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吃饭,众人求之不得,轰然答应。

    一转头看见御史大夫陈宁殃殃地从一边走过,众人鄙视他刚才弃辽东和沿海
各地的主张,不愿意招呼他。倒是郑国公常茂迎上前去,远远的唱了一个肥诺。
这个常茂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子,年幼从军,朱元璋十分喜欢他的勇武,与沐英
一同收为义子。其岳父是宋国公冯胜,姑夫是年青将领中以战功著称的蓝玉。仗
着这些,常茂做了武将里面是第一个泼皮破落户,专作些促狭事来捉弄看不顺眼
的人。有人曾数度告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总是看在常遇春早亡的分上,轻责一
番了之。陈宁见到他过来,知道必没有好事,小心翼翼的回礼。

    哪知今天常茂却一反常态,很正经的说道:“陈大夫,常茂今天想和你借一
样东西,不知可否”。

    “陈某若有什么东西可入郑国公法眼,荣幸之至,但拿去无妨。”陈宁见常
茂换了个人一般,高兴地答到。

    “哦,常某听说你最近娶了位五姨太,恩宠有加,其他几位夫人想必一时用
不着,徒费钱粮,常某想借来解解闷,可否”。顿了顿,生怕陈宁听不明白,接
着补充到:“反正她们心都向你,常某不可能借得太久”。

    众人听他话糙理不糙,齐声大笑。恼得陈宁面红耳赤,抱头鼠窜而去。

    那徐达府第在莫愁湖畔依水而建,把京城数一数二的胜景整个都包了进去。
江南春早,近水的梅花开得正盛。徐达就叫家人在花园里摆开宴席,没等菜到,
太师李善长闻着味闯了进来,拉了一付桌凳,自己坐下,同众人开怀畅饮。这两
年,中书省地位渐高,而丞相胡维庸心胸狭隘,和涂节、陈宁等人一起结党营私,
很多人看着不服气。今天庭议,当众扫了胡维庸面子,大家觉得心里说不出的痛
快。

    酒过三巡,徐达拍拍手,立刻有一队戏班子,在院子中的戏台上念唱做打,
咿咿呀呀起来。明朝随元俗,大户人家都养着自己的戏子,以便来客人时助酒兴。
主人把戏折子拿给武安国,让他先点。武安国怎敢逾越,推脱半天,还是让徐达
先点了一折。

    俄顷,锣鼓声中把戏做起,一个少年英雄翻着连环筋斗上台自报家门。这徐
达点的第一出戏居然是李存孝打虎。郭璞知道武安国不通戏文,在一边指指点点
地给他解释。李存孝是五代十国时的第一名将,戏文中说他本是一个无父无母的
放牛少年,赤手打死两只前来捣乱的老虎,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后来李存孝仅率
十八骑就攻下了军事重镇洛阳,横扫天下。不用郭璞多说,武安国也知道这是徐
达在称赞自己打虎除害,祝愿自己将来立下不世战功。远远地向徐达投去感激的
一瞥,却见徐达捋着花白的胡子,正微微冲自己点头。

    一会,折子又传了过来,郭璞伸手替武安国接过,借递折子给他的当口,伸
出手指在上面点了一下,武安国心领神会,按郭璞的指点回敬了徐达一出《满床
笏》,这出戏讲得是晚唐大将郭子仪庆贺寿诞,他的儿子、女婿还有后生晚辈全
部做了大官,一起来祝贺,奉觞上寿,堆笏满床,极富贵之盛的故事。上了些年
纪的几个武将最喜欢的就是这折戏,边听边点头,心中暗赞武安国懂礼。偶一回
头,却不知武安国溜到了何方。

    却不知这新进的武侯爷最爱风景,当年江南读书时,曾有逃课赏春色的劣迹。
如今到了这曾有‘江南第一湖’、‘金陵第一名胜’的莫愁湖畔,一颗心早就飞
到了宴会之外。借着起身如侧的机会,他偷偷的遛到了湖边。只见厅、堂、楼、
亭环抱在绿荫丛中,回廊曲转。傍晚的湖面上幽幽碧水映着脉脉斜晖,分外使人
陶醉。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驴客”时代。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走入建在湖面上的小
楼,武安国低声吟道,他记得当年自己和女友游湖时,曾见有这样一联刻在“胜
棋楼”上,不知此楼是否就是彼楼,跨过时空,是否能识得当年在此因背不出此
联被女友罚的自己。正叹息间,却听见背后传来徐达爽朗的笑声“武兄弟好雅兴”!

