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妻之路-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夫人宁氏回头看,果然瞧见赵沉几人。
“爹爹!”灿灿眼睛尖,看到爹爹就朝爹爹跑去。
几个大男人分头站着,各接各的娃。
郭宝珠捂嘴偷乐,指着自家哥哥对林竹道:“你说,我哥哥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旁人都有孩子抱,就他的还没出来。
林竹望向郭子敬,正好郭子敬也看了过来,林竹笑着移开眼,怪谁呢?反正不能怪她。
赵沉最先抱起灿灿,李宗华紧跟着把自家黑小子举了起来,季昭蹲着,悠哉地看永哥儿慢慢朝这边走。郭子敬看看双生子,对赵沉道:“我帮你抱平哥儿他们。”男人们都站这边,他去找妻子找母亲都不合适。
赵沉低头问女儿:“灿灿说,你想让谁抱弟弟?”
灿灿还没说,永哥儿突然大哭起来,赵沉郭子敬吓了一跳,齐齐看去,然后就都傻了。
原 来平哥儿安哥儿见姐姐跟李家哥哥都被人抱起来了,安哥儿便朝郭子敬爬,平哥儿不想跟弟弟抢,见那边还有一个大人,连忙换了方向朝季昭爬去。永哥儿咧着嘴瞅 自家爹爹,根本没想过有人会跟他抢,自己慢慢地走,然后就见平哥儿突然斜爬到他前面,朝他爹爹去了。这下可不得了了,永哥儿坐到地上张嘴大哭起来。
阿桔想去把平哥儿抱起来,郭宝珠拦住她:“嫂子你坐着,我看季昭怎么办。”
她嗓门大,季昭听见了,头疼地瞪了媳妇一眼,看看坐在那儿委屈哒哒的儿子,再看看都快爬到眼前的平哥儿,在心里埋怨起赵沉来,没事把儿子生这么坏做什么?
赵沉没让季昭为难,抱着灿灿大步走到他身边,蹲下去问儿子:“平哥儿让爹爹抱还是姑父抱?”
平哥儿抬头,有些困惑地看向姐姐。
赵沉哈哈笑,伸出手招呼儿子过来:“爹爹力气大,能一起抱姐姐跟平哥儿。”
灿灿也伸手叫弟弟,平哥儿立即弃了季昭,改投爹爹的怀抱。
那边永哥儿见了,抹抹眼睛,坐着喊爹爹。季昭赶紧跑过去把小家伙抱了起来,永哥儿还委屈呢,趴在爹爹肩头抽搭,却不知大人们都在笑他们。
吃饭的时候,季昭把这事学给赵允廷林贤听,又对着二人抱怨:“平哥儿安哥儿这么坏,也不知道随了哪位伯父。”他在长辈面前说话最没遮拦。
郭毅冷哼一声:“还能有谁啊,小九他们姐仨可都是好孩子。”
赵沉闻言放下酒杯,怎么觉得这话不是在讽刺老头子,而是指向了他?
赵允廷不以为意,孙子坏了长大了才不会被欺负,不过他还是刺了郭毅一句:“你很快也有孙子了,到时候万一你孙子也欺负人,你千万记得今日这话。”
林贤笑着打圆场,两家孩子都是他外孙外孙女,他都喜欢。
前院觥筹交错老少暗暗拼酒量,后院女眷们看着几个孩子用饭欢声笑语,饭后又坐了一会儿,除了赵允廷喝得太多被赵沉吩咐陈平扶到客房去了,其他几家陆续告辞。
宁氏跟儿子儿媳妇一起送客,回到自己那边不出意外地发现赵允廷躺在内室炕上。
她皱眉,打发问梅去外面守着,决定今天彻底把话说清楚。
她 平静地说,无非还是那几句话。赵允廷躺着一动不动,就在宁氏怀疑男人是不是真的睡着了时,赵允廷突然将她提到炕上紧紧压住,埋在她怀里沙哑地道:“兰容, 岳父岳母马上就要回来了,他们原谅我,我就敢继续黏着你,万一他们不愿意,我也没有脸再招你的烦。兰容,今天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你别赶我走……”
他喃喃地说着,慢慢解她衣襟,仿佛只要她说一句不许,他就会停下来。
宁氏静静地望着头顶。
赵允廷害怕得不到她父母的原谅,她何尝不怕?她有祖父祖母,有大伯小叔,有三家的兄长兄嫂,有侄子侄女,太多的人受她牵累,她根本就不曾指望得到所有人的原谅。赵允廷更不可能被宁家人原谅,所以这真的是她能给他的最后一次了。
拒绝什么呢?
