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风-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些日子你怎么不用这个方法?”诡八尺忍不住问。
    严真平叹息苦笑:“我说过,天下政事,从来有利有弊,既无一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也无一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这次的决定,算是彻底得罪了失主。要知道,苦主们可都是我惊虹有名有地位的富商大豪,有些人虽失钱财,可只要买卖还在,关系还在,就不会倒台。我若是早些日子出台此法,只怕早被无数人上本参奏,告我处事不公,不能为苦主做主,反而趁机为自己谋私利,到时就是个丢官弃职的下场。有些时候,你可以得罪一万个老百姓,也得罪不起一个有钱豪商啊。”
    “那你现在。。。。。。”
    “现在我不是被你这小子给关在这里了吗?我也看出来了,此番挟持,你是不打算短时间内离开了。我严真平无能,被你困在小小书房中,无法见外间天日,既如此,到不如立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反正要不了多久,我的罢免令就会下来。到时候外面的护卫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冲进来,不顾我的死活,拿下你二人了。所以你也不用担心中部以外有人效法此举,浅水清的破坏我充其量也只能控制在中部四省,四省之外,只怕乱局依旧,无人能改,除非有人敢如我般,不顾后果。政治场上由来如此,很多时候,不是你没有好办法解决问题,只是有办法却用不出来罢了。就算是陛下要下此令,只怕也困难重重呢,牵一发而动全身哪。”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丘旭向他求教如何解决当前乱局之时,严真平却不做回答的原因,他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这个办法注定会得罪太多人。
    政治决策从来如此,即使再好的办法,一旦不能保护到现有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就必定遭遇阻碍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无视阻碍的人,可以说是有大魄力的,如果是苍野望在惊虹,他必定会如此做法。但是同样的,这番魄力的背后,需要他能顶住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一旦他顶不住,那就不是魄力,而是卤莽了。所谓的有魄力的行为,意味着风险。没有风险,何来魄力可言?如今严真平被困在这小小书房里,长期下去,早晚被上面抛弃,因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放手大干一番了,也就无所谓风险后果了。
    此刻诡八尺竖起大拇指:“佩服佩服!想不到把你关在这里,还真能跟你学到不少好东西。”
    严真平很诧异:“你就不担心?老夫若被罢免,你可便依仗全无,到时候你就危险了。”
    诡八尺拍着严真平的肩膀道:“放心吧,严大人,有我在,保你丢不了官。你好歹是一地总督,官高位显,要罢免你,也得你们的国主发话吧?前段时间我兄弟已经干掉一个来查办此事的御使了,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人过来。中秋决战之前,你依然会是四省总督。这一次,小爷我做你的靠山,保你今后官途显赫,飞黄腾达。再者说,你以为仅仅是因为你,外面的人就不敢杀进来吗?小爷我和夜莺姐,好歹也还是值点价钱的。”
    严真平叹息:“这个老夫也明白,不过以老夫今日之地位,再要飞黄腾达,益相就要没位置了。”
    “那个没用的老东西,也是该挪挪屁股了。”诡八尺大言不惭道:“严大人,有我在,保你有一天,坐上惊虹丞相之位,来来来,咱们继续下棋,我还有好多问题要请教您老人家呢。”
    夜莺莞尔,谁能想到挟持与被挟持的这两个人在这小小书房里,竟无意中结成了政治同盟。而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将取决于那场中秋大决战。
    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下,这场牵动所有人心的中秋大决战,终于姗姗而至。





    第六部 第一百零五章 战前(上)
     更新时间:2009…6…15 17:50:42 本章字数:5021


    8月13日,梁丘旭的部队终于来到采桑一带,比计划里的时间整整晚了七天。原计划8月5日到8日左右提前进入战场,观察环境,检视周边,提防有诈的计划如今看来是不大能实现了,鲁青能把部队在约战时间到来前带到采桑已经算是立了一功。部队行军由来如此,人越多,效率就越低,当人数上升到一个极至数字时,其效率同样下降到一个极限低水平,所谓的大而无当便是这样。