    回头,见徐达斜倚栏杆,不知已在自己身后呆了多少时候。第一次逃酒被捉,
武安国老脸不由得一红。刚要赔罪,徐达大手一摆,说道:“老夫也不喜欢热闹,
不如我们兄弟在此一起躲一躲”。一老一少相视而笑,凭栏赏景。

    待得二人回转,酒宴已近尾声,下人们正忙着把灯笼点起,挂在梅树上。梅
花经得彩色琉璃灯一映,更加妩媚了。文官们趁机聚在一起吟诗对对,以文会友。
武将们则开始行起酒令来。武安国怕人劝酒,蹑手蹑脚的遛回位子。刚刚落座,
就看见徐达之子徐增寿带这一个青衣少年端着酒走了过来。

    “武侯,晚生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寒暄过后,少年直奔主题。那少年
是新进的举子冯子铭,年方弱冠,才华横溢。与徐增寿本是太学同窗,一直央求
徐增寿引荐与武安国谋面,今天得此机会,激动得杯中地酒几乎泼了出来。

    “不必多礼,请讲”。武安国见少年心情激动,赶紧温言安慰他。

    少年从怀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张皮纸,上面,居然是一幅缩小了的地图。正
是朱棣等人献给朱元璋的那张地图的临摹本,朱元璋曾让大内画工临摹了几张送
给亲近大臣。这张图他不知从何处得来,看样子想必来之不易,分外珍惜。

    “晚生喜爱地理,从未见如此详细之图。回去仔细考证,这中原附近地方,
和晚生平日所收集,毫厘不差,但这里”他的手指向美洲的一侧,“这里就从来
没有听说过了,不知是不是古人所说扶桑,过了这里,苍茫大海中,是否是地之
四极”。他望向武安国,眼里充满热切。

    ‘过了美洲和大海,自然又回到了欧洲’武安国几乎脱口而出。话到嘴边,
又咽回肚子,这个时代如果告诉大家地球是圆的,肯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
么海水不流下去,地球另一侧的人头朝下方怎么办,会不会晕等问题”。他那个
时代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如果在明朝解释出来,恐怕要写一大本书,并且肯定没
有人信。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这个,我也不知,是凭海客的口传所绘,有机会
倒想去看看”。

    “哦”,那少年满脸失望,悻悻的说道,“可惜我不能亲自去看看到底有没
有”。

    “那有何难,我引荐你加入水师如何,等平了倭寇,我和你一同出海去找”。
十三郎见那少年十分扫兴,在一旁插言。

    “我,我这样一介书生也可以随船出海么”。冯子铭犹豫的问。

    “怎么不能”,定海伯方明谦伸出蒲扇般的大手拍拍他的肩,拍了他一个趔
趄,“上了船,还管什么书生不书生的,很快就把你的小白脸晒成小黑脸,和俺
老方一样,那才是男儿本色”。

    众人轰然,聊了一会,又提起起常茂白天戏弄陈宁的事,都说痛快。常茂谦
虚了一番,忽然问道:“武兄弟,听说那天万岁想对你封妻荫子,而你至今孤身
一人,无从封起,可有此事”。

    武安国微微一愣,不知常茂为何问起这个问题,胸口如同被人用重锤敲了一
下,黯然答道“不错,正是”。

    常茂长叹一声,“居然和老常一样可怜”转过身来对众人道“武侯现在还未
成家,你们哪个看见有合适的,给武侯张罗一下,他少年得志,定不会辱没了你
家女儿!”声音如洪钟一样,震得人耳朵直响。

