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师帮帮忙 作者:非天夜翔[完结]-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仲明微一沉吟,反问道:“李建成和李世民,你们觉得哪个好点?”
罗士信道:“都不喜欢。”
秦琼道:“前者城府颇深,后者……倒是十分客气的,也不容易动怒。”
罗士信道:“后者会收买人心,两兄弟都差不多。”
“嗯。”吕仲明知道了罗士信与秦琼的评价,便心中有数,秦、罗二人性格耿直,却并不瞎,面对什么样的人,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罗士信,只认真诚的人。
吕仲明也不说谁是真命天子的话,李世民既有本事网罗如此多的人才在麾下,让人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命,想必也不会是虚情假意,收买人心之辈,假以时日,秦琼与罗士信必定会有自己的判断。
夜里,吕仲明点着灯,又看了会父亲写给自己的几封信。
秦琼推门进来,吕仲明看了他一眼,整理自己的东西,头也不抬问:“怎么啦?”
“罗成打呼噜。”秦琼道:“吵得没法睡,过来和你挤挤。”
吕仲明便坐进去,让他睡上来,把信挨着折好,里面还有以前在张须陀麾下时,与秦琼讨论战局,随手涂涂画画出来的地图与行军路线。
秦琼看得不住好笑。
吕仲明:“?”
秦琼:“这些你还留着?”
吕仲明:“嗯,都是重要资料,以后说不定可以用上。”
秦琼道:“人前一副高人风范,人后跟个小孩一般。”
吕仲明:“唉——混日子不容易啊,也只有在你和罗大哥面前,才能放松点。睡吧睡吧,明天还要赶路。”
秦琼手指一弹,熄了灯,两人便并肩躺着,窗外月光照进来,秦琼方才无意瞥见吕仲明的家书,看到几句话,心中忐忑,却仍问出了口,道:“仲明,你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办?如果急着办事,不用再陪我和罗成胡闹了,或者你把事儿说说,我俩也不去晋阳了,陪你去办事罢。”
吕仲明侧过来,对着秦琼的脸,端详他,秦琼只比自己大一岁,两人都是一身稚气,但秦琼混迹军队中,感觉十分可靠。
“告诉你其实也没什么……”吕仲明便把自己的使命拣了些要紧的内容,给秦琼说了。
这些事,几乎是在秦琼理解之外的,吕仲明也知道,他决计不能知道一个来自几千年后的人,在知道几乎所有人的命运的情况下,参与到他们的命运中来,便巧妙地回避了金鳌岛的根源问题,只说自己来自某座仙山。
秦琼听完后,说:“可是杨广礼佛……佛门又无所争……”
“对。”吕仲明道:“眼下只能先加入李家阵营里,再慢慢地与佛家接触罢。”
“也真是难为你了。”秦琼叹了口气道:“才这么一点大,就要办这么麻烦的事。”
吕仲明笑笑,说:“还好,刚来的几天着急,只想把事给办完了快点回家去,现在已经习惯了。可能还得在凡间呆上个十年,二十年才能解决吧。”
“办完以后,你就要走了么?”秦琼问道。
吕仲明嗯了声,有点困了,秦琼又道:“等你走的时候,一定得给我说声,别怕离别难过,不声不响就走了。”
吕仲明心道你们这群二货,都是成仙的命,到时把罗士信也一起带回金鳌岛去,便道:“不会……”
秦琼后面又说了几句什么,吕仲明已经没听见了,许久后,月光照在秦琼英俊的脸上,他看着吕仲明稚气的脸,轻轻叹了口气。
数息后,吕仲明开始打鼾。
秦琼:“……”
那声音虽然不大,却时长时短,毫无规律,若有节奏可言,秦琼勉强还能睡着。然而吕仲明三不五时打着鼾,还会“嘎”的一声,卡住一小会,秦琼简直是要被他整疯了,抓着枕头起来,要按他脸上,寻思良久,只得卷了铺盖又上楼去。
刚到楼梯下,罗士信雷霆般的打呼噜声传下来。
秦琼索性把铺盖一扔,躺在厅堂中间,满肚子郁闷,睡了。
翌日,三人出城,吕仲明睡眼惺忪,看着罗士信收拾出的一大堆东西,吓了一跳。
吕仲明瞠目结舌道:“咱们有这么多家当?”
