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三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朗轻轻带上房门,看到蔡邕正将一块上好古玉往华佗的怀中送,华佗只是推却不要,道:“我看病非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天下苍生。望大人在朝廷发挥余热,多为天下考虑,便是对华某的报答了。”
华佗看着徐朗出得蔡琰的门来,与蔡邕言谈之中,已知徐朗身份。向徐朗拱手道:“原来是徐将军,久闻大名,华某失敬了。”
徐朗闻言,忙道:“华神医这不是折杀徐某么,徐某在此再次拜谢。”说着徐朗又向华佗躬了一个大礼。
华佗扶起徐朗,拿出一个药方递给徐朗,微笑道:“按照这个药方抓药,保证蔡家小姐五日便可康复。只是气力虚弱,需要日子调养。”
徐朗大喜,小心收拾好药方,放入怀中。
华佗道:“既是如此,老朽便要离去,继续云游四海了。”徐朗为示感谢,便是一路相送。
洛阳城的街头,还是一如既往的繁荣。徐朗和华佗在熙攘的街头缓缓地走着。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华佗眼似弯月,笑着对徐朗说道:“徐将军,老朽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下将军。”
徐朗笑道:“先生有话但讲就是。少杰必当知无不言。”
华佗终于说出心中疑惑:“老朽云游四海,四处为家。重要是为人医治,也从来不留姓名。将军是如何知道老夫的呢?”
由于徐朗大张旗鼓地寻找华佗,现今整个洛阳城皆是知道华佗的名号,可


 第五十六章 天下兴兵讨董卓


12…13
徐朗此时的心中一阵波澜,不知自己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话对华佗当讲不当讲。但是想到华佗对文姬的妙手回春,心中感激。
华佗又是稳重之人,自己该是是没有必要隐瞒的,便道:“先生,其实我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来自我来自1800年后中国。简单的说就是我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
华佗听后一惊,吃惊的看着徐朗。双眼充满了疑惑,这个消息可谓比自己的开膛剖腹更是骇人的多,让人不可理解。但是想着徐朗对自己的不为人知的事情完全知晓,似乎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理由。
徐朗看着华佗吃惊的样子,笑道:“先生不信吧?不少字说实话,我对来到这个时期,也是莫名其妙。”
华佗听后摇了摇头,道:“将军不是说谎之人,只是太让人难以置信。”
华佗好奇地问道:“后世之人竟然知道我华佗的名字?”
徐朗笑着对着华佗说道:“先生之名,天下非但是知道,而且如雷贯耳。天下皆知。尤其先生的品格医术,更是为后代医师所敬仰。先生的医术行为皆是后世的楷模。实乃第一神医。”
说着话间,徐朗和华佗已是走出洛阳城外,华佗看向徐朗,一声叹息道:“第一神医?“华佗摇了摇头,“我华佗不求名利,但求世间无疾苦啊!”
