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抗战918-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道内部,因为,可以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在管道外焊接即可,减少里面呼吸供氧的困扰。
这是后世冷战中后期才有的焊接技术,这个技术没有太多的高科技含量,只是焊接融化钢材时的角度和温度还有焊接物之间的距离等掌握好即可。
这些技工在这个领域并不差,在得到详细讲解,理解了这个理论的核心之后,他们用废弃的钢料开始了实验。
三天后,一名技工兴奋的拿着一块钢板跑来,用德语大声喊道:“先生,您看这是不是就是您说的双面成型?”
董库接过来一看,一块一公分厚的钢板中间一条焊痕,一面平滑细腻的鱼尾纹,一面平整的只有一条焊接痕迹,但看得出,焊接的强度就算不做测试,钢材的熔接也能达到要求。
“你太棒了!”
董库伸出拇指赞了句,随之说道:“给你一天的时间完成这个技术的熟练度,然后给你一百人,你负责指导他们,除了工作量的薪酬之外,工资领技工工资。”
“太感谢您了!”
那名才二十一二岁的的年轻人兴奋的拿着钢板,跑去练习去了。
有了新技术,焊接的速度大大增加,因双面成型本来就要求熔接紧密,所以,沙眼出现的几率非常低,效率大大提升,在刘苍浩的新兵招收了十五万之众的时候,管道的焊接提前了半月完成了,并在寒冷中,刷上了防锈漆,开始回填。
当这里的工作就绪的时候,董库在接到刘苍浩已经招收了十五万大军时,他才突然响起,这些人的粮食问题他因一直关注这里的工程进度,和工业园区的枪支高炮的制造而忽略了。
他接到汇报后,快速离开工地,赶回了哈尔滨。
“先生,这些粮食你怎么解决的?”
柳败城看着困惑的董库,笑着说道:“民间征集的,不但给各镇的新兵送去了足够的量,还给哈尔滨留出了三十万人生活一年以上的粮食,春荒没问题了。”
“这么多?!”
董库第一反应就是柳败城实施了抄家,抄了大户的家。
“你怎么做到的?”
董库虽然没发作,但语气已经不再那么温和。
柳败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而是将一章纸递给了董库。
董库困惑的接了过来,看了柳败城一眼,这才低头看去。
只见纸张上台头写着
第一条:土地置换粮食标准。
一旦粮食置换一亩土地,年限五年不交租,五年后收取平均产量的百分之五,有效期二十年。契约结束,土地归先遣军所有,期间耕种开荒费用由个人承担。
第二条:年限标准。
每百旦粮食可使地租延长三年不交,征收地租减少百分之一。契约有效期延长五年……
董库越看越吃惊,越看越奇怪。
柳败城的这个土地置换有点跟他实施的开荒政策相似,更细腻而已。而且到了千旦粮食。不但租金不再交,土地使用权无期,但仅限耕种,可继承,只是所有权依旧归先遣军而已。最有意思的是。到了一千旦,置换归零,要想获得无限使用权,就要达到千旦的标准。
这样一来,有粮食的,少的换上百旦。可置换百亩土地,相当于一亩地上打租每亩不到二十斤的粮食,已经相当的低了。多的换上千旦,成就后世北大荒的家庭农场。
可让董库奇怪的是,这里虽然标明是沃土,非盐碱地。滩头地,可先遣军哪来的土地?那些原有的耕地都有主,也不可能抢占了再给他们吧。还有,置换是自愿,人家不换,信不着你先遣军,你能怎么着?
看到困惑看着自己的董库。柳败城笑了笑说道:“下去征收粮食的都是按着名单来的,挑选的都是可以置换五旦以上的富裕户和商贾。土地,可以开荒,你不是曾经说过,佳木斯的三江平原乃至宝清饶河,是北大仓吗,是未来的粮食基地吗,那里,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去过,草甸子底下的确是黝黑的沃土。至于他们是否情愿。下去的人员只说了,要跟日本人打仗,所以,在这次置换征收后,半月后将采取军管。多余的粮食将强行征收,给钱,给多少,暂时没定,不排除贡献的可能。”
“哦了……”
董库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暗自摇头,这不是威胁吗,于其到时候被强征,还有可能家产受损,人员受波及,不如赌一把,赌先遣军能够站住脚,让他们能够拥有土地。自愿?这那里是自愿?
