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征服者-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张扬大营外的新兵营中,十几名青年男子躲在一个帐篷中秘密的商量着对策。
  这几天统管新兵营的大将高顺突然下令新兵营戒严,所有新兵不得擅自出营,违令者杀,几十个人头高高的悬挂在新兵营的营门外。种种迹象都逐渐的显示出即将要有大变发生,新兵营的气氛格外的紧张。
  “昨天我们派出联络的五个人又被斩首了,再这么下去,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那你说怎么办?现在所有的兵器都被收缴了,高顺那个屠夫对我们的看管是越来越严了,我手下已经有人动摇了。”
  “这些忘恩负义的家伙,日后再与他们算账。”
  “我建议尽快动手,虽然联系不上外面,但只要外面动手了,我们就有机会了。这几天一定要看好手下人,否则出了岔子,谁都活不了。”
  “你们不用等了!”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在这些密谋的人耳边响起。
  “是高屠夫!”一名大汉惊叫道。
  “将他们全部拿下!”高顺面色严峻的下令道,几十名彪悍的士兵冲上前将所有密谋的人打到在地,五花大绑的捆了起来,在帐篷外还有数百精锐士兵虎视眈眈的巡视着军营中的动态。
  高顺冷哼一声,“带回去,一个时辰后我要见到营中所有奸细的名单。”
  “诺!”两名什长齐声应诺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幽州来犯 (求金钻,今天每满十颗金钻增加二更)

  次日清晨,巨鹿城的大门缓缓的打开,成千上万的士兵从城门涌出,冲向前几天已经在城外十里外驻扎的张扬军营。
  此时天色灰暗,浓厚的乌云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张扬大营之前,巨鹿城都尉整顿兵马,摆开阵势,纵马来到营前邀战。
  “张扬,还不出来送死!”还没等他把话说完,一把大刀闪电般向他迎面飞了过来。
  城尉完全来不及反应,便被呼啸而来的大刀击中了胸膛,强劲的冲击力将城尉从马背之上击飞出一丈开外。
  在六万士卒面前,城尉被短戟破胸而亡,一命呜呼。原本喧哗吵闹的战场顿时一片肃然,所有士兵惊骇的目光看向城尉的尸体,全场鸦雀无声。
  “为城尉报仇,杀!”王昭慌忙叫道,他知道如果再这样沉默下去,己方士气将会彻底消失,更不要提什么攻击了。在王昭和其他几名世族军官的吆喝下,士兵们鼓起勇气向营寨冲去。
  就在士兵们接近到寨门前百步之处,沉重的营门打开了,以两名彪形大汉为首的三百精悍铁甲猛士出现在了营门处。冲锋的世族军队为之一顿,那三百铁甲猛士散发出的冲天杀气,将眼前的数万世族士兵死死的压制住不敢动弹。
  “你们想造反不成!”一个高昂的声音从营门响起,一匹乌黑的高头巨马在一队彪悍骑兵的拥簇下从分列两旁的铁甲猛士中踏出了营门。
  一名赤甲青盔的年轻将领跨坐在黑色巨马之上,一双利目目光如剑扫向营前众人。营前众人竟无一人敢与之对视,纷纷低头回避。“我就是张扬!大汉镇北将军,幽冀节钺!你们围攻军营,就是谋反,要诛九族!还不放下兵器,争取从轻发落。”张扬高声喝道。
  在张扬的威慑之下,没有一人敢发出一点声音。
  “弃械!”在张扬身后的三千悍卒齐声喝道,声震如雷。当场就有数千人被惊吓的失手丢下武器,其他人亦被喝声震的是面无人色,心惊胆寒。这些士兵中大部分都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事,最多是在守城时与白波军交过手,比起张扬麾下那些久经沙场的精锐骑兵就有如一群儿童。
  “我们人多,和他拼了!”一名军官狂叫道。可惜他只喊出了一句,便如同先前的那名城尉一样,被一把大刀击碎了头颅,一声不吭的摔落下马,迸裂的脑浆落在周围的士兵头上,引起了一片骚乱。
  “弃械者生,持械者亡!”张扬怒喝道。
  这时从新兵营中又冲出一支人马,飞快的切断了世族军队的后路。为首的那名将领正是高顺,两军形成了夹击之势。五千精骑如同恶虎扑食般紧紧盯着被困的六万世族联军。
  “弃械!弃械!弃械!”威吼声响彻大地,越来越多的世族私兵丢下了手中的兵器,抱头跪倒在地。半个时辰后在乱军中仅有数百人手持兵器屹立人群之中。
  张扬纵马上前,来到为首之人的面前,淡淡的嘲讽道:“王昭,你父亲没有来吗?”