徐朗看着华佗眼眶泪水打转,对华佗的言语甚是感动,道:“先生之愿,必可实现。”
华佗轻抚徐朗的肩膀,道:“将军从后世而来,该是知道历史进程发展,但是老朽并不想问,只是希望将军为天下着想,以自己最大力量维护苍生。”
徐朗听后点头称是,深为华佗之心感动,道:“少杰必不辱先生之命。”
华佗见着徐朗眉宇正气,点头笑笑,便转身飘然离去……
徐朗看着华佗瘦弱的背影,虽然仅仅是一位医师,但是却是胸怀天下,为了天下苍生所想,将自己的一辈子为了天下苍生劳累于奔波之中……
且不说洛阳,徐朗救出了曹操,然而曹操开始“报恩”了。
曹操一路奔逃,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陈留。曹操见到生父,便言朝廷之事,现今董卓专政,残害忠良。想要散尽家中之才,出兵征讨。
曹嵩道:“孟德,非是为父不同意,但是已我们家的财力,只怕散尽了也于事无补。”曹操起身长叹口气,道:“难道就让董卓如此暴戾下去?时间一久,必然亡国啊。”
曹嵩也深知自己的这个儿子不是池林之物,素有为国为民的大志,知道给自己的儿子几万人的话,必然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也便思索之法。突然,曹嵩大喜道:
“孟德,我有办法了,陈留有一孝廉,乃是我们陈留最大的世族,朝廷也要对卫弘好言相待,为主之人名唤卫弘,此人仗义疏财,平生也有大志,孟德可以一去,若是得到卫弘相助,必然可以成事。”
曹操听后大喜,问得卫弘住处,也不顾父亲,便急忙赶向卫弘之府。
来到了卫府,看到卫府磅礴大气,房屋竟近千间,方知卫府财力。昔日在洛阳也未见如此富有之者。
曹操经过门人的通报,见到了卫弘,只见卫弘一脸清瘦,有如世外高人一般,曹操的心中本料该是董卓那样的肥头大耳之辈,见到心中的敬重不由又重了几分。
卫弘见到曹操前来,也知曹操之名,加上曹操刺杀董卓之事已是传到了陈留,处处贴榜抓人,卫弘也是知晓,看着曹操的一脸风尘仆仆,卫弘道:“孟德,好大的胆子,身为通缉要犯,竟然也敢来我卫府,不是要陷我卫弘于不义么?”
曹操听后,慌忙下拜,跪在卫弘面前,卫弘大惊,不料曹操如此,慌忙扶起,道:“孟德,你这是如此?你我同是孝廉,这不是折杀于我吗?”。
曹操泪流满面,痛苦流涕道:“孟德悔啊,恨自己没有手刃国贼董卓!”卫弘扶起曹操,让在了座上,道:“孟德高义,天下皆知,刺董一事,天下更是对明公赞赏不已。但是不知孟德今日来到卫弘之处,所为何事?”
曹操复又跪在地上,道:“听闻先生大义,孟德不才,想请先生资助,孟德誓破董贼,为国分忧!”
卫弘听后,急忙扶起曹操,道:“孟德之言,弘早有其心,今日见到孟德,便知,国家有望了!弘必尽家财相助孟德!”
曹操在卫弘的相助下,事情一切都变的异常顺利,在曹操忠义的感召之下,一时来投奔的士兵不计其数。当地的县衙竟然也不敢出面抓曹操归案。曹操见时机成熟,便向各郡处发出檄文,一起征讨董卓,已报国家。
曹操的族亲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听到自家兄弟大举“忠义”,便都是来投,此四人皆是兵马娴熟之辈,曹操大喜,每日训练士兵,只待各侯响应。
话说渤海太守袁绍接到曹操檄文,只见檄文所言: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袁绍看后,想起之前与曹操在洛阳与曹操为官的日子,想着如今的朝廷已是没落,本不欲搭理,但是想到此次举事若是成功,说不定可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到此,袁绍便是点了三万军马,来与曹操汇合。
曹操接着袁绍,大道袁绍忠义,两军和在一处,便浩浩荡荡杀向洛阳。
各镇诸侯接到曹操檄文,便都是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军。
在离着洛阳的关口汜水关之外的三百余里处,曹操和袁绍接着众人,曹操见状大喜,为何?曹操不料自己的檄文一出,竟然来了十七镇兵马,哪十七镇?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由。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在汜水关之外与曹操相应。
曹操接着众诸侯,便是屠宰牛羊,慰靠三军。话说众位诸侯在商讨进军之策,河内郡太守王匡见着曹操名不经传,虽然应其檄文而来,但是心中对曹操还是不服,道:“如今我们应大义而来,但是人马众多,若是没有盟主,必然各自为战,不能成事。力出盟主,众人皆听其号令,以为约束,再进兵洛阳不迟。”
众人听后,都是应允,但是谁做盟主之位?此时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道:“既然是孟德号召我等至此,便是孟德兄为盟主吧。”陶谦,孔融等人点头称是。
这时袁绍眼眉一挑,并不说话,脸色已是不悦,心中暗道:阿瞒何能?可坐盟主?
