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死工厂主的暴力事件。资本的诞生,从头到脚都露出了本来具有的狞狰和血腥。
当人们不能满足于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利时,股票就成了最佳选择,能投机到股市
上的资金,绝对不留给任何获利不明显的行业。这些,还不是最让武安国措手不
及的,最措手不及的是纺织行业的发展,武安国完全没有料到自己费劲心思引导
人们发明改良的水利纺织业,能在短短几年内席卷北中国,大明朝的花布随着商
船,走遍了周边国家,大明朝的万倾粮田,也变成了雪白的棉花地。郭璞和他当
初担心的粮食不足问题,这么快就爆发,并且一旦爆发出来,就造成了遍地的饿
殍。

    江南有米,但是大明朝没有那么强大的运输能力以江南济河北。万里运粮,
消耗巨大,况且有那么多的商人囤积居奇,那么多官员从中克扣,这还是明朝政
治最清廉的时代,如果是其他年间,不知要死多少人才算了结。

    想到这些,武安国低低的叹了口气,事情既然皆因我而起,自然我要有承担
的勇气,无论能做点儿什么,我皆愿意。

    没等踏出队列,武安国身后快速站出了一个人,低而清楚的一声“微臣有本”,
将武安国的脚步硬生生扯回。

    掌管京城军械制造局屡立大功,新进的工部侍郎周无忧微笑着走出队伍。上
前几步跪倒,启奏道:“万岁,白正等人所奏,虽有谬误,臣以为其忠心可嘉。
我大明有如此心忧天下之士,实在可喜可贺……”,几句马屁,稍微舒缓了大殿
上剑拔弩张的气氛,让朱元璋阴情不定的面孔也有所缓和。既没表示对王本等人
攻击新政的支持,又为让白正等人摆脱去了一旦辩论失败,即将背上的结党干政
的罪名。大殿上,很多玻璃球一样的老臣都暗中点头,称赞这个后生小子会说话。
大学士吴沉更是满心惊喜,他一直想出来说话,但顾及身份,不好率先出头。作
为内阁大学士,等级虽然仅仅为五品,但即使当朝老太师对他们几个都小心三分,
这种近臣的优势不能像王本等人那样白白浪费。今天大殿上这场论战,其实是两
种执政观点的冲突,他必须等待时机,等待对手的破绽。在论战的开头,吴沉虽
然与王、杜二人同气连枝,但是绝对不能说话。宁可看着白正等人在论战中被扣
上罪名被牺牲掉,也不能说话。

    “臣以为,所谓天意者,民心也。盛世之政,由人不由天。尧舜之世皆遭天
灾,然世人万载称颂尧舜之德。恒灵之时岁岁祥瑞,然恒灵之世民不聊生。况且
天象古今本无定数,赤道群星岁岁不同,若以此推测天意,则天意恐若妇人之心
思,一日千变……”这个比方非常幽默,让龙椅上的朱元璋不觉莞尔。再细听时,
却是周无忧对天文的总结,认为天文乃星座运行的规律,与执政没半点关系。

    “觜宿距星,唐测在参前三度,元测在参前五分,今测已侵入参宿,胡能知
其所兆。况且星图之上,又有古多今少,古有今无者。如紫微垣中六甲六星今止
有一,华盖十六星今止有四,传舍九星今五,天厨六星今五,天牢六星今二。南
极诸星,古所未有,近年浮海之人至赤道以南,往往见之,冯子铭曾测其经纬度,
绘恒星图,科学院去年刊刻之。至于彗孛飞流,晕适背抱,所谓天之所以示儆戒
者,每逢秋季,浮舟海上之人夜夜可见,早已习以为常,不以其卜祸福。陆上高
山阻隔,百年难见,所以为警示……。”,这番话没有半句对人身和忠诚的攻击,
但结结实实的把王本等人的上天示警的理论驳了个体无完肤。接下来的论述更为
生动,,周无忧认为,彗星,日食,不过是常见的天文现象,只有少见的人才会
多怪。就像大家都把白虎当祥瑞一样,现在动物圆里白虎都生了小崽子,一窝子
祥瑞在那摆着,不是笑话吗。

