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摆平了阿骨打的几个儿子;习古乃又分别约见完颜宗翰、完颜宗雄、完颜希尹及完颜娄室等宗室近亲的几个下一代年轻将领;他们都已经是日渐成熟;统领重兵的大将;其态度也足以左右事件的发展。
习古乃先以前辈和过来人的身份先把几个人吼了一顿;对他们跟着起哄架秧子的恶劣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痛斥他们在先帝大行;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不知劝谏;却为了自己的私利扇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在习古乃劈头盖脸的训斥下;几个人都蔫了…
看自己的下马威起了作用;习古乃口气一缓;又安慰了他们一番。然后才说起吴乞买对他们这几个家族的后起之秀还是十分看重的;依然会像先帝一样信任他们;重用他们;还打算让他们进入国家最高领导机构╠╠勃极烈;绝不会做出兔死狗烹的事情。再说这都人家家里自己的事情;谁当皇帝跟他们也没多大关系;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不要再跟着闹了!
习古乃的话句句都说到了几个人的心坎上;甚至让宗翰等人很惭愧。他们常年征战在外;斜也是他们的长辈也是直接领导;一直跟在他的身边成长起来;且这次斜也主动承担了战败的责任;让他们免于处罚;所以从心底说还是希望老领导上位;起码他懂自己。
但是吴乞买就不同了;他是常年留守看家;一年也不定会碰上一面;感情自然淡漠;而且其没有什么战功;当然会让他们这些整日在刀尖上打滚的人从心底有些瞧不起。宗翰等人担心他上位后;吴乞买便会启用自己的亲信而将他们打入冷宫;甚至会对他们进行迫害;京中近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有耳闻的。
现在有了习古乃的作保;大家不但地位不会下降;而且还有上升的可能;自然放心不少;想想习古乃说的也对;只要自己干得好;谁当皇上不还是得指望自己为他们征战四方;开疆拓土。于是这帮人也不打算再闹了;齐刷刷的向后一步走;退出了‘帮凶’的行列!
稳住了年轻人;习古乃又找上了老友银术可;他们当年可以说是阿骨打的左膀右臂;绝对的心腹;而且他们两人的私人感情甚笃。既然有这层关系在;习古乃就开门见山的向银术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尊从先帝遗诏;支持吴乞买即位!
银术可也正有话要说;他担心的是十多年来大家血里来火里去才挣下这份家业;开创了大好的局面。可惜天妒英才阿骨打走了;留下一个并不完美的大金;外;未能完成灭辽大业;内;叛乱此起彼伏;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却为皇位起来兄弟之争;这岂能不让他心焦?现在老友开诚布公;银术可也就**相见了;他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必须尽快结束纷争;尊重传统谨遵遗诏;拥吴乞买即位。
取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习古乃发起了总攻╠╠觐见斜也。他知道斜也统领全军十余年并且威望很高;控制着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战争机器;一旦失控;那带来的就算毁灭性的灾难;整个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习古乃一见斜也眼泪就下来了;他先是称赞了先帝的伟大功绩;然后又谈起了创业的艰难;最后才引到兄弟之情上。
两人开始追忆起大家艰苦但快乐的往事;兄弟们同吃一锅饭;共饮一潭水;打架一起上;有钱一起花;从未红过脸…说到动情处;两人是抱头痛哭。习古乃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说起皇位的事情。
论战功;吴乞买却是比不上他;但是人家默默无闻的打理着国事;为他们征战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将无数女真勇士送到他们的军中;这军功章怎么也应该有他一份的;再者;上有祖上的规矩;现有先帝的遗诏;怎么说吴乞买都是正统;还有就是人家吴乞买即位后下一个就轮到他了;而且人家也不打算破坏祖制;就是都帅之位也想还给他;依然让他执掌兵权。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斜也不就是晚当几年皇上的事情吗?现在吴乞买整日看家;歇得人也懒了;又不注意锻炼身体;看着像个好人其实身子早就虚了;哪比得了您整天骑马打仗;身体夲棒;吃嘛夲香;等两年就轮到你了。那样不但名正言顺;而且顾忌了兄弟之情;那时谁不夸咱是个真英雄!