东郡乔瑁平日与袁绍交好,便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此次兵马众多,当为盟主。”袁绍之弟南阳太守袁术,王匡等人便是同意袁绍。
曹操看着袁绍一脸的得色,心中不由暗暗叹了口气,若是为了此事争执了起来,先折了自己的士气,便道:“众公说的是,本初四世三公,文武百官皆是出众人才,又是汉朝名相之后,必为盟主。方可服众。”
袁绍见着曹操如此说来,紧张神色一扫而尽,哈哈笑道:“孟德哪里的话,还是孟德来做,方可服众!”
曹操只是推托不受,众人也是皆劝袁绍,这时,袁绍说道:“既然众公如此抬爱本初,那本初就不辱使命,必然去除董贼,已报国家!”
次日,袁绍整装披剑,立于方台之上,焚香三拜,众诸侯站在下首,面色悲壮,绍拿表读曰: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
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袁绍读的慷慨激昂,众人闻之皆是下泪,袁绍道:“歃血为盟!”
众人皆是应道:“歃血为盟!”众诸侯皆是用刀将自己的左手食指划出血来,滴入碗中,一口饮尽,“如违盟约,人神共弃!”


 第五十七章 镇守汜水关(求收藏!)


12…14
却说袁绍升帐,十七路诸侯分长幼爵位而坐。袁绍坐在上首,看着各路诸侯,心中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心中也是想到:“只要击败了董卓,天下便由我袁本初来掌舵!”心中更是不由飘飘然了起来。
袁绍压抑住心中的兴奋,道:“承蒙诸位英雄不弃,推本初登上盟主之位,但是既为盟主,便是军要纪律,诸位皆要遵守,我袁本初定然赏罚有明,无论是谁,做到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众位诸侯听后表示全部听盟主之言,以报汉室。
袁绍心中暗喜,便道:“既然如此,吾弟袁术,总督粮草,供应各路诸侯,公路,切记,不可有缺。此乃军中第一大事。”
袁术闻言,拱手道:“公路必不辱使命,请盟主放心。”
袁绍见着自己的弟弟精神焕发,很是满意,不由点了点头,道:“然而,众位大人,如今须一人作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剩余诸侯,先且接应。不知谁可先为先锋?”
一时帐下无语,其实都是心怀鬼胎,谁也不愿意做这第一炮,都在想着保护自己的实力,坐享其成。袁绍也是心怀鬼胎,又何不知众人心思?想到此处,袁绍的眉头紧蹙,总不能让我这个盟主来做这第一炮?
终于,一个声音响起——“某愿往!”
听到此话,众人的心里皆是舒了一口气。众人看之,乃是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只见孙坚剑眉豹眼,一见便是英雄人物。
袁绍见之大喜,道:“文台永烈,必可担当此任。就由文台先来!”
语音说毕,孙坚便领着自己的部曲,向着汜水关进发。
汜水关的守兵见到敌军大队人马到来,急忙放起狼烟,又差使兵急忙入洛阳禀告。
此时的徐朗正在营帐训练士兵,徐朗的心中也是知道曹操的十七镇诸侯应该马上就要来到。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自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因为自己所训练的毕竟只是新兵,对战场的残酷,还缺少有限的认识。只有训练有素,才有可能在战场上更好的生存。
果不其然,须臾时刻,徐朗便看见一个传令兵慌忙前来,径直来到徐朗的面前,在徐朗面前停下,上气不接下气喘道:“徐将军,董相国有令,各个部曲的主要统领全部入董卓之营议事!汜水关接到军情,请将军速去!”
徐朗示意,传令兵便急忙退下,徐朗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心中暗暗叹道:终于,还是来了,徐朗也是知道,真正的乱世,也是拉开了帷幕……
话说徐朗留着刘元看守营帐,自己带着李飞,孙阳来到了董卓的议事厅,发现整个议事厅已是人满为患,除了吕布,李儒,李傕之人,竟然对很多人皆是不识。
董卓一脸的愁容,看着徐朗到来,也不说话,这时作为董卓的总军事李儒道:“众位将军现在都是齐聚于此,想是大家现今也该知道,曹操发了檄文,召集天下十七路诸侯来到此处冒犯天威。为首孙坚,为人勇猛,现已是到了汜水关,现今谁先去迎敌?”
