢着智珠在握的狞笑,曹操微微颔首,捋须而笑,笑容与荀彧一般无二,杀机凛然,俨然是早有谋划,一切尽在掌中。
(。(lw0。))
ps:衷心感谢:我要抽好烟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079章 行人刁斗风沙暗
天色微亮。一阵急促的“嗒嗒”马蹄声打破了山林中的幽寂,惊得夜宿高枝的飞鸟振翅疾飞,惊鸣一片。
羊肠小道上遍布藤蔓,荆棘参差其间,足有两尺高的茅草葱绿成茵,薄如刀刃的绿叶上噙着晶莹的露珠。马蹄疾驰而过,践踏着遍地的野草,藤条和荆棘被迎头折断,带走了露珠,浸湿了马蹄,留下一片狼藉。
一缕晨曦浮现,驱逐晨雾,照亮山间小路,为山中的行人指明方向。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莽莽群山的另一边,便是并州东南隘口壶关。
唏聿聿!
战马长嘶,勒马驻足于山梁,放目远眺,眼前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山势巍峨,树木茂密,郁郁葱葱。这里是山路的尽头。
“呼!”
看到眼前的景象,匆忙奔袭至此的众人不由得长出一口气,紧绷的心神终于松弛下来,凝重的神情为之舒缓,既而纷纷回头张望,依稀可见数十里开外的平原上那座偌大城池的轮廓。
“总算冲出来了,活着真好!”这是劫后余生的众将士的一致心声。
“曹军似乎没有出城追击,我们暂时安全了!”公孙瓒率先打破沉默,不无庆幸地说道。
李利微微颔首:“命将士们下马歇息,半个时辰后再行出发。”语罢,李利翻身下马,在身旁不远处的岩石上坐下。
公孙瓒欣然传令,派遣斥候前去探明道路。将亲兵卫队派出去负责警戒,并清点全军人马。
不多时,公孙瓒、桓飞、李挚、轲比能、陈到等将领全都坐在李利身旁。禀报各自兵马的伤亡情况。
“昨夜分兵三路突围时,三千铁骑突袭南门,五千铁骑攻打北门,余下一万两千名将士则由我等率领突袭西门。眼下我等身后仅剩四千八百余人,余下八千余将士悉数战死,伤亡惨重啊!”公孙瓒低声叹息道。
李利闻声后神色黯然,沉默不语。桓飞见状后。轻声道:“三路突围兵马以我等这一路兵力最多,而今我等的伤亡尚且如此之大,想来其他两路人马必定凶多吉少。是以估计他们只怕回不来了。”
李利摆手示意其他将领不必再说。叹息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等惟有坦然面对!接下来,全军分为八队。每队五百甲士。我等各领一队,就从眼前这片山林中突围。诸位切记,莫看曹军没有立刻追击上来,但他们绝不会任由我等离开冀州。因此我怀疑这片山林之中一定潜伏着曹操事先安排的伏兵,甚至兵马还不少,妄图一举将我等伏杀于荒山之中。所以诸位切勿疏忽大意,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只要我们没有进入壶关。危机便会时刻伴随我等左右,敌人随时都会给予我等致命一击。”
话音稍顿。李利注视着坐在身边的一众将领,神情颇为复杂,既有感伤又有些许欣慰。欣慰的是,尽管此次突围伤亡异常惨重,但各营主要将领一个不少,都还活着;令他感伤的是,之前跟在他身边的那二十余位中郎将却都将性命留在了邺城,永远地消失了。
而这种结果是李利早已料到的场面。当他决定连夜突围之际,就已经想到突围之战必定惨烈无比,帐下将领决计无法保全,难免有所折损。当时桓飞、公孙瓒、陈到、何曼等人纷纷请战,甘愿冒死领兵突围,却都被李利严词拒绝。是以他没有派遣公孙瓒、桓飞和轲比能等得力将领领兵突袭其他城门,却把二十多位中郎将全部派出去,让他们各领五百战骑突袭南门和西门。
现如今,西门突围成功了,可是其他两路突围兵马却音信全无。尽管李利不相信其他两路兵马全都突围失败了,以致全军覆没,但他却知道那八千战骑即便能够冲出城门也必然是九死一生,幸存者寥寥。
