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派来的官员经过几个家族的甄选、厚禄和严刑威慑,也逐渐由贪婪走向廉洁。
放眼大明,比起北方六省新政的无序和朝廷控制中心地区的腐败,云贵地区反而
显得和谐与安宁。

    虽然这次出兵有可能引起朝廷的猜忌,但相比于将来独自承受帖木儿大军在
南线的进攻,沐冕还是理智的选择了前者。在出兵之前他已经给朝廷发了长长的
一封“讨伐榜葛刺为大明国民复仇”的奏折,并且吩咐传递奏折的信使骑八百里
快马慢慢走,一定要等平南军进入榜葛刺后再到达京城。至于使者编出什么理由
去向朝廷解释路上耽搁的原因,就不用黔国公操心了,沐家门下士若是没这点撒
谎的本事,也不用在沐家混饭吃。

    来自叶家的人质兼联络员叶清扬就坐在沐冕身边,作为盟友的代表,他有权
力一同享受这份受降的荣誉。这次双方合作协议的达成叶清扬居功至伟,“如果
阿拉伯诸国联军挥师来攻,不会因为婆罗州与大明互不统属而放过南洋,亦不会
因为沐家与朝廷而绕过滇南,他们看不到我们之间的分歧,在他们眼里,我们只
有一个名字,中国”。小家伙舌战沐王府众谋士的所做的陈词至今还在沐冕脑海
里回荡。

    看看受降台上各位将军眉开眼笑的模样和身后士兵以及前来观礼的榜葛刺华
侨那幅扬眉吐气的样子,黔国公沐冕心中约略有些感动。事实上,关于沐家今后
如何发展一直是他的心病,与朝廷搞好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沐家的祖宗规矩。
但这个大树眼看着被虫子侵蚀成了空心,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危险,此时再坐于树
下,就有几分坐以待毙的味道了。拥兵割据,像燕王所在的北方六省那样形成一
个国中之国也是个办法,但这样做沐冕不知道底下的军队能有多大忠诚度,并且
国内那些报纸的骂声也会让平南军军心涣散。家族利益,忠义思想,时时刻刻在
他脑子里打着架,让他不知道何去何从。这种情况下,此次联合军事行动所选择
的口号就有些触动他的心,炎黄,这两个字如同有魔法搬将人们的目光深深吸引,
比大明,比忠君报国,比驱逐鞑虏更令人热血沸腾。一路上,年过半百的沐家嫡
系将领高乐山就挥舞着这样一面大旗往来督战,将手下那些扛着炮弹箱的军士撵
得比兔子还快。

    西南境外打得热火朝天,让中原大地如猛然喝了口烈酒般,兴奋不已。几乎
每个人都在议论着几千里之外的那场战争,一些小商小贩和街头文人可能连榜葛
刺在哪里,有多大面积都分不清楚,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关注战争的兴致。时隔
这么多年,这个令人绝望的朝廷终于肯把枪口对外一次,这才是让人开心的理由。

    皇宫内,建文皇帝和他的内阁大学士们却不这样想。沐冕这手玩得漂亮,让
他们有苦说不出。边将在敌情紧急时有独断之权,所以沐冕明请圣旨暗出兵的手
法并不违反大明律法。在打下达卡城后,平南军将功劳全部归功给内阁运筹帷幄,
皇帝高瞻远瞩上,亦给朝廷争足了面子。但允文与黄子澄心里明白,这次军事行
动代表着又一个地方政权从朝廷分离出去,不再把皇家威严放在眼中。同时,各
家报纸有意无意间透露出武安国是这次行动的主要幕后策划者,更让皇帝头疼。
成也安国,败也安国,这个灾星般的名字每次出现,都让建文皇帝寝食难安。如
果不是他偷偷溜到了南巫里,建文皇帝可以肯定沐家掌门人不会弃朱标与沐英的
交情而不顾,不去收拾南洋海盗反而和盗贼们联手。那些盗贼们说得好听,他们
都是炎黄子孙,可他们何时向朝廷供奉过一分赋税!