吕布当即拱手道:“诸侯不在守地,来到此处,兵马十余万,实有不轨之心,但是关外诸侯,我吕布视为草芥。我吕布不才,愿领虎狼之师,以按天下之心。安主公之心。”
董卓听后大喜,微微点头,那奸诈的三角眼露出了父亲般的关爱,心中道:吕布,果然,论冲锋陷阵,是我西凉第一。董卓刚要出口答应。便听到一声惊雷响起:
“杀鸡焉用牛刀?温侯何必亲自出马?在吾眼中,十七路诸侯如同小儿。吾斩众诸侯首级,如囊中取物耳。”
只见此人声如轰雷,众人皆是转首望去,看是何人。只见此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双目赤红,看着便是一脸的邪性,让人不由微微心中生寒。徐朗心中暗暗吃惊,难道此人便是华雄!?
董卓看到华雄如此英雄,心中大喜,但是仍是不识,便道:“汝是何人?在谁帐下?”
华雄当即对董卓拱手道:“禀主公,吾乃李傕将军帐下,关西人士,姓华,名雄。”
董卓大喜,道:“果然虎将!加封骁骑校尉,便给你马步军共五万,征讨逆贼!”
华雄闻言大喜,道:“谢主公!”董卓另外差李肃,胡轸,赵岑作为华雄的副手,即刻启程,赶往汜水关。
华雄登上汜水关,雄心不已,看着孙坚的部曲似乎还在远处。血红的眼睛充满了渴望,似乎一匹饿急了的野狼。华雄在李傕的统领之下,一直被压制,今日终于获得一战成名的机会,来吧!你们就是我华雄升官的铺路石!
华雄正想着,突然发现有一股部曲从侧翼穿来,赶在了孙坚部队之前,在关下溺战。华雄虽然看不清楚是谁,但是心花怒放,有人来就好,还愁没人祭刀,你华爷爷先拿你祭旗!!
却说来者是谁?原来是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鲍信见着孙坚既出,想着现在汜水关,董卓的主力该是不会来到,不若先抢了这个头功,便暗暗拨给了弟弟鲍忠3000人马,抄着小路,在孙坚之前赶到了汜水关。
却说鲍忠刚刚来到汜水关前,兵马还没有列好,只听一声炮响,华雄已是挥刀冲出关来,远处的孙坚听到炮响,心中一惊,怎么回事?看着前方人头攒动,旌旗飞扬,显然有一支部队比自己更早到达了汜水关。
孙坚眼神如水,不知前方究竟发生何事,便下令暗兵不动,心中暗道:是谁?
却说鲍忠连阵型都没有摆好,便被华雄杀了个措手不及,华雄仅仅领了500人,对鲍忠的3000人,却好像饿狼入了羊群,将鲍忠之部曲砍杀的一片哀鸿。
华雄眼尖,瞅的鲍忠,驱马便进,与鲍忠斗在一起。鲍忠本来就惊魂不定,看着华雄双眼红赤,有如地狱恶鬼,心中更是怯了几分,几招下来,知道不是华雄对手,便欲转身逃走,华雄杀的性起,大喝一声,挥刀向着鲍忠的身上砍去,只见血光一闪,鲍忠的连头带肩都生生被华雄一刀削为两半。
华雄仰天长啸!一舒这些年被压制的郁闷!!声啸尖锐,有如鬼啸,直入每人的耳中,使人听之不由闻风丧胆。
鲍忠的部曲看到自己的主帅竟然几招之内便命丧黄泉,看着华雄更是有如地狱恶鬼,便都是没命地逃窜。华雄之兵更是趁机砍杀,血光四溅,有如修罗地狱,鲍忠逃走之人,不足十之一二。
这一仗,华雄获得了干干脆脆的胜利。华雄事后将鲍忠之头让人呈给了董卓,报入关的第一次大捷。董卓见状大喜,加封华雄为都督。
却说孙坚在后看得华雄大胜,杀的对方丢盔弃甲,有几个逃兵没命的逃跑,来到了孙坚之处,被孙坚的士兵拿下。
那几个士兵明显似乎被杀傻了,被抓住后,头如捣蒜,在地上痛哭流涕:“不要杀我啊,我上有老,下有小,请您高抬贵手吧。”
孙坚看着这些逃兵的样子,不禁眉头皱在了一起,声如洪钟,道:“你抬头看看我是谁?”
