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妻之路-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思勇见他神色不对,低声问:“贤弟也觉得不妥?”
四 目相对,吴启不再遮掩,拉着椅子在秦思勇下首落座,“将军万万不能回去,方才咱们安排照顾小少爷的人抓到一个探子,那探子咬舌自尽未果,后来招出他是赵允 廷派来的。将军想想,赵允廷一直跟秦家不对付,将军收留小少爷一事被他知道,他会不告诉皇上?皇上知道了,又会如何猜忌将军?”
秦思勇抬眼看他,目光渐渐移到铺展开的圣旨上。
吴启也看向圣旨,伸手敲了敲,“将军,我还有一惑。赵允廷拥护皇上登基后,风头无二,以他对二姑娘的恨意,当时就能找个理由杀了二姑娘,为何还要忍到现在才动手?”
秦思勇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久久没有说话。
为何?因为他。那时他投靠皇上,皇上想用他,自然会叮嘱赵允廷留他女儿一条命。现在皇上对他起疑心了,赵允廷见风使舵,知道此时杀了他女儿皇上也不会责怪他,立即除了他女儿。没了女儿掣肘,他孤家寡人手握雄兵,再有收留秦家骨血的事,皇上宣他回京,是想试探他了。
想要打消皇上的猜忌,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带着侄孙一起回京,将其交给皇上处置。
可那个孩子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他杀了亲弟弟只为保女儿的命,皇上没帮他保,这样的皇上,他为何还要把侄孙的命也交上去?
秦思勇睁开眼睛,对着房顶吩咐道:“胡人派了一队人马犯境抢粮,贤弟速领兵去伐。”
吴启一愣,最近边境太平,根本……
他看向秦思勇,忽的明白了,登时起身道:“末将遵命!”
皇上给将军摆下鸿门宴,将军当然不能去,不去,便得找个理由,现在胡人“随时可能进犯”,将军为了军情当然脱不开身,顺便也是提醒皇上秦家驻扎西北数十年的战功和威望,皇上真把将军逼急了,绝对是两败俱伤。
~
腊月初,秦思勇的奏折抵达京城,唐文帝看过之后,冷笑,派魏源宣赵允廷父子来崇政殿。
待二人看过奏折,唐文帝冷声道:“亏你们父子为了朝廷社稷宁可放弃仇恨,他却为了一己之私拿边关安稳当借口糊弄朕!这等小人,留之必有大患,年前朕让你们商讨对付西北之策,可有法子?”
赵允廷看向儿子。
赵沉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臣有一策。”
唐文帝落座,盯着他俊逸脸庞道:“说。”
赵沉一阵低语。
唐文帝沉吟:“这,是个好法子,只是风险太大,万一不成,承远……”
“谢皇上关心,不过为了社稷安稳,也为了报我们父子多年隐忍之仇,臣甘愿冒险,也会竭尽全力促成此事为皇上解忧。”赵沉掷地有声,“皇上如果放心,臣随时听候调遣。”
唐文帝颔首,起身扶他起来,想了想,笑着问道:“朕记得你家夫人又有了,产期是什么时候?西北之事虽急,秦思勇刚递折子朕便派你过去也不妥,承远在家过个年,要是你媳妇生的早,朕等你看完儿子再派你过去也不迟。”
赵允廷跟赵沉都感激地跪地谢恩,赵沉喜出望外,声音都有些哽咽:“皇上隆恩臣没齿难忘,郎中说臣妻二月中旬左右产子,臣确实盼着能亲眼看孩子出生再启程,但臣也知道军国大事耽误不得,还请皇上不必顾虑臣家事,承远随时待命。”
“二月中旬……”唐文帝喃喃自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吩咐魏源拿本黄历过来,翻过之后,笑道:“二月二十八,宜出行赴任,承远就那日走吧,你给夫人请的郎中,说出的日子应该准的,这样你还能多陪他们娘几个几日。”
