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图霸业-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跪着了起来说话吧!”被魏忠贤这么一劝,燕帝的气倒是消了不少。
“多谢父皇!”姬轻尘起身谢道。
“你要记住,不管骁骑营中的士卒是世家子弟,还是平民子弟,首先他们是大燕的军人,是戍卫大燕的虎贲,其次才是你的袍泽,跟你一同战争天下的兄弟。所以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你都要一视同仁,而不能厚此薄彼。”燕帝转身说道。
“多谢父皇的教导,儿臣知错了!”听到燕帝的解释,姬轻尘才发现自己误解了父皇的意思就立即认错。因为他从燕帝的口中听到,燕帝不是为了御史弹劾他而生气,而是为了他在让骁骑营一千多人在酒楼吃饭这件事情做的不妥而生气。
“这是岭南传来的国书的副本,你是怎么看的,说说自己的意见。”燕帝将一卷紫色锦卷递给他。
恭敬的用双手接过锦卷,仔细看完上面的内容,将锦卷递给一旁的魏忠贤,酝酿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姬轻尘这才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不能和亲,不能下嫁公主。”
“理由呢?”燕帝问道。
“前一段时间岭南各族侵扰夷州边境,只是他们的一种策略,目的就是为了这纸和亲的国书,他们是想通过前一段时间向大燕夷州用兵举动,想压迫大燕跟他们和亲,目的是为了试探大燕的底线,想看看大燕是否会向他们用兵,只要父皇答应他们的和亲要求,就暴露了我们大燕对岭南夷族的怀柔之策,就会让他们清楚大燕的底线,恐怕到时候他们还会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姬轻尘冷静的分析道。
“朕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朕认为跟大燕和亲的恐怕不止是南疆的岭南夷族,这次东荒跟西蜀和岭南一同派遣使团到君临,朕猜测他们也有想跟大燕和亲的意思。只是西蜀和东荒这次突这跟岭南一同派出使者,说明他们在私底下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不达目的不想罢休,要是朕拒绝他们的话恐怕会引起战端啊!”燕帝叹息一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离国新君刚刚继位,国内政局不稳,西北边境可以不虑。可是东北的戎狄,三年前自从阿史那?努哈赤战死之后已经休养了三年,他们早就已经蠢蠢欲动的想为努哈赤报仇雪恨了。想要我们跟岭南夷族开战,到时候北戎势必会再次南下,而西蜀和东荒既然跟岭南夷族有约,到时肯定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保持中立,那个时候大燕必将四面受敌,处境将会非常堪忧啊!
“那父皇的意思是?”姬轻尘问道。
既然燕帝已经说出了跟岭南不和亲的弊端和得失,他就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固执己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要是真跟岭南开战,大燕四面受敌时该怎么面对这份危机。
“政事堂的意见是答应跟岭南和亲,稳住岭南夷族和西蜀、东荒,再想办法拆散三国同盟,将精力放在东北,全力对付戎狄的再次南下。枢密院的意见是岭南夷族不足为虑,而西蜀和东荒只是外强中干,三国翻不起什么大浪,认为下嫁公主有失大燕颜面,应该给予拒绝。”燕帝说道,“朕也是左右为难,犹豫不定。”
姬轻尘保持了沉默了!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只要战争未起,谁都不知道岭南夷族和西蜀、东荒的强弱,又怎么能够判断出三国跟大燕一战,就能威胁到大燕社稷安全呢?