    “万岁,其实沐公爷率领平南军与帖木尔决战境外,是天下百姓之福”,侍
讲博士方孝儒不停地给允文喂着宽心丸儿,“这样兵火不会烧到大明本土,即使
沐公爷支持不住,大明还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其他的地方的军队”。

    “只怕帖木尔本来没有进攻大明之意,被武安国这么一逼,也不得不进攻了。
齐学士危矣!”兵部侍郎周崇文唯恐皇帝不生气,气哼哼地随后补充。“倒是黔
国公和定辽公二人的个人声望,又借机升了几分,现在天下百姓眼中,只有武安
国与沐冕,哪里还记得万岁您”。

    刹那间朱允文脸色变得铁青,周崇文的话明显是在挑拨,建文皇帝对此心知
肚明。可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书案上的奏折又成了出气
筒,被皇帝大手一挥,稀里哗啦地掉在地上。

    “皇上息怒,沐公爷一时受小人迷惑,等过了这段时间他就会想起万岁的好
处来。眼下不如嘉奖前线将士,让天下百姓知道万岁并非一个的守成之主,而是
具有带领大明争雄宇内的资格,借此争取天下民心”!大学士黄子澄躬下身子,
将地上的奏折拣起来,规规矩矩地在书案上放端正。这些日子潜心研究武安国的
做事方法,黄子澄多少有了些感悟。为什么一些事情在武安国手里做得就比自己
好,为什么每次为难时刻武安国都能逢凶化吉。黄子澄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武安
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正视已经发生了的变故,并从中找到最有利的应对方法。
眼下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来自外界的任何压力都足以加速朝廷崩溃的过程。但充
分利用外部压力,将其转化成动力,反而能使王朝中兴。

    “等,除了等,你还教朕做了什么。朕继位以来,并无一事负沐家,可沐家
居然负朕如斯”!建文皇帝愤怒地打断的黄子澄的建议。他知道自己没法对付沐
冕,此时如果下旨申饬,恐怕西南诸侯更是一去不回头。可作为皇帝,被臣下这
么玩弄,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方孝儒迂腐,周崇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黄子
澄又拿不出好办法,李齐只会派马屁,望着纸糊人偶般的众内阁,朱允文感到一
阵阵心寒。

    “臣已经着手布置,这次绝对能让支持新政的北方吃个大亏,又怪不到陛下
分毫”。黄子澄躬着身子说道。说这话时他的脸有些微微发红,不知是因为觉得
辜负了圣恩心中有愧还是因为暗中采用的一些极端手段。坐在他这个位置上,有
些事不太能讲良心。

    “无论做什么事,你们都不要忘了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北平义学里,大儒
白德馨放下手中报纸,语重心长。自诩为铁肩担道义的他二十年来以骂闻名,自
从老对手伯辰死后,他的笔锋愈发犀利,大事小情,凡落入白正笔下的,通常结
局都是被剖析得粉身碎骨。

    这几天白正破了例,毫不吝啬地在《北平春秋》上发表文章将云南沐家的军
事行动大夸特夸,以至于学生们看到了报纸后奇怪地跑来,询问是不是有人冒充
了老师的名字。也难怪学生们有此疑问,自打从来到北平,从女人们不缠足骂到
官府中无长幼尊卑。从商人们黑心贩卖人口骂到辽蒙联号不守国家法度劫掠他国。
再从朝廷纵容贪官祸害百姓,到内阁坐地分赃。无论是北六省的新政还是南方的
理学,皆被白德馨挥动大笔戳了个体无完肤。伯辰去后,一些御用文人瞅准机会
挥师向北,又被白正仗剑狙击,从对方的私人品德问候到学术漏洞,打得报纸上
处处烽烟。

    “如果哪天白某不骂了,说明白某对这个国家已经彻底绝望”,私下里,白
正曾经对自己的门生这样说。所以他此番破例才引发了比骂街更大的震动。小小
的书房内,此刻挤满了人,有些是投到义学,向白正学习写文章,准备应科举的
士子。有些是从这里结业,后来经过北平书院深造,走入北方新兴产业的高徒。
大伙好奇地聚集在书房内,只为听白正一句合理的解释。

