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战狼-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师前进!”李浩东接到命令,急忙下令部队出发。李定国赶过来告诉他:“我们在外围打击敌人,他们追击我们后退。让独立师减轻一点压力。”  “是!以团为单位,多路出击!”李浩东很快理解李定国的作战意图,对三个团长吩咐道。  “是!”  李定国带部队扑上去,发觉清朝大军朝他身后运动。他即令部队后撤,和英王阿济格率领的骑兵保持一定距离。  炮火,双方都在使出浑身解数的发射着。由于李定国的部队较分散,损失相当小。而清军和蒙古军队却大不一样。他们兵力集中,炮弹落下十几米的人都会被波及。  清军明白,这次战斗关系着他们能不能入主中原,一旦失败,才占领不久的北平也会从新失掉。他们发了疯似的寻找敌人决战,没有想到对手只在远处用炮火和钢枪还击!  靳统武带着七个师从沧州绕过去,另外十三个师正面前进着。后半夜时分,部队终于到达目的地。他们不顾人困马乏,开始了首先第一轮的炮火打击。  “郧县大军二十多万?”阿济格慌了,对手现在投入了这么多部队,真不知道后边还有没有后援。后路已经被掐死,他只得喊道:“胜负在此一举,杀!”  “杀!”  鞑子精兵发起反击,靳统武冷静的喊道:“轰他狗娘养的!骑兵准备上马!”  “是!”  长途奔袭,必须让战马恢复一下体力。骑兵战士牵着马缰绳,等待着上马出击的命令。  在石家庄外,三个师失去了炮火掩护。城内四个师的炮弹全部打光,他们只能用散弹枪还击。张啸天见状急令部队进城,战马已经累得不能再冲锋。  四个师进城后,蒙古军四面围了上来。他们发觉,在高大的城墙面前骑兵失去了作用。亲自指挥的鳌拜吩咐把大炮拉过来,希望能轰塌城墙冲进去。  “鞑子准备的比我们要充分。”王明辉看着鞑子兵炮火这么猛烈,神色严肃的说道。  “告诉战士们,敌人开炮我们分散躲藏,城墙缺口要保持相当的兵力,用散弹枪、手榴弹击退他们!”张啸天下达命令后,对王明辉说道:“第二方面军已经把敌人的退路堵死,他们这是垂死挣扎!”  “清兵和蒙古军有四十万,我们要比他们少十万人马。”王明辉耸了耸肩膀说道。  “账不是这样算的!”张啸天点燃一根烟抽着:“我们起初的炮火最猛,他们损失相当大。加上少爷在外围的打击,敌人现在和咱们旗鼓相当!”  张啸天不等王明辉说话,继续说道:“第二方面军的到来,炮火还会令他们丧失很多。我们抓紧休息,听到冲锋号声全力出击!”  “是!”王明辉答应着,朝自己的部队集中地走过去。  蒙古军在城外也十分无奈。他们不敢靠近城二百米,对方的步枪一枪一个,让他们损失太大。战至天亮,发觉部队减少了一半还多。  在北平的摄政王多尔衮已经感觉到了失败的阴影。他不顾一切的把北平所有军队拉出来,要和李定国的部队决一死战!  天亮时,李定国对补充弹药的所有部队下达反攻命令:“打完炮弹,所有骑兵发起冲锋!”  “是!”  十八个师的炮火,一下子摧垮了大清朝和蒙古军队。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打击下,只能躲在马腹下求得活命。炮战进行到一个多小时,只听四面八方传来嘹亮的号声。  “冲啊!”  “杀!”  万马奔腾已经不能在这里形容,双方几十万匹战马,犹如战鼓阵阵。人喊声、马鸣声接连不断,两军眼看要近战交锋。  “射击!”距离只剩下一百米左右,靳统武勒住战马,下令战士们开始射击。  清军无奈,只得用弓箭还击。但是,他们距离达不到,杀伤力远远没有散弹枪那么恐怖。鳌拜、阿济格都明白,自己失败已经完蛋了!  “冲!冲出去!”鳌拜不愧是久经战场的老将,知道再耽误下去损失会更大!  “杀!”清兵挥马扬鞭开始冲击。  “手榴弹!”靳统武急促的喊道。  “轰——”一阵弹雨过去,前边的战马被爆炸声和弹片击倒。后边的冲了过来,踩着自己人又继续前进。清兵很快发觉,他们已经被自己人的尸体和战马躯体挡住了退路。  “这样的战斗,我还真想不到!”李定国在远处观看着,他已经被震撼的无话可说。  “奶奶,蒙古兵和鞑子真他妈难缠!”靳统武从不惧战,和清兵一战让他内心也产生了震动。  “前赴后继啊!”在石家庄城墙上观看的张啸天也不住的咂舌。明明知道冲不过去,清兵还是勇往直前。  “如果不是仗着炮火和枪支厉害,我的部队只怕要败给清军!”李定国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事实没有假如,造化不容翻悔;经验为什么可贵,就是因为经验有了,机会往往就没有了。世间事若依你这么假如下去,还有完没完呢?”###第五十四章:汉八旗