来并州时三人两手空空,只有三匹马,现在居然收拾出了四个大包袱,大多是衣物,秦琼俩黑眼圈,站在一旁抽鼻涕。
罗士信道:“你秦大哥说,赚点钱不容易,这些日子里都是你在养家,除了带不走的送给老百姓,剩下的能带就带上罢。送人的东西,我都说是你分的,拿到锅碗瓢盆的人,都说是活神仙的东西,预备拿回家供起来呢。”
吕仲明心里咯噔一响,问道:“夜壶什么的没送人罢……千万别给供起来啊!”
秦琼实在没力气跟他多说,忙道:“走罢走罢,你别跟小二愣子扯这个了,成天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吕仲明被两人抓了上马,临走时,还想回头去跟街坊邻居告别一声,秦琼准确地用一句话击溃了他。
“我只说咱们去探亲,要是被人知道你走了,就有人去偷你的夜壶了。”
吕仲明登时不敢再想,匆匆忙忙,逃难似地与二人出了代县。
沿途兵荒马乱,田地荒废,冬天过后,两道一片狼藉。
三人在官道上游荡数日,所见之处,大多是拖家带口,前来并州生活的百姓,奈何哪里都不太平,中原叛军四起,边疆突厥为患,看到这景象,吕仲明不由得心想,是该出来了。
连着走了几天,官道上渐渐地热闹起来,有了些人气,路边立着晋阳的界碑,已入地界,晋阳城壮阔气派,城门拔地而起,光是城墙外聚集的民众,就足有上万,俨然一副塞外长安之景。
大门紧闭,只开偏门,让百姓进出。此处官兵盘查甚是严格,秦琼一看便道:“应当是防胡人奸细,可是咱们无文书,无令牌,要怎么进去?让人报信?”
三骑远远驻于城门外,罗士信调转马头,斜斜朝向城门,往远处一示意,笑道:“特地等着咱们呢。”
城门下摆着一张胡床,上面坐着个小年轻正喝茶,看见秦琼的那匹马,便起身,朝他们快步走来。
“不是等咱们吧。”吕仲明小声猜测。
要真是为了等三人,那可实在是礼贤下士到家了,但吕仲明转念一想,李家几个儿子,应当都是聪明人,尤以李世民为甚——既然知道自己与尉迟恭那点牵扯,便也知道,他一定会来,而且会尽早赶来。
“只怕还真是等咱们。”秦琼道:“且去会一会他。”说毕翻身下马。
那人正是登门拜访过一次的李济,一见三人,便远远笑道:“吕仲明!”
“李世民!”吕仲明也笑道:“又见面了。”
罗士信道:“这也太把咱们弟兄当回事了,专程等这两天,不嫌气闷么?”
李世民一抱拳,默认了自己的身份,莞尔道:“依我说,该到代县去一趟,上次说好的酒还没喝到,奈何家父让世民在城墙下等着,世民便只得等着,父命难为,气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三人都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李世民一副自来熟的模样,作了个“请”的手势,下令道:“开城门!”
晋阳大门缓缓被推开,现出城中全景,只见一条笔直道路通往城中央唐王府,雕栏玉砌,七层楼阁,犹如皇宫般占地百亩,好不气派。沿街热闹繁华,一派熙熙攘攘之象。
就连吕仲明自己,在金鳌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此等热闹的人间宏伟大城,依稀间豪迈感登生,仿佛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的面前开启了一扇大门,又仿佛走进了真正的历史里。一如诗歌所云:
还携堂印入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
李世民回头打趣道:“我等了两天,当真怕你们不来了。”
吕仲明看着李世民双眼,也与他打趣道:“上天有命,令我们来辅佐你,不敢不来呐!”