  “将军,放过我的家人。”王昭面如死灰,哀声求道。
  “如果是你们会放过我吗?”张扬冷冷的说道:“看你是条汉子,你自我了结了,下辈子投胎做普通人家吧!”
  “父亲!你为何要如此贪心啊!”听到张扬的答复,王昭仰天长叹挥剑自刎,从脖颈中喷射出的鲜血飞溅起一尺多高。
  张扬一双利目如同一道闪电射向其他站立之人,“生!死!”张扬的口中冷冷的吐出了两个字。余者垂头丧气丢下了手中的武器,一场叛乱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就连张扬也没有估计到这场叛乱竟然会如此轻易的平定下去。现在张扬要尽快的将临淄城拿下,在巨鹿城中还有不少的世族豪绅在等待城外战局的结果。
  张扬下令高顺收拢俘虏,自己带着亲卫营直取巨鹿城。此时巨鹿城内已无多少兵马,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出去攻打张扬。
  当张扬来到巨鹿城下时,守城的官兵已是乱成了一团,连城门都来不及关闭,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去。
  杨安国,周仓,你二人各率三百人看住城门,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放一人出城。”
  “诺。”二人领命道。
  张扬率领一千精骑直取巨鹿王府,在那里还有王搏和冀州大部分世族的代表,只有抓住他们才能解决掉冀州的隐患。
  张扬并不想得到一个被战火毁坏的冀州,一千铁骑如同狂风般在大街疾驰,沿途之上人迹皆无,所有人都躲在房中等待着胜利者对城市的抉择。
  “孔大人,您可要为我们作主啊!”从巨鹿、魏郡、河间郡侥幸逃到中山的世族向孔伷痛诉着张扬的残酷暴行。
  “此事本官也无能为力,你们叛乱作乱,张将军只是平定叛乱。”孔伷虽然心中不满张扬的冷血手段,但还是不得不为张扬辩护。无论是从张扬镇北将军的身份还是从张扬出兵援救中山城的情分,他都无法去批判张扬的所为。
  “大人了,幽州大兵压境,已攻入中山郡国。”慧默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什么!”孔伷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问道:“公孙赞为何要攻我中山?”
