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怪不得不见动静。

    武安国大喜,勾出枪管里残留的硝纸,再装上子弹,用肩头顶住了枪柄,放
了几枪,逐渐找到了平稳放枪的办法。把火枪交给张五,三人研究了一下,觉得
几处还可以改进。把扳机和母管改成了联动装置,后拉母管时,同时就挂上了扳
机。枪管用绿矾油(古代浓硫酸,最早是煅烧绿矾(硫酸亚铁)获得,因此称为
绿矾油)浸了钝化,前边加装了三楞刺刀,不用时可折叠在枪身下。后边木质枪
柄里藏了擦枪管用的通条,和应急时往外钩出子弹的钩子。那火药虽然经过提纯,
残渣仍然较多,差不多放四十余枪就得把枪管擦拭一遍,急需改进。

    经过一次次改进,火枪和弹药终于最后定型。全枪(加枪刺)长尺寸为1 米
五,重14斤。火药又被陈星改进了一下,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射百发子弹再擦枪了,
子弹头部被张五加了斜槽后,一发子弹出去,可以把碗口粗的小树射出拳头大的
洞来。那钝化枪管用的绿矾油是怀柔徐志辰家的产品,还有一番传奇般的来历。
徐志辰的父亲徐老子喜欢炼丹之术,每次都托人从西域收购绿矾油,价格贵比黄
金,好在家中富有,经得起他这么折腾。一日老爷子突发奇想,想把愚人金(黄
铁矿)炼成黄金,省得别人笑他不务正业。自从发现焦碳比木炭火硬后,他的丹
炉也改用焦碳,结果因为下雨,炉里进了水,黄金没炼出来,炼出绿矾油,把老
爷子的炼丹器具还给烧坏了。老爷子心疼不已,好在虽然没出黄金,但是出了和
黄金一样的名贵之物,足以向人吹嘘一番。可自从他家发明了这种烧绿矾油的方
法后,中原绿矾油就越来越不值钱,让徐志辰好生肉痛。武安国曾经见过徐家烧
绿矾油的工具,吃惊的发现三个铁制炼丹炉用管子彼此相连,竟是个简易的接触
法硫酸生产线,只是效率与现代的不能同日而语。

    武安国测算,一个熟练的火枪手,每发一颗子弹所用时间是弓箭的二分之一
弱,威力二百步内可以穿透重甲。第一只定型的枪造好后,武安国本想给徐达快
马加鞭送过去,后转念一想,造枪的车床等物,徐达军中一概没有,军中也没有
像怀柔这么多成熟的工匠。不如造上一批,一并给徐达送到军中。于是有成立了
军工厂,由李善平亲自负责管理。火枪共有零件三十二个,铁制部分包括子弹头
交给张五的钢铁厂生产,每个零件都订了标准尺寸,上面打上编号备案,以防外
流。木质部分交给杨家木匠铺生产,炮子、硝纸和火药则向陈星的烟花厂订购,
最后由军工厂统一组装枪支和子弹。整个流程下来,每枝枪耗银大约二十余两,
作价二十五两由县衙专购,每发弹药耗铜钱5 个,作价一吊。既然武安国手里有
徐达的手谕,郭璞自然不怕大把花钱,况且这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问题。

    结果没等一千枝火枪造完,就听说了徐达大胜的消息,正当大家为这位宿将
的智慧而折服的时候,就收到了蒙古人入寇的警报,接着,朝廷命边陲地区组建
团练的上谕也传了下来。郭璞十分着急,当了这么多年父母官,就武安国来后这
一年半的时间让他感到开心,有了兼济天下的感觉。当然不能被蒙古人的铁蹄给
把生活踏碎,为了自保,,郭璞和武安国商量后决定火枪率先装备团练,反正以
徐达目前的情况,已经是有胜无败之像。

    整个怀柔县,又有谁会甘心刚刚过上的舒心日子就这么结束呢,根本不用动
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自然出力。张五哥和铁厂的工匠们听说临战,有心帮忙,
竟结合新式火枪和连环弩的功能,设计出了单手就可以发射的三眼短铳。那短铳
三个枪管,装好后可以依次发射,威力虽然没有武安国设计的火枪大,但作为骑
兵马上使用,比弓箭理想得多。

