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征服者-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阳城外,丁原率军于酉时赶到洛阳,此时他已经知道张扬因护驾之功被新帝重用之事。
  因此在安置下营寨后,丁原并没有立刻进城,召集手下众将商议对策。
  “奉先,说说你的看法。”丁原向一边的吕布问道。
  “还有什么好说的,如若当时大人听我一言,趁早进京,这朝堂之上定有大人一席之地。”吕布不甘心的说道,当初丁原接到何进的敕令后,吕布便提出加快进京,却被犹豫不决的丁原拒绝,吕布对此十分不满。
  听到吕布的话,丁原脸色一沉,原本他就对于张扬抢先护驾之事耿耿于怀,吕布现在还要重提旧事,更是让他恼羞成怒。
  丁原狠狠的瞪了吕布一眼,怒斥道:“立刻给我滚出去!”自从得知死敌张扬救驾有功,被封为镇北将军的消息后,吕布一路上就四处抱怨。现在召集众将议事,吕布又口出怨言,使得丁原再也无法忍受,在众将面前将吕布逐出了军帐。
  受辱的吕布满脸通红,愤然离帐而去,而丁原被吕布这么一闹,也无心再议,匆匆几句将众将打发了出去,仅留下一人,正是丁原最信任的部将的张杨。
  “稚叔,你怎么看眼下洛阳的局势?”
  “大人,依属下之见,洛阳的事情暂且不忙,但奉先之事还需妥善处理才好。”张杨担忧的说道。
  “吕布?我已经忍他很久了,这几日你也看到了他的言行!他现在是越来越放肆了。”丁原怒气未消的说道,自从壶关之战后,他总感觉吕布越来越不将自己这个义父放在眼里。
  “大人,军中将士多与奉先交好,若是闹将起来,只怕会误了大事。”张杨想了想,还是劝道。
  丁原闻言冷静下来,想了想,说道:“将曹性、高顺、候成三人所部独立一军,如有异动,就地剿杀。”
  丁原深知曹性、候成、高顺三人平日与吕布关系密切,而且他们手下的三千并州飞狼军更是并州边军中的精锐,对吕布的武勇都很崇拜,由于吕布之故,丁原作出了决定。
  可命令传下后,立刻引起了吕布等将领和士卒的愤恨,这也更加深了吕布与丁原之间的裂痕。
  吕布听到命令,心里很是不甘心,但身为下属,他也只得听令行事。

☆、第一百十二章 风起云涌(二)

  “王大人,公节只想问一句,在蔡府门前行刺张扬的刺客是不是大人指使的?”
  在羽林右军的统领府中大堂上,王匡紧紧的盯着面前这个自称同宗长辈王允说道,等待着王允的回答。
  王允喝了一口茶,沉吟片刻,向王匡微微的点了点头道:“公节,我们士族绝不能让一个武夫来执掌朝堂。”
  王匡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那大人,今日是为何而来?”
  王允将在袁府商定的计划告诉了王匡,当然只是说他们希望张扬离开洛阳而已,并没有将联合韩馥偷袭杨家庄的计划说给王匡听。
  “听闻那张扬对公节你另眼相看,因此想请公节前去试探一下张扬的反应。”
  王匡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道:“大人放心,我明日定会前去见张扬探其口风。”王允闻言欣然告退。
  王匡看着王允离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一个决定。先前他的家族因为没落了,本人受到士族的轻视,虽然经过他的努力,士族对他的看法有所扭转,但他知道在大部分洛阳士族眼中还是看不起自己,这也是先前为何王匡只好投靠何进的原因之一。
  王匡对于张扬的遭遇,是感同身受,因此他决定将王允的企图坦白的告诉张扬,让张扬早作准备。
  张扬府内,蔡邕父女和周异父子应邀前来赴宴。筵席之上,推杯换盏场面十分融洽,其间张扬感觉对面蔡文姬的目光总是看向自己,不过当张扬转头看她的时候,只见她总是含情脉脉的对自己笑了笑。
  酒酣之时,张扬突然向周异提出欲收周异之子周瑜为义子。虽然张扬并非士族出身,但现在位高权重,而且对周异还有援手之恩,因此周异略作迟疑便答应下来。
  周瑜上前给张扬行父子礼,张扬看着面前刚刚十二岁,却已经长得英气灵动的周瑜,很是欢喜,当即将烈阳剑赐予周瑜以作见面之礼。将少年周瑜收入麾下,才是张扬相助周异的真正目的。对于这名三国史上赫赫有名的奇才美男子周公瑾,张扬又岂会放过。这也是为何张扬会在朝堂之上为周异辩护,并邀请周异赴宴。
  次日,王匡前来求见张扬,张扬亲自出门将王匡请入府中。待入座见礼后,王匡将王允等士族大臣想要将张扬逼迫出京城的意图直言不讳的告诉了张扬。
  “不知兴邦兄有何打算?”