如果赵允廷需要这最后一次才肯消停,她给他就是。
日落西山,赵允廷才离去。
“太太,要吩咐厨房熬汤吗?”隔着门帘,问梅低声问。
宁氏懒懒睁开眼睛,扫一眼被赵允廷用完攒成一团的肚。兜,哑声回道:“不用。”
汤药太苦,既然赵允廷都弄在了外面,她也不想白白折磨自己喝那东西。
看看天色,她又吩咐问梅:“你去跟侯爷夫人说一声,晚饭他们自己用吧,不用过来了。”
问梅应声去了。
翠玉进来传话时,赵沉正在跟妻子介绍宁家那边的亲戚,闻言心中了然,面上却没表现出来,继续跟阿桔说话,“大房那边有两个舅舅,共有三个表兄。二房咱们就一个亲舅舅,四表兄长我三岁。三房,小舅舅才十八,尚未成亲。”
阿桔对三房有点印象,好奇问他:“不是还有个比你小两岁的姨母吗?”
赵沉神色黯了下去,握着她手道:“小姨还有三家的表姐表妹,都嫁人了,只有宜芳表妹跟了回来。”
虽 然父亲姨父都花钱打点那边的人照看宁家一族了,可毕竟是流放之地,宁家人也只是免了劳作之苦,平日里吃穿用度不可能跟京城相比。男丁还好,主要靠自己打 拼,妻子身份低点没什么,而女子到了年纪必须嫁人,就算嫁的都是当地百户把总等军官,依然是委屈她们了。宁家诗书之家,单看母亲姐妹三人婚事,就知道正常 情况下是不愁好人家嫁的。
阿桔不由一阵难过,如果没有秦家,宁家那些表姑娘……
可命就是这样,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补偿。
“外祖父他们什么时候能到京城?宁家宅子得派人过去收拾收拾吧?”不想男人太自责,阿桔努力将他的心思往旁的事情上引。
看出妻子的担忧,赵沉笑了笑,摸摸她脸道:“放心,我都派人安排下去了,他们三月底到,你把各家家眷记熟就行。阿桔,还是那句话,赵家欠他们的会我跟父亲尽量补偿,但如果有人故意给你气受,你也不用忍气吞声,你跟孩子们不欠他们。”
他自己受委屈没关系,但他不会让妻儿跟着受委屈。


☆、第150章 
宁家一族回京,赵沉早就派了人在路上照应侍奉;因此他对一行人的行程了如指掌。
宁家抵京前一日;赵沉请郭夫人来自家用晚饭;郭毅父子出宫后更是直接来了这边。
饭后宁氏让阿桔领着林竹先去哄孩子睡觉。
阿桔知道他们要商量明日接人一事,左右有什么结果赵沉都会告诉她,现在便先去哄孩子们了。林竹怀着身子也不宜操劳;牵着外甥女跟在长姐身旁。
厅堂里丫鬟们都退了出去,赵允廷看看妻子;对郭毅道:“明日我跟承远去接人,你们呢?”