几个逃兵抬起头来,看着孙坚,只见其剑眉浓眼,一身银铠,身披火红色披风。骑跨花骢马,腰中别着古淀刀。一脸正气,背后大旗上书大大的一个“孙”字。
那人失声叫道:“是乌程侯!我们有救了!!”
众人皆是叩首,道乌程侯救命。孙坚身边出来一将,腰中别着一根铁鞭,道:“你们是谁的部曲,为何在我们的前面赶到汜水关?”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孙坚重要的左右手,黄盖黄公覆。
逃兵急忙说道:“我们是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的部曲,鲍忠怕你们先夺了头功,便是抄小路抢在了你们的前头,不料招此大败。”
孙坚听后,问道:“那鲍忠呢?”
逃兵亲眼目睹鲍忠被华雄劈为两半,又回忆起恐怖一幕,双眼露出恐惧,颤抖的说道:“那个华雄实在是可怕,鲍忠将军连肩带头,被削做两半了。”
“什么?”孙坚眼神一亮,知道鲍忠武艺也是不错,在中原也是颇有威名,竟然被华雄轻易砍杀,心中不由也是大惊。
黄盖不由嗤笑一声,道:“贪功冒进,死了也是活该。”
孙坚让众逃兵退下,与自己的部属说道:“华雄勇猛,绝对不可轻易视之。”
此时一将上前说道:“主公,鲍忠必然轻敌,顾招此败,加上鲍忠之流怎能与主公相提并论?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必可斩华雄首级。”此人手持铁脊蛇矛,乃是孙坚大将程普。
“德谋之言甚是,斩了华雄,一举打到洛阳,可不是好!”说话正是大将韩当,擅使一口大刀,深得孙坚信任。孙坚之志,作为心腹,韩当又怎能不知。
孙坚看着自己的四大将——程普,韩当,黄盖,祖茂,皆是武功卓著之辈,点了点头,道:“话虽如此,但是还是小心为上。一步步实现我们的梦想!”
“听主公令!”四人皆是大声应道。


 第五十八章 偷袭


12…15
却说华雄得胜,心情大悦,正在关上吃酒,心中暗暗美道:以我华雄之威,日后我华雄的名字必当威震华夏!正想在美处,听得关下有吵闹之声。
华雄披挂上阵,走上城头,但见城下人头攒攒,旌旗飘扬,为首一将,红袍银铠,腰中别着古淀刀,英姿雄发,正是孙坚。
华雄见其军纪有度,便道:“关下何人?为何来犯天子之都?不如退去,也可留得性命!”
孙坚听后大笑,“吾乃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汝等反贼,竟说无耻之言,还是早早献上城池,饶你性命!!”
华雄听后大怒,戳刀在手,吼道:“自己找死,莫要说华某不给情面了。”
刚要点兵下关,副将胡轸看着华雄之前砍杀鲍忠实在容易,便道中原之士全是酒囊饭袋,便想立功心切,拱手道:“都督,这等宵小,怎配都督出手,让小将引五千兵马,必可斩孙坚之头。”
华雄听后,一想,也好,也可先探探孙坚的实力。便点了五千兵马给了胡轸,道:“孙文台在关内素有威名,千万要小心作战,不可轻敌。”
胡轸道:“末将听令。”便引了五千下了关来,做好了阵势。
孙坚见不是华雄,道:“你是何人?吾刀下不斩无名之将,饶你一命,快将华雄速速换来!”