    “圣人所言正心,并不是让你们闭着眼睛,凭借个人感知胡来。而是让大家
看着眼前的事实,拷问自己的良知”,白正站起身,打开书房的窗子。他买下的
这个寓所是武安国的故居,书房设在二楼,打开窗子,刚好能看到街头的景色。
深秋是收获季节,北平的街头热闹异常。这里是北方六省的钱袋子,每年秋天各
地的富豪都会赶来大肆采购各色商品。由于年终结算在即,经历了二十多年折腾
而日益成熟的北平股市也会在秋末时来一次大井喷,让持股者小小的发一笔。走
在北平的街道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手中拥有大把土地却想转变为工厂主的退役
老兵或蒙古小王爷们拿着出卖粮食皮毛木材等物品换取的收入涌进鸣镝楼,用一
年的积蓄换取一个希望。

    自从朝廷控制地区开始向北六省产品征收额外的销售税后,一些针对寻常百
姓家的日常用品销量就大幅度下滑。工厂调整方向,生产高利润的奢侈品需要资
金,所以一些新发行的股票价值很低,正是建仓吃进的大好时机。站在书房窗口,
白正每天都可以看到股市旁等待其开门的长队。

    没有人愿意打仗,虽然朝廷对北方六省的逼迫越来越紧。但工厂主们宁愿降
低成本或冒险走私,也不愿意看到南北双方打起来。虽然现在赚得少了些,但打
起来意味着商路中断,血本无归。

    而眼下能让全国各方势力放弃成见,谋求共识只有对外倾泻压力一途。一个
强大的帖木儿在侧,让各个番王和朝廷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慢慢缓和。虽然安东
军的前锋依然驻扎在济南、开封一线,各个卫所的非野战部队也在磨刀嚯嚯。但
强敌入侵在即,哪方势力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抢先动手。只要没打起来,分歧
就有化解的希望。一个民族内部纷争,妥协才是最佳选择。比如北方六省采用向
朝廷多纳供奉方式换取朝廷撤销或降低针对北方的额外税收,就是个不错的结局,
至少比流血要好得多。

    窗外的繁华令人心动,白正学的是治世之学,不是闭门之术。他知道这繁华
的来源,虽然不满意于其种种缺陷,却不欲它在战争中被毁灭。事实上,除了急
于杀人求功的疯子,没有一个成年人喜欢战争,特别是用枪口对着自己的同胞。
这几天令白正感触最深的就是邵云飞的那面烈焰凤凰旗,还有南洋舰队船头涂的
那炎黄二字。他一直怀疑这两个字是不是出自武安国的手笔,白正觉得只有那个
黑大个才能想出这么出人意料的好词来。白正痛恨新政的无情,却不愿意它被彻
底毁灭,痛恨南方朝廷的无耻,却不愿意看到南朝葬身于一场内战。问了一辈子
心的他,自己也不知自己为什么会用这样复杂的想法。直到看到报纸上大肆渲染
的炎黄二字时才霍然开朗。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可以把自己分为北方六省人,西北人,南方人,
西南人,可在外敌眼中,我们都是黑头发黑眼睛”。老白正的内心有些激动,话
语也带着些慷慨激昂。“实际上我们不属于朝廷,不属于哪个王爷,我们只属于
我们自己。这里是我们自己的家,只有疯子才动不动想着把它砸烂了。所以我才
赞赏沐公与武公御敌国门之外的行为”。

    “可南边那帮疯子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逼我们”,学
生中,一个小工厂主的儿子低声反驳。他父亲的工厂最近因为朝廷的额外征税举
措蒙受了很大损失,眼看着家道中落,小家伙对朝廷很是不满。

    “慢慢会好的,詹毅大人不是去朝廷活动了吗,况且南方也不可能不用我们
的东西。大家各退一步,都会有好处,朝廷不会看不出其中厉害。”一个在知府
衙门里当幕僚的年青人笑着说,“其实他们也喜欢一致对外,不信大家看看这几
天南方来的报纸,还不和我们这边一样,大声为沐家叫好”!