李世民先是一怔,继而似有所感,看着吕仲明,吕仲明却一哂道:“世民兄请。”
李世民带路,带着四人进入了这个繁华的花花世界。
——卷一:秦王破阵乐·完——
【卷二·扬州慢】
☆、19 第十八回:王府
初春,晋阳全城冰雪初化,一轮煦日当空,房檐朝下滴着水,满城梅花芬芳扑鼻,十里长街,川流不息。,白墙黑瓦一望无际,全城的屋顶汇成黑海,独拥着城中央高耸的唐王府。
王府前冠盖如云,两街叫卖之声不绝于耳,风铃声响,和在清风中传来,晋阳一地乃是并州最繁华之地。
秦琼、罗士信与吕仲明三人都是平生首次得入这等大城市,半晌说不出话来,李世民的部下牵来马,数人沿着长街不徐不疾而行。罗士信跨在马背上,笑道:“好地方。”
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富足,确实是个好地方,秦琼点头道:“较之大兴,不趋多让。”
三个乡巴佬进城,忍不住总是左看右看,李世民也不客套,笑吟吟道:“两位将军为大隋征战多年,奔波良久,若无要事在身,就在晋阳落地生根罢。”
罗士信终究是少年脾气,看到这么热闹的地方,比较自己一生走过的地方,便不可遏制地喜欢上了这里。心中豪气顿生,要说句什么时,秦琼却微微摇头,示意他有什么话,待得大家熟了再说。
罗士信略一沉默,便知秦琼之意,自己三人过来,并不是白吃白喝的,李家也不可能养着一群光吃饭不干活的门客,纵是愿意卖命,也要看李渊看不看得上自己。
那边吕仲明与李世民二骑并肩而行,李世民略略靠过来些许,吕仲明马上就知道他有话要说,低声问:“怎么?”
李世民道:“说来惭愧,本该世民亲自前往代县。”
吕仲明抬手道:“世民兄,这次既然来了,便是将我二位哥哥托付给你”说毕回头看了一眼,见秦琼与罗士信还在互相开玩笑,继而认真看着李世民双眼。知道彼此都是聪明人,连寒暄都不必了,
李世民先是略一诧异,继而会心而笑。
吕仲明低声道:“别将我当做外人,也不需顾忌我心情,该说的直说就是,假以时日,世民兄会发现,仲明确实是真心来助你的。”
李世民沉吟良久,说:“愚兄谨记。”
吕仲明道:“世民兄,现在有话请说。不必客气。”
李世民也不与他绕弯子了,解释道:“仲明,到了王府后,我父亲应当会朝你询问一些事。”
吕仲明嗯了声,知道李世民这是提醒他,如何与李渊对答,问道:“唐王有何心结未解?”
李世民道:“那首歌谣也就罢了,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年前我弟弟玄霸病逝……与家母先后离去,不足三个月。”
吕仲明微微皱眉,李世民道:“父亲足足感怀一年,若问及寻仙,访魂,招魂,盼你慎重作答。”
吕仲明沉吟,点头道:“生死有命,成事在天,多谢世民兄弟提醒。”
李世民摆手,解释道:“也是想为他分忧。”
说话间已过正街,吕仲明又笑道:“世民兄为何不问,人死后归途如何一事?”
李世民无奈道:“生前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空去理身后,该来的总是会来。”
吕仲明笑了起来,又问:“城内佛寺几处?道观几处?”
李世民想了想,答道:“未有佛寺,止有三处道观。数年前汴州来了一位僧人,想在并州弘扬佛法,为我一家四兄弟祈福消灾。家父不信佛,那位法师便走了。我猜母亲病重时,父亲曾后悔不迭,这些年来一直留着个心病。这次如此急切地请你来晋阳,也正因如此。”
吕仲明心中一动道:“那僧人叫什么名字?”
李世民答道:“似乎是叫神秀法师,那时我还小……未曾待客,已记不清了。”
吕仲明又问:“所以晋阳至今,都未有佛法传播是么?”