  第五十四章:汉八旗  惨烈的战场,是李定国没有注意其它地方已经发生了变化。清军四十万人有一半人下马举手投降,这让他大感疑惑。  “汉八旗、绿营兵投降了!”身边的朱亚兰兴奋的喊叫,让李定国更加糊涂。  “这你都不知道?”小丫头小嘴一撅,显示出知识渊博的高傲:“清军分为骑兵、步兵、守城兵。三种部队又分为蒙八旗、满八旗、汉八旗。”  小丫头拉开话匣子,口若悬河再也止不住。李定国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从来没有得到过鞑子兵有这么多道道。  清代的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兵在行军、驻营时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据说是依“五行相克”所制订的。“两黄旗位正北,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取金胜木,两红旗位正西,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师,或夜行黑色难辩,故以蓝代之。”  因为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的军旗以示区别,所以也称为“八旗”。  后来又将被满洲人征服的蒙古、汉人编为蒙古八旗、汉八旗,连同满洲八旗一共三八二十四旗,但其核心还是满洲八旗。  八旗的最小单位是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  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牛录300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在全军出动时才有每牛录300人。  一般作战,每牛录只有几十人。八旗的组成是满洲八旗300牛录,其中包括约100个已经满族化的蒙古牛录,纯粹满洲牛录仅210个。  蒙古八旗129牛录和汉军八旗167牛录。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人不得从事农工商业,只能“读书习武”,保持粗朴剽悍的骑射风俗。  “等等,等等。”李定国听得有滋有味,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头:“以你所讲,他们每旗兵只有七千多人,二十四旗总共才不到二十万。这里是四十万清兵,多出的二十多万是从哪里来的?”  “嘻嘻嘻嘻!”朱亚兰笑开了,脸上出现桃花般的红晕:“蒙古有被征服和满族结亲的贵族两种,六百个牛录几乎是二十万兵马。他们每一旗都有十三万人户丁,可以在需要时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李定国诧异:“这时代就有这个词?”  李定国的部队,步枪只有独立四个师装备。每个班两支步枪,都是百里挑一的神射手。班长以上配备手枪,两种枪子弹都在五百发以上。  他们在冲锋时都会有神枪手去狙杀敌人首领,而这一次却很奇怪的放过大头目一个都不杀。那些汉奸们吓瘫了,今天肯定要把命交代到这里!  洪承畴统领着绿营兵,看到蒙军和鞑子拼命地逃跑,知道大清已经彻底完蛋。他一声令下,绿营兵十多万人跳下马举起了双手。  英王阿济格狠狠地骂了一句叛徒,带着冲出人墙的八旗兵开始往北方逃去。靳统武怎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下令吹响冲锋号,死死地咬着清军不放手。  李定国让独立师、禁卫军骑兵师停下来,开始打扫战场收缴着四散奔跑的战马。他走到洪承畴面前,冷声问道:“报上你的姓名!”  “鄙人洪承畴。”洪承畴面带愧色,低下头轻轻地说道。  “洪承畴!”李定国吃惊的望着他,伸出拇指说道:“你是大英雄,可惜败在女人的石榴裙下。”  “你——怎么知道?”洪承畴脸红了,他和皇太极的庄妃有一夜风·流,这件事只有皇太极和庄妃他们三个知道,怎会被外边的人都晓得啦?  李定国看着他宭迫的样子,知道历史记载没有胡写。他上前拉住洪承畴笑道:“大丈夫不计小节,你还是位真豪杰!走,咱们到城里叙话。”  “我认为,你应该趁机进攻北平,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洪承畴不知道面前年轻人的身份,但还是极力要求着要乘胜追击。  “这不是好机会!”李定国反驳道:“他们有两种可能。一、逃回北平继续从蒙古、东北派兵过来;二、放弃北平回到关外去布防!”  “难道你不怕他在京城抢劫而去?”