“怎么?你也觉得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燕帝语气中冷淡问道。
“父皇,儿臣是在想,这次岭南、西蜀和东荒联袂派出使团到君临,之所以敢用威胁的方式想从大燕得到好处,这里面是否跟北戎有联系?”姬轻尘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
“你的意思是?”燕帝目光锐利的盯着姬轻尘问道。
“儿臣的意思是,三国是否跟北戎达成了某种协议,想要激怒大燕对他们出兵讨伐,将大燕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身上,再给北戎一个俱佳的入侵大燕的机会呢?”姬轻尘分析道。
“你是说,这是三国跟北戎设下的计谋,实则是他们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早已结成了同盟,准备共同对抗大燕?”燕帝显然是也想到过这样的结果,才会在姬轻尘一说出自己的猜测时,他就道出了姬轻尘话中的意思。
“恩!”姬轻尘点头道,“不过这只儿臣的一种猜测。”
“不管是猜测,还是实情,今后大燕将要面对的敌人肯定会更强大,更凶险。”燕帝淡淡的说道,“所以为了不想这次的三国使团在君临出现什么差池,朕想让你协助鸿胪寺和礼部一同做好接待三国使团的任务。”
“让我——?”燕帝的旨意让姬轻尘大吃了一惊,他不敢相信自己刚回国不就,父皇就会给他这样的重任。
“对,就是你,以鸿胪寺和礼部为主,你只是协助礼部和鸿胪寺,不过叶清臣是你舅舅,有他在你身边指点你,朕相信你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燕帝不容置疑的说道。
燕帝的话里虽这么说让姬轻尘协助,可是让一个皇子协助鸿胪寺和礼部,以鸿胪寺和礼部官员的精明,他们又岂能不识时务的让姬轻尘协助自己,到时候肯定是他们会协助姬轻尘。所以姬轻尘也想到了这一层意思,再想到三国使团这次来势汹汹,他不想在这件事情惹上什么风波,就想拒绝,可是想到君无戏言,就只能领旨谢恩。
“那就退下去吧!待会朕就会下旨给鸿胪寺和礼部,不过你这次切不可再辜负了朕的期望!”燕帝说道。
“诺!儿臣告退!”姬轻尘领旨,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第五十四章 这个圣旨有点怪
更新时间:2013…10…21
像接待外国使团的觐见这样的差事,是美差,都是大家抢着干的差事。
因为只要接待的官员足够的聪明和大胆,就可以趁机向使团中的人索要到礼物和钱财,因为使团一行人在君临的一切都要受制于这些官员,都要有求于这些官员,不敢轻易得罪他们,往往都会奉上重礼,而且还不敢声张,只会忍气吞声。所以就像鸿胪寺和礼部这样的清水衙门,官员想要一点灰色收入,就只能通过这一条途径发财。而且即便是一不小心让朝廷知道了他们勒索使团的卑劣行径,因为贪污的不是本国的钱财,欺压的只是外国使团,刑部和大理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判罚的时候不会太重。
所以,往常的时候谁要分到这样的差事,往往意味着要发大财。
可是这一次不同,当燕帝将一道让姬轻尘将协助礼部和鸿胪寺一同接待这次的三国使团的圣旨下到礼部和鸿胪寺时,礼部尚书陈衍和鸿胪寺少卿叶清臣两人便眉头紧皱,沉默了好久,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
陈衍觉得大燕这次同时接待岭南夷族、西蜀和东荒三国使团意义重大,特别是当三国使团气势汹汹的联袂而来,想要跟大燕和亲的情况下,大燕首先要保证的是接待中的礼仪、饮食和安全等,只有这方面做的无可挑剔,才能跟三国使团再进行其他方面的讨价还价,要是这方面做的都不够周详,丢了天朝上国的脸面,还怎么对三国在殿堂上颐指气使,到时候让三国使团抓住了自己一方的把柄,倒将自己一方一军,到时候事情就难办了。所以他觉得像这次这样的接待任务,是不能疏忽大意的,现在陛下将九皇子派到自己身边协助工作,他认为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皇子参与其中,肯定会碍手碍脚。
鸿胪寺少卿叶清臣心中的忧虑跟陈衍不同。
他认为自己的外甥姬轻尘这次参与到这个任务之中是非常不明的选择。他觉得像这次接待岭南、西蜀和东荒的三国使团的情况比较特殊,鉴于岭南这次觐见的目的是为了向大燕亲和,而且还是联合西蜀和东荒同时觐见,这里面将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只要接待的过程中出现一点的差池,就可能会酿成大错,到时候鸿胪寺和礼部脱不了干系,而这个时候让自己的外甥协助,恐怕就不是只为了赚点功劳这么简单了。
因为要是能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只能说明这是礼部和鸿胪寺该做的,可要是出现什么错误,自己的外甥可就不只是被陛下训斥简单这么容易了,恐怕朝中大臣都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吧,特别像现在闲的蛋疼的都察院的御史们。再者他也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一个可以将外甥置之死地的机会,哪些躲在暗处,时刻都想外甥姬轻尘丧命的仇敌们,会眼睁睁的放弃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所以他认为不管怎么说,陛下这次让姬轻尘协助自己和陈衍,是将外甥往火坑里推。
陛下这是想做什么呢?这也是叶清臣的考虑的问题,可是他百思不得其解!
