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已至此,仆散忠义有些后悔当初的‘莽撞’,这真是典型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狐狸没打着还惹了一身骚。他们真不该在宋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与塔塔儿人为了点小利翻脸,给自己找来这么大的麻烦!

太师虽然在早前做出了大宋不会与金国开战的预判,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歼灭塔塔儿人,完成重新扶植傀儡的计划。可现在形势完全发生了逆转。塔塔儿人不但没有被歼,反而要投入大宋的怀抱。如果两家媾和成功,单纯从军事角度上考虑。这绝对是发起战争的好时机,而赵二自从出世以来还未曾遭遇一败。自己能想得到,其肯定也能想的到。

基于现在的形势。仆散忠义以为应该趁大宋和塔塔儿人盟约未达成之际,越境发起对塔塔儿人的进攻,速战速决将其歼灭后立刻回撤至境内。那时大宋面对既成事实,也无可奈何,只能提出抗议而没有出兵的理由了。如此做虽然可能要承担大宋重新实施对金国的经济制裁的风险,但是可以消除边界上的隐患。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风险,没有塔塔儿人为金国看守草原,而蒙兀人又归顺了大宋,大宋很可能会借此空当夺取草原的控制权,从而引发新的冲突。可仆散忠义认为即使他们不冒险进攻塔塔儿人,在他们结盟后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风险。以其要面对宋朝和塔塔儿人双重威胁,不如先下手为强断其一臂失去助力,减轻对金国西部边界的压力。基于以上考虑,仆散忠义向朝廷上奏,希望批准自己越境歼灭塔塔儿人的作战计划……

…………

春节将至,艮园中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枢密院、兵部和户部、工部组成了联合指挥部在腊月进驻其中,总指挥自然是皇帝赵柽,副总指挥由李纲、赵仁及赵勇担任;参谋长由赵廉担任,兼任作战部部长,成员为枢密院各司都统,;辎重后勤部长自然是赵智的,处于需要给他配备了个副手工部侍郎郑樵;联络部由情报署交通局张李天昊负责;情报部则整合了情报署与军情司两大情报部门,由李峻主管。

“陛下,军情司自西北送来急报,第一步诱敌计划已经完成,金军右帅仆散忠义已经得到会宁方面的批准,欲遣军进入草原围歼塔塔儿人。”皇帝刚刚坐定,水还未来得及喝一口,赵廉便进来汇报道。

“嗯,龙将和狮将到了什么位置?”赵柽点点头表示知道,用手搓搓脸又问道。这些日子自己明面上要应付节前的一系列仪式,时常露个面以免引起金国方面的怀疑,还要操心北伐的事情,因此十分略感疲惫。

“陛下,两军已经到了大同,正在接受补给,等待下一步命令!”赵廉马上回答道。

“让他们不要再向前走,待过完春节后再行,在元月底到达宁州,接受赵礼的指挥。”赵柽看了看地图说道。

“陛下,现在草原上大战在即,援军却在大同一带休整,西北部署司要应付草原上的事情,又要打通泰州到会宁的通路兵力略显不足啊!”赵廉皱了皱眉头说道。

“现在形势已经变化,咱们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塔塔儿人有可战之兵不下四万人,仆散忠义想一口将他们吃掉是不可能的,而咱们的援军布置在大同一线是让他产生只是应变的错觉,无形中又会给他与压力。让其更加急迫的想在我们的援军到达之前解决掉塔塔儿人,那忙中难免出错,我们就要抓住他的小辫子!”赵柽笑笑说道。

“陛下,那塔塔儿人我们就放弃了?这可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啊!”赵廉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宋军是要看白戏,坐视塔塔儿人被金国歼灭。

“塔塔儿人唯利是图,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留着他们反而是养虎为患,我们应该接受此前的教训,不如就交给蒙兀人让他们消失吧!”赵柽接过见喜递过来的茶水喝了口悠悠地说道。