    周无忧的话还没说完,底下已经传出了低低的笑声,几个大学士面红过耳,
闹了半天,自己居然被周无忧比喻成了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想反驳也一时想不
出反驳的话来,自己的论据被人家驳倒了,理论自然不成立,这个跟头可栽得有
些大。

    朱元璋觉得这个新进的周无忧说话十分幽默,轻轻松松的解决了眼前这个争
论,也不用自己费心思追究争论的双方。点点头,笑道,“各位卿家都起来归班
吧,咱们今天就事论事,周卿,且说说对白正这本奏折的其他想法”!

    跪着争吵了半天的群臣纷纷归列,这种争吵风险很大,失败的一方往往丢官
罢职,虽然有些人被周无忧给奚落了一下,但一句忠心可嘉已经让他们有了足够
的台阶。有人边向回退边上下打量周无忧,心中暗道,“小子,好张厉嘴”。

    “凡新政初行,必然有利有蔽,圣君依利弊裁夺,人臣按得失修补,然后得
以大行天下,造福万民。…………”,周无忧不慌不忙说出了自己对新政的看法,
既然替武安国出头,就要有出头的本钱,并且还要立于不败之地。郭璞给他的信
让就在怀里揣着,文章昨天晚上就已经背熟。今天这情形,不适合武安国冲锋陷
阵,自己受人所托,当然要把武安国护住。这人是北平一伙再起波澜的希望。

    郭璞大笔写就的文章中,分析了新政的利弊得失,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关键。
周无忧尽力用不得罪任何一方的语言加工后在朝堂上说出来,看似临阵发挥,谁
也不知他是有备而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新政有利有蔽,利在明处摆着,蔽也
是大家亲眼所见。但总体而言,利多蔽少,并且这些众人口中的蔽,本来不是新
政的过错,而是各地盲目跟风,不法商人见利忘义,蒙古和其他反王余孽勾结捣
乱所致。

    “其实最关键一点是你,你自己不顾军队准备不足,发动云南战争。担心武
安国势力太大,强拆震北军所致”。周无忧心中嘲弄的想。朝中大臣其实心里都
和明镜一样,只是每个人背后都有各自的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驱使他们选择各自
的立场。大家此时比拼的,不过是看谁更能说会道,看谁更会打动朱元璋而已。
这些祸乱,不过是他们攻击对手的契机。

    政治是肮脏的,玩政治的人都是掏粪工,有了他们,街道才能干净。但是如
果有人不以玩,而待之以胸怀万民的虔诚,政治,其实是干净的甘露,可以哺育
天下苍生。

    清清嗓子,周无忧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因此,微臣以为,目前关键不是追究利弊,而是设法兴利除蔽,尽早摆脱
当前危局。我等在此争执一日,百姓则多挨饿一日,无忧不才,斗胆请万岁搁置
争议,诸位同僚共渡难关。废除新政,于事无补,于民无益,当前最重要的不是
破坏,而是建设”。最后这句是切切实实的大白话,争论了一个上午,惟独这句
白话让所有人如雷贯耳,不敢反驳。

    钟鼓楼上的自鸣钟声“当,当,当”地敲响,宣告正午的到来,悠长的钟声
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行人驻足细听,却什么都没有。

    第二卷大风第八章政治(六)

    政治(六)

    当前最重要的不是破坏,而是建设,谁也没预料到周无忧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特别是号称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吴沉等人,心内隐约一动。自幼受到的济世思
想猛然占了上风,愧疚的眼神一闪而过。

    朱元璋也没想到庭议最后出了这样的结果。今天庭议,他本来只想和大家商
议个救灾的策略,遍及北方各地的灾情让他心里很乱,他需要的是一个解决问题
的方法,而不是谁是谁非。挨饿的感觉他深有体会,人饿急了,可能什么都不会
顾及,江山岌岌可危。