  “”属下不知,只是”慧默犹豫了一下。
  “瑜中,有话尽管直言。”孔伷不耐的说道。“回禀大人,郭壮娇已率军迎战去了。”慧默轻声说道。
  孔伷闻言沉默了,他已经猜到几分为什么郭壮娇会帅军迎战,看来那果然是验证我自己之前的怀疑。
  “郭将军,幽州的大军还要多久可以到达?”徐庶看了一眼身边英气逼人的郭壮娇问道。
  徐庶他前几天在中山郡北地带征粮的时候,突然接到张扬的命令,让他去在幽冀交界处的白波军做军师,这不免让徐庶大吃一惊,他才知道张扬已经收服了郭壮娇的白波军,心里唯有对张扬微微佩服,因此便快马而来,刚来就看到了幽州铁骑的行动。
  “三个时辰,徐军师。”郭壮娇,简洁的回答
  徐庶轻轻的点了点头,在中山国郡能找到这样的地势可不容易,以三万装备不整的白波军要想歼灭幽州的三万大军可不是一件易事。
  尤其是这些年幽州的军队在剿灭黄巾军和抵御外族的战斗中经历了战火的考验,绝不是白波军这些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要想将幽州的兵马打疼,打的公孙赞不敢再犯冀州,就必须出奇计破之。
  公孙越骑在马上得意的看着从马前经过的大军,对于临行前自己的兄长公孙赞的嘱托,公孙越毫不在意。
  这次的行动在公孙越看来很轻松,不过是在中山郡郡内游荡一圈就返回幽州,兄长公孙赞并不想招惹张扬这个实力强劲的敌人。但那个来幽州传令的袁平的许诺,还是让公孙越有些心动。
  “大人,前方发现有探子窥探我军。”这时一名探马前来报道。公孙越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才进入中山郡才两天天便被人发现,“派一队人去追!”公孙越下令道,虽然已经决定了不和冀州发生冲突,但公孙越还是决定小心一点为好。
  不过半个时辰前,去追击的一名伍长回来报告道,“启禀大人,是白波贼军。”。听到是白波军的消息,公孙赞心中一松,在幽州他率军消灭了不知多少股白波贼军。
  “他们有多少人?”公孙越问道。
  “五千多人。”
  “命令大军追击。”公孙越大喜,当即下令道,五千多白波军在曹豹看来就是一份战功,在幽州啄郡他用五千官兵就可以击败数万白波贼军,迫使郭太十数万大军退回冀州,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兄长的认可。
  三万幽州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徐庶预备好的战场奔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将军,小心有诈。”看到两边的山势一名副将提醒道。公孙越一听,满不在乎的一摆手,“那些贼军哪有这样的脑子,而且前军已经通过了山谷。下令加快行军,贼军就在前方,破了贼军全军有赏!”
  看到山下呈一字长蛇队形穿越山谷的幽州军,徐庶冷笑一声,向郭壮娇吩咐道:“可以开始了。”
  随着郭壮娇的一声令下,白波军中三千支火箭飞向了早已准备多时的燃火点,山谷四周顿时燃起了冲天的大火将幽州的三万大军截成了三段。
  “这是怎么回事?”公孙越大惊失色,突然燃起的大火将他和中军一万多官兵困在了谷中。
  “大人快走!”亲兵队长拽着公孙越胯下受惊的战马,急切的劝道。
  四周被烈火烧燎的官兵惨叫声让公孙越心惊胆战,“撤!快撤!”公孙越惊慌的叫道,此时公孙越早失去了往日的镇定。与此同时在山谷外的公孙越后军正遭受着孙士武的一千常山精骑和三千白波骑兵的冲杀,后军的五千多名士兵原本就是负责辎重的粮草兵,失去了主将的指挥后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溃不成军,被杀的是死伤遍地。
  “烧光!将所有的粮草烧光!”孙士武大声的叫喊着,一车车粮草被点燃,升起的滚滚浓烟遮住了天空的太阳。
  当公孙越狼狈不堪的从谷中逃出,映入他眼帘的是满地的死尸残骸,几十车粮草辎重此刻已成为了一堆堆巨大的火团。
