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去给王爷取些来看看”黄经臣知道王爷喜欢进厨房搞些新鲜玩意儿,吩咐门外值守的小黄门道,“都是些占城,高丽天宁节进贡的东西,做出来味道很差,皇上就都赏给各个殿里的小厨房了,她们就胡乱整治,我尝过一回,味同嚼蜡,难吃的紧”

小黄门去的快,说话间捧了一大包东西回来了,赵柽放到几上打开一看,我的妈呀,干贝、鱼翅、海参、鲍鱼、虾仁,全是海物,“黄伯,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怎么会难吃啊”他吃惊地问道。

“王爷,这东西不好吃,娘娘都赏给厨娘们了”小黄门也说道,这些东西连宫中的御厨们大多没见过,他不明白王爷怎么会说好吃。

“你不要胡说了,王爷既然感兴趣,你便到各处看看,都搜罗起来,送到兖亲王府去”黄经臣最了解王爷了,他要说是好东西,那肯定就是好东西,绝不会差。

“黄伯,这些东西做出来绝对是美味,等过些日子,你出宫到我府中,我让你尝尝鲜”赵柽搓搓笑着说道,这回真是拣着宝了。

其实早在唐代,中国南面的安南现越南一带沿海,就开始将鱼翅、海参等海鲜制成食品,一些邻邦将它作为朝贡之物敬献给中国皇帝,赵柽还一直奇怪宫中的饭食自己也吃了几次了,却没有发现鱼翅、海参这些后世的名菜,他还以为自己穿的年代没有呢,原来皇帝在收到鱼翅贡品后,又将它赏赐给厨子们了,也只能怪他们还没有发现这些东西的美味,可说回来鱼翅不是美味,是厨师把它变成了美味,有些海鲜本身无味,其味,全是调味品带来的,倘无鲜料,肯定味同嚼蜡,也只能怪现在的厨子们还没领会到‘有味出味,无味进味’的烹饪真谛。

母亲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赵柽义不容辞的揽下了,告别了黄经臣,时间还早,赵柽拐到了凌霄宫,想去看看师弟王老志。过去他一直住在蔡京府上,自己登门不大方便,前些日子听说他从蔡府了搬了出来,正好去拜访一下。

到了那里,找人一问,接待他的道士十分诧异,但还是把赵柽一行人引到了王老志的住处,“草,怎么住了这么个地方?”赵柽到了门前,暗骂一句,这间房子可能是凌霄宫中最次的房间了,比自家府里的柴房强不了哪去,等他看到师弟王老志,他的样子更很吓人,一身旧道袍,披着床薄被僵尸似的坐在那里,脸色灰白,印堂发黑,不知道是冻的,还是激动的,哆哆嗦嗦的,不用算赵柽也知道这小子不是病了,就是倒霉啦

“师兄…”王老志看到‘亲人’了,勉强起身打了个稽首,老泪纵横地说道。

“师弟怎么还这般清苦,你不是被父皇赐了名号,有了俸禄吗?”赵柽问道,现在道士和政府公务员一样,分了二十六阶,都是按级别发工资的,王老志这种高干收入不少的。

“师兄,一言难尽啊…”王老志长叹一身说道,他进京后他写出已故刘贵妃生前与好友一起服侍赵佶时的私语后名声大振,京城里达官显大款老板都来找他问前程,方法是测字,一字定终身,一字定富贵。真是灵啊,每天门庭若市,时间长了,却惹得蔡京不高兴了。

蔡京是有理由发火的,官场上有个好玩的现象,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当官的人都迷信,他们要前程,要富贵,可这些东西,都不是水平、努力等后天因素到位了就能搞定的。更多的是运气,是上级的不可预知、极难捉摸的好感,这些非常飘渺的东西,才是决定性的。甚至明明在好运里,一个突发事件就毁了一切。现在官场上下都对蔡京敬若亲爹,王老志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养在府里当爹供着,却杀了出来抢生意,经他算过,官员们心里都有底了,相应的自己的威慑力极大降低,他能不恼吗?