至于上厩中的大清洗那是针对刺客的;而这种清洗在现在也是必要的;不但杀掉其中那些对完颜家族不忠的异己分子;而且震慑了那喧视皇位的族中宵小;这即使对你斜也将来即位也是有益无害的。事情又不是你做的;也不必心虚;况且吴乞买也很清楚刺杀的事绝不会是你所为;回去后不必担心他找后账;否则我们这帮老兄弟也不会答应的…
一顿**汤把斜也灌得五迷三道;忘了宋朝的王爷兄弟说过的‘天家无骨肉’的叮嘱;在习古乃的再三保证下同意奉诏护送先帝灵柩回京;遵从先帝遗诏拥吴乞买为帝;交出国玺、金油虎符。
习古乃凭借自己一张能言善辩的利嘴和超人的智慧;长袖善舞分化瓦解了反吴乞买联盟;将一场可能导致女真再次分裂的危机化为无形。九月十六日;持续十余日的即位危机解除;隔江对峙的军队各回防区。完颜斜也领众将护送阿骨打的灵柩回京。吴乞买率上厩中众臣出上厩五十里迎奉;两日后吴乞买在先帝灵柩前登基。一个月后;阿骨打葬于上京宫城西南;谥武元皇帝;庙号太祖;沉重的历史画卷又翻过了一页;开启了吴乞买时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五十八章隐患
大丧已毕,最高领导机构勃极烈也进行了调整。完颜吴乞买为都勃极烈,即皇帝;其弟完颜斜也为谙班勃极烈,此为皇储,即皇帝死后的继承人,仍让他兼任内、外都统军之职,统领全军;在危机中立下大功的完颜习古乃为国论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因为阿骨打的嫡子完颜绳果在讨伐西京城的战斗中受了重伤,身体虚弱无法参政,由其庶长子完颜宗干为阿买勃极烈;由下一代中的翘楚完颜宗翰为昊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二助手。
这次调整吴乞买遵从了自己的诺言,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各方的满意,但是也是权宜之计,为后事埋下了隐患。
勃极烈中没有了过去历代先帝完颜劾里钵、完颜乌骨乃和完颜石鲁族中的子孙,他们丧失了在中央的话语权,吴乞买将他们完全边缘化。而阿骨打的儿子们也并没有被立为皇储,只有庶长子完颜宗干有一席之地,仍按照传统立完颜斜也为储,他们虽然不满,但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只有图叹奈何!。。
处理完内部的事情,吴乞买将目光转向了外患。头一个问题便是张觉,这位仁兄自以为背靠大宋国好乘凉,率领着一帮手下的契丹和汉族军民们脱离了金国的领导,改投了大宋,并且不断骚扰金国部队,于是他命令完颜阇母讨伐叛徒张觉;其次,辽国虽然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领土,但他们的头号领导人耶律延禧一直在逃,他一天不归案。辽国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亡。因此他下令完颜宗望和完颜娄室负责追击夹山之中的耶律延禧。发动了对这两个心腹大患的进攻…
在大金国眼皮底下折腾的奚王萧干在乡亲们和三军将士的拥戴下,将原奚王府大堂改为铁瓦乌龙殿。成立了大奚帝国,铸造了天阜通宝。设奚、汉、渤海三枢密院。分管三族事务,改东西节度使为二王,分司建官,热热闹闹的开门立派当上了皇上。
可吴乞买对这个大金国的手下败将没有什么兴趣,也可能觉得他还是一个可以挽救的同志,只派人送了封信敦促萧干尽快投降,萧干刚当上皇上还没过足瘾,怎么会理他那茬,当然是一口拒绝。但是还没等吴乞买派兵讨伐他。自己开始作死啦!
