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骑-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顷,李利顾自摇头一笑,坦言道:“奉孝没有做错,是我过于执着了。惜才如命,每次见到可堪大用的贤士武将总是不忍狠下杀手,费尽心力欲将其收为己用。而后给予其用武之地,不至于埋没了一身本事。然而,世事岂能尽随人愿。总有一些人和事是无法两全的。或许我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往后像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恻隐之心太多便是妇人之仁,智者所不为。”
说完话后,李利抬手示意郭嘉不必多言,招手示意李挚取来战袍披在肩上,对贾诩和郭嘉二人笑呵呵地道:“我和子诚出营走走。军务便交给你们了。”
话音落下之时,李利和李挚二人已走出帅帐,随即翻身上马。带着两百名金猊卫策马疾奔,眨眼间便冲出辕门,不见踪影了。
“主公又起了爱才之心,但愿还能赶得上。否则主公此次怕是要失望了。”目送李利一行人驶出大营。贾诩站在帅帐门口对郭嘉低声说道。
郭嘉轻轻点头,有些懊悔地道:“其实我早已猜到主公不会对张飞狠下杀手。早先司隶大战时主公便对张飞十分喜爱,奈何其人与刘备是结义兄弟,断然不会背离刘备而改投主公麾下。因此,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我得知消息后立即派遣亲兵前往飞熊营通知桓飞,命他截杀张飞。此次桓飞亲自领兵拦截,休说张飞。即便是温侯吕布也难逃一死!”
贾诩闻之动容,颔首道:“奉孝言之有理。有些事情主公不愿去做。身为人臣,我等便责无旁贷,理应替主公分忧”
半个月后,在新落成的洛阳郡守府举行隆重的婚礼,李利和诸葛玲正式结为夫妇。
婚礼当天,年逾花甲的诸葛玄和诸葛玲长兄诸葛瑾、妹妹诸葛慧悉数赶来洛阳参加婚礼,李利的正室大妇李欣也从长安赶来,代表众多姐妹向诸葛玲送上祝福。为了庆祝李大将军的婚礼,洛阳城内将近十万民工歇息两日,碍于李大将军的面子,各大商贾难得大方一回,酒肉管够,让民工们开怀畅饮。
这是一场大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联欢,参与者中真正的达官显贵不到一千人,余下十余万人都是西凉军将士和重建洛阳的民工。
婚后第四天,诸葛玄带着诸葛慧及扈从返回南阳,诸葛瑾则留在洛阳,参与洛阳重建事宜。
同一天,李利携带家眷,率领飞熊营、金猊卫离开洛阳,返回长安。与此同时,阎圃出任洛阳尹,诸葛瑾担任郡丞,郝昭出任洛阳守将;镇东将军波才率领武威营屯兵洛阳,许褚、庞德二将率领青龙营驻守河南,屯兵中牟城。此外,张燕率领两万飞燕轻骑进驻安邑大营,副将徐晃率一万轻骑屯兵河内郡。至此,李利在司隶境内屯集十万大军,稳固司隶治安之余,时刻威胁着荆州、兖州和冀州的边境安全。
一个月后,即公元196年六月,冀州袁绍在邺城举行盛大的迁都大典,天子正式颁布诏书,迁都邺城,钦定洛阳为陪都,废除西都长安,终止兴平年号,将新平三年确定为建安元年。
与此同时,敕封袁绍为司空,录丞相事,总揽天下军政,赐九锡,假节,持天子剑(天子的佩剑都是天子剑),着履上殿、赞拜不名至此,袁绍名为三公之一,实则凌驾于三公之上,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美梦。除了录丞相事之外,诏书再无涉及西凉文武官员的只言片语,显然袁绍对李利十分忌惮,而剥夺李利的丞相职位,便是试探李利的反应。