此去凶险,他当皇上的,总得让能臣走得放心。
赵沉再次叩首谢恩。
父子俩退下,两人衙门所在不同,快分开时,赵沉对父亲道:“阿桔身子重,这事父亲过去时不要说漏嘴,免得她忧心。”
“知道。”赵允廷拍拍儿子肩膀,想叮嘱儿子几句,想想离出发还早,便没有多说什么。
~
阿桔这个年过得比较清静,前两年年前年后都有许多宴席要赴,今年托腹中孩子的福,既免了进宫拜年,又免了出门拜访,就连自家请客时,一切琐事都是婆母帮忙打点的,她陪客人们坐坐就没事干了。
正月底的时候,季家那边传来喜讯,郭宝珠给季昭生了个大胖儿子。
阿桔产期也近了,没法过去看孩子,赵沉倒是抱着灿灿去看过,回来灿灿坐在娘亲身边闷闷不乐,阿桔好奇地问她怎么了。
灿灿轻轻摸摸娘亲的肚子,很是委屈地道:“弟弟不好看。”
阿桔笑了,柔声告诉女儿:“弟弟刚生出来时都不好看的,过一个月长大些,就跟灿灿一样好看了。”不论是她跟赵沉,还是郭宝珠跟季昭,都是好相貌,孩子怎么会丑呢?
灿灿不知想到什么,露出一副不太相信的表情,过了会儿躺在娘亲肩头问:“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娘亲怀了弟弟后,都很久没有抱她了。
“过几天吧,灿灿多夸几句弟弟好看,弟弟就出来了。”阿桔笑着哄女儿。
灿灿立即对着娘亲肚子说弟弟好看。
赵沉挑帘进来,就见娘俩轻声细语地说话呢。
“爹爹!”瞧见爹爹,灿灿往前爬了几步,离娘亲远了这才撑着炕站了起来,朝爹爹要抱。
“灿灿越来越懂事了。”赵沉抱起女儿重重亲了一口,“刚刚灿灿夸谁好看呢?”
“弟弟。”灿灿扭头瞅娘亲,两只小手握在一起转着玩,“灿灿夸弟弟好看,弟弟就出来了。”
赵沉抬眼看妻子,笑着道:“又是你娘教你的歪理吧?”
阿桔瞪他。
灿灿却不懂什么是歪理,只知道是娘亲教的,点点头。
临近产期,阿桔晚上睡得并不安稳,胡思乱想的,小声问赵沉:“灿灿虚岁都四岁了,是不是该让她自己住了?”她也舍不得女儿搬走,只是担心自己发作了,吓到孩子。
“不急,过阵子再说吧,要不她现在哭闹,你这样哪有精力哄她。”赵沉握着妻子的手道。他不久就要走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就算女儿现在搬走,等他离开,妻子肯定还会让女儿搬回来作伴,那又何必折腾。
他说的有道理,阿桔点点头,感觉男人胸膛硬邦邦的,阿桔摸了摸,有些担心地埋怨道:“旁人过年都长肉,你怎么好像瘦了?”
赵沉笑笑,摸摸妻子肚子道:“儿子快出来了,我天天盼着抱他,能不瘦吗?”
阿桔蹭蹭他肩膀,手伸下去覆在他手背上,“别急,快了。”
赵沉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到了十五,阿桔依然没有感觉到任何要生的迹象,请来宫里太医把脉,称脉象稳健没有异样,又告诉他们孩子确实可能会比预估的晚出生些时日。孩子没事,阿桔自己感觉也挺好的,便没有怎么担心。
赵沉却急得上火了,他想在妻子生孩子的时候陪着她,想亲眼看到她们母子平安。可他只能背地里着急,当着妻子女儿的面不敢露出一点端倪。
调他任陕西总兵的圣旨二月初就下了,所有亲戚都跟他一起瞒着阿桔而已。
眼看次日就要出发,阿桔还没生,赵沉心急如焚又万分不舍,忍不住抱着妻子慢慢解释给她听。
阿桔看着丈夫,久久没能开口,终于找回声音了,却是催丈夫快去安排产婆准备。
她要生了,在丈夫即将远行的前一日。


☆、第140章 
延平侯府;赵允廷刚进荣寿堂不久;赵元匆匆赶了过来:“回太夫人老爷;大爷派人来传话;夫人要生了!”