不过,他也没有排斥这个做法,毕竟讲道理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而且,他有绝对的信心能让这些土地落实到这些置换者手里。
“高!先生,你这是为我制定目标啊!”董库哈哈一笑,伸出拇指赞道。
“哪里有,这不是你自己的目标吗。”柳败城同样哈哈一笑说道。
粮食危机的解决,让董库更加踏实。枪支,昼夜赶工一天一夜的生产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支,经过两天的测试检查,这些枪就源源不断的被运往了虎林。高炮,经过十几天的时间,炮弹的数量超过了五万枚,安装到卡车上的移动高炮已经完成了六十台卡车,还有陆基的陆续在完成测试,等待木笼房里的水泥基座完工,就可安装。。
虎林那里,海归的士兵一批批的换成了新式的ak54和狙击半自动,相关的枪榴弹也都陆续到位,最多再有十天,他们就可换装完毕。
为了让海归的战士能够尽快学会滑雪,所有师长都将部队跟邢远的大军混编,一同训练。这也是董库同意的,为的就是各取所长,互相激发潜能。
邢远的东北军老兵和新兵们看到新式的ak54那猛烈的火力,无不是羡慕,看到海归的战士强劲的擒拿格斗,和军事素养,一个个同样惊为天人。这些人别看他们年轻,但实力上来说,那些有着一定底子,又疯狂训练过的老兵都自叹不如。
训练中,一名东北军老兵问道:“兄弟,你们都这么厉害,而且是秘密基地训练出来的,是队长的嫡系精锐吧。”
“精锐?”
那个年轻的战士摇摇头,略带沮丧的说道:“我们哪里是精锐,精锐留在哈尔滨了,他们,一个人顶我们五个人用,厉害着呢。”说完,擦了把汗水向往的继续说道,“我的目标是半年后进入这支部队,成为精锐部队的一员!”
“还有更厉害的……”
那名老兵吃惊了,感情队长手里有着更厉害的部队,难怪攻城略地那么轻松,这些人挑剩在他们这一个人顶仨都不是笑话,能顶上他们五个人的得多厉害!?
第255章 异常调动
最高长官,队长手里有更精锐的部队,这让邢远部队里的东北军老兵一个个心生忌惮。长官手里有他们无以为敌的力量,这不禁在整个部队里产生了被震慑的效果。他们不同于那些海归或者年轻的新兵,他们已经没有能力追求精锐,毕竟年龄都三十多,四十了,但,他们却比年轻人更明白,长官手里有超强战力,意味着他们一旦有风吹草动,将会迎来难以抵挡的雷霆愤怒。
这就是董库要的效果,也是他同意暂时混编训练的原因。看不到差距,就不会有想法,一旦所有人都明白,那,部队的稳固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邢远和他亲自提拔的几个师长到没有什么太大反应,因为,他们都已经有了归属感,愿意被董库指挥,董库给了他们找回尊严的机会和助力,他们除了赶走小日本,回到家园的愿望没有达成外,已经别无所求。
但他们手底下不乏有其他部队的老兵,难免心里有杂七杂八的想法,这样一来,他们一下子就消停了,因为他们见识到了挑剩下的海归战士的强悍,单对单搏杀的情况下,他们相信,自己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现在,从绥芬河开始一直到漠河,董库屯兵超过了二十五万,已经跟情报中俄军数量差不多了。不过,就这董库还是不踏实,因为,他是防守,防守绵延三四百公里的的边境,虽然有些地方人很难行走,但大体的防线也要超过200公里。所以,不确定敌人在什么位置突破的话,就意味着全线布有重兵才可。
这也是他急于招兵的原因。可黑龙江本来就地广人稀。兵源并没有其他地方厚实,再次招的兵里,岁数大的占了比例相当多,大多都是三十来岁,四十来岁。青壮只有不足五万。
此时,已经是三月下旬,寒冷虽然依旧,但中午的时候气温可以回升到零下二十度左右。这时节如果不是特殊年头,大雪虽然会有,但烟炮基本上不会出现了。
在苏俄境内的一处山林里。一个秘密的地点潜伏着五个先遣军的侦察兵。他们在这里已经蹲伏了十天了,虽然在大雪里,但其中有一个鄂伦春族战士,让他们并没有受到严寒的侵蚀。
像他们这样趴伏在一处,不走动,不离开的侦察哨。在密林里,大山里至少二十余处,涵盖了很多重要的位置,可以监视俄军行走调动的情况。他们,都住在雪窑里,或者山洞中,在将进来时的足迹打扫干净后。不靠近他们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
今天,这五个人要撤回了,他们的粮食还可以支撑三天,所以,五六十公里的距离,他们还要绕道的情况下,就要提前返回了。
“走吧。”
带队的班长回头看了眼山谷底下已经处理好的营地痕迹,小声下令,准备撤离。