首先萧干不顾自己与契丹人民的多年友谊,派军袭击契丹部落抢掠人畜,他这种行为引起各族百姓的不满,民心丧失。不久因奚境粮食短缺,萧干领兵出卢龙岭,攻破景州,又打败常胜军张令徽、刘舜臣部于石门镇,继而攻陷蓟州,兵临燕京城。放出话来要打破燕京渡过黄河攻取汴梁。这下可把赵佶吓了一跳,朝中也是人情汹汹,一些人居然上奏要求放弃燕京,回军自保!
花了大价钱好不容易才买回来的地方还没坐热乎怎么就能放弃呢!赵佶下诏给知燕山府王安中、詹度、郭药师让他们尽快将萧干收拾喽。于是王安中命令郭药师领常胜军出击。
郭药师首先用计招安叛徒,大败萧干于峰山,击溃其部众后乘胜穷追。萧干逃过卢龙岭。已经死伤大半,郭药师招降奚、渤海族军民五千余人。生擒奚大将阿噜,并缴获辽太宗尊号宝检契丹涂金印。萧干起兵的那点家底全变成郭药师的常胜军的了。各军离心,奚军溃散,萧干被部将耶律阿古哲和其外甥乙室八斤,家奴白底哥等人所袭杀,首级当成了他们的投名状献给了宋军。
吴乞买挺高兴,自己的盟友也算干了件好事,帮自己除掉了个心腹之患,可高兴了没一会儿,他就又被自己的盟友差点把鼻子气歪喽!征讨张觉的完颜阇母领兵三千到了平州,但这场平叛战争进行的一点也不顺利,张觉居然很能打两次大败完颜阇母,紧接着张觉携大胜之威公开投降大宋。而让吴乞买气愤的是张觉将整个南京城献给了大宋,而大宋居然真的不客气的接纳了金国叛徒张觉。
这完全违反了双方作为同盟国的约定,宋国的行为称得上是背信弃义,简单就是无耻小人的行径。是可忍孰不可忍,本来就不满将燕京还给大宋的少壮派们群情激昂,要求再次出兵征讨,将南京抢回来,于是二太子完颜翰离不领兵出征平州。
………
“啧啧,平洲路改名为泰宁军,任命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总知三州兵马事!”对吴乞买顺利即位深表遗憾,斜也痛失帝位而深表痛心的赵柽,还未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就接到了朝廷发来的喜报。感慨着朝中真是有能人,仗打的不怎么样,这挖墙脚,搞策反的功夫真是一流,早知道将自己计划让他们执行,不知道能提高几个百分点。
“唉,顾头不顾腚,将来哭都找不到坟头!”刚才还感慨万千的赵柽叹了口气将喜报团吧团吧扔在了墙角。
当初女真人让他爹抄了好几遍双方的协定看来是有缘由的,协定明文规定双方不得收留、招降对方的叛徒和逃人,抄了半天的他爹一点是未放在心中,毫不客气的将张觉收入怀中。可他们忘了张觉不是郭药师,他们虽然都是辽国叛将,但郭药师是作为辽国将领向宋国投降的,和金国并无任何瓜葛,充其量是个辽国的叛徒;而张觉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是先投降了金国,目前身份是金国的官员,接纳张觉,就等于是违反了宋金之间的协议,也给自己预定了一张前往辽东的船票。
但赵柽现在没时间给他爹上课,讲讲国际法,此时他这边也出事了!受辽帝耶律延禧之命出兵攻打奉圣州的耶律大石迎头碰上正到处找他们的完颜娄室。耶律大石可以打得宋军满地找牙,却不是完颜娄室的对手,不仅败得彻底,连自己也被俘虏了,被女真人一根绳子绑了,牵着他带路寻找辽国余孽来到了青冢寨…(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溜吧
