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抗战918-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天寒地冻,给养运送困难,之前已经算不上试探的进攻并没有效果,反倒是损伤惨重,没有飞机的辅助,他们很难短时间拿下目标。战斗一旦陷入胶着,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消耗,对于日本来说更是那样。他们需要速战速决来减少战争的投入。
至于德国人拿出的清单,里面除了一些稀有金属和数量并不庞大的稀有矿产外,那些设备的确是民用,包括炼钢用的,发电用的,钻探用的等设备,全是民生设备,没有军工的影子。
单从这点来说,日本这些大佬还可接受,毕竟民生的跟军工无关,他们要想用这些设备生产出军工设备,那也要有技术才行。就算有技术,那也要有技术人员才行。军工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庞大工程。
寺内寿一对于这件武器志在必得,他认为,这种武器本身的价值先不说,那种投送弹药的方式是必须得到的,那对于武器的研究将起到划时代的作用,对于日本扩张来说,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他的确目光敏锐,在那时段,火箭的概念还没有出炉,就算有想法,那也只是个方向,还没有成果出来。而铁拳的投送弹药的方式恰恰就跟火箭的原理近似,有了铁拳,将让火箭的出现被提前。
其他大佬对于暂且停战并无异议。现在大战的确不是最佳时机,两天的攻击虽然损伤惨重,但起码的信息他们得到了,那就是对方是个难啃的骨头,没有飞机的辅助,拿下阵地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过,他们并没打算全部妥协。即便是盟友,为了自己的利益资助盟友的敌人让他们很不舒服。于是,各种算计之后,价钱当然要压低,顺带将停战区域限制在了一处,也就是德国人提到的运送路线的前端终点哈尔滨。
这个让步等同于他们随时可以攻打齐齐哈尔而不是真的停战,只是等德国完成了交易。他们再对哈尔滨开始攻打,时间限定也不容德国人无限制的拖延,万一齐齐哈尔被拿下,哈尔滨近在咫尺却阻隔收复黑龙江,那对于整体战略目标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当志贺优悟拿到谈判的底线后再次找到帕里奇诺。俩人对于这点都没有太深究。
帕里奇诺认为,他们跟瑞士的这家公司达成的协议是运送设备到哈尔滨,而不是要让整个黑龙江的战事停止,只要设备运到哈尔滨,那就算完成了交易。至于日本人在黑龙江别的地方发生战斗,那不关他们的事情。
于是,双方很愉快的签订了铁拳的买卖合同以及关于哈尔滨三月内停战的协定。和日方协助设备的运送,费用当然是德国出。
签订完合同,帕里奇诺给铁罗汉留在柏林负责联系的一名瑞士人打了电话,随之,消息就传到了赶奔坤甸的铁罗汉那里。
铁罗汉完成军舰交接后,在意大利买了一艘四千吨的货船,紧张调度,买了一船的各种稀有材料和矿物。出了苏伊士运河,直奔坤甸而来。
他接到电文后,立刻给董库发了电,汇报了此事,告诉董库任务已经完成。
董库接到电文并没有太吃惊,在他看来,老希肯定会极力促成此事的。
他将电文烧掉后。没有带近卫,独自来到一处早就准备下的民居,精心的画了妆,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穿着干净而西方化的商人模样。施施然的来到了营业中的龙翔国际饭店,随之见到了克里斯蒂安。
“克里斯蒂安先生,我是aRms公司负责接收设备的佐藤光夫,请多关照。”
“你是日本人?”
克里斯蒂安很诧异,日本人居然会加入这家神秘公司不说,还针对自己国家做着武器测试,给自己的国人添加伤痛。
“是的克里斯蒂安先生。”董库标准的东京口音说道,“我们公司为了业务的方便,也为了人才能够集世界之精华,为公司研发项目,所以,公司内各国的精英都有,而我不过是外勤,负责联络一些事情的。”
“哦……”
克里斯蒂安为自己的失态道了个歉,遂问道:“佐藤先生,柏林已经给我来电,第一批车床将在二十天后抵达上海,三天后抵达大连港,预计二月中旬到达哈尔滨。”
“一个月……”
董库合计了下说道:“那克里斯蒂安先生,车床和设备一共分批运到?”