除了大肆封赏袁绍之外,随后半个月内,敕封诏书满天飞。袁绍在对麾下文臣武将大加封赏之余,广发诏书,对各路诸侯封官许愿。尤其是曾经和他交好的兖州曹操、荆州刘表、扬州袁术和益州刘璋等四位诸侯,均是名列三公,位极人臣。然而,各路诸侯对此反应很平淡,除了上表谢恩,再无其它动静。
邺城建都之后的几个月里,天下各州相对平静,各路诸侯都在观望,同时也在积蓄实力,蠢蠢欲动。一切都在酝酿当中,酝酿是为了更猛烈的爆发
第926章 月难圆,悲欢离合
建安元年七月,坐镇长安两个月的李利再次带领金猊卫队出城,一路西行直奔扶风郡。
出城后,李利率领三百轻骑先行一步,两日内赶到扶风郡守府。随后,两千名金猊卫骑兵护送十余辆车驾前往扶风郡,日行三十里,行军速度很慢,这是一众大将军夫人的车驾。
李利府中的众多娇妻美妾静极思动,借着此次扶风马家大喜之际,又逢夏秋之交,凉州山水如画、景色怡人,故而大将军夫人们一致商议集体出游。
在这件事情上,李大将军没有多少发言权,家庭内部决议,少数服从多数,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他。一败涂地的李大将军,敢怒不敢言,只得屈服于一众娇妻美妾的雌威之下,派遣重兵沿途保护安全,由金猊卫副统领史阿亲自领兵护送。
携美出游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然而李利却没有这个福分,必须提前赶到扶风马家,操办马超的婚礼筹备事宜。
这是他去年七月亲口答应大舅哥马超的,替马超和张琪瑛二人主婚,并亲自操办婚礼。对于这门亲事,马腾甚为不悦,坚决不同意,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哪。他的女婿兼主公的李利出面做媒,这让马腾敢怒不敢言,最终硬着脖子应下这门婚事。
但是,马腾绝非好相与之人,硬气了一辈子,临老了却被自家女婿和儿子合起伙来摆了一道。这让他颜面大失,反手便将筹备婚礼事宜推给李利操办。并摆出一副老丈人的口吻,不容李利拒绝。事已至此,李利大将军纵使权势熏天。也不能六亲不认吧。老丈人委托女婿给大舅哥操办婚礼,虽然有些牵强,却也合情合理,岂容推辞?
于是李利满口应允,毕竟这是他的爱妾梦馨托付给他的事情,请他务必促成马超和张琪瑛的婚事。梦馨死心塌地跟着他之后,不要名分。不取金银,更不要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几乎一无所求。而马超和张琪瑛二人的婚事是她唯一的请求。
因此,李利无论如何都要促成这桩婚事,即便是硬把两人绑在一起也在所不惜。故而马腾纵有一百个不愿意也没用,这桩婚事已是板上钉钉。谁也不能阻止。
事实上。李利知道马腾并非不通情理之人,无非是为了顾全面子,放不下他那张老脸。
据说,先前汉中张家主动提出要和他结亲,梦馨出面做主将张琪瑛许配给马超,让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不料马腾横插一棒子,坚决不同意,硬生生将一对情投意合的鸳鸯给拆散了。当时马腾可是一口回绝。根本不留余地,声称犬子就算一辈子打光棍。也决不让张琪瑛踏进马家大门半步。说这番话时,马腾底气很足,因为他那时正是西凉诸侯首领,在西凉地界上就没有他马腾办不到的事儿,说到做到,一口唾沫一个钉,不容更改。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西凉局势突变。李利横空出世,异军崛起,致使马腾的西凉首领地位急转直下,一败再败之后女儿和儿子倒戈相向,使得马腾沦为李利的阶下囚,最终把自己也搭进去了。岂不闻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马腾好不容易调整心态,打算尽心竭力辅佐女婿成就霸业的时候,张家旧事重提,再次将马超和张琪瑛的婚事摆上桌面。这让马腾情何以堪,颜面何存?