而君临城中的诸位皇子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久违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岭南联合西蜀和东荒一同到君临觐见的目的是什么,是向大燕逼婚,是向大燕讨取更多他们需要的东西。
而这次绝对是一个可以打击能够威胁到自己争夺东宫之位的姬轻尘的机会。他们又怎么会放过呢?这里面最高兴的人,就要数八皇子姬虔和六皇子姬雍两人。八皇子是因为一场马球比赛输给了姬轻尘,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才会跟姬轻尘不死不休,至于六皇子,还是因为姬轻尘在崤山军营斩了周宁的缘故。
当然这些皇子们现在还只是在心里想想,还没有立即召集自己的心腹开始密谋良策。
可是有两个人已经等不及了,他们就是吏部尚书王佑和他的三子大理寺丞王文诰。当天下午,当王文诰得知了燕帝下的这道圣旨的内容时,他首先一愣,有点沮丧的觉得姬轻尘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这样的美差都能落到头上,继而便心头一动,发现自己想要找一个惩治九皇子的机会,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吗?顿时他的沮丧之情消失了,他一脸兴奋的迫不及待的到了自己父亲的书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佑。
王佑听完之后脸上同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眯着眼睛说道,“真是天赐良机啊!”
“父亲也这么认为?”王文诰很白痴的问了一句,“这次清除二殿下的对手九皇子的好机会?”
“你准备想怎么做?有没有想好对策?”王佑的心情显得非常的不错,尽然没有理会儿子刚才的白痴表现,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这次我们甘愿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都要断了九皇子入东宫的路,就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行,必须要一次就彻底的击败九皇子,不能让给他留下翻身的余地,不然今后他将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父亲,这是二皇子的意思吗?”王文诰有点忧心的问道。
毕竟,要是没有姬平的首肯,仅凭他们父子,要是做出这件事情,针对大燕皇子,就等于谋反,即便他们父子是大燕七大世家之一的君临王氏的子弟,恐怕也承受不住燕帝的愤怒!要是有了姬平的参与就不同,因为他们可以将姬平作为主谋,他们只是做帮凶,这样就是今后东窗事发,燕帝想要怪罪他们,首先处罚的是二皇子姬平,而有了二皇子姬平,这件事情就是内部的储位斗争,而不至于被当做谋反看待。
“为父想,二皇子肯定也会这么想的,不过等我们有了成熟的计划再告诉他也不迟,”王佑慢条斯理的说道,“你想到了什么良策吗?”