于是蔡京写了份奏章,要赵佶下令士大夫严禁算命,要保持官员队伍的纪律性王老志沉默了,他关起来门来拒绝见客,平时就俭朴的生活更加清苦,每天只吃一餐,全部的饭菜只是汤饼四两,外加冬夏衣服各一套,又过起了过去的日子,想着等大佬回心转意,没想到蔡京更狠,前几个月又找来了个同行——王仔昔,同样养在自己的府里,经过包装造星介绍给了皇上,明显就是想借他们二位削弱他的影响。

都说同行是冤家,两个高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可是一个正当宠,一个正失意,王老志明智搬了出来,可世态炎凉,过去把他奉若神明的人都疏远了,现在他是疾病缠身,想回家都回不去了

“师兄救我啊”王老志看样子也知道靠自己的‘道行’是斗不过王仔昔了,只能向他求援了。

“师弟勿慌,待我算算”赵柽手掐法诀,眯着眼睛,想着自己前世看过的宝典——《宋史》,现在都他**的乱了套了,王老志该死没死,很可能是被自己‘改了命’害的他晚节不保,这小子跟后边得宠的几个道士比还算正直,还为自己说过好话,再说怎么也是‘自己人’,他好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怎么也不能不管啊

“瘐毙”不知道历史会不会改变太多,王仔昔结果应该是与蔡京争斗,被饿死在大牢里,赵柽回忆着提笔写下了两个字。

“师兄是说王仔昔来日无多了?”王老志看看两个字两眼冒出了蓝光说道。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赵柽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故作高深地笑笑说道,“我府中有一小观无人主持,想请师弟前往。”赵柽又说道。

“求之不得”王老志是明白人,自己再这么待下去,不知道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天,立马应了。

“他**的,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好好的给自己找了两件闲事,真是没事找事”大神赵柽一出门就忍不住的抱怨道。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

“把这海参加温水在发两个时辰”

“鱼翅要用小火炖,不要着急”

“鸭汤煲好了吗?”

“这是老母鸡吗,要五年以上的,不要糊弄”…

赵柽在府中的厨房走来走去,看看这个,闻闻那个,巡视了一番。膳房的典正跟在他后边一个劲儿擦汗,王爷自从挨了娘娘批评后,现在转了性,除了读书练武以外的时间,就是泡在厨房,这让他压力很大。前些日子他从宫里弄了大车‘贡品’,府里的厨子们居然谁也没见过这些东西,更不知道怎么做,不过大家都是府里的老人,知道王爷的这个嗜好,也是见怪不怪都按他的吩咐去做,顺便也能涨涨见识。

“葱切段、姜切丝、鱼去鳞开膛…”随着王爷的一连串的吩咐,十多个人立刻忙活起来。赵柽换上身白衣,典正连忙给他扎上围裙,裹上头巾,两个杂役拿来毛巾让王爷净手,鼓着腮帮子将炉火吹旺…他看看宽敞的厨房,围着自己忙碌的二十多号人,心中感慨,这要是放到外边,不知道要准备多少人的饭呢,谁能想到他们伺候的就是自己一个人,真是有点太奢侈了

进京后府里的排场也大了,虽然事情比襄邑少了很多,但是人手却是一再增加,王府中设长史司,长史一人。司之下有若干所:审理所,正副审理各一人;典膳所,正副典膳各一人;奉祠所,正副奉祠各一人;典乐一人;典宝所,正副典宝各一人;翊善所,翊善二人;良医所,正副良医各一人;典仪所,正副典仪各一人;工正所,正副工正各一人。引礼三人,仓大使库大使正副各一人。王府还设有护卫:仪卫正一员,副一员;典仗一员…分工之细,闲人之多,可比当代了。

过去全府就两个食堂,内府小食堂,外府大食堂,十多个人做二三百人的饭,到现在典膳所就分成‘四司六局’,四司六局”,即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帐设司,负责宴会厅的陈设和布置;茶酒司负责接待宾客,供应茶水以及席中的酌酒、上菜;厨司负责菜品制作;台盘司负责筵席所用的餐具及其清洗。六局乃是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光这一所算算就快百人了