马腾年轻的时候族中长者曾戏称他是“西凉烈马”,性格执拗,骨子里隐藏着勇往直前誓不回头的倔强,认定的事情绝不悔改。马腾是这样,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马超的性格也随他,生性耿直而倔强,认准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和张琪瑛的恋情就是如此。
老秦人极重亲情,对父母、妻儿和家庭视若如命,一生所求都是为了家人,为此不惜性命,不惧生死。
马腾骨子里就是地地道道的老秦人,他疼爱子女,知道马超喜欢张家姑娘,却嫌张琪瑛太过妖媚而将其拒之门外,唯恐马超贪恋女色,于己不利,又耽误了大好前程。其实这也是一种父爱,只可惜这种爱往往不被人理解,反而因此发生分歧,以致父子反目,矛盾不可调和。
但是,说到根上,马腾也有舔犊之心,眼睁睁看着儿子的年龄一天天增长,纳妾好几年了却一无所出,他作为父亲可谓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夙夜难寐,忧心如焚。所以,此次马超和张琪瑛能够再次走到一起,马腾打心眼里高兴,却硬是拉不下脸面,心里乐得冒泡,嘴上却毫不松口,硬生生地把婚事推给女婿李利筹办。
马腾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或许马超和张琪瑛、乃至马家兄弟都想不到,但李利对此却是心知肚明,与马腾心照不宣而已。此举看似是怄气,或者说是马腾对这门亲事不情不愿,实则不然。这是马腾有意抬高马家在西凉的地位,刻意拉近儿子马超和李利之间的距离,促使马超对李利愈发忠心,也让李利对马超愈发信任,如此马超未来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前途无量。
毕竟李利如今的权势和地位可是非同一般,能让他亲自操办婚礼的文臣武将屈指可数,除了司隶大战后操办的李暹和众多武将的集体婚礼,以及李玄、郭嘉、桓飞和许褚四人的婚礼之外,马超是独一份。由此可见,马腾此举真正是用心良苦,爱子之心天地可鉴。
李利明知马腾的真正意图,却仍然佯作不知,亲自前往扶风郡筹备婚礼。这不仅仅是为了马腾和五虎将之一的马超,最重要的是这桩婚事是梦馨托付他办的。而最最重要的却是他和梦馨的约期临近,纵使没有马超大婚之事。他也会前来武都郡羌道与梦馨幽会。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为此他整整等了一年时间。
?
马超和张琪瑛的婚礼如期举行,一切都很顺利。很隆重,两大家族聚一堂,皆大欢喜。
李利麾下秩比两千石及以上的文武官员,虽然人未到,但都派人送上一份“薄礼”,寄托祝福,聊表心意。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薄礼。西凉治下所有婚丧宴请都有严格规定,郡守以上的官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十两以上的金银馈赠,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至于郡守以下的官员来往,都以一千钱为基准,只少不多,否则一律视为收受贿赂。查实后一律罢官免职。永世不得录用。
因此,西凉治下四州之地吏治清明,风清气正,大肆收受礼品或贿赂之事并不多见。与此同时,在西凉府库日益充盈之后,李利治下官员的俸禄也随之水涨船高,县一级的官吏俸禄提高四成,郡一级官吏提高三成。九卿和三公俸禄提高两成,高薪养廉。立法从严,皆大欢喜。
故而马超大婚并未收到多少礼金,倒是李利大手一挥,赏赐马超三百金,绫罗绸缎十车,并在长安给马超重新准备了一幢府邸,赏赐极为丰厚。