    “此言非虚,毕竟大家都是轩辕黄帝的后人”,白正笑着翻开一迭南方来的
报纸。弟子们有这番见识让他高兴。他当了一辈子骂手,现在老了,反而希望后
辈们生活的时代越来越完善,不再有人和他一样天天持笔为刀。

    与北平的报纸一样,南方的报纸上亦充满了对平南军的赞誉。这些话题已经
勾不起白正更多兴趣,快速翻动中,一行藏在末版的文章标题突然跃入他的眼帘。
这个标题字不大,却如晴天霹雳般令人震惊。

    “姑苏朱二是汉奸”!七个字,打得白正魂飞魄散。

    《明》。第三卷国难第六章家(二)

    姑苏朱二是汉奸。只身说服沿海数十家盗匪来归,寸舌击破高丽与日本最后
一道防线,在谈判桌上为大明争来无数利益的姑苏朱二是汉奸,这年秋天,大儒
白正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然而,他却笑不出来。

    手中这份盗版报纸是《江南新闻》,与朝廷走得最密切的一家报纸,作为方
向灯,它引领着京城清议的潮流。呆呆地看着白正手指下那行小字,书房内众人
仿佛听到了儒林中那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声,不用问,接下来的日子,绝对有无数
有心无心的“爱国者”枉顾事实,从各个角度对朱二的人格与功绩进行攻击。

    白正的心一点点变凉,在他眼里,这几行字,每个字背后都有一双阴狠的眼
睛。是黄子澄和周崇文那伙人,或者说你他们那个利益团伙干的,这是白正不用
动脑子想也知道的答案。新政在旧体制下挣扎了二十多年,双方领军人物伯文渊
和白德馨互相之间的笔仗也打了二十多年,随着时光的推移,很多道理已经不证
自明。特别是在伯文渊被朝廷设圈套杀死后,旧的等级制度与道德理论在人们眼
中已经轰然倒塌,包括白正自己,都知道世界变了,所谓千秋正学,也需要随着
时代进行一些变革,坚持那些教条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出路。

    变革并不可怕,圣人说过,吾一日三省吾身。圣人本身也不认为自己的一言
一行完全正确,值得后人步亦步,趋亦趋的效仿。后人最需要坚持的不是圣人那
些言论,需要效仿的是圣人那肯于学习,肯于完善自己的治学态度。亲眼目睹了
北平和国家的变化后,白正自己得出了以上结论。老朋友伯文渊西去,世间再无
人做辩论对手,反而让白正有了充裕的时间本着一个儒者的良心对这二十年的历
史做一些反思。反思过后,他看到了一个无奈却充满希望的结局。

    当年儒者们的预见没错,北平新政从一开始就动摇了原有秩序的根基。现在
明帝国的分崩离析皆因新政而起。然而,在这重重危机之下,却可以看到一片勃
勃生机。如果能找到一条恰当的路,顺利走出当前的困局,大明,不,炎黄将是
一个全新的炎黄,正如邵氏舰队旗帜上那只浴火腾飞的凤凰一样,永远再不会坠
入一乱一治的宿命轮回。