“这个,倒是还没有!”王文诰尴尬的说道。刚才他只顾着高兴了,倒是没有想怎么对付姬轻尘的办法。
“礼部尚书陈衍,只是一介腐儒,早就没有了其先祖陈庆之的血性,对付他不难,我们倒是不惧。”王佑冷静的分析道,“至于鸿胪寺少卿叶清臣,这个人看似碌碌无为,以前为父倒是没怎么注意,可这次能够从离国新君和太后的手中将九皇子带回大燕,就凭这份本事,他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啊!而且他还是九皇子的舅舅,一心想着自己的外甥能够入住东宫。所以,对于他,我们不能轻视。”
王佑停顿了一下,见儿子正在静静的倾听自己的分析,就继续说道,“至于九皇子姬轻尘,以他到君临之后的表现看,确实是个有智谋的人,可是又显得不够稳重,心浮气躁,不懂得韬光养晦;说他有才华,胸中没有沟壑之才。这样的话,我们的重点要放在岭南和西蜀、东荒使团身上。”
王文诰静静的听着父亲的分析,似乎有点明悟,不停的点头,“请父亲放心,我一定会想出一个绝妙的计策,让九皇子这次断了争夺东宫位子的资格。”
面对儿子信誓旦旦的承诺,王佑没有再说话,只是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王文诰离开。
王文诰心神领会的离开了书房。
至于姬轻尘,他从御书房出来之后便去了德妃的千秋殿,跟德妃聊了将近两个时辰,将自己在府中的生活像母妃简单的说了一下,看到母妃眼中的欣慰之情,他就离开了千秋殿,而且他也没有告诉母妃关于父皇下的旨意,免得母妃会为自己担心。等他出了皇宫回到府中时已经到了旁晚时分。他刚到书房,就发现自己的舅舅叶清臣已经在书房等他。看到叶清臣的一瞬间他就知道了父皇已经将旨意下到了鸿胪寺。只是面对叶清臣的询问,他没有做出一句话的解释。因为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会让自己协助鸿胪寺和礼部,做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任务。
叶清臣见外甥也是一脸的迷茫,就不再询问。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在书房坐了半个时辰,叶清臣才淡淡的开口说道,“既然你也不知道陛下这样的任命到底是为什么?就不要再多想了,凡事都有舅舅呢。不过,礼部尚书陈衍,乃是大燕名将陈庆之之后,又是海内大儒,深的陛下的赏识和器重,你明天就去拜访一下他,再听听他的意见。”
“这点舅舅放心,轻尘明天就去!”姬轻尘立刻回答道。对于拜访像陈衍这样的,没有参与到大燕诸皇子的党派斗争的人,他的心里是没有抵触情绪。
“恩!还有,这几天你多注意一下诸位皇子的动静,不要轻易再去他们的府上赴宴,别再像上次一样着了他们的道。”叶清臣继续说道。
“恩!”姬轻尘微微点头。
然后两人又一句话都没有说的坐了片刻,叶清臣才离开了!
第五十五章 大儒陈衍
更新时间:2013…10…22
第二天姬轻尘就来到了陈衍府上拜访这位大儒。
对于陈衍,他只是在刚到君临时见过一次,那是在朝中大臣出城迎接他的时候。当时他只是因为陈衍在大燕士林中的威望和陈庆之之后这层身份,他才多关注了几眼,觉得当一个人没有继续秉承祖上余威和人脉战争沙场建功,而是弃武从文以科举入仕,成就了一番功业,那么这个人的就这份魄力和见识就足以让人敬而生畏。
现在要到府上亲自拜见这位老人,他的心里倒是有点紧张,这种紧张不是因为出于胆怯或者是激动,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尊敬,是对不墨守成规,敢于走自己路的这种精神的尊重。
等到了陈衍的尚书府,通过家人领到陈衍的书房,他发现书房中陈衍一身便服,显得很儒雅。两人施礼问安,分主宾坐下,陈衍就开口问道,“殿下这次来看望老夫,可否是为了数日之后接待三国使团的问题啊?”