就在这时,扑腾腾的一阵响动传来。中间夹杂着树条子抽动的声音。
刚刚要站起身的几人一惊,快速趴回雪里,将白色的斗篷盖好,警惕的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他们都知道,这个声音是狍子奔跑的声音。听声音,至少是三十只狍子以上。
这样成群的狍子,一般宿营地都很隐蔽,不受井下的时候,在觅食中很少全速奔跑,除非是受到了惊扰。而此时能够惊扰它们的要么是狼群,要么是人。
果然,榛柴条子分开的瞬间,一只提醒健硕的公狍子率先钻了出来,紧接着后面呼隆隆的跟着三四十只狍子,纵跃间,在他们面前的山腰处狂奔而去。
班长用眼神扫视了下几人,悄悄的做了个有情况的手势,随之,将头颅埋的更低,让哈气喷到雪里。
静静的等待中,十几分钟的时间过去了。周围静悄悄的,除了柞树叶子偶尔的哗啦两声,再无动静。
但他们非常有耐心,他们依旧静静的不动,支棱着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看着狍子奔来的方向。
静静的等待中,半个小时后,一阵雪地行走的声音先进入了他们的耳际。
来了!
所有人更加小心的低俯下头,视线贴着雪皮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哗啦啦的树条子抽动的声音中,一队人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里,顺着半山腰,向前行去。
俄军!
几人眼球一缩,知道苦等等来了情况,一个个兴奋之余,更加小心。
这是排列四个纵队前进的俄军部队,荷枪实弹,一个个都背着大背包,毛毯卷起,横在背包之上,显然是远行的架势。
这支侦察兵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不应该有大队出现,那唯一的答案就是这支部队是要有动作。
他们静静的趴着,看着着队俄军在雪地中跋涉,数着人数。
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时间在树条子抽动中,在咯吱咯吱的雪地行走的声音中慢慢的流逝,直到一个小时后,这支四纵队的俄军才慢慢的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一个师的兵力!
无人相互看了眼,眼中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一个师,远离补给线的大调动,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随着班长的首肯,两个队员爬着,悄悄的向后退去,慢慢的消失在山顶。
在他们消失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山顶顶的三个人再次听到了声音。他们诧异了下,相互看了眼,再次将头颅埋进了雪里。
几分钟后,一队人影顺着已经趟平的痕迹走来。
又是一队俄军!!
三人相互看了眼,眼神的交流印证的大家的想法。
这队俄军绝不是什么斥候一类,或者断后的部队,因为,人数在那,依旧是四路纵队。
果然,当山下的俩人发完电文,小心的摸回来的时候,被顶上的班长阻止了,就地趴在了雪地中,盯着三人的方向。
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这队俄军才算是过完。
此时,邢远已经接到电文,他一面将这个情况汇报给董库,一面下令给五号侦察哨发电,同时,让沿线的防守不对提高警惕,做好随时接战的准备。
董库接到电文后,快速在地图上找到了四号侦察哨的位置。
怎么会是萝北?
他非常清楚,整个边境需要防守的地段大约三四百公里,重点的位置是二百公里开外,但整个防线超过千公里里面,唯独萝北不应该是攻击地点。因为,那里远离俄军的补给线,穿越大森林不说,距离补给线的位置要超过三百公里,也就是说,一旦选择那个位置攻击,俄军就要在雪地里行军五天以上,甚至六天都不好说,而他们将面临着没有补给,一旦被阻挡前进的脚步,等待他们的将是饥饿的困扰。
“难道俄军就那么有把握从萝北突进来?”
董库看着地图琢磨着。突然,他眼前一亮,萝北,虽然距离他们的补给线远,不易做攻击点,但,距离佳木斯却非常近,一旦突进来,快速机动的情况下,就算步行,抵达佳木斯也用不上三天,两天足以。
这样的话,俄军沿途就可以就地补给,打下佳木斯,搅乱对边境的防守,给其他地方制造机会,来个多点突破。
这是一支敢死队啊!