    众人大声叫好,你一言,我一语地提起谁家女儿即将及妍。正热闹间,翰林
院学士潘庭坚起身道:“在下倒想起一个现成的人选来,贤良淑德……”

    “各位好意,武某心领,但武某曾闻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某
随不才,愿效古人,这婚姻一事么,就等武某随燕王殿下平了辽东再说吧“武安
国见众人当真,赶紧插言。几句话慷慨激昂,登时博了个满堂彩。

    “贤良淑德,纵使举案齐眉,又能如何”此时武安国心中暗想“小竹,我现
在被人如众星捧月一般,你可知道”。当年莫愁湖畔携手并肩,相伴看夕阳的情
景,历历在目。胜棋楼前他已触景生情,此时刚刚缓过神来,又被人勾起伤心往
事,不觉酒往上撞,面上登时一片陀红。

    徐达见状,笑道:“武侯面嫩,没喝醉竟然被尔等说醉了”,让长子辉祖扶
武安国到客房暂歇。那边常茂抢过来,一把扶住,说道:“是老常多事,惹兄弟
自怜身世,莫怪,莫怪”。

    三人来到客房,命下人打水来给武安国擦脸,武安国走了这么几步,被晚风
一吹,头脑稍微清醒,笑道:“不胜酒力,让诸位见笑了”。徐辉祖笑道:“那
倒不会,这潘学士是个出了名的月老,这次给武兄弟介绍的,肯定是个绝世美女,
为兄倒替武兄弟可惜了”。他和武安国因徐达故,混得已是烂熟,平日总兄弟相
称,玩笑惯了。见武安国这么快缓过来,以为他刚才装醉逃避,因此打趣道。

    “绝世美女,那又怎样”武安国酒壮英雄胆,“这时的女人,一个个大门不
出,如坐牢一般,能有什么见识,对着这样的老婆,彼此不懂对方心思,说句话
都听不懂,闷也闷死了。”见徐、常二人惊愕,略微有些得意:“目不识丁、四
肢无力,怎能生出结实的孩子,怎能教出有见识的孩子,连下一代都给耽误了”!

    “有道理,我听说怀柔女儿不缠足,原来出自此典”,徐辉祖装作恍然大悟
般,“常兄,你把老婆休掉,另娶一个吧,大家闺秀原来是要不得的”。常茂的
夫人是有名的河东狮子,对其监管甚严,常茂生性粗鲁,偏偏对夫人因爱生怕,
所以徐辉祖、朱棣等人常常拿其取笑,常茂也从不以为杵。

    “小声些”常茂假做四下张望状,用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说道:“老常早有
此意,但刚听武兄这么一说,想你嫂嫂虽然厉害些,却是女中豪杰,能轮刀动枪
的,看在他能给老常生一个健康儿子面上,就饶了她吧”!

    三人复大笑,一会家人把水端上,常、徐二人替武安国掩了门,到花厅接着
饮酒,留武安国在房中休息。武安国用手巾擦了把脸,稳定一下情绪,胃里依旧
翻滚,知道今天的确喝多了。叫过家人来,换一个大木盆,索性脱了上衣,对着
铜镜把前胸后背用温水擦了一遍。抬眼望去,镜子中的自己比做‘驴客’时更加
结实。

    “快赶上施瓦辛格了”,武安国摆了两个健美比赛的姿势,孤芳自赏。可惜,
这时代没人懂得健美。正顾影自怜之际,猛然从镜子中发现身后多出了一道黑影,
一把明晃晃的宝剑,直奔肩胛而来。

    “有刺客”,武安国赶紧低头躲过,转身用手中湿布巾向来人横扫。那人黑
衣蒙面人低低骂了一句:“无耻”!,微微一侧身,又是一剑。

    武安国刀不在手,在工人业余体校学的那些本事,此刻一点儿也用不上,饶
是他膂力再大,也不敢用手去挡兵器。眼见着一剑紧似一剑刺来,惟有左躲有闪,
狼狈至极,眼睛余光瞥见地下的木盆,不及多想,伸腿把木盆向蒙面人踢去。