赵允廷噌地站了起来:“母亲先用饭,我过去看看!”言罢大步离去。
关系到赵家子嗣,又知道长孙不可能碰别的女人了,太夫人对阿桔这一胎也挺看重的,有心想派身边的丫鬟跟过去看看,转瞬想到那边对自己的不待见;便没有开口。但她也没有胃口吃饭了,嘱咐赵清赵沂兄妹俩自己吃;她由丫鬟扶着去了后头。
赵沂紧张地看向兄长:“不知嫂子这次能不能生个儿子。”
她 是真心亲近这个嫂子的,也喜欢活泼可爱的小侄女,可惜自从长兄分府去住,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嫂子跟小侄女了。如今太夫人管的松;按理说她也可以过去探望嫂 子;毕竟兄长在望竹轩的时候,并不反对她跟嫂子来往。但赵沂隐隐发现,只要那位容夫人在望竹轩,她过去的时候蒋嬷嬷都会委婉暗示她改日再去,次数多了赵沂 也就明白了,要么容夫人不喜欢看见她,要么是嫂子有什么原因不希望她跟容夫人碰上。所以容夫人跟嫂子一起搬去新府,赵沂想想,还是不去打扰为好。
长嫂生子,赵清不好多言,给赵沂夹菜道:“先吃吧,有什么消息,父亲回来定会告诉咱们。”
赵沂点点头。
这边赵允廷匆忙赶到儿子的府邸,下车时正好林家的马车也到了,他便停在门口,等林贤下车后两人一起往里走。十一岁的林重九虽然很想像小时候一样随母亲姐姐直接去长姐那边,可是想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还是跟在了父亲后头,在前面堂屋里等消息。
柳氏领着林竹朝后院走,进屋就见宁氏正在哄灿灿,灿灿趴在祖母肩头小声抽搭。柳氏心疼坏了,先强迫自己不要去里面看长女,接过外孙女小声哄她:“灿灿不哭,娘亲在里面生弟弟呢,给灿灿生个白白胖胖的弟弟,将来帮灿灿撑腰啊。”
“我想看,看娘生弟弟。”灿灿伏在外祖母肩头,指着内室门帘道,话说时不安地扫了一眼不肯抱她进去的祖母,含泪的大眼睛委屈极了。
里面传来阿桔压抑的痛苦低叫,柳氏实在忍不住了,将灿灿交还宁氏,叮嘱林竹一起哄灿灿,她急着走了进去,一进屋却大吃一惊,“承远你在这里做什么?快出去,一会儿阿桔生完你再进来!”哪有大男人守在产房里的!
岳 母来了,赵沉终于将视线从妻子汗湿的脸庞移开,扭头看柳氏,眼圈早就红了:“岳母,明早我就走了,你就让我守着阿桔吧,我什么都不避讳,就想陪着她。”说 完又转过去,双手紧紧攥着阿桔左手,小声给她鼓劲儿,“阿桔别怕,我等你生完再走,你一心生孩子,什么都不用想。”
阿桔闭着眼睛,一手抓着蒋嬷嬷的手,一手攥着丈夫的,痛苦用力。
她要给赵沉生儿子,生了儿子,他走得安心,也会急着快点回来看儿子,看他们娘仨。
柳氏见了,既欣慰女儿嫁对了人,又心疼女儿现在受的苦,转过身抹了泪,赶紧替了蒋嬷嬷的位置,柔声安抚女儿。
大概是第二胎的缘故,再加上阿桔身体一向康健,现在身边又有母亲丈夫陪着,这胎阿桔生的比生女儿时还要容易,快到子正时,顺利生了个儿子。产婆道完喜赶紧收拾大少爷去了,另一个产婆忙着清理阿桔身下,过了会儿忽的喜道:“还有一个,夫人怀得是双胎啊!”