  “多谢公节兄坦言相告,实不相瞒,我也正打算离京,暂避朝中争端。”张扬见王匡对自己如此坦诚,想了想便也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是为何?”王匡一听,大为不解的问道。
  “如今朝堂之上我日日与人相争,不但耽误了国事,还引起小人以卑劣的手段暗算于我。”转头长叹一声,“若是再争执下去,耽误国事,到不如远离京城,前去征讨幽州和冀州的白波贼的好。”
  “兴邦!”
  “公节,你我有幸相识一场,我不妨名言,我本是一介武夫,有幸救得皇上,为太后皇上重用,却不想陷入朝堂争斗之中。”张扬感慨一声,说道,“何况各镇兵马也即将到达洛阳,洛阳安危已无忧,我还是早早离去的好。”
  王匡闻言心中暗叹,却又无可奈何,可他却不知道其实张扬并不是因为这个缘由离开的。王匡离去之后,张扬立刻派人去召回程昱等将领议事。
  在大堂之上,张扬将王匡来访告知的消息宣布了出来。“今天将大家招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们很快会离开洛阳。”张扬淡淡的说道。
  其实张扬也曾想过挟持天子和何太后在洛阳或者其他州郡,像历史上的曹孟德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无疑是最快速掌控朝廷的一条途径,不过张扬并没有那么做,因为知道如果自己这样的做的话,对现在的自己无疑是纯粹找死。
  原因有三,第一,他没有一块足以大的地盘;第二,没有获得士林派的支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妈的,他自己的实力太弱了,如果他敢‘夹天子以令诸侯’的话,士林派肯定不会屈服,相信自己立刻就会成为天下共伐之的奸贼,变成了历史上的第二个董卓。如果是董卓还好,手上还有十几万西凉铁骑,可现在张扬手上所有兵马加起来也就是两万余人,到时怎么被士林派和其他数十万各镇兵马玩死的都不知道。
  因此张扬考虑再三,唯有选择郭嘉传来的第二方案‘暂避锋芒,以求利益’。
  杨安国等众将闻言都是一惊,现在众人在洛阳可是风光无限,为何张扬要说离开洛阳。赵云、杨安国等人都是张扬最近之人,因此没有贸然开口询问。
  至于其他众将则是群情激愤,他们都是张扬一手从黑山军和杨家庄虎卫中提拔起来的,又同生共死的战斗过,对张扬是忠心耿耿。
  “将军,我们立刻出兵杀光这些奸贼!”
  “主公,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属下誓死效忠大人!”
  看到众将的反应,张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己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
  “我们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官职,是因为时势所成。以前洛阳城中以我军的实力最强,因此人人都让我们三分。但现在各镇兵马都已到洛阳,如果我们不走,留在洛阳,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前不久我还和袁家发生冲突,被人刺杀,可见洛阳的士族对我们也心有不满!”张扬感慨的说道。
  “不是还有皇上支持将军的啊!”一旁的王越听后,有些不解的说道。
  张扬冷笑一声,“皇上!皇上现在还要靠我们才能压制住朝廷中的那些士族大臣,如果士族的力量超过了我们,他会毫不犹豫的将我们抛出去做替死鬼;你们不要忘了,皇上年幼,现在是何太后作主,这个女人很不简单!”