洪承畴听着李定国的解释,这与他的判断不谋而合。但他为何不追击呢?  “北平还能有多少油水?他敢在京城呆多久?”李定国微笑着,再一次反问。  洪承畴叹口气,李定国说的没错,经过李自成的洗劫,北平只剩下房子和家具。百姓吃的都难以维持,还有什么可抢?  李定国何尝不想趁机拿下北平,但他知道,清军战斗力如此强悍,再拼下去将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他不会这么做,他的兵损失一个都会很心疼。多尔衮逃不到哪里去,他要慢慢的消耗鞑子的有生力量!  绿营兵被交了械,战马和兵器被收缴后,在一个师的押送下开始掩埋战场的尸体。洪承畴诺诺的说道:“不要伤害他们,这与他们无关。”  “你多心了!”李定国指着保定说道:“我们需要很多人,他们是掩埋战场的尸体,然后送到正在加紧修建通往这里的火车道,是送他们去做工。”  “报告!缴获战马二十多万,清军死八万人、俘虏不足十万、逃跑十五万以上!”靳统武骑着战马过来,跳下来后大声的汇报着。  “汉八旗也都跑掉了?”李定国定身问道。  “是,和鞑子一路冲出包围而去。”靳统武狠狠地挥动着马鞭:“应该把那些当官的都干掉,四十万人都能留下来!”  “我要的是从心理上征服他们!”李定国面色凶巴巴的说道:“蒙古、鞑子占据着广大的土地面积,要想征服他们,必须让他们绝望!”  靳统武点点头:“部队停止了追击,开始就地休整和补充。请指示。”  “好!休息一星期,等候下一步命令。”李定国说罢,带着洪承畴离去。  朱亚兰望着北边呆呆的发愣,靳统武感到怪异。他张口问道:“你在想啥?”  “我在想,北平会不会被鞑子烧掉!”朱亚兰回过神来,面带悲伤的说道。  “咳!皇宫已经被李自成焚烧,他们还能燃烧那里?”靳统武还有很多事,嘱托她:“赶快回去,别在这里耽误。”  “我家里还能有人活下来吗?”朱亚兰看到靳统武离去,终于呼出了心声。离北平越来越近,她的情绪渐渐地紧张起来。  在一座干净的房子里,洪承畴被李定国礼貌的让座。两个人同时坐下,李定国做了自我介绍。洪承畴吃惊的望着他,难以相信这支厉害的部队是眼前这位年轻人训练出来的。  “我对汉奸从不手软,你是唯一的一位。”李定国直爽的说道:“希望你记住教训,不要再做对不起中华民族的事!”  “你要重用我?”洪承畴当初决定放下武器,是不想让绿营兵全部死掉。他从李定国的话语里捕捉到信息,这位年轻人还要使用他。  “你要先从我的施政方法、总体方针去了解一下,能做什么你自己告诉我。”李定国点点头,表示让他自己选择。  洪承畴叹息着:“像我这样的人,只能以死以谢天下,我是华夏的罪人!”  “情势所逼,也怪不得你!”李定国劝解着:“你弟弟和母亲都生活的很好,他现在是一个县府父母官。”  “啊!”洪承畴不由得喊出声。一年多没有见到家人,做了俘虏反而了解到家里的情况。  “见到他们你要小心!”李定国微微一笑:“老人家很有骨气,对你很失望。”  “我是百口莫辩啊!”洪承畴又开始脸红了。  “你给我讲一下汉八旗,我想了解一下他们有多少人,投靠清廷的都有哪些将领。”李定国转移了话题,和洪承畴谈起正事。  “宁完我统领汉军正红旗,尚可喜统领汉军镶蓝旗,耿仲明统领汉军正黄旗……”  “范文程也在北平?”李定国见洪承畴说完,急忙插嘴问道。  “是!”洪承畴狠狠地说道:“是他坑害了我!”  “因为自身不得重用,而叛变国家,是为了个人小利,而背叛了整个民族大义,是彻底的大汉奸行为!”李定国横眉竖目,咬牙切齿的说道:“我可以饶过任何人,他,千刀万剐都不可饶恕!”  范文程自愿投效清廷,参加后金政权。清太宗时,为主要谋士之一 ,深受倚赖, 凡犯明的策略、争取汉官归降、 进攻鲜国、抚定蒙古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虽系儒生,但相貌堂堂,体格魁伟,倒很像是一员虎将,且临阵不惧,随军从征时,奋勇冲杀,又长于用计,能言善辩,因而为鞑子立下功劳。  “他是一位很高明的谋略家,不仰人鼻息,不随风摇摆。韬略过人。”洪承畴惋惜的唏嘘着。  “正因为有他这样的汉奸,鞑子才会兴兵攻占北平!”李定国狠狠地说道:“读书人都知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却忘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  “书中自有黄金屋嘛。”洪承畴不由得笑了,读书是为了什么?那一个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第五十五章:树倒蝴蝶散