    王本突然发难打乱了他的计划,一开始他还饶有兴趣的听着白正的文章里如
何指摘新政,如何指责武安国。能敲打敲打这个干女婿也好,毕竟他的存在让自
己感到威胁。没想到朝臣们为了新政争吵,互相攻击,互相泼脏水,泼到不择手
段。

    这就是我的选择的国家栋梁么,朱元璋心里忍不住苦笑,猛然间想起唐玄宗
说的一句话,朕亦知此人是个祸害,但不用此人,朕身边即无人可用。当年读到
这句时,还笑唐玄宗失败了给自己找借口,死不认帐。现在同样的感觉不断的涌
向朱元璋的心头。

    武安国是个祸害,朱元璋不止一次这么想。虽然两年来,被圈养在京城的武
安国不问朝政,一心带领科学院改进冶炼,改进畜牧,培育良种,推广大棚。那
些作为对国家的助益,朱元璋看得见,尝得到,作为一个国君,他还没糊涂到看
不出这些东西为国计民生带来的好处有多长远的地步。但是,无论武安国制造出
什么东西,哪怕是一再的提高了武器的生产效率,为大明朝的军队提供了充足的
武力支持,朱元璋依然无法放心。直觉告诉他武安国对帝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可以
看到的这些好处,他对朱家基业的威胁远远大于他的贡献。

    对于威胁到自己家族利益的人,朱元璋绝对不会手软。但偏偏他发现不了威
胁到底在哪里。武安国立言,立的是奇技淫巧,顶多让人们对身边的事物多了点
见识,半分没涉及到政治。如果就凭借直觉把他杀了,朱元璋实在不甘心,毕竟
现在逐鹿天下还要倚仗此人的智慧。况且杀了此人,两个儿子不愿意不说,天下
士人还有几个还敢为自家效力。

    朕要杀了此人,朕不能让天下之士寒心。朕要杀了此人,朕不能让天下之士
寒心,两个念头在朱元璋脑子里打架,让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心。此人手中无兵,
武将,此人被架空到连一点干政的权利没有,此人所作所为对我大明朝忠心耿耿,
但朕为什么这么忌讳他。朕为什么每次想杀他到临头都手软。

    谨慎提防,小心对待,朱元璋发现自己握住的是一个手雷,可以打击敌人,
也可能炸死自己,一切要看使用的时机。

    眼前这个周无忧是个干才,可惜,又出自北平,怎么天下的豪杰都到北平去
扎堆了。想到朝臣们说的藩镇割据,朱元璋心里就一阵哆嗦。自己已经尽力分散
了北平的力量,如果留在震北军中,王飞雨、李陵估计都不会战没,若是逐鹿中
原时,这是典型的害贤举动,要丢江山的。朕已经做得很过分但北平的英才还是
层出不穷,不但如此,这台阶下有多少人的利益和北平息息相关?好在燕王和太
子自幼交好,否则自己难保这里会不会出现一次玄武门之祸。

    仿佛要整理纷乱的思绪,朱元璋轻轻的咳了一声,“肃静~ ”当值太监拉长
了嗓子喊道。台下的议论声一下子停止,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周卿,你且来说说怎么个建设法”?

    周无忧早就做好了准备,侃侃而谈。对于眼前的饥荒,他的建议是官府赈济,
民间输送,动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将灾害损失程度控制在最小。具体的做法就
是,首先下令各地方官员,不必等待朝廷旨意,直接可以开官仓放粮,事后再补
办圣旨、奏折等相关手续,为救灾节约时间。第二,鼓励一切可以运送粮食到中
原地区的力量,凡运送粮食一石到灾区者,凭借地方官员的收条可以到盐场领取
等价食盐,救灾所得食盐可自由买卖。第三,凡大小关卡对运往北方的粮食一概
放行,不可收取任何费用,否则按渎职查办。