赵柽也知道这些人大多一年到头也没多少事情,但世风如此,京中富贵人家都是这样,有钱没钱都得配备齐全,自己也不得不养着些闲人,否则在京中你就没面子,在圈子里没法混。不过也不都是坏事,那些跟来的老人都戴上了官帽,穿上了官衣,成了国家聘用的工作人员。赵柽开始觉得不好意思,后来一打听,蔡京家扫地看门家仆都有八、九品的官称,他也就心安理得啦

这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赵柽索性把大家都调动起来,跟着他忙活,顺便学习下手艺,提高下技术,他那两下子在前世根本不入流,上点档次的大饭店切菜都不会要他,更不要说上灶啦,可在这时间,这地点,他就是烹饪大师,切菜的排队等着呢,也轮不到他切菜,杀鸡宰鱼。

因为首先是这功夫烹饪技术尚未普及开来,中国古代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到了本朝才开始出现炒菜,但是由于炒菜技术过于繁琐,要用薄生铁锅,旺火热油,炝炒、生炒、小炒、熟炒等等,要多麻烦有多麻烦,初兴时期,也只在这汴京的酒肆、饭馆里才有,属于首屈一指的绝活,可是且品种单一,价格不菲,也只有像他这种人才能消费得起。

都说人多力量大,时间不长,所需的一切都准备好了,赵柽上场了,煎、炒、烹、炸、手里的大勺上下翻飞,掂、晃、摇,好一通忙乎,四个菜做好了,红烧黄河鲤鱼、猴头蘑扒鱼翅、葱烧海参、绣球干贝,撒入自己的独家调味品,摆上雕好的萝卜花装饰一番,赵柽才满意的点点头。

“二爷,是不是还送宫里”典正给王爷擦擦汗,问道。

“嗯,送仁明殿给母后”赵柽点点头,典正立刻命人装盒打包,放进保温的食盒,交给等在门外的小黄门,座上备好的马车直奔宫城,这几天大家都熟悉了这套程序,保证送到皇后桌上时,这菜还是热的。

“二爷,歇歇吧”有人搬过椅子,送上香茶。

“嗯,三狗子,今天你上灶,将我刚才做的四道菜再做一遍”赵柽喝了口茶,翘着二郎腿指着一个年龄不大的厨子说道。

“二爷,我行吗?”三狗子受宠若惊地说道。

“切,当年你跟二娃翻府里的墙看戏的胆子哪去了?你也在府里厨房干了几年了,有什么怕的,上”赵柽撇撇嘴说道,三狗子脸一红不好意思的搔搔头皮。

“快点,三狗子,二爷抬举你呢,这机会可不多啊”三狗的师傅推了他一把轻声说道,三狗紧紧了腰带上了灶台…在赵柽的指导下,三狗子从头到尾完成了这四道菜,赵柽尝了尝还行,吩咐厨房预备下明天需要的材料。

赵柽出了门,见喜拎着个早就准备好的食盒跟在他后边,两人直奔跨院的道观,现在皇上大力宣扬道教,他们这些人当然要跟着捧臭脚,道观成了厕所一样,都是家家必备的。

同王老志见面后的第二天,赵柽就请旨将他接回了自己的府里,将他安置在府中的道观里。王老志虽然还坚持陋居寡餐,但是内涵却不同了,住的地方不大,可是不漏风,不漏雨,烧着地龙的;穿的还是旧道袍,里边蓄的可都是上好丝绵;吃的还是四个饼一碗汤,饼却是加了料的,汤也是人参汤。再加上王太医的药力,几天下来他就缓过了劲,生生把王老志又从阎王爷那给拽了回来,当然给多少日子假,赵柽也做不了主,只能看他造化啦