“计划是三批。”克里斯蒂安沉稳的说道,“没有意外,将在两个半月内全部运到。”
“两个半月……”
董库快速的算计了下时间,两个半月就是四月份,距离开化还有俩月,也就是说,怎么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把所有设备支上,除非现在就破土,现在就浇灌底座地基,否则再建完厂,就要等他明年才可以出来自己需要的武器了。
“行。”董库合计了下说道,“时间没问题,毕竟运距在这,两个半月能运到已经不容易了。不过,我方有个小小的请求,还请克里斯蒂安先生从中斡旋。”
“请求?佐藤先生您说。”
“是这样,日本人跟我们资助的武器测试部队是敌对关系,虽然贵国可以将设备运到,但我方担心日本人会在陆路运输途中做手脚,所以,我方请求陆路运送和装车卸车都由我方出人,费用也由我方承担,克里斯蒂安先生您看……”
“你方承担装卸费用?”
精明的克里斯蒂安嗅到了一股他喜欢的味道:“你们随车装卸这问题不大,但有个前提,检查,日本人还是要做的,毕竟我们只是运送设备,绝不可以夹带武器等战争物品,你们的装卸押运人员也不可以携带武器,否则,这不等同我方帮助你们运送武器进入战区吗?”
“这个可以。”董库沉稳的说道,“我方的装卸和押运人员在到达双城之前,也要徒步进入我防区,日本人检查完毕,火车将在我方押运人员看护检查下,进入防区,然后空车返回,这样,就要有一段非军事区,这里让双方都做检查,避免任何意外出现,您看怎么样,克里斯蒂安先生。”
“非军事缓冲区……”
克里斯蒂安沉吟了下说道:“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我这就请示柏林,让柏林出面跟日本人磋商,设定非军事区,在你方陪同下检查到的设备,确认没有武器之后,再进入你们防区。”
顿了下,克里斯蒂安接着说道:“佐藤先生,我们只负责从大连直线到哈尔滨这段路程的安全,进入先遣军的防区,我们就算完成任务了,所以,在非军事区你们双方检查完毕也就等同我们交货了,只要日本人不开炮射击,那就算运抵目的地了,你看这样如何?”
“只负责哈尔滨……”
董库眨了眨眼,立刻明白了克里斯蒂安的意思,遂点头应道:“我公司与贵国的协议就是运到哈尔滨,其他地方不用贵国负责,只要直线到哈尔滨的途中不出现战斗,日本人不开枪开炮,我们的交易就算完成,其他地点不在哈尔滨范围内的战斗我们不会介意,也不会管。”
“哈哈!”
克里斯蒂安哈哈一笑,感觉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见董库明白了,也没再提这事,俩人寒暄了几句,在龙翔饭店吃了顿丰盛的午餐后,分手各自忙各自的了。
克里斯蒂安对于董库提到的陆路押运他们出人这块很感兴趣,大批的车床设备的装卸车的费用并非小数字,而且只要他们不携带枪支和武器,那,这点小事就不用请示了,他完全可以做主,顺便剩点外快。
至于董库算计的,自然不言而喻,他要将月牙岛的技术人员搭顺风车,随着设备运到哈尔滨。
离开饭店,董库回到那处住处,卸了妆后,交代了留守的飞虎队成员一些注意事项后,返回了军营。
没多会,赵将军就接到了董库的电文。
“停火协议?”
赵将军拿着电文有点迷糊。
杨将军接过电文一看,也没想明白日本人为何停止了攻打哈尔滨,这不合常理。毕竟他们的“地盘”被夺,试探出了火力就应该酝酿攻击了才是,怎么会停火呢?
他来自然不知道董库面子大到了没边,不但从德国购买了大批的车床设备,还请来了德国做和事佬,让哈尔滨至少三个月内无战事。
董库的电文倒不是炫耀哈尔滨停战了,而是告诉赵将军,三个月内哈尔滨这边已经跟日军达成了停战协议,但压力就全部转到了齐齐哈尔,这样一来,赵将军的压力就大了,他这边能做的就是半月内运送一百门远程火炮和足够支撑他守住阵地的枪支弹药,让赵将军抓紧时间扩军备战,恐怕消停不了几天就会发生战斗。
发完电,董库去了柳败城的办公室,将跟日军停战的事情说了下,在柳败城两眼冒光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说现在就开始动工修建那些设施?
柳败城很吃惊。这可是大冬天,冻土层达到了两米,外面的温度至少35度以上,怎么施工?
第208章鼹鼠行动
看到柳败城吃惊的样子,董库笑了。
“先生,你觉得设备到了,等6月份开化动土,没等竣工又上冻了,我们需要多久能把所有设备支上?”