李世民点头不语,吕仲明约略明白了——佛门在李渊这里碰了个钉子,也无法在晋阳弘扬佛法,看来并州这一块,对方是应当是暂时放弃了。
说话间数人已来到晋阳王府前,王府门大开,颇有宫廷威仪,官兵来往巡逻,李世民下马,侍卫纷纷朝他鞠躬,李世民便道:“大哥已为三位安排落脚之处,还请随我来。”
李世民带着他们走近晋阳王府,当先是一个巨大的校场,罗士信笑道:“当真气派。”
“王府在并州一地抵御突厥。”李世民回头解释道:“养兵数千,实在忙不过来,又人来人往,这些年里渐渐外扩,便成了如今模样,见笑了。”
校场外有两队士兵正在操演,都是千人一队的方阵,四人登上百阶汉白玉阶梯,从正厅绕过,进了回廊。回廊后则是花园,回廊里挂着无数角铃,风一吹来,所有铃铛一齐清脆作响,悦耳无比,听得人心旷神怡。
晋阳王府极大,分三十七阁十三廊,正院,东府,西府三大建筑群。又有殿外的宽阔校场。内里三十七阁,又各有主建筑与偏院,楼与楼间以假山,花园或是回廊互隔。吕仲明一路走来,见但凡有人在花园中说话,看到李世民过来,都是纷纷点头与他行礼。
看来李家门客不少,都住在晋阳府上。
“来不及为各位准备宅邸。”李世民道:“这段日子里,就请先住家里,出入,走动都是随意的。”
秦琼略一点头,三人穿着粗布袍子,与这富丽堂皇的大王府十分格格不入。吕仲明倒是十分坦然,虽说晋王府气派,却终究气派不过金鳌岛碧游宫。一路上七拐八绕的,吕仲明刚绕过两条回廊便心道糟糕,待会万一自己走动的话,就得迷路了。李世民正走着,旁里便有人过来,朝他行礼,并凑到他耳畔小声说了什么,李世民点头,把人打发走了。
刚进入花园,又有人过来,找李世民说话,李世民便点头小声交谈几句。他把三人带出了了回廊,后面赫然又是一个占地近十亩地的练兵场,练兵场上有台阶,沿着台阶上去,则是几座庙宇般的建筑。外头挂着匾“长香苑”。
李世民回头说:“长香苑距东府虽有些远,但距正院近些,后头有个独立的院子,院内有池塘,夜间也僻静。”
吕仲明点头,问:“晋阳府有多大。”
“正院,西府,东府三处”李世民道:“我大哥说让三位住这儿,来往也近些。”
“你住何处?”秦琼问。
“东府上。”李世民笑道:“稍有些远了。”
吕仲明微一颔首,没作什么评价,是时三人进了长香苑,虽不是特别气派之处,较之外头雕栏飞檐的大屋子,终究是逊了一筹,然而小殿倒是有小殿的特别。
“世民兄。”吕仲明道:“若有事忙,就先行一步,不必陪着我们。”
李世民沉吟,点头道:“待会我再过来。”
李世民脸色有点不好,数人都猜到他有重要的事,也不多问,进了长香苑,那处正是个合院,四周有八间厢房,看上去倒像是道观所改,院里种了不少风竹沙沙作响,清幽典雅,倒是别有一番况味。
不多时又有家丁将三人在府外卸下的行李送来,院门外便有人进来听使唤,是个婢女,盈盈一躬,吕仲明道:“不必理会我们。”
那婢女还没说话,又被吕仲明给打发出去了,罗士信以手指弹了下外间门房前的听风瓶,叮叮当当的,随口道:“气派。”
“钱财身外物。”吕仲明道:“都是没用的东西,这就住下来了?”
秦琼看着二人,说:“我无所谓,只怕咱们仨不能常住一起。”
吕仲明在廊前坐下,说:“给个地方住,给口饭吃,想必得让你俩去帮李家打仗了。”
“那是肯定的。”秦琼倚着个石桌,笑道:“不然还让咱们混吃等死么?罗成?”
