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图霸业-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戎就交给你了!”见周顺点头,蒙离对周顺说了这么一句,就大步的离开了王庭的大殿。
顷刻功夫,就听见王庭前战马嘶鸣,十万大军已经聚集完毕。
这时只见蒙离一身戎装出现在王庭前,他跨上战马,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一句“出发——”就第一个冲出了王庭,十万大军紧紧的跟在他身后。
这里是北戎,是他蒙离的地盘,因此不需要斥候侦查敌情,而只要过了北戎到了北辽,同样还是姬轻尘的实力范围,他的大军同样不需要斥候侦查敌情。
因此蒙离十万精骑快马加鞭,不消片刻就消失在了草原的尽头。
第二百八十六章 阴毒计划
更新时间:2014…03…30
这次太极殿的朝议很不顺利,使得崔皇后心里非常的不爽,同时也让她从侧面认识到了自己现在已经处在危机之中。
因此在朝议结束的时她就将崔景升和姬虔召到了自己的寝宫,想跟两人商议一下该怎么对付姬轻尘。因为她觉得现在的朝臣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支持他们,准备跟姬轻尘不死不休,另一部分中立派,他们既不想跟姬轻尘作对,同样对姬轻尘没有表示出好感,而朝中这么部分比例很大。
因此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崔皇后觉得除了早点让姬虔登基,名正言顺的调集大军评判外,剩下的就是以绝对的武力威慑住他们,让他们倒向自己一方。
有兵权才有话语权,可这是在战争的前提下,要放在和平时期,还得用政治手段。
而这三年来姬虔已经沉稳了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样容易冲动,容易动怒了。然而这也仅限于一般情况下,但凡遇到跟姬轻尘有关的事情他就淡定不了,这是心里作用,谁叫姬轻尘跟他有两次夺妻之恨呢?
所以今天在太极殿上他虽然没怎么说话,可心里实则不是不愿意说,而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这几年他的能力很吐出,可是跟三王相比就差了很多,要是他单独对抗三王,根本就不是三王中任何一人的对手,之所以能够三王争斗这么就,是因为有崔皇后和崔景升在一旁帮他,才使他如鱼得水。
因此他过的日子很安稳,没经历什么大风大浪,而像今天这样发生了大事时,他一下子就懵了,没了主意。
才会在太极殿没有说话,只是在心里不停的咒骂姬轻尘。
其实崔皇后将他和崔景升召集到寝宫,说是商议怎么对付姬轻尘,实则是崔皇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对于两人只是想像征性的询下一下而已,说白了就是这件事情关系甚大,崔皇后不敢一个人做主,才会将崔景升和姬虔召集到自己的寝宫,想让两人同她一起承担风险。
“今天他们真是欺人太甚了!”刚一到皇后的寝宫,一脸阴沉的姬虔就愤愤不平的骂道,“这帮朝臣没一个是好东西,就知道看我们笑话,落井下石!”
今天太极殿上的朝议,除了他的心腹党羽外,没一个愿意站出来说一句话出一个主意,这确实让姬虔看到了他在朝中的权势并不是像平常一样高。
崔景升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不语。因为这样的场面他早经历过了,除了几个心腹党羽外,朝中大臣哪一个不是当官成精了的人,这个时候还不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只有姬虔这种什么都没经历过的人才会为此而愤怒。
“你就知道吵,吵有什么用?”崔皇后对姬虔的表现很不满意,气愤的骂道。见是母后训斥自己,本想继续大发牢骚的姬虔一下子闭上了嘴。
“兄长,对付姬轻尘还得我们自己出手才行啊!”崔皇后向崔景升说道,“不知道兄长有什么办法?”
“只能利用白晋守城,让李牧之领兵征讨姬轻尘了!”崔景升叹息一声说道,“当然,只要姬轻尘不领兵南下,想割据北辽,我们就不管他,就让他去吧!因为我们先要稳定朝廷局势,要立即让姬虔登基称帝,到时候再号召天下一同讨伐逆贼姬轻尘也不迟!”
崔景升说的确实是当前最为稳妥的办法,可是姬轻尘坐拥北辽六十万大军,难道真的就只想割据北辽自立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谁有六十万大军,有四十万横扫天下的铁骑,都不会短视的只想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逆贼姬轻尘必须要讨伐,不然我们威信扫地,谁还愿意听我们调遣?”崔皇后狠狠的说道,“至于三王也不能放过他们,现在姬文已经到晋州调兵去了,还有夷州和西州的大军正在赶往君临城,还有宁州铁骑对君临城虎视眈眈,这些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不知道娘娘有什么办法?”崔景升问道,即便是私底下他也称呼崔皇后为娘娘。
“我们的兵力对付姬轻尘就已经捉襟见肘了,更何况是三王?”崔皇后淡淡的说道,“只能借助外力了!”