“也对。东北的气候就这样,工期太短。”
看着董库,柳败城没底的问道:“可是现在动工……”
“先生,施工的具体事情我来张罗,人员可是要你来准备,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员,而且还要一部分绝对可靠的施工人员,保证秘密不被泄露。”
“这没问题,可以从偏远点的地方找些出苦力的,用车运来,一路不让他们知道到了哪里,直接进入工地,完工后再秘密送回去,一路上不跟外界接触,这样,就不用担心消息被走漏了。”
“好办法!”
董库赞道,又补充了一句:“日军的水泥厂需要马上开工,我们需要大量的水泥,他们库存那一两千吨不好干啥。”
“行。开工没问题,主体的核心技术人员都在,暗堂已经筛选两三遍了,剩下的问题都不大。”
看了眼柳败城,董库心理暗自庆幸,把柳败城留在身边绝对是正确的,要不,这些琐碎根本不是自己能够想到的。
别的不说,就是那些汉奸、亲日分子和有民愤的地主恶霸一类的,暗堂在哈尔滨占领后的五天内就全部捋顺完毕,有恶行背人命,民愤大的按着董库的要求一律没收财产,人枪毙。不过,这些都是公审,也是为了避免错杀好人。
而那些有积蓄,名声还不错的,董库不但没有碰他们,还给予重任。他们之所以不偷不抢还富裕,那说明他们的思想前卫,这也是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观念上的区别。
治安更不用说了,单单那些暗堂临时充当的警察就将哈尔滨打理的非常的安静,让董库都有种错觉,这是后世的冰城而非战争中的哈尔滨。
按下柳败城开始了召集工人不提。董库回到哈尔滨的这一天里,双城的阵地那里安静的渗人。日军老老实实的呆在远处的阵地那里,任由先遣军将他们原来驻扎的位置打扫的干干净净,连那些尸体和碎肉焚烧。他们都没有派兵过来。只是远远的看着那里浓烟冲天,各种心情中,守在原地。
齐齐哈尔的战斗也停止了。按着董库的建议,任由日军将尸体运走焚烧,避免开化了之后再出现瘟疫。也是为了让战场上减少敌人用尸体当掩体的机会。
两天的战斗草草结束,双方除了准备就是等待。似乎,一切又都回归了平静。
这些天,周围地区征召的技术人员和一些流落民间的特殊人才纷纷汇集到了哈尔滨,让一座军营里满满的住着都是人。
他们暂时都没有事情做,但别说现在就已经登记领响,就天天的白面馒头都让他们跟过年一样的兴奋、踏实,安心的等待可以开始工作的时间到来。
董库将双城防御任务交给顺子之后就开始跟一些专业人士夜以继日的画图纸。设计一系列的厂房。
随着跟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董库发现个事情,他们的理念的确落后太远,跟月牙岛上的那些犹太人相比不在一个层次上,很多的东西董库要解释半天,才能让他们彻底明白自己的意图,远不如犹太人一点就透,很快就能接受跟他们学的不一样的东西。毕竟这些东西有点超前。跟他们的学识有着一定的差距。这还是董库尽量贴近二战时期的理念和技术标准,要不,更没法吸收消化了。
好在这些人并不笨,明白之后各种奇思妙想就层出不穷,让董库心累的同时,为中国人的特有聪明暗自赞叹。
五天的准备,距离平房日军的那些毒气研究设施几公里外。雪地被人山人海的工人清除。超过了四万的工人云集到了这里,他们都是柳败城安排密山等偏远地带召集来的,管吃管住,一月一块大洋。让这些人疯了般的拥挤上车,在车帘严严实实遮挡,辨不清方向中,被拉到了平房附近。
他们都是淳朴的农民、猎户或者冬天没有事情做的扛大活的,他们到了后就开始清理积雪,到附近的树林伐木搭建住处。
在偌大的营地里,一堆堆的火堆燃烧着。从天空看,这些火堆分布很有规律,非常的整齐。
董库没有让近卫紧跟着,四个近卫远远的吊在董库身后,董库则跟几个暗堂的人还有这里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在这些火堆间测量着,指挥在画好的圈里点燃干柴,看着烧起来。