    不过当鲁青领兵来到预定战场时,看到眼前的这一番景象时,气得再忍不住破口大骂浅水清。
    尽管他早就知道浅水清不是什么好鸟,但鲁青还是没想到浅水清能把事情做得无耻到如此地步。
    采桑城外,方圆百里战场,根据双方协议划分,以采桑城为界,战场分左右两方,届时公平一战。然而,狡猾的浅水清可没打算让对方这样轻轻松松来了就打,事实上,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主场优势。
    战场中央一侧,是采桑城,如今这里的居民已经被全部迁出,不许滞留,成为一座空城,大门洞开,一眼望去,空荡荡毫无人气。两支部队就以采桑城为界限,以北是鲁青的战场,以南则属于浅水清。决战之日,采桑城将城门紧闭,不许任何人进出。
    作为此次决战的发起人,浅水清可以说是占尽便宜,决战的时间,地点,都是他规定的,因此决战之前,就已经拥有先手之利。为了胜利,浅水清可以说什么无耻手段都干得出来,决战之事定下之后,他立刻命令士兵在采桑以北这一带大量刨坑动土,地面被挖得凹凸不平,到处都是一片片隆起的土疙瘩。除此之外,浅水清还向这一带丢弃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工程废料,烂菜叶,粪便,碎石木屑在这一片战场上比比皆是,将整个北面战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在这种地方,就是想站出一个完整的阵列来都极为困难。
    而与其相对应的南面,也就是浅水清自己的地盘上,一些战场临时防御设施已早早竣工,拒马,矮墙,陷马坑,防御甲车,翻板陷阱,还有大量的铁蒺藜,尖刺木栅同样布满整个战场,大量的铁血镇士兵已经在这里严阵以待了,各路兵种齐全,营寨扎设均按兵法有序布置。浅水清打下十二个城市,搜刮尽所有城防设施武器装备,全部在这刻派上一场,乍一看,对方的阵地就象是一只布满钢针的铁刺猬,往地上一趴,任何人想要越过这些障碍,都得先掂量掂量有可能付出的代价。
    对于浅水清来说,主场优势那绝对是不用白不用,反正决战协议又没说不可以事先在战场上做准备工作,所以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再说了,你们人那么多,还不许我占点地利便宜啊?
    面对这种情况,鲁青先是气得破口大骂,但转头来还是只能乖乖地下令立刻清扫周边,打扫战场,争取在两天内解决完这片垃圾场,至少能让它象个战场的样子。
    采桑城头,浅水清矗立其上。从这里居高临下,可以将战场两边的情况同时尽收眼底。
    此刻他正拿着千里眼仔细观察着惊虹军奋力开工的模样,脸上的微笑越发浓郁起来:“7月18日出兵,到现在走了25天,累计行程775里,平均每天31里,先头军仅比中部大军早到两个时辰,且来到后几乎未做出任何军事反应。由此可见,除了效率低下,部队大而无当之外,分部统军的能力亦不过如此。”
    碧空晴接口道:“已经到达战场的差不多有十万大军,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战场,清理战场同时,周边防御措施不严,如果我们在此时突然杀过去,估计能杀他们一个人仰马翻。可以看出,鲁青其人为人死板,墨守成规,缺乏变通能力。此外就是从下达命令到执行命令。。。。。。”碧空晴扭头看了一下沙漏:“差不多正好用了一刻度的时间。”
    “这正是我目前最关心的。”浅水清放下千里眼:“十万人,三层次传令系统,三倍于我的人数,四倍于我的效率,具体时间差为。。。。。。”
    浅水清闭上眼睛算了算:“接近十分钟。”
    浅水清还是习惯原来的计时方法。
    战场之上,细节决定大局,尽管只是一个清理战场的行为,老于沙场的浅水清和碧空晴还是第一时间找到了他们需要的重要信息。很显然,鲁青并不认为浅水清有明目张胆破坏协定的打算,事实上,尽管浅水清在战场上动了手脚,这反而让鲁青坚信这个家伙只是在钻空子,而不可能公然做出违背约战协定之事。这就为后面的奇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面上看,浅水清在暗地里给对手下绊子,找麻烦,不让对方有休息的机会,同时削弱他们的战前准备,但更主要的目的,浅水清是在通过这种行为观察对手的指挥效率,执行能力,及各分级指挥官的能力水准,还有各部队战士间的配合能力,通过他们的组织行动,寻找对方的薄弱点。
    而现在,通过如今这一系列军事反应,浅水清找到了他目前最需要的一样东西,指挥效率的时间差。
    一般来说,当一支部队的人数控制在一千人以下时,指挥效率是最强的,几乎不需要传令兵,指挥官通过本身的呼喊就能完成自己的指挥。
    一千人到五千人的规模,需要三到五个传令兵来为其完成作战指挥意图的传达。
    当规模上升到万人时,传令兵开始出现建制,指挥官将对成批的传令兵发出指令,然后由他们将具体作战命令进行传达。