赵沉刚落下去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怔愣过后看向妻子。
阿桔其实比产婆还先察觉肚子里还有一个,她朝丈夫虚弱一笑,跟着又痛苦地皱起眉头。
老二只用了一刻钟的功夫就出来了,产婆笑得合不拢嘴:“恭喜侯爷夫人又得了一位小少爷!”
两个儿子……
浓浓的满足跟疲惫同时席卷而来,阿桔努力又看了一眼丈夫,没看清楚,便再也支撑不住睡了过去,手却还紧紧攥着男人的手,生怕他离开。
外面是两个儿子洪亮的哭声,赵沉低头亲吻妻子手背,眼睛酸得难受,趴在妻子身边掩饰失态。等胸口的紧张害怕酸涩褪去了,只剩满足和眷恋,他抬起头,接过岳母递过来的帕子,温柔而细心地替妻子擦汗。
睡着的妻子,美丽如初,只是那两道竹叶长眉轻轻蹙着,让他看了心疼。
子时过了,已经是新的一天,赵沉掏出怀表看看,再有三个时辰,他就得去跟皇上拨给他的五千亲兵会合,出发前往陕西。
怀表滴滴答答,三个时辰,太短。
产婆把睡着的双生子抱了过来,并排放到阿桔身边,赵沉依然握着妻子的手不放,看向两个大红襁褓时,嘴角含了笑。宁氏跟柳氏走了进来,宁氏怀里抱着灿灿,灿灿朝爹爹伸手,赵沉想接女儿又舍不得放开妻子,宁氏便直接把灿灿放到他腿上,让他一手就能抱住。
“弟弟。”灿灿上半身趴在炕沿上,指着两个弟弟跟爹爹介绍,“大弟弟,二弟弟。”知道娘亲在睡觉,小丫头懂事地放低了声音,像是在说悄悄话。
赵沉亲亲女儿,笑着问她:“弟弟好看吗?”
灿灿看看弟弟,再看看爹爹,还是说了实话:“不好看。”
赵沉笑出了声,看一眼妻子急忙打住,又问女儿:“弟弟不好看,灿灿是不是不喜欢弟弟了?”
灿灿立即摇头,急着解释道:“喜欢,都喜欢!娘说了,灿灿要照顾弟弟!”
赵沉嘘了声,认真看着女儿道:“那灿灿答应爹爹,要帮娘亲一起照顾弟弟好不好?”
灿灿乖乖点头,抬眼瞧见外祖母哭了,悄悄示意爹爹去看。赵沉其实看见岳母转过去了,摇摇头暗示女儿假装不知道。灿灿似懂非懂,宁氏笑着摸摸她脑袋,指着两个襁褓道:“灿灿让你爹爹猜猜,哪个是大弟弟?”
灿灿嘿嘿笑了,兴奋地让爹爹猜。
赵沉还真不知道,凑近了瞧瞧,根本看不出两个孩子有什么差别。其实也是,别说是双生子,就是把毫无关系的两个刚出生的孩子放在一起,只要不是长得太奇怪,看起来也都差不多的。
假装想了想,赵沉朝挨着妻子睡的那个扬了扬下巴:“这个是大弟弟?”
“不是,爹爹说错了!”灿灿笑爹爹笨,指着襁褓一角系着的红绳道:“红的是二弟弟,”跟着又点点另一个襁褓上的金线绳笑,“金的是大弟弟!”