“借助外力?”崔景升一下子没有明白过来崔皇后的意思。而一旁的姬虔似乎理解了崔皇后的意思,突然开口问道,“母后是说离国和岭南夷族?”
“对。”崔皇后肯定的答道,将目光移向了崔景升问道,“兄长以为怎么样?”
崔景升没有立即开口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借助离国和岭南夷族的力量对付三王和借助,就得付出代价,这跟卖国没什么区别,会被国人戳脊梁骨,会为七大世家所不容。可是现在不这么做,还能怎么度过眼前的危机呢?
“兄长,这只是暂时的,只要虔儿登基称帝,到时候我们全力辅助他,收回我们失去的东西,谁还敢说我们的不是。”崔皇后似乎明白崔景升心里的担忧,就自信满满的说道。
“你有什么计划?”崔景升在沉吟了片刻之后终于松口了。
“让岭南夷族和西蜀出兵,攻入夷州和西州,为我们牵制住姬弘昌和姬平,让离国出兵南下,杀入宁州、宿州两地,为我们牵制住宁州铁骑和北辽精骑,到时候仅凭姬轻尘北戎十多万骑兵和姬文的十万精骑是威胁不了我们的,而我们也可以趁机让虔儿登基称帝,到时候三王跟姬轻尘已经跟岭南夷族和西蜀、离国以及李牧之的大军耗的差不多了,我们再号令天下,以谋逆罪处置了三王和姬轻尘。”崔皇后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是她在太极殿上看到群臣明哲保身,不愿意协助她讨伐姬轻尘时想到的。
“我们用什么代价换取他们的支持?”崔景升问道。
“将夷州给岭南夷族,将西宁州和宿州给离国,至于西蜀,就将西州的一半划给他们吧!”崔皇后叹息一声说道,“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恐怕他们不会答应。”
见崔家还在沉思,就听姬虔说道,“太子妃和姬钊以及商州卫氏不是嚷嚷着要就藩外地吗?既然准备将宿州给离国,何不将宿州分给姬钊以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呢?到时候他们守不守得住就不管我们什么事情了!”
“恩,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崔皇后点点头说道,“既然这样,就将西宁州和西州、夷州分给姬雍、姬英和姬满吧!要是这三州从他们手上失去了,就不管我们什么事了。”
姬虔这招确实很阴险!
因为将这四州名义上分给了姬钊和姬英等人,可暗地里崔皇后将他们交易给了离国、西蜀和岭南夷族,到时候四州被三国夺取,不知情的百姓只会认为姬钊和姬满等四王败家子,没有守住自己的封地,根本不会将罪责怪罪到幕后的崔皇后他们身上。
“将宿州封给姬钊,让夷州封给姬英,将西宁州封给姬雍,将西州封给姬满吧!”崔景升想了想,就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还有,给了他们封地,必须要让他们在十天之内就藩封地。”崔皇后说道,“不然时间长了会打草惊蛇。至于跟离国、西蜀和岭南夷族的密谈就交给兄长了。”
听崔皇后这么说,崔景升只能微微点头。不然他还能怎么办?难道要交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姬虔吗?