    此时传令机制尽管依然是:指挥官……传令兵……作战部队这一模式,但此时此一机制的基本限额已经达到最大化,再往上攀升,就要进行多级传令。也就是命令一级接着一级的发布,此时的传令效果就会出现大大的降低,甚至会出现内容上的理解障碍。
    当规模上升到三万人左右时,这种传令体系就演变成了总指挥官……传令兵……作战指挥官……传令兵……作战部队。
    当规模上升到十万人左右时,传令体系演变成中枢指挥……传令兵……分级指挥……传令兵……作战指挥……传令兵……作战部队。
    当规模上升到三十万人左右时,这种传令体系又加了一层甚至可以说是多层。
    随着人数的增加;战场范围的扩大,距离与传令层次的多级化,使得战斗中指挥官指挥意图的贯彻能力随之而大大下降。
    那个有趣的击鼓传话的游戏,就是让数十个人坐在一起,第一个人说一句话,然后传到第二个人耳中,依次传下去,传到最后一人耳中时,内容往往已经变了样。传令系统的分级越多,效率也就越低,误解军令的机会也会随之大增。显示在行军上还好一些,很多事情就算听不明白,也可大致猜测出指挥官的意图。一旦在战事发生期间,战场范围囊括数十上百里地,周围喊杀震天,血光遍野,各种战术选择的几率大增,猜中指挥官作战意图的可能也就大降,反过来听错传令,误解其意的事情更是会常有发生。
    再考虑到指挥官由于其视野所限,收集到的信息不足,需要不停地有人向其作出汇报,其汇报系统与传令系统一样,需要层层递入,这样一来,这种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就会越发降低。
    尽管人们在后来发明了旗语,击鼓,鸣金等多种指挥作战方式来大大提高指挥效率,但是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表达出有限的含义,主要用于事先约定好的作战计划的实现,仅能表达最简单的指挥意图,而不适用于战场突变情况下,内容更加具体的信息传递,因此传令兵依然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信息传递模式,尤其是复杂信息的传递。
    后世的军事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次针对性很强的数字模拟演算,即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会战,以五万人为基础,人数每上升一倍,战场范围随之扩大一倍,其指挥效率就要下降两倍,人数上升到十五万人以上,信息的接收与命令的传达就会形成两个单独的时间区域,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会进一步加深这种指挥上的效率低级化,而并非简单的相加。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有多一两个指挥官在后面起着起哄架秧子的热闹,指挥官作战意图的全面贯彻就彻底成了一句空谈,到时就真正是神经反应缓慢的巨人,被一个年轻力壮的小矮子尽情调戏,直至打倒在地的结果。
    因此很多人认为,封建时代的冷兵器作战,即便是再天才的指挥官,其真正有效的指挥半径亦只有身边的五十米范围,离此距离越远,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就越是下降,指挥效果就愈是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人数较少的精兵战胜人数较多的杂兵,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对浅水清来说,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对方的传令体系效率到底如何,当两支部队的指挥官同时对自己的部队下达命令时,谁能率先执行指挥官作战意图,谁就离胜利更近一些。而对浅水清来说,他关心的已不是自己的部队执行效率是否比对方更快,而是比对方快多少。
    从中军大帐的传令兵飞马离开开始,到各部队行动展开,用了差不多一刻度时间,沙漏上的有十二个大刻度,代表十二个时辰,每个大刻度上还有十个小刻度,因此一个小刻度相当于十二分钟,这相比铁血镇不到三分钟的传令效率,相差了太多太多。
    十分钟,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差,也就是说,战场之上如果双方同时下达作战命令,那么浅水清的部队将比对方早十分钟做出反应。考虑到指挥官的信息反馈系统同样如此,那么这份时间差还要继续增加,可达到二十分钟,而这还是对方十万人的传令效率。这其中不仅有兵员数量原因,也有兵员质素原因。
    在得到这份答案后,浅水清立刻转身走下城墙,对碧空晴道:“传我命令:左右两翼部队立刻向两侧延伸,横向覆盖全部战场,骑兵全部后移至后方,给大家发耳棉,后日决战,让鹰扬旗打头阵。”
    碧空晴有些担心:“鹰扬旗能行吗?”