董库敲着地图,暗自琢磨着。
虽看出俄军的意图,但他没有给邢远下令。这种阵仗还不用紧张,有狙击枪的大部队,在滑雪板和马爬犁的快速机动的能力下,增援,从饶河最多一天就可抵达,不用太紧张,也防止俄军这是旅游式的调动他们边防力量的虚晃一枪。
可一个小时后,他再次接到又是一个师过去的消息,他不淡定了。而且,很快五号地点发来电文,确定那支大军正是冲着萝北的方向,穿越在大山里,直线行军。
看来,俄军这是要有大动作了,等不及了。
董库看着地图,心里暗自琢摩。
邢远得知萝北那里两个师,全人数超过三万五的时候,他也暗暗心惊。知道俄军恐怕要将那里作为突破口了。
俄军怎么会知道那里没有永久性防御阵地呢?
邢远看着日军的布防图,心理直琢摩。
他们哪里知道,此时的俄军手里有着跟他们一模一样的防御图。这些图自然都是日本人的杰作,而他们,在俄军面前再无秘密可言。
“小样,与其等待,不如出击,我吃掉你,打残你,看你怎么进攻!”
邢远眯着眼睛琢磨着。
可他的想法还没成熟,命令还没下达,一封电文又进了指挥部。
“怎么?同江那里也有大军?!”
邢远吃惊的看着电文。
电文是靠近苏俄比罗比詹的侦察哨发来的,比罗比詹在半小时前,一队师编制的步兵进入了大山,根据方向,赫然是同江方向。
难道俄军真的要将那里作为攻击地点吗?
邢远眉头皱了起来。
还没等他想明白其中关键,确认这不是虚晃一枪的时候,又有电文送进了指挥部。
果然,看到手里的三封电文,邢远明白了老毛子的意图。
第256章大兵压境
第257章 大战?
ps:鞠躬感谢醉☆奕采投来的本月第四张月票,三鞠躬感谢!!!感谢就是铁血童鞋投来的本月第二张月票,三鞠躬感谢!!!感谢qq名峰起云童鞋的连续打赏,拜谢拜谢!
邢远和董库的判断没有错,苏俄的部队由于赶奔的位置距离的关系,饶河的在当天就抵达了边境,但没有进行攻击,而是拉开了架势,就地宿营,显然是要吸引注意力,给他们调兵的时间,并不做一击突破的打算。
饶河本来就有重兵把守,别说增援部队已经在下午到位,就算不增援,他们守住一万多没有重型火炮支援的步兵攻击还是不困难的。
清晨,在寒冷中如常到来,一夜的紧张在这一刻让大家心脏跳动更加的快,一个个战士都知道,今天,将会有大战。虽然胜了老毛子几场,但,真正大战的紧张还是在所难免。
“狙击手不要太早开火,等待命令,让大鼻子靠近二百米,来多少留下多少,都精神点!”
一名连长在掩体里来回走动,大声给紧张的战士们解压。
几公里外的一处山包顶上,战士们趴在动物皮毛和苏俄军毯做的雪地作战褥子上,后面盖着老毛子的军毯,静悄悄的盯着山下。
“放近百米再开火,不要过早暴露机枪的位置!”
一名带队的营长小声的喊道。
这样的声音在绵延十余公里的防线上都有响起,先遣军的战士在6点就吃完了早餐,各自带着马肉干,七点就全部进入了指定地点。
这边紧张的准备迎接攻击,苏俄到有条不紊的在吃着早餐。做着攻击准备。
此时,别说高级将官了,就算战士们也看出来了,苏俄这支部队就是佯攻的,并没有打算强攻的意思。不过。所有人都明白一点,佯攻,随时可以变成强攻。他们可不同于萝北沿线,有撤退命令,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坚守阵地,寸步不让。坚守中绞杀敌人。他们,后面有几万贫民,不容他们退却。
张弛中,距离阵地将近两公里的俄军开始了运动,他们一反昨天的慵懒,快速的分兵。向各自的目标挺进,攻击点虽没有邢远等预判的十二个点,但也有五个点,而且,每个点的人数都要三千以上,显然是全军压上。
“来了!”
正面阵地上,一名团长离开了指挥部。在前沿临时指挥部里盯着远处雪地上黑乎乎的人影,小声的跟旁边的参谋说道。
“没有命令不许开枪!”
“放近了再打,狙击枪在敌人撤退的时候留住远处的,一个别放跑!”
一个个喊声在阵地上响起,战士们都既紧张又兴奋的盯着越来越近的敌人。
五百米……俄军行进的速度并没有加快。
四百米……俄军依旧保持原速。
二百米……虽看不到俄军的面容,但已经可以清晰的看清人的形状和衣着的颜色。
“打!!”