  听到张扬口出狂言,王越顿时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张扬竟然会如此的藐视当朝太后。
  张扬看到王越的反应,一双利目注视着王越,轻轻的说道:“王都蔚,我可以给你一个选择,是留在洛阳,还是随我一同进退。”
  王越犹豫了,在他的心目中皇上是真龙天子,高不可攀,张扬将皇上和太后竟然视为常人的这番言语对他是十分震撼的,这使他十分的彷徨。
  “主公,我不知道什么皇上太后,我只知道我现在能有如此出路是主公给的,主公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杨安国在一旁大声喝道。
  “主公,你说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赵云当然也表态道,对于像他这些寒门出身的将领,对只有士族当政构成的大汉朝廷的忠诚可想而知。
  “主公,程昱愿誓死追随。”程昱当然知道张扬在试探王越的忠心,这时也毫不犹豫的配合道。
  王越听到他们的话语,这几天里相处兄弟的话深深击打着王越的心:“如果没有张扬,以他一个连寒门士族都不是的平民能当上今天的羽林卫都尉吗!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吗?是张扬给了他现在的一切,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自己还等什么呢。”
  王越的心中此刻是激荡起伏,以往一幕幕的受到士族歧视情景和张扬热情敬重自己的场面反复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终于他作出了决定。
  王越上前一步,诚心诚意的拜倒在张扬面前,双手抱拳道:“越誓死追随主公。”
  “好,王都尉快快请起,有你相助,兴邦如虎添翼也。”张扬见此,知道王越已经真正归心了,便伸手扶起王越,欣慰的笑道。
  接着张扬转头对子龙几人说道:“子龙,你们这几日将我们的人马武器装备全部换装,做好准备。”
  “诺!”众人齐声应道。

☆、第一百十三章 以退为进

  洛阳皇宫之中,临华殿上。
  “启禀圣上,幽州与冀州的白波贼余孽趁并州兵马来京之际,趁机再起,当地官府遣使求援,请皇上速派援军。”
  卢植出列奏道。
  原来他们几人在得到王匡的回复后,王允等士族大臣连夜商议,定好在廷议之时,以白波贼作乱为由,将张扬调离洛阳。
  少帝看了一眼身旁的何太后,扬声说道:“卢爱卿,朕欲以你为将剿灭白波贼!”
  卢植拜倒在地,奏道:“启禀皇上,臣年老体衰已无力领军作战,请皇上恕罪。”
  何太后冷哼一声,开口说道:“各位卿家,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臣举荐一人,定能平定白波乱贼。”尚书王允出列奏道。
  “王爱卿,所奏何人?”少帝刘辩连忙问道。
  “臣举荐镇北将军,忠勇候张扬张兴邦大人。”王允回奏道。
  少帝,何太后闻言都是一愣,王允等士族大臣和张扬不和,他们母子是知道的,但没有想到今日在朝堂之上王允竟然会举荐张扬。
  少帝看向张扬,问道:“张爱卿,你以为如何?”