    “哗啦”那蒙面人哪里曾料到此招,用剑挡开了木盆,却被洗澡水当头浇下,
登时湿淋淋如同落汤鸡一般。透过黑色的夜行衣,露出几分曼妙的身材,竟然是
个女子。

    “不要脸”,那女子怒骂一声,翻身出了窗子,把一个躲避不及的家人踢了
个滚地葫芦,三、五下,消失在夜色当中。等徐辉祖带了亲兵赶了过来,哪里还
有刺客的踪影。问起武安国刺客面貌,武安国隔着蒙面哪里知道,只能记起一个
女子的身姿,消失于湖畔。远远望去,只见湖畔梅影横斜,眼前一切,如同梦境。

    《明》到目前为止,已经上传了15万字。欢迎大家不吝一评。谢谢。

    正文第十三章(下)献策献策下这刺客不知哪里来的,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
在徐达府上行刺,刺杀的对象居然是目前皇上大红大紫的平辽侯。几天的功夫,
京城街头巷尾就传遍了武安国遇刺的消息。茶馆酒楼中,三三两两的闲人们如亲
眼看到般,推断着刺客的来历。有说是蒙古人的,有说是高丽人的,更有甚者,
说是波斯女子,被武安国始乱终弃,万里来寻仇。至于刺客穿的什么衣服,什么
长相,为什么安排在徐达府上,武安国如何赤手打败刺客,都说得有鼻子有眼,
好像自己就是刺杀的策划者。可怜的是应天府和巡检司的大小官员们,京畿出了
这么大的案子,如果办得不小心,万一皇上怪罪下来,恐怕大家要一起抄家流放。
不过让他们稍觉宽心的是,朱元璋并没有下令他们限期缉拿刺客归案。照理,出
了这种情况,也应该封闭城门,搜索几日才是。可朱元璋只是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仔细办案,就不再过问了。横扫天下的徐大将军好像也不怎么在乎此事,应天府
尹到他府上道歉,试探他口风时,徐达捋着胡子,客客气气的周旋了几句,就叫
人把他送了出来,根本不想再追究。而受害者武安国更是有趣,不是在太子宫中,
就是在燕王府第,连见他一见,都要提前打招呼。提起刺客,居然像刺杀的不是
自己一般,大度的说了句“抓不到就算了,反正我也没受伤”。

    “怪事,好像大家对刺客都不感兴趣”!应天府尹闷闷的想,慢慢的懈怠下
来。他不知道,那黑衣刺客翩若惊鸿的一剑,虽然没有刺到武安国的肩上,却碰
到了他心头最脆弱的地方,在他止水般的心里,激起了点点涟漪。

    那刺客到底是谁,为什么只刺自己的肩头,看样子更想教训自己一下,而不
是真的想伤害自己。武安国回忆起当晚的情景,百思不解。摇摇头,把思绪来回
现实当中,此刻他正在太子宫中,帮朱标、汤和、曹振等人出谋划策。离开北平
快两个月了,武安国内心里深深怀念着在怀柔几乎无忧无虑的生活,眼前虽然自
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但总有些高处不剩寒的感觉,每天上朝三叩九拜,让他有
时怀疑自己会不会把脑袋磕傻。可眼前的形势,不把整个平辽和平倭的策略拿出
来,自己肯定脱不了身。

    平辽还倒好说,朱棣在怀柔呆了那么长时间,对新式武器和新式的队伍训练
都很了解,加上他的好朋友,主动向朱元璋请命随军的常茂、徐增寿都是深愔兵
法之人,有他们帮忙出主意,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武安国借助在设计院写标书和
施工方案的经验,把平辽的计划、各部的配合、我方有利条件、不利因素、需要
解决的问题、以往在塞外作战可借鉴的经验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计
划的可行性和需要承担的风险等,一条条列了出来,经过朱棣等人的分析补充,
郭璞的文字加工,写成了一篇近六十页的《平辽策》,献给了朱元璋。这前无古
人的奏章,在没递上之前就让燕王等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父皇不会不准奏的,
这样的策论满朝文武谁也写不出来”,朱棣对此充满信心,“就看太子哥哥那边
的《靖海策》什么时候能出来,我们就可以杀奔北平,准备给高丽人送行了”。