    如今的白正已经不是当年的白正,在与伯文渊的辩论中,他充分理解了对方
理论的精华。虽然秉性固执,但一代真儒那勇于承认事实的本性让他肯对眼前发
生的一切进行思考。北平新政不是横空出世怪物,现在它身上汲取得更多是西方
诸子、老庄精神与儒家的一些对新政自身发展有利的概念,以现在白正的眼光来
看,新政的支柱,伯文渊的平等论,更像是结合了西方诸子与儒家精髓的一个怪
胎,虽然无法容于正统儒者之眼,但却更能适应变化后的中国。经历近二十年的
发展,新政和理学的差异在白正这种大家眼里清清楚楚。白正看到,所谓新政,
更多情况下不过是大伙给北平为首的北方各省强加的标识。从开始,北方就只有
探索,没有具体目的,即使到了现在,北方六省新兴儒者提出也只有一个平等原
则,没有最终目标。他们,包括这一切的始做蛹者武安国,似乎都不知道目标在
哪里,新政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人生而平等,纵使他因为出身的差异而导致自身资质和财富的不同,但是
他们拥有同样的权力”,这就是郭璞领军的北方新政坚持的原则。在此时的白正
眼中,这个原则更像是一条商业协议,不过是为了保证每个人都有凭本事赚钱改
变自身生活的机会。这个原则下面没有一个周礼那样描述的让人热血沸腾的大同
时代,也没有一个非常崇高的目标。所以北方六省的百姓散漫而自行其是。相比
于北方新学,白正知道自己一直所为之奋斗的千秋正学从开始目标就明确得多,
方孝儒等人倡导的周礼、井田、三代之治,曾经也让自己为之精神振奋,并愿意
为其舍身证道。

    然而现实却如此让人心冷,北方的无序与散漫经历了这么多年,渐渐地围绕
平等原则妥协各方利益形成了一些公认的规则。并且制订规则的人们都尽力在避
免破坏这个共同的协定。特别是前前前前……大理寺正卿,“御赐金枪”吴思焓
退出江湖后,埋头钻研律法,不断地协助爵士会将使各项制度变得完善,变得更
难钻漏洞。可以预见,将来即使一个五毒俱全的恶棍,在如此严密的律法下也有
可能变成一个普通人。与此相比,南方的理学开始目标要比北方崇高的多,对道
德的要求也严格的多,到现在,却变成了一个空洞的谎言。儒士们满口道德文章,
满口周礼大同,私下里的手却伸得比盗贼还肮脏。一边明目张胆地打劫着百姓的
财产,一边将反对者插上各种牌子处死。那些所谓的周礼,所谓的道德文章,不
过是拿来说说,实际上官场运行的,正如吴思焓所言,是另一套潜规则。凭借这
套潜规则,他们轻而易举地让安泰皇帝杀了伯文渊,并且是在他们痛哭流涕为之
求情,“诸臣皆动容”情况下毒杀。在圣旨下达之前,黄子澄已经知道伯文渊会
在“要么写书悔过,要么服毒自尽”二者之间做出怎样的选择。如今,这伙人的
刀又向着姑苏朱二挥去。坚持言者无罪的姑苏朱二不可能自食其言,为了报纸上
的流言而动用手中的权力反击。而谈判桌上那一套规则,又完全不适合与流言抗
争。此际《江南新闻》开了头,肯定有无数家报纸沿着汉奸这个罪名将姑苏朱二
平生功业进行分析,不需要证据,也不需要思考,直接将罪名坐实。大明朝刚刚
在西南获得一次军事胜利,高涨的热情下,必然有无数无知小民跟在报纸后,充
当为国除奸的“勇士”!

    白正不敢再往下想,黄子澄算是后辈弟子,周崇文亦做过他的门生。自己一
辈子坚守读书人的节操,却教出了这样的学生,不得不说是老天对自己的嘲弄。
推开众人,提起笔,白正开始为文替姑苏朱二抗辩。

    “老师,你要写什么”,一个晚辈弟子见白正突然发呆,又突然从沉默中奋
起,诧异地凑过脑袋。

    文人多怪僻,还有写文章前要蒙头大睡的人呢,发发呆算什么。一个深知白
正习惯的弟子笑了笑,准备告辞。从今天白正发呆时间长度上来推断,明天的《
北平春秋》上又会出现一篇绝世好文。

    “为朱江岩洗污,你们几个,抽几个人去联系北平各家报纸,说我有一篇文
章要发,请他们务必在下一期给我留出版面。如果排满了,就说我出钱请他们加
印”。白正焦急地吩咐,为了捍卫说话的权力,刚刚倒下一个伯辰。他不愿意看
到朱二再成为牺牲品,更不愿意看到的有识之士被汹涌的无知之言弄得心寒,不
再坚守言论无罪的底线。“你们几个也别闲着,赶快去找许大人,让他们这些官
场人物也动动笔,替朱大人分辩分辩,不能眼看着朱二被人这么冤枉”!