又是月圆之夜。青松岭上凉风习习,一颗数丈高的青松矗立在山岗上。
明月、青松、青冈石,晚风吹拂,交相辉映,一如往昔的场景。
一样的风景,一样的仲夏夜,一样的居高远眺,一样的坐在长条状的石板上,却形单影只,独少一人。
这是去岁西凉军征讨汉中时驻军于此的羌道大营的后山。此山本无名,却因李利离开羌道大营是在山下的岩石上刻下“青松”二字而得名,随后这座并不显眼的山峰便有了名字青松岭。
当马超和张琪瑛二人新婚大喜之际,李利和李挚带上百余骑披星戴月赶到曾经的羌道大营。大营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清雅幽静的别院,坐北朝南而建,前后两院,再加上东西两面的两进跨院,合计六进院落。
这处别院是李挚负责建造的,除了他和李利之外,没有人知道谁会在崇山峻岭之中修建这幢宅院。正门匾额上书“青松”,既不是府也不是宅,不清不楚的,让偶尔经过此处的行人无从知晓别院主人的身份。别院中有二十名扈从和杂役负责打理院落,后院后方就有一大片菜园,因此扈从们可以自给自足,很少出去,正门常年紧闭,不见人影。
月圆夜,李利独自坐在山岗上,身边放着一坛酒,一边眺望西南面的莽莽群山,一边深情忧郁的饮酒。迄今为止,他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三天,眼睁睁看着月亮一天天变圆,却没有等到朝思暮想的倩影。
“嘭嘭嘭!”一阵窸窸窣窣的石子滑落声响中,新婚燕尔的马超和张琪瑛联袂而来,相互搀扶着爬上山岗。看到李利独自坐在山崖边的石板上喝闷酒,张琪瑛接过马超手里的包袱,示意他在松树下等候,遂提着包袱轻步走到李利身后。
“姐夫你走得太急了,我和孟起拜堂之后就去找你,才知道你已经走了。我们俩紧赶慢赶,好一番打听才找到这里,总算没耽误正事。”
轻声解释原委后,张琪瑛将手里的包袱交到李利手上,喜滋滋地道:“这是姐姐让我交给你的,她有事脱不开身,无法赴约,请姐夫不要生气。”
李利噌地一声站起来,一步跨到张琪瑛身前,急声道:“梦馨不会轻易爽约的,你快告诉我,她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出事了?”
眼见李利一副欲要择人而噬的模样,张琪瑛吓得浑身哆嗦,急忙说道:“姐夫莫急,姐姐她没事。只是她身不由己,真的不能赴约。”
“身不由己?”李利一听便急眼了,厉声道:“别支支吾吾的,快说她到底怎么了?”
“这、、、”张琪瑛闻言好生为难,临走前梦馨反复叮嘱她,让她代为隐瞒,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可现在看来,不说只怕是不行了,否则李利不会放过她,就算马超站在自己身后也无济于事。
“姐姐她她有孩子了。就在一个多月前,姐姐生下一个男孩,所以、、、”
不等张琪瑛把话说完,李利又惊又喜地喃喃自语道:“梦馨有孩子了哈哈哈!好好好,太好了,那是我的孩子!”
一边说着话,李利一边大步流星地下山,边走边笑,爽朗的笑声在山岗上激荡,在丛林中回响,久久不息。
第927章 清平乐,其乐融融
历史上的建安元年,西凉境内可谓是战火遍地、兵祸不休,西凉军阀混战,硬生生毁掉了西都长安,以致生灵涂炭,西凉军万劫不复,彻底湮没在诸侯争霸的尘埃中。
然而伴随着李利于五年前强势崛起,整合西凉军之后,这一切随之逆转。经过五年的东征西讨,西凉军非但没有内讧厮斗、互相残杀,反而饱经战火淬炼洗礼,成长为一支称雄天下的无敌铁骑,先后占据凉州、雍州、并州、司隶三辅、汉中和塞上朔州等数千里疆域,奠定了天下第一强军的霸主地位。
自兴平元年开始,李利在雍凉二州实行修养生息战略,减免税赋两年,大力开垦耕种、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至兴平二年年底已初见成效。此后,李利改革旧制,重新修订律法,励精图治,屡屡御敌于国门之外,使得西凉二州免遭战火荼毒,百姓远离兵祸袭扰。