  “臣听从皇上安排。”张扬回奏道。听到张扬的答复,少帝与何太后对视一眼,何太后说道:“张将军还要守护皇城,不可轻动。”
  “太后,现各镇兵马已至京城,奸宦余党再难作乱,而镇北将军武勇之名威震天下,有他出兵剿灭白波余孽,定能马到功成。”卢植上前说道。
  “臣等附议。”又有数位士族大臣出列奏道,随后在朝堂上大部分的大臣都表示了赞成的态度。
  何太后看到众位大臣的表现,知道这一定是士族事先设计好的,但她一时也无法提出反对,只得对张扬说道:“张爱卿,你还有何要求?”她不想就这样白白的便宜这些士族大臣。
  “臣前往冀州剿灭黄巾贼不难,但白波乱军有数十万之众,而臣手下兵马不过数千,还需留下部分兵马守卫皇城,因此请太后,皇上准许臣征召兵马后再行动身。”张扬淡然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张扬原本就不想呆在洛阳,他自从得到王匡相告后,便和程昱开始计划如何才能在这次士族策划的离京事件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好,就准卿所奏,待招齐人马再出兵冀州。”少帝一口答应下来。
  王允等士族大臣听到张扬答应离开后,脸色均一喜,但随即则是为之一变,如果张扬以招兵为由拖延时间,不离开洛阳,那他们的计划还是失败的。
  “皇上,冀幽两州军情紧急,不可耽误啊!”王允连忙上奏道。
  “皇上,可以让镇北将军从各镇到洛阳的兵马中挑选精锐之士组成一军征讨幽冀白波。”卢植献策道。
  张扬闻言心中暗喜,没想到程昱给自己的这招‘以退为进’,果然不错。
  张扬知道从各镇兵马中挑选出来的士卒肯定要比新招募的士卒要强悍的多,不过为了不使这些士族大臣疑心,张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皇上,臣此去幽冀二州,以何名义调动冀州各地官吏。”
  少帝略作沉吟,看了看何太后,当即下旨:赐予张扬行军斧钺,统管幽冀两州军务,可征调冀州各地官吏。众臣听到少帝对张扬的赐予这么大的权利,是嫉恨交加,可为了让张扬离开洛阳,却又无可奈何。
  “不知张将军几日能出兵征讨冀州?”卢植当庭质问道。
  “十日为限,张某必定出兵。”张扬坚决的说道,“不过,我军中尚缺一些人来管理钱粮,请皇上准许微臣挑选一些士子参军效力。”
  “准奏!京中士子任由张卿挑选。”少帝一言定音,张扬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相反那些士族大臣则是一脸的不快,他们的很多弟子门生都在京城,他们可不想让张扬挑选上自己的亲人子弟。
  下朝后,张扬立刻派出赵云筹集粮草武械,令杨安国和程昱二人将京中士子的名单统计出来,尤其是那日在英雄楼遇到的荀彧更是被张扬早已定下。
  “安国,东西找到了吗?”张扬将杨安国单独留下问话。
  “回禀主公,东西还没有找到。”杨安国一脸愧色的回答道。
  张扬叹了一口气,“皇城中一共才多少口水井,已经七天了,还没有找到,我们在洛阳的时间不长了,还需几日才能查完所有皇城中的水井?”
  “三天!主公,三天之内属下一定将东西找到。”杨安国跪倒在地,坚决的说道。
  “好!记住所用人手一定要可靠,知道此事者不得超过五人。”
  “诺!”
  王允府上,王允、曹操、袁绍等人齐聚一堂,商讨今日朝堂上张扬的举动。
  “想不到那张扬竟然会提出这种要求,在京城的士子大部分都和我们有关系,如果让张扬这样挑选,会引起他们对我们不满的。”袁绍气愤的说道。
  “但今日朝堂之上皇上已经答应了张扬的要求,并颁下了圣旨,我们不得不遵守啊!”曹操说道。
  “孟德,本初,这件事你们不要再争论了,只要能将张扬调离洛阳,就算是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袁袁隗说道,“还有这十天不要和张扬发生任何的冲突,无论是他要粮还是要钱都给他。至于兵马,除了北军其他各镇兵马随他挑选。”
  “最好派人通知城外的董卓和丁原,告诉他们这是张扬的意思,让他们去仇视张扬。”王允在一旁补充道。
  在董卓军营中,董卓一言不发的盯着李儒,脸色阴沉,目光中闪烁着凶狠的寒光。
  “大人,这是城中士族为了逼走张扬所使用的挑拨离间之计。”李儒眼珠一转,肯定的说道,“这些士族大臣想利用我们和张扬发生冲突,来消耗我军的兵力。”
  “若是张扬真来挑兵又当如何!现在我军中将士皆是百战精锐之士,岂能这样白白的便宜了张扬。”董卓怒道。
  “大人,我们已经忍了这么久了,也不在乎再忍这十天,而且张扬也不仅仅是挑选我军兵马,昨日到来的并州军也跑不了。”李儒劝谏道。
  董卓犹豫片刻,愤然说道:“也罢,就暂且忍他一时!”