    这会太子朱标那边,愁的正是这靖海方略,所以才硬把武安国招来。重整水
师,驱逐倭寇这件事并不是最难的,老将汤和水战陆战都是行家。定海伯方明谦
出身于海盗世家,他父亲方国珍在元末群雄并起时割据庆元、温、台等地,也称
得上是一路诸侯。方明谦十四岁领水师大战张士诚部,焚士诚舟十数艘,一军皆
动,人送绰号“玉面小霸王”。后来迫于形势和父亲一起降明,被安置在水师中
做一个闲职,每天筋骨都舒展不开。每闻倭寇骚扰沿海,恨恨不平。尝以御倭策
献与朱元璋,元璋壮其志,以时机不合留之。这次方明谦终于得奉命出海,兴奋
得如同困龙入水一般,和十三郎曹振两个人臭味相投,或列盘子于桌上,或浮木
片于池中,演练水师侦察、炮战、偷袭、水下牵制、焚船之法,每天连觉都不想
睡。

    “元征日本,船九百艘,多为沧船(一种中小型古代战船),遇大风则沉。
而十万雄师居然夜晚住在船上,简直是糟蹋水战,无怪乎其败”。方明谦讨论起
水战来如数家珍。“若要抗倭,必先改船,江南水深而清,宜用福船,尖头尖底
易于破浪,江北水浊,多淤沙浅滩,宜用沙船,平底方头,不易搁浅。若河道相
争,车船最佳,迅若脱兔,此乃用炮制敌之利器。但是,你的炮也得改改,水战
用的炮主要是炸船,不是炸城墙,不用那么大威力,但是打得越远越好,你徒弟
说的不接触打法最占便宜,不如我们这样,你看是否可行”,方明谦把十三郎盘
子上的两根筷子对接起来,说“把炮身加长,炮弹减小,最好炮弹打到敌船上能
着火”。他憧憬着在大海上叱诧风云,没想注意到旁边十三郎如发现宝物一样的
目光。“这是近海防御,如果想根除倭寇,我看不打到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尝尝
被掠夺的滋味,倭寇不会自动消失。如此大任,我们这几种船都不能担当,商人
们载货的宝船,肚大腰圆的那种,货是载得多,但慢得和乌龟一样,根本不是作
战的料子,也甭指望”。

    “老方,你早就应该和武兄好好切磋一下,他和你英雄所见略同”。十三郎
高兴的打断他的话,‘谁说我大明水师无人,这些人哪个不是身怀绝技,只是朝
廷不谋海务,老了英雄罢了’,逮到机会,十三郎从不吝啬腑诽一下朱元璋。他
抬眼看了一圈旁观的众人,在他和方明谦摆阵的餐桌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满
了太子朱标征召入幕的水师将领,大家正静静的等着他们的下文。

    “你们看这张图”,十三郎把武安国凭记忆画的四不像战船拿出来,“武兄
说西方人用这种帆船,极其适应深水海战”。那是武安国记忆中的船模型,卡拉
克“(Carrak)型帆舰(西班牙大帆船)。

    “从外形上看,这船比宝船适应些,但依我看,也是适合近处白刃战,不适
和炮战,艏楼与艉楼太高,如果遇上逆风,恐怕很难转身,具体特点,还得看其
内部结构和龙骨如何”。一个叫邵云飞的下等武官走上前大着胆子说。这个邵云
飞是方明谦的旧部,字鹏举,绍兴人,原来是个造船的学徒,元末被蒙古人逼得
当了海盗。他生平崇拜岳武穆,常以之自勉,归降明朝后被封了个钱塘县丞,每
日靠喝酒度打发日子,一日倭寇乘潮而来,满城皆惊,云飞投壶而起,飞身上马,
招呼道:“是男人的和我杀贼卫家室”。众感其言,持械随之。俄顷,县令刘秉
珑带衙役若干及精壮百人一并至岸边,众人弯弓射击,呼喝“杀贼”,贼惧,乃
去。因功擢为松江府通判。这次方明谦辅佐太子平倭,怂恿太子把他也给拉了来。