    浅水清想了想,认真回答道:“论战斗力,他们或许还无法和我铁血镇本部相比,但是空晴,若论意志与对惊虹人的仇恨,他们不输于我铁血镇任何一名将士。后日一战,我们的防线能否顶住敌方大军的进攻,是此战胜败的关键,我需要的不仅是钢铁勇士,更要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要死战不退。鹰扬旗。。。他们一定能行。”
    。。。。。。。。。。。。。。。。。。。。。。。。。。。。。。
    回到自己的营地,浅水清继续观察对手动作。
    一名传令兵急急而来:
    “报!梁丘旭各部大军已全面到达,战场清理依然继续,前方战场已清理完毕,目前正在安营扎寨!”
    “看见了。”浅水清懒洋洋地回答:“集中全力打扫前方战场,第一时间建立防御体系,指挥效率虽然不怎么样,指挥官却还不是笨蛋。。。不过可惜,就其表现来看,依然有些拘泥于死板套路。”
    “老将的通病。”碧空晴也在用千里眼观察着笑道。
    随着梁丘旭大军的源源开至,清理战场的速度加快,前方战士阵形排布的成立,战场上的紧张气氛逐渐浓厚起来。
    尽管还没到约战日期,但是彼此双方都已象红极了眼的公牛,互相死死对视着,看样子只要指挥官一声令下,大家就会纷纷冲过去大开杀戒一番。
    一些基层军官骑着战马在军阵中间跑来跑去,安抚大家的情绪,约束士兵的行动,要大家不要妄动,没有命令不许出击。
    无论是浅水清还是梁丘旭,此时此刻,都还没打算公然撕破脸,给自己安上一个破坏公平决战的罪名。
    当远方的那面王旗终于出现在地平线的远端时,惊虹大军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那是梁丘旭终于来了。
    八万御林军踏着钢劲雄浑的脚步,在地面上轰出隆隆的声响,巨大的雕龙车辇在二十头牛马,四十名御林战士的推动下缓缓前行,就象一个巨大的战争标耙,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浅水清微眯双眼,看着那盘龙王驾,还有那高大的迎风飘展的王旗,心中炽热的火焰升腾,昂扬出惊天斗志。
    在他的身后,四旗掌旗还有各路营主纷聚于一堂。
    那一刻,浅水清缓缓道:“后天一战,将决定我铁血镇命运之存亡,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永留史册。”





    第六部 第一百零六章 战前(下)
     更新时间:2009…6…15 17:50:42 本章字数:5669


    8月14日。
    决战前一天,两方相距不过500米。
    尽管还没到决战开始的时间,但是各自的部队却是在完全不同的气氛中度过。
    紧张的战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惊虹军忙碌于调派兵员,观察地形,检查周边,布置基本防御体系,铁血镇则忙于观察对方所做的一切。
    后来的总是比先来的要吃亏一些,人家所有该干的事都干好了,自己这边临时抱佛脚,就只能让对手尽情查看,然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
    于是战场两头出现了如此滑稽的一幕:惊虹军这边战旗飘扬,后面的士兵鬼鬼祟祟地打算做些什么小动作,比如兵力调动,哪边主攻,哪边主守,铁血镇这边就不停地派出斥候,这边溜溜,那边看看,试图观察出其中猫腻。
    惊虹军内部的部队一忽儿跑到东,一忽儿又跑到西,铁血镇的斥候也跟着一会到东,一会到西。
    惊虹军在这一刻就象个蒙着面纱的少女,依靠不停地走位,移动,来躲避对手的视线,而铁血镇这个身材灵巧的小矮子则上窜下跳,拼了命地要揭开对方的那层面纱,一睹真容,必要时还得在那张脸上亲上一口。
    有趣的是惊虹军到如今还在和清理战场较劲,前面的人在做战争准备,后面的人还得继续打扫卫生,前方阵列完整,旌旗飘展,后面大军散乱,尘土飞扬。基本可以肯定,在明日开战之前,惊虹部队是得不到完整的休息了。尤其是浅水清竟然还卑鄙到往土坷拉里藏铁蒺藜,士兵们一不小心就得破手伤脚,只能小心行事,大大延缓战场清理。每一看到这种情景,鲁青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大骂浅水清卑鄙无耻,下流之极。
    如今两边都在利用时间未到,不得开战的机会,做着各种准备,两边的斥候队就算是碰上了面,也只是远远地看上几眼,彼此不做近距离地接触,避免提前引发战火。
    各地方部队的指挥官,基层军官更是纷纷亲临前线,一个个站在马上观察对方的布置,试图从中找到胜利的契机,为明日的决战带来更多的胜利把握。他们恨不能直接跑进对方大营里,一个个握着手走访一遍才算安心。
    至于高级作战指挥官们就更忙了,两方都在根据对面的情况先是观察,然后是分析,最后开战前总结会议,布置明日决战计划。
    浅水清这边固然是计划周详,未雨绸缪,鲁青老头也同样现场决断,雷厉风行。
    硕大的中军指挥大帐里,双方各数十名战将济济一堂,往外面一站,个个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鲁青慷慨激昂道:“自铁血镇入我惊虹以来,惶惶如丧家之犬,在我惊虹境内四处流窜,害我黎民,毁我家园。今日浅水清小儿,终于不再行那犬伏鼠匿之道,宵小卑鄙之术,敢站出来与我军一决胜负。此为我惊虹消灭铁血镇之最佳时机,诸位当奋勇力战,克敌制胜!”