青冢,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因一个女子而闻名,因杜甫一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而得名。
青冢离德州很近,但一向喜欢踏幽访古的王爷却从未去看过一眼,因为他觉得丢人,堂堂大汉,披甲百万,靠一个弱女子南北颠簸身行万里,只为消弭战乱平消纷争,而一介秀色夺人的蛾眉的功绩远远地胜过了出没于战云征尘里的千军万马,两相比照,真正的军人怎能不问心有愧,血性男儿如何不反躬自问呢…
完颜宗望和娄室在耶律大石的‘引领’下突袭青冢寨,藏身于此的辽国秦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都先后被俘,只有梁王耶律雅里在太保特母哥的护卫下拼死突围脱身逃出。一帮丧家之犬在女真人的追击下四处奔逃,他们本想去北边沙漠躲躲,却慌不择路的撞进赵柽的地盘――九十九泉。
九十九泉是个好地方!在军事上,因海拔高峻、四周险要、易守难攻,占据该地区可向四面进军,退则可依险而守。这里又是天然之牧地,由于气候凉爽,能防止战马疾病的传染,为大批人马集结提供了环境上的保障。。。
更难得的是九十九泉又有大量林木和丰富的金矿,可为战争提供财力、物力上的保障,适宜屯聚兵力,打持久战。而且此地地处交通之要道,向北可通漠北,向南可进中原,向东可通女真故地,向西可通西夏。
地方这么好,赵柽当然不会放过。在击败完颜希尹之后,便在此修筑了一座城寨。派遣德州的守备二旅进驻于此。将这里建设成德州的前哨阵地,辽、金、夏三方旦有风吹草动。这里都会有感觉。另外这里出金子,他这个财迷怎么会放过,利用原来辽国的‘山金司’继续从事采金,给自己的腰包中添点份量。
而另一个作用就是监视耶律延禧的动向,这里与他藏身的夹山同属大青山麓,自从耶律余覩在德州称霸后他就不敢来了,他知道耶律余覩比女真人还恨他,落到女真人手里还有可能活命,落到耶律余覩手里绝无生还可能。于是他就躲到了阴山西麓,没事绝不过来。
可赵柽喜欢耶律延禧,因为这老小子太有意思了,像个赌徒似的有点本钱就想翻本,虽然窟窿越来越大,把老婆孩子都押出去了,但是还乐而不疲战斗不止。而赵柽知道他只要多活一天,大辽就不能说灭亡了,女真人就必须得在此部署重兵不停的抓他。可以牵制金国的很大一部分兵力,让他们的想法少一些。
耶律延禧派耶律大石攻打奉圣州的同时,他自己也没闲着,将被西夏人实际控制东胜州正是送给了党项人。然后在他们的帮助下攻取了云内州和天德军。这样他又占据了‘主动’,背靠西夏不但可以直接获得支援,而且哪天女真人再打过来。自己可以直接逃往西夏避难。
对于耶律延禧‘擅自’拿自己的地盘送礼,赵柽是颇有微词。他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自己跟他啥关系啊?但察哥知道怎么回事。这回做得还算厚道,派人过境给自己送来不少东西又解释了半天,并再次提起和亲之事把阿蛮硬塞给了自己,要不要反正都是你的了,东胜州就算是聘礼不用再另给啦!
赵柽琢磨了下也行,有耶律延禧在这溜达自己在西京的压力会小不少,再者西夏拿了人家的东西毕竟手短。虽然女真人一直给他们许愿,但都是空话并没有落着实惠,这下拿了辽国的东西就得好好办事,说不定后边还有好处,这样就将西夏牢牢的绑在了辽国这辆破车上,自己多了个帮手,女真多了个敌人…
驻守九十九泉的德州守备二旅,不知道自己的幕后老板是赵二公子,却知道德州是姓耶律的。看着耶律雅里跑了过来,立刻放过他们,对后边的女真人是拔枪就打将他们击退。然后点起烽火向德州和原州示警――女真入寇!