“来都来了,打就打罢。”罗士信漫不经心道:“也打了好几年了,不打仗能做什么?何况小二愣子也得……”
罗士信说了个开头,吕仲明便知道罗士信知道了,自己虽然没怎么对这两位好兄弟提及,但他得依附李家,才能办自己的事,他们都是懂的。
吕仲明点头,秦琼又道:“我猜他们正缺人手,外头练兵的阵仗看起来也不行,有兵无将,我和罗成想必也不会闲着。混口饭吃没太大问题,就是不知他们待谋士如何。”
吕仲明胸有成竹,说:“不用担心我。”
说话说到一半,便有家丁捧着木盘进来,说:“三位大人,这是唐王世子为各位准备的。”
三人便停了交谈,秦琼道:“放下罢,你家世子怎么说?”
家丁道:“世子请三位大人晚上到明德楼去用晚饭。”
“知道了。”罗士信又把那家丁打发走了。
吕仲明看了眼木盘中的东西,见都是小金锭,一时间不由得泪流满面,悲从中来,小爷那金葫芦要是带在身上,十万两黄金扔出来,谁都砸死了。
“又傻笑什么?没见过金子?”罗士信莫名其妙道。
“没笑什么。”吕仲明泪流满面。
木盘中还有三套上好的绸缎袍子,以及三块刻着姓氏的腰牌。料想是让他们出入王府所用。
“李建成送来的。”吕仲明道,拿起袍子在身上比划。
罗士信道:“不是他哥来接咱们,倒是挺意外。”
秦琼随口道:“我猜李建成多半就没把咱们当回事。”
“嗯。”吕仲明点了点头,李建成前来请他们,乃是李渊的要求,招摇撞骗的道士多了去了,不差吕仲明这一个。李建成想必见怪不怪,什么民间传说吕神仙大战突厥兵一类的,既无亲眼所见,便都当笑话听了。毕竟口耳相传的奇人奇术层出不穷,都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说,李建成也不会尽信,只将他当做江湖术士看待。
而秦琼罗士信虽是隋朝将领,能带兵,李建成却不知其实力,不把他们看的太重,也实属寻常。
吕仲明笑道:“李世民是个识货的。他哥不怎么看重咱们。”
罗士信又道:“你可别忘了,他大哥才是世袭的王爷。”
这句话说得毫无前因后果,但大家内心都清楚,清风吹来,院内一片安静,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吕仲明渐渐推断出李家人对待他们几个的态度,首先李建成几乎是完全不清楚他们几个来头的,只知道秦、罗二人带过兵。要招揽门客的话,只能算得上是中等级别。
而李世民则通过他的渠道,多少知道三个人的分量。当然也许也是因为他想招揽人,所以来者不拒。若无意外,李建成、李世民以及李渊,都会给他们一个互相深入了解的机会,知道他们的才能,才能知人善任。
“你也会打仗。”罗士信道:“找机会在他们面前露一手就行了。”
“那是下策。”吕仲明笑道:“我能应对的,相信我。”
三人的讨论到这里就算完了,各自起身去整理东西,进王府时已是午后,没过多久,婢女见三人说完话,便端着点心进来,吕仲明正好有点饿了,便吃点心喝茶。
秦琼又道:“那黑炭也在王府里?”
“说不定还病着。”吕仲明道:“晚饭的时候我再去问问他们。”
今天的这顿晚饭举足轻重,须得早作准备,于是吕仲明一再告诫自己,待会晚饭不可吃得太多,跟饿死鬼似的,让人轻看。一定要注意形象。
奈何傍晚到了明德楼里,香味一传来,吕仲明登时有点控制不住。
厅堂里只有李建成与他们三人,每人一案。
李建成入席时便客气道:“家父有事在身,来不了,实在抱歉。”
数人都点头道理解的,李建成又问:“吕先生荤素皆宜?”