  公孙越有如冰水透体,呆立当场说不出话来。所有从山谷大火中逃出的士兵看到谷外的惨状亦是目瞪口呆,沮丧与绝望充满了每个幸存士兵的心。
  “将军?”副将小心的上前叫道,接下来的行动还要公孙越来决定,虽然他对于军队遭到如此惨重损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仍然还是一军的主将。
  公孙越自然知道自己的过失,看了看身旁的副将,眼中闪过一道凶光。死伤了一万多的人马,回到幽州兄长定会因此而剥夺自己控制的兵权,他必须要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解脱。
  “这不是白波贼军,白波贼军不可能有这么多战马!”公孙越怒喝道,。“立刻派人打探前军的消息,其他人马小心防御。”方才已经有亲兵找到幸存的士兵问出了袭击后军敌人的情况。
  “军师,幽州军还有一万多人马,我们下一步如何行动?孙士武诚恳的请教道,通过方才的一战他对比自己小一岁的徐庶再无怀疑之心。
  “幽州军被我军攻击损失过半,又失去了粮草,只有回军幽州。不过为了冀州日后的安宁,还是把他们留下的好。”徐庶冷的注视着紧张防御的冀州军,淡然说道,“早就听闻孙将军军麾下骑士擅长骑射,不知元直可有幸一观。”
  “多谢先生指点。”孙士武立刻明白了徐庶的用意,是要他利用骑兵弓骑来不断的消耗徐州军的兵力。公孙越双目无神的看着身边仅存的五千多名垂头丧气的士兵,从幽州出来的三万大军现在只剩下这五千七百人,他不知道回去如何向兄长交代。二万四千名士兵丧生在中山,这时他已经知道袭击他的不是中山郡的守军而是天下闻名的常山铁骑。
  回想起从中山返回幽州的那五天五夜,公孙越的心还在颤栗,那可怕弓弩发出的鸣镝声至今还不时的将他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竟然有着如此可怕的战力,一个骑兵可以一下子发出十几支弩箭,可怜的公孙越不知道那是张扬发明的诸葛连弩。
  公孙越在不安的同时也在庆幸自己能够活着踏上幽州的土地,至于袁平向他的许诺此刻他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他再也不想与这支可怕的军队交锋。
  徐庶和孙士武以及郭太父女骑在马上,看着远方凄惨零落的幽州残军,脸上露出了笑容。而郭太父母则是一脸震惊,这到底是什么武器,这么强悍。
  “军师,主公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孙士武兴奋的说道,以一千精骑歼灭两万五千名敌军,自身损失不到百人这样的战绩是他无法想象的。
  “此战后幽州定不敢再轻易犯我冀州半步!”徐庶自负的笑道。

☆、第一百四十五章 联盟成 (感谢张鹏的玉佩打赏,为金钻加更一)

  半个月内,冀州巨鹿郡、魏郡、河间郡三地的世族豪门被张扬的铁骑一扫而空,而赵国、中山郡其他冀州州郡的世族们更是被张扬的铁血手段惊破了心魄,再不敢违抗住院的命令,张扬在冀州站稳了脚跟。
  “来,我敬大家一杯!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住院举杯向下首的文武邀饮道。
  这几日抄没世族豪门家产的收获令他十分愉悦,这些被收缴上来的钱财高达近百亿钱,粮草数百万石,所收缴的土地完全可以养活百万流民。
  “谢主公。”众人齐声拜谢道。
  “冀州既然已经安定,十日后出兵洛阳讨伐董贼,为国锄奸!”张扬宣布道。
  “誓死追随主公!”
  “主公,孙将军回来了。”杨安国上前禀报道。
  张扬剑眉一挑,脸上露出了笑容,“幽州来犯之敌必定被元直和士武解决掉了,快请他们进来。”
  不过片刻,士武来到张扬面前,“启禀主公,幽州来犯的三万大军已被击溃,仅有两千残敌逃回幽州,现在徐从事和郭壮娇将军按照主公的吩咐,暂时正驻扎着大军在幽冀交界。”
  “好!”张扬闻言大喜,高声呼道,“徐庶、士武立此大功,赏!”
  “主公,此次能顺利歼灭徐州之敌,全凭徐从事之策,士武不敢贪功。”孙士武上前奏道。
  张扬一挥手,笑道,“士武,不必多说,你和元直都有功劳!”