一堆堆的大火燃烧上个把小时着透后,火炭就会被清理到一边,随之一群拿着锹的人影就冲到了还滚烫的地面,快速的将烤化的地面掘开,或深或浅的一次半米来深,然后再将火炭堆积到坑里,放上干木头,接着烧。
就这样周而复始,不到一天,一个个宽五米多,深,直达冻层之下,长十几米的地槽,跟长城的台阶一样出现在了占地两三千亩的工地上,随之被盖上了木笼房。
工地上,一堆堆的木材被从远处的山里运来,一堆堆的石料堆放的满地都是。那些被缴获的战马,已经听得懂中国话,一个个被套上了马爬犁,充当了运输的主力。
远处的山上,一锅锅的锯末被参上硝酸铵炒成了**,轰轰的闷响中,成片的山石垮塌下来。周围几乎所有的石匠都集中到了这里,他们同样是管吃管住,一月一块大洋,住在山里,将炸下来的花岗岩大块的打成石砖,小的直接敲碎,当混凝土里的毛石。
忙碌了两天,一切基本成型,一栋栋的房子山墙是开着的,没有门窗,一挑挑冒着热气的泥土被送到了外面,被铺在了地上,冻成土粒,随之被马爬犁拉走,源源不断的送往了双城和阿城。
工地上,两天的时间里人员不再那么密集,除了运送石料和挑土拉土的人影,那几万人一大半都不见了。
此时,他们都在两米多深的地下,在锃亮的电灯下,抠着泥土,像鼹鼠一样劳作着。随着他们的铁锹挥动,一挑挑的泥土被送到了地面,被送到了双城,并随之被铺在了防御阵地后面几百米的位置,开始搭建第二道新的战壕。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高效率的机械,但这些挥汗如雨的身影,却让董库感受到了人多力量大的效果。仅仅只用了三天,地下就被掏空。
随着一个个通道口之间的泥土被挖空,整个地下慢慢的联通了。
再看此时的地下,深达两米多的冻层被木头支住,像矿井类似,不过只是分片,并没有全部挨排撑顶。而且每个入口之间的交界处还留有几米宽的土墙,为的就是避免塌顶
而挖掘出来的深度,在冻层之下已经达到了三米开外,随着撑顶,深度还在继续,独留下撑顶的一个个土台。
这就是董库和数十个专业人士的几天辛苦的结晶。他们无法在地面建造工厂,干脆就破土在地下建造,这样,等机器到了,就可以直接安装到位了。
随着地下深度达到了要求,一块块石砖被背下了地下,随之毛石和抠到的沙子铺上渗水层,不到五天的时间,建厂正式开始。
这是董库计划中的兵工厂,是生产各种部件,生产成品的地方。大炮,也将在地下完成炮管的制造。
至于子弹和炮弹,则在这里分开两三公里,各自在地面建造。毕竟那玩意太危险,一旦爆炸,会将整个地下摧毁的,所以,还是离开车床的位置,建在地面比较安全。
到是这里的地面将建造发电厂,建造翻砂厂,用来给大炮和坦克之类的制造一些比较简单,要求低的组件。为整个工业园区提供电能。
这里还有水压、油压、冷锻、热处理等大型设备的车间,为大型火炮和坦克制造做后备。
董库将所有的都集中到一起多少有些冒险,但,这里的防空也将是最厉害的,他相信,只要炮弹炸弹能生产了,这里别说现在的水平轰炸机,就算俯冲轰炸机也不能突破天空气球携带的炸弹的拦截,那将摧毁一切敢于靠近的飞机。加上密集的高射炮、高射机枪,这二三十平方公里内,将是铁板一块,绝对不用担心飞机轰炸。
在这边动工的时候,双鸭山的煤矿开始了大批量的炼焦,为钢铁厂准备焦炭。而钢厂,在几处铁矿附近就近建造,先炼出铁,然后送到炼钢炉,炼出需要的钢材。
炼钢炉和冶炼炉,日本人留下了不少,稍加改造,并增加顶吹的技术设施,在工业氧到位的情况下,那两座日产十吨的炼钢炉子虽达不到翻倍,可也肯定能提高三城以上。
董库在大军环视下,有条不紊的打造着一个工业体系。此时,如果日本人能够看到这一片工业区的建设和构思,他们会吓疯的。这可是远超他们现在水平的一个完整的军事工业园区,一个不需要去别地再建厂就可以生产任何武器的所在。