不知不觉,曾经兵祸不断的西凉苦寒之地居然在乱世之中破天荒地成为一方净土,施政宽仁,百姓安居乐业,商业日益繁荣,来往于西凉境内的商队越来越多。毫不夸张地说,李利治下的西凉四州和汉中、朔州等地,黎民百姓的生活是一天好过一天,蒸蒸日上;一年胜似一年,笑口常开。
迄今为止,除了毗邻朔州的北地郡、代郡和函谷关、河东郡百姓经历过短暂的战火袭扰之外,李利治下各州各郡已经整整四个年头没有战事。其间。汉中战事虽然相持半年之久,但战况并不激烈,对汉中郡、武都郡和扶风郡的影响并不大。没有发生百姓大规模逃亡事件。并且,战后李利从汉中府库中抽调大量粮食发放给三郡百姓,并给予一定的金银补偿,使得遭受兵祸的百姓得以迅速重建家园,开荒垦田,生活趋于平静。
去岁七月,天子和百官逃离长安。这对于天下各路诸侯来说也许算得上是大事,直接影响着天下局势,然而对于李利治下的西凉百姓而言这些事情都与他们无关。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水渠修到自己家田头,心里乐滋滋的,仿佛又看到了新一年的好收成。今年夏天,百姓们才听说天子和百官们已经跑到冀州去了。方知原来长安城里还发生过这么大的事情。
为此。很多百姓很不理解天子和百官们天天锦衣玉食,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要知道,现如今很多中原百姓想来西凉安家都很困难,西凉治下各个村落、镇甸都是人口众多,最少是往年的三倍,可这些达官贵人们倒好,有福不享,偏偏跑到战乱不休的冀州。眼下西凉百姓都知道。除了大将军李利治下各个州郡太平无事之外,天下其他州郡都不安生。三天两头打仗,根本没有太平日子可过,百姓们生活困顿,惶惶不可终日。
正因如此,西凉百姓对眼下的太平日子十分珍惜,并引以为傲,对大将军李利敬若神明,对大将军麾下的西凉军推崇有加。故而,各个村落和镇甸的青壮小伙子都想参军入伍,即便是郡府兵也行,若是能够直接进入大将军麾下的主力战营,便是天大的喜讯,无上荣耀。
可惜的是,自从司隶大战结束后,西凉军便不再大肆招募兵士,甚至连郡府兵都没有大范围招兵。以至于很多青壮投军无门,只得参加村落或镇甸上的自卫队,闲暇时负责保护村落或镇甸的安全,秋收春耕时在家务农。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西凉治下各州各郡的税赋,除了减免赋税的州郡之外,在短短两个月内全部上缴完毕,颗粒归仓,丝毫不少。
三七税制,在时下可谓是最轻的税赋了。这点税赋对于两年多都没有缴纳一粒粮食的西凉百姓而言,实在是九牛一毛、不足挂齿,轻轻松松就能交上赋税,绝不拖欠。经营商铺的商人没有粮食,便折算成金银,同样是三七税制,商铺店面租赁费用不再其内,另有管理细则。除此之外,没有其它额外的税赋。
相比之下,在中原乃至江南一带,五五税制、六四税制都很常见,甚至有些郡县还在强行推行七三税制(即官府收缴七成,百姓仅得三成)。并且,很多地方并不局限于征收粮食,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使得置身他们治下的百姓辛辛苦苦忙碌一年,最终能够留下的只有来年的种粮,余下便是一些官府都看不上眼的碎末残余,根本填不饱肚子。生计之艰辛,百姓之困苦,由此可见一斑。
秋去冬来,长安城日益繁华,商铺林立,来往商旅络绎不绝。
今年是李利安安稳稳地坐在大将军府度过的第二个冬天。去岁是第一个,不过李利没有呆在长安,而是带着家眷和子女前去并州一行,历时将近三个月。今年冬天,李利没有巡视计划,白天处理公务,晚上与妻儿待在一起,其乐融融,甚是惬意。