    自汉武帝以来,历朝历代都是盐铁专卖,盐铁收入占国库收入的很大比例。
去年朱元璋应武安国之请废除了铁矿国家专营,已经让很多大臣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又要在食盐专卖上开一条口子,这个建议给大臣们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

    王本悄悄给户部尚书费震使了个眼色,暗示他出来反对此事。平时拍他马屁
唯恐不及的费震如傻了般两眼只勾勾的盯着地面,嘴里不停的嘟囔着,看样子是
在计算这样国库会有多少损失,根本没向王本这边看。

    刑部尚书刘敏素有贤名,见王本在那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叹了口气,慢
慢的出列,上去跪奏道:“万岁,赈灾事情紧急,不可耽搁,臣深以周侍郎之策
为然。而盐铁,食盐事关国家命脉,岂可轻易开放。臣以为还是官府出资,购买
江南民间余粮,官府遣人运输为妙。”

    周无忧看了刘敏一眼,早已知道他反对开放食盐的真正原因。盐铁是今儒
(相对于北平复古儒家)管理国家经济的唯数不多的手段之一,失去了盐铁专卖,
相当于今儒在治国策略上又输给了古儒一局。双方基本立场不同,所以在此关头,
刘敏这样有贤良之名的大臣也不得不占出来扯一下自己的后腿。

    想到这,周无忧朗声奏道:“万岁,臣以为我朝政治清明,国库充盈,已不
必与百姓计较这点蝇头小利。况且此策仅为解决燃眉之急,并非永久开放食盐专
卖。官府采办救灾粮草,兴师动众,沿途损耗甚巨,恐米粮未至灾民之手,途中
已十去其三。而商人运粮,损失自负,官府不费一人一物,只需于灾区清点物资。
两策比较,高下立判,何必舍其易而取其难乎”?

    “臣亦知其中难易,但恐此举伤及国本”,刘敏不是个诡辩之才,不欲和周
无忧在哪种方法更有效上纠缠,只好提醒朱元璋开放食盐专卖的后果。

    朱元璋笑了笑,点头示意二人都站起来,回归本班。“你们都平身吧,朕亦
知其中关键,而朕闻王者使天下无遗贤,不闻无遗利。我朝国库充盈,而民业已
定,放一放食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周卿说的有道理,反正是一时之策,赈济完
了灾荒,再收回来就是。费卿家,你着手准备此事吧,有不愿要食盐的,直接兑
给他宝钞,让他回京来领银子。你们户部留着那么多银子,既不能吃,又不能喝,
救救百姓,也算用到了正地方”。

    “臣接旨,谢万岁”。费震这次倒反映挺快,迅速出班,领旨谢恩,重重地
磕了几个响头。

    “玻璃球,马匹精”,王本淡淡的腹诽了一句。

    费震仿佛听见他肚子里的话一般,回头抱歉地看了看王本,用手笃向上举了
举,又向胸口靠了靠意思是不敢负了天地良心,转身归队去了。

    “周无忧献此良策,朕奖励你锦缎五匹,一会散朝去领吧”。朱元璋粗略估
算了一下救灾所需费用和时间安排,觉得基本上可以稳定住灾区民心,感觉稍微
好受了点儿,开始褒奖周无忧献策之功。锦缎五匹不是大数目,但因为献策而被
当庭奖赏一年多来周无忧还是第一人。看看朝廷中一些大臣羡慕地目光,朱元璋
语重心长的叮嘱道:“朕常告诉你们,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表面上你们是百姓
的父母官,实际上是受了百姓的供奉,这到底谁养活了谁要搞清楚。坐在自己的
位子上,要讲究做官的良心,该为百姓做点事就做一些,水旱不救,饥渴不问,
那要官员做什么。须知百姓没了,你们的俸禄也就没了,一样要饿死”。