又跟王老志论了会儿道,交流了下心得,赵柽才回到内府,“二爷,今天官家到娘娘殿里去了,与娘娘一同用了二爷做的菜”送菜的祥福已经回来了,禀告道。

“哦,父皇怎么说?”赵柽精神一振,急忙问道。

“官家说这菜做的好,明天还要到娘娘这里用餐,娘娘让您早些预备”祥福笑着说道。

“好,终于见到效果了”赵柽拍了下大腿兴奋地说道,这些日子自己苦练厨艺,搜肠刮肚的琢磨前世的菜谱,又送到母亲那,就是为了把皇上吸引到那里。

“嘻嘻,二爷,大官今天也特别高兴,还赏了我金锞子”祥福看王爷高兴,嬉笑着说道。

“大官给你就收着吧,留着自己用”赵柽捶了他一拳说道。

“哦”祥福答应了一声,却面有难色,自从到了府里吃喝不愁,而且年年王爷的赏赐不菲,攒下来的钱也有千贯了,出趟门所有花销也都是王爷的,而他又是孤身一人,没有什么花费,这钱到成了累赘。

……

郑红梅自从儿子进京后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不但给自己出了恶气,还十分听话,教训了他以后,不但不记仇,还每日给自己送来饭菜,她倒是不在意口腹之欲,但是儿子的孝心还是让她心中暖烘烘的。

“官家,该上朝了”郑红梅听到三更鼓响,起身梳洗打扮后,推推还在酣睡的丈夫,一连三日,皇上下朝后都会到她这里共进午餐,晚上也会宿在这里,大战一夜,这种日子好像离自己已经很远了,如同在梦中一般。

“哦”赵佶伸了个懒腰,又将皇后揽住拉到床上,他这两日觉得精神好了很多,办起事情来比吃了那些道士们秘制的‘大力丸’还生猛。

“官家,快起吧,不要误了上朝”郑红梅和皇上缠绵了片刻,面带红晕地说道。

“好好,每日上朝真是烦闷”赵佶不满地嘟囔着起身,郑红梅赶紧亲自伺候他穿衣梳洗。

“官家,今日散朝还在臣妾这里用膳吗?”郑红梅给皇上梳着头说道。

“当然,不知今日可有什么好菜肴,那酒也要预备一些,我饮后觉得精神好了很多,爱妃可感觉到了”赵佶嬉笑着说。

“官家…”郑红梅嗔怪道,“这些菜肴和酒都是柽儿送过来的,臣妾也不知今日他又会搞些什么花样来”

“你养了个好儿子,每日能品尝如此美味佳肴,我还是沾了你的便宜”赵佶略带不满地说道。

“柽儿不也是官家的儿子吗,他一向仁孝,你又不是不知”郑红梅说道。

“嗯,这孩子确实像眹,慈爱仁孝,今日就叫他进宫,我们一同用膳可好?”赵佶点点头说道。

第十四章‘仇人’相见

第十四章‘仇人’相见

中午,赵柽应诏进宫,当然不能再送菜了,他带来了一套厨师班子,借用了他**的厨房,冷热拼盘十八道菜,全是这些日子练的拿手菜。

“开胃菜六道,二龙戏珠、陈皮兔肉、怪味鸡条、天香鲍鱼、三丝瓜卷、虾籽冬笋”

“父子同欢、明珠豆腐、海参蒸盘、百花鸭舌、滑溜贝球、酱焖鹌鹑”

“一品豆腐、三仙丸子、金菇掐菜、溜鸡脯、香麻鹿肉饼”菜流水般的上桌。

“爹爹、娘亲,尝尝我做的最后一道菜,鱼翅羹”赵柽做完最后一道菜,亲手给每人捧上一盅鱼翅羹。

“嗯,不错,此羹甚好”赵佶喝了口羹点头赞道,他也算吃遍美食了,可这玩意还是头一次尝到。

“柽儿,你也辛苦了,坐下吧”郑红梅拉着儿子坐下,“君子远庖厨,你这孩子不要再进厨房啦”