第二天在朝议上,崔皇后就提出了跟崔景升商议好的决议,将四州封给四王的决定给众人说了一下。
大殿上的姬英、姬雍和姬满以及姬钊听到崔皇后的话,有点不敢相信。不过他们还是忍住了冲动,开始思量这背后是否有什么阴谋。
因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个道理四人都懂。
而对于崔皇后的决定,大家自然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封四人为亲王,就藩外地,跟姬英和姬雍以及姬满关系好的姬平和姬弘昌没有反对,众人也不好意思插手皇家事务,就只能沉默了。
这里面最为高兴的就数姬钊了,他从一个杂牌的君王被封为有封地的显爵亲王,这地位提升了可不止一两个等级。
因此回到东宫,他就立即将消息告诉了太子妃。
而就在太子妃还没有明白崔皇后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姬虔的心腹就已经到了东宫,向太子妃解释了封姬钊为亲王就藩宿州的原因,是因为姬虔要对付姬轻尘,大军粮草辎重等欠缺,想要跟商州卫氏做交易,才会这么做的。
太子妃一听这样的解释,心里的疑惑也就没有了。
确实,要跟姬轻尘六十万北辽大军对抗姬虔这边就得组建三四十万大军,才能在兵力上跟姬轻尘达到一个级别,而新组建这么多人马,需要的钱粮和物资之类的东西不是崔氏能够承受的,因此向他们卫氏做出交易也情有可原。
至于为什么给姬英和姬雍、姬满三万也封了亲王。
这是因为三人不管是身份和地位都比姬钊要高一大截,既然姬钊都被封了亲王就藩,岂能不给他们分封,这样会让人猜出其中有什么目的。
对这个解释太子妃就更加信服了。
就这样太子妃用商州卫氏为姬虔资助组建四十万大军一切费用,再给七十万大军三年的粮饷为代价,终于从姬虔手中取得了一份圣旨。
至于姬英、姬雍和姬满三人,对崔皇后的封赏到很不热心。因为不管是西州,西宁州和夷族都在边界上,而且还在离国、西蜀和东荒的边界上,这对他们只想做个闲散王爷,只要荣华富贵的他们而言,是一种变相的贬谪。
而且以三人跟三王的关系,他们觉得只要三王中的任何一个人登基称帝,给他们的封赏也不会比崔皇后的封赏差。
只是这道旨意是通过朝议确定的,他们没有权利拒绝,就只能领命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将相和
更新时间:2014…03…31
李牧之在离开晋侯府时没有第一时间将白晋的话传达给崔景升,不是说他故意拖延时间,而是在回到府上之后仔细想了很久白晋跟他说过的话,思考和权衡了很久,才再第二天将白晋让崔景升自己去找他的话传达给了崔景升。
崔景升一听到白晋让李牧之传达的话,他的脸都绿了。
两人同为七大世家的家主,可以前的老死不相往来的。白氏军功世家出身,是跟随大燕开国太祖建立大燕的开国功勋,崔氏也不简单,也是跟随大燕太祖最早的一批臣子。只是自古文武之间互有贬斥,相互看不起对方。
因此在白氏先祖和崔氏先祖开始,两家的关系就不和睦。
随着时间一长,这种不和睦就渐渐演变成了朝堂上的纷争,慢慢的两大世家从互不侵犯到了相互诋毁和打压的地步。
到了崔景升和白晋这一代,这种关系一直没有改变。
虽说崔皇后嫁给燕帝,成了大燕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崔氏为此会比白氏高一大截才对,可燕帝对白晋的信任和器重同样不是崔景升能够比的。
因此双方的实力同样处在同一平衡位置,双方的争斗就没有停下,两人也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现在白晋让崔景升去找他,不就是要让他崔景升承认自己崔氏比白氏低一头吗?崔景升岂能不气,岂能不愤怒。
“太师,还是去一次吧!”李牧之在一旁劝道,因为只要白晋出山,君临城就是只有两千人马防守也不会有人生事的,这就是白晋的价值,这样的话他李牧之能够统领的大军就会增加很多,对付姬轻尘就更加有把握了。
至于白晋跟李牧之说的一番话,李牧之确实想了,可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是因为他既然做出了决定,就没想过放弃,即便会遭受失败。
这就是他李牧之。
“哎——”崔景升叹息一声,向李牧之说道,“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崔景升也没有办法,他为了自己的妹妹崔皇后和外甥姬虔连国都卖了,更何况再丢一次人?
只是他细想的时候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他自己也不知道。
……
就在崔景升来见白晋时,白晋正在后花园赏花,听到仆人说崔景升来府上拜访他,他的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将他请到这里吧!”白晋对仆人说道,自己喃喃自语道,“崔景升,果然是枭雄,能屈能伸!不过等到他日姬虔能够登基称帝,恐怕老夫就是你第一个清晰的对象吧?”