“是,属下明白了。那援军到达之日就是我们开战之时了,以两军自草原长驱直下会宁!”赵廉点头道。

“你曲解我的意思了,我们第一战的首要目的不是掠夺资源和土地,而是要歼灭金军有生力量,将他们聚歼于外围,那时再攻打会宁城不过是探囊取物,直下会宁不过是虚招子,你怎么也信!”赵柽拍拍赵廉的肩膀说道、

“哦,陛下是欲先打泰州将金军右府之军吸引到界壕防线,然后突然以龙、狮两将突然穿过草原做出攻取会宁的假象,使会宁不敢派出援军,但两将却突然右转截断金右府军退路,再以两军夹击将他们聚歼于长春州以西地区,然后再向会宁进军。”赵廉看了看地图,立刻想明白了皇帝的打算。

“孺子可教也!我们前期围绕着边界作战,那时残冬为过,有利于骑兵和炮兵的机动,而又便于得到补给,待前期战役结束春天也到了,我们又有大片的牧场可以放牧,岂不是一举两得,实现你们当初的设想了吗!”赵柽看着赵廉说道。

“陛下,属下真是佩服,我们当初怎么就想不到这样安排呢!”赵廉脸一红说道,他当初也参与了最初的作战计划制定,大家都想将己方的优势利用上,结果却是一团糟,哪个都用上了,可又如同鸡肋。而皇帝不过是将次序重新调整一番,便充分的发挥了各部的优势,天时、地利也都站到了自己的一边。

“战争就像一盘混乱的棋局,你算计的再好,也不会知道对手将下一枚棋子放到何处,尤其是臭棋篓子。所以你也要不时的调整作战计划,但最终的目的不能改变,就是一定要战胜对方!”赵柽对自己的爱将言道。

“属下受教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挑动塔塔儿人和女真人之间的矛盾,利用他们的冲突制造有利于我们的形势,并在其中寻找战机,实现我们的作战目标!”赵廉施礼道。

“不错,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而是继续挑逗已经红了眼的女真人,而又不能让一口将肉全部吞下去,否则戏就没法演下去了!”赵柽将杯里的温吞水一口喝下道……

第四百五十六章无法决断

仆散忠义在得到会宁的答复后迅速付诸实施,在一个风雪之夜向塔塔儿人的营地杀去。而蔑兀真以为自己已经离开金国的地盘进入宋金两国划定的缓冲区,金军不敢擅入;再者其虽与大宋的使者进行了接触,也只停留在达成合作意向的阶段,连讨价还价的地步还未到,但他高调宣扬两家合作也是为了拉大旗作虎皮,使女真人有所忌惮。

蔑兀真正是以为有了这两道护身符便可以高枕无忧,加上这一段时间女真人也没有什么大动作,让塔塔儿人渐渐放松了警惕,根本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高调,使女真人下定了将其除掉的决心。而漫天的风雪又成了金军最好的掩护,当他们包围秃秃黑里兀惕部的营地时候,塔塔儿人还未察觉。

秃秃黑里兀惕部是塔塔儿六部之中最大的部落,实力最强居于领袖地位,蔑兀真正是凭借于此当上了塔塔儿汗。当放哨的游骑发现金军到来时,敌人已经到了跟前,蔑兀真慌忙召集军队迎战,可其发现失了先机,又遭金军重兵围困,自知不敌也不恋战率部突围。

激战一夜,蔑兀真收拢部众,可谓损失巨大,不仅家人被女真人俘获,辎重、牲畜、妇孺全部被金军掠走。愤怒之余,他召集其余各部与金军大战数次,结果是损兵折将,输的连裤子都提不上了。蔑兀真在金军的追击下一边向西逃,一边派人前往临潢府表示自己愿意归附,请派军救援。大宋这边面子是给了。连番向金国派出使者对他们派兵擅入草原进行强烈的谴责,要他们马上退兵。但是援军却没有派出一人一骑。

仆散忠义见大宋如此表现心中有底儿了,明白其想要的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塔塔儿部。而不是一条还要靠自己养活的丧家犬,现在塔塔儿人已经元气大伤,大宋这是放弃他们了,不会出兵干涉的,将来两国之间不过是一场如何瓜分草原的口水仗,这让他少了顾虑,多了胆气,追歼行动也更加肆无忌惮。