迟疑片刻后,李利闭上眼睛躺在岩石上,轻声道:“歇息一下吧,接下来的战斗极有可能比之前更加惨烈,趁着现在还有一点时间,好好养足精神,才好继续突围。”实际上,他之所以决定原地歇息半个时辰,其实是想等等南门和西门突围的将士。如果另外两路兵马能够突围出城,半个时辰的时间足够他们赶到此地,与大军会合。
此外,此刻已经逃离邺城的李利并不惧怕曹操大军的追击,出城之后的西凉军便如逃脱囚笼的猛虎。在这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李利率领的五千兵马便是虎入山林,曹操纵有几十万大军也困不住西凉军,更不可能再次围困他李利。
更何况,在这片群山的西边便是并州,那里有扼守东南门户的险关壶关。而壶关之后,就屯驻着李利麾下驻守并州的八万郡府兵,其主将正是李利麾下嫡系大将镇北将军滕霄。
因此李利并不担心曹军随后追来,此刻真正让他担忧的是,隐藏在眼前这莽莽群山之中的不漏蛛丝马迹的未知敌人。
半个时辰后,李利没有等到另外两支突围兵马,一个人影也没有。失望之下,他只得率领五千兵马钻进丛林,一路向西而行。
天空中的太阳时隐时现,使得大树参天之下的丛林里忽暗忽明,隐隐透着肃杀之气,令李利一行人倍感压抑,心神始终绷得紧紧的,片刻不敢松懈。
然而,整整一天时间,李利等人并未遭遇任何攻击,安安稳稳地走了一天的山路,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甚至没有一丝潜伏的踪迹。
第二天正午,李利一行人终于钻出山林,踏上相对平坦的大路,而这条大路正是冀州魏郡通往壶关的必经之路,亦称官道。
“主公,此地离壶关仅有三十里路程,一个时辰后我等便可入关!”桓飞策马跟在李利身旁,满脸喜色地道。
李利闻言后,一直冷峻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眉头随之舒展开来。随即他环顾四周,只见官道北面正是大军刚刚走过的丛林,而南面即官道路边则是陡峭的山崖绝壁,他们此刻便置身于靠近山顶的官道上。
刚刚斥候已经探明,山顶丛林中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如此以来,这条悬崖上凿出的山道再无可以设伏的条件。
至此,李利终于放心了,紧绷的心神随之松缓下来。是以他听到桓飞的话后,微笑颔首道:“是啊,入关之后我等就彻底安全了。传令大军加快速度,半个时辰之内赶到壶关城下!”
话音未落,李利便策马疾奔,俨然是归心似箭,心情极好。
恰在此时,一名哨骑从前方疾驰而来,见到李利的一瞬间,急声道:“报前方两里处有一支三百余人的商队!”
“商队?”李利闻声勒马,刚刚舒展开来的眉头瞬间蹙在一起,脸色再度阴沉下来。正当他开口询问哨骑之时,身后又传来急报声:“报禀主公,我军身后出现一支商队,车马众多,足有百余辆马车,随行扈从亦不少于五百人!”
“后面也有商队?”李利愕然一声,既而神色大变,失声惊呼道:“不好,商队就是伏兵!大军止步,速速”
“轰轰轰杀!”
不等李利把话说完,便听到前方山道转弯处传来轰隆隆的巨响,紧接着,只见一辆辆蒙着黑布的满载货物的马车扬蹄飞奔,径直朝着他率领的大军冲过来。旋即,一支支裹着油布的火箭猝然落在马车上,但见黑漆漆的黑布一点就着,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直到这一刻李利方才看清楚,原来这些马车上堆得一摞一摞的货物竟然全是茅草和干柴。
霎时,李利想也不想,当即勒马后退。当他勒马转身后撤的一瞬间,赫然看到大军后方出现了同样的一幕。只见一辆辆马车快速飞奔,那一匹匹拉车的战马被身后熊熊燃烧的大火逼得疯狂奔跑,其速度丝毫不逊于大军前方俯冲直下的那些马车。
面对上百辆火马车的前后夹击,李利和他麾下的五千将士进退两难,逃生无门,只能奋起抵抗,咬紧牙关策马冲向迎面而来的惊马以及其身后的熊熊大火。
“嘭嘭嘭啊!”