郭毅平时虽然一直都故意跟赵允廷对着干,心里还是钦佩这个妹夫的,此时也没心思落井下石嘲讽赵允廷,叹口气道:“子敬媳妇身子重留在家里,我们都去。”郭家对宁家;没有赵家的那份愧疚;但那毕竟是岳父岳母,多年未见;他身为半个儿子,理该陪妻子去接人。
宁氏低头不语。
郭夫人牵着人走到偏房,小声劝她:“你的事只有祖父,咱们爹娘还有晋书知道,现在宁家那么多人,你去接,被有心之人猜出来再传出去就不好了。过阵子再找机会探望爹娘啊,他们都知道你的苦,你别自己怪自己。”
当年的事,该怪秦家,也可以怪赵家惹出事端,唯独不该怪她这个妹妹。
“我想他们了。”宁氏靠在姐姐怀里无声哭了起来,“以前祖母最疼我,可我连她过世的事都不知道,祖父都快八十了,还要受车马劳顿之苦。爹爹跟娘也快六十了,不知道头发白了没……还有三哥三嫂……”
宁晋书在整个宁家晋字辈里行三,在二房则生在郭夫人姐妹中间。
郭夫人扶正妹妹,红着眼圈道:“爹爹跟娘都不怪你,晋书若是将气撒在你身上,我就当没有过那个弟弟,你也不用认他当哥哥。”大房三房她不管,虽然都姓宁,到底隔了一层,但弟弟跟她们一母所生,他若是跟外人一样不讲道理埋怨妹妹,她一定会站在妹妹这边。
次日上午,两家人早早去城外等候。
没过多久,安王妃带着跛脚的唐举也来了,马车停在对面,与赵郭两家泾渭分明。
日上三竿时,十几辆马车不紧不慢行了过来。
其实边关苦寒,如今皇上把宁家的宅子还了回来,里面一应器具俱全,宁家人除了衣物基本没什么行李可带,但架不住他们人多啊。
老太公有三个儿子。
大老爷家两个舅爷,三个表兄都已娶妻生子。
二老爷家只有宁晋书一个舅爷,膝下一子二女,长女已经出嫁,儿子宁德是同辈最小的,二十五岁,娶妻张氏儿女成双,此外表姑娘宁宜芳十六岁尚未出嫁。
三老爷家人口最为简单,夫妻俩子嗣艰难,在京城就只有一个女儿,到边关后又添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四舅爷宁晋堂,辈分高年纪小,才十四岁。
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而来,慢慢停下。
人多,却异常安静,只有几个小孩子兴奋地喊了几句京城,很快又被同车的父母压下。
没有人下车,只有老太公挑起了车帘子。
三家人赶紧见礼,女眷里安王妃悄悄往后望,郭夫人望着祖父泪盈于睫。
老太公发须皆白,脸色发黄,毕竟赶了一个多月的路,年纪轻的都吃不消,更不用说他老人家了。但他目光矍铄,徐徐扫过众人,多看了郭子敬赵沉两眼,便对郭毅赵允廷道:“今日我们搬家,没空应酬你们,明日得空的话再过来看看吧,咱们一起吃顿饭,聊聊家常。”
声音有些疲惫,但平静若水。
郭毅赵允廷都熟悉老太公,恭敬应是。郭夫人颤着音求道:“祖父,我跟你们一起回去吧,孙女给您捶腿消乏。”
老太公笑了笑,招手示意大孙女上来:“好啊,祖父就想着你呢,你娘那车坐不下了,莲容跟祖父坐。”
郭夫人立即喜笑颜开,在儿子的搀扶下上了车。
安王妃也想说什么,老太公已经把车帘放了下来。
安王妃咬咬唇,牵着儿子朝王府马车走,决定跟在车队后面,难得见面,她今日一定要看看爹娘。唐举却是一点都不想去,上了车便道:“娘咱们回去吧,明天你再来啊。”
他根本不觉得宁家值得他当成亲戚看。
老 太公原来只是个翰林,这次别说他,就连三个宁家老爷都快老掉牙了,全都辞了官,只有三位舅爷官复原职,但他们离京时也就二十多岁,虽然都是进士,却还在六 七品的小官位上熬,如今年过四十,以后肯定没什么建树。至于四个表兄,除了大表兄离京之前年纪大些考了秀才,其他全都是孩子,这些年无法参加科举,都是白 身,包括那位小舅爷。
“那是你亲外祖亲舅舅!”安王妃攥住儿子的手,耐心劝他。
后面二房女眷所在的马车里,宁宜芳拉开一条窗帘缝隙,偷偷往外看。
宁氏生母二太太见了,小声斥责道:“坐好了,这里不比那边,来之前怎么教你的?”
“反正还没进城呢,这里又没有外人,祖母你就别管我了。”宁宜芳小声撒娇,看见路旁驻足相送的几人,宁宜芳兴奋地喊母亲,“娘,你快指给我看看,哪个是大姑父啊?嗯,听说二姑夫生的好,那个一定是二姑夫了,二表兄跟他长得可真像。”
三舅夫人乔氏瞥一眼婆母,使劲儿把女儿扯了回来,“听祖母的话,你现在也是官家小姐了,把我们教你的规矩学好,今年娘好给你找个好夫家。”又低声跟婆母赔罪,“宜芳不懂规矩,娘消消气,唉,要是她从小在京城长大,有两个姑姑当榜样,礼仪见识肯定差不了。”
二 太太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她道:“我知道你心里不满,可你也不用次次都拿这话来堵我。是,因为兰容的事让你们娘几个受苦了,可做人要往前看,如今赵家想办 法把咱们救回来了,免了五郎他们这一辈继续在那吃苦,你有再大的怨气也该消了,否则赵家不管咱们,你能如何?”