    怀柔县这两年发展起来的工业基础此时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武安国设计的
头盔,虽然圆滚滚的样子让大家很不习惯,但用精钢铸成,还不到二斤重,竟能
抵挡住任何距离射过来的弓箭。而铁匠们精心打造的锁子甲,十步距离以外只有
火枪才能打穿,重量也只有五斤左右。手表大小虽然比武安国原来的差了些,当
闹钟摆在身边肯定没问题。并且每7 日才差一刻左右。照这样计算,月余才差一
个时辰。望远镜么,大小虽然和天文望远镜差不多,也总比没有强。最让曹子由
感兴趣的是武安国设计的据说是复古的唐样马刀(其实是武安国参考现代日本马
刀的拷贝),经张五等人精心打造后,随手挥去可将飘在空中的薄纱一刀两段。
“这刀如果砍在人身上,只要随手一拖,就是一道大口子,肯定让对手血尽而死”,
他是好武之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如果是比武,这刀未免杀气太重,
有失武士之道。但两军阵上,容不得手软,此刀刚好可以立威”。竟弃了自己常
用的宝剑,改用马刀了。武安国知他做过保镖,有和蒙古马贼对阵的经验,干脆
把骑兵都交给了他带领。

    而充裕的财力也让团练建设顺利许多。有辽东高丽商人见大明与蒙古开战,
贩了一千多匹马到北平发战争财,被武安国一口气全部给买了下来,按脚力好坏
分给了乡勇。民团不属于兵役,所以每月必需发饷。怀柔县乡勇的待遇是全北平
最好的,每个士卒月饷二两,和工人薪水基本一致。如战争受伤则另有抚恤。抚
恤金不经官府,由徐记当铺负责支付。

    这是抚恤办法来自李善平的点子,他怕大家因为挂念家中的人,会向战国时
期的管仲学习,临阵时不以冲锋在后,撤退在前为耻,提醒郭璞和武安国考虑此
事。武安国也想到初到匠户营时,全村青壮因为顾虑受伤后,无人照顾家人而任
由水怪为害的往事,因此决定设立士兵基金。正当他们三人准备自己掏钱支付这
笔费用时,徐记当铺东家徐志尘找上门来,欲给团练捐一笔巨资。武安国谢了他
的好意,没有收他的银子,而是和他商量存白银两万两到他的当铺作为抵押,如
果有士兵受伤,则由徐记当铺负责士兵的全部医疗费用。如果阵亡,则每个士兵
家里由当铺支付二百两抚恤金。一年之后,双方和约到期,如有剩余,则全给徐
记当铺,双方看情况再继续协商如何续约。徐志尘眼中精光一闪而没,立刻答应
了此事,主动把阵亡士兵的抚恤金提高到500 两,并答应马上给每个士兵单独写
下字据。这下轮到武安国吃惊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保险公司的点子居然在这
里遇到识货之人,十分欣慰。临送徐志尘出门时,把自己当年参观山西票号的记
忆东鳞西爪的告诉了徐志尘,说是在西方威尼斯的见闻。把个徐志尘听得眼睛越
来越亮,根本不在乎这个主意是从哪里得来的,顾不上告别,打马飞奔回府,找
人商量开钱庄票号去了。

    洪武十一年仲秋,怀柔团练成立,共八百余人,儒林人士赠大旗一面,上书
:大明八百壮士。团练编制为了避嫌,不能和大明军队一致,因此典史武安国自
创了团练编制,据说是参照工厂的工人分组办法制定。每十人为一班,设班长一
名。每三班为一排,设排长一名,三个班依次编号,一班长兼任副排长。每三排,
加一个炊事班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一名,每连计一百零二人。每三连为
一营,设营长一人,副营长一人,计三百零八人。怀柔民团共有两个步兵营,一
个骑兵连,和一个炮兵连,一个斥候班。