  与此同时,丁原也作出了相似的决定,与董卓唯一不同的是,丁原决定将一直以来就不是很听从他调遣的并州狼骑送给张扬。
  ……
  就在洛阳的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投向了准备离京的张扬,而张扬此时却神色异常的看着一份杨安国呈上来的名单。
  “徐庶想不到竟然都在京城,真是天助我也!”张扬看着名单上的名字,心中暗喜。徐庶,字元直,亦是颖川人氏,今天十六岁,是游学至洛阳正好被选入名单之中。
  旁人不知这徐庶来历,张扬却是心知肚明,此人是大才,历史上,徐庶就是帮助刘备将曹操打得狼狈不堪,最终曹操听从程昱的建议,只好将徐庶的母亲绑扎来许昌,逼迫徐庶就范,所以徐庶应该是三国中列于顶级的谋士之中。
  不过让张扬微微失望的是,在名单之上却没有列出荀氏叔侄等士族豪门子弟的名字,张扬心知定是朝中的那些士族大臣所为。
  “安国,立刻打探徐庶下落,得到消息即刻来报。”张扬下令道。
  听到张扬之令,杨安国知道张扬所说徐庶必定是紧要人物,当即领命匆匆离去。从徐庶的名字上,张扬又想到另一位同样被曹操已卑鄙手段想要招来,却没有理会曹操的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而此人此时正在董卓军中。想到这里,张扬带着赵云率一众亲兵向城外的董卓军营而去。

☆、第一百十四章 董营挖人 (求金钻,每过30金钻有加更)

  “大人,忠勇候张扬求见。”亲随的通报打断了董卓与帐中众将的讨论。
  “是到我军中挑人来了。”李儒看了一眼董卓说道,关于张扬和朝中士族大臣达成的协议,传下的圣旨他们也收到了。方才便是在讨论如何应对,想不到张扬来的如此之快。
  “请!”董卓沉声道,想了想,又喝道:“慢!我亲自出迎。”董卓带领着麾下众将迎出帐外。
  “忠勇候有失远迎。”董卓见到张扬后,大笑道。
  “董刺史太客气了。”张扬见董卓这个胖子向自己哈哈大笑迎了过来,虽然百般厌恶,但也微笑着迎了上去。
  董卓热情的给张扬介绍了他手下的文武。
  待众人见过礼后,张扬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董大人,想必已接到旨意,张某此次前来挑选兵马,请董大人多多配合。”终究是要挑选他人手下的精兵强将,张扬还是十分客气的。
  “忠勇候应当知道我西凉军在洛阳的兵力并不多,实在是很难抽调出太多的人马。”董卓满脸为难的说道,虽然董卓已经决定让张扬挑选兵马,但还是希望张扬能从他军中少挑些人马。
  “如若董大人实在难以拨出士兵,我想向董大人借调几名将领不知可否?”张扬不慌不忙的说道,张扬早有算计,在他看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尤其是出色的谋士更是可敌万军。
  “董卓手下皆是一些粗人,只怕难入张将军的眼。”董卓没想到张扬竟然会提出这种要求,因此十分意外。
  但他非常清楚只要人被借走,再想要回来可就难了,不过相比个把人来说,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西凉铁骑。
  “董大人过谦了,大人手下将领武技不凡,借我四五名即可。待平定白波贼后,我再将他们送还给大人;大人不会连这个面子都不给我吧!”张扬逼迫道,他知道现在董卓后续大军未到,绝不会与自己翻脸。
  “这个…。。”董卓犹豫了一下。
  “候爷,实在是我家大人手下将领不多,如被调走四五名将领,将会严重的影响我军的战力。”李儒连忙出言道。