“对!我这次来拜陈老,就是想跟陈老说一声,关于接待三国使团的问题全由礼部和鸿胪寺安排,我将不会插手。”姬轻尘很客气的说道,而且他还对陈衍称呼“陈老”,是想刻意拉近两人的关系。
“这倒不必,陛下既然让九殿下协助礼部和鸿胪寺,自有陛下的意思,老夫又怎么能让殿下置身事外呢?”陈衍摆摆手说道,“不过,身为天朝上国,这次我们对待三国使团还是要以礼相待,这样才能显出大燕的气度,还希望殿下能够明白这点。”
陈衍说话是紧紧的盯着姬轻尘的双眼眼,似乎想得到姬轻尘的保证。
“多谢陈老的教诲,这个轻尘知道。”姬轻尘很坦然的说道。
对于陈衍这种近乎于逼迫式的谈话,他脸上变现的很恭敬,没有因为陈衍对自己的轻视而感到不满。可是在他的心里,对陈衍说的这句话中所表现出的仁义道理很鄙视,以前他就听过不少人骂陈衍为腐儒,说陈衍只知道恪守礼教而不懂得变通,现在听到陈衍对自己说的这句话,他还真觉得这些人骂的没错,陈衍倒还真有点迂腐。试想岭南和西蜀、东荒这次联袂而来,气势汹汹,就是想逼婚,想跟大燕和亲,而且岭南还将国书的抄本提前送到君临城,就是想让大燕君臣能够考虑清楚利弊,这里面威胁的含义很大,他们是想要向大燕得到更多更大的利益。可以陈衍的说法,对于这样的强盗之徒,大燕还要对他们以礼相待,白白的让人宰杀。这是什么狗屁的道理,难怪父皇会……
难怪父皇会……想到这里,他突然身体一颤,似乎懂了父皇为什么非要让他协助礼部和鸿胪寺的真正原因了!难道父皇的意思就是想让自己代表大燕在礼部和鸿胪寺接待三国使团时表现的强硬一点吗?想想礼部尚书陈衍以及自己的舅舅叶清臣,两个只是文质彬彬的书生,要是真的面对岭南夷族和西蜀、东荒使团的蛮狠,似乎还真是处于劣势,还真表现不了大燕强势的一面。有了方面的考虑,再想到跟父皇在御书房的一席谈话,他一下子懂了父皇让他协助大理寺和礼部的真正原因。
恍然大悟之后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姬轻尘就告辞了陈衍离开了尚书府。
出得陈府,他骑马匆匆直奔崤山军营。到了军营,就将白项城和李长征八人召集到中军大帐,向白项城等九人说了燕帝关于对自己的任命和自己的猜测。
众人听完,沉默了片刻。
白项城开口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让殿下在跟三国使团的交往中表现出强硬的一面,让三国使团看到大燕对他们觐见的态度。可这是需要有实力做倚仗才行,要是殿下身边没有一支实力强悍的侍卫,项城就怕到时候岭南夷族的使团向殿下挑衅,殿下身边要是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侍卫,恐怕会不好对付啊!”
“岭南夷族?只不过是一帮欺软怕硬的蛮子。”李长征不屑的骂道,“怕啥!只要九哥到时候将长征带在身边,岭南夷族敢说一句不是,我李长征就给他们看看大燕军人的不好惹的。”
“哼!就是一群蛮子吗?凭现在的骁骑营就能收拾了他们,九哥没必要再跟陛下要一支强悍的侍卫。”王垠开口说道。他比李长征更加狂妄自大。
“对!有我们兄弟几个,我们就是九哥身边最强的侍卫,岭南夷族,怕他个鸟!”柳青青出言大骂道。
他看似名字斯文,长相很阴柔,实则是一个很角色。
随即左宗权和候孝天等人也都开口嚷嚷道,都表示出了对夷族的鄙夷,根本不将岭南和西蜀、东荒的使团放在眼里。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大燕目前最大的敌人是立国三百多年的离国和凶残蛮狠的北戎。而不是躲在山林里的岭南夷族和西蜀、东荒这两个弹丸属国。
中军大帐中的姬轻尘听着九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没有制止,他知道在九人的思维中世家贵族子弟的高贵身份已经根深蒂固,让他们放低自己的身份,将这三国跟大燕放到同一平台上分析问题是不可能。他知道这种思想要不得,可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以身试法,跟三国较量一番,才能改变他们的看法,就静静的听着九人的议论一言不发。
等到九人的议论片刻,发现了一直沉默不语的九殿下,知道自己说的话太多了,就闭上了自己嘴,姬轻尘这才冷冷的说道,“距离三国使团到君临还有将近十多天的时间,这断时间骁骑营要跟二哥的平字营和四哥的陷阵营比试,到时候你们一定要不计较伤患的争取尽可能的提高骁骑营的战斗力,就是这两战之后骁骑营伤个三四百人,我们也能承受,只要为了让骁骑营的战斗力提高了一大截,就要不惜这样的代价。”
“殿下的意思是?”白项城不解的问道。
两次比试,就要达到三四百的伤亡,这需要多大的对抗强度才能做到啊!