    每个步兵装备新式火枪一枝,刺刀一把,头盔一个,锁子坎肩一件,马一匹。

    每个骑兵装备马刀一把,三眼短铳一把,头盔一个,锁子甲一件,骏马一匹。

    每个斥候装备短铳两把,望远镜一个,百里挑一的良驹一匹。

    每四个炮兵装备新式马拉大炮一门,马四匹,两匹用来拉炮,两匹用来拉装
炮弹的马车并供炮兵乘坐。

    步兵的营长就让王浩、李陵二位捕头担任了。炮兵连长是张五哥的二儿子正
武,本来他主管着日渐庞大的铁匠铺,这次听说师父要和蒙古人开战,竟把铁匠
铺交给了他人打理,自已请缨上阵。火炮是铁厂按武安国设计全钢铸造的,比铜
铸火炮轻了许多,炮径略长。每门炮都配了精钢打造的车轮,行军时,收起炮后
支撑,即可用马拉走,十分方便。

    几个斥候归四川人王飞雨统一管理,这个王飞雨本来是个富家子弟,喜欢游
山玩水,因此练出了一身走山川如履平地的功夫。去过辽东、蒙古等地,知道些
蒙古、女真和高丽话。去年到五台山游历的路上,感了风寒,病在馆驿之中,随
身的银子都用光了。也是他霉运当头,碰巧官府押送山西移民路过,就把他抓了
凑数,弄得差点没把命丢在路上。武安国安排移民时,十分奇怪山西人怎么说四
川话,仔细问了,才知道究竟,一时当做笑谈。两个不同时代的“驴客”倒也有
些臭味相投,武安国出钱给他治好了病,他却不愿回家,留在义学里当了地理老
师。这次组建民团,想起侦察工作,武安国立刻想起了这位传奇的倒霉蛋,把训
练和指挥斥候的任务就交给了他。

    郭璞不懂军事,见乡勇的训练每天除射击和刺杀外,多是行进,队列等,初
始还很奇怪。等到这些看似无关的训练,居然使原本乱哄哄的队伍很快就整齐划
一,露出一些威武之师的样子,不由得对武安国愈加佩服。唯一有一件事他怎么
也想不明白,那就是步兵配备战马干什么。一次当着李善平等人问及此事,武安
国的回答居然是:“万一打了败仗逃命,四条腿总比两条腿快些”。当时,郭璞
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整县衙的人为之绝倒。

    时北平府其他各县也都组了团练,加固了城墙。郭璞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每个县城免费赠送火炮四门,炮弹若干,相约有事互相支援。其时军中铸一门火
炮耗银近万两,各县无此财力,见郭璞仗义相助,十分感激。初冬,徐记票号正
式开业,分号通十三省,总部设在怀柔,足色白银五百两以上起汇,汇金二厘
(2 %?)。各地行商见如此豪富之人都不惧,壮着胆子又来收购货物。人心渐
安,市井又恢复了原来的热闹。

    正文第九章铁马冰河(上)

    太阳懒懒的从山头爬出来,把仅剩的一丝温暖撒向大地。山谷里的晓雾被阳
光刹那间染成了流苏般的颜色,山头上的残雪也马上回报给阳光一片灿烂的金黄。
两边的山坡上,树已经光秃秃的掉净了最后几片叶子。山谷里,间或还有几棵不
知名的蒿子,在枯草与残雪间,倔强的绿着,十分扎眼。偶尔有风吹过,空旷的
谷地里便起号角一般的声音。没有人迹,没有炊烟,北国的冬日,拥有的就是这
份古今不变的苍凉。

    “叮咚、叮咚”,几声清脆的驼铃打碎了山谷里冬晨的宁静。“武——威”
趟子手的大嗓门吓得栖息在树上的喜鹊呼啦拉的飞起来,向远方逃去。随着趟子
手的喝山声,一大队骆驼从山谷中走出来,二十几个镖师和趟子手分别在驮队的
前、中、后把队伍护住。