    几个大臣被说中心事,惭愧的低下头,不敢向上看。朱元璋叹了口气,又说
道,“朕是穷人家出身,知道这挨饿的滋味,所以也不愿让百姓挨饿,你们作为
朝中大臣,亦要多为朕分忧才是。谁还有本启奏,一块呈上来,今天我们也饿一
晌午,知道知道百姓的苦楚”。

    “万岁圣明”!几个老臣带头,众臣子呼啦啦跪倒一片。无论朱元璋怎么不
讲道理,至少这番胸怀百姓的心值得敬佩,武安国在众人堆中默默的想。

    “起来吧,朕这也是尽为君之责”。朱元璋让众人平身,继续处理其他事务。
中午的天气有点闷,天边有黑云渐渐涌起。

    吴沉知道王本等人今天棋差一招,输赢基本已经成为定局。但好不容易有一
个可以攻击新政的机会,不能这样浪费掉。一旦让新政逃过此劫,形成气候,以
后再找这样的契机可就难了。那些新政处处对儒家治国理念露出巨大挑战,凡是
受到新政影响的地方,肯定是礼乐崩坏,四维不昌。大厦将倾的危机感让吴沉不
得不先放下官员的良心,发动对新政的致命一击。仔细考虑了一会,他找个机会
走出列来,启奏道:“万岁,刚才周侍郎所献救灾之策,臣以为乃白碧微暇,光
治其标,不治其本,臣恐今年江北之地渡过饥荒后,明年饥荒会再发,与其岁岁
赈灾,不如溯其本源,从头杜绝”。

    “讲”,朱元璋听吴沉说得有道理,危襟正坐,听他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
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当然是最好,流民多了,难免中间会出个王小波、李顺这样
的人物,不得不小心。

    “时才周侍郎所奏,新政初行,必然有利有蔽。其利,富国强兵,臣不敢抹
杀。然其蔽亦显,江北等地,库无余粮,野有饿莩。……”吴沉不直接攻击新政,
而是列举了江北各地饥荒的凄惨景象,让群臣心里一阵不忍。

    “臣以为一干天灾人祸,皆海关粗疏,盲目与别国互市所致……”吴沉认为,
大明朝的灾荒主要是因为北方百姓为利益所诱惑,弃粮种棉引起,三分天灾,七
分是人祸,这也是事实,按理说,去年和今年北方各地只是局部地区受灾,但造
成了后果却非常严重,百姓家的存粮太少,无力对抗歉收,是灾荒形成的主要原
因之一。许多大臣不住点头,认为吴沉说得在理。

    对付百姓弃粮种棉的最好办法,吴沉认为是封堵住利益诱惑的源头。既然棉
花纺织出来的布匹,主要用于出口,如果海关当初及时采取策略,限制棉布的出
口,百姓手中的棉花自然卖不上价钱,卖不上价钱时他们自然回老老实实种粮食。

    大明朝长江以南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在明初人口稀少的情况下,种植水稻
等农作物获利颇丰。并且江南之地,矿产稀少(主要是武安国知道的少),导致
工商业没有北方那么发达,所以人们有了钱,还是倾向于兼并或开垦土地,而不
是冶炼、纺织等行业。禁止布匹贸易,江南各府除了有衣被天下的松江府外,都
没什么损失。况且吴沉的话说得非常在理,与其强制百姓种粮,不如取缔他们种
棉的利润。

    “所以微臣以为,海关当立即禁绝粮食、布匹、铁器出海,当年武驸马亦曾
建议海关限制黄金外流,禁止粮食出口。然近二年海关有市无关,官吏尸位素餐。
请陛下严惩海关主事之人,以儆效尤。然后下令地方,禁绝机器纺织,以固国本”。

    “高”,王本等人暗自佩服,这个吴大学士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攻向对手的
致命之处。没有攻击新政,没有在救灾事情上纠缠惹朱元璋不快,而是本着一番
“好心”,去晃动新政的根基。