赵沉恍然大悟,忙夸女儿聪明,见女儿张嘴打了个哈欠,想到小丫头因为担心娘亲撑了一晚没睡了,便柔声哄她:“灿灿看,娘亲大弟弟二弟弟都睡觉了,灿灿也跟祖母去睡觉好不好?这边地方小,明天再让娘亲哄灿灿睡。”
“那我跟爹爹睡。”灿灿靠在爹爹怀里,不想走。
赵沉仰起头,不让眼中的泪落下来,“灿灿听话,爹爹还有事情要跟祖父外祖父说,先让祖母哄灿灿,灿灿睡着了爹爹再去找灿灿。”
灿灿也是困极了,没有再纠缠爹爹,祖母来抱,她就去了。
宁氏抱灿灿走后,柳氏对女婿道:“你明天出发,先去隔壁睡会儿,阿桔醒了我再叫你。”
“不用,岳母先去睡吧,我在这儿守着,去了也睡不着。”赵沉笑着道。
柳氏知道女婿舍不得长女跟两个孩子,见他心意已决,便不再劝,去隔壁歇着了。
屋里灯火通明温暖如春,赵沉半点睡意也无,目光在妻子跟儿子们脸上打转,怎么看都看不够,隔一会儿就掏出怀表看看,盼着妻子醒来夫妻俩说说话,又希望她多睡会儿。差半个时辰就要出发时,赵沉合上怀表,抬眼,意外对上妻子痴痴的凝视。
“阿桔……”赵沉呆呆开口,声音沙哑。
“什么时候走?”阿桔轻轻地问,没有力气。
赵沉紧张地握住她手,“还有半个时辰,阿桔你别急,够咱们说话了。”
阿桔柔柔一笑:“我没急,就是饿了。”
赵沉愣了一下,确定妻子不是开玩笑,忙道:“好,你等着,我出去说一声,马上给你端来。”
阿桔点点头,目送男人大步出门,她扭头,看向身边的襁褓,见两个儿子睡得香喷喷的,她竟觉得无比平静,即便男人即将远行的事也没能让她心慌。
慌什么呢,那些大事,他都安排好了,他心里有数,办好了就会回来了,跟上次去南疆一样。上次她哭了半天让他担心,这次她要稳稳的,不让他牵肠挂肚。
厨房一直都有人看着,赵沉很快去而复返,端了一碗桂圆红枣粥,还有一碗热腾腾的鸽子汤。阿桔想喝汤,赵沉扶她靠在迎枕上,自己坐在旁边喂她,他先吹不烫了,再递到妻子嘴边。
阿桔始终不错眼珠地瞧着男人,赵沉也想一直看着妻子,只是他还得喂她,便喂完一口低头凑过去,舔了妻子唇上残留的湿润,聊解相思再继续喂。
一碗热乎乎的鸽子汤进了肚,阿桔浑身暖融融的,精神头也好多了。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她摸着男人清瘦的脸庞问,总算明白大过年的他为何瘦了。
赵沉握着她手贴住自己,望着她道:“都好了,你照顾好自己就行,我那边什么都不用担心。”
阿桔信他,与他对视片刻,低头看儿子,打趣道:“一下子生了两个,想好叫什么名了吗?”
赵沉摇头,从她发作到现在,他脑子里的都是她,哪有心思想那些。
“我想好了,”阿桔温柔地打量两个儿子,“我想的是小名,老大叫平哥儿,老二叫安哥儿,如何?”
平哥儿,安哥儿,平平安安。
赵沉低头,好一会儿才抬起来,“好,阿桔真会起名字,等咱们生老三老四的时候,还是你起。”真是丢人,他想了一堆话安慰妻子,生怕她哭伤了身子,结果妻子一直都在笑,换成他总忍不住哭。
阿桔柔柔地凝望他:“嗯,我等着给你生。那他们俩的大名你在那边慢慢想,回来再告诉我。”
“好,我一定会想两个好名字,也一定会早点回来陪你们。”赵沉捧着妻子的手亲吻,“阿桔你放心,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我再也不离开你跟孩子们,我天天守在你身边,我跟你一起看他们长大成人。”
阿桔看着他笑,“你说话算数?”