  第五十五章:树倒蝴蝶散  清兵在石家庄诱敌深入的计谋失败,多尔衮感觉到了关内已经不可久留。面对那些投诚的汉族官员,厌恶情绪油然而生。  “大厦将倾,你们各自逃命吧!”多尔衮已经料到,李定国的人绝不会因为他逃到关外而罢休!  那群恐慌至极的汉臣嘴唇微微的颤抖着,既不敢要求、又不甘心就这样被主子抛弃。范文程叹息道:“大厦将倾,树倒蝴蝶散啊!”  “这棵树不会倒!”多尔衮冷笑:“逃命吧,我不会难为你们。愿意去投靠新主子也在你们,念在同朝为君的份上,喜欢什么尽管拿。”  拿?这里还有什么?就是能拿走,他们又能跑到哪里?大臣们相互望着,内心冰冷到极点。八旗那些将领还抱着一丝希望,清朝不会部队也不要了吧?  “汉八旗也留下!”多尔衮望着尚可喜等人:“沈阳也不能抵挡对手的快枪利炮,大清朝灭亡在即。与其跟着我去陪葬,还不如留下来有一线希望!”  范文程跪倒在地,额头触地喊道:“范某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念在我多年跟随的份上,赏我一剑!”  “陷我于不义?”多尔衮不耐烦的说道:“想死自己回家去自尽,你我都在陷阱里,你我都不能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实话说吧,这叫人算不如天算,天要灭亡大清朝,连累各位了!”多尔衮凄惨的摆摆手,不顾金殿上众人的目瞪口呆朝外走去。  北平城外,八旗兵马无声的站立着,那些携儿带女的旗人都是唉声叹气。来到北平不到一年,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得回到原来的苦寒之地。  多尔衮骑马走出来,对鳌拜、正黄旗的谭泰、郑亲王济尔哈朗说道:“留下来,掩护所有人离开走出关外!”  “扎!”三个人急忙单膝跪地,表示服从命令。  多尔衮望着北平好久,这才叹口气拍马离去。鳌拜凶残的说道:“杀!杀光城里的人,放一把火全部烧掉!”  “不可!”跟出来送多尔衮的范文程急忙拦住:“一旦北平被毁,满汉结怨更甚!”  “算了!”郑亲王济尔哈朗推一把鳌拜:“摄政王没有下旨屠城,咱们不能违抗军令。”  “我不甘心呐!”鳌拜把刀从新插了回去,踢一脚范文程:“滚走吧,汉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铁骑后卫部队离去,范文程大哭起来:“天不灭曹、天要生我,我是汉人,却把他们当做了敌人。报应,报应来了!”  鳌拜用更加恶毒刻薄的语言将其希望粉碎破灭,在不识真相而生愤火的“忠臣”中再添薪炭。范文程绝望的望着城墙,狠命的朝上撞去!  “啪!”范文程使尽了全力,这一撞,破碎的头颅一下子撞进腹腔。鲜血哗哗哗的往外冒着,令旁边的人都恐惧的看着。  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相互一望,都在考虑着自己的下场。耿忠明看谁都无有了主意,喃喃自语说道:“留下也是死,不如咱们去投靠李自成。”  “李自成能抵挡住李定国的大军?”尚可喜不住的摇头,失落的说道:“认命吧,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孔有德铁青着脸:“能活一天是一天,各位我要告辞了!”  “你朝那里去?”耿忠明急忙问着,果断的决定:“咱们同生共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去蒙古。”孔有德阴沉着脸色:“他的部队纵然再厉害,在辽阔的草原上也奈何我不得!”  “做马匪?”耿忠明傻了眼,王爷变成了劫匪,他还真的不能适应。  “干掉林丹汗我自己去做王爷!”孔有德变本加厉的喊道:“大丈夫生有何惜死又何惧,成王败寇,再也不跟别人做奴才!”  尚可喜点点头:“咱们是三顺王,不能分开!”  “招呼部队走!”孔有德喊叫着,让跟在身边的护兵去传达命令。  “又走了一批!”坐在大殿上的祖大寿叹口气。  明末满洲久为边患,能捍御者以袁崇焕为最。满酋后施反间,崇焕竟以冤死。祖大寿怎么也忘不掉那残忍的一幕。百姓不明是非,一刀刀割着故主的肉在食用着!  “我错了,错得太离谱!”祖大寿因为主帅被冤屈,一气之下投靠了清廷。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荒唐!”  “袁崇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英雄!”金殿突然闪出一个人,身后跟着四个威武的勇士。  “你是谁?”祖大寿虽然吃惊,但还是没有动一下身子。  “昨天和八旗交锋者!”来人是李定国,他带领特务营趁乱进入,却发现清兵撤走。而金殿上只有祖大寿一人。  “如果你看着自己的主帅被千刀万剐,你会怎么做?”祖大寿淡淡的问道。  “不好说!”李定国拉一把椅子坐下:“也许,我会愤而离去。