    禁止了布匹和铁器出口贸易,等于卡断了北平两大经济来源,看你北平还能
牛到哪里去。主持海关事务的沈斌官职虽小,但却是新政的干臣,海关贸易各种
规则皆出自他手,把他再拿下来,就又除掉了新政一个有力支持者。把底下人零
敲碎打给你收拾干净了,看你新政带头者还能有什么作为。

    要说攻击新政,很多人不愿违背良心,毕竟北平新政带来的好处大家有目共
睹,但换做攻击海事司少卿沈斌,则很多大臣,特别是家业在江南的大臣则乐得
落井下石。沈斌主事海关,不循私情,曾经驳了不少功臣、豪强之家的面子。把
他拿掉,也算出了口恶气。况且今天上午被周无忧这么一搅和,收拾武安国是收
拾不成了,收拾个小喽啰还是有把握,一时间,一些文臣和武将纷纷出列,指摘
海关不是。

    沈斌得罪的北方大臣亦不在少数,大家虽然利益相关也不愿站出来替他辨白,
这个人一无根基,二不会做人,没有必要为他得罪同僚。况且太子出巡天津,无
人撑腰的沈斌保也保不住。

    种种专横跋扈,辜负圣恩的行为被添油加醋的呈到朱元璋面前,到后来,海
关简直成了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有大臣干脆建议取消海关,回复原来的市泊司
制度,所有沿海贸易,一概禁绝。

    “万岁,此举万万不可”,户部尚书费震看攻击范围越来越大,赶紧出来说
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海关对大明税收的贡献就数他最清楚。

    压下了同僚的声音,费震启奏道:“万岁,我朝自立海关以来,岁入白银近
千万两,国库充盈,全赖海关税收,若轻易禁止,臣恐明岁入不敷出,将士无饷,
百官无俸”。

    大学士杜斅跨出几步,和费震争辩道:“万岁,臣以为费尚书所言,实乃危
言耸听,我华夏历朝皆无海关,依然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富民安,在于用
人,而不在于贸易。金银珠玉,不若谷物丝麻。况且我天朝大国,何物稀缺。番
邦蛮夷,无我中华所需之物,缺我中华必备之资,陛下禁止关贸,其国内百姓无
茶去脂,无布裹身,日久必乱。我朝可不战而曲人之兵”。

    这种贸易战倒算个好办法,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布匹是周围国家上至
贵族,下至平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资源。特别是蒙古、乌斯藏等地,如果没有
中原的茶叶供应,百姓所食油腻过多,非生病不可。但禁止了贸易,也卡断了大
明朝的税收重要来源,实在是因噎废食之举。朱元璋心里盘算着,点点头,又摇
摇头,一时也下不了决心。

    “陛下,如果下旨禁止边贸,臣愿带头捐出三年俸禄以实国库”,闷了一天
的大学士吴源带头找出了一个克服资金困难的办法。

    他一站出来,很多官员,特别是江南官员纷纷仿效,带头要求捐献俸禄。看
得李善长不住冷笑。这些官员家中多有良田,个别人为官之前已经是地方首富,
朝廷这点儿俸禄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顿酒饭之资,捐献出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些家业在北方的大臣终于忍无可忍,海上贸易利润巨大,这几年,他们的
家族多多少少都参与了海上贸易,如果废除了海关,他们自身遭受的损失不比商
人小。

    户部尚书费震上前高声抗辩道:“陛下,臣亦可为国捐出俸禄,但海关一废,
所有以海上贸易为生百姓则失去了生计,他们可没有杜学士那样的家底,还请陛
下三思”。

    “万岁,臣以为,海关事关百姓生计,不可轻动”。有人出列对费震表示支
持。

    老杜斅横了费震一眼,弄不明白这个平日对自己十分恭顺的户部尚书今天错
了哪根筋,尽给自己找麻烦。用膝盖前行几步,匍匐在地,说:“臣家之资,亦
国家之资,臣可悉数捐给国库。那些海商,本来就多非良善之辈,囤积居奇,不
事生产,早就该夺了他们的财产,让他们去开荒。况且为了国家发展,士大夫都
可不要俸禄,这些升斗小民忍受些阵痛算得了什么”!