    浅水清的声音则优雅洒脱:“自我铁血镇兵困惊虹之后,一直都遵循着边走边打的运动战策略,这是第一次,我军将正面迎击敌人。沙场决战,从来都是战争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从来没有不打过正面决战后就吞疆灭国的。正面决战是加快战争进程的一种有效方法,输得人固然从此士气大跌,欲振无力,赢的人则此消彼长,拥有更大的进退空间和战略主动权。尽管我们是在敌人的土地上作战,但是为了生存,我们无所畏惧,以向死之心求生,我浅水清不怕与敌人轰轰烈烈地干上一场。”
    鲁青:“如今,我方兵精将广,又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以十倍兵力强压对手,因此此战,我军当速战速决,争取在一天之内全灭对手!”
    浅水清:“对方的人比我们多,但是我们占有先天优势,准备工作做得比他们充足。尽管是在惊虹的土地上作战,但是采桑一带,是我们的天下,我们的主场。明日一战,惊虹人一定会想一战而成,因此先头攻势必然凶猛,我们正好给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鲁青:“明日之战,喻宏,冯夏,你二人各领五万兵马在前,分左右两路进攻铁血镇,汤守望,你领五万大军居中策应。本帅与其余各部将作为第三波攻击批次最后参加战斗,希望你们不会有用到本帅出马的时刻。两军作战勇者胜,浅水清擅玩心计诡诈伎俩,他自以为自己的战术指挥能力天下无双,但是这一次,我们就要让他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纵有再好的指挥能力亦是无用,明日之战,我会先送浅水清一份大礼,惑其心智,你们再趁机掩杀,则战必可成!”
    浅水清:“有备算无备,作战不能仅凭武勇。我之所以选择在采桑城外和对手决战,就是因为这一带地形的开阔度被左边的采桑城和右边的泪河给破坏掉了。在此地决战,部队的纵向间距远远大于横向间距,因此在这片战场上,敌人很难发挥其人数优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地形,将他们包进我们的攻击圈中,以快刀挖肉之法,将其一举歼灭。两军作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先灭了他的先头部队,然后再按计划吃掉这块肥肉。敌人想要一战功成,我们就借此机会先给他一个下马威!”
    鲁青:“此次作战,陛下御驾亲征,就在后面观望,能否一举铲除浅水清这个妖孽,还我惊虹百年太平,就看诸位同僚了。待胜后陛下定会论功行赏,尚请诸位奋勇杀敌,扬我国威!”
    浅水清:“梁丘旭御驾亲征,有利有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战事顺利时,惊虹军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可一旦不顺利,惊虹军内部矛盾必显。此番作战,我军的胜机不但在自身表现上,同样也看对方的愚蠢程度。我相信梁丘旭不会让我失望。”
    鲁青:“敌军异地作战,将士久困思家。”
    浅水清:“敌军兵行千里,部队师老兵疲。”
    鲁青:“我军兵多将广,将士上下一心。”
    浅水清:“我军士兵骁勇,战前准备充足。”
    鲁青:“敌军人数少,我军人数多。”
    浅水清:“敌军部队大而无当,我军作战更具效率。”
    鲁青:“我军战将众多,良将无数,敌只浅水清一人可算将才。”
    浅水清:“敌军指挥愚钝无能,各部统领互不服气,我浅水清一人就能吃定吃死他们,更别说还有你们这帮好兄弟!”