原州去年经历了那场伤亡惨重的攻防战后元气大伤,赵信被任命为西京巡检带领五千残兵到大同赴任,城中由老二萧崇建接任城主。不久后女真征讨燕京,在燕京任职的老三萧崇德在燕京失陷后,没有跟随耶律大石去找先帝,也没有跟随萧干去自立为王,而是独自辗转回到了原州,很快被任命为原州节度使,以剩下的一千部族军为基础重建原州军。
萧崇德为人忠厚,也没有萧崇杰那么大的野心,经过一年的训练原州军已经初具战力。一场大战后原州和德州成了生死之交共同进退,在看到烽火示警后,立刻点起二千骑驰援九十九泉的德州军,而此刻驻守德州的克虏军一旅张挺也率本部三个营人马出援,两下合军直扑九十九泉。
完颜宗望和完颜娄室虽然大皇上没逮着,却抓了一个小皇上耶律定和一个王爷耶律宁,跑的这个正是西京立的皇上耶律雅里。现在好不容易摸着尾巴了,怎么会让他跑掉,两人马上重整军马攻击九十九泉。
面对犀利的火器,完颜娄室总结出了个经验,那就是集团冲锋,一百人骑着马一起冲,最后总有十个二十个的幸运儿能冲破封锁到达城下。这个比例不得了啊,一千人就能冲过去就有二百人能活下去,一万人就有两千人,遗憾的是他们这次只来了五千人。
在完颜娄室的命令下,女真骑兵每五百人一队开始冲击城寨,完颜宗望领着五百精兵绕到后山偷袭,准备一举攻下九十九泉,再逮住另一个小皇帝。双方正打的不可开交时,游骑来报,德州和原州都派出了援军,一会儿就到。
提起原州军完颜娄室就恨的牙痒痒,原州就是自己的麦城,那里让他遭受平生第一败,长子永远回不来了,他化作了原州城下的一捧血泥。但完颜娄室不愧是名将,很快将自己复仇的**压下,他知道两军的厉害,现在自己势单力孤无法两面作战,未免受夹击他下令撤军。
但现在不是想撤就能撤走的,宗望还带着五百人在后山呢!完颜娄室只能将攻城的队伍撤下,向后山移动接应宗望后一同离开。可德州和原州联军似乎不想给他们机会,两军纵马飞驰而来迅速将骚扰的金军游骑击溃,像一对张开的双臂搂了过来。
女真人可不喜欢这让人窒息的拥抱,宗望一撤下来他们立刻突围,这些人不愧是沙场老将,不败之名不是随便能得到的。完颜娄室冲在前边,他领着五百先头从一个极为刁钻的角度斜刺里冲了出去,没有与敌军迎头硬撼,而是选择了右翼的翼尖作为突击点。
这里是整个进攻队形最为薄弱的环节,且是没有装备火器的原州军,一旦被突破敌军的合围就会被彻底打破,而他们想掉头追击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女真人靠着自己极为娴熟的骑术,在百步内将战马的速度提到了极致,两军相距二百步的时候,女真人已经摘下了弓,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射出了两轮箭雨后,抛下弓箭抽出长刀迎上。
虽然女真人也在对射有人落马,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谁也没有时间犹豫,两军眨眼的功夫已经撞到了一起,处于锋矢顶端的士兵几乎无人幸存,在猛烈的撞击下即使不死,也会被撞落马下,死在无数的马蹄下。完颜娄室的战术十分成功,以伤亡百人的代价硬生生的在敌军的右翼撞开了一个缺口,突出包围他们也不恋战,直向前冲去,后续的两个千人队跟着向外跑去。
张挺见状大惊,处于左翼的他们现在是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女真人从右翼突围,而排成横列冲锋的己方若想掉头已是不可能。他只能令中军放缓马速,收缩队形,在寨前兜个圈子试图抓住女真人的尾巴。
萧崇德也被女真人搞的措手不及,他不是没有跟女真人打过仗,过去竟是被他们追着打了,也习惯了女真人以少胜多,此时根本没有想到是一心就想突围。等萧崇德明白过来,金军前军已经突出了合围,他只能尽力向右挤压堵住突破口,截住后续的女真人,双方陷入了混战…
耶律大石看看周围,到处都是喊杀声,眼前给自己牵马的女真人此刻也抽刀在手随时加入了战团,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任务。他瞅了个冷子向前猛的一提马,马往前蹿,牵马的女真人毫无防备一下被拖下了马,摔得七晕八素手也撒了缰绳,耶律大石怎肯放过机会,趁着混乱他溜了!