乔氏看看旁边儿媳妇张氏怀里三岁的孙女,再看看坐在她跟婆母中间的孙子五郎,点点头道:“是啊,五郎兄妹命都好,赶上好时候了,宜芳也该庆幸还能嫁个好人家,只有宜晴命苦,有生之年怕是都回不了京城。”
她的大女儿啊,花一般的容貌,却只能嫁个百户,女婿再好又如何,她女儿本来值得更好的。
二太太气得胸口起伏。
大孙女的婚事是她千挑万选的,男方家里吃穿不愁还有丫鬟仆人伺候,没法跟京城比,但在那种地方,以他们那时的条件,这样一门婚事已经难得了。早知今日,当初她就该把二孙女也养在身边,也不至于被儿媳妇教成这样。
婆媳俩生闷气,宁宜芳低头看身上新做的绸缎衣裳。
她的嫂嫂张氏抱着女儿安抚,仿佛没听见方才那番斗嘴。她家也是军户,能够嫁给宁德,能够带着儿女进京过好日子,她心里只有满足,没有婆母的怨恨。
到了宁府,老太公依然住在正院,三房各自收拾。
郭夫人服侍祖父歇下之后,领着郭子敬去了二房,她来了,郭子敬以孝顺母亲为由也跟来了。
二房这边,除了宁德之妻张氏留在屋子里哄一双儿女,其他人都到了厅堂。
亲人团聚自有一番感伤落泪,跪在二老面前哭够了,郭夫人让儿子来拜见。
二老爷曾任正三品礼部侍郎,虽然年老,依然一身书卷气,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隐世多年的老学究。二太太慈眉善目,握着外孙的手赞个不停,还让他把媳妇领来看看。
郭子敬笑着应下,转而去拜见宁晋书夫妻。
宁晋书四十出头,温文尔雅,笑着拍拍郭子敬肩膀:“子敬跟你表弟只差一岁,这个头可差了不少。”很是欣赏这个外甥。
乔氏同样很是热情,连续夸了郭子敬好几句。
接下来就是同辈了,宁德肤色白皙,仪表堂堂,亲昵自然地喊了声表兄。郭子敬知道宁家在边关的日子并不是很苦,不用劳作,又有赵允廷暗中送的银子,几个表兄跟着祖父父亲读书,学问并没有落下,因此并未诧异宁德的君子风范,反倒是表妹宁宜芳轻浮的眼神让他皱了眉。
次日傍晚,赵允廷赵沉登门谢罪。
父子俩只见到了老太公,一番长谈后,老太公派人送他们出去,然后把三房人都叫到了祠堂。
“当年宁家一族受赵家牵连发配边关,现在赵家想办法救了咱们回来,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两家的恩怨也该消了。方才赵允廷父子过来,给了我三万两银票,现在你们每房分一万两,算是补偿你们这么多年受的苦。”
老太公拿出三个信封,示意三个儿子来取。
大老爷没有动,惭愧道:“父亲,这钱咱们不能要。过去十几年咱们一大家子都受赵家庇佑,吃穿不愁,安享清闲,再说那事赵家也是苦主,儿子只是感慨命运多变,心中从未有怨。”
他身后,一大家子男丁女眷脸色各异。
二老爷二夫人也没有动,只有乔氏着急地扯了扯丈夫袖口,被宁晋书皱眉瞪了一眼。
三老爷夫妻跟十四岁的儿子都是一脸淡然。
老太公笑了笑,“拿着吧,咱们拿了,赵家人也安心,再说咱们初回京城,吃穿用度有的是花钱的地方,也是需要这笔银子。我老了,你们三个盯着点,钱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我收这钱是为了宁家小辈们安心读书不为生活所累,可不是为了让谁出去攀比的。”
大老爷看看两个兄弟,恭声应是:“父亲放心,儿子们定牢记父亲教诲。”
三人上前领了银票。
老 太公又道:“你们三个老了,跟我一样不用再去官场折腾,晋文晋礼晋书都四十多了,这辈子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倒是晋堂跟宁勤你们你个,如果想读书考进士,便 努力三年,你们年纪小,还来得及谋划前程。如果不想埋头苦读,赵允廷父子可以替你们安排差事,你们是怎么想的?”