    鲁青:“所以明日一战,我军定能旗开得胜!”
    浅水清:“明日一战,就让那个鲁青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沙场决战!~”
    “此战我军必胜!”
    双方军营中,同时奔嚣出这一高声呼喊。
    。。。。。。。。。。。。。。。。。。。。。。。。。。。。。。。
    这一天,惊虹军终于完成了清扫战场的工作,疲惫已极的他们早早进入了梦乡。大战将至,每一名战士都需要有充分的休息,如此才能保证第二天的体力。
    而在他们的对面,铁血镇的将士则围著篝火,以剑击盾,吟唱那古老的战歌。
    悠扬的歌声飘荡着进入敌人的营地,唱响那生命的**,面对大战,他们无畏无惧,笑面相迎。
    远远地望着这批铁血将士,老帅鲁青也不得不叹服,看遍惊虹全国,恐怕也找不出几个能象铁血镇这般高素质的军人了。
    今晚明月高挂,月色皎洁,中秋时节,士兵们倍思家乡亲人,铁血镇的战士同样也在怀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不过他们不会因为这份怀念而放弃战斗的欲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先在这片土地上浴血死战。
    “我现在开始明白,浅水清为什么敢以三万兵力与我军决一死战了。远山啊,看看我们面前的敌人吧,他们已经被困在这片土地上将近一年了,可他们没有气馁,没有畏惧,恰恰相反,他们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我惊虹有此敌人,是我们的不幸,明日一战,我军纵能得胜,死伤只怕亦不会轻啊。”
    詹远山笑道:“鲁帅所言甚是,不过天风人也不是每支部队都如此强大。铁血镇本来就是暴风军团的精英力量,在这大半年里又连番血战,就算是新兵,也都打成老兵了。他们难对付也是正常的。不过无论如何,明日都注定了是他们的败亡之期。”
    “希望如此吧。”鲁青淡淡道,想了想,他说:“命令部队加强夜间守备,浅水清小儿阴险诡诈,小心他夜间袭营。”
    “是,已经加派了三千人手。”
    鲁青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回营睡觉去。他忙了一天,也是累坏了,因此几乎一粘枕头就着,呼声大作。
    迷迷糊糊间,也不知睡了多久,忽听得耳畔喊杀声大作,锣鼓齐鸣,鼓号喧天。老将军打了个激灵,一翻身坐了起来,这下听得真切,耳旁若炸响的惊雷,奔走的呼号响彻天空:“袭营了,袭营了,铁血镇袭营了!!!”
    什么?浅水清竟真敢不顾决战通告,自毁承诺,夜间袭营?鲁青吓得浑身一个哆嗦。虽说早先就有了些心理准备,但此刻真正事到临头,他又有些不敢相信了。
    他来不及穿衣服,就象一只愤怒的公牛般冲出大帐,眼中所见,周围的士兵正纷纷奔走呼号,火把统统亮起,火光蔓延成片,绵延到数十里外,到处都在大叫大嚷,也到处都有士兵跑来跑去,周遭闹烘烘乱成一团。
    看来铁血镇的人还没有冲到这里,鲁青安了点心,他红着眼疯狂大叫:“亲卫队!老夫的亲卫队在哪?”
    数百名士兵急冲冲奔了过来:“鲁帅,我们在这里!”
    “铁血镇呢?他们人呢?”鲁青狂喊。
    “不知道,警报一响,我们就起来了,但是没看到铁血镇的人冲过来。”有士兵高声回答。
    “妈的,混蛋!我需要有人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几个,去前边看看情况!快!”鲁青大吼。
    慌乱仍在继续,但是随着各级将领一一从帐中冲出,对下属士兵大声喝斥,组织人手,纷乱的局面渐渐得到了改观,士兵们开始重新组织队伍,排成序列,做好战斗准备。
    过了一会,一名士兵飞马回到鲁青的身边,跌下马来对着鲁青大叫道:“回鲁帅,没有看到铁血镇的人冲过来!”
    “那刚才这么乱是怎么回事?”
    “回鲁帅,睡到半夜的时候,铁血镇的人突然鸣响战鼓,然后前队士兵向我方发起冲锋。我方夜间守备队及时鸣响警报,从而引发变故。”
    “那他们人呢?”
    “回鲁帅,那帮战士冲到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