塔塔儿人在金军的追击下不断转移,部众也在逃亡中有的失散。有的被杀,人口是越来越少,如今只剩下不足二千帐。蔑兀真向女真人求和被拒绝,如果向北远遁在更加寒冷之地他们将冻饿而死,唯一活命的机会就是冒险进入大宋境内。于是蔑兀真决定率领残部沿他鲁河向南,想浑河中游越过界河进入大宋临潢府地区。

打虎不死反被虎咬,仆散忠义十分清楚这个道理,现在他们已经和塔塔儿人结下死仇,如果不能将其彻底歼灭。一旦他们缓过这口气来将后患无穷。于是他领军紧追不舍欲将塔塔儿全部歼灭,绝不能给他们翻本的机会。塔塔儿人不要命的逃,女真人玩命儿的追,两军相距不过半日的路程。终于在仆散忠义不懈努力下。这天前军终于咬住了蔑兀真的尾巴。

蔑兀真慌不择路下也没打招呼率部踏着冰河越过了边界进入了大宋,紧紧追赶的金军知道越境的后果,但是胜利就在眼前。只要抓住蔑兀真便是大功一件,可封万户。而此处也没有大宋的常驻军。只有巡逻队偶尔经过,于是他们怀着侥幸心理终于跟着过了河。深入宋境五十里追上了精疲力竭的塔塔儿残部,围住后一阵厮杀,蔑兀真被砍下了脑袋。

而就在这部金军拎着蔑兀真的脑袋,打扫完战场押着俘虏准备返回时,突然一支大宋边防军出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领兵的金军将领自知理亏,可也不想被宋军俘虏,便领兵突围,两军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宋军边防一般都是由所在路属的州军防守,他们装备与禁军相比差的多,而金军人多势众,他们阻挡不住,一边上报一边向在附近驻训的禁军求援。

接到大部金军越过边界,并杀伤守军数十人的消息后,驻扎在附近的克虏军三旅和四旅迅速赶到加入战团。金军大队得知前军被阻在浑河东岸,仆散忠义连忙引军赶到接应,将其救出退到界壕之后。而宋军岂肯罢休,西北都部署赵礼立刻赶到临潢府前线,命在大定的克虏军大部及龙翼军、狮翼军向临潢府边境开进。

仆散忠义见宋军大规模的向边界调动,也赶紧调集军队备战以防不测,另一方面向大宋遣使称其是误入宋境,愿意赔偿损失。宋朝对此解释不予承认,要求交出杀害大宋边防军的凶手,严惩魁首,否则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解决。在金国方面拒绝要求后,宋军当夜炮击金国沿边堡寨,对其造成很大伤亡,作为报复金军也以投石机向宋朝边境哨所进行轰击……

“大帅,现在冲突主要发生在浑河一带,仆散忠义领三万骑军坐镇泰州策应左右,前方由大将完颜余列领兵五万防守南起胡屯堡,北至馒头山百余里的防线,他们以界壕为险,大小十余座堡寨为依托固守,扼住通往泰州和长春州的大道。”大定镇抚使郑平向赵礼介绍当前的战况、

“我军是如何布置的?”赵礼在地图上找到了各个点问道。

“大帅,现在沿边堡寨是由州军防守,克虏军五个旅在其后十里间隔布置用以应付突发事件。龙翼军暂时驻扎在永州、狮翼军驻扎在龙化、龙将和狮将按照陛下的安排刚刚赶到宁州。”郑平汇报道。

“嗯,让龙翼和狮翼两军及炮兵一旅、二旅赶往浑河威虏堡,辎重一旅押送物资及攻城器械跟进。”赵礼用手指点点威虏堡说道。

“大帅,我们是不是要大打了,龙将和狮将不参战吗?”郑平眼睛一亮问道,威虏堡与隔河相望的金国宁边堡控制着临潢府到长春州的大路,现在大帅将重兵布置于此,肯定是要打通深入金国的道路的。