就在白晋心里这般想时,崔景升已经跟随仆人大步走进了花园。
“晋侯,数月不见,别来无恙啊!”见到白晋,崔景升笑着说道。
他跟白晋不像李牧之跟白晋一样有上下级的关系。因此不像李牧之面对白晋时那么的拘谨。
“太师说笑了!”白晋淡淡一笑,对崔景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他自己顺势坐到了花园凉亭的椅子上,崔景升也随之坐下,白晋开门见山的问道,“不知道太师来老夫府上,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想要晋侯出山!”崔景升也不拐弯抹角,他直言说道。
“出山?”白晋反问道,脸上情绪古井不波。
“陛下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诏,使得君临形势危机,又有贼子姬轻尘反叛,需要李将军去镇压,现在的君临城没有镇守之人,就只能请晋侯出山了。”崔景升义正言辞的说道。
“李牧之准备统领多少大军前往?”白晋问道。
“三十万。”崔景升回答道,“除了已经在杭州的十万精兵,还有五万宁州铁骑外,他会从君临带走五万羽林骑和五万骁骑卫。”
见白晋沉默不答,崔景升继续说道,“君临城会留下十万大军作为倚仗。当然,我们还准备再组建四十万新军,只要商州卫氏的钱粮一到,就可以立马开始。”
这四十万大军由姬虔负责组建,虽说姬虔在谋略等方面不如三王,可在武略方面还是很出众,又在夷州领兵征讨过岭南夷族,让他组建一支新军,倒是不难。
“三十万大军,李牧之必败啊!”白晋叹息了一声说道。他这么说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依据的。因为李牧之这三十万大军成分很复杂,既有三年前新组建的十万精兵,又有宁州铁骑和羽林骑,还有姬虔的骁骑卫。
像这样的混合大军一旦跟姬轻尘的大军开战,相互之间配合会很生疏,而且各自自成系统,难以做到进退有度和齐心协力。
到时候即便李牧之战术再怎么高超绝妙,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被姬轻尘击溃。
因为姬轻尘的北辽和北戎铁骑本就是天下最为精锐的骑兵,而且还有大燕唯一一支经历过征战的重骑兵,北辽精骑和北戎精骑又同出一个系统,配合没有问题。
这种情况下里李牧之还有什么赢面可言?
这里说魔鬼骑是唯一一支经历过征战的重骑兵是因为在三年前,三王组建新军时姬轻尘为姬文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重骑兵。
白晋是兵法大家,就是李牧之也自叹不如,他这么说崔景升一点都不怀疑,可是他只能给李牧之三十万大军,因为剩下的五万羽林骑和五万骁骑卫他还有用,这十万人他要留下来对付姬文,因为姬文已经去了晋州,正率领十万精骑北上君临。
至于姬弘昌和姬平的大军,崔景升倒是不怕,因为当两支大军赶到君临城时,估计姬虔的新军也有规模了,再说到时候西蜀和岭南夷族有了动作,这两支防备西蜀和岭南夷族的大军还不乖乖的去回到自己的驻地对付西蜀大军和岭南夷族的入侵去?
其实之间为了牵制姬文的十万大军,崔景升也想过让东荒出力牵制姬文的十万精骑,可一想又算了,因为让离国和西蜀以及岭南夷族这三国出面,他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再加上一个东荒,代价会很大,再说就是没有东荒,只要有离国和西蜀还有岭南夷族就够了,何必再给东荒分一杯羹呢?
“不知道晋侯有什么良策?”叹息一声的崔景升还是谦虚的向白晋问道。要是李牧之败了,他就要损失数十万大军,到时候姬虔的实力大损,肯定会三王有机可乘。因此他才会这么问白晋。
“退兵到杭州和君临一线,以防守为主,将北都送给姬轻尘,而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不是组建新军,是整合大军各地州军,再跟李牧之三十万大军统一整编,到时候方能跟姬轻尘一战!”白晋淡淡的说道。
这确实是良策。
因为仓促组建的新军战斗力肯定不行,到时候面对北辽铁骑不但起不到作用,估计还会拖累李牧之的三十万大军,而州军就不同,不管士卒素质和训练都不是新招募的士卒能够相比,再给他们配备上精良的装备,即便战力比北辽大军逊色,可也不至于到拖累李牧师三十万精兵的程度。而且只要时间容许,再将这些州军跟李牧之的三十万大军整编,整编出一支雄师,就有能力跟姬轻尘的北辽大军一战了。
不过白晋这么说,崔景升就不一定会这么做。
因为白晋说的整编州军,正将州军跟李牧之大军整编,这不是谁都能做的,除了李牧之外,只有白晋有这个能力。
可是崔皇后和崔景升不敢将这样大的权力给白晋,至于李牧之,他要对付姬轻尘南下的大军。因此就是崔景升自己同意白晋的建议,他也只能摇头叹息了。
“我再回去想想吧!”不过崔景升还是没有拒绝白晋,随即又看了一眼白晋道,“不知道晋侯是否能为君临百姓做点什么?”