十四岁的宁晋堂最先开口:“孙儿三年后参加春闱。”
老太公点点头,宁家能否兴起,他现在也就指望小孙子了。
重孙这辈,大房这边的宁勤宁俭表示愿意直接当差,宁正跟二房的宁德都小些,都想靠自己,决定三年后跟小叔一起参加春闱。
人 各有志,老太公并未干涉几个重孙的选择,他老了,管也管不了。见所有事情都商量好了,他走到众人身前,指着祖宗牌位道:“好,现在你们领了赵家的银子,也 受了赵家的恩惠,那么从今日起,赵、宁两家只是姻亲,再无恩怨,日后再有人拿当年之事指责赵家,教唆宁家子弟寻仇,当家法处置,重则逐出家门。”
他肃容而立,不怒自威,大老爷领着众人跪了下去,“宁家子弟,谨遵此训。”
作者有话要说:人跟人之间就是这么现实,如果赵家也被打发到边关了,两家肯定会打起来,至少没这么容易讲和。现在赵家身处高位,宁家看淡的依然看淡,原本怨恨的拿了大便宜,当然不怨了,甚至乐意巴结……
p。s。:这章人物有点多,下面最多只讲宁家二房,大家不用头疼哈,(*^__^*)


☆、第151章 
宁老太公在祠堂里跟儿孙们说话时;赵允廷跟赵沉一起回了武英侯府。
赵沉侧目嘱咐老头子:“说完话就走;别耽误太久。”
赵允廷假装没听出来儿子的暗示,直奔妻子那边而去。
赵沉原地站了会儿,摇摇头走了。
他不是很想母亲再嫁父亲一次;因为他想母亲一直跟他们住,但他又希望父亲能得到母亲的心,两人好好过日子。母亲四十不到;他们当子女的再孝顺,也取代不了丈夫的位置。就像他;夜夜抱着妻子才睡得安稳;他希望母亲身边有人陪。
再次来到妻子门前;赵允廷忽然有些忐忑。
上次他是以担心宁家不肯原谅他为由近了妻子的身;如今这么容易就解决了宁家,妻子那么聪明,肯定能猜出来他其实一点都不担心吧?
赵允廷确实不曾太担心。
宁 家说话最有分量的是老太公;老太公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即便为了宁家以后的前程;老太公也不会跟他翻脸。剩下来的三位老爷,只有岳父有些真才实学,其他两个 就算没离开京城也不可能有什么建树,现在他给了银子给了他们子嗣前程,他们只会庆幸。那几个堂舅兄亲舅兄他也了解,都不是死脑筋的人,小辈们更不用说了, 多数都指望沾赵家的光混个官呢。
当局者迷,妻子太过愧疚才忘了这一层。
大房三房的人。妻子见不到,表面上跟赵家和气对于妻子而言就是原谅了,他跟儿子唯一担心的也就是二房有人心里不满,私底下惹妻子难过。
进了屋,赵允廷将老太公收下银票一事说了。
宁氏有些惊讶。她了解祖父,祖父收了钱,便是往事不究的意思,而祖父不计较,宁家基本也就不计较了。
赵允廷怕妻子多想,搂着人解释道:“祖父说他们根本也没怨过你,对我是有些怨气,但知道我没有害死你也没有跟秦家狼狈为奸时,那点怨气也没了。兰容,你是宁家女儿,难道还不了解你祖父伯父他们的品性?”