    自从和蒙古人开战以来,已经很少有这么大的骆驼队敢向塞外进发了。因此
这队年货如果平安运送到目的地,恐怕至少有几十万两银子,不知是谁有这么大
的手笔,这么大的胆色。大腹便便的商队老板穿着通体漆黑的貂皮大衣,双手在
袖子里插着,不时掏出来,捂一捂皮帽下冻红的耳朵。一直眯着的眼睛偶尔睁开,
竟是少见的蓝色,原来是个大食人,怪不得要钱不要命,敢在这时候北上。

    “停”,商队前面身着黑色铠甲镖头打扮的人举起了左手,整个骆驼队马上
勒住了脚步。镖头跳下马,伏在地上听了听。立即跳上马,做了个奇怪的手势,
趟子手们立刻紧张起来,努力调转骆驼的方向。那镖师从怀里拿出个黑黑的,圆
筒样的东西向远方望去,遮天的旌旗证实了他的判断。

    “蒙古人,快往山谷里撤”。他大声催促起来。商队老板脸色立刻变得雪白,
调转了马头。等到二百多头骆驼的队头变成了队尾,蒙古骑兵已经到了二里之内。
一个趟子手在前面牵好缰绳,整个骆驼队立刻向来时路上狂奔起来。镖师们职责
所在,纷纷拔出刀来,护在商队的最后边。

    蒙古军队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二十几个骠悍的蒙古武士在一名百夫长的带
领下跃出本队,呼喝着向商队追来。骆驼负了重,越跑越慢,跑出五六里,压后
的镖师已经被蒙古武士赶上。带队的百夫长一马当先,挥刀向身前镖头模样的人
后颈砍去。镖头却头也不回,用一把怪怪的马刀向蒙古弯刀头部一点,立刻把弯
刀荡开,顺手后捞,“扑”一下把蒙古武士的战马脖子抹出了一条尺余长的口子,
血光飞溅。那战马长嘶一声,前腿卧下,努力没把马上的骑手压在身下,留恋的
看了一眼主人,眼见不得活了。

    得手的镖师轻轻一拨马头,又向另一个蒙古武士冲去,虚劈一下,趁马上的
武士招架的功夫,把刀尖刺入了对手战马的眼睛,战马一个人立,把马上的武士
掀了下来,摔了个七荤八素。其他几个镖师也个个伸手了得,几个回合,二十几
个蒙古武士都变成了步卒。

    镖师们显然不愿伤人,举刀把蒙古武士围在中间,并不继续进攻。镖头模样
的人手一招,一个趟子手把一匹跑不动的骆驼的缰绳从队伍中砍断了,牵了过来。
镖头在马上对蒙古百夫长拱了拱手,用纯正的蒙古话大声说道:“我等护送一批
年货去漠北,无意打扰诸位军爷赶路,这两箱货物给你家将军,望通融则个”。
说完,把骆驼缰绳一放,打马带着众镖师追赶商队去了。留下二十几个蒙古武士
站在原地呆呆发愣。

    须臾,蒙古大队人马赶到,三千多人马一路奔来,竟保持着整齐的队伍。领
军的总管让人把骆驼身上的两个扁箱打开,刚用手除去防震的稻草,一道耀眼的
霞光喷薄而出,耀得人眼花缭乱。尽管军纪严明,扁箱周围的人还是按耐不住,
欢呼起来。那两个扁箱当中,竟满满的码放着水晶琉璃酒具。平日,一套水晶琉
璃酒具在蒙古部落足够换三匹良驹。现在商路一断,这两箱酒具,足够买三、四
十匹马。如果那商队驮的全是这些东西,截下它,好过抢几十个村落。

    想到这,行军总管把弯刀在高空一挥,三千人齐声“噢——呼”一声,放马
向商队方向追去。那几个落马的武士也换了战马,跟着狂追。蒙古军中每人至少
有两、三匹马备用,所以马力甚佳。顷刻间又追出二三里,路上不断有脱力的骆
驼被镖师们扔下,有武士挑开扁箱,虽然不全是水晶琉璃,但箱子里也多是砖茶、
漆器等草原上名贵之物,众人见此,越发追得紧了。眼见着商队拐进一个峡谷,
谷口两片巨石如大门一样高耸如云。那压后的镖头拖过十余匹骆驼,把谷口堵住,
纵马而去。