赵沉俯身靠近,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我说话算数。”
等他回来,再也不让她受两地分离之苦。


☆、第141章 
阿桔坐月子时柳氏一直陪着,晚上也就跟阿桔睡一屋,夜里孩子哭闹都是柳氏帮忙把屎把尿;灿灿则被宁氏抱到了她的院子里。开始灿灿还舍不得离开娘亲呢;后来睡觉被两个弟弟吵醒好几次,宁氏再问她要不要跟过去,小丫头很痛快就答应了。
四月里阿桔出了月子;宁氏让她带着孩子们去娘家住段时日,等林竹出嫁后再搬回来。
阿桔心里当然是愿意的;但她实在不忍心让婆母一个人留在这边,说什么都不肯走。无论是灿灿还是平哥儿安哥儿;婆母都稀罕得不得了;在这边每天都能待在一起,到了林家,婆母总不能天天都过去啊。
宁 氏却是一心为了儿媳妇身体着想的。赵沉不在,儿媳妇亲自照看两个孩子总能少些牵挂;但两个大胖小子;晚上儿媳妇照顾着肯定吃力;她是可以帮忙,但总比不上 柳氏帮忙更让儿媳妇安心。再说了,赵家多了两个大胖孙子,赵允廷肯定想抱孙子,却因儿子不在他身为公公不好登门,一直憋着呢。儿媳妇去了林家,有林贤当 家,赵允廷登门拜访也说得过去,她想孙子孙女了也可以随时过去。
倒不是她多关心赵允廷,他想抱孙子她就给他机会。不出意外,平哥儿身为赵允廷的嫡长孙,在赵沉自己另封爵位的情况下,延平侯府的爵位便会落到平哥儿身上,祖孙俩将来同住一个屋檐下,宁氏不想耽误两人之间的情分。
婆母坚持,阿桔只好心情复杂地携儿带女回了娘家。
林 家宅子不算大,住她们倒也算绰绰有余。林贤父子在前院住,阿桔母子三人跟柳氏住一屋,灿灿高兴地跟她亲戚里最喜欢的小姨一起住,阿桔带过来的乳母跟丫鬟则 住在厢房里。有柳氏帮忙,有林竹林重九凑在身边陪三个孩子玩闹,阿桔确实没有特别想念赵沉,那种让人彻夜难眠的想。也正因为如此,阿桔无比庆幸父母搬到京 城了,也感激自己遇到了一个宽厚慈爱的婆母。
热热闹闹的就到了八月中秋。
阿桔想回去跟婆母过的,宁氏知道她会这么想,早早打招呼说好她来这边过。中秋团圆啊,她们婆媳俩领着几个小的多孤单,还是在林家过得好。太夫人倒是请她们去那边,宁氏没应,儿媳妇肯定更愿意跟娘家人一起过的。
黄昏时分赵允廷登门拜访,林贤当然也请他留下来一起用晚饭,赵允廷确实是蹭饭来的,欣然应允。反正他跟妻子的关系林家人都知道,这半年又来过好几次了,最初的些微尴尬早已消失地无影无踪。
用饭时女眷们在里屋炕上吃的。
柳氏宁氏一人抱了一个大胖小子,两个孩子六个月了,虽然阿桔奶水足,还是开始喂他们吃点鸡蛋羹稀粥这类吃食。灿灿坐在小姨跟娘亲中间,大人们帮她把菜夹到碗里,她自己拿勺子舀着吃,大眼睛盯着两个弟弟,平哥儿跟安哥儿看过来,她就高兴地笑。
宁氏笑着问她:“灿灿哪个是大弟弟啊?”
灿灿放下勺子,毫不犹豫指向外祖母怀里的,“大弟弟!”