宁氏久久未语,过了会儿抬眼看向赵允廷,嘴角渐渐浮起一抹苦笑。
是她想的太简单了。赵家害宁家遭殃,宁家人恨赵允廷,是因为他坏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衣食无忧的官家沦为发配边关的罪臣,是因为利益受损。现在赵允廷把他们弄回来了,可以给他们银子给他们官,他们当然也可以因为利益跟赵允廷和好。
“我知道了。”
既然宁家收了赵允廷的补偿,愿意跟赵允廷讲和,她也不必再想那些恩怨对错。姐姐说父母身体康健,兄长嫂子气色都好,一个外甥女嫁了如意郎君一个还没嫁,外甥才学出众有志向,过得都比她想象中的好,那她以后只想弄孙为乐,有机会到父母面前尽尽孝。
宁氏推开赵允廷,淡淡地道:“你走吧,以后可以过来看灿灿,这边不要来了。”
赵允廷盯着她:“如果我非要来……”
宁氏侧头:“你若坚持,我会跟承远说,那你以后可能连灿灿姐弟都看不到……”
“难道你心里真的没有我?”赵允廷猛地压到妻子身上,脸快要贴上她的,凤眼里是不愿相信是深深的痛苦,“我知道我以前对不起你,不管我是不是有心,我都不是一个好丈夫。可自从我把你们接回京城后,我做的还不够好吗?兰容,到底你要怎样才肯原谅我?”
宁氏闭上眼睛,轻声叹息:“我说过,我早就不怪你了,不怪你当年逼我嫁你,不怪你连累宁家。侯爷,我不想活在怨恨里,现在宁家回来了,我只想跟承远他们住一起,清闲自在。”
“你 跟我在一起也可以清闲自在。”赵允廷紧接着道,“你嫁给我,白日里在这边哄孙子孙女,晚上我来这边,咱们一大家子一起吃饭,吃完你再跟我回去,轮到我休沐 时,我陪你一起弄孙为乐。兰容,你不想生孩子,我不用你生,你不想惹人注意,咱们不办婚宴,你不用在人前露面。甚至你不喜欢我,我也不逼你喜欢,你就当可 怜可怜我,陪我一起过下半辈子好不好?”
他慢慢地说着,贴着她脸庞告诉她,眼泪慢慢流到她脸上,“兰容,你不喜欢我,你也不厌烦我是不是?你,你就当可怜可怜我,还跟我做夫妻吧,就像过去的那些年,你自己过你自己的,喜欢笑就笑,不喜欢笑就不笑,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了,咱们一起老下去,好不好?”
他不求太多,只求她在身边。
“你又何必……”宁氏顿了一下,“侯爷,你也不算老,再娶个真心喜欢你的……”
“我不要!”赵允廷一把将窗台上的烛台扔到地上,捧着她脸深深吻了下去,吻得妻子快要无法呼吸了,他急切地扯她衣裳,“我不要,除了你我谁都不要,我也不信你一点都不喜欢我,不喜欢你为何会这样?”
他按着她胸口,再拉着她手放在自己胸前,喘着气问她:“你摸摸,你这里跳得跟我一样快,兰容你别再骗自己了,你也喜欢我的是不是?”
宁氏往回缩手,男人不放,她无奈地叹口气:“换个人这样对我,我同样会喘不过气……”
“可惜只有我能这样对你。”静默片刻,赵允廷忽的笑了,扯下她裤子熟练地攻城略地,“兰容你听好了,我不会放弃的,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过来找你……兰容,兰容,答应我吧,咱们和和气气地过,别让孩子们担心?”
宁氏不理他。
赵允廷自有办法让她开口,即便妻子说的不是他想听的。
不过最后他还是弄在了外面,不想害她喝苦汤。


☆、第152章 
宁家在京城安顿下来之后,赵沉选在自己休沐这日请外祖父一家来侯府做客。
宁二老爷夫妻上了年纪;同小辈们待了会儿就由赵沉领着去客房休息了,那里宁氏跟赵允廷早已等候多时。宁氏是想爹娘了,赵允廷则企图当着妻子的面求得二老原谅并帮他劝劝妻子再嫁他一次……
赵沉没打算听父亲的舌灿莲花;见赵元在外面守着;放心地去了前院。
“承远回来了啊,子敬正在跟我讲你在西北的丰功伟绩。”宁晋书笑着道。
赵沉看一眼郭子敬;谦逊回道:“舅父别听他的,些许小功不足挂齿。”
宁晋书瞅瞅两个年少有为的外甥;转而敦促儿子:“你表兄表弟都一表人才,你可要努力上进,就算比不过;也不能差太多。”
宁德笑着应是。
他已经二十五了,考进士也是三年后的事,文官升的又慢,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赶上两个表兄弟。可从另一方面讲,赵沉郭子敬有本事,即便他们武官没法直接提携他,等他考上进士后,旁人看在他们乃姻亲的份上,肯定也会给他些便宜。
宁家能否早点立起来,全靠他们这一代了。
~
前院男人们说话,花园凉亭里,阿桔领着三个孩子招待乔氏母女。郭夫人林竹还有郭宝珠也来了,表嫂张氏在家里照顾水土不服的女儿,今日没有来,但乔氏把孙子五郎带来了。
五郎今年六岁,穿着一身青色的袍子,眉眼清秀。
大概是宁家小孩子多,五郎在灿灿姐弟面前一点都不认生,妹妹弟弟喊得特别亲热。
灿灿却不喜欢这个哥哥。
因为五郎一来,平哥儿安哥儿的注意力就都被五郎吸引了,五郎去哪儿,两个胖小子就跟屁虫似的跟着去哪儿。如今平哥儿走路越来越熟练,安哥儿也能坚持更长时间了。
五郎领着两个弟弟在凉亭里面转圈,走着走着见灿灿自己气鼓鼓地坐在长椅上,听见他喊也不理他,便走了过去,歪头问妹妹:“妹妹怎么不玩了?”