  董卓眼珠子倒转,肥脸上一脸无奈的叹道:“此事还望忠勇候多多包涵。”
  “二人!我只挑二人,一武一文。”张扬微微一笑,双眸紧紧盯着董卓说道。
  “不知将军索要何人?”董卓眼中凶光一闪,回瞪着张扬问道。
  “华雄,贾诩。”
  “华雄现在凉州,将军离京在即,只怕无法及时赶到洛阳。”董卓立刻否决了华雄,华雄可是他手下武技最强的武将,而且对他忠心耿耿,他可舍不得将华雄让给张扬。
  “那就徐荣,就他们两个了!”张扬斩钉截铁的说道,方才相互介绍时徐荣也在场。
  张扬看到徐荣后,立刻作出了要将徐荣收于麾下的决定。其时张扬真正想要的不是华雄,而是徐荣这名出色的悍将。
  在三国史上徐荣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只是因为此人追随董卓,因此才不为人所称道。
  对于用徐荣换华雄,董卓没有太大意见,因为徐荣乃是幽州人氏,非董卓嫡系;但贾诩,董卓却是有些舍不得,贾诩在西凉素有才名。
  李儒这时在一旁说话了,“既然候爷执意要此二人,那我军中士卒可就不能再挑了。”
  李儒与贾诩同为董卓帐下谋士,对于贾诩的才能是忌讳三分,他为了确定自己在董卓军中第一谋士的地位,他决定还是将贾诩送与张扬。
  “这是自然,我将此二人带走后,董大人麾下将士我绝不再动一人。”张扬慨然应诺道。
  听到张扬的允诺,董卓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贾诩现在虽然在他的麾下,但因为李儒的压制,没能太多的展现出他的才能。
  尤其是张扬答应不从他军中选人的条件使董卓终于决定放弃贾诩,终究现在对董卓来说军队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一决定使的董卓在未来是后悔莫及。
  谈妥条件后,董卓将徐荣、贾诩叫到近前,“徐荣、贾诩你二人跟随鹰扬将军去吧。”
  董卓知道二人被张扬招走后,再想要回来已是不可能,因此故作大方的将徐荣、贾诩送给了秦明。
  贾诩,徐荣听后,面无表情的向董卓深施一礼,随后站在了张扬身后。张扬见二人已收,就懒得多留,当下和董卓辞别了一声,心满意足的带着贾诩、徐荣离开了董卓大营。
  董卓脸色阴沉狠狠的注视着张扬离去的背影,右手紧紧的握住剑柄,愤然的骂道。
  “张扬早晚有一天,我会把你今天给我的耻辱加倍奉还。”
  自从他手握凉州兵权后,已经很少有人能让他委曲求全了。虽然张扬没有从他军中挑走士卒,但被勒索走了徐荣和贾诩的举动却更大的伤害了董卓的自尊;手下众将见到董卓的神态,皆不敢言。
  “张扬去了董卓军营,从董卓那里带走了两个人。”这个消息很快的就传到了洛阳朝廷重臣的耳中。
  “张扬竟然没有从董卓军中挑选军士!莫非他与董卓有所勾结?”袁隗说道。
  “不能让张扬在洛阳再呆下去了,如果张扬和董卓联合起来,那我们就控制不住局面了。”
  “但现在还有几镇兵马未到,而且张扬要求的兵员也不足,我们没有借口让他提早离开洛阳。”
  “大将军生前派人到河内,豫州征兵的人回来没有,实在不行把这些士卒先补充给张扬;并州刺史丁原的兵马也到了洛阳,从他的军中多抽调一些人马,赶快将张扬打发走。”
  “今天又有几名士族子弟被关入了大牢,这几日让各府子弟不要出门,省的再惹麻烦。”袁隗说道,“孟德,麻烦你跑一趟张扬那里,就说我请他赴宴。”袁隗看向曹操说道。
  “诺。”曹操心存疑虑的应道,以现在洛阳士族门阀和张扬的关系,袁隗没有理由请张扬赴宴的。虽然想不通袁隗此举的原因,但曹操还是决定前去再会张扬。