“娘亲,只要你们喜欢吃,我不做那君子又如何啊”赵柽不再意的说道,又给母亲夹了片海参说道。

“好,二郎这脾气似我,我行我素,不要听旁人的呱噪,咱们同饮一杯”赵佶大笑着举杯说道。

“谢爹爹”赵柽躬身举杯说道,心里却不高兴,我是喜欢我行我素,但不像你似的不着调。

“二郎,你这酒怎么与我平日饮的烧酒不同啊,我前些日子腰背酸痛、头晕目眩、气虚食减,御医调理了几日,还是不见好,可饮过后你的酒后,身子轻松了许多,也能吃的下饭了”赵佶喝了两杯酒,小脸红扑扑的,看着煞是喜人。

“爹爹,您每日操劳,这是儿子特意制作的‘八宝酒’,有健脑补肾、补血生精的功效”赵柽赶紧解释道,心的话你后宫佳丽成百上千,每日‘操劳’还不能满足他们,怎么不会体虚啊。

“都有哪八宝?”赵佶兴致大增,又问道。

“这酒选用陈年上好烧酒做基,里边泡入虎鞭、鹿鞭、狗鞭、蛤蚧、海马、鹿茸、人参和雪莲,此谓八宝”赵柽说道。

“柽儿,你哪里懂得这些古怪的东西,那…有些东西听着就恶心人”郑红梅瞟了一眼皇上,瞪了眼儿子说道。

“呵呵,确实是八宝啊,二郎也常饮此酒吗?”要不说赵佶不着调,明知这酒乃是大补壮阳之物,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事,当爹的不能问啊

“这酒制作不易,儿子不敢饮,只敢孝敬爹爹,平日略喝些虎骨酒,强健身体”赵柽不免尴尬,可又不能不答,嬉皮笑脸地说道。

“嗳,二郎过了年也就十五岁了,爹爹亲自给你加冠,那时你可就是大人了,让你母后帮你选几个漂亮的送到府中”赵佶暧昧地笑笑凑到儿子耳边说道。

“官家不要逗他了,柽儿久在乡间,有些事情还不大明白”郑红梅给儿子夹了点菜爱怜地说道。

“二郎是个男人了,该知道的应该让他知道了”赵佶摸摸儿子的脑袋正经地说道。

“臣妾明白,可长幼有序,桓儿还未娶亲,柽儿怎能逾越啊”郑红梅看着他们父子相亲,心中也是一暖。

见气氛良好,赵柽心中暗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吗,虽然皇上一个劲儿的说赵柽像他,可其实两人的交点还真不多,琴棋书画,他是半吊子;讲世界上的八大奇迹,他怕老子一高兴,大兴土木,非要也建一个玩玩;谈风月自己还没资格;跟他说地球是圆的,恐怕自己非的被当成疯子…眼看就要冷了场

“官家,官家,大喜啊”正当赵柽苦思的时候,杨戬笑容满面的从门外进来了。

“哦,杨戬,有何喜事啊?”赵佶皱了皱眉说道,显然对他打扰了自己深感不满。

“无量天尊,启禀圣上,张道友自解州除魔归来,在宝箓宫等圣上交旨呢”话音未落,一个穿着大红道袍,头戴七星冠的道士未经通报走了进来。

“给仙长看座”赵佶热情的招呼着,杨戬懂事的给他搬过一张椅子,那道士居然不谢恩,大大咧咧地坐下了。

“此人可是兖亲王?”那人看看面带愠色的赵柽笑着说道。

“是吾家二郎,仙长能言人休戚,请仙长给瞧瞧”赵佶喝了杯酒道。

“咝…”那道士未说话先吸了口凉气,“兖亲王少年磨难,乃是潜龙之姿啊,可却有番曲折”他站起身走到赵柽面前仔细端详了片刻说道。

“道长喝多了吧?”赵柽抬眼瞥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

“兖亲王何出此言?”那道士被赵柽说懵了,按照过去的经验,夸人家有登基之福,怎么也得给个笑脸啊,今天却碰了个钉子。

“轻言休戚,恐遭天谴啊”赵柽笑笑说道,他深知这些江湖骗子的伎俩,先给你来个闷雷打蒙你,然后再慢慢的算计你。现在这道士上来先说自己是潜龙,肯定是看到自己独自陪着皇上吃饭,就断定自己现在正是得宠,便语出惊人唬住你,后面的那半句就是说自己能不能当上,就得听他的,再将自己套进去。