正面阵地上,那名团长大吼。
“给我狠狠的揍!”
旁边的阵地上,一名营长挥拳喊道……
随着一声声的命令,五处被攻击的阵地爆发出了震耳的枪声。
砰砰的枪声响起的一刻,远处的苏俄士兵就跟割麦子一般。快速的倒下,随之,还击的枪声密集的响起。
阵地上,指挥员在望远镜里都清晰的看到,枪响的一刻。没有多少苏俄士兵中枪,他们反应都非常的快,枪一响,就直接趴在了雪地里,不再前进。
碰碰的枪声响了一两分钟,指战员们发现了不妥。
“停止射击!!”
“停止射击!!!”
随着一个个命令,一个个防守阵地上的枪声骤然停歇,只有对面的雪地里不时的爆出一团团火光,
“不要打的太快,狙击手停止射击!”
“放近一百米再打!!”
一个个命令传达着。
苏军在演戏,他们需要配合,而且要将这出戏演到位。
如果不停止射击,苏军想进入五十米内,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狙击枪的有效射程千米,他们不等靠近阵地,就会被阵地上的狙击枪点名留在路上。
苏军砰砰的放着炮仗,一两分钟中没有遭到还击,遂也停止了攻击,慢慢的在雪地上向前移动。
“狙击枪全部停下!”
负责这里指挥的是韩杰,他在指挥部里看到了苏军的做派,知道不能打的太快,尤其是狙击,在俄军没有集中突破之前,不适合将所有的武力展现。
“吗的!演戏是吧!!”
韩杰咒骂了一句,大声下令道:“德普和阵地上的莫甘全部开火,当练习打靶了!没有莫甘的看戏!”
随着他的命令,主阵地上的德普十几挺哒哒的轰鸣起来,子弹打的二三百米内雪雾飞溅,灌木纷纷断折,碎屑满天乱飘。
那些最后缴获的莫甘步枪本来是用不上的,但邢远判断,这是支佯攻部队,给另外三个点靠近赢得时间,也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他需要配合,就让韩杰想办法把戏演足,韩杰就想到了即要演戏,在浪费子弹的同时,又要让战士得以训练还不暴露狙击枪和冲锋枪的战斗力。于是,莫甘就被每一个人携带了一把,如果敌人不强攻,那,莫甘就是练枪的了。
随着他的命令,阵地上再次爆出密集的枪声,德普的吼叫声中,砰砰的响声密如爆豆。
俄军此时前进了不足五十米,在距离阵地一百五十米的雪地里停止了。他们这回不是有意停下,而是确实被压住了,在咻咻乱飞的子弹雨中,难以站立起身。
“连长同志,他们的火力很猛!”
一名苏俄战士将头埋进雪里。。83kxs。侧脸喊道。
“听声音全是我们的武器,这些可恶的黄皮猴子!!”
那名连长侧耳听了会,愤然骂道。
“记住射击要领!!”
“不要憋气,放慢呼吸!!”
一个个喊声在阵地上响着,一场大战居然变成了射击训练。可说够奇葩了。
砰砰的枪声中,德普停止了射击,只有步枪爆豆般的响着。
俄军虽然埋身雪里,但依然能够看到雪地上的背影,随着一声声的轻响,不时的有俄军中枪倒毙或者负伤。
“撤出阵地!”
不断响起的惨叫声。让老毛子无心趴下去了,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短暂响起了不足十分钟的枪声,随着俄军的后撤,悄然停止。
‘别列涅夫斯基’很快接到了饶河防守严密的电文,他阴阴的一笑,下令道:“攻击主阵地侧翼。集中力量,再试探!”
随着电文飞来,刚刚撤出千米的俄军迅速汇集,随之,向主阵地侧面的桦砬子山挺进。
他们的动向不用侦察哨也进入了先遣军的视线,当韩杰接到截获的电文时,沉着的下令:“三号阵地狙击手在敌人进入二百米。机枪响起再射击!”
半个小时后,密密麻麻的俄军铺满了整个山林,一面山坡全是人影。他们借着树木的遮挡,端着枪,慢慢的靠近,静静的没有一人贸然开枪。
“打!”