灿灿转过身还是不想跟他说话。
五郎挺喜欢这个妹妹的,觉得她比家里的几个妹妹都要干净好看,因此非常想知道妹妹为何生气。灿灿嫌他烦,起身往娘亲那边走,五郎着急地拉她手,灿灿使劲儿一甩,完了还用力推了五郎一把,把人推了个屁股墩儿。
围在石桌前的大人们都吓了一跳,阿桔跟宁宜芳同时站了起来。宁宜芳离两个孩子近,赶过去后一边扶五郎一边瞪着眼睛训斥灿灿:“谁教你打人的?小姑娘家这么坏,以后再也没人跟你玩!”
灿灿推倒五郎后好像也呆住了,紧跟着听人训她,她看看蹲在面前的陌生姑姑,转身就朝正往这边赶来的娘亲扑了过去,无比委屈地哭了:“灿灿不喜欢哥哥,不想让他来咱们家玩……”
阿桔心疼归心疼,但也知道此事错在女儿,一边帮女儿擦泪一边柔声教她:“灿灿不哭,哥哥喜欢你,你为啥不想跟哥哥玩啊?刚刚你把哥哥推倒了,娘教过你不许欺负人是不是,快去跟哥哥说你错了。”
“我不喜欢他,不想跟他玩!”灿灿张着嘴大哭,因为娘亲让她认错,哭得更委屈了。
姐姐一哭,原本站在一旁等哥哥过来的双生子也撇撇嘴哭了起来,一起往娘亲那边走。
郭宝珠今日没带儿子过来,现在忙跟母亲一人抱住一个胖小子哄,林竹怀着身子不好动弹,看看皱眉不语的乔氏,她埋怨地看向宁宜芳:“小孩子玩哪有不磕磕碰碰的,灿灿又不是故意的,你吓唬她做什么?”
宁宜芳心疼侄子,她还心疼外甥女呢。
“怎么不是故意的?”宁宜芳不甘示弱地回道,“刚刚灿灿推了五郎一下,你又不是没看见?”
林竹最不怕打嘴仗,若是旁的事她能忍,对于这个一直莫名其妙看她们姐妹不太顺眼的表姑娘,她一点都不想忍,“如果五郎好好的不去缠灿灿,灿灿会推他?”
宁宜芳噎了一下,乔氏终于开口训斥女儿:“好了,丁点小事也要跟乡里村妇似的斤斤计较,我教你的那些规矩你都忘了?你姑姑可是在这儿呢,别让她觉得咱们宁家发配之后就疏于管教姑娘了。”
这话里的含义可就太多了。
若大家都是京城人,乔氏这话还没什么,偏偏阿桔姐妹俩都是村里长大的。
林竹忍不住就想发火。
阿桔及时给妹妹使了个眼色,郭夫人也抱着平哥儿坐到儿媳妇身边,一脸平静地对乔氏道:“弟妹别怪宜芳,咱们家规矩再好,架不住宜芳从小住在边关,耳濡目染……幸好现在回来了,以后稍微留心点,容易改好的。”
目光清冷,隐含警告。
这个弟妹,宁家大变之前也挺好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变成了这副尖酸性子。前几日她回娘家时就发现了,念在乔氏嫁到自家吃了那么多苦,她不跟她计较,可现在乔氏竟然直言讽刺林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