  “多谢主公!”孙世武欣喜的应道,作为张扬的表哥,士武知道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做的更好,才能得到旁人的认可。这时众人也纷纷上前贺喜二人,群情融融。
  在张扬设宴庆功之时,并州的新任州牧张稚叔却踌躇满面,他被董卓推举为并州牧,到任不过两月,探德河东太守王匡日夕募兵,意图反董。
  河东隶属并州,张杨为报董卓知遇之恩,立即派人前往监束令王匡不得妄动。但不想没过多久便接到了张扬发往各州的少帝血书遗诏,随后渤海太守袁绍又传书,称有三公密函,讨伐董卓,这使得张杨张稚叔更加难以抉择。
  靠向那一边呢?董卓,掌控朝政但声明狼藉,为万夫所指。张扬,战功显赫手握重兵,但根基太浅和士族的关系不佳。而袁绍一方,实力不明。犹豫再三,将手下诸从事招来商议,问道:“诸公以为当助董或反董?”话音未落,有治中从事刘子慧,挺身答道:“董卓乃国贼,何况丁大人乃是他所害,我等应该报仇,何论助董!”
  张杨张稚叔一听,想到丁原的死,面露惭色,继续问道:“现即有镇北将军传檄天下,又有三公密敕,当如何选择?”
  “我等皆士人,自当领三公密敕。”众人齐声回道,张杨张稚叔的这些谋士皆是出身士族,对于非士族出身的张扬自然不以为意。
  张稚叔随即致信与袁绍,愿支持其起兵反董,袁绍得信大喜,遂派出使者前往各州约定举义之事。
  兖州曹操行刺董卓失手后逃回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义兵,因有张扬募兵在前,投奔从军者寥寥无几,仅有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引兵千人前来相助。
  有当地孝廉卫弘乃兖州巨贾,家财巨富,听闻曹操义举后心有所动。当即设宴拜请曹操入府一叙。
  酒宴之上,曹操叹息道:“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弑君害民,天下无不愤慨;操欲征伐董贼匡扶社稷,恨力所不足。”
  卫弘闻言大笑,“孟德既有此大志,卫弘不才愿以家资相助。”卫弘不仅给曹操提供了大量的钱财粮草,还将家中五千私兵送与曹操,并邀好友阳平乐进前来相助曹操。
  数日后夏侯世家夏侯敦、夏侯渊兄弟率千名壮士来会,二人是接到曹嵩的书信后赶来的。曹嵩原本是夏侯氏之子,后过继给曹家,因此夏侯家与曹家关系十分的密切。
  曹操征集近万人马后,收到袁绍起兵兵的消息立即率军前往,路遇好友前骑都尉鲍信领旧部返回故里,又得数千人马,共计步兵一万,骑兵七百。
  与此同时,豫州刺史刘璋、兖州刺史刘岱、河东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南阳太守袁术等各州士族官吏纷纷响应袁绍的传檄。
  袁绍引兵至河东与王匡合兵一处,张稚叔留守邺城,督运粮草。半月后各路兵马齐聚酸枣,设坛祭天,歃血为盟。
  各牧守相互推让之际,一状貌魁梧的大汉撩衣登坛,众人望去此人乃是广陵郡功曹臧洪,臧洪是已故匈奴中郎将藏旻之子,此次广陵太守张超举兵,就是他怂恿的。
  臧洪上的坛来,高声宣言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剪复四海。今由渤海太守袁绍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共鉴之!
  一番盟言说的是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众人听闻无不动容,纷纷上坛歃血盟誓。歃血之后,众人依爵位年齿分列入座,商定盟主之位。
  河东太守王匡率先发言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吾推举本初,诸位以为如何?”
  袁绍连忙推却道:“公绪兄,年高位尊可为盟主。”
  刘璋推辞不就,又鲍信言道:“孟德公正严谨,可为盟主。”陈留太守张邈也随声附和。袁绍闻言面色不郁。
  曹操眼见袁绍之态,出言道:“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众人皆以为然,“非本初不可。”袁术大怒,正要发言,却被袁遗拉住,袁绍方才应允。
  “伯业,方才帐中为何拦我?”袁术一脸怒色的质问道。
  “公路,今日你若拦阻本初,盟主之位必为旁人所得,如此一来定将有损我袁家之名。你我皆是袁家子弟,岂能不以袁家着想。”袁遗诚恳的劝道,他也知道袁术心中的不平。袁术身为袁家的嫡子,却一直被袁绍压在头上。
  袁术沉默了良久,“伯业,袁家家主之位又当何人继承?”