“这…”赵柽的话一下把道士给噎住了,看看赵柽目光清澈,眼神犀利,仿佛一下看穿了自己的内心,让他心中一紧,不知道如何再言了。

“哈哈,仔惜,二郎好像不大喜欢你啊”赵佶看着道士的窘样大笑着说道。

“呵呵,兖亲王可能对小道有些误会”道士干笑两声,想起自己来了以后把王老志给挤兑的够呛,前些日子王老志住进了兖王府才知和兖亲王有旧,现在这情况肯定是对自己不感冒。

赵柽这时也知道了这小子就是王仔昔,靠着符水治好了小刘贵妃的眼疾,又求雨解旱,两次显露身手,把他爹给糊弄的五迷三道的,脑子一昏,竟以客卿之礼待他。

客卿,是一个有尊严的‘职务’,是有尊严、高待遇、视荣誉为生命的不同于大臣,大臣要向皇帝三跪九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同于家臣,家臣是奴仆,生杀予夺只在家主一念之间。客卿是一种接近于平等的雇佣关系,君有钱我有力,互相信托,以仁义礼仪对待。

王仔昔现在之所以把出入宫禁当回家似的,也是借助了这个身份,外边的人看了不明所以,更加把他视若神明。赵佶现在已经走火入魔了,对他的无礼都好像看不见,反倒觉得他洒脱不羁,正是道骨仙风的表现,对他更加信服了。

……

一顿好好的亲情宴被这道士搅了,赵柽满肚子的不高兴,他知道自己离京日久,即使自己变着法的让爹娘还能记得自己,但是总也不见面亲情肯定淡薄,自己的‘大业’还需要他们的支持,回京以后他才知道进趟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见着皇上爹的面更难。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没等他加深感情就结束了,不过也小有收获,得了块金牌,有了这个就可以和王仔昔一样随时出入宫城了,算是个安慰奖,没白忙乎

“父皇,天冷盖上这个挡挡风”吃罢饭,赵佶好奇心被王仔昔**的蠢蠢欲动,撂下饭碗就乘辇要去见除魔勇士,出了门一招风不由的打了个哆嗦,赵柽赶紧解下自己的披风给他盖上了。

“嗯”赵佶伸手摸了摸扶辇跟随的儿子,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心中忽然有了种异样的感觉。

他并不是正室所生的嫡子,母亲又早逝,他爹忙着改革也没空搭理他,未等他成年他爹也驾鹤西游了,兄弟继位当了皇上,他也就出宫开府当了逍遥王爷,可以说从未体会过什么亲情。那王诜、蔡攸当年只不过对他略表亲热,就让赵佶念念不忘,登基后对他们百般照顾。现在虽然儿女一堆,可对他都是毕恭毕敬,难得有人跟他说句体己话,撒个娇也是为了讨要好处,赵柽这个小举动却让他感动了。

一行人到了宝箓宫,停了辇,杨戬上前搀扶,却被皇上甩开,他拿起披风先给赵柽披上,然后拉着他的手并肩进宫,赵柽却不敢与他爹并行,稍稍落后了半步。他还是头一次来这里,看着哪都新鲜,赵佶看儿子满脸的新奇,主动当起了讲解员,给他一一介绍讲解,赵柽当然自觉的做个乖乖儿,甘当好学生,让好为人师的赵佶又过了把教授的瘾。

杨戬却脸色不大好,这风向难道变了,皇上怎么对二皇子这般亲热?自己可是在皇上耳边说了不少他的坏话,上了不知道多少瓶子眼药了,而这二皇子是有名的难缠,自己可要小心了。

进了殿落了座,赵柽站在老爹的身后,面前是一帮牛鼻子老道按着道阶站在两边,跟上朝似的。

“禀圣上,小道奉圣命到解州除魔,现已功成,向圣上交旨”这时从右班站出一名道士,那道士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虽穿着道袍,戴着星冠,却有股出人的英武,躬身稽首说道。