崔景升知道除非以百姓的安慰做由头,不然以白晋的性格绝不会答应自己的要求。
“诸王争权夺利,这是他们姬氏皇族的事情,可不能连累的大燕的百姓,大燕幅员辽阔,老夫管不了那么多,不过君临城的百姓,老夫还是能够庇护一二的。”白晋叹息一声说道。
其实他的心里也很疑惑,燕帝明明在驾崩之前精神不错,还去过姬轻尘的北辽王府和到德妃的千秋殿听琴声去了,怎么就没有留下遗诏呢?
难道这是燕帝刻意为之的吗?
“那就多谢晋侯了!”崔景升起身道,见白晋答应了他的要求,他的心里非常的高兴。因为以百姓的个性,有了他坐镇君临城,至少在地位还没有定下时,即便姬文十万大军到了君临城外,他要是乱来的话,白晋也不会坐视不理,因此有了白晋,自己一方有了皇后这个名正言顺的监国皇后,自己一方要比三王占优势。
“不用了!老夫只是想为君临百姓做点事情而已!”白晋淡淡的说道。崔景升想说什么,又闭嘴了,见白晋答应了,他也就没有再继续留在晋侯府,而是告辞离开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各路大军
更新时间:2014…03…31
自从燕帝驾崩之后大燕各州的反应不一。像七大世家控制的六州,以七大世家的意志行动,像宁州柳氏,就在为三皇子姬弘昌造势;像商州卫氏,就在为姬钊奔走;像青州崔氏,自然在为姬虔卖命。除此就是个大藩王封地了,像属于姬平西州都督府的西州和西宁州,像姬文的潞州,像姬轻尘的北辽四州,北戎三州都在积极整兵备战。
而在这些大军之中,有三股实力颇为显然,这三股实力分别是西州和西宁州的薛举,晋州的姬文十万精骑和夷州姬弘昌的十万精兵。
薛举之前在枢密院和兵部任职,可不管他以前战功再怎么彪悍,可因为在枢密院有白晋和李牧之,兵部有柳平原,他都难以出头。就在当年去西州任职时,他也心不甘情不愿,原因在于头上还有一个姬平压着,他心里不舒服。
可是在姬平软硬兼施下倒向了姬平之后他的霉运祛除了。
因为姬平身边缺乏统兵大将,他在这方面又很有能力,故而得到了姬平的赏识,让他统领西州都督府大军,以前只是几万,慢慢的增加到了十多万,三年前姬平又扩军兵马,增加了十万新军。
这样西州都督大军人数达到了二十六万,可谓是兵强马壮。
而统领这二十多万人马的大将是薛举,因此此时的薛举意气奋发。他在收到姬平的密信之后就让副将率领六万大军驻守西州,他则是率领步骑个十万人,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君临城。
薛举自认为自己的二十万大军不足以跟姬轻尘六十万北辽精骑抗衡,可面对柳东楼的宁州铁骑和徐子章的十万精骑时不落下风。
而且他还觉得只要自己能够率领大军赶到君临城,震住姬虔的十万骁骑卫和十万羽林骑,能够让姬平顺利登基称帝,他就立下了首功,今后的枢密院肯定是他的,上将军的职衔和侯爵是少不了。
对于大燕军方第一人白晋,薛举还是很服气的,毕竟之前白晋没有败绩,又战功彪炳,不是他能够比的,可是对于军方第二人的李牧之,薛举心里颇为不福气,薛举觉得李牧之确实是领兵大才,战功不少,可他之所以处在高位,是因为李氏是君临七大世家之一的缘故。薛举之所以怀疑李牧之的能力,是因为李牧之之前有过兵败的历史,而且还是大败,败的很惨。
因此薛举才会不怵姬虔的二十万大军。
故而在大军出了西州都督府之后他就下令马不停蹄的赶路,这一路上只走官道,行军速度倒是很快,没过十多天就出了西州,踏上了甘州的地界。
……
夷州多山路,因此驻扎在夷族的姬弘昌的大军收到的消息跟西州薛举一样快,可行军速度就没有薛举快了。
除了说薛举立功心切外,这跟西州跟夷州之间的防守对象有关系。西州防守的是西蜀,西蜀对大燕颇具畏惧之心,只有守而没有攻,薛举只要留下一部分兵马,就足够对付西蜀了,可夷州不同,夷族时常入侵夷州,夷州防备夷族大军很吃力,这次再向君临调兵就更加力不从心了。
因此才会这么缓慢!