  “公路,家主尚在,何出此言?”袁遗大惊道。
  袁术冷笑道:“袁本初起兵伐董,京中父亲安危难保,我又焉能不问!”
  袁遗声音低沉的说道:“公路,我答应你日后无论是谁做家主,我绝不会与你为敌。”
  “好!伯业,记住你今天的承诺。”袁术沉声说道。
  当晚袁绍大摆酒席,宴请各路诸侯。酒过三巡,曹操言道“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笑道:“绍随不才,既承诸公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人齐声应道:“谨尊盟主之令。”袁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使曹操行奋武将军,其他各路诸侯皆有封号。
  次日袁绍传檄天下,历数董卓罪行,杀有余辜,呼吁各地官员响应伐董大业。
  檄文很快传到了京城洛阳,董卓阅罢檄文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洛阳袁家满门近百口押入天牢。
  洛阳城中。
  “这就是你们向我推荐的世家子弟!”
  董卓目露凶光盯着满朝的文武大臣说道:“一个个都是叛逆,伍孚,你当初是怎么说的!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还让我加以郡守之职;现在他要起兵作乱!”
  面对着董卓的怒火,所有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人胆敢开口,而被训斥的伍孚更是低头不语。朝堂之上一片死寂,连献帝也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第一百四十六章 曹孟德的哀叹 (加更二)继续求金钻。

  散朝后,董卓回到府中,立即召集了麾下的武将商议对付袁绍讨董联军之事。
  “相国放心,给我三万兵马,我必为相国取来袁绍的项上人头。”吕布请命道,虽然跟随董卓得到了他想要的荣华富贵,但也失去了战斗的机会。
  因为每日仅仅负责董卓的安全,这令渴望着战场厮杀的吕布感到十分的空虚。
  董卓看了吕布一眼,大笑道:“我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听闻董卓之言,西凉诸将心有不甘,一员大将上前高声说道:“何须温候动手,华雄斩诸侯首级献与相国!”自从吕布归顺董卓后,董卓对吕布的封赏使得这些跟随董卓多年的将领是又嫉又羡,现有此机会自然不肯放过。
  董卓思索片刻后下令道:“华雄,本相封你为骁骑校尉,给你五万人马前去迎敌。李肃、胡轸、赵岑你三人随军。”
  “诺。”四人出列领命道。
  “相国不可轻敌,那袁绍联军中亦有不少有才之士。而且还有冀州的张扬大军更是不可不防,他将是相国的心腹大患!”一名相貌平庸的文士突然说道
  “文彬,所言甚是。”董卓听到文士的话,脸色也严肃起来,朝中的那些士族大臣,甚至袁绍的讨董联军他都没有放在眼中,唯有冀州的张扬才是他所重视的。
  冀州士族的叛乱他也听说了,但他知道这些愚蠢的世族决不会是张扬的对手,果然没过多久就又传来张扬平定冀州叛乱的消息。而且张扬还因此稳定住冀州的局势,现在正在积极的筹备兵马粮草,很明显是为了征讨他董卓的。
  “不过我们首先要解决那些潜伏在洛阳的敌人,袁家虽然被下狱,但朝臣中还是有不少人会在暗中与袁绍他们联系,这些人可是一个隐患啊!”文士继续说道。