悍然迎击之中,数十名西凉骑兵与迎面冲来的火马车剧烈碰撞。一声声砰然巨响之下,这些骑兵硬生生被马车撞飞起来,而马车也被骑兵们挑翻,旋即数十名战骑与翻滚的火马车一起飞出山道,坠落悬崖。顿时间,山道两端响起惨绝人寰的凄厉惨叫声和战马坠崖时的悲鸣长嘶,以及坠落山崖后的砰砰巨响。
这样战骑与火马车同归于尽的场景,从第一辆马车开始便接连上演,俨然一发不可收拾,接连不断,愈演愈烈,战况空前惨烈。
但见一个个西凉骑兵迎面策马冲击熊熊燃烧的彻底失去控制的马车,那一刻的英勇与无畏,真正是壮烈之极,堪称世所罕见的铁血之师。他们仿佛都不怕死,也忘了自己的血肉之躯,恍如钢筋铁骨一般与发狂的惊马相撞。
“李贼受死,还我三弟命来!”


   

第080章 屹立不倒的后盾
就在李利身边的亲兵卫队拼命拦截火马车之际,从一辆堪堪冲过亲兵拦截的马车上猝然蹿出一个黑影,厉声怒吼着扑向马背上的李利。
“李贼受死,还我三弟命来!”
这一霎,正在忙于挥刀砍杀惊马的李利,根本无暇扭头察看身后偷袭者的面目,想也不想,循声挥刀一击。
“铛!”
砰然巨响声中,出乎李利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陡然劈向身后的金猊战刀竟然被人挡住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偷袭者夹住了他的战刀,不仅扛住了这一刀,还将他的战刀钳制起来,迫使李利一击受挫,身形不稳,继而伏在马背上。
霎时,李利霍然侧身回头,左手撒开缰绳,双手握刀与偷袭者较力僵持。
暮然回首的瞬间,李利看到了偷袭者的真面目,不由得失声惊呼:“啊,竟然是你!”
“很意外吗?李贼你没有想到也有今日吧?”双手持剑的偷袭者奋力架住金猊战刀,冷冷地回应道。
就在偷袭者说话之时,李利才注意到面前这个久违的“对手”着实不简单,就在刚刚纵身一扑之中竟将一名金猊卫甲士踹下悬崖,瞬间夺下战马,继而从身后偷袭他李利。眨眼之间,此人便杀人夺马,而后还能钳制住他的金猊战刀,这一身武艺当真了得。尤其是此人膂力过人,竟然能够使用两把薄如羽翼的五尺佩剑硬生生接下李利的反手一刀,并且还有余力和李利对话。
“早年听闻你三兄弟兵败徐州之后羁留于汝南。三年间销声匿迹,不承想尔等竟然暗中投奔曹操,伺机偷袭于我!听汝方才所言。似是笃定令弟张飞死在我李利手上,然则尔等可曾见过张飞的尸首?尚未见到尸首,尔等如何知道张飞便是我李利所杀?”
不言而喻,这位处心积虑设伏袭击李利大军的偷袭者,正是消失了三年之久的刘备刘玄德。而他手中两把薄如蝉翼的佩剑便是人尽皆知的阴阳双股剑,看似单薄无力,实则削铁如泥。堪称不可多得的神兵利器。这把佩剑的扬名之战仍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的三英战吕布,那一战过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和刘备的阴阳双股剑。连人带兵器一同扬名天下,广为人知。
而刘备其人的武艺虽然也算高强,却不足以正面对抗李利,但是他天生膂力过人。堪称神力。足可与张飞、关羽二人比肩。正因如此,当初刘关张三人初次见面才会不打不相识,互相钦佩,气味相投,遂结为异姓兄弟。而后随着他们三人扬名天下,并一度成为一方霸主,于是昔日的桃园三结义便被传颂开来,成为一时佳话。
徐州兵败后。刘备逃往汝南,关羽不知去向。而张飞则是逃到颍川,遂被郭嘉获悉,当即派遣桓飞率军劫杀。不久之后,李利率部劫杀张飞的传闻便不胫而走,此后三年间张飞犹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信,因此世人皆以为昔日三英战吕布的好汉张飞已被李利斩杀。殊不知,当日李利得知桓飞率军截杀张飞之际便亲身前往颍川,而桓飞又是跟随他多年的亲信将领,焉能不知自家主公素来爱惜人才,尤其是能征善战的武将?