第209章秘密不再
董库在十来天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将一个完整的工业园区的雏形建造了出来,正在用岩石和混凝土建造地下兵工厂的主体,建造大型冶炼炉和冷轧设备等水泥底座,在冻层之下,或者盖就的木笼房的遮盖下,为即将到位的设备做着准备工作。
这个园区建造的同时,地面防御和空中防御体系也同步建设,在飞机可以起飞,远距离袭击的气温到来前,这里就会成为刺猬一般的存在。
一个占地几千亩的工业园区的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是相当庞大的。好在董库手里的资金足够雄厚,不说佳木斯运回的金银吧,单单抢哈尔滨大正银行的剩余三十多吨黄金和连续攻克日军防守的城市缴获来不及带走的财富就足以支撑他打造一个王国。
货币,他硬生生的挺住,用旧有的银元让占领地暂时保持货币流通,在柳败城的张罗下,把手里的银元宝在金匠临时组建的货币秘密基地里浇筑出银元,投入流通。
工人更是用金钱铺路,在一月一块银元的当时天价报酬的吸引下,雇佣了十几万的大军,夜以继日的拼命劳作,让建造的速度并没有因没有机械而缓慢,反倒是以超出当时工程进度水平几十倍的快速建设。
粮食的巨大消耗让大河镇的军需仓库不得不打开,源源不断的被马爬犁大军送到哈尔滨。那些日军费尽心力培养的马匹则充当了苦力,如果让日军看到,会心疼死的。就算其他部队看到也会大骂董库败家。那可是军马!
双城,在源源不断的泥土被运到,随之构筑了一条离地三四米高,厚度达到了十几米的泥土长龙。这个厚度别说现在的冻土了,就算是开化后。这个防御体系也不是日军炮火能够轻易撕开的,炮弹根本影响不到土山下的战壕。
日本人在这些天一直偃旗息鼓,并没有再进攻。他们的大军和各种战争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本土,朝鲜的伪军和物资也加入了汇集的行列,集结的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要攻打黑龙江所需要的武力。
显然,这是寺内寿一打算双管齐下。在得到德国铁拳卖给老希人情的同时,做好了全面扩张的准备。
齐齐哈尔,赵将军听从了董库的建议,加固防线的同时,不惜消耗子弹的训练新兵。这回,他可不敢在偷工减料。用董库个的标准训练强度训练所有的新兵老兵,让齐齐哈尔虽然没有战斗,但天天的枪炮声不断,密集的枪炮声不比打大仗差。
同时,老杨秘密派人将南满奉天逃出来的兵工厂工人和技术人员护送到了齐齐哈尔,用董库拆卸的一些车床和齐齐哈尔搜集到的设备建造起了兵工厂,估计用不上个把月。子弹就可以实施用旧弹壳装药改造了。
至于生产枪械,此时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他们的枪支组建十万大军也并不紧张,而且掷弹筒、迫击炮、机枪的数量相当的庞大,所差的就是子弹和炮弹的消耗需要填补,避免坐吃山空而已。
德国人的第一批船队已经出发,按着预计的航程,从好望角绕道而来最多再有六七天就可以抵达坤甸。在那里,月牙岛的人员将会上到船上,安全通过台湾海峡到达上海,放下德国的随船人员在上海游玩等待,他们将护送这批诚创设备直奔哈尔滨。
当然,这里面还是要消耗点金银的,不过。没有一个德国人会拒绝免费旅游,并有人买单的好事。
就在一切都非常顺利,只要给出几个月时间,董库这边就可以完成工业体系的初步建设。到了夏季,就可以投入试生产,最多秋天,各种实验性的小型武器就可出炉,大型的坦克之类的也可以进入试验阶段的目标紧张忙碌时,莫斯科的一处官邸内,一个秘密的会见正在进行。
“特斯罗夫斯基君,满蒙协定是一直让我们两国紧密相连不可断裂的纽带,在日俄协定之上,不知道我们两国能否更进一步相互信任和支持呢?”