“打是要打的,但不是现在,当前主要是调动仆散忠义前来,给龙将和狮将制造迂回到其后,攻打长春州的机会。”赵礼言道。

“大帅,如果金军左帅府或会宁府派遣援军怎么办,以我们的兵力是吃不下他们的。”郑平即兴奋又担心的地道。

“龙、狮两将也不是吃干饭的啊!仆散忠义迟迟在泰州不动,就是担心我们穿过草原直奔会宁府,而兀术也不傻怎么会在我方动向不明的情况下派出援兵呢,南边自有高帅应对,他们只怕还在向仆散忠义要增援呢!”赵礼笑笑说道。

“我们这是要两路并进,而金军两路帅府都不敢动,只要他们一路撤退便会暴露侧翼,担心为我们所乘,是不是这个道理!”郑平言道。

“呵呵,这还要看形势的发展,待陛下下令!”赵礼没有明示,笑笑说道。

“难道陛下要亲征?”郑平左右看看凑到赵礼跟前小声问道。

“这么热闹的事情,你觉得陛下能不搀和一脚吗!”赵礼说道。

“不对吧,昨天尚虎和赵孝还嚷嚷着陛下下月要嫁女儿让大家凑喜钱呢!”郑平想了想又觉得不对,轻声问道。

“呵呵,贺表是一定要上的,公主出嫁也是真的,陛下是否亲征到时就知道真假了!”赵礼挤了挤眼睛道。

“哦,我明白了,陛下是在声东击西,让女真人还以为不会发生全面冲突,为南边调兵争取时间!”郑平恍然道。

“知道就好,咱们已经多年未在陛下亲自指挥下征战了,想想当年在河东时初上战场已经过去近三十载了!”赵礼有些感慨地说道。

“那是,咱们兵不过三千,我不过是个小都头,你还是行军参军,陛下还常与咱们在军中厮混,称要领着咱们横扫天下,灭了西夏、辽国整天吃羊肉,咱们却人人都相信会有那一天,没想到陛下真做到了!”郑平呲笑着说道。

“这也恐怕是陛下能亲自领兵的最后一战了!”赵礼叹口气惆怅地说道,谁不怀念年轻时纵马沙场的日子啊,可战场都在离他们远去,与陛下并肩纵横疆场的日子将成为回忆……

在宋军众将猜测着皇帝什么时候下令发起全面进攻的时间时,兀术也在分析着当前的形势。右帅府天天有战报送到,如今临潢府已经聚起宋朝禁军五将之兵,总兵力达到十数万,仆散忠义倍觉压力增加,他以为宋朝可能会借金军误入其境内的事件挑起全面战争,要求增派援军和补充物资。

兀术这时也有些犹豫了,宋军这么大规模的调动不像只是恐吓,而西部边境的冲突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令他疑惑的是南部边界却一切如常,平静的让人不敢相信,别说示威连沿边据点的兵力都没有增加,作为征战主力的各镇抚司禁军都没有离开营地。

“难道宋军只是要在西北进行一场局部战争,以摧毁我们界壕,夺取草原为目的!”兀术对宋军的布置一时无法做出判断,想不出赵二要搞哪样……

第四百五十七章纠结不清

完颜余列算是三朝元老了,跟随太祖、太宗和兀术征战多年,还残了一条腿。兀术征伐高丽之时遭受大败,他表现又欠佳,便被太师只派到泰州担任都统军,负责防备蒙兀部。在宋军占领临潢府和大定后,受命督建界壕。看着过去的同僚们都在朝中为官,自己还要拖着一条残腿修界壕,不免心中凄凉。

在朝廷打算重建左右帅府时,完颜余列想着自己也算事皇族,资历又老,摸不着元帅,起码弄个监军当当也是可能的。但诏令一下,派来的元帅是个毛孩子,自己打仗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而监军却是那个书呆子,自己原地未动还是都统军,不过权力却大大的缩小,头顶上多了两个‘太上皇’,都统府也从泰州迁到了小了许多的乐康城。