    “内部结构我也不知道,我不大懂船,不如我们几个核计一下,再找造船师
傅给看看,你刚才说得很有道理,能改吗”,武安国鼓励他说。

    邵云飞仔细想了想,说:“属下以为,海战之船,要大小配合,但如果按二
位将军刚才所说的要炮战,则大船明显好于小船,我朝福船有双层隔水舱,十分
结实,可以解鉴。武侯所说这西方大船抗风性好,稳。并且这种风帆也比福船和
宝船轻便,容易拆卸,也容易换。从帆上看,此船顺风行驶速度快,虽为三主桅,
比我朝的五桅五帆沙船还快些。但逆风则调转起来很麻烦,一旦让敌人绕到我身
后,只有挨打的份,不如把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降下来,如采用低舷、横,
纵帆、三角帆和四角帆配合,船首斜拉帆,可能会更好些。但是这样船身狭长,
龙骨要求极高,属下在松江府还没见过有人能造,并且这造船的木头,恐怕不能
用普通的木材,需上好的五十年以上的柳州木材才行”。

    “到山海卫看看吧,山海卫南去年初有泉州人新建了个船坞,据说非常大,
图的是买辽东的木材方便,造出船来,也可以直接装上北平的货物。辽东的木材
也很有名,不知合不合用,现在也不知船坞造好没有,打起仗来,我忘了问了”,
武安国建议道。

    “也不用都造这么大”,刘秉珑插言道,他本是文官,洪武初年进士,但却
喜欢言武事,也是被方明谦举荐给朱标的人才之一。“平时倭寇未必会和我们正
面为敌,只有决战时大船才是主力,我看倭寇在我沿海骚扰,我不如以彼之道,
还治彼身,造些小而快但适合远航的海船,也到他家骚扰,让他们也尝尝被抢的
味道”。他拿起筷子沾了点酒,在桌子上画到:“把邵将军改造后的这种船缩小
一半或更多,改成纵帆,速度会更快,作为主力舰的护卫,或作为战舰均可,若
独自出战,遇上小股敌军则击之,大队敌军则逃,海上自保应该没问题”。

    “不行,这样遇上大风,特别是顺风时太容易翻了”,邵云飞制止道:“纵
帆不稳,船小不抗风,不行”,他低下头,又想了想,“但如果把风帆改成横纵
结合,未尝不是一种好船,运货,作战都是好家伙,并且船小,造龙骨的木材也
好找些,辽东的松木即可,可惜,辽东现在还在高丽人手中……”。

    ………。

    老将汤和也给太子推荐了很多人才,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朱标本身就很
有号召力,并且他又以仁厚著称。沐英和徐辉祖都是他的朋友,沐英另有任务在
身,徐辉祖可是当仁不让的请命而来,和汤和一起协助他。水师如何组建,如何
发展,很快就有了眉目,目前的水师作为商船的护卫和保护重点港口没有问题,
国库没钱,但皇后、后宫嫔妃以及一些善于从龙的大臣们私下给的赞助也够朱标
对付到第一笔海关税收入库。只要找到合适的船工,造出第一批炮舰,以后的日
子就越来越好过。方明谦、邵云飞、刘秉珑三个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他们充当先
锋,肯定能让水师有花不完的银子。太子知道他们想重操旧业,盯上了日本和高
丽人的海上贸易,笑笑,也就答应了。约定不准打大明旗号,不准打劫本国家商
船,不准胡乱杀人。