    “我去招集书院的高手,大家一块写,和他们对着干。他们会将谎言说成事
实,我们不会还朱大人清白么”,有个书院的学生义愤填膺的说了一句,转身奔
向楼下。

    白正虽然个性孤僻,其文其人还是很受报馆赞赏。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北方
报纸都在醒目位置刊载了白正为朱二的辩护文,也有无数儒者为姑苏朱二仗义执
言。南北方报纸随即在其后的半个月内,有开始了一场辩论风暴。比当年伯文渊
被杀时,双方之间的辩论还要激烈。然而,作为场漩涡的中心,姑苏朱二却永远
看不到这场因他而起的精彩交锋了。

    京城与北平相距数千里,报馆的经营经营方式是,当地出版后,快马送到异
地再次印刷发行。白正看到那份《江南新闻》的时候,已经是《江南新闻》在京
城发行后的第四天。《北平春秋》上面为朱二辩护的文章,在江南刊刻时,距离
风暴的产生已经过了八天。

    就在《江南新闻》上那篇文章发表的第五天,姑苏朱二没有上朝。他的好朋
友周无忧组织人手找遍了京城,最后在牛首山下伯文渊墓前找到了姑苏朱二的尸
体。脾气平和的姑苏朱二膝上横一瑶琴,垂着头,静静地长眠于一颗桂花树下。
漫天的桂花将他的身体盖住,掩盖了他头上散朝回家途中被百姓扔石头砸出的淤
青。浓浓的花香,将尘世间那些喧嚣与烦杂,肮脏与原罪,全部从姑苏朱二身上
洗去。偶尔微风吹过,还能将琴弦抚动,仿佛天地间有一双手,续写那未完的谱
曲。

    是一个樵夫询着琴声找到了姑苏朱二,老汉怕鬼附身,没敢上前细看,战战
兢兢地将此事报告了官府。官府派几十个胆大的捕快封锁了现场,上报到应天府,
然后周无忧才闻讯赶到那里,及时制止了愤怒的人群对朱二遗体再次破坏。

    畏罪自杀,愤怒地爱国者们推搡着,不愿意给周无忧等人让出道路。乱臣贼
子,人人得而诛之,即使不能动手,也要在他身上吐口吐沫。

    “人都死了,你们还想怎么样”。北海王常承祖代领一伙太学生冲进人群,
抬起姑苏朱二遗体向外走。“有种的,上来先和老子打一场,打赢了我保举你到
西南投军,真刀真枪和蛮夷干”,常承祖大吼着,在头前给众人开路。

    人们畏惧他的王爷头衔,不敢对其过分无理,不情愿地散出一条缝隙,怒目
送他们离开。

    “我呸”,一个围观者重重地向地上吐了一口痰,仿佛砸在姑苏朱二的脸上。
“谈判时收倭寇好处,主持海关吃番邦回扣,死有余辜,自杀,真便宜了他”!

    “是啊,应该千刀万剐才对,真是便宜了他”!周围的人纷纷附和。

    “你们有证据么,谁有,拿出来给大伙看看,我马上磕头给大伙赔罪”!小
北海王猛然转过身来,对着围观者质问道!