完颜余列本来对此就有气,接着右帅领兵进入草原追歼塔塔儿人从他那里将精锐调走,却没有带他去‘发财’。而那嘴上无毛的孩子没有他这老将坐镇果然惹出了祸事,为了杀蔑兀真‘误入’了敌境与宋军发生冲突,结果引得宋军调集重兵前来报复,搅得边界地区不得安宁。可那毛孩子还以为是仅仅因为‘误入’敌境引发的冲突,没有意识到自己中了大宋的圈套。

完颜余列可以说是西北地区与宋军交手最多,经验最为丰富的将领,他对兀术经营草原的策略并不满意,而金国插手草原事务更是败笔。蒙兀人虽然在草原称霸,却能迫使塔塔儿人向己方靠拢。更使宋朝作茧自缚无法进入草原,势力不断壮大的蒙兀人也会成为其心病。但赵二绝不会任其不断扩张,必会想办法遏制蒙兀部无限制的发展。金国坐守渔利就好。

最后反倒是大金国先沉不住气了,联合塔塔儿人将其重创,替大宋除去了心病,也打破了草原上实力的平衡,使塔塔儿人如雨后的野草一样疯长,像吃饱了的狗不在看门,进而威胁到了金国的利益。感受到威胁的金国这时却再次犯错,不是将祸水引向大宋,却再次采用剿灭的简单方式处理。使草原成为了‘无主’之地,在边境线上开了个缺口,使界壕的作用大打折扣。

而自前年赵二北巡完颜余列就已意识到宋军要采取行动了,缺的只是一个借口,否则他早就开打了。此后发生的信使失踪、诏书丢失、与塔塔儿人结盟等等一连串的大小,只要细加琢磨就会发现,其实彻头彻尾的就是大宋策划的阴谋。

当时发现信使失踪后,金军的探子将草原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一个人,可以说十分蹊跷。塔塔儿人重金买到丢失的诏书。火漆完好,也就是说当时在场的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可在塔塔儿人连夜迁离鱼儿泺后,宋朝马上派出使者和其联络。说明他们早已获知诏书的内容。而他们联络塔塔儿人不过是做给金国看的,让仆散忠义以为发生了火烧眉毛的大事,那毛孩子也不想想就傻乎乎的就扑上去了。

再有大宋的边界地区一向是防守严密。沿边的农场、堡寨,甚至放牧都是他们的眼线。可偏偏那天集体变成了瞎子、傻子,金军追着塔塔儿人深入五十里直到砍了蔑兀真的脑袋。大宋都毫不知情,岂不是太诡异了。而在金军回撤时,宋军又恰好和他们撞了面,发生冲突后,禁军转眼即到让冲突骤然升级,说明其早就布好了圈套等着他们往里钻呢!但当宋军接着金军‘入侵’的缘由调集重兵前来,那毛孩子又怕了,连番向朝中请调援军,让自己赶紧到宁边堡挡住宋军。

完颜余列接令时就冷笑不止,仆散忠义太嫩了,宋军明知界壕易守难攻,还偏偏调兵攻打,除非是赵二和他调教的那班人都让驴踢了脑袋,这分明就是他们惯用的声东击西之策,其真正的目标那是会宁府,只要他们出现在那里,界壕防线也就瞬间崩溃了。因此完颜余列便向太师单独上书,要他小心宋军从草原东进直取都城……

兀术看着两份迥然不同的战报,心中异常纠结,他也就是有病在身腿脚不大好,否则肯定比赵二转的还得欢。仆散忠义的看法是宋军发动的只是一场局部之战,不会引发全面战争;而完颜余列则认为这是宋朝蓄谋已久的战争,他们的作战目标不仅仅是西北部草原,而将是两国间的全面战争。

从内心和情感上兀术更希望如仆散忠义所说这只是一场意外引发的边界冲突,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最终依然会以谈判解决问题,终归就是双方瓜分草原,终止界壕等敌对设施的修建,这样冲突就会很快结束;可从现在情况演变的趋势看,兀术更加相信完颜余列的判断,很可能这是一场在边境冲突掩盖下的全面战争。