    “太子殿下放心,我们才不会杀鸡娶卵呢,做海盗也有做海盗的规矩,那帮
倭寇太没眼光了”,方明谦咧着打嘴道:“如果一条航线上老死人,谁还敢冒险
出来发财啊,你必须一点点来,养肥了再吃”,那贪婪的目光让人感觉他简直就
是一个坐地分赃的强盗头。

    可如何组建海关就犯难了,众人都不知道海关是个什么东西,武安国是所有
人里边对海关最了解的一个,但除了海关二字怎么写,也说不出更多来了。只能
提供两个大原则,一是限制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如粮食和黄金。第二就是海关税
不可太重,并且凡盖了海关税收大印的货物,其他州府不得再收取各种过路费用。
第一条在以前就给太子解释过了,第二条太子自己就理解“这和方将军他们当海
盗差不多,得留点养肥了再宰”,朱标幽默的说道。

    幽默归幽默,各海关大使的人选现在是最大问题,大明历届进士举人们走了
后门来追随太子的不计其数,但都被十三郎给否决了。“这些读死书的酸丁,连
数都不识,他们做大使,还不把裤子都赔进去。”他的形象比喻让众人笑得前仰
后合,虽然众人自己也不怎么会算数。

    怎么办呢,众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让武安国修书给北平书院,从原来怀
柔义学的学生中抽调精通数学,品学兼优者,同时命各州府举荐通晓计算的读书
人,年龄不限,出身不限。当武安国提出这样海关人才大部分都出于北平书院,
恐怕影响不好这层忧虑时,太子身上则充分反映了他自己的优点。“有什么不好
呢,任人唯才,老师宋廉说古人讲的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武将军过虑了。
这些大臣推荐来的人才也不能浪费了,让他们都到北平书院去学习一下怎么算账,
学会再来帐前听用”。他指着大臣们推荐的海关大使名单命令到。

    这下北平书院成了海关北平干部学校了,武安国微笑着想,他自己也没想到
这个太子有这种思路,管他呢,反正书院毕业的学生越多,自己撒下的种子越多,
很多时候,可能我自己也控制不了这世界走向何方。

    太子朱标的《靖海策》晚于燕王朱棣的《平辽策》三日送到了朱元璋的龙案
上。当天早朝,中书省上奏,开封府今春遭了寒,恐怕春粮要颗粒无收。朱元璋
命有司赈济,从国库中拨款买种子救助百姓补种夏粮。大臣们见皇上龙颜不乐,
也不多事,早早的无事散朝而去,临了,宣武安国御书房独对。

    大家都习惯了这个新进的武侯爷被单独召见,每次召见完后过不多久,肯定
有人升官,这个武安国好像总给人带来好运。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皱着眉头,
武安国向内殿走去,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今天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刚才老狐狸
李善长走过自己时,轻轻的咳嗽了两声,这老个睡不醒的老家伙不知买的什么药,
看来今天这独对要仔细些,武安国警觉的想。

    到了御书房,重新施过君臣之礼,武安国的疑虑又加深了一层。朱元璋并没
有像以往那样,给他赐座,而是背着手,冲着墙上的地图静静的看着。有一种压
抑的感觉以君臣二人为中心扩散开去,吓的小太监走路都蹑手蹑脚。

    “书案上有几份奏折,武将军自己看看吧”。朱元璋没有回头,盯着河南的
位置继续看着,神情很是忧郁。“百官已起朕未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
富家翁,天明尚能拥大被”。想起笑话中说的洪武皇帝做的诗,武安国觉得这个
皇帝也有些可怜,什么事都必须过问,但以一人之力,又怎能管理好整个天下呢。

    他拿起放在桌子角上的奏章,慢慢的翻开一个,脸色渐渐变白,范出一丝愤
怒的青色。上奏人的名字封着,这是一个暗本。虽然不太懂文言,今天这个奏章
他还是看懂了,因为里面赫然写着“草民武安国,自称曾杀白虎,斩青龙,妖言
祸众,又以重金勾结官府,买典史之职。臣私下查之,此人无父母妻子,来历不
明,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