胡轸哈哈大笑:“无知小儿,我乃华都督手下大将胡轸,就你等小儿,也配都督出手?”
程普听后,大怒,道:“文台,此等狂妄之人,就让我斩他马下!”说着,便挥了三千军马,冲了上去。
胡轸一见,冷笑一声,拿起自己的长矛,也大声吼道:“冲啊,拿下孙文台,回去送都督!都有封赏!”当下,两军交战在了一起,一片混战。华雄和孙坚皆是密切地注视着战局的发展。
胡轸倒也不是无能之辈,枪尖挥处,血光四溅,程普的士兵倒下一片,胡轸的士兵受到主帅的影响,都是奋勇上前,一时之间倒是完全压着程普在打。
程普手持铁脊蛇矛,砍杀了近处的几个胡轸兵,看到自己的局势很是被动,知道若是在自己的手中如果再折一阵,只怕自己和孙坚在华雄面前就会永远翻不起身来。
程普大喝一声,知道,现今情况,只要把胡轸拿住,便可以扭转局势,用蛇矛逼开一条道路,接着驱马奔向胡轸。胡轸也是看着程普驱马杀向自己,嘴角露出轻蔑一笑,心中暗道:就怕你不来!也是砍杀数人后,驱马向程普杀去。
两马相接,“铛”的金属撞击之声不绝于耳。胡轸只觉两臂酸麻,暗暗心想:这厮倒也有些膂力!程普也是大惊,只道胡轸是无名之辈,不料非但挡下自己一击,甚至也觉手臂阵痛,隐隐吃了暗亏。
两人皆是想要拿对方的首级,便都是不遗余力,都是使矛的好手,当真是针尖遇麦芒,各不相让。胡轸用力生猛,只想快速将面前的这个混蛋挑在马下,好立下首战大功。在这种焦躁心态的影响下,出手不由渐渐地杂乱了起来。
程普为人精明,看着胡轸也己不相上下,也在苦寻破敌之法,但看着胡轸渐渐焦躁,心中不由便想道了破敌方法,那便是——缠。
果然,程普不在硬拼,只是在躲避和抵挡住胡轸的进攻,胡轸看着程普几次似乎都要被自己挑在马下,几次又都死里逃生,更是心情焦躁,手中的招式更是虚了几分。程普不由暗暗得意,虽然局面似乎自己落在下风,但是胡轸已经掉入了自己的算计之中了。
华雄和李肃在关上观看,李肃喜道:“华都督,看样子,胡轸定可斩杀程普于马下了。又是大捷一场啊。”
华雄眉头紧锁,赤红的眼珠紧盯着两人的相斗,多年打斗的经验,华雄总觉的程普定然有什么诡计,但是却又是说不上来。只是暗暗替胡轸担心,别出什么乱子才好。这时,华雄突然看见程普刺向胡轸的铁脊蛇矛没有拿住,险些掉在马下,用手紧抓,才算拿住。这时胡轸看到如此好的机会,怎么能放弃?
挥着长矛就往失去重心的程普刺去!
李肃大叫:“好!”
华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声叫道:“胡轸,小心中计!!”
但是,晚了。
程普露出了奸诈的笑容,似乎早是料到了胡轸的长矛的走向,轻轻一弯身,便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驱马瞬息到了胡轸的面前!
将手中的铁脊蛇矛直插入胡轸的脖子!
程普大喝一声,将胡轸的脖子刺穿,挑在了马下。
胡轸之兵看到主帅已亡,顿时便没有了主心骨,而程普的军士却是士气大振,一消一涨,顿时将局势扭转了过来,孙坚见到程普斩了敌方主将,也是驱兵砍杀,一直杀到汜水关的关下。
华雄见了,急令放箭,一时箭簇如雨,才击退了孙坚的主军。然而讨回来的五千人马,紧紧剩余八百不到,让华雄大是心疼。加上此役的失败,更是让华雄懊恼不已。
然而孙坚见关上一时攻打不下,便在梁东屯扎,以作准备。
孙坚由于走的急,粮草所运不多,加上大胜,心中喜悦,便查人送信至袁术之处,请求粮草支援。
却说袁术接到消息,心中暗道:不料孙文台如此勇猛,竟是打败了胡轸大将,若是给其粮草,真的是让孙文台先打入了洛阳,杀了董卓,这孙坚便又是另一个董卓么?