随着俄军靠近二百来米,三号阵地响起了攻击的命令。
随着命令,三号阵地的山顶上突然暴起密集的枪声,机枪的声音震耳欲聋,子弹打的树皮纷纷剥落。在空中飞舞。
俄军借着树木的遮挡,稳稳的还击着,向前靠近。
就在密集的枪声中,一个个带着呼吸器的战士悄然的扣动了扳机,噗噗的声音随之响起。但却被密集的德普欢叫遮盖。
随着子弹的飞至,一个个头颅西瓜般的炸裂,一个个人影破麻袋一般的倒下。
精准的射击让俄军前进的动作更加的小心,无不是自树后闪出就快速奔到另一棵树后,虽然这个快速只是动作而言。
精准的狙击并没有挡住俄军靠近的脚步,他们在树后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火舌,随着反击的枪声,这地上开始出现伤亡。
“吗的!还不退!!”
阵地上出现伤亡的一刻,原本抱着演戏练习态度的先遣军发现了这次攻击不是佯攻,而是在稳步压进,是强攻。
战斗,在这一刻进入了白热化,机枪,在密林间的作用不大,起不到压制的作用,掷弹筒、迫击炮在密林里同样起不到作用,唯一奏效的就是精准的射击。
此刻,狙击成为了主力,随着俄军借着树木战术移动,爆头已经做不到了,但,锁定人影还是能够做到。
噗噗的血花飞溅中,一朵朵艳红在洁白的雪地上绽放,子弹咻咻的尖啸响彻林间。
漫山遍野的敌人就不是五六百狙击手能够挡住的了,随着血红色彩在雪地上不断向上延伸,俄军在激烈的枪声中稳步的靠近了阵地百米。
如此的距离,在对射中,已经不再被远距离狙杀压制,俄军的枪法同样不弱,子弹打的阵地前的树枝纷纷掉落,将下面的战士几乎掩埋。子弹飞舞中,阵地上的先遣军战士不断有人中枪。
其他阵地在这里爆出激烈的枪声时,都按兵不动,等待着命令。他们不敢撤离,一旦敌人隐蔽在视线之外,再突然冲锋,会引起防守紊乱的。
韩杰听着远处的枪声,他忽然发现这不是佯攻,他一把抓起电话喊道:“三号阵地,汇报你那里的情况!”
话音才落,电话那头响起喊声:“我是三号阵地的赵少杰,敌人在这里至少有八千的兵力,现在不是佯攻,不是佯攻!”
韩杰不等三号阵地那边的喊声落下,大喝道:“第一梯队增援三号阵地!!”
随着他的喊声,一枚绿色的信号弹在指挥部不远处升起。
“兄弟们,我们上!!”
看到绿色信号弹一枚,负责支援每处阵地的海归战士快速的撑动滑雪板,向枪声密集的位置冲去。
战斗。在激烈的枪声中已经胶着,俄军借着树木的遮挡,不断的开枪还击,不断的向前靠近,已经距离阵地五十余米远。彼此虽看不到脸上的眉毛,但脸庞已经清晰可见。
此时,狙击枪的瞄准镜已经被摘掉,没有消音器的半自动,近距离射击,不使用瞄准镜的效果会更好。
狙击手快速的扣动扳机。子弹飞向一个个树后露出的面孔,他们的精准射击让一个个树后露出的面孔被打的稀烂。
俄军的机枪同样失去了应有的支援作用,不论是一百米外,还是二百米外,只要露出火舌,必保在一两秒里就灭火。
阵地上火力虽然猛烈。但,他们同样在敌人的火力打击距离里,不时的有人中枪倒下。
阵地上的机枪,在这一刻爆发出了最大的射速,子弹在树木的间隙间飞掠,带走了一块块树皮,也同样带走了一个个生命。密集的火力让饿军止步五十余米,被迫展开了跟上面对射的局面。
就在胶着的一刻,阵地上突然响起更加密集的枪声,一道道火舌喷射间,一片弹幕罩向了前方的几十米处。
突然猛增的火力立刻将苏俄士兵压制在了大树后面,更多的是无法露头还击。
他们的机枪怎么这么多?!
看不到枪身,匆匆一瞥只见到火舌的俄军大惊。这只是一处侧翼,居然拥有几百挺机枪,这实在有点夸张。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原本属于他们的枪支。ak47那猛烈的火力,只是现在被董库改为了ak54了而已。
海归战士的加入立刻让紧张的防御恢复到了一面倒的压制,只要苏俄士兵露头,必保被子弹击中。
“撤离战场!!”
“后撤!后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