说起来,现如今李利的家眷真是不少,除去三百余名侍女和杂役,阖家二十余口人,若是再算是不在府中长住的妻儿,已经超过三十人了。估计这个冬天过后,大将军府还要添丁,少则五六人,多则十余口,届时李利一家就有将近五十人,而且全是嫡亲。毕竟,李利眼下已有十五位妻妾,子女也不少。加之这个时代可没有计划生育,一个女人生一两个孩子算是少的,大多数都有两三个孩子,四五个也很常见,五个以上也不是没有。
因此,李利现在可谓是妻妾成群,儿女满堂;如果不加以节制,那绝对是一大家子人。保守估计五十余口,再往上便无法估量了。
这看上去很荒诞,实则不然。遥想后世的康熙皇帝,一生中嫔妃多达数百人,远远不止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据可查的子女便有六十多个,堪称实至名归的千古一帝。
这一日,李利一如既往地坐镇大将军府,高坐于上阶,翻看各州郡送来的政务,不时伏案疾书。
临近正午,李玄和郭嘉联袂而来,神情自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李利闻声后随手合上竹简,抬手示意他们二人不必拘礼,顾自落座便是。
“有些日子没有见到你们了,今日难得相聚,中午便留下一起吃午饭,顺便小酌几盏。”起身走到堂下,李利笑呵呵地坐在李玄上首,一边说话一边招手示意婢女奉茶。
的确,一个月前郭嘉奉命前往并州、司隶巡视驻军防务,昨日才回来;而李玄负责洛阳重建事宜,一直不在长安,想必此次也是刚回来。
李、郭二人闻言欣然点头,李玄笑道:“主公盛情相邀,微臣和奉孝便却之不恭了。而且,微臣听说主公最近又有新创举,让工匠打造出一种新灶具,可以将火灶放在案几上,将蔬菜和生肉都放进去,据说味道极其鲜美。这种灶具叫、、、呃,看我这记性,怎么一到关键时候就想不起来了。嘿嘿嘿,让主公见笑了!”
李利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指着李玄,笑道:“你呀,越来越滑头了!在我面前揣着明白装糊涂,以为我听不出来么,你八成是惦记上新式灶具了。此次你不但要吃一顿,临走还想把火锅拿走。我没有说错吧?”
李玄憨厚一笑,恍然大悟道:“对,就是火锅!昨天晚上微臣刚一回府,就听姜儿(甄姜)唠叨这事。不久前,欣儿(李欣)邀请她们五姐妹,还有公瑾的夫人大乔、少将军的夫人赵雨,以及很多将军夫人一起吃火锅,聊得很投机,吃得也很尽兴。自此,她就惦记上这种灶具,却又不好意思开口,主公知道微臣经常不在府中,总不能让姜儿三天两头过来蹭饭吧。听说这种火锅制造起来并不困难,主公府上就有很多,所以嘿嘿嘿!”
憨笑之余,李玄扭头对下首的郭嘉说道:“奉孝,你刚才不是也想要一个吗,正好凑成一对。”
“呃,我何时说过、、、”郭嘉神情愕然,下意识地摇头否认,话到嘴边却见李玄眨眼示意。于是郭嘉话音稍顿,随即笑道:“若是主公府上还有剩余,微臣拿一个也行呵呵呵!”
李利捧腹大笑:“你们两个就不能凑在一起,一唱一和的,配合还挺默契。行了,你们也不必拐弯抹角地索要火锅了,我早就给你们准备好了。不仅仅是你们,军中将领和各郡郡守人人有份,随后便派人分发下去,并教会府中侍女操作灶具和调配佐料。
这东西就是冬天用起来最方便,也很实用,我让人做出来后亲自尝试一番,而后又做了一些改进,现在使用起来很方便。将作坊已经做出一千多个火锅,这两天正准备发下去,没想到你们俩倒是先开口索要了。呵呵呵”
李玄懊悔不迭地拍着大腿说道:“嗨,原来是这样!早知如此,微臣和奉孝就不用着急了。”
第928章 生查子,风雨欲来
李利颔首笑道:“罢了,闲言少叙。你们两个都是大忙人,此番前来定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必有要事。说吧,又有什么事?”