“佯攻泰州,实攻上京,采用声东击西之计……”

“会不会是赵二以西北边界的小冲突掩盖其真正的企图,南部才是其真正的主攻方向,而这一切将都是赵二挑起战争的借口!”声东击西是赵二惯用的手段,现在西北边界战云密布,而南部边界风平浪静,实在是与常识相勃,想到这里兀术心中一惊。

大宋南部交通便利,又有运河之便,可以便于调动兵力运送物资,而驻扎在京畿周围的禁军不消数日便能到达战场,更可以通过海路调动江南之兵到达前线。另外从战略上分析,失去对燕云控制后的金国经济中心北移,主要分布在辽河两岸,那里州县、人口密集,是税赋和粮食的重要来源地。

兀术明白现在的女真人已经不是立国初期可以凭借弓马打天下的时候了,尤其是在自家地盘上作战,不能以掠夺补充军资,那么大宋以其南部为进攻目标可以扼住金国的经济命脉,严重削弱他们的战争潜力,使自己无法持久作战。现在之所以没有任何战争发动的迹象,赵二是在等春天的到来,以便动用其水师助战,这么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不会让其闲着的。

“赵二到底想干什么?”兀术纠结的要死,将长几上的一切扫落在地。现在的情报来源繁杂,互相矛盾,争议不断,也让他无法确定宋朝的主攻方向,西北、南部、高丽都能成为宋军的攻击方向,可这一切又攥在赵二的手心里,隐于重重迷雾之中,让兀术无法做出决断……

在无法判断战争走向的情况下,兀术也只能采用全面布防,重点防御的方式应对。他将大部分兵力布置于宋金边界地区,同时在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辽东半岛的镇海府及与高丽相邻的正州,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抵御宋军的入侵。可处处设防带来的弊端就是兵源短缺,迫使金国开始大范围征发兵卒,各个猛安、谋克停止耕种向所属万户府报道,接受点集。

仆散忠义当然一时也无法得到朝廷的援兵,可他不但要守住数百里的界壕,还要分兵防守塔塔儿人被消灭后留下的巨大缺口,防备宋军自此兵进上京。同时他下令沿边堡寨青壮男子全部入堡守城,又采用两丁抽一的方式自各族百姓中征发签军协助征战,得兵五万。而这些人都是自带粮草、弓马,国家是不负责供养的,自然是惹得怨声一片。

而宋军这时全面展开进攻,目标也逐渐明确,克虏军剑锋指向泰州、龙翼军攻打南段的乌州、狮翼军负责北段的兴国。完颜余列明白宋军这是采用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欲夺取进军长春州的大路,一举击败右路帅府。而宋军攻击的三处是界壕防线重要支撑点,一处被破则防线洞开。

完颜余列只能将自己手中五万兵力分出两个万人队守护两端,自己亲率两个万人队守中段,其余的人马会同堡兵分守界壕上的各个堡寨。人看着不少,可他明白当面的宋军仅禁军就有六万之众,加上助战的州军和蕃军弓箭手不下十万。而以完颜余列多次与宋军交手的经验来看,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野战就是被全歼的下场,守城也坚持不了旬日,因此他开始向都统军仆散忠义求援,让他速带大军前来!

作为防御泰州的前哨宁边堡成为了两军争夺的热点,其是界壕防线上的重要据点,攻破它便打开了通往泰州的大门。而守卫宁边堡的金军只有两个千人队和堡丁一千多人,看着对面蔽日的旌旗,望不到边的营盘,守将自知难敌,完颜余列知道此地一失,泰州将失屏障,急忙领军来援。