    他继承了常茂体魄,本来就高出众人一头,盛怒之下,更显高大威猛。

    “我是没有”,离他最近的一个秀才退缩了两步,喃喃地解释:“可是大伙
都这么说!大伙都这么说的,难道还会有假?”。

    “朱大人主持海关,为咱做过不少好事,应该不会是汉奸吧”,一个看热闹
的商人喃喃自语,声音很小,在鼎沸的人声中激不起半分波浪。

    半个月后,悲痛不已的皇帝终于下旨,以帝王之口证实了朱二的清白。将
“追随先帝,缕立奇功。汗马宣劳,纯勤不二”等赞语,赐给朱二作为身后哀荣。
并集百官之议,赠怀远王,谥忠敬。其职,以皇帝的妹夫,驸马耿璇代替。市泊
司与海关的权力冲突随着耿驸马的到任终于告一段落。

    办完了姑苏朱二盛大隆重的丧事,工部尚书周无忧主动上书祈骸骨,交出了
手中的权力。建文皇帝挽留再三,见周无忧去意已决,恩准了他的辞呈。这位大
明的前工部尚书动作迅速,在辞呈被准许的第三天就买舟南下,远远地躲到琼州
(海南)府,比发配罪臣走得还远。而他的继任者郭任接手工部后,立刻暂停了
大小利民设施建设,将全部精力转到军火生产上来。“今日储财粟,备军实,果
何为者?乃北拒燕,南讨黔”,这位新任工部尚书在给皇帝密折上如是说。至于
虎视眈眈的帖木儿,建文君臣早已忘记了威胁的存在,沐家在南方打得不错,宣
扬了大明天威。据西北八百里快报,帖木儿经派来的使者已经走在半路上,不日
就会到达京师,向大明君臣解释他的忠心。

    《明》。第三卷国难第六章家(三)

    纷纷扬扬的白雪笼罩下,一支看不到尾端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走近了居延海。
盼望了一个秋天的牧人们像迎自家兄弟一样迎上前去,拉着队伍中的大小商人们
向毡包里走。蒙古人天生豪爽,特别是在丰收年景,即使从没见过面的旅人都要
拉进自己的帐篷喝两杯,更何况这次来的是揣着白银的关内老客。

    老哈斯与老敏图互相搀扶着走进人群,今天酒喝得有些多,他们的脚步有些
趔趄。一个好心的小伙子上前搀扶,被老哈斯重重地推了一把,讪讪地躲开了。
此时部落里已经开了锅般热闹,个别性急的毛头小子已经将自己准备出售的牛羊
从栅栏里赶了出来聚拢在一堆,只等族里长辈和商人们谈好价钱就开始宰杀。女
人们则提着铜壶穿花蝴蝶般在人丛中穿梭,看着哪位马车夫的铜碗空了,立刻走
上前去斟一碗浓浓的奶茶,替他驱散身上的寒气。最开心的是孩子们,扎成堆儿
挤到商队的售货车前,用平时和伙伴们玩“嘎查”赢来的小铜钱换一二百小炮仗,
逐个拆散,拿着供奉神明的香火在雪地中迫不及待地放将起来。乒乓的爆竹声夹
着好闻的硝烟点缀着节日的气氛。

    “高扒皮,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么多年,你活得好吗”?老敏图唯恐小
辈们过分热情着了高德勇的道,分开人群,挤到胖子的坐骑前。

    高胖子正和部落中的几个熟人打招呼,听到身边有人问话,知道是部落中的
长者来了,转过身,冲着对方一呲牙,“西北风,你这居延海边一年到头除了西
北风还有什么。老敏图,你好像活得很结实啊,不愧是吃羊鞭长大的汉子”。

    “你这天杀的老骗子没死,我还不好好活着,走,上我包里去,我有好酒预
备着”!老敏图笑着回敬了高德勇一句,从部族少女手中接过一个冒着热气锡壶,
倒了一碗马奶酒,高高地举过头顶。

    这族长亲手敬的下马酒,高德勇哪里敢喝。叫一声使不得,拔腿跳下了马背。
雪地上被胖子生生砸出一个大坑,驮了高德勇一路的突厥良驹兴奋地打个响鼻,
得、得、得跑到一边自己从雪下觅青草。显然这一路上,马儿也被高胖子那超出
常人一倍的体重累得不轻。

    “有什么不敢,你大老远跑到我家来,难道敬你一碗酒还不应该”?老敏图
假做生气地皱起眉头,酒碗端在高胖子的面前不依不饶。

    “外边冷,咱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