“我估计,这次三国使团达到君临之后惹出很多的麻烦和风波,到时候有可能要用到骁骑营出面解决问题。”姬轻尘说道,“所以骁骑营必须要有一战的实力。”
“诺!”白项城和李长征等领命。
“那你们就回去继续训练吧!”姬轻尘说道。
“诺!”众人领命离开!
待到众人离开,他又在中军大帐中待了片刻,才骑马匆匆离开崤山军营。
回到府中,就见张让匆匆而来,见到他就立即说道,“殿下,今天江柔突然江桂坊出现,不过她只在江桂坊只待了半个时辰。只是她离开江桂坊时我们的人在街上跟丢了她,没有查到她的具体住址。”
“江柔?”再次从张让口中听到这个消息了一阵子十多天的离国间谍,姬轻尘尽然觉得有点陌生,便不由的向张让问道,“你说她一个女子去江桂坊做什么?”
江桂坊是君临城最大的一家青楼。
“这个,奴才也不知道!”张让为难的说道。
他一个太监,以前整天待在宫里,现在又经常跟郭劝训练“铁衣”和几个暗卫,又怎么能知道一个女子去青楼干嘛?不过沉吟了一下,他还是小声的回答道,“是不是跟三国使团有关呢?”
“恩!非常有可能!”姬轻尘肯定道,“再过十多天,岭南、西蜀和东荒的使团就要到达君临城,而以我的分析,这三国跟北戎之间似乎有联系,现在再加上一个离国的江柔,这才符合当下的局势,离国、北戎、西蜀、东荒和岭南想联盟一同对付大燕。”
“这——”张让被姬轻尘的话吓的目瞪口呆。他觉得要真像九殿下口中说的这样,离国、北戎、西蜀、东荒和岭南五国想联盟一同对付大燕,以五国的实力,只要他们能够联合起来跟大燕一战,到时候恐怕大燕坐以待毙的份啊!
“殿下,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呢?”张让装着胆子说道。
“确实是有点。可是难道就没有这个可能吗?”姬轻尘反问道,见张让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己的问题,他就继续说道,“你记住,三国使团到了君临城,就必须要盯紧江柔的一举一动,不能再像这次这样让她逃脱了!”
“奴才明白!”张让回答道。
“上次让你从训练的这六百人‘铁衣’中选出精干的三十人负责搜集君临城各方的情报,现在我就给他们取一个名字,就叫內厂,他们一律就称为厂卫,你做內厂的都督。”姬轻尘说道,见张让激动的无以复加,就停顿了一下,不让张让谢恩,继续说道,“还有,你上次推荐的冯唐,这个人的资料我看过,觉得是一个人才,可以为我们所用,你就将他召到內厂做一名供奉,到时候再看他的表现吧!”