也许,我会和你一样,找一个靠山来给主子报仇!”  “哦?”祖大寿很意外,他想听到对方是如何铿锵有力的演讲一番,没有想到和自己是一样心情。  祖大寿,在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袁崇焕威震辽东之时,祖大寿是袁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北平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却在这时认为袁崇焕通敌谋反,逮捕下狱。祖大寿愤怒之下带着部队返回辽东,置危险中的北京城和皇帝不顾。  袁崇焕在狱中,修书给祖大寿,劝他带兵回来保卫京城。可想而知,袁崇焕写这封信给祖大寿时是多么的委屈与无奈,冰冷的砚台,冻僵的手,淌血的心。  祖大寿看到的袁督师的信号啕大哭,全军亦痛哭。无法想象祖大寿当时的心情,悲痛,伤心,愤怒交织着。尽管最后他还是率部回北京了,但崇祯皇帝也下了决心必杀袁崇焕。  在辽东将领中,他是营救袁崇焕最力一员,曾请求削职为民,以自己的官阶赠荫换取袁督师性命。但袁崇焕最终还是被他奋勇保卫的人千刀万剐了。  之后祖大寿率领袁崇焕旧部,这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驻守宁远、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御清兵的入侵。崇祯四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极以倾国之师,把大凌河城团团包围住。  祖大寿突围不得,援军又被击退,只能闭城坚守。皇太极不断地送信劝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坚守了三个月,城里粮食吃完了,开始杀马吃。马杀完了,开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军中的老弱病残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该是健壮将士的互相残杀了。  无论如何,城是没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将领,除了副将何可纲,都认为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了。于是祖大寿长叹一声:“人生岂有不死之理?但为国为家为身,三者并重。今既尽忠报国,惟惜此身命。”  投降了,然后他向皇太极献策,他愿意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皇太极满心欢喜。但祖大寿进锦州城后就抵抗清军。皇太极恼羞成怒,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都无功而返。  祖大寿又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祯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倾国而来包围锦州城。这一次整整围了一年,洪承畴的十四万援军在松山被击溃,洪承畴投降;祖大寿粮尽援绝,城中又开始人吃人,只好再次投降。  皇太极封祖大寿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希望他能够为己效力,可他除了给自己的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不咸不淡的劝降信,再难找到祖大寿做“汉奸”的记录。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我是一个好老板,跟着我不会委屈你!”李定国大言不惭,直接说出了来意。  “你能饶我一命,我会伴守着袁督师了此一生!”祖大寿已经对官场厌倦,不肯接受李定国的好意。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祖大寿浑身一震,痛哭失声:“唔——行刑那天,袁督师毫无惧色,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  身上的肉被割完、血液流干,他们剜开胸膛取出五脏,截成一寸寸的卖掉。全城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袁督师的鲜血顺着他们的嘴角往外流!”  