此时已经是二月的时间,围攻宁边堡的克虏军接到了开始攻城的命令,战争的序幕在‘隆隆’的炮声中拉开了,这也标志着大宋北伐之役的开始,而结果终将改写大宋的历史……

第四百五十八章密立储君

汴京大内睿思殿东偏殿中,李纲、许景衡、赵仁、赵勇为首的诸位宰执在等待皇帝的召见。皇帝常在此与他们议事本是平常之事,大家在候班时也会说些各自听闻的趣事,议论下朝政,可今日气氛却十分凝重,连一向沉稳的许景衡都面露焦虑之色,李纲不住的叹息,而赵勇更是坐立不安,手中的茶杯拿起又放下,全都撒在衣襟之上还不自知。赵仁却不时的看向门口,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西偏殿中也同样聚着不少人,有太上皇夫妇、前帝赵桓、皇后朱淑真和几位皇妃、大宗正肃王赵枢、景王赵杞为首的有王爵的兄弟及其他两系数位宗王,令人奇怪的是今天被削爵的赵构也出现在殿上。他们的心情似乎也不平静,一身道服的太上皇赵佶脸上神色几番变幻,看不出是愤怒,还是无奈,几次想离座要前往后殿,却被太后郑红梅所阻。

赵桓多次欲与赵枢搭话,可欲言又止,显然其心中有诸多疑问想要询问,可又觉无从说起。被削爵的赵构匆匆被召进宫,到现在也不知何事,眼中都是迷茫,搞不清皇帝将一班宗室都唤来是何事,看着门口的两个站殿力士发呆。反倒是旁系的几个宗王面色平静,坐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在那养神,这也是他们上朝站班的标准姿态。

睿思殿是内书阁,也就是皇帝的御书房,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平日里都由几个小黄门伺候着。而今天却只有内侍省都知见喜在殿中,且离着皇帝的书案远远的。一脸的哀伤,其实殿中这么多人只有他知道皇帝今天召见众人的目的——立储。而这往往是一个时代终结的开始!

在见喜眼中,今年皇帝的所为似乎都是该做的事情。可在看来皇帝更像是在安排自己身后之事。他亲自为两个女儿挑选了夫婿,给自己到了婚娶年龄的长子订下了亲事。前去龙德宫的次数比往年多了许多,盘恒的时间也更长,甚至可以和太上皇喝着小酒聊上一整天,而说得往往都是他以往认为的‘废话’。

坐在龙椅上赵柽亲手书写着继位诏书,他做的认真又从容不迫,选立太子之事其实早有朝臣委婉的提出,却没有得到他的回应。而今年赵柽决定亲征女真,虽然他知道自己贵为天下之主。再没机会出现在沙场上,也会得到最为周密的保护和照顾。但事情毕竟是万中有一,刀枪无眼,而世界上死在征途中的帝王也不再少数,他不能不防。

赵柽现在有三子,长子赵谦为皇后朱氏所出,次子赵诎生母为德妃萧氏,三子赵诤生母为贵妃耶律氏,这些年来朝野和族中对哪位皇子入主东宫猜测不断。争论不休,但是他对此都是一笑了之,从未做出暗示,对几个孩子也是一视同仁。这让外界的疑惑更重,甚至是怀疑赵柽不立储君是贪恋帝位。而对于储君选谁,朝野之中也是各执一词。但并不是始终不变。

当初有人认为皇长子赵谦为嫡出,只要无大过必会继承大统。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因为皇帝出身并非嫡长子,因此一直有人质疑。而依着皇帝的性子,定会从其他皇子中选择一个继位,以显示‘帝位是贤者居之’,为自己‘正名’。

而随着‘让位风波’的结束,皇后被迫称病,后族驱逐出京,人们又开始唱衰皇长子,认为这一切都是皇帝为了给另外两名皇子扫除障碍而为。这时储君最热门的人选就变成德妃所出的赵诎。因为随着朝中官员的更新,当年潜邸之臣纷纷上位,大家口中虽不说,但是心中谁都知道德妃和皇帝的感情最深。且其因为同样出身潜邸,和军中和内廷大佬们关系极好,其子继位定会得到朝臣普遍支持,能顺利继位。

但随着皇帝北巡与契丹贵族公祭黑山后,人们的看法再次改变。他们认为大宋现如今内政平稳,百姓安乐,动乱只会来自于那些归附的异族,而皇帝为安抚契丹也许会将皇位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