    蒙古军追到谷口,领先的武士七手八脚想把骆驼牵开,谁知这些骆驼都没了
力气,卧在谷口死也不动了。等大队人马到了,大伙合力把骆驼拖走,让出路来,
商队已经不知去向。行军总管见那山谷只可容七、八匹马并行,草高林密。心中
犹豫,叫过一个百夫长,命其带一小队武士前头探路,大队人马却慢慢的排了队,
走进谷来。

    走了二三里,探路的武士也不见动静,正在犹豫间,那个百夫长满身是血,
狼狈的逃了回来,却没了胡子,少了耳朵。来到总管面前,滚下马来,放声痛哭。
原来商队的镖师们见蒙古人穷追不舍,发了狠,在前面山谷出口处埋伏了。先利
用弓箭把蒙古武士射倒了大半,然后杀在一起。蒙古武士措手不及,加上镖师们
个个武艺高强,全部被杀了。这个百夫长是被对方的镖头用刀背打昏了,又用冷
水浇醒,割了胡子和耳朵,放回来警告大家不要再追。

    蒙古人的胡子即为其尊严,行军总管受此侮辱,大怒。又听说对方只是几十
名镖师,更是有恃无恐。弯刀前指,麾下几个千夫长立即带队向前猛冲,恨不得
立即把对方捉了,生吞活剥。堪堪追到距出口半里之遥,只听“轰”的一声,一
发炮弹落在蒙古军中,四五个骑士躲避不及,登时被炸上了天去。随着这声炮响,
刚才寂静的谷口平地生出两三百人,平端了个带木柄的黑筒子,排了三排。一个
黑铁塔般的壮汉一挥手,黑筒子里冒出火来,子弹接连向蒙古人打去,原来这些
人手里端的,竟是蒙古人从来没见过的新式火铳。那前冲的蒙古军当即如溪流撞
上了礁石一般,一下撞了个粉身碎骨。打头的蒙古武士一个个如被割的谷穗般从
马上落下。间或有战马被打中,鲜血便从马的口鼻中喷涌而出,汇集到地上和人
血一起形成了小溪。与此同时,两侧的山头,也出现了无数身着和谷口一样,灰
黄相间色块奇怪衣服的人,一样头顶着圆圆的铁锅,端着火铳向下打来。唯一不
同的是,谷口的人是一排接一排的连放排枪,而山顶上的人却是瞄准了目标打。

    埋伏在这里的不是别人,正是怀柔县众乡勇。两日前斥候长王飞雨命人火速
来报,说三个蒙古千人队趁北口城不备,偷袭得手。北口城县丞战死,县令自杀。
这三千蒙古人把北口城未及逃出的万余百姓全部杀了,抢了细软,向东而来。所
过之处,烧杀抢掠一空。密云州知州不敢触其锋樱,躲在城中,任蒙古人在自己
属地内胡作非为。眼见蒙古人就奔怀柔来了。

    郭璞等人听说此事,又气又恨。恨蒙古人残暴不仁,气密云知州不知廉耻。
怀柔、密云两地相距甚近,众百姓起了同仇敌忾之心,纷纷前来请求参战。武安
国早有此心,见群情激昂,不顾乡勇人少,拿出做好的沙盘,和十三郎等人仔细
筹划,非要让这三千蒙古匪徒匹马不得回塞外方解心头之恨。沙盘上见石门谷山
谷狭长,正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所以定下了这条诱敌之计。

    先前押骆驼队的镖师,货真价实,是主动请缨的怀柔县武威镖局的众高手。
那扮做镖头的却是十三郎本人。商队的老板,则是由学校的老师穆罕默德客串。
临行前,早已在城里开了分号的木匠铺老板杨老汉唯恐武安国有失,把一直留着
没派上用场的蛟龙之皮用锯子锯开,和张五等人连夜赶制出了两套铠甲,给武安
国和小张正心穿了。那蛟皮软甲又轻又结实,关键部位包了板凯,除了火枪,寻
常刀兵很难伤到武安国师徒。