  在张扬督管洛阳的这几日,洛阳的治安是前所未有的安定,任何敢于横行霸市,欺压良善的权贵子弟都被张扬派出的羽林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百姓纷纷赞许。这也造成了后来诸侯讨董,张扬救出洛阳百姓之后,洛阳百姓皆愿随张扬返回冀州。
  ……
  猛虎校尉府中。
  “知道我为什么会向董卓将你们二人要来吗?”张扬向下首的贾诩、徐荣问道,虽然他将两人带回,但张扬知道在贾诩、徐荣的心中也一定充满了猜疑。
  贾诩和徐荣两人此刻心中也是疑惑重重,对于眼前的张扬,两人都曾听说过,此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从一个平民成为现在朝廷中的重臣,绝非等闲之辈。
  尤其是徐荣原本幽州出身,对于乌桓和鲜卑的战力十分清楚,张扬能斩杀鲜卑大力王燕乌,收服桀骜不训的乌桓骑兵,可见其实力的强悍。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会为了要他们两人,甘愿放弃唾手可得的西凉铁骑,这又是为何呢?
  徐荣武将出身,虽然想不通,但还是率先开口道:“只要候爷能为我报仇,我徐荣的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是什么人?”张扬问道,对于籍贯是幽州的徐荣为何会到凉州,这其中必有因故,张扬猜想能将徐荣逼迫远走他乡者必定是幽州大族。
  “公孙世家。”徐荣的眼中充满了愤怒。
  “好,我答应你。”张扬没有细问徐荣与公孙世家的恩怨,爽快的答应下来。
  因为张扬知道公孙世家在三国时期的命运,而且以后张扬要逐鹿中原,后方的幽州肯定是要平定的,因此就算没有徐荣的私仇,他和公孙瓒也会有一场生死之战。
  张扬接着看向贾诩,等待着贾诩的答复。
  一边的贾诩面无表情的注视着张扬良久,待张扬答应了徐荣的请求后,他突然向张扬躬身施礼道:“贾诩拜见主公。”
  对于张扬提出的问题,贾诩猜出了几分,张扬自从崛起以来,手下很是缺乏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他向董卓索要自己,很可能是为了补充这方面的缺陷。在董卓手下由于李儒的存在,使擅于保护自己的贾诩不敢轻易的展现才能。
  但在张扬的麾下却不存在这种问题,尤其是张扬为了自己而放弃西凉铁骑,可想而知张扬将谋士看的很重,何况他通过观察,发现张扬并不是那种心狠手辣之人,跟张扬更有保障,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智。在经过周密的考虑后,贾诩终于作出了投效张扬的决定。
  听到贾诩的话,张扬微微一笑,上前将贾诩扶起,道“能得到文和先生相助,实是张某之幸。”
  虽然得到贾诩的效忠,但张扬知道那是因为自己现在的地位和实力。如果一旦自己失去了权势,无法保证他的安全,贾诩的忠诚就很难说了。
  不过张扬自信自己不会给贾诩这样的机会。有了贾诩和徐荣的加入,张扬手下可以使用的人手也宽松了一些。张扬便将手中的政务交给贾诩处理,羽林卫则让徐荣去和黄忠等人一起操练。

☆、第一百十五章 密谋

  “主公,粮草军械已准备妥当。”赵云来报道。
  “子龙,有没有人从中作梗?”张扬淡然问道。
  “没有,所有办事的官员都十分配合,我军所需粮草军械足够一月之用。”赵云回道。
  “子龙,你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