至于统领姬弘昌在夷州大军的主将,是柳氏子弟柳岩,他是姬弘昌的表兄,是柳氏继柳东楼之后又一员有望光耀门楣的可造之材,兵法韬略无所不精,武艺又很高强,才会被姬弘昌派到夷族,为他组建新军的。
柳岩在收到姬弘昌密信时,他首先率军出击,斩杀了几股时常入侵夷州的岭南夷族散兵游勇,狠狠的震慑了一下岭南夷族,才统兵北上君临城。
只是因为夷州多山路,因此行军速度倒是慢了很多。
不过他也不担心自己行军速度慢了,因为他很清楚不管姬弘昌身边有多少士卒,他没有性命安危。因为一旦君临城的姬虔和崔皇后、崔景升对姬弘昌不利,宁州铁骑必将南下,宁州距离君临只隔了一个北都,骑兵昼夜行军,只需要七八天就能达到君临城。即便是姬虔和崔皇后以及崔景升想对付姬弘昌也要掂量一下宁州铁骑的厉害。
至于让柳岩担心的还是北辽精骑。
三王联合争夺皇位,这是因为姬虔的强势而迫不得已,要是解决了姬虔的问题,三王就该想办法该怎么解决姬轻尘了。而姬轻尘身边有六十万北辽精骑,即便三王大军加在一起也不足六十万,这才是三王的心腹大患。
当然柳岩只担心姬轻尘而不考虑姬虔,是因为他自信,只要宁州铁骑南下,自己十万精兵北上,就能击溃姬虔在君临的三十万大军,姬虔和崔皇后以及崔景升不足畏惧。
因此他的行军速度不快,可他也不急,他还在行军途中尽量的节省士卒的体力,因为他要在到达君临的那一天给姬虔一个下马威,让姬虔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精兵,他自问自己的精骑可能比不上跟北戎厮杀过的北辽精骑,看对上姬虔的大军还是稳操胜券的。
……
第三路大军是姬文的十万精骑,这支骑兵的统帅是徐子章,他以前是姬轻尘北辽大都督将领,因为裴文矩的关系,一直没有倒向姬轻尘。
而就在三年前,因为姬文组建新军时缺少将领,他就同姬轻尘将徐子章要到了身边,徐子章本就对姬文很忠心,回到姬文身边时,自然很卖力的为姬文效命,而姬轻尘对他很器重,将组建十万新军的任务交给了他。
徐子章在北辽都督府时在智谋和统兵方面属于项子羽,是一个典型儒将,而且还因为他久居北辽,深通北辽骑兵的骑兵战术和训练方法。
因此回到了姬文身边,受命为姬文组建新军时,他的能力得到而来施展,再加上姬文的全力支持,只用了三年他就为姬文训练处一支战斗力不属于北辽精骑的骑兵。当然这支大军跟北辽精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过对上其他的骑兵,他们绝对是稳操胜券,更何况还有三万重骑兵,就更加了不得了。
这次姬文偷偷出君临城,到了晋州,这一路上因为姬虔和崔皇后以及崔景升派出的死士的刺杀,让他耽误了不少时间,再加上到了晋州之后需要调集大军,又花了两天的时间。因此率军北上君临时,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不过晋州跟君临相邻,道路有很平坦,倒是方便了姬文的骑兵。
因此姬文和徐子章率十万精骑北上,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出了晋州,踏上了君临地界。这一路上看到自己身边十万精骑,一向书生意气的姬文也意气奋发,向身边的徐子章说道,“子章,你说本王十万大军到了君临城,能不能搬回我们之前的劣势?”
“殿下,这,恐怕有点难啊!”徐子章想了想说道。
“为什么?”姬文不解的问道。他身边有十万精骑,而且还有三万的重骑兵,再加上徐子章的统兵才能,对上姬虔的十万骑兵,稳操胜券,就是对上姬虔在君临城的二十万大军,他这十万大军,再加上三王原本在君临的六万精骑,十六万大军跟姬虔的二十万大军相比也不遑多让,可徐子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殿下,你可能疏忽了一点。”徐子章想了想说道,“北辽骑兵确实无敌天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北辽大军初建时是为了北戎,是为了针对北戎骑兵组建的,到后来打败了北戎之后大军的组建又是为了防止离国铁骑南下。因此北辽大军以骑兵为主,以战场冲杀和长途奔袭为主,不善于攻城拔寨,更不善于防守和守城。”
徐子章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因此,要是到达君临城之后我们能跟八皇子的大军堂而皇之的一战,即便卑职身边只有十六万人马,可是依然有七成的把握能够击溃八皇子二十万大军,可要是攻城拔寨,攻下君临城,我们这十万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