所以,张飞没死,他还活着。只是他那刚烈而倔强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轻易投效李利,宁折不弯,是以他虽然还活着,却是被困于囚牢之中。除非他甘愿俯首称臣,拜李利为主,否则这辈子都不会有有重上战场的机会,幽禁终老。而李利之所以不杀他,纯粹是私心作祟,心里多少存着几分侥幸心理,希望有朝一日张飞能够看清形势,从而改变初衷。
只可惜刘备此次设伏偷袭绝不单单是为了替张飞报仇,其本意不过是想借伏杀李利的威名东山再起,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是以他此刻尽管听出一些端倪,却没有丝毫放弃之心,或者说他根本听不进去李利的任何解释,一门心思诛杀李利,扬名立万。
“锵锵锵!”
短暂的较力僵持之后,刘备终究架不住战刀上一股又一股的巨大力道,不得不变招,借助李利收力不住之际,策马靠近李利,近身搏杀。他以为近身之后李利手中的长柄战刀便失去了作用,如此他就有机会斩杀李利,赢得不世之功。却不料他高估了自己,却低估了李利,还有李利座下的骅骝马。
近身搏杀当中,李利掌中的金猊战刀异常灵活,连续抵挡十余剑,却仍旧不乱阵脚,从容不迫,应对自如。这让刘备大感意外,每一剑都是倾尽全力的一击,却都被李利不急不躁地挡了回来。一鼓作气猛刺十余剑之后,刘备越来越吃惊,越打越没底,不由得急躁起来,忍不住地向身后张望。
“唏聿聿!”
一声突如其来的马嘶声中,刘备胯下座骑突然栽倒,瞬间将刘备摔飞出去。就在这时,但见李利策马杀到,随着手臂高高扬起,金猊战刀疾掠升空悍然劈向侧身倒飞的刘备。
“李贼敢尔,速速受死!”
电光火石间,一声震耳发聩的怒喝猝然涌入李利的耳中,令他心头剧震,惕然心惊。旋即李利霍然瞥见一抹寒光直奔自己脖颈袭来,后颈上的绒毛已然能够清楚地感受刀刃上的寒芒,毛孔剧烈收缩,汗毛惊悚直立。
这才是真正的一击必杀。刘备以身作饵,让李利误以为大军后方那个所谓的“商队”中一定隐藏着始终不曾露面的关羽。殊不知关羽根本不在大军后方,而是一直跟在刘备身边,直到刘备成功分散李利的注意力,并露出破绽让李利误以为一刀便可斩杀刘备之际,隐藏着商队扈从当中的关羽趁机出手,一刀斩杀李利。
寒光疾掠,生死悬于一线。
这一霎,李利脑海里一片空白,冷峻的脸庞上罕见地露出惊骇苍白的神色。显然,关羽出刀的时机实在太绝了,致使李利根本来不及反应,无从抵抗。令他绝望的是,命悬一线之时他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但见眼角余光一闪,刀芒已在后脑勺上,下一秒便要人头落地,饮恨而亡。
是以李利在这一瞬间彻底绝望了,满脸苍白,眼神骇然,万般念头涌入脑海,仿佛什么都有,又似什么都没有,脑子里一片混沌。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青龙偃月刀即将落下的一瞬间,但见一声略显发福的身影猝然纵身扑向李利的后背,以自己壮硕的身躯硬生生地替李利挨了一刀,挡住了关羽志在必得的必杀一击。
“噗喀喀喀!”
长刀破空,悍然劈中了伏在李利身后的壮硕身躯。伴随一声沉闷的破体声响,但见刀刃宽大的青龙偃月刀从这副身躯的左侧肩头斜劈而下,一直延伸右侧腹下,硬生生劈开了整个后背,其间还夹杂着清脆的骨裂声响。若不是其人身躯壮硕,身材高大,这一刀下去俨然能将其劈成两半。
刀刃加身的瞬间,扑在李利后背的那人,口吐鲜血的低吟道:“主公当心,末、、、末将不能跟随主公征战、、、噗噗噗!”话未说完,他便呕血不止,瞬间气绝而亡。
然而,尽管他已经咽气身死,却仍旧紧紧抱住李利的后背,以自身壮硕的身躯护住李利的身后,宛若一道坚不可摧且屹立不倒的后盾。
“伯圭!”
原本已经绝望认命的李利,万万没想到自己即将殒命的一刹那竟是公孙瓒奋不顾身地纵身扑到他身后,替他挡下勾魂索命的绝命一刀。而公孙瓒却因此命丧当场,死后仍旧死死地抱住他的后背,用他那宽厚的后背夹住关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