而被夹在后军中突围的耶律定和耶律宁哥儿俩知道二哥就躲进了身后的寨子里,他们几年竟跟着他爹逃难了,多次从女真人的围捕中脱身,有着丰富的逃跑经验,知道机会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各怀心事
这次战斗爆发的突然而短促,以金军突破德州和原州联军的合围而告终。耶律大石趁乱逃走摆脱了女真人,三个皇子被‘解救’后送往大同。现在大同一下成了耶律延禧家的托儿所了,他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在此团聚了。不过也给大家出了道难题,女儿还好说,四个儿子一个是太子、两个曾被遥尊为皇上,而且不属于同一个集团。
大同城中也并不都是发愁的,起码西京府尹萧察剌高兴,自己曾经遥立耶律雅里为帝,虽然目的不太纯。现在自己被耶律延禧一系排挤,当着个挂名的府尹,其实民事上有蜀国公主做主,军事上耶律余覩把持,他的命令连府门都出不去。
这下好了,耶律雅里来了,属国公主也该挪挪屁股让给‘真正’的皇帝了,那自己起码能沾沾光,混个国相应该问题不大,自己就能翻身做主人了。高兴之余,萧察剌联系了一批当日的宗亲旧属以皇上之礼将耶律雅里迎进了西京行宫,可他们的热情却把‘皇帝’给吓着了,他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皇上了?。。
同样热闹的还有原州城,他们加快要打起来了。曾经的枢密副使,西南招讨司萧崇杰坚决支持萧察剌的做法,拥耶律雅里在西京即皇帝位。可他的行为却惹恼了老三萧崇德,你们想让谁当皇帝就当皇帝啊,他可是燕京旧臣,耶律淳死前已经立诏将‘皇位’传给耶律定,那才是正统,你们这个草台班子也敢争。
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那哥儿俩还没为争皇位红脸呢!原州这哥儿俩说着说着就说茬了,先是互骂对方是乱臣贼子。不忠不义,乱立皇帝。接下来骂街就不过瘾了,摔桌子砸板凳的动起手来了,最后一个被揍成了猪头,另一个被打得脸肿,不欢而散。
萧崇杰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到西京城拜见皇上去了,顺便告个御状。萧崇德看大哥恶人先告状,气也不打一处来,西京城也不是你们家的。许你去不许我去啊,也收拾了行李去给皇上行礼,把老二剩在家里啦…
“公主,不要难过,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赵信看着满脸悲戚的蜀国公主余里衍劝道,担任西京巡检的赵信和公主免不了工作上有接触,也许同为女人的缘故,两人慢慢的成了朋友。
“唉,梁王被府尹裹挟居于其府。要其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秦王却是惶惶不可终日,唯恐被人所害,躲在我的府中半步不敢离开!”余里衍擦擦眼角的泪水叹道,“生于皇家也不是我兄妹所愿。现在被争来夺去,还不如平常人家!”
“是啊,现在我家兄弟也卷入了争斗。我大哥支持梁王,三哥支持秦王。现在撕破了脸,都来到了西京城住在我的府上。我每日还得给他们调解不胜其烦!”赵信苦笑着说道,今天也是被两个哥哥吵烦了,想到公主这里躲个清静,没想到公主也正为兄弟间的事情烦恼。
“没想到我们的家事也闹得你们家宅不安,如今每日议事也是为此事吵得不胜其烦,我也不想再待下去了,索性由着他们闹吧!”余里衍略表歉意地说道。
“如今城中百姓也是人心不安,街头巷尾尽是议论皇位归属之事,为此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也不在少数,此事应该有个了结啦,不知都统是什么态度?”赵信这个巡检就是主管城市治安的,此类官司处理不完,现在西京城中的耶律余覩手握刀把子,萧察剌手里没有几个兵,怎么闹也迈不过他去。
“姨丈还没有表态,看不出他对此事的态度,恐怕也是再观望吧!”余里衍摇摇头说道,“其实整个西京,政令不出城,德州军几乎控制了除原州以外的所有州县,他们不表态,其他人再如何折腾也是白费!”