李定国从来没有哭过,听着听着泪水禁不住噗嗒噗嗒的往下滴着。他按住祖大寿的肩膀:“历史会记住他,华夏人民会记住他!他死了,虽然经历坎坷,一生忠于国家、在民族大义面前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永垂不朽!”  “你能给他修墓立碑吗?”祖大寿站了起来,他被李定国的语言感动了。  “我要给他建忠烈祠,让华夏万古千秋永远记住他!”李定国加重语气说道:“我已经去祭奠过他,他的佘姓部下趁夜盗取了头颅,就埋在斜街52号院内。”  “我——”祖大寿张开了嘴再也说不下去。  “你先别表态,去到南方各地看看,如果我不值得你信任,可以自便。”李定国说到这里,对身后的人问道:“电报发出了吗?”  “骑兵一师再过一个时辰就能赶过来。”身后的警卫急忙汇报。  “鞑子会不会放弃沈阳而逃?”李定国凝聚着眉头,开始考虑下一步计划。###第五十六章:冷美人
  第五十六章:冷美人  祖大寿接受了李定国的建议,正要离开金殿,发现一个女子出现。他急忙上前问候:“公主殿下,眼下兵荒马乱,你还到处跑干啥?”  “李自成去了,鞑子去了,还有谁比这些人更可恶?”公主望着身穿大明朝服的祖大寿,瞪大了眼睛望着:“你还有脸穿明朝官服?”  “公主?”李定国思索着,面前的女子十五六,少了一只胳膊,有着尊贵的气质,相貌清丽高雅,秀美柔嫩,美貌绝伦,虽然年幼,但艳丽异常。  神态天真,双颊晕红,肤色白腻,一双眼灿然晶亮,年纪虽幼,却是容色清丽,气度高雅,洁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兰。娇美却又不失典雅,清秀却又不失柔美。  声音清脆却透视着愤怒和不肖,讥讽的语言几乎令人尴尬万分。面对这样一个冷美人,他只得出来打圆场。搬一把椅子放到公主面前,他那不可抗拒的语言直直的输送给着对方。  “公主请坐!”  “你是何人?”李定国二十岁出头,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公主突然感觉到一丝慌乱,很快稳住神问道。  “小子不出名,姓李,叫李定国。”李定国淡淡一笑,自己穿越后初次来到京城,没有几个人认识自己。  “他是襄阳起兵的领导人,两次大战清兵取得胜利的——你——”说着话走进金殿的朱亚兰突然住口,望着面前的女子浑身抖索。  “小——”对面女子也是一惊,望着朱亚兰就要呼出。  “我小怎么了?”朱亚兰尖牙利齿,急忙堵住对面女子的半句话。她机灵的跑过去扶住公主,对李定国说道:“你们谈话,我去和这位姐姐聊聊家常。”  朱亚兰扶住公主离开,李定国对祖大寿问道:“这位小丫头你认识不?她是那家王公大臣的女儿?”  “你不知她的根底?”祖大寿诧异,不认识的人你都敢收留。回想着小丫头的面相,摇摇头说道:“不认识,京城官宦人家太多,女孩子又是轻易不出门。”  “她姓朱,是哪位王爷家的女儿?”李定国来到京城,不由得对朱亚兰的身世好奇起来。  当年,崇祯挥剑就向毫无准备的长平公主劈面挥去。 长平公主下意识地一避,利剑落下,切断了她的左臂。一声惨叫之后,她倒在血泊中,没有了知觉。 失魂落魄的崇祯认为女儿已经死了,没有再劈第二剑。  紫禁城里乱成一团,谁也没有顾得上去看看长平公主的“尸体”。所有的人来了又去了,她就那么一直躺在冰冷的青砖地上。 五天后,奇迹出现了,长平公主居然苏醒了过来。  当她醒来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成了大顺国的天下。李自成见长公主居然死而复苏,感到很意外,于是将她交给刘宗敏救治。  幸好,“大顺”只在北京城里呆了两个月,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李自成没有来得及带上长平公主,就在清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  长平公主身体尚未恢复,仍然挣扎在生死边缘,一片混乱中,她没有办法逃脱,只能躺在病榻上,清军引兵入关,长平公主成了清朝廷的特殊“客人”。  朱亚兰已经哭成了泪人,面对死而复生的姐姐,她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两姊妹抱头痛哭,却把李定国和祖大寿惊动。  “你们是姐妹?你是小公主?”李定国过来时,看到两个人哭成这样,他似乎明白了。  “我们是姐妹,是刚认的。”朱亚兰急忙擦着眼泪,松开对面的女子说道。  “刚认的?”李定国疑惑了:“认姐妹是大喜之事,你们却在哭。”  “姐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