想到此处,袁术已是下定了主意,不发粮草给孙坚,只是为了遏制住孙坚的发展。
孙坚苦等粮草到来,好一并攻下汜水关,但是一直迟迟未到,当然,也不会到。
孙坚两万余人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军心已是开始浮动。整日里怨声载道。
孙坚断粮的消息很快便传入了汜水关华雄的耳中,本来华雄想早日出兵,拿下孙坚一等人,但是被李肃拦住,说到时机没有成熟,现在消息传到汜水关。
李肃笑着对华雄说道:“都督,我们的机会来了!”
华雄道:“军师有何高见?快快讲来!”华雄已是拜了李肃为军师。
李肃道:“现今孙坚处缺粮,兵士之间皆是有了意见,军心不稳,士气不振,我们正好可以伺机取利。”
华雄道:“军师,那有何具体破敌之法?”
李肃一笑,轻轻的来到华雄的耳边,道:“只需如此,如此……”
华雄听后,大笑道:“军师之计大妙!此役斩杀孙坚,你是头功一件!”
是夜月白风高。
华雄领着部曲悄悄地下了关来,缓缓地前进,来到了孙坚的中军驻地,华雄见着除了一些守卫,似乎都是进入了梦乡,华雄心中大喜,孙坚啊孙坚,就是该死在此处啊。
华雄大声叫喊:“弟兄们,给我杀,有斩杀孙坚者,封万户侯!”
众人一听,皆是如打了鸡血一般,有如饿狼冲进了孙坚的大帐,孙坚正在睡梦中,被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吵醒,慌乱穿上盔甲,拿着古淀刀便急忙跑出帐外,看着帐外大营已是乱成一团,华雄之兵密密麻麻,不知来了多少。
华雄双眼赤红,已是杀红了眼,砍刀落处,血花四溅,任何人皆是不能近前。华雄眼尖,看着孙坚出得帐来,哈哈一笑,便是驱马赶到,瞬息便到了孙坚的面前,一刀就是挥落!
可伶孙坚,看到华雄刹那来到自己面前,看到已是到了眼前,急忙抽出古淀刀迎挡。
“铛”的一声,在黑夜之中,兵器相接,火花四溅,孙坚在华雄巨大的冲击力之下,竟然被击在了地上,华雄见孙坚倒地,更是不再客气,又是一刀挥落!也算是给胡轸报仇了!
孙坚的瞳孔急剧的缩小!避不开了!终于孙坚紧紧闭上了双眼。这时只听一声喊起,“休伤吾主!”又是大刀撞击之声,原来是祖茂来到,用力双刀接住了华雄这必杀一击。
这时孙坚已是爬起,看到祖茂来助,自己又戳起古淀刀,便想合着二人之力,该是可以杀了华雄!正要动手,只听身后一声炮响,又不知来了多少士兵,满天的放起火来,火光冲天,在黑夜之中显得格外的绚烂。
原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李肃,便是李肃之前对华雄提出的“坚军士气低落,首尾相攻,坚必不顾,可擒之。”
果不其然,孙坚看着满天的烟火,前方后方皆是敌人,看着一片混战,自己的部曲被无情的砍杀,实在是没有料到的结果,看着华雄又是咄咄逼人,知道若是再在此处逗留,只怕我孙坚这些年的努力便都要送给这一把烈火之中了。
孙坚便是大叫:“


 第五十九章 嗜血恶鬼——华雄(求收藏!!)


12…16
孙坚跨上花鬃马,趁着大营闹乱,迅速逃出营帐。
华雄看在眼里,怎能放过?看着祖茂拦截,心中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