“奴才领命!”张让朗声答道。
“对了,你现在就去找冯唐,让冯唐监视江柔。”姬轻尘道。
张让答应一声,领命躬身退出了书房。
既然姬轻尘已经知道了燕帝让他协助鸿胪寺和礼部的真正原因,剩下的时间里他就将心思放在骁骑营身上,而骁骑营跟二皇子的平字营和四皇子的陷阵营比试,两战中一共重伤八十人,轻伤达到了一百零三人,再加上跟姬虔的前锋营一战的伤亡人数,将近有三百多人不能参加训练。不过经历了这三场残酷的比试,三战之后的骁骑营战斗力提高迅猛,只要熟悉骁骑营的人,看到现在的骁骑营就会发现这支纨绔子弟组成的骑兵,现在已经初步具备了一支骁骑邹形。而是否称为一支真正的骁骑,现在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第五十六章 逞威
更新时间:2013…10…23
十月二十日这天,中午烈日高照,君临城外的官道上二百羽林骑静静的肃立在两旁,他们的中间是一座香案,香案的一旁则是一身黑色蟒袍,腰间佩刀的九皇子姬轻尘和礼部尚书陈衍、鸿胪寺少卿叶清臣及礼部和鸿胪寺的部分官员。
今天他们率领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出城,就是为了迎接岭南、西蜀和东荒的使团。
这是礼部尚书陈衍的主意,说为了体现天朝上国的待客之道,必须要出城相迎才能表达大燕对外邦的友好。
只是让三人没有想到的时,他们刚出城就收到了前方快马的急报,说东荒使团已经距离君临不到十里,而西蜀使团早已到了汴桥渡口,岭南使团距离君临也只有二十里。而且急报总还说东荒使团中六百东荒铁剑,西蜀使团中八百西蜀精锐长枪骑,而在岭南使团中有一支千人的白岩族精锐背嵬兵。背嵬兵可是白岩族中的精锐,当年白岩族的族长白智兴就是凭借这支精兵才结束了八支南疆夷族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形成了现在的联盟。
自从得到三国向大燕派出使团开始,三国使团一到了大燕境内,大燕各州县就向君临送上的快马急报,可急报中没说过三国使团中还有这样三支精兵的消息,现在三国的使团中都突然冒出了自己本国最为精锐的人马,这让姬轻尘和陈衍、叶清臣三人也是大吃一惊。
“陈老,你以为三国岭南和西蜀、东荒的使团中突然冒出了名震天下的背嵬兵、长枪骑和东荒铁剑,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姬轻尘向一旁的礼部尚书陈衍问道。
“可能,他们只是想在沿途护送使团的安全吧!”陈衍淡淡的说道,“不然,难道九殿下以为就凭这不到两千的人马,他们还想在君临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吗?”
“陈老,三国使团在这一路上刻意的隐藏了这三支精锐,在快到君临城下时又突然亮出了他们的身份,难道只是为了自己沿途的安全吗?陈老就不觉得他们还有其他的目的?”姬轻尘反问道。他没有想到对待这个问题时陈衍会想的这么天真,将问题看的这么简单,便有点恼怒。
“以九殿下意思呢?”陈衍有点不满姬轻尘对自己的连续发问。
“他们这是想跟大燕示威啊!”姬轻尘冷冷的回道。
“就凭这点人马?”陈衍身边的一位礼部官员不屑的说道,“九殿下,这可是君临城,不是他们本国的境内。”
“哼——”姬轻尘冷哼一声,目光锐利的射向这名礼部官员,质问道,“你说的很对,这是大燕,而不是他们本国的境内,可是你身边现在只有两百羽林骑,待会要是岭南,或者东荒,或者西蜀的使团非要跟你示威,请问你该怎么办?”
“我——”这位官员刚要回答,姬轻尘继续质问道,“你别像白痴一样的向本皇子说,你会立刻回城向父皇请旨调动龙骧军相助,你觉得时间上来得及吗?再说了,三国使团中的人都是傻子,他们既然想要欺负你,想要跟大燕示威,还会容许放你回城调兵?”
“九殿下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