特斯洛夫斯基是此次秘密接见日本自918以来第五次派来的特使的负责人,他心里非常清楚,自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遭到帝国主义的封锁与武装干涉;成为孤悬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国家。为摆脱孤立的困境;提高国际声望和地位;使新生的政权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在对西方列强交涉暂时无望的情况下,日本和中国是他们摆脱困境的跳板,虽然因此付出了一部分利益,但也算是在国际社会站稳了脚跟。
可918的突然出现,打乱了掌权的斯大林新的部署,让苏联进入中国的门户被掐断了大半,也因此让两国的关系一度紧张,对话一度中断,边防更是一度险些擦枪走火。
之前虽然跟日本人有过几次会晤,因日本人强硬,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次日本人前来,开门见山的提到1907年签订的满蒙协定,这让特斯洛夫斯基嗅到了一个味道。
短暂的思索,特斯洛夫斯基微笑着说道:“川田先生,我们一直秉承相互信任,彼此相互扶持的宗旨,我们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听着这外交辞令的太极拳,川田悠米保持着稳定的微笑说道:“特斯洛夫斯基君,不知道贵国对满洲的黑龙江被攻占有什么看法呢?”
“黑龙江?”
特斯洛夫斯基顿了下说道:“突然传来的消息让我们很惊讶,惊讶日本大帝国怎么会这么迅速就将黑龙江的管辖权丢失,也对这支突然冒出的华夏军队感到震惊,但却一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成长起来,并这么快攻占黑龙江的。川田先生,你也知道,我们对于邻国的事务保持关注的态度,消息的闭塞导致我们无法判断。”
“哦?”
川田悠米疑惑的看了眼满脸真诚的大胡子,直截了当的问道:“贵国的军队一直克制。这点我们双方都清楚,是不是有什么势力是你们不知道的,资助了这支华夏军队呢?”
“川田先生,你是怀疑我们不够真诚?”
特斯洛夫斯基脸上出现了不善。
“不不……”川田悠米连忙解释道,“特斯洛夫斯基君,我不是怀疑贵国,而是担心贵国有无法掌控的力量渗透进了满洲。一旦让他们成长,那将会给贵国带来毁灭。”
听到解释,特斯洛夫斯基态度缓和了一下说道:“这点我向您保证,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没时间,也不会干涉其他的事情。至于您说的,我们这边绝对没有任何动作资助那支华夏军队,那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这支华夏反满抗日先遣军跟贵国没关系?”
川田悠米脑袋一炸。他的到来本来是日本高层派来强硬试探苏俄人的,大有一言不合,就率先发动全面进攻打算的。日本虽然失去了对黑龙江的控制,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里面的部队给养跟不上,在利于进攻的季节,日本人相信一两个月就可以荡平黑龙江境内的所有敌人,夺回控制权。
在这个前提下,苏俄人的态度将决定他们是否对苏俄开战,如果那支苏俄小队撤出满洲,他们将放缓对俄宣战的步伐,否则……
很快。川田悠米相信了特斯洛夫斯基的真诚,他在他的眼睛里没有看到一丝的游移,看的出,他对于这支先遣军同样陌生,如果这是他的演技的话,川田悠米更相信自己的眼神和判断。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内容方向变了,很快。川田悠米相信了特斯洛夫斯基的话。同时,这个判断也不是空穴来风,茫然下决断。莫斯科的军中他们也是有眼线的,综合丝丝缕缕的信息判断。综合俄军在虎头要塞发生炮战,边境哨卡发来电报,各层的反应来看,苏俄人真的不知道有这支苏俄小队的存在。要不,他们会大军迅速调集,或者已经屯军等待并进驻黑龙江了,而不是脸红脖子粗的研究调军是否合适,是否有必要承担如此庞大的开销。
“苏俄小队不存在?”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川田悠米坐不住了,他跟特斯洛夫斯基结束谈话后,匆匆离开了,连顿饭都没顾上吃,虽然失礼,但他真的无暇吃苏联人那极难下咽的吃食。
很快,日军高层接到了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在大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综合汇集的信息,日本高层一直对苏俄没有进入黑龙江感到奇怪,不说齐齐哈尔而哈尔滨被攻占时的喊杀声都是支那人吧,单单前些天做的火力试探就足以证明,对面的部队火力虽然猛,但却没有苏俄武器的影子,这点,那些有经验的将官不会听差,那都是帝国的武器,除了可以击毁坦克的那种铁拳。
但铁拳是德国造,这点已经不用怀疑,德国人跟苏联人不可能是盟友,更不可能提供武器给苏联人,至于铁拳如何在对面支那人手里出现,德国人没有解释,日本人也没深问。不过,铁拳绝不是苏抗联的,这点从苏联的潜伏探子那里已经得到证实。
寺内寿一接到电文后大惊,他迅速召开了高层会议。
在会议上,寺内寿一面无表情的说道:“大家对现在盘踞黑龙江的这支部队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这绝不是苏联人的部队。”一名陆军省的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