“都可以。”吕仲明道:“我们家不持斋戒。”
李建成点头会意,吩咐人上菜,先是上了一道鳖汤,一道咸蛋黄酿桂花虾,一道栗子烧肉,吕仲明便有点不太行了,竭力控制自己不要猛吃。婢女又把好吃的源源不绝端上来,吃了还有吃了还有……许多菜都认不得是什么东西。
李建成动了动筷子便不怎么吃了,先是问三人身世,与秦琼客套了一番,提及秦琼已故老母,李建成便颇有唏嘘,母亲新丧,按理说李建成还需守孝,彼此便交流了几句,吕仲明家严家慈安好,看那模样,天地塌了俩爹也死不掉,便不敢发表意见,以免又像刚认识秦琼那会,出言冒昧。
罗士信也是自幼父母双亡,自然与李建成有更多的话说。三人聊了一会,说到中原连年战乱,杨广开凿运河,民不聊生,百姓妻离子散的事,李建成便问:“请教秦将军,罗将军,两位从东边来,只不知叛军之势如何?”
这是要考校他们了,吕仲明知道秦琼肯定作了准备,便不怎么担心,便朝婢女道:“刚才那琵琶虾还有么?再给我来点。”
那琵琶虾实在太好吃了!简直比金鳌岛的东西还好吃……吕仲明道难怪天底下人都想当皇帝,当了皇帝想吃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还不会被管着……
秦琼稍一想便答道:“离开隋军时,以叔宝所知,叛军仍以三支主力军为首。瓦岗的李密、江淮的杜伏威、与河北的窦建德。”
李建成略一点头,三人心里都知道,外头什么局势,李建成心底肯定比谁都清楚,秦琼便不与他多说形势,只道:“我与罗成,吕……”
吕仲明马上一个眼神制止了秦琼,秦琼反应也是甚快,便道:“我与罗成领军,跟王薄的主力交过手,也打退了卢明月。凡叛军,都有一样的弊病,兵多而不精。且人心涣散,士气低落。”
罗士信放下筷子,说:“兵铁装备匮乏,且单兵作战根本不堪一击,没有受过任何系统训练,只会简单的合围,包抄,且马战这方面,完全是空白。偶有奇计出现,譬如说水攻,火攻,却不懂配合天时地利,乃是靠小聪明想出来的计策。”
李建成道:“所言甚是。”
秦琼又解释道:“所以王薄才会败退,卢明月也是如此,如今战局,唯瓦岗,河北两支军队有可能坐大。若想为中原平叛,须得以速战为宜。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对官兵来说便越不利。”
罗士信点头道:“时间拖得越长,他们就越能腾出手来战斗,开始时都是新兵,你打一次,敌人的力量就增强一分,打得越多,对方便越厉害,拖到最后,非常危险。”
李建成听不太懂,微微皱眉,秦琼又道:“要打,就要设法通过几场大的战役,全军出动,将对方全部歼灭。”
李建成道:“若将一支队伍交给两位,需要多久才能带出能打败义军的军队?”
“世子,你没听懂我们说的。”罗士信摇头一哂,似乎不屑回答这个问题,李建成察觉到自己问了笨问题,便虚心道:“请将军教我。”
“不能这么来估测。”秦琼道:“得看天赋,对敌时的勇气,以及决心,还有,不管派多少人,只要是新兵,上阵都会出状况。”
“战场就是最好的课堂。”秦琼补充了一句,看着吕仲明,有点意外他这个时候居然没附和。
吕仲明根本就没空,才吃完冰糖肘子,现在又开始专心对付一只肥嫩的葱油鸡。
“何况,杀人也是讲究天赋的。”罗士信抿了口酒,淡淡道:“我不知道世子上过战场,亲手在万军之中杀过人不曾,但就我来说,刚开始参战,活下来是靠实力,你不能后退,只能上前杀。将士们也是一样,不能给他们任何后退以及侥幸的机会。”
“渐渐的,杀得越来越多,身边的同袍也就死得越来越多,一波一波地换,给我十万人,来十波敌人,死到最后,剩下一千人。”罗士信道:“足以。这一千人,带上最精良的武器,穿上最好的铠甲,足够击破任何叛军。哪怕来个五万人我也不惧。但若大家都觉得这场战役有良将带领,有高人坐镇指挥,靠阵法,靠谋略,能打胜仗。那么结果必然只有一个,死定了。”
秦琼点头,殿内十分安静。
李建成明白了罗士信与秦琼所言,又问:“以并州的条件,是否适合长期操练兵马。”
“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秦琼道:“操演,本身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年我们练兵时只教很少的一点打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学。闲下来便翻山越岭,急行军突进,奈何朝廷擎制良多……条件不足。学以致用,练兵乃是学,上战场才是用。”
罗士信道:“我倒是觉得并州合适。”
罗士信看了秦琼一眼,秦琼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知道他指并州外肆虐的突厥人。
罗士信显然对那天的陌刀铁骑非常感兴趣,问道:“天策军自建军到现在,有几个年头了?”