平哥儿眯着眼睛朝姐姐笑,一双酷似赵沉的凤眼眯成了一条线。
灿灿又看向祖母怀里的,“二弟弟!”
安哥儿正在喝粥,听到姐姐喊他迫不及待就转脑袋,把勺子里的粥弄洒了。宁氏熟练地抓起帕子擦过,等二孙子跟姐姐玩够了,柔声哄道:“安哥儿先吃饭,吃完饭再跟姐姐玩。”
安哥儿抓了抓小手,有模有样的点头,一双桃花眼睛水灵灵的好看极了。
有 两位长辈帮忙,阿桔倒是得了清闲,主要照顾女儿,不时看着两个儿子笑。都说双生子长得难以分辨谁是谁,她家这两个倒是早早就能看出差别了。小哥俩脸庞都随 父亲,主要区别在眼睛上,老大平哥儿眼睛像赵家人,凤眼狭长,安哥儿则像她,桃花眼又圆又大,任谁也不会认错。
饭后,柳氏把两个孙子抱到外面给赵允廷稀罕,灿灿也跟过去了。林贤想陪亲家公一起哄孩子,柳氏悄悄扯扯他衣袖,将他连同林重九一起拉到了外面,打发林重九回自己屋去后,柳氏小声嗔丈夫:“灿灿祖父难得来一回,你在旁边做什么?你在那儿,他都不好亲近孩子们。”
林贤讪讪道:“我这不是怕人家说咱们待客不周吗?哪有把客人单独留在屋里的?”
其实这话只是跟妻子强词夺理而已,心里也知道,赵允廷巴不得他待客不周呢,他不在,赵允廷怎么稀罕孙子都没人笑话,他在一旁看着,赵允廷该放不开了。
故意跟妻子绊了几句嘴,林贤乖乖跟妻子一起去西屋待着了,只等赵允廷稀罕够了再送客。
东屋里间,阿桔姐妹俩陪宁氏坐着,听外间赵允廷哄三个孩子。
而对于赵允廷而言,身边的三个孩子就是他最大的宝贝了。
小哥俩只隔了一刻钟出生,但平哥儿现在已经能自己坐稳了,安哥儿还坐不稳,于是赵允廷抱着安哥儿,让灿灿坐在平哥儿身后照顾大弟弟,免得平哥儿玩着玩着不小心倒了。
赵允廷逗孙女:“灿灿在外祖父家里住够了没?要不要去祖父家里住啊?那样祖父就天天都能看到灿灿了。”
里面林竹闻言撇了撇嘴,每次赵允廷来都要撺掇灿灿去延平侯府,她还没稀罕够呢。
阿桔笑着瞪她一眼,宁氏好笑地看她们姐俩。
灿灿仰头看祖父,不答反问:“我娘去不去?我娘去我就去。”
赵允廷捏捏小丫头脸蛋,继续忽悠,还放低了声音:“灿灿央你娘带你去,你娘就去了,然后祖母也跟你们一起去。”
他这样神秘兮兮的,灿灿眨眨眼睛,咧嘴笑了:“祖父去央!”她想抱两个弟弟走娘亲都不让,求得次数多了娘亲就瞪眼睛训她,灿灿知道央娘亲做事是容易惹娘亲不高兴的。
“你个小机灵鬼,可省着祖父占你点便宜!”赵允廷点点孙女鼻子,把安哥儿抱了起来,响亮地亲了一口,“姐姐不喜欢祖父,安哥儿喜不喜欢祖父啊?”
灿灿着急了,小脚丫子搭在祖父膝盖上:“我喜欢祖父!”