    众人在山谷中冒着北风冻了一天,才等到蒙古兵的到来。怀柔乡勇的铠甲外
边都套了武安国设计的灰黄相间的军装,这平日大家很不喜欢戏称为“蛤蟆服”
的军装,穿上了躲在山上,远远的根本分不清是石头还是人。所以蒙古兵直到大
难临头才发现对手的存在。

    蒙古军中行军总管见势不妙,慌忙命令军队急撤,众武士不顾头上炮弹呼啸,
身边子弹如雨,掉头狂奔,人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待幸存者冲到刚才的石门
处,发现石门早已被炸塌,塞住了退路。无奈掉头又往前冲,一个来回抛下了尸
体千余。待领军的总管从慌乱中找到一丝清醒,抬眼再看,属下的三个千夫长中
的两个早已向佛祖报道去了,剩下一个掉了只胳膊,被亲兵架在马上,眼见出气
多,进气少了。一咬牙砍翻几个身边乱窜的小兵,整顿队伍,向武安国等人冲来,
众武士有了带头人,也明白只有冲过前边这道人墙才能逃得性命,一声呐喊,不
顾死活的打马快冲。这边张正武见蒙古人拼命,也不客气,招呼炮手把炮弹连珠
般在蒙古马队中砸下,那炮弹全是开花弹,铸造弹壳时用急流淬火,填充的火药
中间又加了钢珠,碎铁等物,落地之后炸开,五步之内不会留下一个完整的活物。
蒙古军冲过炮火屏障的不够十分之一,那几个幸运的人冲到距武安国等人两百步
的地方,又被坐骑掀下马来,此处竟拉上了铁丝网,网上挂满了铁蒺藜。一两个
勇悍的站起身子,举刀去砍那铁丝网,没等刀落下,身上早已被打了十几个透明
的窟窿。

    行军总管见此,弃了马,带人向两侧山顶上爬。哪里那么容易,没几步就被
子弹压在山脚不能动弹。山谷中树木枯草早已着起火来,此时火势渐大,山上的
乡勇被浓烟挡住了目标,渐渐没法放枪了。幸存的蒙古士兵见头上枪声渐稀,大
喜,纷纷从战马身下,石头后面和死人堆里爬出来,寻找出路。也是老天有眼,
恨透了这群屠杀手无寸铁百姓的刽子手,一阵山风刮起,火势借着风力越烧越旺,
一会间谷底已成火海。

    武安国见此,连忙让十三郎冲山谷里用蒙古话喊道:“放下刀走出来,投降
者不杀”。十三郎的嗓子像是刚才押镖和蒙古人交涉时喊坏了,这武林高手喊出
的声音比蚊子叫声大不了多少,等武安国发现后扯了嗓子重复,早已晚了。仅有
十几个蒙古武士从烈火中冲出,被乡勇们用砂土将身上的火扑灭,接下来谷中就
再无动静。武安国让穆罕默德问幸存的蒙古人为何出来的如此之少,蒙古人破口
大骂穆罕默德假慈悲,原来众人都被铁丝网挡住了,这几个是见机快,从底下缝
隙爬过来的。

    正文第九章(下)铁马冰河滚滚浓烟遮住了半边天空,大火猛烈的吞噬着山
谷里的一切。已经不可能再有生命了,武安国黯然地整理着队伍,离开谷口。打
了大胜仗,心中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王浩、李陵等人兴高采烈地招呼人马从山
上往下撤,等待山上的弟兄全部到齐,就可以凯旋而归了,每个士兵脸上都挂满
了复仇后的胜利笑容。唯一和武安国一样有些不开心的是穆罕默德,一边让人帮
忙把骆驼队欺骗敌人用的碎砖乱瓦往下卸,一边搓着手心疼的说:“四千多匹马
啊,四千多匹马,得多少银子啊”。那幅守财奴的样子惹得众乡勇们更加开心。

    “武兄听没听说过猎人和狼的故事”,十三郎见武安国如此,开导他说。武
安国知道十三郎说的肯定是“东郭先生与狼”的明朝版,抬头看了十三郎一眼,
回答道:“曹兄是不是觉得我有些妇人之仁,这些蒙古人虽然残暴,但毕竟和我
们一样,也是人啊”。