李建成显然在想别的事,心不在焉道:“天策军曾经是守卫凉州境内长城的一支队伍。”
罗士信点头,李建成却道:“我明白二位的意思,但纵是有新兵,也无法拿突厥人练兵,一来伤亡太重,二来……”
“嗯。”秦琼道:“二来不可贸然启战。胜了还好,就怕败了危及百姓。”
“塞外的马贼倒是可以。”李建成道:“当年历山飞被剿灭之前,便率军同时与马贼,突厥作战,历经多年,战力强悍。”
罗士信哂道:“说是这么说,但有兵也得至少一年的集训,才好带出去,否则都是些新兵蛋子,来日老子若带着人去朝突厥叫阵,背后部下全跑了,十万兵马面前剩了我一个,可就惹笑话了。”
说毕数人大笑,李建成忍不住莞尔。
吕仲明吃得已经彻底不能动了,婢女又送茶来喝,李建成见数人都差不多了,便喝了口茶,说:“改日再来请教两位将军,吕先生……”
李建成见吕仲明从始至终只说了三句话,分别是“太好吃了”、“这虾还有吗”以及“再给我来点肘子”。满脑子全是吃的事,与李建成先前所见的吕仲明完全不是同一个画风,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试他才学,然而自己也找不出什么话来问,转念一想,只得道:“今日菜肴可还……合心意?”
“好吃。”吕仲明道:“比家里做的还好吃。仲明不懂行军打仗,不敢谬议。”
李建成笑笑,又说:“尉迟将军一事,建成已朝舍弟代为分说,尉迟将军身体已无大碍,但任务未完成,军纪如山,还是得担点干系,料想罚得不重,吕先生请安心。”
“叫我仲明就行。”吕仲明道:“尉迟恭也住府上?”
李建成点头道:“想必您很快能见到他,时候不早了,建成还得回去……”
三人便道无妨无妨,秦琼道:“我们也该回去了。”
李建成笑道:“赶了好几天的路,各位就先随意休息。”
宾主又互相谦让了一番,李建成显然身有要事,便告罪离席,秦琼又喝了杯酒,要起身回去,罗士信看了吕仲明一眼,知道他在装傻,不愿太快被李建成看出底细。
“走罢。”秦琼道:“怎么了?不舒服?”
吕仲明:“吃太多了……”
罗士信:“……”
秦琼:“……”
秦琼善意道:“活动一下,慢慢起来。”
吕仲明只觉吃下去的东西都要从喉咙里冒出来,艰难地爬起来,罗士信又道:“背你?”
吕仲明忙色变道:“不不,肚子可千万不能挤着。”
吕仲明扶着墙出来,空气十分清新,塞北并州入夜,天空一道繁星如带,灿烂银河闪耀,晋阳府内树木又多,伴随着屋檐下的风铃叮叮作响,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秦琼与罗士信还在讨论,方才于李建成面前的对答,吕仲明却走走停停,感觉自己快吐了,回去以后只能侧躺着,回到古代后,还是第一次吃得这么饱。
清风下,走廊尽头,灯火阑珊。
罗士信与秦琼的交谈停了,吕仲明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朝远处看,只见那处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手里提着个灯笼,柔和的灯光映在他的脸上,身上。
那是尉迟恭。
尉迟恭穿着一身靛蓝色的武袍,无袖的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