安哥儿低头看姐姐的脚丫子,嘿嘿笑了,也把自己的小脚丫往姐姐那边凑。
平哥儿也瞧着呢,因为坐着不好伸腿,他急的往前扑,大概是想爬过去,可惜他还不会爬,扑在炕上可怜巴巴的,小屁股撅着。灿灿忙帮大弟弟改成完全趴着,平哥儿回头看姐姐,又歪头看祖父,一道晶莹的口水从他张开的嘴角流了出来。
赵允廷心都化了,将安哥儿放到炕上,把大孙子抱了起来,摸出帕子替他擦口水。
灿灿有样学样,拿出自己的小帕子要给二弟弟擦,安哥儿不高兴地扭头躲,灿灿爬过去仔细瞅瞅二弟弟,朝祖父笑:“二弟弟没流口水!”
赵允廷摸摸小丫头脑袋。
不知不觉天就彻底暗了。
林贤夫妻俩走了过来,赵允廷已经下炕了,看一眼内室,知道妻子不会与他同路,告辞离去。
他走后不久,宁氏也要走了,柳氏留她在这边住一晚,宁氏笑着婉拒,挨个儿亲了亲三个孩子,对柳氏道:“不用你现在留我,等过几天阿竹嫁人阿桔他们也回侯府了,小九父子俩白日里也不在家,家里就剩你自己,你该恨我不让阿桔他们多住几天了。”
柳氏看看跟出来一起送人的两个女儿,笑道:“没事,他们都不在家更好,到时候我直接搬到侯府跟你住着去,你别嫌弃我跟你抢孙子就成。”
说说笑笑的,宁氏上了马车,阿桔嘱咐车夫慢点走,又吩咐问梅好好伺候着,这才朝婆母告别。
晚上两个孩子睡着了,阿桔把今日婆母送过来的信又拿了出来,一字一句慢慢看。
柳氏侧躺着问她:“承远说什么时候回来了吗?”
阿桔摇摇头:“陕西那边出了点事,他这半年忙着整顿军纪呢,娘你知道的,他才二十出头就当了总兵,不可能一去所有人就都服他,不过他说现在军营里大小将士基本都听他话了……”说到这里忍俊不禁,没敢把赵沉自大的原话说给母亲听。
她笑得甜蜜,柳氏看了松了口气:“承远能干,咱们也可以放心了。”
阿桔笑着应是,继续往下看赵沉那些甜言蜜语,心里却并没有母亲那么乐观。
赵沉过去不是为了当总兵的,当总兵只是一个幌子,只是为了对付镇北将军,至于为何要先当总兵,赵沉没跟她说阿桔也不太懂。或许是为了跟镇北将军的兵马对抗?不可能啊,真要开打,皇上直接让赵沉领兵征伐镇北将军就行了,现在看来,至少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的。
想不通,阿桔也不想了,赵沉做什么自有他的道理,她只要信他就够了。
收好信压到枕头下,阿桔亲亲两个儿子,熄了窗台上的灯,轻声跟母亲说起后日的添箱宴来。
亲戚们添完箱,妹妹就要出嫁了。
而此时的赵沉,刚在凉州一处客栈落脚。
他是陕西总兵,凉州却是甘州府下辖重镇,归秦思勇所管。
客房门被敲了两下,是陈平,“二东家,我送热水来了。”地道的陕西口音。
“门没关。”赵沉应道,随手把帽子放到桌子上。
陈平提水进来,熟练地服侍赵沉洗脚:“二东家,再有三日咱们就能到张掖了。”
张掖,甘州府治所,也是秦思勇驻兵之地。
赵沉点点头,“这批茶叶好,咱们大通商行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他蓄了胡须,脸庞也黑了不少,配着与陈平同样地道的陕西口音,真的就是一个商行东家。
陈平附和地笑:“那当然,咱们大通商行跟这边打过多少年交道了,西域那边来的客商都认大通字号,二东家就等着大赚一笔吧!”
他这位主子少年时候开始做生意,十六岁建了商队南来北往,次年在陕西建了大通商行。如今大通商行在西北已经做了三四年的生意,他们跟着大通商行的商队一起去张掖,只要小心行事,被人发现的可能并不大。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在赵沉以身犯险的时候让郭大龄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