    “他们杀我百姓的时候,可没把我们当做同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武典
史现在可怜他们,他们马队冲过来时,可没有可怜你的意思”。旁边的王浩插言
说。杀敌三千,自己不损一人,在他眼里,纵使孙武转世,诸葛重生,也不过如
此。何必为那些凶残蒙古鞑子的死活难过。

    “你不杀他们,他们就杀你,马背上向来是用刀子说话的”十三郎又开导说,
“你对他们讲仁慈,就是对百姓的不仁慈,谁轻谁重,武兄考虑到此节,自然不
会难过了”。

    武安国半晌无话,在这个时代,各民族之间本来就是弱肉强食。自己在二十
一世纪的民族团结理论,不但身边的人不会接受,说出来,蒙古人也必然认为自
己有病。再次扫了兴高采烈的乡勇们一眼,后者正在宝贝般擦拭着自己的火铳。
第一次大规模火器的集中使用,威力大到武安国自己也感到震惊。拥有先进武器
的一方,对另一方几乎是屠杀。轻轻的叹了口气,幽幽的问到:“子由,你不觉
得火器的力量大得可怕吗”。

    “第一次和鞑子干得这么过瘾,武兄造的火器真的非同一般,特别是那大炮,
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们,从来没见过这么狠的家伙”。十三郎显然没听出武安国
的话外之音,有些兴奋的回答。

    “可如果这些东西掌握在暴君手里,百姓的日子不就更不好过了,我们自己
人杀起自己人来,也从来不比外族杀得手软啊!”

    “这………,倒也是,原来还怕官逼民反,现在连百姓造反都不怕了,恐怕
百姓更没有活路了”

    “我们虽然都是草民,可毕竟不是草,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武安国
轻轻叹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民权法案,何况这蛮荒时代。
当年在电视里看见的一些国家的军队用机枪扫射本国百姓的镜头不断浮现在眼前。
想到此节,真不知自己如此改变历史的进程,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听说过狼吃羊,从来没听说过狼吃狼,很多时候公平与否关键在于强弱
之势是否均衡”。一向不爱说话的李陵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话如闷雷一样让沉
思的人清醒。精明的王浩四下环顾了一番,示意大家别在扯这些大逆不道的话题。
武安国等人也感到了说这些不和时宜,都沉默了。

    “可惜这火挡住了路,不然我们趁势追过去,这些蒙古人的辎重营肯定跟在
他们后边不远,他们抢来的东西都在那里,我们给他来个黑吃黑,嘿嘿……”。
穆罕默德的声音和着乡勇们的哄笑声从不远处传来,让武安国周围的气氛又活跃
起来。

    忽然,剧烈的马蹄声打碎了乡勇们的喧闹。在他们身后,遮天蔽日的尘土由
远而近。“刷”的一下,训练有素的乡勇们立刻排成了战斗队形,占据了有利位
置。而刚才没捞着露脸的骑兵们则紧紧的跟在十三郎的马后,排成一个箭头型。

    武安国拿起略显笨重的望远镜向来路看去,一队人马打着大明旗号飞奔而来。
在距他们二里左右稳住阵脚,一个侍卫服色的人纵马而出。远远的勒住坐骑,细
声细气的问到:“前方是何路人马,在此做甚”。

    众人见他是个白白净净的十五六岁的少年,十分可爱。并不介意其问话不是
很有礼貌,高兴的告诉他,大明怀柔县典史武安国的带领本县乡勇在此杀鞑子,
保卫家乡,并问他来历。那少年听说是乡勇,轻轻撇了一下嘴,拨马回本队去了。
气得王浩等人小声问候起了那少年的家长。

    稍顷,只见明军大队人马两边一分,让出一条出路,一个主将带着三两个随
从从阵中飞奔而至。马上的将军不过十七、八岁样子,一张古铜色的面孔生得有
棱有角,透着几分刚毅。远远的冲武安国等人一拱手,大声说道:“虎贲左卫指
挥使朱立奉皇命巡边至此,幸会各位英雄,不知战况如何”。众人听说是御林军,
非常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