  “文彬你放心,令兄李儒的仇本相一定会报;只是那王越武技过人,而奉先还要保护我的安全,以至于无法将其擒获。”
  董卓叹道,对于李儒的身亡,董卓也十分的痛惜,李儒在他身边出谋划策多年,他的死对董卓的影响很大。而且王越这段时间也不断的袭击归顺自己的朝廷官员,已经有七八人死在他的剑下。
  “多谢相国,不过依属下之见,可以命令那些与我们不和的朝廷大臣擒拿王越,此举不但可以调拨朝中士族与张扬的关系,还可以借机铲除那些心怀不轨的士族大臣。”文士李嶒轻轻的说道。
  “好,命伍孚负责捉拿王越,十天为限,抓不住王越,就让他提头来见!”董卓决然说道。
  在袁绍联军大营中,曹操脸色低沉的看着麾下的几员大将,方才传来的情报让他感慨万千。
  “冀州被张扬拿下了。”曹操拍着大腿,长叹一声,哀嚎道,“想不到,连我兖州的豪杰亦投向张扬。”
  “是啊!可惜我们晚到一步,山阳李典和泰山于禁都去了张扬那里。”夏侯渊无奈的说道。
  夏侯兄弟原本就是好武之人,对于兖州武勇之士十分熟悉,李典与于禁都是兖州有名的豪杰之士,与他们素有往来。
  “主公,为何此次歃血为盟没有冀州的镇北将军?”乐进不解的问道,在乐进看来镇北将军张扬的官职和声望要远远的高于现在的讨董联军盟主袁绍。
  曹操苦笑一声,“张扬终非我士族中人,而且朝中的诸位大人都他也都十分的不满。”
  “如果不是他们当初将张扬逼出京城,又纵容董贼废帝另立岂能让董贼篡夺了朝政。”夏侯敦狠狠的说道。
  “其中必有奥妙非我等能知,此事休得再提。”曹操郑重的吩咐道。
  其中必有奥妙非我等能知,此事休得再提。”曹操郑重的吩咐道。
  “那京中的大人们本来就看你不顺眼,连刺杀董贼之事都要孟德你冒险,我们为何还要听他们摆布。”夏侯敦对于此事一直愤愤不平。
  曹操沉默良久,“我为国尽忠,又岂会在乎这些许小节。”
  “与其如此,还不如与那张扬联手重立汉室皇统!”夏侯敦不忿的说道
  “元让,休得胡言!”曹操一听,连忙斥道。
  夏侯渊出到帐外仔细查看了一番后,回到帐中忧心忡忡的说道:“孟德,那张扬在冀州竖‘忠义’大旗,天下豪杰无不敬服,争相投奔。而且此人所率军马皆是久战之兵,如有异心将是我士族大患。”
  “为今之计也只有尽快的诛除董贼,重振我大汉皇室之威,才能压制住张扬之势。”曹操沉声说道。
  在袁绍的盟主军帐之中,想到十几万大军在他麾下令袁绍是踌躇满志。他相信在他袁家的号召下,关东诸州郡都会跟随其后征讨董卓。待消灭董卓后,朝堂之上将是他袁家的天下。
  “主公,冀州的消息传来了。”逢纪急匆匆的走进帐中。
  “冀州那边如何了?”袁绍问道。
  “情况很遭,冀州已经被张扬控制住了,除了中山郡其他地方我们在其他各府郡的人都被张扬杀害了,中山郡的世族也不敢再与张扬为敌。”
  “怎么会这样?”袁绍惊问道。
  “是韩馥,这个奸贼出卖了所有参与计划的世族。”逢纪愤然说道。
  “可惜现在要对付董贼,顾不上冀州。待铲除董贼后再挥军攻取冀州,必诛杀此二贼以敬枉死的世族子弟。”袁绍满脸杀气的立誓道,在冀州死去的不少世族都是袁家的分支子弟,而且这些分支子弟大部分都是听命于他。
  “主公,我军主力若是离开渤海郡,还须小心张扬起兵来犯啊!”一旁的郭图进言道。
  “张扬不是竖忠义大旗,要征讨董贼,他怎会攻打渤海?”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何况被张扬擒获的世族中可有我们不少的人。”
  袁绍沉吟良久,“传令颜良、文丑率三万精兵留守渤海以防张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