李玄闻言后迅速收起笑容,正色道:“微臣和奉孝此来有三件事禀报。其一,五天前徐州糜竺携带家眷来到洛阳,想投奔主公麾下效力。其二,两天前糜竺放出话,想给他妹妹挑选夫婿,并承诺陪嫁两亿钱。”说罢,李玄扭头向郭嘉示意,遂不再多言。
郭嘉当即会意,恭声道:“第三件事便是冀州袁绍又在向幽州公孙瓒挑衅,而公孙瓒仍是避而不战。以微臣估计,两年内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必有一场生死决战,因为袁绍对幽州是志在必得。”
李利神情微变,起身在堂中来回踱步,目光深邃而晦暗不明,眉头微蹙,沉思半晌。而后,他神色如常地缓缓坐下,平声静气地道:“冀州袁绍与幽州公孙瓒早晚必有一战,河北就那么大,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只有一个强者。此事暂且不必理会,等他们打起来再说。
徐州糜竺前来投奔,这是好事,我当然欢迎他。糜竺其人虽无济世之才,却深谙经商之道,政务娴熟,不失为治政人才,可堪大用。既然他将家眷都带来了,那就让他来长安,暂为大将军府掾。领银曹从事,随后再行安排。”
说到这里,李利语气一顿。眼神狐疑地看着李玄,道:“糜竺要为他妹妹挑选夫婿,还许诺陪嫁两亿钱,此举颇为蹊跷,似乎是另有所指啊?”
李玄欣然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利,高深莫测地笑道:“主公一语中的。糜竺此举确实是另有所图。只主公应该早已猜到糜竺的真正用意,毕竟他让糜环留在长安已一年有余,且经常出入大将军府内院。其心迹早已显露无遗。”
“呃!”李利神情惊诧,疑声道:“你是说糜竺想将糜环献给我么?”
“正是。”李玄应声点头,笑眯眯地道:“此次糜竺携带家眷前来投奔,但他的弟弟糜芳并未同行。仍旧留在吕布麾下效力。而他扬言要给糜环挑选夫婿。并拿出两亿钱作为陪嫁,其目的已经昭然若揭。近年来,我西凉各州郡虽然府库日益充盈,但有实力接下这份嫁妆的人并不多,主公便是其中之一,也是糜竺最中意的人选。只要主公点头,不管是糜竺还是糜环,都没有异议。或许还会惊喜过望。”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李利想也不想地连连摇头。摆手道:“元忠和奉孝都不是外人,今日我便索性对你二人直说了。眼下我已有十余位妻妾,除了梦馨不在身边,其他妻妾都在内府,此外还有隔壁的、、、哎,她虽是皇室贵胄,且已为人妇,但眼下却是死心塌地跟着我,早晚还是要她一个名分的。所以我不会再纳妾了,糜环之事切莫再提。若是你二人或是军中将领想要纳妾或是明媒正娶,我倒是可以玉成此事,权当是积德行善。”说这番话时,李利神情坚决,没有一点做作,绝非矫情,而是有感而发。纵然天赋异禀,却终究精力有限,时至今日李利终于有这种觉悟了。
“这、、、”眼见李利一口否决,神情绝然,不容置疑,李玄和郭嘉二人惊讶之余,甚感为难。
正如李利自己说的,现如今大将军夫人确实不少了。稍稍数落一下,正妻一人,平妻五人,纳娶步练师和小乔之后便有七位妾室,而后又收了内府管事邹静,再加上新纳娶的诸葛玲,整整十五位妻妾。值得一提的是,梦馨仙子不进大将军府,却有妾室名分,这是第十六位。
此外,还有李利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的皇室贵胄,阳安长公主刘华。这位昔日号称洛阳第一美女的皇室公主,一个风情万种的美妇,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李利邂逅,随之便与前夫伏完撇清关系,一拍两散。而后刘华想方设法接触李利,称其刻意勾引亦不为过,遂做了李利的地下情妇。去岁初夏,刘华生下一子,时隔不到半年,如今听说她又有身孕了,显然这又是李利的种,明年开春估计又有生养。
三年时间为李利生养两个孩子,无论如何都应该给她一个名分,不能委屈了两个孩子。不得不说,这位丰腴妖媚的阳安公主真的很能生养,至今已有四个孩子,照此发展下去,再生一两个孩子也不在话下。作为补偿,李利将阳安公主的寝宫安置在大将军府旁边,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根本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有鉴于此,此刻听到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