    “住口”!武安国最烦的就是人家说忍受阵痛这四个字,在他那个时代,这
四个字,曾经让多少人失去了应有的生活保障。他们曾经为了国家建设无偿加班,
他们曾经为了国家发展牺牲个人发展机会,有的还因为常年劳作弄得疾病满身,
一句忍受阵痛,他们所做得一切就被扫到了桌子底下,统统藏了起来,包括他们
绝望的眼神都不会再有人关注。打着忍受阵痛的名义,多少公共财产转入了私人
腰包,多少家庭永远失去了摆脱贫困的机会。他刚才还一直在忍耐,忍奈着听杜
斅等人妄顾现实地大放厥词,他不认为朱元璋会糊涂到杀一只下金蛋的天鹅的地
步。但是,听到杜斅准备把禁止海上贸易带来的损失尽数转嫁到百姓身上,他出
离愤怒了,甚至忘记了朝廷威严。

    “驸马有本跪奏,大家不妨听听驸马之见”?太师李善长赶紧提醒武安国,
让他保持冷静。

    武安国大步走到杜斅身边,跪倒启奏:“陛下,请恕臣刚才失礼,臣只想问
杜学士两句话,如果杜学士能答出,臣甘受责罚”。

    “讲”,朱元璋脸色有点儿难看,不知被杜斅等人烦的,还是被武安国失礼
举动气的。

    “敢问杜学士,忍受阵痛,你打算让百姓忍受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一生
一世,是否有个期限”?

    “这”,老杜斅有点儿尴尬的回避着武安国咄咄逼人的目光,一时语塞。

    “其二,为什么要百姓忍受阵痛,为什么你自己不去忍忍试试,你知不知道
忍受阵痛是什么滋味”。

    武安国本来就高出众人一大截,此时怒目而视,宛如天神,看得杜斅等人一
个劲向后躲,生怕哪句话回答不好被武安国伸出大手来给卡死在金殿上。

    朝堂上瞬间肃静得连群臣呼吸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朱元璋脸色青得怕人,杜
斅等大学士的表现实在让他失望,武安国行事虽然粗鲁,但的确胸中有百姓利益
在,这点和他很欣赏。

    “万岁,驸马武安国藐视大臣,咆哮朝堂,请万岁为我等做主”。王本见事
态有些不可控制,赶紧出来转移话题,趁机倒打一扒子。

    “万岁,武驸马所为的确有辱朝纲,请陛下秉公处理”。有人打蛇随棍子上。

    老太师李善长清清嗓子,慢慢地走上前来跪倒,没等说话,先带出了一串咳
嗽,喘息了一会,他低声奏道“万岁,杜学士一心为国,武驸马胸怀百姓,所争
不过是一时意气,二人都是为公不为私。万岁当以我朝有如此正直之臣感到可喜
可贺才对,至于海关吗,老臣倒有个想法”。

    朱元璋压住心中的怒气,示意武安国和杜斅等人一起平身退下,让人给李善
长搬个座位来坐着奏事。

    李善长哪里敢坐,慢慢站起身来,喘息着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朝海疆万里,所设海关不及二十,所以海关中虽然禁止粮食和黄金的出
口,但沿海走私亦屡禁不绝……。”。李善长分析,粮食大量流向国外,这里边
海事司要承担首要责任,主要原因是海关过少,出海口过多,少卿沈斌的没发觉
这一点,或发觉后没及时采取措施,的确失职。但海关不可一日无人主事,前年
出使高丽的朱江岩精于数学,可以接替沈斌的位置。

    武安国没想到李善长上来先牺牲掉了沈斌,一时呆若木鸡。这个平素对自己
支持有加的老太师居然这个时候和和别人妥协,武安国只觉得自己的心向下沉,
向下沉,李善长后边的话,他一句也听不下去。

    李善长第二个建议是,海关不但不可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