“公主所说不错,德州兵强马壮,又与党项人交好,连我们原州其实也得看他们脸色行事!”赵信说道。
“我也有此感,德州军根本不听姨丈的调遣,他能指挥的就是刚组建的亲军,你们原州似乎也对他阴奉阳违,德州、应州、朔州、寰州,其实都是他们的地盘,由克虏军实际控制!”余里衍说道。
“那都统也得看克虏军的脸色喽?”赵信问道,她现在也搞不清王爷到底和耶律余覩是个什么关系,是合作,还是利用,甚至只是王爷的代言人。
“萧巡检可曾听说过赵二公子其人?”余里衍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赵二…赵二公子,没有听说过!”赵信不知道公主怎么会突然说起他,犹豫了下答道。
“我也只与他有一面之缘,据说是幽州赵氏子弟,年岁与我们相仿,即便是姨丈对他也十分恭谨,我怀疑克虏军是他的私军,西京其实是他暗中掌控,姨丈一直未表明态度,怕是在等他!”余里衍说道。
“哦,公主看此人如何?”赵信看公主说起这个赵二眼神有些迷离,忍不住问道。
“我曾与他彻夜长谈,此人机敏睿智,谈吐不凡,堪称才俊,姨丈对他也是赞不绝口,居然想为我们做媒!”余里衍说到最后,脸泛桃花轻笑着说道。
“是吗?他答应了!”赵信脸色一黯,略带醋意地说道。
“不知道,不过早知今日局面,倒不如当日应下了!”余里衍感慨道,不知道怎地近来愈发想念他了。
“要是他家中已有婚配,公主也会下嫁吗?”赵信又急切地问道。
“只要喜欢,那又有何妨呢?现在我不过是一个落难的小女子罢了!”余里衍满面凄苦无奈地说道。
“唉,早知当日又何必当初呢!”赵信不知道是言其还是说己喃喃地说道,想着如果自己当初不离开王爷该有多好,她觉得与公主相比,自己可要比其幸福多了,每当自己陷入危难的时候,他总会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不知道这次他何时会不会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不觉明历
转眼又是一年的腊月了,赵柽等了一年也没能等来‘接收’西京的喜讯,却等来了女真人赖账,西京就是打下来也不给你们了!大宋又把女真人给得罪了,逼的他们发飙…
先说张觉这小子打败了完颜阇母后,风风光光地接受了大宋的招安,由于接纳郭药师投降后,其能打又听话让大宋尝到了甜头,因此对于原辽国汉将的投降,他们是来者不拒。赵佶很兴奋,派专人带着敕书、诰命去平州遥改平州为泰宁军,以张觉为节度使。
但他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首先张觉占据南京重镇,控制着幽云地区的许多州县,其次张觉手里撑握着一支数量相当可观的军队,再者燕云地区是财富与贫穷,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不论谁得到它,都会得到财富与机遇,而失掉它,会失去未来的安宁和话语权,女真人怎么会轻言放弃。
此时的金国在燕京的都统完颜阇母由于连番的失败,被吴乞买斥责后换上了完颜翰离不,等张觉领着众官远迎封赏时,其举兵袭击,结果张觉回城时在城东被截击,大败不得归城,只能逃奔北宋燕山府。更为尴尬的是赵佶亲笔写给张觉的御笔金花笺到了女真人的手里,封官许愿的话都白纸黑字的写在上面,这就不止是张觉的事了,而是大宋私下里搞小动作的铁证。。。
而接下来对于这件突发事件的处理更是错得离谱。燕山府路宣抚使王安中收留了张觉,可既然干了就干的漂亮点啊,可在金国的强硬的态度下其昏招迭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