“哦,天师辛苦了”赵佶摆手让他免礼,而他身后的赵柽看那道士却是气往上撞,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第十五章杀神

第十五章杀神

“就是这小子害的我带着重病出宫,险些丢了小命,不得不靠自己的奋斗搏下了份基业”这道士正是赵柽刚到这地界,从梦中醒来后看到那两个道士之一,那老的刘混康抵不住岁月的摧残早就嗝屁了,那个少年道士就是眼前的龙虎山天师张继先,没想到这么年过后,他依旧圣宠不衰。

赵柽听了一会儿张天师的工作汇报,了解了事件的大概经过,上个月山西解州盐池出现几十里宽的毒雾,人畜不能靠近,采盐不成,盐税收不上来,地方上疑是妖魔作祟急报朝廷,呈请圣上派真仙降魔。

这时京中最红的真人就是那‘冲虚观妙通玄真人’王仔昔,这个任务就落在他身上了。可这小子却没敢接,他自知自己的本事,也不想担当什么责任,推说这项工作归法术精妙、神通广大的天师管辖,臣不敢越权,并推荐了这龙虎山天师张继先,想着事成自己有推荐之功,失败只愿他道行不够,当了自己的垫脚石。

“天师,那解州是何妖魔作祟?”赵佶的好奇心一点不比赵柽差,探着身子问道。

“禀圣上,此魔乃是上古时期的蚩尤被轩辕杀了,后人立祠祭奠。现在庙宇毁坏,它就出来化做蛟,想求祠典。”张天师不慌不忙地答道。

“哦,我听说那蚩尤是上古凶神,敢于皇帝争夺天下,法力无边,天师是如何降了此魔”赵佶点点头说道,可他那三言两语怎么能满足他的好奇心。

“官家,李彦随天师降妖,可以让他详述”杨戬早就揣摩透了皇上的心思,对身边的一个内侍使了个眼色说道。

“李彦,你来讲”果然不出杨戬意料,赵佶立刻答应了。

“是”李彦躬身施礼走到近前,“小的与天师日夜兼程到达解州后,盐池水溢,泛着红浆,方圆二三十里被黑雾笼罩,人畜只要靠近,立刻毙亡…”

赵柽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口若悬河的内侍,此人四十来岁的年纪,中等身材、白净面皮,鹰勾鼻子,一双眼睛却十分有神,流露出一种渴望,说的难听点就是贪婪,“这不会是史载‘农不得之田,牛不得耕垦,殚财靡刍,力竭饿死,或自缢辕轭间’的那个有名的李扒皮吧?”听到他的名字赵柽想到一个人,杨戬主持着西城所,专门派人下乡,到各个州县里去召集民众,核查田契,他借机抢占农田,大肆敛财,他死后也是个叫的李彦全盘接手了杨戬的圈钱生意,但他操作的方式却比师傅的先进太多了,以至于连西城所都失去了意义。

李彦根本就不用去查地契的嘛,费那个劲干什么,他派人直接站到看好的土地上,然后大声宣布,这是无主荒地就这么简单,谁不同意谁去死。做得最狠的一次,他派人把鲁山县的田地契都集中起来,当着契主的面,一把火全烧了,全县的土地都变成了“公田”。

全变成了公田,公田是不交税的耶,那么原来的税怎么办?这是个问题,涉及到皇帝陛下的腰包的。李彦想了想,这样吧,鲁山县已经是我的了,不能再为难他们。把原来的税,都摊派到邻近州县去。在这种乾坤大挪移的转换下,既保证了皇帝的腰包不缩水,还确保了他本人的腰包变丰满,这是多么完美和谐的办法

“天师查清情况后,马上在铁简上画符,然后将符投入盐池岸崩之处。过了一阵子,震雷惊电轰鸣,白昼如晦,两位神将降临,血光闪过,天光重开,孽蛟已被斩死在水中,长达十余丈,而后天师再次施法,放出天火将孽蛟化为灰烬”李彦还在连讲带演示地讲着除蛟的经过,他说的是绘声绘色,把殿里的人都吸引住了,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